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76例体会
合集下载
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得

眶 怯 ,口苦 咽 干 . 边 尖 红 , 弦 数 。为 肝 气 郁 结 , 久 舌 脉 郁 生 火 ,劫 伤 肝 阴 ,加 上 年 老 肾 阴 亏 虚 ,水 不 涵 木 ,肝 阳 偏 亢 , 宜 滋 肾养 肝 ,舒 肝 解 郁 。处 方 :白芍 lg 治 o 、柴 胡 l g 当 归 1g o、 、黄 连 lg O o 、茯 苓 1 g 2 、熟 地 2 g 4 、丹 皮 1g 2 、合 欢 皮 1 g 素 馨 花 1 g 2、 、早 莲 草 1 g 2 2 、女 贞 子 1g 2、 酸 枣 仁 1g 2 ,每 日 1剂 。上 方 略 作 加 减 ,前 后 共 服 药 8 O
寒肢冷 , 以下冷 痛 , 色 自 腰 面 危白 , 疲 乏 力 , 便 频 数 , 神 小 阳 萎 ,舌 质 淡 白 ,脉 沉 细 。 实 验 室 检 查 , 血 浆 睾 酮 6 mo L, 未 见 异 常 。 医 在 排 除 内 分 泌 、心 血 管 等 其 n l / 余 西
退 休 后 逐渐 出现精 神不 振 , 思 多 虑 ,失 眠头 晕 , 忧 心悸
剂 .临 床 症 状 消 失 ,随 访 2年 未 见 复 发 。 4 健脾 温 肾 助 阳 扶 元 此 法 适 用 于 肾 阳 虚 衰 不 能 温 养 脾 阳 或 脾 阳 久 虚 不 能 充 养 肾 陌 出 现 的 证 候 。证 见 :面 色 眦 白 神 疲 乏 力 ,畏 寒 肢 冷 .腰 膝 酸 冷 , 欲 减 退 ,阳 萎 ,舌 淡 . 白 , 沉 性 苔 脉 细 等 。治 宜 健 脾 温 肾 , 阳 扶 元 。 用 药 物 : 萸 肉 、肉 助 常 山 苁 蓉 、菟 丝 子 、巴 戟 天 、女 贞 子 、 灵 脾 、覆 盆 子 、仙 仙 茅 、鹿 角 胶 等 。
它 疾病 后 , 断 为 更年 期 综 合 征 ;中 医辨证 :阳 萎 ,肾 诊
寒肢冷 , 以下冷 痛 , 色 自 腰 面 危白 , 疲 乏 力 , 便 频 数 , 神 小 阳 萎 ,舌 质 淡 白 ,脉 沉 细 。 实 验 室 检 查 , 血 浆 睾 酮 6 mo L, 未 见 异 常 。 医 在 排 除 内 分 泌 、心 血 管 等 其 n l / 余 西
退 休 后 逐渐 出现精 神不 振 , 思 多 虑 ,失 眠头 晕 , 忧 心悸
剂 .临 床 症 状 消 失 ,随 访 2年 未 见 复 发 。 4 健脾 温 肾 助 阳 扶 元 此 法 适 用 于 肾 阳 虚 衰 不 能 温 养 脾 阳 或 脾 阳 久 虚 不 能 充 养 肾 陌 出 现 的 证 候 。证 见 :面 色 眦 白 神 疲 乏 力 ,畏 寒 肢 冷 .腰 膝 酸 冷 , 欲 减 退 ,阳 萎 ,舌 淡 . 白 , 沉 性 苔 脉 细 等 。治 宜 健 脾 温 肾 , 阳 扶 元 。 用 药 物 : 萸 肉 、肉 助 常 山 苁 蓉 、菟 丝 子 、巴 戟 天 、女 贞 子 、 灵 脾 、覆 盆 子 、仙 仙 茅 、鹿 角 胶 等 。
它 疾病 后 , 断 为 更年 期 综 合 征 ;中 医辨证 :阳 萎 ,肾 诊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中西 医结 合 治 疗 气 阴两 虚 型 2型 糖 尿 病 疗效 观 察
姜建 军 丁金 芝。 宋 医风 曲 静 , , , ( .辽 宁 中 医药大 学 , 宁 沈 阳 1 0 3 ; .辽 宁省 大连 市第二人 民 医院 , 宁 大连 1 6 1 ) 1 辽 10 22 辽 1 0 1
理 均 有 显 著 性 差 异 ( 均 <0 0 ) P .5 。
1 1 一 般 资 料 所 选 病 例 为 大 连 市 第 二 人 民 医 院 中西 医 结 . 合 糖 尿 病 中心 住 院 的气 阴两 虚 型 2型糖 尿 病 患 者 , 并 发 一 、 无 i f ,
脑 、 、 等疾病 , 6 眼 肾 共 3例 。 随 机 分 为 2组 : 照 组 3 对 1例 , 男
1 临床 资料
21 临床疗效 .
对 照 组 3 例 , 效 7例 ( 3 ) 有 效 1 l 显 2% , 5例
( 8 )无 效 9例 ( 9 ) 总有 效 率 7 % 。治 疗 组 3 4% , 2% , 1 2例 , 显效 1 例 (4 ) 有 效 2 1 3% , 0例 ( 3 , 效 1例 ( % ) 总 有 效 率 6 %) 无 3 , 9 % 。治 疗 组 总 有 效 率 及 显 效 率 均 高 于 对 照 组 , 统 计 学 处 7 经
比性 。
表 1 2组 治 疗 前 后 各 项 临 床 指 标 比较 ( ±S )
12 诊 断标准 .
2型 糖 尿 病 的诊 断 标 准 参 考 19 9 9年 W H O
专 家 委 员 会 公 布 的 诊 断 标 准 _ 。患 者 表 现 为 倦 怠 乏 力 , 短 1 j 气 懒言 , 口渴 喜 饮 , 自汗 盗 汗 , 饮 多 尿 , 心 烦 热 , 便 秘 结 , 多 五 大 舌 淡 红 或 红 暗 , 薄 白少 津 或 少 苔 , 细 弱 。 中医 辨 证 分 型 参 考 苔 脉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86例疗效分析

Z 血糖均未达到上述标准, h 三多症状改善不明显[ j 3 。 1 统计学方法 临床疗效比 . 4 较采用 扩检验。
2 结果
格列酮治疗 8 例, 6 其中男4 例, 1 例, 5 女4 年龄3 - 1 7 岁, 5 岁, 2 平均5 病程8 个月一 年, 1年。 2 平均 0 对 照组用西药二甲双肌与毗格列酮治疗7 例, 9 其中男 4 例, 6 年 0 7岁, 3 女3例, 龄3一 1 平均5 岁, 6 病程5 个 月 一 3 平均9 2 年, 年。两组治疗前病情程度、 临床症
【」 陈 2 颧珠.实用内 科学 【 〕 M .H版 北京:人民 卫生出版社,
2 1 9 一7 9 0 : 4 9.
[」 陈慧, 3 中西医结合治疗2 型糖尿病6 例 〔 . 0 J 中国临床医生, 」
2 6 3 ( ) 15. 5一2 0 , 49 :
〔] 余波, 4 陈卫, 陈利君, 二甲 等. 双肌对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的 疗
状、 空腹血糖、 Z 血糖数值均相近, 餐后 h 经统计学处 理, 差异无显著性( > 0) p 0 , . 具有可比 5 性。 1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即中 . 2 药协定处方消渴汤加减结合西药二甲双肌与毗格列 酮治疗。 中医疗法以益气养阴、 活血生津为治疗原则。
2 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 1治疗组总有效率比对照 . 1 。
病 疗 较 [ . 用 学 志,0 ,1 2:3 一3 . 的 效比 J 实 医 杂 2 5 2( ) 1 61 5 〕 1 4 4 【」张 7 伯臾. 医内 中 科学 【 〕上海: 科学技 版社,9 : M. 上海 术出 1 5 8
2 9 23 4一5.
寒, 寒凝血滞。以 上三层病理变化, 均可导 痪, 致血 故 疲血是消渴病理过程中的必然产物, 也是导致糖尿病
2 结果
格列酮治疗 8 例, 6 其中男4 例, 1 例, 5 女4 年龄3 - 1 7 岁, 5 岁, 2 平均5 病程8 个月一 年, 1年。 2 平均 0 对 照组用西药二甲双肌与毗格列酮治疗7 例, 9 其中男 4 例, 6 年 0 7岁, 3 女3例, 龄3一 1 平均5 岁, 6 病程5 个 月 一 3 平均9 2 年, 年。两组治疗前病情程度、 临床症
【」 陈 2 颧珠.实用内 科学 【 〕 M .H版 北京:人民 卫生出版社,
2 1 9 一7 9 0 : 4 9.
[」 陈慧, 3 中西医结合治疗2 型糖尿病6 例 〔 . 0 J 中国临床医生, 」
2 6 3 ( ) 15. 5一2 0 , 49 :
〔] 余波, 4 陈卫, 陈利君, 二甲 等. 双肌对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的 疗
状、 空腹血糖、 Z 血糖数值均相近, 餐后 h 经统计学处 理, 差异无显著性( > 0) p 0 , . 具有可比 5 性。 1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即中 . 2 药协定处方消渴汤加减结合西药二甲双肌与毗格列 酮治疗。 中医疗法以益气养阴、 活血生津为治疗原则。
2 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 1治疗组总有效率比对照 . 1 。
病 疗 较 [ . 用 学 志,0 ,1 2:3 一3 . 的 效比 J 实 医 杂 2 5 2( ) 1 61 5 〕 1 4 4 【」张 7 伯臾. 医内 中 科学 【 〕上海: 科学技 版社,9 : M. 上海 术出 1 5 8
2 9 23 4一5.
寒, 寒凝血滞。以 上三层病理变化, 均可导 痪, 致血 故 疲血是消渴病理过程中的必然产物, 也是导致糖尿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100例临床分析

( 收稿 日期 :0 80 .2 2 0 -2 1 )
病史 、 临床表现 、 心电 图、 x线胸片及超声心 动图检查 等资料 缺乏 全面分析 , 缺乏心 血管 病 的基 础理论 和基 本技 能 , 肺 对
血 清 I羟 丁 酸检 测在 儿 童 1型糖 尿病 酮 症 酸 中毒 中 的应 用 3 一
诊。
组 ,K D A组显 著高于 D K组 ; 疗后 7d 组血 清 B羟 丁酸 治 两 .
均恢复正常 。提示 B羟丁酸 能真 实反映酮 体 的增 加和 酸 中 一 毒情况 。因此认 为 , 测定血清 B羟丁酸可早期判断 1型糖尿 . 病 D A患儿有无 D K K及 D A发生 , K 且可监测治疗效果 , 对临 床诊治和监护具有重要意义 。 ( 收稿日期: 0- — ) 2 8 21 0 0 3
心病 的定义及诊 断标 准理解 和认 识不足 ; 对肺心病 的并 发症
认识 不够 , 特别是肺心病合并 冠心 病 、 心律失常 , 医师易片 面
注重专科 情况 。因此 , 对老年 肺心病 患者应 完善 医技 检查 , 临床医师在提高专科基础理论水平 和技 能的同时 , 应丰 富多 种临床知识 , 以提高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诊断率 。
表 1 三组治疗前后 羟 丁酸水 平比较 ( mmo VL, ) ±
注: 与对 照组 比较 , P< . 1与 D 0 0 ; K组比较 , P<00 ; . 1 与治疗前 比较 ,P<00 .1
肝外组 织氧化利 用时 , 发生 酮体 积 聚 , 就 最终 发 展为 D A K。
胍 0 5g 3次/ , . . d 吡格列 酮 1 g 1次/ 。治 疗组在 此基 础 5m 、 d
中西 医结 合 治 疗 2型 糖尿 病 10例 I 分 析 0 临床
病史 、 临床表现 、 心电 图、 x线胸片及超声心 动图检查 等资料 缺乏 全面分析 , 缺乏心 血管 病 的基 础理论 和基 本技 能 , 肺 对
血 清 I羟 丁 酸检 测在 儿 童 1型糖 尿病 酮 症 酸 中毒 中 的应 用 3 一
诊。
组 ,K D A组显 著高于 D K组 ; 疗后 7d 组血 清 B羟 丁酸 治 两 .
均恢复正常 。提示 B羟丁酸 能真 实反映酮 体 的增 加和 酸 中 一 毒情况 。因此认 为 , 测定血清 B羟丁酸可早期判断 1型糖尿 . 病 D A患儿有无 D K K及 D A发生 , K 且可监测治疗效果 , 对临 床诊治和监护具有重要意义 。 ( 收稿日期: 0- — ) 2 8 21 0 0 3
心病 的定义及诊 断标 准理解 和认 识不足 ; 对肺心病 的并 发症
认识 不够 , 特别是肺心病合并 冠心 病 、 心律失常 , 医师易片 面
注重专科 情况 。因此 , 对老年 肺心病 患者应 完善 医技 检查 , 临床医师在提高专科基础理论水平 和技 能的同时 , 应丰 富多 种临床知识 , 以提高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诊断率 。
表 1 三组治疗前后 羟 丁酸水 平比较 ( mmo VL, ) ±
注: 与对 照组 比较 , P< . 1与 D 0 0 ; K组比较 , P<00 ; . 1 与治疗前 比较 ,P<00 .1
肝外组 织氧化利 用时 , 发生 酮体 积 聚 , 就 最终 发 展为 D A K。
胍 0 5g 3次/ , . . d 吡格列 酮 1 g 1次/ 。治 疗组在 此基 础 5m 、 d
中西 医结 合 治 疗 2型 糖尿 病 10例 I 分 析 0 临床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体会

例, 肝胆湿热型2 4例)男 3 例 , 2 , 3 女 7例。按住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 组 与对 照组 , 组各 3 每 O例 。年 龄最 小 2 5岁 , 最大 6 胰腺 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的疗效。方法 : 6 例急性胰腺 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3 例 , 将 o 各 0 观察组采取中西医
结合 治疗和 护理 , 照组采取 西 医常 规 治疗和 护理 , 对 比较 疗效 。结果 : 察组 的住 院 时间 , 观 恢复 时 间明显早 于对 照组 ( 00 ) P< .5 。结 论 : 急性胰腺 炎的 中西 医
知母 、 地 、 生 丹皮 、 滑 皮、 根等 药具 有清 虚 热 以滋 阴的 作用 。针 对肺 燥 常 地 芦 用 芦 根 清热 力 强 , 芦根 花 粉 生津 力 大 , 芦根 常 与 天花 粉 、 而 故 知母 、 地 配 生 伍。③生津止渴药: 临床上除使用甘寒生津、 苦寒清热的药 , 达到善阴增液、 生津止渴外, 还有天花粉、 乌梅、 五味子等药。④健脾益气药: 临床常用人 参、 山药 、 黄芪 等具 有补 中益 气 、 健脾 生 津 的 作用 , 中人 参 健 脾并 能 善 阴 , 其 据, 然后在 祖 国医学理 论 的指导 下 , 以三消 为基 础 , 分为 七 型 ( 消、 上 中消、 中 气虚欲下脱宜用之, 如无人参可用党参代替。⑤降血糖药 : 按着现代医学的 下消 、 、 下消 上中消 、 下消 、 中下 消 、 中下 消 偏 重 ) 行 中医辨 证 论 治 。 研究 , 上 上 上 进 认为地黄、 玉竹、 人参、 知母、 玄参、 黄柏、 地骨皮、 茗根、 丹皮 、 泽泻、 黄 中西 医结 合 的治疗 方案 : 原则 上 以中药 基 本方 为 主 , ① 同时 辅 以必 要 的综 合 芪、 枸杞子有降血糖的作用 , 尤其是人们对地黄的降血糖作用进行了实验研 疗 法 ( 括合 理饮食 、 当体 力 活 动 ) 包 适 。② 对 成年 型 , 先用 控 制 饮食 的方 法 , 究 , 为地 黄含地 黄素 、 醇 、 生 素 A样 物 质 , 中地 黄 素 可 有 降血 糖 作 认 梓 维 其 减少 碳水 化合物 的人 量 , 当地进 行 锻 炼 ( 肉活 动 可增 加 葡 萄糖 的利 用 ) 用 , 适 肌 这样 提供 了地 黄方 剂可治 疗糖 尿病 的理 论依据 。 降低 过高 的体重 , 以中药 基本 方 为 主 , 同时 随症 加 减 。如果 疗 效 不显 著 可辅 在 祖 国医学 理论 指导 下选 用 以 上药 物 组 成组 成 中药基 本 方 剂 , 因病 制 助 口服降糖药( 优降糖等) 一般不用胰岛素。③对少年型, , 不减少饮食, 而 宜、 灵活配伍、 随症加减, 天花粉 5 g 天冬 3g 麦冬 1g 玉竹 3 g 山萸 肉 0、 0、 5、 0、 需供 应足 量 的营养 , 影 响生长 和发 育 。应 注 射胰 岛素 , 要 时辅 以 口服 3 g玄参 1g生 地 5 g泽 泻 1g茯 苓 1g丹 皮 1g 知母 1g生 石 膏 3g 以免 必 0、 5、 0、 5、 5、 5、 5、 0、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诊疗效果观察

・
54 ・ 2
J u n lo qh rM e ia le e 2 0, 13 No 4 o r a fQiia dc l lg , 01 Vo. 1. . Co 果 观 察
高 建 刚
【 要 】 目的 探 讨 对 2型 糖 尿 病 的 治 疗 效 果 。方 法 1 3例 患 者 随 机 分 为 对 照 组 与 治 疗 组 ( 摘 2 中 西 医结 合 组 ) 。对 照 组 6 O例 单 纯 采 用 美吡 这 片 治 疗 , mg 前 3 n口服 3次/ , 5d为 一 疗 程 , 服 5 餐 0mi d 1 共 2个 疗程 , 尿 病饮 食 。 治 疗组 6 例 采 用 益 气 养 阴化 瘀 生 津 中 药 , 药加 水 5 0Il浓 煎 2 0Il 口服 2 糖 3 诸 0 I T, 0 I T,
气 阴两 虚 夹 瘀 型 4 例 。其 中男 6 例 , 5 7 6 女 7例 ; 龄 3 ~ 8 年 6 1
1 , 5 玄参 、 母 、 g 知 山萸 肉各 1 。辨 证 施 治 : 0 g 口干 渴 重 者 重 用
花 粉 、 冬 , 山 萸 肉 2 ; 麦 加 0 饥饿 感 重 者重 用 熟 地 至 4 ; 多 g 0 尿 g 者 加覆 盆 子 1 、 2g 桑螵 蛸 1 ; 疖 肿 者 加 金 银 花 、 翘 、 公 2g 发 连 蒲 英 1 ; 泌 尿 系 感 染 者 加 瞿 麦 3 、 3 、 柏 1 ; 阴 2g 兼 0g 蓄 0g 黄 0g 肾
比较 , R d 分 析 差 异 有显 著 意 义 ( 经 ii t P< 0 0 ) 疗 效 程 度 依 .5 ,
次 为 : 疗 组 > 对 照 2组 > 对 照 1 。见 表 l 治 组 口
较 重 中 断 治 疗 ) 占 5. 。组 间 比较 经 y 检 验 , 照 2组 高 . 17 对 于治疗组和对照 1 ( 组 P< 0 0 ) 治疗 组 不 良反 应 发 生 率 高 .5 ; 于 对 照 1组 . < 0 0 。注 射 局 部 刺 激 ( 痛 、 痒 等 ) 生 P .1 疼 瘙 发
54 ・ 2
J u n lo qh rM e ia le e 2 0, 13 No 4 o r a fQiia dc l lg , 01 Vo. 1. . Co 果 观 察
高 建 刚
【 要 】 目的 探 讨 对 2型 糖 尿 病 的 治 疗 效 果 。方 法 1 3例 患 者 随 机 分 为 对 照 组 与 治 疗 组 ( 摘 2 中 西 医结 合 组 ) 。对 照 组 6 O例 单 纯 采 用 美吡 这 片 治 疗 , mg 前 3 n口服 3次/ , 5d为 一 疗 程 , 服 5 餐 0mi d 1 共 2个 疗程 , 尿 病饮 食 。 治 疗组 6 例 采 用 益 气 养 阴化 瘀 生 津 中 药 , 药加 水 5 0Il浓 煎 2 0Il 口服 2 糖 3 诸 0 I T, 0 I T,
气 阴两 虚 夹 瘀 型 4 例 。其 中男 6 例 , 5 7 6 女 7例 ; 龄 3 ~ 8 年 6 1
1 , 5 玄参 、 母 、 g 知 山萸 肉各 1 。辨 证 施 治 : 0 g 口干 渴 重 者 重 用
花 粉 、 冬 , 山 萸 肉 2 ; 麦 加 0 饥饿 感 重 者重 用 熟 地 至 4 ; 多 g 0 尿 g 者 加覆 盆 子 1 、 2g 桑螵 蛸 1 ; 疖 肿 者 加 金 银 花 、 翘 、 公 2g 发 连 蒲 英 1 ; 泌 尿 系 感 染 者 加 瞿 麦 3 、 3 、 柏 1 ; 阴 2g 兼 0g 蓄 0g 黄 0g 肾
比较 , R d 分 析 差 异 有显 著 意 义 ( 经 ii t P< 0 0 ) 疗 效 程 度 依 .5 ,
次 为 : 疗 组 > 对 照 2组 > 对 照 1 。见 表 l 治 组 口
较 重 中 断 治 疗 ) 占 5. 。组 间 比较 经 y 检 验 , 照 2组 高 . 17 对 于治疗组和对照 1 ( 组 P< 0 0 ) 治疗 组 不 良反 应 发 生 率 高 .5 ; 于 对 照 1组 . < 0 0 。注 射 局 部 刺 激 ( 痛 、 痒 等 ) 生 P .1 疼 瘙 发
糖尿病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位直接露 于外 侧 , 利于直接推 药 , 同时 也降 低护理 操作 的污染 性 和减少 护理 操作 的时 间。
后 , 出的整改对策并将其运用到 2 0 提 0 9年 7月至 l 2月的 2 7例
的患 者和同样的 1 0例护 士中 , 得到了 良好的效果 。 20 0 9年 上半 年的 2 5饼患 者的调查 中 : 求改 善颈 部舒 适 要 度的患者有 2 2例 ; 求 畅通 呼吸 , 善呼 吸舒适 度 患 者有 2 要 改 O 例; 输液部位在左上肢 的患者没有患者要求 改善输液部 位舒 适
液部 位舒 适度。而在 20 0 9年下半年的 2 7例患者 的调查 中 : 要
肌肉注射 。同时手架应与患者侧身厚度 同高 , 以免影 响 医生手
术操作 。
求改善 颈部舒 适度的患者仅 5例 ; 无一例患者 要求改 善呼 吸舒
适度 ;7例患者输液部位都选 择在左上 肢 , 2 而无 一例患 者要 求 改善输 液部位舒适度。
胃、 肾三脏功能失调有 密切关 系。病 机 主要是 阴津 亏损 , 热 燥 偏盛 。根据三多症的偏重 分为 上消 、 中消 、 消。若治疗不 及 下
l 临床 资料
20 0 9年我院共收治糖尿病患者 2 6例 , 2 均符合 WHO糖尿 病诊断 准 , 中男 14例 , 1 例 ; 其 2 女 0 2 年龄 2 1~8 6岁 : 程 病
O 5~ 6年 ; . 2 结合 中医辨证分型 , 中肺 热津伤者 6 其 4例 , 胃热 炽
盛5 6例 , 阴亏虚 4 气 3例 , 肾阴亏虚 3 7例 , 阴阳两虚 3 6例 。经 治疗 护理 23例患者好转 出院, 中 3例患者伴 有严重 并发症 2 其
对糖尿病 的护理和教育 , 做好各 项基础护理 , 年来 , 院注重 近 我
后 , 出的整改对策并将其运用到 2 0 提 0 9年 7月至 l 2月的 2 7例
的患 者和同样的 1 0例护 士中 , 得到了 良好的效果 。 20 0 9年 上半 年的 2 5饼患 者的调查 中 : 求改 善颈 部舒 适 要 度的患者有 2 2例 ; 求 畅通 呼吸 , 善呼 吸舒适 度 患 者有 2 要 改 O 例; 输液部位在左上肢 的患者没有患者要求 改善输液部 位舒 适
液部 位舒 适度。而在 20 0 9年下半年的 2 7例患者 的调查 中 : 要
肌肉注射 。同时手架应与患者侧身厚度 同高 , 以免影 响 医生手
术操作 。
求改善 颈部舒 适度的患者仅 5例 ; 无一例患者 要求改 善呼 吸舒
适度 ;7例患者输液部位都选 择在左上 肢 , 2 而无 一例患 者要 求 改善输 液部位舒适度。
胃、 肾三脏功能失调有 密切关 系。病 机 主要是 阴津 亏损 , 热 燥 偏盛 。根据三多症的偏重 分为 上消 、 中消 、 消。若治疗不 及 下
l 临床 资料
20 0 9年我院共收治糖尿病患者 2 6例 , 2 均符合 WHO糖尿 病诊断 准 , 中男 14例 , 1 例 ; 其 2 女 0 2 年龄 2 1~8 6岁 : 程 病
O 5~ 6年 ; . 2 结合 中医辨证分型 , 中肺 热津伤者 6 其 4例 , 胃热 炽
盛5 6例 , 阴亏虚 4 气 3例 , 肾阴亏虚 3 7例 , 阴阳两虚 3 6例 。经 治疗 护理 23例患者好转 出院, 中 3例患者伴 有严重 并发症 2 其
对糖尿病 的护理和教育 , 做好各 项基础护理 , 年来 , 院注重 近 我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临床观察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之一。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胰岛素抵抗,控制2型糖尿病的发展。
本次研究共收集了5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其疗效。
治疗方案包括中药汤剂和西药口服药物,中药方由“六味地黄丸”、“参附汤”和“双黄连口服液”组成,西药口服药物包括二甲双胍、格列美脲和吲哚美辛。
治疗周期为3个月。
观察结果表明,治疗后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显著降低,血糖控制指标(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均得到了显著改善(P<0.05)。
且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了86%,其中完全缓解10例、显效28例、有效8例、无效4例,治疗效果显著。
另外,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但部分患者出现了轻微不良反应,如腹泻、恶心、头晕等,均在治疗后自行缓解。
综上,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糖代谢水平,控制病情的进展,且治疗过程中安全性较高。
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成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种重要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而对 照 组 变 化 不 明 显 , 治疗 组 与 对 照 组 相 比有 显 著 性 差 异 ( P
肥胖 、 测血 中胰 岛素水平 高者 , 时主要是存 在胰 岛素 抵抗 , 此
用药采用胰岛素增敏剂 ; 病情 中等 、 不胖 、 血 中胰 岛素水平 测 不高者 , 发病基础 既有胰 岛素分泌不足 , 又有胰 岛素抵抗 , 用
【 关键 词】 2型糖尿病 ; 结合治疗 2型糖尿病( 2 M) T D 为临床常见 病 , 多见于成 年人 , 具有 起病缓慢等 特点 。单纯 西 医治疗效 果不 甚理 想。笔者 根据 我 院 20 2 0 0 2~ 0 9年用 中西医治疗 2型糖尿 病( 2 M) 6例 , TD 7 取得 了较为满意 的疗效 , 现报告如下 。
中 国 现代 药 物应 用 2 1 0 0年 1 月 第 4卷 第 2 1 1期
C i d D p lN v 0 0, o. , o 2 hn JMo mgA p , o 1 V 14 N . 1 2
・
1 41 ・
中 西 医 结 合 治 疗 2型 糖 尿 病 7 6例 体 会
12 方 法 .
治疗组统计学 处理 =9 8 P<00 ,两组 间有 显著 .9, .5
差异 。
血 脂 各 项 指 标 在 疗 程 结 束 后 均 有 明 显 下 降 ( < .5) P 00 ,
12 1 对照组 ..
对 2型糖尿 病 ( 2 M) T D 患者早 期 、 病情 轻 、
显 高 于 对 照组 。见 表 1 。
结合组 ( 治疗 组 ) 和单纯 西 医组 ( 照组 ) 对 。治疗 组 7 6例 中
男4 2例 , 3 女 5例 , 龄 3 年 5~7 岁 , 均 5 . 1 平 3 8岁 ; 程 1~2 病 0 年 , 均 9 2年 , 照 组 7 平 . 对 4例 中男 3 5例 , 3 女 9例 , 龄 3 年 5~ 7 O岁 , 均 5 . 平 19岁 ; 程 1—1 病 5年 , 均 84年 。治 疗 组 与 平 .
(. 0 3 m lL 低密 度脂蛋 白(. 5 7± . ) mo , / 22±04 m o L .) ml 。 /
3 讨论
岛素增敏剂 ; 有并发症者按相应并发症治疗 。
12 2 治疗组 .. 在上述治疗基 础上加服 中药治 疗。 中医辨 证分为阴虚燥热 型 , 阴两虚 型 , 阳两 虚 型。中医治 疗 的 气 阴 基本方为 : 芪 8g 山药 3 , 黄 , 0g 苍术 3 , 0g 玄参 3 , 0 g 生地 3 0 g丹参 3 , , 0g花粉 2 , 0g 黄连 1 , 0g 大黄 1 , 0g ①阴虚燥热型 中
05 m lL, 固醇 ( . 0 3 m lL 低 密 度 脂 蛋 白 ( . . ) mo / 胆 5 8± . ) mo , / 21 ± . ) m lL 04 m o 。对 照 组 7 / 4例 : 疗 前 三 酰 甘 油 ( . 0 7 治 2 3± . ) m lL 胆 固 醇 ( . mo , / 6 2±0 6 m lL 低 密 度 脂 蛋 白 ( . . ) mo , / 4 0± 0 6 mm lL; 疗 后 三 酰 甘 油 ( . .) o / 治 2 1±07) mo L 胆 固 醇 . m l , /
药宜采用 胰岛素促泌剂 , 如磺脲 类或 格列 奈类 , 可合用 胰 并
岛 素 增 敏 剂 以 及 双 胍 类 ; 明 显 消 瘦 的 患 者 以 及 伴 血 脂 异 无 常 、 血 压 或 高 胰 岛 素 血 症 的 患 者 用 双 胍 类 治 疗 ; 腹 血 糖 高 空
正常 而餐后血糖 明显 升高者 , 用 葡萄糖苷 酶抑 制剂或 与其 他 降糖药 物合 用。严重 病例 , 特别是处 于胰 岛素功能衰竭 期 者, 此时治疗方案应 以补偿 外源性 胰 岛素 为主 , 同时 并用 胰
糖化 血红蛋白 ( b 1 )>1 %。 H A c 0
2 结 果
11 一般资料 .
本 文所 选病 例共 16例 , 1 随机 分 为 中西医
治疗组 有效 6 8例 , 无效 8例 , 总有效 为 8 . % ; 照组 95 对
有效 5 8例 , 无效 l 6例 , 总有 效率为 7 % 。治 疗组有 效率 明 6
表 1 治疗组 与对 照组疗效观察 ( , ) 例 %
对照组合并有 高血压 者分别 为 1 O例与 9例 ; 合并血 脂异 常
者分别为 3 2例与 3 0例 ; 并 高粘 血 症者 分别 为 1 合 2例 与 7 例; 合并糖尿病 肾病者分别为 1 0例与 9例 ; 合并视 网膜病变 者分别为 3例 与 2例 ; 合并末 梢神经病变者分均为 9例 。
I 资 料 与 方法
6 5 ; 效 : 疗 后 症 状 、 征 明 显 改 善 , 腹 血 糖 为 6 1~ .% 有 治 体 空 .
6 9m o L, . m l 血脂 明显 改 善 , 化血 红 蛋 白( b 1c 65— / 糖 H A ) .
1% ; 效 : 0 无 治疗后症状 、 体征无改 善 , 空腹血糖 下 降 < 0 , 3%
原 爱琴
【 摘要】 目的 中西 医结合方法治疗 2型糖尿病( 2 M) T D 与单用西 医治疗 的疗效 比较。方法
7 6例 2型糖尿病 ( Z M) T O 患者用 中西 医结合治疗与 4 0例单用西 医治疗做交叉对 照。结果 著差异 。结论
及应用 。
对
治疗 组总有
效率为 8 . % , 9 5 对照组为 6 . % , 7 5 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 照组 , 且治疗前 后做 血脂 检测 , 两组对照有显 中西 医结合治疗 2型糖尿病 ( 2 M) T D 较单 用西 医治疗疗 效满意 , 临床上值得进 一步总结
< .5 。两组治疗前 后血 脂 的变化 , 00 ) 治疗 组 7 6例 : 疗前 治
三 酰 甘 油 ( . 0 7 mm lL 胆 固醇 ( . 0 5 mm lL 低 2 4± . ) o , / 6 3± . ) o , /
பைடு நூலகம்
密度脂 蛋 白 ( . 4 1±0 6 r o L 治 疗 后 三 酰甘 油 ( . .) t l ; e / o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