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快慢导学案.doc
1.4 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导学案

1.4怎样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课标要求1.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2.理解加速度的概念.3.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重点难点1.加速度的概念和物理意义.(重点)2.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重点)3.对加速度概念的理解.(难点)4.在加速或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间的关系.(难点)第一课时加速度的概念和理解预习案:1.基本知识(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速度而引入的物理量.(2)定义:物体跟发生这一所用时间的比值.(3)公式:a=v t-v0t.1.基本知识(1)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做加速度、都不变的直线运动.(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测量方法: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进行测量.①如图1-4-3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O、a、b、c、d、e为相隔T=0.1 s的计时点,则各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为:图1-4-3v0 a=s aT v ab=s bT v bc=s cTv cd=s dT v de=s eT2.思考判断(1)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2)物体的加速度为负值时,不可能是匀加速直线运动.()(3)v-t图像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探究案:1.探究交流如图1-4-2为2012年1月13日8时56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风云二号”07星时的情景.在火箭点火后的很短时间内速度的变化很小,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小吗?图1-4-2【问题导思】1.物体的速度较大,它的加速度是否一定也较大?2.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大,它的加速度是否一定也大?2.探究交流某物体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1-4-5所示,试说明物体做什么运动?图1-4-5.1.加速度的大小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Δv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Δt的比值,公式为a=v t-v0Δt,也就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加速度描述的是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的大小由速度变化的大小和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多少共同确定.2.据加速度和速度方向间的关系判断运动情况一般以v0为正方向(1)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时,Δv=v t-v0>0,则v t>v0,因此物体做的加速运动.(2)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反时,Δv=v t-v0<0,即v t<v0,则物体做减速运动.3.加速度的变化与速度变化之间的关系物体加速运动时,a增大表示v增加越来越快,a减小表示v增加越来越慢;物体减速运动时,a 增加表示减速越来越快,a减小表示减速越来越慢.加速度a不变,v就均匀变化.例一、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变化得越多,加速度就越大B.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就保持不变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就不断变小课堂自测:1.(2012·榆林高一检测)根据给出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对下列运动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A.v0>0,a<0,物体做加速运动B.v0<0,a<0,物体做减速运动C.v0<0,a>0,物体做减速运动D.v0>0,a>0,物体做加速运动作业:1.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B.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末速度的方向相同C.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D.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位移的方向相同2.物体做减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的变化量的方向取负值,其意义为速度的变化率减小B.速度的变化量的方向取负值,其意义为速度的变化量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C.加速度的方向取负值,表示加速度在逐渐减小D.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B.速度变化量v t-v0越大,加速度就越大C.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D.物体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零4.(2012·平罗中学高一检测)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做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已知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则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速度一定比乙的速度大B.甲的速度变化量一定比乙的速度变化量大C.甲的速度变化一定比乙的速度变化快D.如果甲、乙两物体的速度变化量相同,则甲用的时间一定比乙多。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3《运动的快慢》导学案

②一列火车200m长,以15m/s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1.6km的铁路桥,求火车全部过桥所用的时间?
课外拓展:与生活相关的速度计算
1、下雨的时候,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有一个人看到闪电5s后听到打雷声,问打雷的地方距离此人的距离有多远?(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自学指导二:物理学中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
1、学生阅读课本,独立思考后完成下列问题:
1)物理意义:在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
速度定义:速度等于。在相同的路程内,物体经过的时间越长,它的速度就越;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速度越大。
2)速度公式:
s表示单位是( );t表示,单位是( );v表示单位是( );
课题:1.3运动的快慢导学案
主备:饶伞心
审核:
执教教师:
学习目标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4.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学习重
难点
重点
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
难点
速度概念的建立;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频闪摄影”
学法
指导
自学讨论小组合作
课时
安排
2课时
(拓展:如何估测打雷的地方离你有多远?)
2、运动会上举行百米赛跑时,站在终点的计时裁判员听到发令枪声后才开始按表计时,记录的某运动员的成绩是12S,则运动员的实际成绩是多少?(精确到0.01S)
3、汽车沿一平直公路以20m/s的速度行驶,其正前方有一座山崖,当汽车经过某处时,驾驶员按响喇叭,2s后刚好听到回声,求按喇叭时距山崖有多远?(V声=340m/s)
《运动的快慢》导学案

勤于思考乐于探究
3、汇报:(1)、在(
)相同的情况下,所用时间越短,速度
越(
)
(2)、在(
)相同的情况下,所走距离越长,速度
越(
)
活动三、观察研究。
1、 给以下各种运动速度排序(翻开课本第30页,快速排序)。
2、 自己阅读资料:(台风)
2、提问:气象台在发布台风预报时,除了有时间、风速、风级以外,还
强调了什么?为什么?
【拓展应用】知道如何判断缓慢运动的物体。
(4分钟)
1、看课本图片讨论书中的几个例子,问:它们有运动速度吗?
2、你能用什么方法判断出它们是运动和生长的?
3、学生交流汇报。
【总结评价】(1。
分钟) 一、检测、评价
)来测量。
龟兔赛跑的故事说明:在距离一定的条件下,所用的时间越短,速度
就说明在相同时间内,所走的路程越长,速度越(
6、有些看似不动的物体,实际上也在缓慢(
1、 刘翔参加的是( ),他的最好成绩是(
2、 运动的快慢就是常说的(
)内通过
3、 短跑运发动跑完60米用了 10秒,他的速度是(
)米/秒。
4、 )o 如果兔子不睡觉,当它到达终点时,
乌龟还在路上呢。
这
5、气象台在发布台风预报时,除了有时间、风速、
风级以外,还强调
指甲的生长等。
二、交流展示(4分钟)三、学生评价(2分钟):交流本课收获。
四、教师点评(2分钟):总结本课学生学习情况。
五、作业
回家后利用所学方法测量一种运动物体的速度。
3. 2 运动的快慢
运动速度: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运动有一定的方向。
1.3运动的快慢导学案

3.什么是速度?速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你知道公式中每一个字母代表的含义吗?速度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呢?它的基本单位和常用单位分别是什么?这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你会推导吗?
4.人步行的速度约是1.1 ,表示什么意思呢?
5.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什么又是变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是什么?
4、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在相同的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为2:1,则速度之比为;若两车经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为2:1,则速度之比为。
5、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经过的路程之比为2:1,时间之比是4:3,
则速度之比为。
6、一架飞机在2h内飞行了1440km,则它的速度是多少?
【收获与反思】
4、换算:20m/s=________km/h 108km/h=_______m/s
5、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
B.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越少
C.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物体v由 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
二、课堂导学
学点一:速度
阅读课本19-20页:
1.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如图所示,甲图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图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理意义:在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在数值上等于物体,这个数值越大,表明物体运动。在相同的路程内,物体经过的时间越长,它的速度就越_________;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_________,速度越大。
《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导学案

《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 掌握如何测量运动速度的方法;
2. 掌握如何比较相同距离内不同运动的快慢;
3. 通过实验,理解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二、导学内容
1. 速度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2. 实验设计:比较相同距离内跑步和骑行的速度;
3. 结果分析及实验思考。
三、导学步骤
1. 速度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首先,让同学们明白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运动的距离。
其计算方法为:速度=运动距离/运动时间。
2. 实验设计:比较相同距离内跑步和骑行的速度
- 实验材料:计时器、跑步仪和自行车;
- 实验步骤:
a. 确定一个固定的距离,如200米;
b. 分别用跑步和骑行的方式来完成这段距离,记下所花费的时间;
c. 计算跑步和骑行的速度。
3. 结果分析及实验思考
通过实验数据的对比,同学们将能够得出结论:在相同距离内,骑行的速度比跑步的速度要快。
四、实验思考
1. 为什么骑行的速度比跑步的速度要快?其中有哪些因素起到了作用?
2. 有没有其他方式可以提高跑步的速度?
五、实验拓展
1. 针对不同运动方式(如慢跑、溜冰等),同学们可以设计其他实验来比较它们的速度;
2. 可以通过改变运动距离或者运动方式,观察速度的变化规律。
六、实验总结
通过本实验,同学们不仅学会了如何测量速度、比较不同运动的快慢,还能够进一步理解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个实验,更深入地了解运动的奥秘,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运动的快慢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

《运动的快慢》导学案《运动的快缓》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运动的快缓”观点;2. 掌握“运动的快缓”在运动中的应用;3. 能够通过实例分析“运动的快缓”对运动的影响。
导学内容:1. 运动的快缓观点;2. 运动的快缓在不同运动项目中的应用;3. 运动的快缓对运动成绩的影响。
导学步骤:第一步:导入运动中的快缓是我们在平时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观点,你们能说出运动中的快缓是什么吗?快缓在不同运动项目中有何不同的应用呢?第二步:观点解析1. 运动的快缓是指运动员在进行运动时所展现出来的速度和节奏的变化。
快缓的掌握是运动员在比赛中取胜的关键之一。
2. 在不同的运动项目中,运动的快缓表现形式各异。
比如在田径比赛中,短跑强调爆发力和速度,而长跑则更注重耐力和节奏。
第三步:应用实例1. 举例说明运动的快缓在具体运动项目中的应用。
比如在篮球比赛中,快速的冲破和传球可以打乱对手的防守节奏,从而取得得分。
2. 分析不同运动员对于运动的快缓的掌握水平比照赛结果的影响。
快速的反应和灵活的动作可以让运动员在比赛中占据优势。
第四步:总结反思1. 运动的快缓在运动中的重要性;2. 如何提高自己在运动中的快缓掌握能力;3. 你在平时训练中如何应用“运动的快缓”观点来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
导学案作业:1. 思考并总结一下你在平时运动中的快缓掌握能力;2. 选择一个你熟悉的运动项目,分析其中快缓的应用;3. 设计一个训练计划,以提高自己在运动中的快缓掌握能力为目标。
通过本次导学案的进修,置信大家对于“运动的快缓”这一观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够在平时训练和比赛中灵活运用,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
1.3运动的快慢 导学案

班级 姓名 设计人 奚修阳实验让物理精彩 合作使学习简单1.3运动的快慢学习目标: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4.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知识重难点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和变形形式的运用。
难点:速度的测量,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
学习过程课前导学一、速度1速度的物理意义:描述物体 快慢的物理量 2速度的定义: 和 之比叫做速度3速度的单位:米每秒( ) 千米每小时( ) 4计算公式: 二、匀速直线运动1、 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
2、 叫匀速直线运动。
3、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自主学习探究生活中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问题思考:(1)在游泳比赛中,观众和裁判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的方法是不同的。
请各学习小组讨论一下,观众是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裁判是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2、小组归纳:观众采用的方法是比较谁跑在前面,即“在_________内看物体运动距离的长短来比较快慢的”;裁判员采用的方法是看谁先到达终点,即“物体通过_________的距离,看所用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快慢”。
3、小试牛刀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如图1所示,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比较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甲图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图表明:___ ___________。
4、小组讨论 一位同学百米跑用了12s ,而一万米跑世界冠军的成绩大约是28min ,怎样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总结:在运动的时间和通过的路程都不相等得情况下,___________的物体运动得快。
这样就将问题转化为在时间相等的情况下进行比较。
图1交流合作与讨论活动一:火车的速度是72km/h,汽车的速度是30m/s,是火车跑得快还是汽车跑得快?活动二:火车提速后,在北京和上海之间的运行速度约为104 km/h,两地之间的铁路线长1456 km,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大约要用多长时间?堂清检测1、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的物理量。
运动的快慢导学案

运动的快慢导学案
2017 年9月8日
一、知识链接:
(1)长度和时间的国际单位各是什么?
(2)自学想想议议,在百米赛跑中,观众的你是如何判断谁跑的快?终点裁判员是如何判断谁跑的快? 方法一样吗?
二、自主学习:
(1)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相同时间比路程。
二是相同路程比时间。
观众和裁判员各用到什么方法?
(2)物理学中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用到的是什么方法?用什么物理量来表示物体的快慢?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什么?在交通运输中常用什么单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什么?
(3)计算一下P25的想想议议中汽车每10秒钟的速度,说一下匀速直线运动有什么特点?
(4)生活中如何粗略研究变速运动?
(5)物理的计算和数学的计算步骤有什么不同?
三、合作探究(一):(先独学,再组内交流)
(1)在国际单位之中,速度的单位是,符号是;在交通运输中,常用做速度的单位,符号是。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2)物体沿着直线且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3)通常用表示做变速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
合作探究(二):(先独学,再组内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第二节 《 运动的快慢》导学案
使用时间: 年 月 日
设计人: 审核组长: 审核主任:
【温馨寄语】
在实际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人们关心的问题。如:在田径运动会短跑比赛中,人们最关心的
是谁得冠军;人们外出旅行时,总是希望选择便捷的交通工具尽快到达目的地;军事上总是希望导
弹、作战飞机能够飞得快些…… 。
【学习目标】: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教学重点:速度的概念及单位.
教学难点:匀速直线运动的判断及速度单位的换算.
【自主学习】
问题: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1、 比较物体快慢的两种方法。
在游泳比赛中,观众和裁判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的方法是不同的。
问题:请同学们说说看,观众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裁判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
慢?
(观众的方法是: ;裁判的方法: )
归纳:观众的方法实际上是:在相同时间内看_________来比较快慢;裁判的方法实际上是:物体运
动路程相同,看_______________比较快慢。
2、学生自学在物理学中物体运动快慢的描述
在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____,在相同的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_______,
它的速度就越________;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________,速度越_______。由前面的
计算知道,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可用公式:______________表示。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_,在交通运输中还常用____________做单位,符
号是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 1m/s=________km/h 1km/h=__________m/s
3、学生阅读课文中所给出的一些物体的速度值,了解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说明第一宇宙速度是航
天器沿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时必须具备的速度,也叫环绕速度。)
【合作探究】
1、速度计算
(1) 学生阅读课文例题,理解题意,根据速度公式计算运动员和摩托车速度。
(2) 学生阅读课文例题,分析题意:北京到上海的铁路线长度和火车运营速度求火车从北京到上海运
行时间,可以用公式v=s/t求解,将公式v=s/t变形得到t=s/v,将数据代入求解。
2、匀速直线运动
(1) 物体怎样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 物体怎样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
(3) 怎样粗略地描述物体的变速运动?
(物体沿着______________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因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应该是一个
定值,与________和_________无关,所以不能将v=s/t理解为v与 s成____比,与t成______比。)
3、变速运动可以用___________来计算,s是物体通过的某一段路程,t是物体通过这一段路程所用
的时间,求出的v就是物体通过这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拓展延伸】
计算生活中的平均速度
(1) 学生尝试说明列车时刻表。
(2) 根据列车时刻表查询从潍坊到青岛的行程、运行时间。计算列车从潍坊到青岛运行的平均速度。
【课堂小结】
小组内交流我的收获:
我的疑惑:
【课堂检测】
1、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 )
A.学生课桌的高度大约在1.2m~1.5m之间
B.l个苹果的质量大约在0.5kg~1.0kg之间
C.汽车运行的平均速度大约在100km/h~150km/h之间
D.成人步行的速度大约在1.1m/s~1.3m/s之间
2、图8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表示小
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
3、中国“子弹头”列车的科学名称是“动车组”。如图11所示,
这种新型列车在动力、材料和内部结构上都使用了最新的机车
技术,投入使用的CRH—Z型电力动车组,最高时速可达
250km/h,以南京—苏州为例,从南京9:30发车,11:06到
达苏州,全程218km,则此动车组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km/h。
4、2007年4月18日,我国实行第六次铁路大提速,参与这次
提速的列车由几节自带动力的车厢和几节不带动力的车厢编成
一组,叫动车组,代号用“D”开头,其时速均在二百公里以上。若一“D”字头列车在某路段上以
216km/h=_____m/s的速度匀速行驶,某同学要想以1.5m/s的速度横穿9m宽的铁路,则他至少应
在距列车_____m处横穿铁路才安全。
5、自2007年4月18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已进行第六次大提速.这次大提速全国主要中心城市将新
开“D”字头快速列车86列,其中D92次和D93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见右表:
南昌-上海南 上海南-南昌 运行距离
D9
2次 8:34开 13:49到 D93次 15:31开 20:39到 840km
根据上述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信息可知:D92次列车从南昌到上海南所用的时间是_____min,它的平
均速度为______km/h.
6、小彤家到学校有一条500m长的平直马路,一次他从学校回家,开始以1m/s的速度匀速行走,
当走了一半路程时突然下起了大雨,他马上以5m/s的速度匀速跑回家。小彤在前一半路程行走中所
用的时间是_______s,他从学校到家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