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第一轮复习第十一讲反应热

合集下载

高考一轮复习化学课件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

高考一轮复习化学课件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
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可以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从而影响反应热的产生和释放。 例如,升高温度可以使吸热反应速率加快,放热反应速率减慢,从而调控反应热 。
速率和平衡在工业生产中应用
速率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通过控制反应速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减少副 产品的产生。例如,在合成氨工业中,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和 压力等条件,可以提高氨的合成速率和产量。
反应热定义及分类
反应热定义
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时, 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称为反应热

反应热分类
根据反应进行的方向和限度,反应 热可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反应热的表示方法
通常用符号Q表示,单位为焦耳(J )或千焦耳(kJ)。
热化学方程式书写规则
方程式前后物质状态标注
01
在热化学方程式中,需要标注各物质的状态(气态g、液态l、
在使用催化剂时,需要注意其选择性 和活性,以确保催化效果的同时避免 副反应的发生。
催化剂通过改变反应历程,使得反应 物和活化分子间的碰撞更加有效,但 不影响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差, 因此不影响反应热。
03
热化学方程式计算技巧与实例解 析
根据键能计算反应热方法
键能与反应热关系
化学反应中,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键的形成则放出能量,反 应热等于反应物总键能与生成物总键能之差。
误差分析
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 的误差来源,如仪器误差 、操作误差等,并进行修 正。
结果分析与讨论
01
02
03
04
结果展示
将实验结果以表格、图表等形 式展示出来,便于分析和比较

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不同类型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大小、影响
因素等。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件盖斯定律及反应热的计算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件盖斯定律及反应热的计算

注意事项
不同化学键的键能可能不 同,需准确查找。
标准摩尔生成焓法
原理
利用标准摩尔生成焓来计 算反应热。
步骤
查找各物质的标准摩尔生 成焓,根据盖斯定律进行 计算。
注意事项
确保所查找数据的准确性 和一致性,注意单位换算 。
03
典型例题解析与思路拓展
单一反应热计算问题
直接计算法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数据 ,直接计算反应热。
改进措施
针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 施和建议,如改进实验方法、提高测量精度等。
05
知识体系梳理与易错点提示
重要概念、公式回顾总结
01 02
盖斯定律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变化的途径无关。即如果 一个反应可以分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 时的反应热相同。
反应热。
盖斯定律与Hess定律结合应用
03
利用盖斯定律和Hess定律,通过设计合理的反应路径,计算复
杂体系的反应热。
涉及盖斯定律的综合应用问题
盖斯定律在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
利用盖斯定律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性,以及通过已知热化学方程式推导其他相关热化 学方程式。
盖斯定律在反应热计算中的应用
结合盖斯定律和热力学数据表,计算目标反应的反应热。
盖斯定律是指在一个化学方程式 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 总能量之差,等于反应过程中吸 收或放出的热量。
盖斯定律意义
它揭示了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与 物质转化之间的定量关系,为化 学反应热的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
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盖斯定律关系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它表明热量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 体,也可以与机械能或其他能量互相转换,但是在转换过程中,能量的总值保 持不变。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考点一反应热焓变1.反应热和焓变(1)反应热:在等温条件下,化学反应体系向环境释放或从环境吸收的热量。

(2)焓变①焓(H):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

②焓变(ΔH):生成物的焓与反应物的焓之差。

③焓变与反应热的关系等压条件下的反应热等于反应的焓变,常用ΔH表示反应热,常用单位:kJ·mol-1。

2.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吸热反应(ΔH>0)放热反应(ΔH<0)①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③弱电解质的电离④盐类水解⑤C和H2O(g)、C和CO2的反应①中和反应②燃烧反应③金属与酸或氧气的反应④铝热反应⑤酸性氧化物或碱性氧化物与水的反应⑥大多数的化合反应3.吸热、放热的原因分析(1)从能量图分析物质能量变化与焓变的关系:ΔH=E(生成物的总能量)-E(反应物的总能量)。

(2)从化学键变化分析总结利用键能计算焓变(ΔH),通过ΔH的正、负轻松判断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

ΔH=反应物键能之和-生成物键能之和。

1.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能发生()2.可逆反应的ΔH表示完全反应时的热量变化,与反应是否可逆无关()3.吸热反应中,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形成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 4.活化能越大,表明化学反应吸收的能量越多()答案 1.× 2.√ 3.√ 4.×一、对反应过程能量图的理解1.科学家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

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1)从状态Ⅰ到状态Ⅲ为(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从状态Ⅰ到状态Ⅱ需要(填“吸收”或“释放”)能量,CO分子(填“是”或“否”)需要断键形成C和O。

(3)从状态Ⅱ到状态Ⅲ形成的化学键是。

(4)将相同物质的量的CO转化为CO2,CO与O比CO与O2反应放出的热量(填“多”或“少”),可能的原因是。

高三一轮复习——反应热

高三一轮复习——反应热

专题四反应热一、化学能与热能(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1、吸热反应:化学反应中吸收热量的反应。

2、放热反应:化学反应中放出热量的反应。

3、化学键与能量变化物质中的原子之间是通过化学键相结合的。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物质的化学反应与体系的能量变化是同时发生的。

吸热反应:断开化学键吸收的热量 > 形成化学键释放的热量(即:生成物的总键能小于反应物的总键能)放热反应:断开化学键吸收的热量<形成化学键释放的热量(即:生成物的总键能大于反应物的总键能)4、物质的化学能与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 > 生成物的总能量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 < 生成物的总能量键能越大,物质能量越低,越稳定,反之键能越小,物质能量越高,越不稳定。

5、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放热反应:物质的燃烧,酸碱中和反应,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大部分化合反应,物质的缓慢氧化吸热反应:大部分分解反应,多数铵盐溶于水,C+CO2,H2+CuO,C+H2O,Ba(OH)2∙8H2O+NH4Cl6、相关实验教材P33 实验2—1:盐酸与铝片的反应教材P34 实验2—2:Ba(OH)2· 8H2O与NH4Cl的反应教材P33 实验2—3二、焓变与反应热(选修四第一章第一节)1、焓: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用H表示。

2、焓变:△H = H(生成物)- H(反应物)3、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用热量(或换算成相应的热量)来表述,叫做反应热,在恒压条件下又等于焓变。

许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可以通过实验测得。

三、活化能,反应热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的关系以及能量变化曲线(选修四绪言P2)1、活化能:活化分子所多出普通分子的那部分能量。

2、反应热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的关系以及能量变化曲线四、热化学方程式(选修四第一章第一节P4)1、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P4)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1)热化学方程式的右边必须写上△H,并用“空格”隔开. △H:吸热用“+”,放热用“-”,单位:kJ/mol 或kJ·mol-1(2)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如不注明条件,即指: 25℃、1.01×105Pa(3)物质后需标聚集状态(s、l、g、aq)(4)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并不能表示物质的分子数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5)根据焓的性质,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加倍,则△H的数值也加倍;若反应逆向进行,则△H 改变符号,但绝对值不变.3、热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聚集状态(2)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比和质量比(3)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解析版):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解析版):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学习目标】1. 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2. 理解反应热、中和热和燃烧热的概念3. 掌握盖斯定律的应用及反应热的计算方法 ◆感知高考1.[2020·浙江7月选考,22]关于下列ΔH 的判断正确的是( )233CO (aq)H (aq)HCO (aq)-+-+= 1ΔH2-323CO (aq)H O(l)HCO (aq)OH (aq)--++ 2ΔH2OH (aq)H (aq)H O(l)-++= 3ΔH332OH (aq)CH COOH(aq)=CH COO (aq)H O(l)--++ 4ΔHA. 12Δ<0Δ<0H HB. 12Δ<ΔH HC. 34Δ<0Δ>0H HD. 34Δ>ΔH H【答案】B 【解析】碳酸氢根的电离属于吸热过程,则CO 2-3(aq)+H +(aq)=HCO -3(aq)为放热反应,所以△H 1<0; CO 2-3(aq)+H 2O(l)HCO -3(aq)+OHˉ(aq)为碳酸根的水解离子方程式,CO 2-3的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H 2>0;OHˉ(aq)+H +(aq)=H 2O(l)表示强酸和强碱的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H 3<0; 醋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H 4<0;但由于醋酸是弱酸,电离过程中会吸收部分热量,所以醋酸与强碱反应过程放出的热量小于强酸和强碱反应放出的热量,则△H 4>△H 3;故仅B 选项符合题意。

2.[2018·课标全国Ⅱ,27节选]CH 4-CO 2催化重整不仅可以得到合成气(CO 和H 2),还对温室气体的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回答下列问题:CH 4-CO 2催化重整反应为:CH 4(g)+CO 2(g)2CO(g)+2H 2(g)。

已知:C(s)+2H 2(g)===CH 4(g) ΔH =-75 kJ·mol -1C(s)+O 2(g)===CO 2(g) ΔH =-394 kJ·mol -1C(s)+12O 2(g)===CO(g) ΔH =-111 kJ·mol -1该催化重整反应的ΔH =________kJ·mol -1。

高三一轮复习反应热

高三一轮复习反应热
为什么有的反应会放出热量, 而有的反应需要吸收热量呢?
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角度分析
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 总能量的高低。
能 量 反应物 放 热 能 量 生成物 吸 △H>0 热 反应物 吸热反应 反应过程
△H< 0
生成物 放热反应
反应过程
暖手炉的使用方法:
向暖手炉内加入5mL~10mL的专用油(主要 成份之一是液态丁烷),点火引发反应,即 可加热,一般能保持60℃的恒温约8小时。
碳的燃烧热△H= -393.5kJ· mol-1
2C4H10(l)+13O2(g)==8CO2(g)+10H2O(l) △H=?
考点四:盖斯定律的应用
盖斯定律: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步完成, 其焓变是不变的。 即: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 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反应具体进行的途径无关。
暖手炉的使用方法:
向暖手炉内加入5mL~10mL的专用油(主要成份 之一是液态丁烷),点火引发反应,即可加热, 一般能保持60℃的恒温约8小时。 点燃 2C4H10+13O2===8CO2+10H2O
Q4、已知C4H10(l)==4C(s)+5H2(g)
△H= +125kJ· mol-1
氢气的燃烧热△H= -285.8kJ· mol-1
+124 kJ· 计算上述反应的△H=________ mol-1。
暖手炉的使用方法:
向暖手炉内加入5mL~10mL的专用油(主要 成份之一是丁烷),点火引发反应,即可加 热,一般能保持60℃的恒温约8小时。
2C4H10+13O2===8CO2+10H2O
点燃
Q3、结合前面计算得到的△H,如何完整准确 的表示该反应的反应热?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反应热和电化学苏教版知识精讲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反应热和电化学苏教版知识精讲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反应热和电化学苏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反应热和电化学二. 教学目标了解反应热、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概念;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了解焓变的表示符号(ΔH)及其常用单位(kJ/mol),认识ΔH的“-”、“+”与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对应关系;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和书写方法;了解盖斯定律的涵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了解电化学方面的有关知识和基本原理,掌握电化学一些相关规律;能熟练运用电化学的有关理论知识解决生活实际中的相关问题。

三. 教学重点、难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应用、盖斯定律;原电池、电解池工作原理、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电化学原理的应用。

四. 教学过程(一)反应热、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关系1、反应热是指反应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能量。

在化学实验中,通常遇到的反应是在敞口容器下进行的,此时的反应热等于反应过程中的热量的变化,用符号△H表示,单位一般采用kJ/mol。

2、从化学键角度看,反应热近似等于反应物分子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总能量与生成物分子化学键形成时释放的总能量的差值.3、从能量的角度来看,放热反应是由于反应物分子总能量大于生成物分子的总能量,吸热反应是由于生成物分子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分子的总能量.如上图中,a表示反应的活化能,b表示反应热,该反应的ΔH小于0,属于放热反应. 中学常见的放热反应有酸碱的中和反应、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大多数化合反应、燃烧反应、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等;吸热反应有氢氧化钡与铵的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盐的水解反应和弱电解质的电离等.4、反应热和焓变反应热是表示化学反应过程中整个体系的能量(即焓)增加或者减少的量值,ΔH=H产物—H反应物焓增加→吸热→则“△H>0”;焓减少→放热→则“△H<0”。

5、反应热的计算(1)根据键能数据计算;Δ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2)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将ΔH看作热化学方程式中的一项,再按有关方程式的计算步骤、格式进行计算,得出有关数据。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课件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课件

式正确的是
( )。
A.C(s)+12O2(g)===CO(g) ΔH=-393.5 kJ·mol-1
B.2H2(g)+O2(g)===2H2O(g) ΔH=+571.6 kJ·mol-1
C.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 kJ·mol-1
D.12C6H12O6(s)+3O2(g)===3CO2(g)+3H2O(l) ΔH=-1 400 kJ·mol-1
考基导学 考点导析
高考揭秘
热点透析
活页限时训练
(4)反应物和产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数值以及符号 都可能不同。因此,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s、l、g)才 能完整地体现出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热化学方程式中不 用“↑”和“↓”,不用“―→”而用“===”表示。 (5)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反应已完成的数量。由于ΔH与反 应物的物质的量有关,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 计量数必须与ΔH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则ΔH也 要加倍。当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 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考基导学 考点导析
高考揭秘
热点透析
活页限时训练
四、盖斯定律 1.内容 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_相__同_ 的。 即: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 始态和终态有关,而 与反应的途径 无关。 2.意义 间接计算某些反应的反应热。
考基导学 考点导析
高考揭秘
热点透析
活页限时训练

( )。
A.铝片与稀盐酸反应
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C.灼热的炭与水蒸气的反应
D.甲烷(CH4)在O2中的燃烧反应 解析 铝片与稀盐酸之间的置换反应、甲烷(CH4)在 O2中的燃烧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 灼热的炭与水蒸气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吸热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反应热的计算 1、从键能的角度计算 2、根据盖斯定律计算 方程式加和法
三、焓变
1、符号、单位 △H kJ/mol
2、 △H 与吸热、放热反应的关系 △H <0 为放热反应 用“-” △H >0 为吸热反应 用“+”
3、 △H 的表示 (1)△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常用于计算 (2) △H=生成物的总焓-反应物的总焓 (3) △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四、燃烧热和中和热 1、燃烧热 可燃物1mol、稳定氧化物
2、中和热
稀溶液、生成1molH2O中和热的定五、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书写要点 ①标聚集状态(s、l、g)不标↓ 和↑ ②右端标热量数值和符号, △H:吸热用“+”,放热用:“-” ③计量系数指物质的量(mol) ④系数可用分数,但热量值要相应变化 ⑤当不注明条件时指250C , 1.01×105Pa
第十一讲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一课时
一、活化能 1、有效碰撞 2、活化分子和活化能 3、图像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二、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特别提醒:NaOH 固体溶于水、浓 H2SO4溶于水,不属
于放热反应,属于放热过程;NH4NO3固体溶于水,升 华、蒸发、分子形成原子等属于吸热过程,不属于吸热 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