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饲料配方设计基础
畜禽营养与饲料加工技术 模块4饲料配方设计 项目1饲料配方设计概述

模块四饲料配方设计项目一饲料配方设计概述任务一配合饲料的类型和特点任务二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与步骤知识点一:配合词料的概念日粮是指单个饲养动物一昼夜(24小时)内按所需营养确定的应采食的饲料总量。
通常绝大多数的动物是群饲,单独饲喂的情况较少,所以,生产中通常是为同一生产目的的大群动物配制饲料的。
饲养业中为区别日粮,将按照日粮中各原料所占比例配制成大量的混合饲料称为饲粮。
生产加工某一饲料产品时,选用的原料种类及其相互间搭配的比例称为饲料配方。
配合饲料是指根据动物饲养标准及饲料原料的营养特点,结合生产实际,按照科学的饲料配方,经工业生产的由多种饲料原料组成的混合均匀的商品性饲料。
知识点二:配合饲料的种类(一)按营养成分分类1.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简称预混料)是指一种或多种饲料添加剂与适当比例的载体或稀释剂配制而成的均匀混合物。
预混料不能单独饲喂动物,只有通过与其他饲料原料配制成全价配合饲料后才能饲喂动物。
2.浓缩饲料浓缩饲料是由预混合饲料、蛋白质饲料及常量矿物质饲料组成的,只有在加入能量饲料后才能饲喂动物。
3.全价配合饲料全价配合饲料即通常所说的配合饲料,是非草食单胃动物和家禽的营养平衡饲料,它的原料由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常量矿物质饲料、微量元素添加剂、氨基酸添加剂和维生素添加剂构成。
此外,全价配合饲料中还常有非营养性添加剂。
4.精料补充料精料补充料是反刍动物用的配合饲料,它是与粗饲料、青饲料一起使用的一种饲料产品。
目的在于补充粗饲料所缺乏的养分,增进整个饲料的营养平衡效能。
精料补充料的原料构成通常为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常量矿物质饲料、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添加剂等。
精料补充料是一种半日粮型配合饲料,可供反刍动物直接饲喂。
(二)按成品状态分类1.粉状配合饲料粉状配合饲料是按配方规定的比例,将多种原料经清理、粉碎、配料和混合而成的粉状成品,是目前我国大多数配合饲料工厂采用的主要形式,其细度一般在2.5_mm以下。
全价饲料配方设计PPT3概要

提供的粗蛋白质量为:
63×2%十43.9×4%=2.966%
与饲养标准比较,相差12.034%,只能由玉米和豆饼提供。
任务二 饲料配方设计
任务二 饲料配方设计
(三)全价饲粮配方的设计方法
1.代数法
第一步,确定配方对象(猪、鸡)的适宜营养需要或饲养 标准。 第二步,选择一种猪、鸡营养需要中最重要的营养指标作 为配方计算的标准,叫计算指标。
任务二 饲料配方设计
配方计算用粗蛋白质作计算指标,按营养需要标准计算,对
配方中的能量影响较小。说明在考虑一种营养指标的配方计
浓缩料:1000kg×35%=350kg
故配制含粗蛋白质为16%的饲粮1000kg,需用玉米
650kg和浓缩饲料350kg。
17
任务二 饲料配方设计
3.试差法
根据饲养标准、饲料原料及饲养经验,先粗略地编制一个
配方,然后计算营养价值,并与饲养标准对照。具体步骤
如下:
(1)根据研究的对象查阅相应的饲养标准,并根据实际 情况对标准进行适当的调整。 (2)查阅所拥有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并列表。 (3)试配日粮,并计算。
任务二 饲料配方设计
从上表看出,代谢能略高于标准,而粗蛋白质、钙、磷、赖 氨酸均与饲养标准相同或接近,蛋氨酸+胱氨酸不足部分补
充氨基酸。
第四步,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并求解。 设玉米在配方中占的比例为X;设菜籽粕在配方中占的比例为y。
任务二 饲料配方设计
(1)以粗蛋白质为基础列方程如下:9X+38Y=13; (2)以配合比例为基础列方程如下:X+Y=9
配合饲料与配方设计全

表3 配方已满足钙、磷和氨基酸程度
二、配合饲料特点
三、配合饲料的原料选择
1、应尽量利用当地饲料资源; 2、要注意各种原料的合理搭配; 3、要考虑畜禽的消化生理特点; 4、最好对原料进行分析检测; 5、水分含量要少,有毒有害物质少,粗纤维 含量要适当,不含霉烂变质物质。
四、配合饲料产品间的相互关系
复合预混料(0.5-1%)
注意:用此法计算时,同一四角两种饲料的养分含量必须分别高于和低于所求数值,即左列饲料的养分含量按间隔大于和小于所求数值排列。
5.0
5.0+9.7+5.0
= 25.4%
9.7
5.0+9.7+5.0
= 49.2%
5.0
5.0+9.7+5.0
= 25.4%
亚麻仁粕 33.8
豆粕 45.0
5.0
6.2
40
第一节 配合饲料基本知识
一、基本概念 1、配合饲料(formula feed) :是根据动物的饲养标准及饲粮配合原则,将多种饲料原料和添加剂预混料,按一定的加工工艺配制而成的均匀一致的饲料产品。其目的是以最少的饲料消耗、最低的饲料成本,获得量多质好、经济效益最佳的畜产品。
配合饲料按营养成分和用途可分类为: ⑴ 全价配合饲料 ⑵ 精料混合料 ⑶ 浓缩饲料 ⑷ 添加剂预混合饲料 ⑸ 混合饲料等 配合饲料组成中所含饲料原料见下表。
第三步,上面所计算的各差数,分别除以这两差数的和,就得2种饲料混合的百分比。
玉米应占比例=
检验: 8%×83.78%=6.7%
豆饼应占比例=
检验: 45%×16.22%=7.3%
6.7%+7.3%=14%
×100=83.78%
配方设计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步骤

配方设计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步骤#配方饲料的类别#配合饲料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全价配合饲料这种饲料包括能量、蛋白质及各种添加剂,营养全面,可直接用来饲喂猪只。
虽然方便,但成本高。
2 .浓缩饲料主要由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以及各种添加剂 3 部分组成。
浓缩饲料是饲料厂生产的半成品,不能直接使用,养殖户买回后,必须与一定配比的能量饲料混合成全价饲料后,才能饲喂猪只。
3 .预混合饲料它是一种或多种饲料添加剂在加入到饲料前与适当比例的载体或稀释剂配制而成的均匀混合物。
它必须与蛋白质饲料、能量饲料均匀混合后,才能用来喂猪。
配制有一定难度,但更经济,有经验的养殖户才可以购买使用。
预混合饲料的原料包括:①载体和稀释剂;②微量添加组分:营养性组分(氨基酸、非蛋白氮、维生素、微量元素),非营养性组分(抗生素、驱虫剂、合成抗菌药物、中草药、生理调节、品质改进剂其他)。
4 .配合饲料的关系参见下图。
#配方设计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步骤#配方设计的基本原则各种饲料的营养价值虽然有高有低,但没有一种饲料的养分含量能完全符合动物的需要。
对动物来说,单一饲料中各种养分的含量,总是有的过高,有的过低。
只有把几种饲料合理搭配,才能获得与动物需要基本相似的(配合)饲料。
这就需要有一个好的饲料配方。
有好品种的猪和好的饲料原料,如果没有好的饲料配方,还是养不好猪;或者虽然能把猪养好,但不节粮,饲料成本很高。
饲料配方的好坏,是节粮的关键,对养殖效益影响很大,是养殖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一个好的饲料配方,应符合以下几点基本要求:( 1 )营养全面、充足、平衡能充分发挥动物的生产潜力。
目前已知动物需要的营养物质有50 多种,其中绝大部分需由饲料供给,少部分可在动物体内自行合成,但合成这类物质的原料还需由饲料供给。
饲料配方中应含有动物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或其原料,前提就是营养要全面。
饲料配方中每一种养分的(可利用)量,应能满足动物高效生产的需要。
任何养分含量不足,都会影响动物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饲料配方及配合饲料

日粮、饲粮、配合饲料及配方设计
第一节 日粮,饲粮及配合饲料概述
一.概念 日粮(diet):供给动物1天营养所需的各种饲 料总量。 饲粮(ration):全面供给动物营养的饲料混合物。 配合饲料(formula feed): 根据动物的不同 生长阶段、不同生理要求、不同生产用途的营 养需要以及以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实验和研究 为基础,按科学配方把不同来源的饲料,依一 定比例均匀混合,并按规定的工艺流程生产以 满足各种实际需求的饲料。
用量: 2%~6%
基础预混料
添加剂预混料
单一或复合,
用量:≤1%
剂+载体或稀释剂
各种配合饲料的适用范围
全价饲料: 适用于规模化养殖、幼龄动物等 质量保证、但成本高 浓缩饲料: 适合于农村和小型养殖场 合理利用当地饲料资源 成本较低
预混料: 有利于微量的原料均匀分散于大量的配合 饲料中 适合于农村和小型养殖场 合理利用当地饲料资源 成本较低
五.配合饲料生产的意义
1.提高动物平衡摄入营养物质的程度 2.充分挖掘饲料资源的营养潜力. 3.保护动物健康. 4.最大限度降低动物生产对环境生态的影响. 5.集约化饲养、饲料工业化生产的必然选择.
第二节
饲料配方设计
一. 有关概念
1.饲料配方:配合饲料中各饲料原料组 成的百分比。 2.饲料配方设计:指确定配合饲料原料 适宜组合的过程。 3.饲料配制:饲粮配合
(二)经济性和市场性原则 (三)可行性原则 (四)安全性与合法性原则 (五)逐级预混原则
四. 饲料配方设计的总体构思
1.配方设计对象 – 动物种类; 生理阶段; 生产性能。 2.配方用途 – 生长; 生产; 维持; 观赏。 3.配合饲料产品形态 – 粉料; 颗粒饲料(挤压, 塑压, 破碎, 其他);膨 化颗粒。
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与方法daquan

(1)2种饲料配合 例如,用玉米、豆粕为主给体重35~60kg的生长育肥猪配制饲料。步骤如下:
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与方法大全
饲养标准中规定了动物在一定条件(生长阶段、生理状况、生产水平等)下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其表达方式或以每日每头动物所需供给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数量表示,或以各种营养物质在单位重量(常为kg)中的浓度表示
一、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
在饲料成分表中所列出的是不同种类饲用原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为了保证动物所采食的饲料含有饲养标准中所规定的全部营养物质量,就必须对饲用原料进行相应的选择和搭配,即配合日粮或饲粮。
第四步将混合能量料和混合蛋白质料当作2种料,做交叉。即:
混合能量料 9.5 29.1
14.3
混合蛋白质料 43.4 4.8
混合能量饲料应占比例=
混合蛋白质料应占比例=
第五步计算出混合料中各成分应占的比例。即:
玉米应占60×0.858×0.98=50.5,以此类推,高梁占16.8、麦麸16.8、豆粕9.7、棉籽粕2.8、菜籽粕1.4、骨粉1.7、食盐0.3、合计100。
在同一个偏差量的重要程度可以有差可以同一料配方数学模型料配方多目划的数学表达式可束条件i12w0xj0dldl划法求解程可采用改合在目函数中确切地反映了准中各指有一定的正偏差利用个具有界的模型我可以求得一而非一个在一定偏差范法当我提出的界构成的可行解空集求解数学模型可以使具有的若干目得以从而得到一建立模型需要确定目重系数等它具有一定的主管性和模糊性可以用定法予量化
饲料配方设计的三个原则

饲料配方设计的三个原则饲料配方设计是畜牧养殖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合理的饲料配方可以提高动物的生长性能和健康水平,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在饲料配方设计中,有三个原则需要遵循,即营养平衡原则、经济合理原则和适口性原则。
营养平衡原则是饲料配方设计的核心原则之一。
动物需要各种营养物质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因此,饲料中的各种营养成分要能够满足动物的需求。
这包括蛋白质、能量、维生素、矿物质等。
蛋白质是动物生长和发育的基础,能量是维持动物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则是调节和促进各种生命过程的重要物质。
在饲料配方设计中,根据不同动物的生长阶段和需求,合理搭配各种原料,使得饲料中的各种营养物质能够达到平衡,从而满足动物的需要。
经济合理原则也是饲料配方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
在饲料配方设计中,要考虑原料的价格和效益,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这就意味着需要选择价格相对较低、但营养价值较高的原料,合理控制饲料成本。
同时,还要根据不同动物的需求和市场需求,合理确定饲料的配方和比例,避免浪费,提高养殖效益。
经济合理原则的运用,不仅可以减少饲料成本,还可以提高养殖效益,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适口性原则也是饲料配方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
适口性是指饲料对动物的口感和风味的影响。
适口性好的饲料可以提高动物的食欲,促进摄食量的增加,从而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
为了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可以通过调整饲料的口感、颜色、气味等方面的因素来实现。
同时,还可以根据动物的喜好和习性,选择合适的原料和添加剂,增加饲料的吸引力和风味,提高动物对饲料的接受度。
饲料配方设计的三个原则分别是营养平衡原则、经济合理原则和适口性原则。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动物的需求和市场需求,合理选择原料和添加剂,搭配合理的比例,使得饲料中的营养物质能够达到平衡,同时也要考虑经济效益和适口性,以提高养殖效益和动物的健康水平。
只有遵循这三个原则,才能设计出合理的饲料配方,实现畜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猪饲料配方——精选推荐

猪饲料配方10-30斤仔猪饲料配方:玉米面55斤;小米(高粱米)10斤;麦麸5斤;豆饼20斤;白糖4斤;鱼粉6斤;食盐4两;预混料5两。
30-60斤中猪饲料配方:玉米面58斤;高梁米10斤;麦麸8斤;豆饼20斤;鱼粉3斤;骨粉1斤;食盐5两;预混料5两;60-120斤育肥猪饲料配方:1、玉米面60斤,豆饼20斤,细糠18斤,食盐5两,骨粉1斤,贝粉1斤,预混料5两。
2、玉米面55斤,豆饼18斤,麦麸15斤,米糠10斤,骨粉1斤,贝粉1斤,食盐5斤,预混料5两。
3、玉米面50斤,秸秆粉30斤,豆饼10斤,炒黄豆粉8斤,骨粉1斤,贝粉1斤,食5盐两,预混料5两。
4、玉米面50斤,炒黄豆粉15斤,秸秆粉33斤,骨粉1斤,贝粉1斤,食盐5两,速发剂5两。
5、玉米面40斤,麸皮15斤,炒黄豆粉15斤,秸秆粉15斤,骨粉1斤,贝粉1斤,食盐5两,预混料5两。
6、玉米面60斤,米糠20斤,豆饼17斤,鱼粉3斤,预混料5两。
60斤--出栏的大猪饲料配方:在60-120斤的饲料配方中,减去5斤豆饼,加5斤米糠或秸秆粉。
出栏前一个月饲料配方:玉米面55斤,米糠30斤,豆饼15斤,预混料5两。
一、猪用饲料配方前期:玉米25、次面粉10、麦麸30、菜饼15、棉饼13、蚕蛹5;中期:玉米25、高粱10、麦麸20、糠饼10、统糠11、胡豆2、菜饼18、蚕蛹2;后期:玉米50、次面粉10、麦麸6.5、糠饼10、胡豆3、菜饼12、血粉2、蚕蛹5。
二、微量元素配方(指每百斤饲料含量,每天猪可食2.8斤以上);土霉素5克、硫酸铜25克、硫酸亚铁15克、硫酸锌10克、干酵母35克、钙片15片、硫酸钴30毫克、亚硒酸钠5毫克、食盐500克。
将上述药物用开水化开,混入饲料内。
干湿度以捏成团不滴水为宜,然后堆积发酵。
15℃以下堆24小时,20℃以上12小时,30℃以上现拌现喂。
每天喂4—5次。
以上药量为上限,再不可盲目加大药量。
注意,硫酸铜性热,夏天应有足够的饮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
粉
• 我国鱼粉产业现状和品质状况 目前我国的鱼粉一般以进口鱼粉为主。在 大型饲料企业,一般使用进口鱼粉。但是由于 鱼粉的价格和进口的数量很难满足我国的饲料 行业需要,国产鱼粉仍然是使用最普遍的动物 蛋白原料。但是,因为价格高,检测困难,所 以品质是参差不齐,鱼龙混杂。根据目前的市 场行情,鱼粉也是高价格,走势强劲的产品。
42
大
麦
1.品种与分类: 皮大麦与裸大麦 2.成分特性: 蛋白质含量高于玉米,氨基酸除亮
氨酸外均比玉米高,但利用率比玉米差,总体来说 还是比玉米高;粗纤维比玉米高,63%的磷为植酸 磷。还含有部分单宁,适口性较差。
3.利用:
猪: 因能值低,粗纤维高,仔猪避免使用,在肥育猪 中用量一般不超过25%。 鸡: 饲用效果明显低于玉米,如果使用需注意蛋黄品 质并注意调整采食量和能值的关系。
作为色素的来源,叶黄素为玉米的15~20倍。大多 数属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对蛋黄和皮肤的着色效果 非常好, • 属高蛋白高热能产品,多用鸡料和鱼料。 • 氨基酸中蛋氨酸、胱氨酸、亮氨酸丰富,赖氨酸和 色氨酸明显不足,用量一般限制在5%以下 • 用于禽料明显优于猪料。用于禽料 可以节省蛋氨酸 的添加,用于猪料需额外补充赖氨酸的不足。
23
三. 原料养分含量的确定 首选参考国内的数据库(原料来源) 选用合适的原料等级(水分、容 重、 加工方法)
24
1. 蛋白、钙磷等实测值减去1/2标准差 2. 能量查表和公式计算结合 依据可消化有机物含量乘以不同系 数测 算,各国都有。 3.AA查表并给予5-8%的安全系数 或按粗蛋白建立回归公式估测(田 河山等1996). 25
12
1.明确目标:
达到动物的最佳生产性能 经济效益最大 对环境的影响最小 生产含某种特定品质的畜产品 随养殖目标不同,配方设计必须作相应的调整。
13
2.确定需要量
慎重选用合适的饲养标准参考 多种因素影响养分的需要量 考虑采食量问题 饲养实验
14
3.选择饲料原料
选择原料种类和确定其养分含量 化学分析测定常规养分 AA含量难以测定(资料数值) 养分的生物学利用率
饲料配方设计基础
1
目
录
基本概念 饲料配方设计原则 饲料配方基本步骤 饲料配方设计关键 常用主原料的特性
2
基本概念
饲料配方设计: 以最经济的方式,使动物对养分的需要 量和各种饲料原料中养分的供给量相匹配。 知易行难 动物需要量的可变性 养分含量的精确性 准确的剂量-反应模型
3
基本概念
配合饲料
添加剂预混料:维生素、微量元素、药物等 复合预混料: +抗氧化剂、防霉剂、载体、稀释 剂等 浓缩饲料: +蛋白饲料 全价配合饲料:+能量饲料 混合饲料: 仅在能量、蛋白、钙、磷等几个主 要 指标达到要求 4
32
应 用:
1.鸡:对于鸡有十分优良的效果。但是,劣质 鱼粉吃多了应容易引起禽产品异味。在 饲料中应该由鱼提供的鱼油<1%. 2.猪:鱼粉当猪的蛋白质来源,改善饲料效 率,猪龄越低,效果越好。常用下杂鱼 喂猪容易引起“黄猪”。
33
肉骨粉
• 特性:除正常制造过程中的少量混杂,不应
含毛发,蹄角,皮革,排泄物,含磷量应 >4.4%。不可消化的粗蛋白应在11%以下。品 质变异大。正常产品钙磷比例2:1。其内的脂 肪容易变质。有条件应检测酸价和过氧化价。
• 用量:鸡:6%以下,猪:5%以下,仔猪
避免使用。
34
羽毛粉
• 成分特性:氨基酸不平衡,品质变化大。胱
氨酸
含量特高。赖氨酸蛋氨酸含量低。
• 应用:
鸡:可取代部分豆粉,平衡氨基酸后可用至 5%, 一般用量1~3%。小鸡料中尽量不用。 猪:仔猪饲料中不宜使用。肉猪饲料以5%为 限。 35
玉米蛋白粉
2.30 2.24 2.48
2.4 5 2.9 2.9
0.64 0.65 0.65
1.8 8 1.7 1.7
0.6 8 0.7 0.6 8 30
豆粕的成分特性及应用 • 最优秀的植物蛋白原料 • 缺乏蛋氨酸 • 含有仔猪豆粕过敏因子 • 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
• 应用
任何动物都可以利用。有资料认为,加热适当的 豆粕无用量限制。 猪:哺乳仔猪添加一般不超过20%,仔猪不超过 25%。确需要超过,应考虑使用膨化大豆。 家禽:熟化度差的豆粕,易引起胰脏肥大抑制发 育且不能纠正。
四.原料的限量问题
一些原料因营养、成本、有毒有害物质等 问题,需在不同动物饲料中规定相应的用量限 制。 如:雏鸡料不用菜粕,仔猪开食料中血浆 蛋白粉小于5%添加等。
26
常用原料的特性与使用量
• 蛋白饲料原料 • 能量饲料原料
27
饲料的分类
蛋白质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低于18%, 同时粗蛋白质含量20%以上的豆类,饼粕类和动 物性饲料 • 能量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低于18%, 同时蛋白质含量低于 20%的谷物类、糠麸类、淀 粉质的块根、瓜菜类。 • 粗饲料:干草类、农副产品以及绝干物质含 粗纤维18%以上的糟渣类和树叶。
成分特性:
粗纤维高、有效能值低、 含硫AA含量高、AA较平衡,但赖氨酸含 量低(豆粕的40%左右) 含硫葡萄糖苷、单宁、芥子碱等抗营养因 子。
39
应用:
1.鸡:雏鸡不用,产蛋鸡用量不超过7% 2.猪:生长肥育猪在不同阶段的利用能力 不同,前差后强,一般建议前期不超过 8%,后期不超过12%。其适宜添加量随 饲料粗蛋白的提高而增加。
37
• 利用:
1. 鸡:棉粕可代替豆粉使用,用量多少取决 于棉酚含量,并补不高,肉 鸡避免使用。 2. 猪只对游离棉酚的耐受量为100ppm,超量 抑制生长。是猪良好的色氨酸来源,但赖氨酸 含量太差。一般推荐乳、仔猪饲料中不要添加。
38
菜 粕
43
稻
成分特性:
谷
蛋白含量较玉米低,但品质优于玉米; 粗纤维较高,有效能值低于玉米和小 麦; 淀粉颗粒小,易糊化; 糙米粗纤维和有效能值与玉米相当。
44
应用:
1. 稻谷对猪和禽的饲喂效果只有玉米的85% 2. 糙米的饲喂效果与玉米相当,但可能使猪的 胴体脂肪变软,鸡的皮肤、脚胫和蛋黄颜 色变浅。 3. 在乳猪料中部分替代玉米可防腹泻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
7
3.可操作性原则:
选用原料的种类、质量稳定程度、价 格、 数量都应与市场和企业相配套。 产品的种类与阶段划分符合养殖业的 生产 需要。
8
4.市场性原则:
明确的产品定位 如:产品的档次、客户的范围、 市场对产品可能的认可与接受前景、同 类竞争产品的特点等。
9
5.合法性原则:
15
4.饲料配方计算
用手工或配方软件对以上信息进行处 理, 形成配方。
5.评定日粮质量
饲料成分分析:CP变异5-7% 钙、磷和盐 10- 15% 进行饲养实验
16
饲料配方设计中的关键
计算或执行标准的确定 营养指标的确定 原料养分含量的确定 原料的限量问题
17
计算或执行标准的确定
1. 参考国家标准、NRC、ARC、相 应品种 的推荐量标准(AA鸡、京白鸡、迪卡种猪 等) 2.广泛而零散的市场,大致分类,找 出主 体部分,如以土杂猪为主还是三元杂为主, 制 18
40
能量饲料原料 • 小麦 • 大麦 • 稻谷
41
小
成分特性和利用:
麦
蛋白质含量高,赖氨酸缺乏,矿物质中钙 少磷多,70%以上属于植酸磷, 热能低于玉米。 鸡:饲喂效果为玉米的 90%左右,不宜粉 碎太细,易产脏蛋,饲料利用率降低。 猪:可以大部分取代玉米作为肉猪料,宜 粗碎。可以节约蛋白质原料,概述屠体品质。
3.环境因素对标准设定的影响(温度) 饲养标准是以采食量为基础给出 的,而温度影响较大。 冬季配方和夏季配方 适当调整饲料的营养水平
19
4.生产中的变异 提高加工过程的准确程度,把 握设备的变异水平,执行标准提高1% 5.能蛋比的应用(禽类) 受原料和成本影响,执行标准 和饲养标准的能量常有差异。
45
46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 兽药管理条例 饲料标签 饲料卫生标准
10
6.逐级预混原则:
为提高微量养分在全价料中的均匀度, 原则上,成品用量小于1%的原料,均需 预混处理。 如:碘、硒 、添加剂等 不均匀:生长不良、整齐度差、甚 至死亡。
11
配方设计的基本步骤
明确目标 确定需要量 选择饲料原料 饲料配方计算 评定日粮质量
饲料配方设计原则
六大原则: 科学性与先进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 市场性原则 合法性原则 逐级预混原则
5
1.科学性与先进性原则:
包含了动物营养、饲养、原料特性与分析、
质
量控制等先进知识。 各营养指标必须建立在科学的标准基础上。 已有配方根据新知识修正。
6
2.经济性原则:
成本与营养水平的平衡
36
棉 粕
成分特点:
1. 棉粕依含蛋白高低可分为36%、41%、43%三 种规格。其纤维含量分别为17%、14%、13% 以下。 2. 廉价蛋白质原料,价值受棉酚的含量所影响。 3.赖氨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含量不足,但是色氨 酸和蛋氨酸的优良来源。 4. 钙少磷多,但磷多为植酸磷,占71%,利用率几乎 为零。
28
蛋白饲料原料
• 豆粕 • 鱼粉 • 肉骨粉 • 羽毛粉 • 玉米蛋白粉 • 棉粕 • 菜粕
29
豆 粕 大豆粕一般品质
来源 粗 蛋 白
46. 8 40. 9
粗 脂 肪
1.0
粗纤维
猪消化能 禽代谢能 赖 氨 DE ME (Kcal/kg) (Kcal/kg) 酸
3.28 2.35 2.8 1 2.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