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德慧”课程 打造师生幸福人生共29页
生命教育与师生的幸福人生

“这种自我独特性或唯一性是每 个人得以存在的根据和理由,因 而也是每个人有其个人价值的理 由和根据”。——[法]加缪著; 杜小真译.西西弗的神话[M].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09.
尊重个性意味着理 解人的独特性,捍 卫人的自由与尊严。
2.生成性-开放性
“人不是一件东西,他 是一个置身于不断发展 过程的生命体,在生命 的每一时刻,他都正在 成为却永远尚未成为他 能够成为的那个人”。
对外部世界保持敏 感,拒绝闭目塞听、 得过且过、苟且偷 生。
3.完整性
“学习能力只是儿童发展的一个方面,我们必须承 认儿童各方面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不可分割的。
例如,一个刚进入学校的儿童, 其社会性发展,情感发展水平,
身体发育的迟缓或损伤都将影
响其学习能力。”(珍妮特 ·凯
(Jannet Kay)著 曲文洁译 《爱与责任—— 教学助理指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年11月第1版,P15)
安全感 舒适感 价值感
幸福感的十个元素
归属感 自豪感 成就感
幸福感的十个元素
满足感 优越感 富有感 认同感
幸福是一个人生命最 美好的存在状态,也 是人生的最高价值。
价值序列 价值排序
三、为何需要生命教育
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为教师的美好生活添彩
何谓奠基之“基”? 1.健康人格的形成
2.健康的体魄和良好 的生活习惯
妈妈什么事都没了, 妈妈什么事都不想做,
连吃饭也不想。
国峻,一年了,你都没 有回来吃饭
我在家炒过几次米粉请你 的好友
来了一些你的好友,
但是袁哲生跟你一 样,
他也不回家吃饭了
我们知道你不回来吃饭;
开发幸福教育课程,打造“幸福课堂”

开发幸福教育课程,打造“幸福课堂”
佚名
【期刊名称】《天津教育》
【年(卷),期】2015(0)9
【摘要】四十五中学将课堂教学作为落实幸福教育的主阵地,着力打造“幸福课堂”。
“幸福课堂”的核心理念是民主、开放、科学、规范、尊重、对话、合作。
通过改善师生关系、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处于积极学习状态,获得成就感。
【总页数】1页(PI0002-I0002)
【关键词】幸福教育;课堂教学;教育课程;开发;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关系;教学情境;教学氛围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1
【相关文献】
1.打造幸福课堂,师生共享教育幸福 [J], 赵大元;李容
2.打造生本课堂邂逅幸福教育r——刍议如何构建小学语文生本课堂 [J], 王蓉
3.打造德育亮点滋养生命灵性——“七色花”幸福工程德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J], 顾红;
4.构建幸福课堂、打造幸福教育 [J], 童德琼
5.打造幸福课堂对重庆市江北区打造“幸福教育”探索课堂改进的可能性思考 [J], 段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德育特色课程体系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构建德育特色课程体系作者:安媛来源:《天津教育·上》2020年第01期2017年8月,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为《指南》),成为指导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规范性文件,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基本遵循。
《指南》明确了中小学德育的总体目标和不同时期的阶段目标;指出德育的五大内容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明确了德育的六大育人途径: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和协同育人。
作为基层学校,围绕《指南》要求,积极构建具有学校特色、体现育人要求、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校本德育课程体系,是创新德育载体、提升德育效果、促进学校德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
为此,梧桐中学在仔细研读《指南》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德育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统筹资源的课程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市八一学校师生座谈时强调:“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要旗帜鲜明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基础教育必须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方向,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牢牢抓住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开展符合青少年年龄特点、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
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道德发展水平,系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人中学教育全过程,入脑入心,力求实效。
梧桐中学的德育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向上向善,追求卓越”为教育理念,以“阶梯式自主发展教育”为行动举措,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综合素养的现代公民”为育人目标,统筹课内课外的教育资源,挖掘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的德育功能,丰富主题教育活动,将学生的阶梯式自主发展教育和体验感悟式德育活动有机结合,使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实现德育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例如:在教师的带领下,七年级学生到郊外春游、开展学农活动。
探索高效教学模式,打造师生幸福课堂

探索高效课堂模式,打造师生幸福课堂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首先感谢市教研室为我们提供今天这个交流的平台,同时,也感谢各位兄弟学校给我们带来了“高效课堂教学”方面的宝贵经验。
“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对学生一生幸福负责”是我校一直追求的教育理想和奋斗目标。
为全面落实市教育局关于整体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我校立足课堂,不断探索,努力提升教学效益,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精心打造师生幸福的高效课堂。
品德与生活(社会)作为先行学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确立目标,明确思路构建有效课堂,提升课堂教学境界、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提升全体学生素质,重点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探求,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目的。
具体任务是:1、学习探索有效课堂的基础理论、基本策略、典型案例、实施途径及评价方法、标准,形成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及评价体系。
2、加强构建有效课堂实施过程中的典型案例,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的研究,形成一批有效且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教育科研成果,更好的服务于教育教学实践。
3、构建符合校情学情的具有特色的有效课堂新模式,并推广运用。
4、扎实开展有效课堂的构建活动,铸就一批课堂教学名师。
5、注重过程管理,强化指导、评价,使学校教育教学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得到转变,素质明显提高,教学质量大幅度上升。
二、制定策略,展开学习明确目标后,教研组就组织品德与生活(社会)老师进行了学习讨论,使老师们明确此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做哪些转变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转变教学观念,实现师生互动。
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秉承“通过学生、为了学生、围绕学生、激发学生、服务学生”的宗旨,通过一个转变(师生角色的转变)、两个前置(问题前置、学习前置)、三种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四种形态(展示进行交流、点拨实现提升、纠错进行落实、开放实现拓展),实现教师真正地关注学生,与学生互动共成长。
2、明确教学目标,落实“堂堂清”。
构建核心素养课程 奠基学生幸福人生

构建核心素养课程奠基学生幸福人生
陈春红
【期刊名称】《教育家》
【年(卷),期】2018(0)14
【摘要】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深化课程改革和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中占有基础性地位,是社会发展、国家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关系到学校发展、教师成长、学生素质全面提升的关键环节。
基于此,北京市朝阳区十八里店小学在'实'文化引领下,秉承'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立足课程标准。
【总页数】1页(P68-68)
【关键词】核心素养;幸福人生
【作者】陈春红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十八里店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2.3
【相关文献】
1."精致教育"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湖南望城一中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探索与实践 [J], 夏育华
2.构建多元校本课程奠基学生幸福人生 [J], 卓成金;张艳红
3.培养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J], 周德义
4.构建“个性化3D课程”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 [J], 肖英;魏丽娟;
5.聚焦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奠基幸福人生——以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体育管理工作为例 [J], 周云国; 陈晓; 张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做一个有幸福感的智慧型教师

做一个有幸福感的智慧型教师你是一棵苗,我要把你育成参天大树.你是一把火,我要把你引燃.你是一张琴,我要把最响亮的音符拨动……教师平凡,小草般的人格,没有花香,没有树高,却是学生心目中永远的“真的泉水,善的雨露,美的使者”.这是一份真情的付出,赢得的是一份深情的回报.如果用最简练的语言来概括我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感受的话,那就是八个字:艰辛、富有、可贵、震撼.班主任在教师专业化和课程改革的二元背景下,正在由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发展到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智慧的时代,传统的师道尊严,教师的道义责任正对教师的教育追求,学术水平发起冲击.教师要“学”以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传统的教育评价机制,来自社会家长的过高期望,各种压力使教师“劳心”;“没有完整的时间看一个完整的电视剧”,“眼睛一睁,忙到熄灯”是教师工作的真实写照, 繁重的工作使教师精神和体力严重透支,教师“劳力”;……人们常用蜡烛比喻老师,这固然是对教师崇高品德的赞颂,却带着些许的感伤.教师的生活确实太清苦,太艰辛更平凡。
我对班主任工作的理解,如果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那就是八个字:艰辛、富有、可贵、震撼。
而从事这太阳底下最神圣职业的教师们却用他们饱蘸真情的椽笔,挥洒着无尽赤诚的爱,唤醒多少迷茫,哺育多少自信,点燃多少青春,催发多少征程。
所以教师最富有。
在教育中试着使自己的批评对被批评者来说是一种享受,一种幸福,一种甜蜜。
用老师的胸襟、情怀、宽容与修养,打造每一位性格不同的学生,善待他们的缺点,并加以正确的引导,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走出属于自己的阳光大道。
教师的宽容,教师的真爱是何等的可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深思熟虑,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
”当教师慷慨赠予时,那不是物质的资助,而是精神的支持。
师爱就是这种不计回报,无私的赠予,而爱是尊重、爱是赏识、爱是保护、爱是激励、爱是阳光、爱是唤醒。
因此教师要忠实的执行处友之道,城实坦率表达你的看法,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 当你徜徉于师生之间那可贵的友谊之时,它能融化寂寞,医治创伤,孕育希望.作为班主任,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感动与震撼的了。
构建和谐教育生态,营造师生和谐氛围

构建和谐教育生态,营造师生和谐氛围。
一、构建和谐教育生态和谐的教育生态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它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1、教育资源均衡分配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是构建和谐教育生态的基础,只有让每个学生都享有满足他们学业和成长需要的教育资源,教育才能够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和公开。
2023年,我们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来实现更加智能化、精细化的教育资源分配,让每个学生得到最大化的拓展和提升。
2、推动教育改革教育改革是打破传统教育模式、以及推动未来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2023年,推动教育改革的途径主要是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来提升教学效果,建立更好的教学体系,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管理水平。
3、教育公平氛围建设教育公平氛围建设是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发展机会,在学校里创造出和谐的学习环境,建立强大的师生互动关系,促进教育公平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在2023年,我们应该通过在线教育、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来帮助学生拓展教育机会和实践经历,建立更加包容、鼓励和支持的教育氛围。
二、营造师生和谐氛围师生之间的关系对教育成果的影响至关重要,构建和谐的师生氛围对于营造学校和谐氛围是必不可少的。
1、加强师生交流加强师生交流是构建和谐教育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23年,我们应该利用新的科技手段,构建师生互动平台,让老师和学生之间能够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和互动,实现多向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2、建立导师制度建立导师制度,让每个学生都有专属导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关怀和指导,帮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更加得到关注和扶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诚和关爱,建立强大的师生情感与信任关系。
3、构建开放式教学模式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校里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去拓展眼界、接触最先进的技术和思想,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领导力,打造精英教育,同时也是建立和谐教育生态的必不可少的一环。
三、结语构建和谐教育生态,营造师生和谐氛围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在2023年,我们应该把握新时代的特点和规律,充分发挥科技手段的作用,构建多元化、智能化、开放式的教育生态,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教育服务和帮助,促进我国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
建设幸福校园文化引领师生共同成长

建设幸福校园文化,引领师生共同成长——二十一团中学幸福校园文化建设汇报材料开启智慧奠基未来建设幸福校园文化,引领师生共同成长——二十一团中学幸福校园文化建设汇报材料一所学校可以把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教学成绩作为首要任务,也可以把提高师生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作为第一要务,前者相对简单直接,后者则涉及诸多配套工作,更加“复杂繁琐”。
21团中学是把后者摆在更加重要位置的一所学校。
作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它必然地接受着相对单一的社会评价,中考升学率是人们目光的聚焦点,但在此现象背后我们看到了目前学校教育普遍存在的学生厌学、教师职业倦怠和缺乏幸福感的状况,于是决定把“幸福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
近年来21团中学在办学实践中践行“幸福教育”理念,实施精细民主管理,以科技教育和艺体教育为办学特色,凝心聚力打造和谐幸福校园,让每一朵花都健康成长、幸福绽放。
文化立校,营造“幸福教育”的文化氛围二十一团中学伴随着团场建设发展的历史脚步,立足基础教育的奠基作用,放眼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凝练出二十一团中学特有的“幸福教育”文化理念,幸福教育,就是学校通过课程的设置、教育教学和各种文化活动的开展、环境氛围的创设等,使广大师生形成正确的幸福观,体验和感受幸福,提高追求和创造幸福的能力,为终身幸福奠基的教育过程。
其“开启智慧,奠基未来”的校训,体现着人文与自然的紧密结合,学习与生活的相互融合,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共生。
办学宗旨是“立求实之心,育栋梁之才,成幸福之人”,是学校培育学生的三个维度。
这三维度体现着培养学生价值观中的真、才、美。
即学校培养学生要遵循教育规律、注重个性发展,要赋予学生一个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要充分发掘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因材施教,将其培养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
进入学校大门,首先看到的是条幸福路直通启智楼,楼顶“开启智慧-奠基未来”的校训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
道路两旁是文化走廊,分别是幸福的老师和幸福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