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一课.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①国家机构更加完善,商王是最高统治者,设有尹 Nhomakorabea内服
◎ 商
及各类事务官。 ②内外服制
商王直接统治的 王畿地区
族 势 力 范
外服之地只是间接地受商
外服
围 示
统治,隶属关系并不稳固,往

往视商之国力盛衰而定。
商王间接控制的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方国和部落
(3)考古发现:甲骨文、青铜器
龟甲兽骨——甲骨文 “后母戊”青铜方鼎 妇好鸮尊 兽型觥
1、“三皇五帝”

禅 让

禅 让

黄帝战蚩尤
2、夏朝的建立
(1)建立:BC2070年 (2) 政 治 : ①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②夏王是最高统治者,中央机构基本具备。 ③夏部族对除生活以外的地区实行间接统治。
益让帝禹之子启。 ——《史记·夏本纪》 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 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战国策·燕策一》
关于启的即位,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不同说法?
◎夏朝统治范围示意图
(3)文化遗存: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遗址。
关于夏朝是否真实存在,学术界仍然存在争论,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依据学者观点制作 ◎二里头早期宫殿复原 想象图
三、商和西周
1、商朝
(1)建立:约BC1600年
(2)政治:
结合课本,完成表格
时期
区域
文化遗存
距今约
7000-5000 年前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仰韶文化 大汶口文化 河姆渡文化
距今约 5000年前
黄河流域 辽河流域 长江流域
龙山文化 红山文化 良渚文化
主要考古发现 彩绘陶器、粟

高中历史第1课归纳总结

高中历史第1课归纳总结

高中历史第1课归纳总结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研究过去的事件和人物,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当今的世界。

高中历史作为学生的必修课之一,为了帮助学生对历史知识有系统的了解和掌握,第1课对历史学习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讲解和归纳总结。

本文将对高中历史第1课进行简要概述。

一、历史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历史是对过去发生的事件和现象进行研究、总结和解释的学科。

它不仅关注历史事件的描述,更重要的是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影响和意义。

历史的研究对象包括事件、人物、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通过对这些对象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历史的发展与变迁。

二、历史的分类和分期历史可以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进行分类。

常见的历史分类有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等。

此外,历史研究也可以按时间分期,如古代史、中世纪史、现代史等。

这些分类和分期有助于我们对历史知识进行更具体、更系统的学习。

三、史学的基本方法和研究步骤史学是研究历史的学科,它有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步骤。

史学的基本方法包括文献研究、考古学、采访调查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收集和分析历史的资料和证据。

史学的研究步骤包括问题提出、资料收集、分析判断和结论归纳等,这些步骤的执行可以使我们的研究更加科学准确。

四、历史观的形成与发展历史观是人们对历史问题的看法和认识,不同的历史观会对历史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

历史观的形成与时代和社会背景密切相关,不同的社会群体和历史学家也会产生多种多样的历史观。

因此,在学习历史时,要客观理性地对待不同的历史观,了解历史观的形成原因和背景。

五、历史学家及其贡献历史学发展至今,出现了许多杰出的历史学家,他们对历史学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例如,中国的司马迁是我国历史学的奠基人,他的《史记》被誉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西方的历史学家贝多芬则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对后来的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学习和了解历史学家们的贡献,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历史研究的发展历程。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第1课对历史学习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系统化的介绍和归纳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每课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每课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每课知识点总结第一课:史前文明在史前文明这一课中,我们首先了解到了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活动。

从早期的旧石器时代到中期的新石器时代,人类逐渐从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转变为农业生产,社会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这一时期,古代人类开始建立起了初步的社会组织和制度,形成了一些比较成熟的文明,如中国的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等。

另外,我们还学习了考古学和史前学的基础知识,以及如何通过考古学的方法来了解古代文明和人类的生活状态。

第二课:古代文明的兴起在这一课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古代世界几个重要文明的兴起,包括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和中国古代文明。

我们首先了解了这些文明的地理环境、社会组织、政治制度以及文化发展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再者,我们还学习了这些文明的发展历程,并从中了解到古代文明兴起的原因和特点。

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我们能更加清晰地认识古代文明的繁荣和影响,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更深刻的理解。

第三课:中华古代文明这一课程主要围绕中国古代文明的历史来展开。

我们首先学习了中国古代王朝的更替,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再到秦、汉、唐、宋等王朝的兴起和衰落。

在学习这些历史过程中,我们了解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另外,我们还学习了中国古代的各种制度和思想,如封建制度、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

通过这些学习,我们不仅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变革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也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了更丰富的认识。

第四课:希腊古罗马文明在这一课中,我们学习了希腊和罗马两个古代文明的兴起和发展。

首先,我们了解了希腊的城邦制度和民主政治,以及希腊的哲学、艺术和科学等方面的成就。

接着,我们学习了罗马帝国的兴起和发展,以及罗马的法律、建筑和文学等方面的特点。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们对希腊和罗马两个古代文明的繁荣与衰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其对世界文化和政治制度的影响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第五课:中世纪欧洲中世纪欧洲是一个动荡的时期,我们在这一课中主要学习了中世纪欧洲的政治、宗教和文化等方面的历史。

高中历史第一课(新课标课件)

高中历史第一课(新课标课件)
第十一页,共47页。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列宁
“历史毕竟是一个民族的记忆。” —— 约翰·肯尼迪
拒不思考历史的民族、社会和个人是不幸 的。……丧失往昔的人是不幸的。世人应当认 识和尊重过去,以便建设符合情理的未来。
——雅克·勒高夫(法)
第十二页,共47页。
《北京晨报》曾登载了一条消
息,说零点调查公司对北京、上
史的本质以及其意义。而历史的本质以 及其意义却是历史高考的重点!!课前(超前预习) ①上课前的必备工具:笔记本、课本等资
料、笔(包括彩笔)。
②通读教材、圈点批注、设问质疑、查阅资 料。 预习的本质是赶在老师讲课前自学将要学到的 内容。预习可以发现疑难问题,以便及时请教 老师;预习可以学会绝大部分的学习内容,使 随后的课堂听课更有选择性和针对性。
一、什么是历史?
二、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三、怎样学习历史?
第一页,共47页。
一、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什么是历史呢?
热播的影视剧《汉武大帝》、 《贞观长歌》是历史吗 ?
发生在我们家里、个人身边 的事也是历史吗 ?
历史就是发生在过去的名人、大 事;历史就是过去的政治活动和 经验总结 。这样说又准不准呢?
第二页,共47页。
康熙帝—李世民
毛泽东的的史学造诣也非常的高,他阅读并评点了 《二十四史》(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 的总称。即:《史记》、《汉书》、《后汉书》、 《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 《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 《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 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 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 《明史》)。
第三十八页,共47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课件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课件PPT课件

余子
嫡长子
诸侯 余子
诸侯
.................. 小宗
大宗


嫡长子
卿大夫
卿大夫
小宗
.........................

大宗
余子
嫡长子

余子
平民 平民
士 ................................... 小宗
(1)含义: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确定 继承人的一种政治制度
散的政治联. 盟
8
课堂检测:在商代,商王和许多邦国首 领都称“王”。不过商王不仅是本国君 长,他还是邦国的( C ) A.国主 B.领主 C.盟主 D.君主
.
9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 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
10
第二年,周武王病逝, 其子继位,是为周成王, 由周公旦辅政。






.
11
三、分封制
(1)含义:古称封建(封邦建国),是将土地和人民授予
一定对象的制度。
把这块土地和土 地上的人民封给 你,你在此建立 国家。
申国
申侯受封
.
12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材料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观察上面的疆域对比图和根据材料二,思考: 为什么西周要实行分封制呢?
夏朝疆域
商朝疆. 域
西周疆域 13
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C )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
.
14
周朝分封对象
周天子
异姓 功臣 贵族
同姓 王室 贵族
古代帝王的 后代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

商朝的主要官员及其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官员 相、卿士 卜、祝、史 师 地方侯、伯
职责或 义务
掌管政务 负责祭祀、占卜 参与商王 和记录王朝大事 决策
执掌军权
向商王纳贡, 奉献征伐
一.夏商政治制度的三个主要内容:
实行王位世袭制。
神化王权。
夏商已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 制度,国王统率大小官员,治理国家。 地方上设侯、伯,他们对商王有一定义务。
西周分封
二.西周的分封制
内容:镇守疆土、随从作战、 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作用: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破坏: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受破坏
扩大统治区域、交通网络、众星捧月
三.西周的宗法制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
序,解决贵族之间矛盾。
内容: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内容 特点 作用 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 嫡长子继承制 保证了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 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宗法制
学习目标
了解王位世袭制以及夏商时期国家 行政管理制度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深 刻体会我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
小组任务分配
从第一小组开始,每组依次负责一个问题
国家产生
国家产生:生产力发展→私有制壮大→阶级 对立→国家产生
王位世袭制
朝代:夏 人物:启 方式:武力夺取王位,传给自己后代
含义 目的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呢?
1.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2.血缘关系为纽带 3.最高执政者尚未形成权力高度集中 4.具有开创性、继承性和发展性
以宗法制为核心, 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课件

8、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C) 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 D. ②③ 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 C. ②③④
王位应该由谁来继承呢? 你的依据是什么?
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四个儿女: 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三女儿——大 夫人所生,四儿子——大夫人所生。 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
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当然应该由我来 继承王位。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 让须眉,当然由 我来统治周朝。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王一定会挑 我的。
④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
三、中国现代史: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
即新中国的历史,主要的历史时期包括: ①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1949~1956年) ②十年全面建设时期(1956~1966年) ③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6年) 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即改革开放时期)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宗法制
目的 特点
响夏 了商 西的 周早 的期 宗政 法治 制制 和度 分, 封直 制接 影
内容 作用
1、宗法制对我国社会有什么影响? 答:如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的观念;家长制、 任人唯亲的作风;尊宗敬祖的传统等。 2、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答:以血缘关系和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 部族色彩。
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单项选择题:
1、认为夏朝的建立是我国奴隶制国家出现的理由是( A) A. 国家机器的建立 C. “天下为家”的局面出现 B. 财富分配不均 D. 奴隶主剥削奴隶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课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课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原始社会



西周:都镐京(西安)
BC1046—BC771年
BC1600— BC2070 —BC1600年 BC1046年
东周
都洛邑 (洛阳)
春秋 进入分裂时期
BC770—BC476年
战国 封建社会的开端
统一全国 秦:都咸阳
BC475—BC221年
西汉:都长安(西安)
短期统一
王位应该由谁来继承呢?你的 依据是什么呢?如果是现在, 他的遗产又该如何分配?
“大宗”一定“大”吗?“小宗”就一定“小” 吗?
就周王室而言:
在诸侯国内:
在卿大夫封地内:
请思考: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宗 法 制 是 分 配 的 原 则
分 封 制 是 权 力 的 分 配
1.二者是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2.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有关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探究:结合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概 括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和血缘关系维系的 特点:
宗法制,构成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 特征。
时至今日,宗法制已经消亡,但中国传统文化的 宗法思想影响仍然存在。你能结合当今社会现实分 析一下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吗?
1、王位世袭制
2、行政管理制度 中央
相、卿士
兄终弟及 父子相传 掌管政务
王位在一 家一姓中 传承
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 卜、祝、史 朝大事 师 执掌军权
地方
封侯、伯(方国首领)
3、特点:神化王权,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
商朝(BC1600-BC1046)
方国联盟:方国是与商族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巩固知识,形成网络。要理解贯通课本主干知 识(重要历史人物、事件、制度等)、重要历史 概念(如新民主主义革命、一因两制等)、历史 结论等,深化拓展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如古代中 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历代表现、历史作用), 加强相关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如市场经济和计划 经济在不同社会制度中的应用),注意相关知识 点间的比较(如郡县制与分封制、行省制的相同 点和不同点),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掌握一 些必要的记忆方法,如反复刺激记忆法、图示直 观记忆法、比较记忆法、联系记忆法、问题记忆 法、目录记忆法、及时复习法等。
• 5.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较为清明,经济 得到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史称( )
• A.贞观之治 B.贞观遗风 •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 6.隋朝如同一颗流星划过中国历史的天空,
短暂而耀眼.下列属于隋朝时期创立的制 度或修建的工程建筑有( )
• ①科举制 ②大运河 ③赵州桥 ④都江堰. • A.①②④ B.②③④ • C.①②③ D.①③④
• 历史教训和社会现实不容许我们忘记历史,“因为忘 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清朝学者龚自珍有一句名 言令人警醒:“欲灭其国,必先去其史。”
• 如日本侵华期间,在占领区推行奴化教育,学校不得 悬挂中国地图,不得使用“中华”字样出版的教科书, 以“中日亲善……共存共荣”、“大东亚新秩序”等 谬论为基本思想,企图泯灭中国人的国家意识,消除 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和反抗意志。现在日本修订本国历 史教科书,认为“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捏造的,发 动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把亚洲从白人的殖民统治下解放 出来等,就是颠倒黑白的歪理谬论。又如台湾当今领 导人陈水扁、吕秀莲授意修订历史教科书,把台湾史 作为一本书单列,把大陆史列为世界史范围,就是向 广大青少年灌输台独意识,分裂祖国。……
• 所以说,学不学历史,学什么样的历史, 直接影响到一个民族的凝聚力。我国自古 以来就重视历史,历代王朝修撰了包括 《史记》、《汉书》在内的二十五史,现 在又组织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编修《清 史》,是中华民族的自我认同。
• 其次,学习历史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历史观、 世界观和人生观。
• 历史是一门思辨性很强的人文学科,强调对内容 繁杂的历史事件的思辨性考察。历史教育是为学 生的长远发展服务的,它对学生的历史观、世界 观和人生观的形成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中 《历史教学大纲》强调:“通过历史教学,使学 生了解到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从历史角度去认 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历史 中去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质,形成正确的人生 观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在德、智、体、美等方 面全面发展。”
三、历史学科的地位和课程结构
• 1、地位:高中9大学科,无主科、副科之 分,只有必修、选修科目之分和学考科目、 高考之分。
• 2、课程结构:
必 必修一:政治史
修 课
必修二:经济史
程 必修三:思想文化史
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由于课程设置的时间限制,一般学校 可能选修其中一本或两本。
2016年高考文综卷
• 24.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 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 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 对此合理的解释时
•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C •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二、为什么学历史?
• 首先,学习历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意 识与国家观念,维护民族利益。
• 前不久,《北京晨报》登载了一条消息, 说零点调查公司对北京、上海、武汉等城 市的青少年的历史知识现状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仅有1.5%及格。对于我们这个有 着五千年文明史的民族来说,这是一个令 人不安的消息!
• 1、预习教材,有的放矢。按照老师提前设计 好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预习教材(大字、 小字、图片等,弄清是什么、还有什么、 为什么是这样),培养看书能力;分析教 材,培养分析能力;理解教材,培养思维 能力。把看不懂的地方圈点下来,下课请 教老师和同学,或自己查资料。
• 2、认真听课,做好笔记。听老师讲课本的重 点知识、难点知识、补充知识,可以记在 课本相关处,也可以单独记在笔记本上。
高中历史第一课
主讲 桂阳一中 肖文清 2016年9月
一、什么是历史?
•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有的说:历史就是发生在过去的名 人、大事;有的说:历史就是过去的政治活动和经验总结,等 等。那么,现在电视上热播的电视剧《汉武大帝》、《贞观长 歌》反映的是历史吗?发生在我们家里、个人身边的事也是历 史吗?
• 《现代汉语词典》对“历史”给了4种解释:
• 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也指某种事物的发展过程和 个人的经历,如地球的历史,人类的历史。
• ②过去的事实,如这件事早已成为历史。
• ③过去事实的记载,如中国的《二十四史》。
• ④指历史学,即我们从初中就学的这门科学。《高中历史教学 大纲》对“历史学”的解释是:历史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 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与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 社会等方面的活动密切相关,具有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功能, 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 6、参加历史课外活动。如参加历史知识竞赛、参 观历史展鉴、观看历史影片、参观博物馆、历史 讲座进行历史人物画的临摹和创作等。还可以对 家乡、家庭的变迁(衣、食、住、行等)进行研 究,了解过去生活的艰难和今天的变化,激发勤 奋学习、报效祖国与家乡的雄心壮志。
• 4、运用知识,强化训练。做适当的练习题(包括高
考题),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并建立错题档案, 课下复习时多看几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 5、注意与政治、地理的联系,关注新闻热点。注 意政史地的联系不仅仅是高考的需要,也是拓展 思维的重要方法。对新闻热点的关注,则有利于 学生活学活用,把历史与现实、历史与社会联系 起来。
• 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 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 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 乐也。”此事反映了
• A. 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A •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四、怎样学历史?
• 高中学习内容多,任务重,同学们要 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吃苦耐劳,要 持之以恒,要勇于克服困难,要多想 办法。高中历史知识可以用六个“W” 来概括,即When、Where、What、 Who、Why、How。在初中历史基础 上重点多了“Why”和“How”两个 词。
方面:记忆、理解、分析、概括、评价、比 较等能力。
2016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历史试卷
• 3.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 的中央集权国家,它建立于(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A.公元前221年 B.公元221年 • C.公元前202年 D.公元202年 • 4.假如夏炎想要了解北魏时期北方劳动人
民的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 你可以建议她阅读( ) • A.《本草纲目》 B.《水经注》 • C.《天工开物》 D.《齐民要术》
• 3、了解文综考试要求。三年高中学习的直 接目标是要赢得高考,实现个人理想或目标。 当前湖南省的高考模式仍然是“3+X”,其 中“3”就是语数英三科,各150分,合计 450分,X就是文科综合,即政史地,各100 分,合计300分,最后总分750分。历史高考 试卷构成是单选题12题,各4分,合计48分, 剩余为材料解析题52分。内容大体为必修三 本书占85分,选修共4道题,分别出自四本 选修课程,每题15分,学生自由选作其中一 道题。历史思维能力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