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进多焦点镜片介绍

合集下载

渐进镜片的说明与镜架选择

渐进镜片的说明与镜架选择

渐进镜片的说明与镜架选择1.渐进多焦点镜片的说明渐进多焦点镜片从字面上就可以得知,是由多个焦点、不同度数组合而成的一种镜片,一般分四个区域:远用区域、近用区域、渐进区域、左右变形区(也可称周边区或模糊区)。

镜片上有隐形刻印和显性刻印。

渐进镜片从配镜十字开始到视近区域是一个不断增加正度数的过程,此区域称为渐进区域(渐进带)。

镜片几何中心是棱镜测量点,此棱镜测量点一般是1/3的ADD值。

左右两边都有变形区(颜色区,越边缘越严重),镜片水平线左右两边都有隐形刻印,可以帮我们在已经擦拭干净的镜片上重新还原标志。

渐进片的配镜十字到几何中心点距离一般为4mm,但有些品牌是2mm或是6mm等。

渐进片有软性设计;硬性设计;非对称性设计;多设计;内渐进;外渐进等方面。

下面简单的介绍一下:Ø软性设计:这种设计渐进带偏长,光度变化缓慢,周边变形程度小,舒适感较好,但变形区范围偏大,明视范围(视野)相对小些。

多见镜片的颞侧设计。

Ø硬性设计:与软性设计相反,渐进带偏短,渐进区光度变化快,周边散光变形程度大,但变形区范围小,明视范围大。

多见于镜片的鼻侧设计。

Ø非对称设计:当人眼看周边的物体时,双眼会使用镜片的不同区域(一眼使用颞侧,一眼使用鼻侧),如果镜片采用了对称设计,那双眼感觉不平衡,佩戴起来感知点不一样会不舒适,需使用非对称性设计,可以保证双眼看周边时对应点感知一致,双眼视物融合清晰。

所以渐进镜片一定要分左右眼镜片。

Ø多设计:根据不通ADD值来改变镜片近用区的位置,一般ADD值越高,近用区越内移同时越上移,此设计是基于人年龄变大视物生理机能变化而改良的一种设计。

Ø外渐进设计:就是把渐进度数改变过程(改变曲率)制作在镜片的前表面。

目前大多数渐进镜片都采用此设计,设计比较灵活;对顾客的对比敏感度影响小;对眼睛下旋能力差的顾客,效果比较好;高ADD值或者短通道的渐进采用此设计效果较明显,但外渐进的视野范围相对小些。

渐进多焦点镜片通道选择(珍藏版)

渐进多焦点镜片通道选择(珍藏版)

渐进多焦点镜片通道选择(珍藏版)1.渐进片使用手册2. 如何选择渐进片通道3. 渐进片取镜流程4. 渐变多焦点镜片尺寸的确定5. 【专业突破】渐进多焦点镜片验配后如何检验?6. 中老年渐进镜片的投诉处理/渐进片常规问题处理7. 【专业突破】遇到渐进多焦点镜片佩戴不适怎么办?8. 渐进多焦点眼镜镜架镜片有学问9. 影响适应渐进多焦点老花镜片的非技术因素10. 渐进多焦点眼镜的验配方法与步骤还有瞳高的计算11. 眼镜零售店如何突破中老年渐进镜片的销售瓶颈12. 哇!渐进镜片投诉分析参照表,你终于来啦!欧美等发达地区渐进片的普及率已超过70%,渐进占销量的30%,每年大约销售5亿副左右,但是目前,渐进在中国市场普及不到3%。

随着中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大以及青少年近视几率只升不降,渐进片在国内的市场大有所为,下面和大家谈谈渐进片通道的选择。

一:何为渐进通道渐进通道,是指渐进多焦点镜片远用区配镜“十”字处远用度数持续正增加过渡到近用区度数的度数变化通道二:通道长短有哪些特点通道是度数连续增加的一个过程,故当顾客的ADD确定后,不同的通道长度对通道度数的变化幅度有很大影响,长通道比短通道变化幅度要平缓,呈现出的各区视野范围大小也有所不同,如图:三:如何选择渐进通道1.镜架高度:保证渐进的远用参考圈与近用参考圈都处在镜架高度范围内。

2.ADD大小:ADD≥+2.00以选长通道为宜,中通道其次;ADD≤+1.75短通道亦可选择,总的原则:ADD越大,通道相对选长为宜。

3.使用习惯:远用及户外为主,选长通道;中近范围为主选短及中通道。

4.原镜参考:新渐进通道尽量接近顾客原渐进通道。

5.另外还可采用点瞳法,即分别点出远用时和近用时瞳孔在撑片上的反光点,精确测定通道长度。

6.所选通道的长度,一定要满足顾客配戴更舒适、更符合他的用眼习惯的要求。

7.多焦点渐进提供多种通道(11、13、15、17等),让通道选择变得更简单。

渐进多焦点眼镜验配的标准流程渐进多焦点的验配要求相较一般框架眼镜复杂,验配过程中要考虑的因素也比较多。

渐进多焦点眼镜的诞生和发展史

渐进多焦点眼镜的诞生和发展史

渐进多焦点眼镜的诞生和发展史渐进焦点眼镜是如何诞生的?美国的欧文• 阿维兹于1907年首先提出了在镜片上镜度渐进变化的概念。

在1909年,亨利•奥尔伯德、高兰夫提出采用非球面技术来解决镜片镜度渐变的设想,但没有付诸实施。

1920年,波莱恩和考涅特提出新曲概念,即镜片的两个曲面由弯曲度自上向下逐渐增大的镜面构成,所以实现了由上向下镜度逐渐增加的目的。

以上两种镜片模型分别提出渐进焦点镜片的概念和各自的设计思想。

这两种模型的镜片有同样的缺陷,即像差太大,超出了人能承受的范围,无法戴用。

第二次世界大站后,德国人路斯提出了镜片斜射像散的新观点,即斜射像散不需要百分之百地消除掉,只要消除到人眼无法察觉的程度就可以了。

该观点为镜片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法国依视路公司工程师博拿德•酶特纳兹等,于1951年对监禁多焦点镜片进行了描述,并对加工工艺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在1958年研究成功,同年试戴成功,在巴黎国际眼科大会上正式推出。

在1959年,依视路公司正式命名为V arilux I,并投入市场开始销售。

直到现在,渐进多焦点眼镜已发展到第五代产品。

渐进焦点镜片第一代产品的特性:第一代渐进焦点镜片,即V arilux I 。

该镜片设计时对远用和近用效果作为重点考虑,但未能对周边部给予充分考虑,忽略了人们在看近时的会聚作用。

镜片Varilux I 具有下列特点:1、宽阔的正视中间区域;2、狭窄的镜度渐变区域;3、单只镜片的镜度呈水平区域对称分布。

戴用这种眼镜可以获得较满意的运动视觉和近用视觉效果,但旁视时,因镜片区域的光学性能,左眼与右眼不对称,会出现复视和像的不对称性。

因宽阔的中央区域,是用周边区像差所换取得,通过周边事物时,发生畸变现象明显。

当戴镜者视线模过镜面时,由于像的扭动会产生眩晕的感觉。

镜片的以垂直轴进行对称设计的,所以看远和看近时瞳孔所对的镜片上的位置,就会有2。

5mm的水平垂直。

渐进焦点镜片第二代产品的特性:第二代渐进焦点镜片,即Varilux Ⅱ,又叫“生理性渐进焦点镜片”,在1972年推向市场。

渐进使用说明

渐进使用说明

关于渐进镜片什么是渐进镜渐进镜又叫渐进多焦点镜片,是指从远用到近用光度连续的、不间断的渐进变化的镜片。

渐进镜的基本结构:渐进镜片的外观与普通镜片没什么两样,但实质上却有着很大的区别。

普通眼镜只有一个规定的度数,但在渐进镜片上却有着许多不同的光度,当然是有规律的。

结构如上图,我们可以看到:1区,视远区:含有矫正远用屈光度的处方,只有一个稳定的光度,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

2区,视近区:含有矫正近用屈光度的处方,也只有一个稳定的光度,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3区,渐变区:即渐进走廊,长度在10mm——18mm,是一段自上而下有规律变化的区域,可以看清楚中距离的物体。

4区,像差区:位于镜片的两侧,是光度变化的区域,在一定程度上会干扰视觉、产生视觉模糊或变形,但随着患者对镜片的适应,像差区会被慢慢的适应,最终不会影响视觉。

渐进镜的适应症:1、存在远用屈光不正的老视,即花眼2、存在远用屈光不正,视近疲劳的患者3、近视度数增长较快的调节性近视的青少年4、视远眼位正常,视近有隐斜的患者5、视近眼位正常,视远有隐斜的患者渐进镜的优点:1、提供远、中、近全程连续的清晰视觉2、更加自然的调节使用3、外观更美观,不会“暴露”年龄4、度数是渐变的,而不是突变的,不存在像跳5、解除了中老年人频繁摘戴眼镜的不便6、青少年型的渐进镜还对近视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尤其是调节性近视渐进镜的缺点:1.水平直线初期可能会呈现稍微弯曲,一段时间以后状况会减缓.2.累进带与近用阅读区会比标准的双焦或是三焦镜片来的狭小.3.头部与眼睛的动作会用的比较多,因为需要转动头部换眼睛来对正适当的光学区才足以发挥镜片应有的效果.镜片使用说明书如果您以前佩戴的是渐进镜片,相信渐进镜片可以为您带来非常出色的视觉效果和舒适度;如果您是第一次使用渐进镜片,请按照以下方法使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首先尝试从镜片的上方看前方远处物体,您应该会感到很清晰。

2.请保持现在的头部姿势,将视线向下移动,从镜片的下方看近距离的物体(如手机、书··),您是否能看清3.请将您的手臂伸长,将一段文字拿至最远处,通过镜片的中部区域看书或电脑,如果不能看清,请试着上下动一下您的头部,找到能够看清的位置。

配离焦镜禁忌条件

配离焦镜禁忌条件

配离焦镜禁忌条件【原创实用版】目录1.配离焦镜的简介2.配离焦镜的禁忌条件3.注意事项及建议正文【配离焦镜的简介】配离焦镜,又称为渐进多焦点眼镜,是一种能够满足不同距离视物需求的眼镜。

它将远、中、近三个距离的视力需求集中在一片镜片上,使得配戴者在看远、中、近物体时,眼睛无需频繁调节,减轻了眼睛的疲劳。

这种眼镜尤其适合中老年人以及近视患者,能够有效地提高视觉效果,减少视疲劳。

【配离焦镜的禁忌条件】尽管配离焦镜具有诸多优点,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佩戴。

以下几种情况属于配离焦镜的禁忌条件:1.患有严重的眼疾:如角膜炎、结膜炎、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疾患者,不适合佩戴配离焦镜。

应先进行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考虑佩戴。

2.患有严重的眼底病变:眼底病变会影响视力,佩戴配离焦镜会加重眼睛的负担,不利于眼疾的恢复。

3.存在严重的散光:如果散光度数较高,不适合佩戴配离焦镜。

应选择定制的散光镜片,以保证视觉效果。

4.患有严重的近视:如果近视度数较高,不适合佩戴配离焦镜。

应选择适合的高度近视镜片,以保证视觉效果。

5.眼睛不对称:如果双眼视力差异较大,佩戴配离焦镜可能会导致不适,加重眼睛负担。

6.未成年人:未成年人视力发育尚未稳定,佩戴配离焦镜可能会影响视力发育。

建议在视力稳定后再考虑佩戴。

【注意事项及建议】1.在佩戴配离焦镜前,应先进行详细的眼科检查,确保眼睛健康,符合佩戴条件。

2.选择正规的眼镜店或医院进行验光和定制,确保镜片的质量。

3.佩戴配离焦镜后,如出现不适、眩晕等症状,应及时摘下眼镜,休息一下,适应一段时间后再尝试佩戴。

4.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注意保护眼睛。

依视路各系列镜片特点

依视路各系列镜片特点

依视路各系列镜片特点依视路是一家全球领先的镜片制造商,其系列镜片涵盖了从单光到渐进的各种类型。

不同系列的镜片拥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和优势,下面我将分别介绍几个依视路的系列镜片。

1.定焦镜片系列:定焦镜片是最基本的单光镜片,通过单一焦距的设计,能够有效矫正近视、远视等问题。

依视路的定焦镜片系列采用了先进的光学技术,在提供清晰视野的同时,减轻了镜片重量和透镜厚度,使佩戴更加舒适。

2.渐进镜片系列:渐进镜片是多焦点的镜片,能够同时矫正近视、远视和老花等多种视觉问题。

依视路的渐进镜片系列采用了先进的渐进技术,能够提供连续平滑的视觉过渡,使得佩戴者无需频繁调整镜片焦点,更加方便、自然。

3.高阶渐进镜片系列:依视路的高阶渐进镜片系列在渐进镜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光学性能和视觉体验。

这些镜片采用了最先进的设计和材料,能够更好地适应佩戴者的视觉需求。

高阶渐进镜片具有更广阔的视野范围、更低的畸变率和更高的清晰度,能够提供更加真实和舒适的视觉体验。

4.蓝光防护镜片系列:现代人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越来越长,暴露在蓝光辐射下的风险也越来越高。

依视路的蓝光防护镜片系列采用了特殊的蓝光过滤技术,能够有效阻挡有害的蓝光辐射,保护眼睛免受损伤。

同时,这些镜片还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提供清晰、舒适的视觉体验。

5.防喷镜片系列:在一些特殊环境下,眼睛需要受到额外的保护,例如在工业环境中工作时,可能会受到飞溅、碎片等伤害。

依视路的防喷镜片系列采用了特殊的材料和处理工艺,能够有效防护眼睛受到外部伤害。

这些镜片不仅具有防护功能,还具有清晰、耐磨、易清洗等特点。

综上所述,依视路的各个系列镜片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优势,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视觉需求。

无论是普通的镜片还是特殊需求的镜片,依视路都能提供高品质的产品,为用户提供清晰、舒适的视觉体验。

渐进多焦点镜片磨边加工和检验的注意事项

渐进多焦点镜片磨边加工和检验的注意事项

验光与配镜122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7·2020渐进多焦点镜片磨边加工和检验的注意事项余红渐进多焦点镜片是具有连续矫正不同视距功能的镜片,主要用于矫正老视镜,以解决看中、近距离物体时调节不足的问题。

渐进多焦点镜片上没有分割线,因而外形美观,深受中老年人的喜爱,目前在市场中占有一定的销量。

因其在光学结构上受到限制,渐进多焦点镜片在磨边加工和检验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才能加工出合适的眼镜。

1 磨边加工1.1 加工基准点是配适点渐进多焦点镜片的加工基准点是配适点,位于镜片表面中心上方(如图1所示),加工时配适点要对准眼睛的瞳孔位置。

由于渐进多焦点镜片的过渡区较窄,配适点的水平向偏移会影响过渡区偏移,即影响过渡区水平范围的使用。

同时,垂直向的偏移会影响看远或看近屈光度的变化,因此要进行严格控制。

眼睛的瞳孔位置通常由两种方式得出,一种是在镜架的撑片上标出瞳孔位置,另一种是在配镜单上写明单眼瞳距和瞳高参数。

如果用全自动磨边机加工,则第小的方向设计。

当存在不可适应的像差时,需要根据多方面因素来判断像差来源,分析造成像差的可能原因,才能进一步合理解决定配加工或装配成镜中的问题。

o参考文献[1] 瞿佳,眼镜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9,121.[2] 金登洲,镜片像差对装配眼镜成像质量的影响及解决办法,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10,3,147.[3] 金登洲,眼镜片设计,中国眼镜科技杂志,1999,1,19.[4] 许亚娟,王本平,眼镜片设计中的像差概述,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11,1,141.[5] 武麟添,如何进行准确的眼镜加工制作,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17,5,146.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小儿眼科图12020·7·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123验光与配镜责任编辑:张迎新电话:(023)63713885-8014移动电话:139****7508一种方式比较简单,只需要将镜片的配适点对准撑片上的瞳孔标记点,在磨边机投影屏上通过目测完成;对于第二种方式,需要计算移心量,将配适点相对于镜圈几何中心进行移动,如果中间某环节有误,则会产生累积误差。

渐进镜眼镜的原理

渐进镜眼镜的原理

渐进镜眼镜的原理
渐进镜眼镜的原理基于多焦点技术。

它的镜片在垂直方向上通过渐进变化的方式,从远视区逐渐过渡到中视区和近视区。

这种渐进变化的设计可以使佩戴者在不同距离上都能够清晰地看到物体,无需频繁更换不同焦距的眼镜。

具体来说,渐进镜眼镜的原理如下:
1. 远视区:位于镜片的最上部,适用于远距离观看,如看电视、看远处的景色等。

远视区的镜片是凸透镜,使光线聚焦到视点前方。

2. 中视区:位于远视区和近视区之间,适用于中距离观看,如使用电脑、阅读书籍等。

中视区的镜片兼具凸透和凹透镜的特点,使光线在视点附近发生微弱的弯曲。

3. 近视区:位于镜片的最下部,适用于近距离观看,如阅读小字、看手机等。

近视区的镜片是凹透镜,使光线发散,能够放大近处物体的清晰度。

当佩戴者的目光从远处移动到近处,或者从近处移动到远处时,眼球的运动会调整视线位置,从而通过渐进变化的镜片设计使眼睛适应不同距离的焦点,实现视觉的平滑过渡。

这样,佩戴者可以通过同一副眼镜看清远、中、近距离处的物体,提高视觉体验和便利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渐进片培训资料渐进多焦点镜片一、渐进多焦点镜片的历史1907年英国视光师Owen Aves首次提出渐变多焦点的构思,1910年Henty Orford Gowlland在加拿大设计制作类似的镜片,但是由于技术限制,并没有取得实践上的成功。

法国光学师兼工程师Bernard Maitenaz 于1959年获得突破性进展,研制出真正适合临床配戴的第一副现代概念渐变镜,其在视觉矫正概念上的创新使它赢得了世人的关注,不久就被推广到整个欧洲大陆和北美洲。

随着计算机和临床应用研究的发展,先进设计软件和仪器应用于眼镜片的设计和开发,使渐变镜设计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总的趋势是:由早期单一、硬式、对称、视远区球面设计向当代多样、软式、非对称、视远区非球面设计发展。

在最初的渐变镜,人们考虑的主要是数学、机械、光学上的的问题,随着对视觉系统更加全面地了解,现代和未来的渐变镜的设计将日益关注渐变镜与生理光学、人体工程学、美学、心理、物理学的联系。

由于技术革新的加快,渐变镜更新换代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从20世纪50年代第1副现代渐变镜开始到70年代,属于第1代设计。

到了70年代中期,视觉生理的研究进展早期软式设计的第2代渐变镜应运而生。

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了第3代产品。

20世纪90年代强调舒适视觉的第4代渐变镜设计成为主流,2000年现代软式设计的第5代渐变镜重视了运动视觉的需要,渐变区短而宽,像差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有效视野更为宽广。

2005年以后结合双眼视觉眼动参数的现代软性设计成为主流,渐进镜进入“个性化”设计时代(customized design)。

2007年依视路公司推出的抗疲劳型渐变镜,把“抗疲劳”这一元素加入到渐变镜的设计理念,更是在业界掀起了一场飓风。

预计未来2-5年的渐进镜研究将进入新材料(如液晶)和渐变折射率临床实验阶段。

二、渐进多焦点镜片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渐变多焦点镜片的主要特征是:在镜片上方固定的视远区和镜片下方固定的视近区之间有一段屈光力连续变化的过渡区域,该镜片区域即称为渐变区。

在该区域,通过镜片曲率半径的逐渐变小而达到镜片屈光力(度数)的逐渐增加,从而为配戴者提供自远点到近点全程、连续的清晰视觉,如图1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渐变多焦点镜片为单片镜,上方的视远区和下方的视近区屈光力固定,基本无明显像差存在,渐变区域连接了上下两部分。

渐变区增加屈光力至视近部份,由于它们之间从外观和结构上均无明显分界线,因此也就不存在双光镜所具有的“跳跃”现象。

域的中间部分称为“渐变槽(通道)”,为视觉的可用部分,渐变槽从视远部份逐渐延伸至视近部分。

图1 渐变多焦点镜片结构示意图图2渐变多焦点镜片的表面分区渐变多焦点镜片的一些主要特征和参数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包括①视远区和视近区的面积大小,②像差的类型和密度,③渐变槽的长度和视觉可用宽度。

不同设计的镜片具有不同的特点,但是高品质像区域(使用区域)和像差区域(避开区域)之间必定存在一定程度的妥协和折中处理方案。

变形散光:变形散光是渐变多焦点镜片很难克服的关键问题,虽然验配得当的渐变区域能给予配戴者清晰的视力,但在渐变槽两侧将产生一定程度的成像变形,其变形程度和变形方向取决于镜片设计的不同和附加度数的深浅,当眼球离开可用渐变槽中心区域越远,像质变形就越明显。

由于视近区为球性设计,所以视近区越宽,其周边诱发出来的散光就越大,相反,视近区域越窄,其诱发性变形散光的问题就越小。

诱发性周边变形散光同样随附加度数的变化而改变,近阅读附加度数越大,周边变形问题就越明显。

三、渐进镜片特征性设计合理的镜片设计是渐变多焦点镜片成功与否的关键,虽然由无数个曲率结合而形成的渐变多焦点为其基本设计基础,但在渐变多焦点镜片的设计中仍存在多种不同设计,主要有:①镜片上半部分屈光度数保持不变,但有些镜片在视远区度数也有变化;②设计较长的渐变区域,使渐变速度变化缓慢的称为“软性设计”,而设计较短的渐变区域,使渐变速度变化较快的则称为“硬性设计”;③在整个附加区域,其基弧均相同的设计被称为“单纯”设计;而随每一附加度数变化而变化的设计被称为“多样”设计;④镜片可任意用于左眼或右眼的被称为“对称设计”,而左右眼镜片不同的设计称为“非对称设计”;1上半部球性设计和非球性设计最初的渐变多焦点镜片,其上半部分与经典的单光镜片一样均为球性前表面。

1974年,Varilux介绍了一种设计方法,称为非球性设计,即在镜片上半部视远区的周边保留少量散光,这样,可将周边散光扩散至外周较大的区域,以减少变形散光密度。

后来发现,人眼能耐受视远区的少量而稀疏的周边变形散光,这种镜片设计就是非球性上半部设计。

(见图3,图4)。

图3上半部为球性,同心圆线条代表变形散光密度的区域图4上半部为非球面设计,周边存在稀疏的变形散光2硬性设计和软性设计双光镜片的设计特征为,视近区域与其他部分有明显界限,视近区域的位置一目了然,而配戴渐变多焦点镜片,变形区散光柱镜屈光力的改变或增加会很突然。

例如,散光柱镜有可能快速地从零增加至0.50D,又快速变化至1.00D,然后更快速变化至1.50D,而此时变化的距离可能仅相隔几个毫米,此设计特征就属于硬性设计,如图5。

图5硬性设计硬性设计有其优点,就是将变形散光集中在特定的区域,硬性设计镜片通常有较大且更稳定的视远区域和视近区域,使得视近区域变宽,特别适合于高度数的附加。

硬性设计的镜片渐变槽渐变速度快,即度数增加很快,这意味着当配戴者朝下看时,眼球将很快到达完全附加度数区域。

硬性设计的缺点是变形散光柱镜度数增加太快、密度太集中,对于一个极端硬性设计的镜片,这种变形意味着需要更长和更困难的适应时间。

通过镜片下半部看出去的直线较其他类型设计镜片更歪(应该注意,所有渐变多焦点镜片或多或少存在这种现象,见图6),镜片的中间部分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均受到限制。

图6通过镜片渐变部分注视A直线时,看起来为B曲线效果,这种效果可能无法完全消失,但配戴适应后会被忽略。

软性设计镜片的特点是从视近区至周边的变化比较缓慢(图7),当配戴者眼球水平转动离开视远区域时,多余的散光度数也增加,但增加的速度比较缓慢。

配戴者从视远区至视近区的度数过渡比较慢,即渐变槽比较长、比较宽,这也意味着配戴者需要将眼球下转至更下一些才能到达完全附加的区域。

软性设计的优点是:适应的时间比较短,看周边物体时变形比较少,头转动时,物体“游离”现象比较少。

软性设计的视近区域比较小,允许像差分布在较大的区域,甚至可以分布到镜片上半部分,这样变形散光就不那么致密、而成像变形也不那么明显了。

软性设计图7软性设计图8硬性和软性设计特点的比较镜片的缺点是镜片上半部分视远区的视力清晰度稍差些,使用视近区时眼睛需要更往下些才能到达较小的视近区域,表1和图8为软性设计和硬性设计的特性比较:表1渐变多焦点镜片的硬性设计和软性设计硬性设计软性设计视远区和视近区的面积大、光学性能稳定视远、视近和渐变区域的界限不太清楚从视远至视近的距离短从视远至视近的距离长渐变通道比较窄渐变通道比较宽适应时间较长适应时间短感觉直线变曲明显感觉直线变曲较不明显周边变形散光密度大周边变形散光密度较稀疏本公司推出的励志宽视舒适型12通道、全景型10通道系列渐进多焦点镜片采用现代软式设计,在对模具进行了改进的基础上有利地弥补了硬式设计及软式设计的缺陷,使得镜片具有如下特点:宽广的上光远用区域可覆盖人眼球转动的所有范围;开阔的下光近用区达到32mm,极大地满足了近用阅读视野的需求;超短的渐进带、较高的近视区,视近时可快速的达至下光区中心,非常适用于鼻梁较低的中国人配戴;像差分布广、变化较柔和,配戴后适应时间短。

美中不足之处为未对渐变通道宽度作出大的改进,但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一缺憾也必将得到弥补。

3单纯设计和多样设计渐变多焦点镜片初期所采用的设计方法均为单纯设计,即中间过渡槽的屈光力变化形式基本固定,最初的渐变镜设计以此为主,此类设计比较适合老视初始者,当一个人刚刚步入老视年龄期时,所需的阅读附加度数是很低的,这就是说还有一些自身调节力可使用。

例如,某人的阅读附加为+1.00D,此时他看中间距离时基本使用自身的调节力就足够,随着阅读附加的增加,自身可用的调节力也随之逐渐减少,中间过渡度数的变化也就需要调整变化,因此就产生了“多样设计”的概念,即对每一不同的阅读附加处方,其中间的过渡度数的变化均不一样。

虽然从理论上讲每一阅读附加度数彼此完全不同,但是多样设计镜片系列在随每一度数变化同时又保持其固有的设计特性。

4对称设计和非对称设计如果镜片设计为对称性,则镜片就可以无左右之分,由于阅读过程中眼球向下向内(鼻侧),渐变槽必须稍朝鼻侧倾斜,为了符合这个要求,对称设计的镜片在割边时需要朝鼻内侧倾斜旋转9度。

有左右镜片之分的镜片设计称为非对称设计,这种设计除了渐变通道朝鼻内侧倾斜外,渐变槽两侧的度数、柱镜、水平棱镜都是一样的,绝大多数的多样设计和大部分的单纯设计镜片是非对称性的。

四、怎样验配渐进多焦点镜片近年来,随着眼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渐进多焦点镜片越来越受广大青少年及中老年屈光不正顾客的欢迎。

然而由于验光技术的限制,人们的认识和普及率还很低,本文就渐进多焦点镜片的验配作以下介绍。

1,渐进多焦点镜片的设计原理及特点渐进多焦点镜片的设计原理是在一个镜片上产生连续的远中近视力。

特点是上方为远用屈光度,镜片的下方为近用屈光度,镜片中央是屈光度逐渐过渡的区域渐变区。

大多数的渐进镜片近用区光学中心在远用区光学中心下10~16mm,鼻侧2-2.5mm。

在渐进区的两侧为像差区,当视线移向此区会视物变形,变形的程度与渐进片的设计及加光度有关。

2,选择合适的配戴者在渐进镜片的选择适合配戴的顾客很重要:①45岁以上有希望看远、中、近距离连续视力者②青少年学生控制和防治近视者③屈光度数在±6.00DS以内和±2.00DC以内者④刚进入老视,加光度比较低者,以上是最佳配戴者。

但是如果:①垂直屈光参差>±2.00D②散光>±2.00D③看远、中、近距离有大视域要求者④在戴双光镜及三焦镜,感觉良好者,以上的顾客配戴时需要就应该谨慎。

3,渐进多焦点镜片的验光渐进多焦点的验光过程和普通镜片的验光其实没多大区别,也分为3个阶段,下面简单说明过程:3.1远用屈光度的矫正初始阶段①问诊②眼部一般检查③裸眼视力,旧镜屈光度及矫正视力的检查④电脑验光⑤检影。

精调阶段①双色试验②散光表及交叉圆柱镜检查。

终结阶段①主视眼的检查②双眼平衡及其它视功能检查。

3.2近用屈光度的检查①交叉格子法:在眼前放置±0.50DC的交叉柱镜负轴在900,正轴在1800,观察交叉格子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