抒情作文的写作技巧
作文表达情感的方式 作文抒情的六种方法

作文表达情感的方式作文抒情的六种方法秘笈一:寓情于景记叙文是写人记事的,但人和事并非孤立存在,人要在一定的环境里生活,事要在一定的环境下发生、发展,这个环境就是景物。
情感的抒发蕴蓄在景物里,即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的文章,景实而情虚,只有虚实结合才有那种虚实之间的妙处。
景有限而情无限,有限与无限相统一,情与景就会相得益彰。
情景交融的最大好处是赋予抽象的情感以形体,在对景物的描摹、渲染中,委婉、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情感,让读者在美妙的环境里体验美好的情感。
情景交融是间接抒情的一类,它既饱含情感,又描写景物,相互烘托,合为一体。
需要注意的是:许多考生的作文里经常没有景物描写,或是景物描写与情节脱离,为写景而写景,景物描写显得单薄、造作,看上去与全文无太大关系。
景物描写如同电影里的背景音乐,在合适的时候悄然出现,与情节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不同的情境下有不同的变化,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作文里情景交融的片段应该有萦绕不绝的丝竹之美,使人在不经意间感到情已在心间荡漾,情更动人,景更优美。
秘笈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是指作者在描述感情时,不借助任何事物和景物,而直接对作品中的人物、事件做公开的表白和坦露。
心里有什么话,有什么想法,有怎样的感情,都和盘托出,全抒之而后快,以其浓烈、酣畅的特点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
直抒胸臆可以是呼唤、称赞、劝勉,也可以诉说委屈、倾诉理想、表达希望。
这种抒情方式因其直陈肺腑、坦率真挚、质朴诚恳,给读者以强大的情感冲击力。
往往在前文有很细致的铺垫,那些情节、事件经过层层蓄势,到了该抒情的时候便热烈奔放、一泻千里。
考生写作文时,在经过前期的铺垫后,到了应该直陈表白的时候,不要戛然而止,或犹抱琵琶半遮面,或几个省略号了事,一定要像竹筒倒豆子一样把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
秘笈三:镜头回放电影电视里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在误解别人而又知道真相后,主人公陷入回忆,画面变成黑白,一幕幕往事再现,将观众带入到特定的情境中,或哭或笑,情感进入到一种炽烈的状态。
30种写作小绝技

30种写作小绝技1.第一人称叙事法技巧解读:由于文章的内容是通过我传达给读者,表示文章中所写的都是叙述人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或者就是叙述者本人的亲身经历,使读者得到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
采用第一人称,由于叙述人是当事人,所以叙述的人与事,只能是我活动范围内的人物和事件。
活动范围以外的人物和事情就不能写进去。
2.第三人称叙事法技巧解读:用第三人称叙事,叙述人既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也不受生理、心理的限制,可以直接把文章中的人和事展现在读者面前,自由灵活地反映社会生活,但第三人称叙事又往往不如第一人称叙事那么亲切自然。
3.顺叙法技巧解读:顺叙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事情,这就跟事情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一致,所以易于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脉络分明。
运用顺叙,要注意剪裁得当,重点突出。
否则,容易出现罗列现象,犯平铺直叙的毛病,像一本流水帐,使人读了索然无味。
4.倒叙法技巧解读: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
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
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
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5.插叙法技巧解读:插叙是为了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
有时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故事情节的追叙;有时是对出场人物的情节作注释、说明。
使用插叙一定要服从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不节外生枝,不喧宾夺主。
在插入叙述的时候,还要注意文章的过渡、照应和衔接,不能有断裂的痕迹。
6 .补叙法技巧解读:补叙主要用于对上文的叙述补充说明,一般是片断性的、简要的,不具备完整的事件,也可以把解释或说明的文字放有前面,以引起下文。
补叙的作用,一般不发展情节、事件,只对原来的叙述起丰富、补充作用。
写景抒情散文写作指导

写景抒情散文写作指导写景抒情散文写作指导写景抒情散文是指融写景与抒情一体的散文。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情景相生、情文并茂的优秀作文,这类散文所描绘的景和抒发的情不是简单地结合在一起,而是情景交融,呈现出“情由景生,景因情美”的和谐关系。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写景抒情散文写作指导,欢迎阅读参考。
在尝试此类散文写作时,应注重以下两方面:一、景物描写要传神传神是指描写时不仅能够描绘出景物的特点,而且能给读者如在眼前的感觉。
1、善于观察,抓住特点。
善于观察,即用心体悟身边的景物,并在写作时抓住景物特征。
对于景物的感受力是此类散文的写作基础。
优秀的写景抒情散文描写的景物既在我们身边,又能挖掘出我们不曾发现的美。
景物的特点是客观存在的,由于自身构造因素的不同,不同的景物的形状、色彩、态势、光泽、声响等构造特征千差万别,具有鲜明的个性。
因此,我们写景时一定要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的本质特征。
正如朱自清笔下的“荷塘”,读者看了原型图片之后会发现,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荷塘。
如果没看《荷塘月色》,我们很可能日日从旁走过也不觉其美。
这也印证了那句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
同时,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无不具有其独特之处。
善于观察,才有所感,这是写作的前提;抓住特点,才能写出与众不同之景,这是写作的要诀。
三篇例文抓住校园、乡村、小城不同的特点写作。
2、层次分明。
确定了特点,还要按一定顺序描写。
描绘景物时有主次、有先后之分,既能凸显细节之美,又给人和谐的整体感。
写景的顺序要符合表达需要,特别是在描绘某一场景时,要注意动静结合,还要注意把笔下景物按某种顺序多层次地表现出来,给读者以全方位的感受。
如《荷塘月色》,作者依次写了荷叶、荷花、荷香、流水、月色、树影等景物,作者对这些景物的摹写均非常细腻,但它们又不是割裂的,如写荷叶,然后是荷叶中的荷花,然后是风送来的花叶的清香,由风的吹动引出流水;写月色,既注重从上至下的流动,又注重从下至上的浮动,从而构成了富有诗情画意的“荷塘月色”。
优秀作文的特点与写作技巧

优秀作文的特点与写作技巧介绍作文是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它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优秀的作文具有一些特点和写作技巧,通过学习这些特点和技巧,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1. 有独到的观点优秀作文往往有独到的观点。
作者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并发表独特的见解。
这样的观点不仅可以提供新鲜的思考方式,也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因此,在写作时,我们应该多角度思考问题,并尝试找到自己的独特观点。
2. 结构清晰一个优秀的作文应该有清晰的结构。
它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开头、中间和结尾。
开头部分应该引起读者的兴趣,中间部分应该有合理的段落和逻辑的过渡,结尾部分则应该总结全文,并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此,在写作时,我们应该注意合理安排各个部分,并确保它们之间的过渡顺畅。
3. 丰富的词汇和句式丰富的词汇和句式是优秀作文的特点之一。
通过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多样化的句式,我们能够给作文增色不少。
使用恰当的词汇可以使文章更加精彩,而灵活的句式则可以使文章更有层次感。
因此,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积累词汇和句式,并灵活运用它们。
4. 有说服力的论证优秀作文应该具有有说服力的论证。
作者需要通过合理的论据和充分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这些论据和证据需要具有说服力,并能够让读者信服。
因此,在写作时,我们应该注重收集和整理相关的信息,并进行合理的论证。
5. 简明扼要优秀作文应该简明扼要。
作者需要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论据,避免冗长和啰嗦的表达。
简明扼要的作文更容易理解和记忆,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
因此,在写作时,我们应该注重准确和简洁的表达。
6. 利用修辞手法优秀作文应该善于利用各种修辞手法。
通过使用比喻、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修辞手法可以让作文更有表现力,也可以提升文章的艺术性。
因此,在写作时,我们应该多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
6.1 比喻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它可以通过将一个陌生的概念或对象与一个熟悉的概念或对象进行比较,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写作文抒情的要求

写作文抒情的要求怎样写抒情文抒情文是抒发内心各种不同情感的文章。
而引发情感的方法有下列四种:(一)感事:对於某件事出现情感,而抒发出的文章。
(二)怀人:怀念某人而抒写恩爱、生离、死别的感伤,都是感人的抒情文。
(三)触景:触景生情,因为景色而抒写情感存有两种方法:一种就是因物而兴怀,所指的就是自然的景,自然的情;另一种就是由於际遇的相同,而存有相同的心境,所指的就是人为的景,心造的景。
(四)吊古:作者因为悼念古人,抒发情感而写成的文章。
写下抒情文必须把握住以下几个诀窍:(一)写出内心真实的情感,一切要求「真」,真实的人物、真实的事件、真实的感情,作品才会深刻动人。
(二)想念人物的文章,必须倾注在事情上,由一些难以忘怀的追忆去抒发想念的感情。
(三)不要完全叙事,要用景或物来衬托,才能收到委婉含蓄的效果。
(四)利用「起承转合」的布局去抒情。
起至:写下重新认识的经过,略作人物描写。
顺:双方情感的发展。
转回:初恋的原因,初恋的情景。
再分:内心的想念、祝福与盼望。
(五)应用内心的感觉、想法,利用过去与现在心境的对比,由内在的感受,再引发外在的行为,如此相生而成,情感的表现就不会流於抽象含混了。
(六)「睹物思人」、「因物生情」,重点无此描绘物,物出任的就是媒介的角色,而怀人感事才就是文章的重点。
因物抒情的文章,必须特别注意心理的描绘,并使情思自然表露,令人引起共鸣主要是能够用优美而简单的文字营造所要表达的意境或思想.还是要多动眼,多动脑,多动手.怎样写散文a、感受生活觉察幸福——散文写作应有丰富感受这是一则真实的故事.有个十岁的小胖墩对着满桌的美味佳肴,突然大叫:“我想去死,所有的菜都吃过了,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妈妈听了感到震惊,就去向心理医生咨询,大夫开了一贴药“粗茶淡饭”,并说:“这是一种心理障碍——觉察不到幸福.现在得这种病的还不少”.读了这只故事,我们不禁感慨,母亲的心是伟大的,但她的伟大已被一些过度的关心与爱护湮没了.为人子、为人女都已习惯了这种关心与爱护,这是一种多么可怕的麻木.小胖墩生在福中不知福,丝毫不知道母亲的爱,更无幸福可言.同学门是否有小胖墩现象呢?要写好散文,首先要有一颗敏感的心.当今中学生的生活似乎比较枯燥,三点一线,家庭(宿舍)——教师——食堂.再加上应试教育的重压,很容易陷入机械、麻木状态.同学们也许会说,有什么可感受的?但你如能仔细观察,悉心感悟,在广阔的学习、生活海洋中不乏美丽的感觉浪花,重要的是,如何敏感地去捕捉它.“师生之间”就是学校生活中的永恒的话题.课内外师生间林林总总的事何其多,日久天长师生间结成的友谊何其深厚,但为什么就不能“动于衷而形于言”呢?因为已习以为常、熟视无睹了,从未细细品味过.同学们一定记得魏巍写的《我的老师》中的几个细节吧,作者的感受是多么细腻.他就真切地写出了孩子的心理,感受到蔡老师爱他们,所以蔡老师鞭子高高举起带最后却轻轻落在石板上.其实,老师的一举手、一投足在特定的场景,都会给学生以个体独特的感受,只是平时你不去注意罢了.“父母之情”也是一个经久不衰的写作母题.朱自清的《背影》之所以成为写亲情的经典之作,就是因为作者把蕴积在心中已久的对父爱的感受,通过父子间平凡的交往表现得真实细致,令人感动不已.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作者所体验过的感情感染了观众和听众,这就是艺术.”同学们,当你外出旅行和求学离家之际,依依惜别的父母千叮咛、万嘱咐,忙这忙那,惟恐不周,也许你会感到不耐烦或多此一举.我们千万不要象小胖墩一样麻木,父母所做的一切都因为深深地爱着你.也许要等到在外生活不便时,才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想想那些没有父母的孩子,你是多么幸福.生活中的一个眼神、一声问候、一份礼物、一道摆设,无不包含自己独特的含义,用心去感受,“心动”才有“行动”.如何才能使自己的感受丰富起来呢?(1)要激发对周围事物的兴趣,注意观察,用心去感受.观察能丰富自己的感受.生活是平淡的,甚至是枯燥的,但你如能仔细观察,悉心感受就会发觉,五彩缤纷的世界就是在这平淡中诞生的.坚持写日记能捕捉每天生活中的浪花,使心灵敏感,情感细腻.(2)唤醒同情心.因为同情心是心灵震颤的重锤,同情是一种天性,是人们所有感情的出发点.它不仅是针对弱者,实质上,它是对美好事物的关心和怜悯.雪莱曾帮助一位盲人.一位盲人乞讨时说:“自幼失明,生活悲惨”结果所获无几.雪莱给他改了一下.“春天来了,可我看不见.”施舍者如云.因为雪莱进行了换位思考,设想自己如两眼看不见的话该有多痛苦,这就是一种感受,雪莱就是用自己的感受激发人们的同情心.同学们,当你为希望工程捐款时,是否感受到帮助别人是一种幸福?仔细品味人生,你心湖的涟漪就会荡漾起来.生命的长河可以没有风啸浪吼,但不能没有细小的涟漪,让它们永远跳荡在你的生命之河中吧,感受生活,觉察幸福,这是构思散文的前提.b、谁持彩练当空舞——散文写作的内在线索夏天雨后,乌云飞散,太阳重新露脸,天空常常会出现美丽的彩虹.虹是由于阳光射到空中的水滴里,发生反射和折射造成的.在下雨时或者雨后,空中充满着无数个小小的能偏折日光的水滴,当阳光经过水滴时,不仅改变了前进的方向,同时被分解成赤、橙、黄、绿、青、蓝、紫等色光,如果角度适宜,就成了“长桥卧波”的虹.空气里的水滴大小,决定了虹的色彩鲜艳程度.空气中的水滴越大,虹越鲜艳;水滴越小,倘若像雾滴那样大时,红色越淡就形成了白虹.散文写作与虹的形成何其相似.当情感的阳光或高昂激越、或挚语缠绵、或热烈明快、或沉郁婉转,在生活的水滴中发生反射和折射时,如果切入角度适宜,那么就一定能写成一篇像彩虹一般美丽的散文.当然,生活中的水滴是指那些能折射思想情感的人、事、物、景,否则,就只能是苍白无力像白虹一样的文章.一篇优秀的散文都是以情动人的,这情感的阳光——抒情,可以说是散文的内在线索.如果没有了这情感的阳光,那么,生活中的水滴再多、再大,也只能是水滴.情感的阳光指的是真挚自然而丰富的感情.散文作家林非说:“散文创作是一种侧重于表达内心体验和抒发情感的文学样式······”真情是散文的灵魂.赵丽宏说:“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根情感之弦,它会不时被生活中的动人景象拨动.你能用自己的语言真实生动地记录下心头之弦的颤动,就会是成功的散文.巴金的《随想录》,就是作者心底汩汩流淌出来的真情实感所焕发出的充满无限。
2017高考作文直接抒情的写作方法

2017高考作文直接抒情的写作方法导语:写作离不开抒情,抒情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技法。
抒情的作用在于以情感人,即通过自己抒发的感情来激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
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直接抒情的主要方法:前面讲的直抒作者之情和直抒人物之情,这两种抒情方式,从广义上说,也都属于直接抒情的方法。
这两种方法又都包含许多具体的方法。
掌握这些具体的方法,对学习和运用直接抒情会有很大的帮助。
直接抒情的几种具体方法有:1、直陈肺腑;2、议论抒情;3、呼告、反复;4、排比、反问;1、直陈肺腑:◎什么是直陈肺腑?人在情绪高涨或激愤的时候,往往要找朋友倾诉;或将它写在文章中,用纸、笔为代替物,将感情发泄出来。
这种方法,就叫“直陈肺腑法”。
直陈肺腑,在小说、戏剧等作品中,常以独白的形式出现;而在散文中常是作者内心的直接剖白。
这种剖白,其表现形式多样:A、有的是对自己心境的一点剖白;B、有的是对自己内心感受的一种交代。
○ A、对自己心境的一点剖白:【例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开头,作者就坦白地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后边在写去荷塘的路上时,又说了这样一段话: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评}《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
当时国内一片黑暗。
作者作为一个民主战士,他的心境“白天”无法对人倾吐;只好在夜晚独游荷塘时自我剖白了。
这段文字里的“一忧一喜”之中,不仅表露了作者的心境,也揭示了所处的时代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
○B、有的是对自己内心感受的一种交代:【例文】在鲁迅的《为了忘却的纪念》中,就有许多这样的交代。
文章一开始作者就直接地写道: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记念几个青年的作家。
高分作文七种写作技巧

高分作文七种写作技巧学习写作需要从小做起,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厚积薄发。
如何才能让作文获得高分呢?下面是小编整合的高分作文七种写作技巧,一起来看看吧,肯定对你有所帮助的。
下面是小编整合的高分作文七种写作技巧,一起来看看吧,肯定对你有所帮助的。
高分作文七种写作技巧1、关键词式下笔之前可以选取一系列关键词,围绕关键词展开写,就能形成整篇文章的局势。
比如作文《大爱无声》,开篇表明中心论点“地震中我们用坚强、用善良甚至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壮歌——大爱无声”,然后以3个关键词领起文章的3个部分:师魂、责任、无私。
文章的第一部分写一名在地震中舍己保护学生的人民教师,“用铁的脊梁擎起了学生希望的天空,用坚强的臂膀挽起了学生弱小的生命,用爱心重建了一个个完整的家庭”,展现伟大的“师魂”;第二部分感慨“再多的语言也无法形容您对百姓的关心”,歌颂爱民如子、日夜劳碌在救灾第一线的国家总理,展现出“责任”;第三部分写道“于是我们便看到了那洒脱的纵身一跃,感受到了那一片片赤诚的爱国之心”,赞美全然忘我、无私奉献的子弟兵,展现出“无私”。
三个部分都紧扣关键词,在展示灾区典型事件的同时,对“大爱”的主题进行升华。
这篇文章巧用关键词布局,既展示现象,又抒写感悟,事例充实,感情充沛。
模式点拨以“关键词”谋篇布局,重点在于掌握概念分析法。
这里的概念指文章中心论点中的核心词语。
对核心词语加以分析,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有助于恰当地提取出关键词。
感到提取关键词很困难的同学不妨尝试选择一些社会热点关键词,如“和谐”、“爱心”、“创新”、“进取”等,这样的社会热点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
只要在具体文章中将这样一些意义宏大的关键词结合题目限制、个人实际来谈,就可以写出立意高远又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此外还可以考虑结合个人的兴趣点来提取关键词,如“叛逆”、“友情”、“成长”等。
对自己一直关注的东西做提取,接着再对其加以论说,一篇完整的文章就出来了。
2、条件式条件式布局,就是用几句简洁的条件句拓展题意,形成分论点以构成全篇轮廓。
抒情作文的写作基础知识 借景抒情的诗句

抒情作文的写作根底知识借景抒情的诗句导语: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到达心灵的自由。
你知道有哪些抒情的诗句吗?下面是为您提供的写作根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击鼓》2、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更漏子》3、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4、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离思》5、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生查子·元夕》6、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7、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相思》8、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白头吟》9、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孟浩然10、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柳永》11、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清平调词》12、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千秋岁》13、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西江月》14、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无题》15、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江城子》16、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相见欢》17、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上邪》18、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摸鱼儿》19、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20、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子夜歌》21、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木兰花》2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长恨歌》23、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长相思》24、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相见欢》25、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江城子》2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无题》27、山无陵,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上邪》28、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玉楼春》29、取次花丛懒回忆,半缘修道半缘君。
《离思》30、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折桂令》31、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青玉案》32、两情假设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抒情作文的写作技巧
借景抒情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方法,其特点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它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例如《第一场雪》里说:“荷!好大的雪啊!山川、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一层厚的雪,万里江山变马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雪的喜爱。
即使如此,因为人们生活经历、知识状况不同,对事物的看法存有差异,抒发出来的感情必然也不一样,所以根据具体情况,联系自己的实际,有的放矢,才能借助于景色描写,抒发出自己的真实感来。
下面的故事对我们很有启发:
从前,有一个秀才与县官、财主一起饮酒。
这时外面正下着大雪,秀才提议吟诗助兴,谁如果接不上,就罚酒三杯。
秀才先吟第一句:“大雪纷纷落地。
”县官想自己的转:一切都是皇上给的,感激之情油不过生,便接口吟道:“一片皇家瑞气。
”财主想显示一下自己的财富,接下去吟了第三句:“再下三年何妨?”正在此时,一个又冻又饿的农民正好从屋前走过,听到这话心想,下三年岂不要把我饿死?就气愤地说:“真是吃饱放屁!”话虽粗俗,但却在理。
面对同一雪景,四个人因为经历、处境不同,抒发的感情也就截然不同,但是他们抒发的感情却是十分真实可信的,都符合各自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