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茶产业政策支持与规划

合集下载

福建出台全国首个茶产业发展地方法规

福建出台全国首个茶产业发展地方法规

启 动 D 检 验 NA
美国水产进 口商H n y公司最近 adI 宣布 , 启动对 蟹 肉 、 将 软壳蟹 、 牡蛎 以
宁 夏枸 杞 四 季 生产 技术 取 得 成 果
及传统鱼类进行D A N 检验程 序。我 国 出 口水 产品企业 应及早 做好 应对 , 确 保输美水产品出口稳定。据悉 , 国水 美 产进 口商启动的D A N 检验 ,将 由美 国 食 品药 品监 督局 认 可 的实验 室 来 进 行 。D A N 检验标识将被贴于产 品外包 装。据了解 , 目前全球鱼类消费过半 属
的枸杞鲜果 四季生产技术取得重要 阶
段 性 成 果 , 现 3 初 果 初 熟 、月 中下 实 月 3
旬陆续上市 的要求 。预计 ̄2 1年 , 10 3 枸 ] 杞鲜果将能够在春节上市 。盆栽枸杞 技术 是 国内首次利 用智 能化温 室 , 采 取室 内 、 室外相互对 比的研究方法 , 对 设施栽培条件下 的枸杞生长 、 成花 、 授
了强制性规定 。 中规定 , 其 茶叶生产 者 符合有机生产 的病虫害无害化 防治体 未 建 立 茶 叶 生 产 记 录 ,经 营 者 未 建 立 系, 最终使盆栽枸杞 四季均可上市 。 进货查验记录 ,由有关行政管理部 门 责 令 改 正 ; 不 改 正 的 , 以处 2 0 拒 可 0 元 美 国 水产 品 进 口商 以上20 元 以下罚款 。对于销售不符 00 合质量安全标准的茶叶产品 的,没收 不合格茶叶产品 ; 货值金额不足 1 万元 的 ,并 处20 元 以上2 00 万元 以下罚款 ; 货值金额1 万元以上 的 , 并处 货值 金额 5 以上 1 以下罚款。 倍 嘴
于养 殖 产 品 ,很 多 次 充 好 、 N 检 以 养殖替代捕捞 的情况。

国家对茶叶销售管理规定(3篇)

国家对茶叶销售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茶叶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我国境内销售的各类茶叶,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等。

第三条国家对茶叶销售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包括生产、加工、包装、标签、广告、销售、运输、售后服务等环节。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茶叶销售管理的领导,建立健全茶叶销售监管体系,加强茶叶市场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第二章生产与加工第五条茶叶生产者应当具备相应的生产条件,包括生产场所、设备、人员和技术。

第六条茶叶加工企业应当取得相应的生产许可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生产。

第七条茶叶生产加工过程中,应当严格控制农药、化肥等投入品的使用,确保茶叶产品安全。

第八条茶叶生产加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对生产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确保茶叶产品质量。

第九条茶叶生产加工企业应当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销售。

第三章包装与标签第十条茶叶产品包装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包装标准和环保要求。

第十一条茶叶产品标签应当清晰、完整,包括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批号、生产者名称和地址、产品标准号等内容。

第十二条茶叶产品标签不得含有虚假、夸大或者误导消费者的内容。

第十三条茶叶产品包装和标签应当符合国家关于预包装食品的相关规定。

第四章销售与广告第十四条茶叶销售者应当取得相应的营业执照,并按照规定进行备案。

第十五条茶叶销售者应当对所销售茶叶的质量负责,不得销售假冒伪劣茶叶。

第十六条茶叶销售者应当建立健全销售记录制度,对销售的产品进行追溯管理。

第十七条茶叶广告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夸大或者误导消费者的内容。

第十八条茶叶广告不得使用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名义或者形象,不得利用封建迷信、暴力、恐怖等手段进行宣传。

第五章运输与售后服务第十九条茶叶运输应当符合国家关于食品运输的规定,确保茶叶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林造发[2006]274号

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林造发[2006]274号

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正文:---------------------------------------------------------------------------------------------------------------------------------------------------- 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林造发〔2006〕274号)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省、自治区林业厅(局):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也是林业建设一大优势资源,在我国南方广大丘陵山地有悠久的经营历史和良好的生产基础,为我国食用植物油产量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较长时期以来,由于各地对油茶生产的管理措施削弱,很多地方油茶林的树龄老化,品种混杂,加上粗放经营,只取不予,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造成生产力水平下降,比较经济效益较低,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油茶作为一项特色产业的持续发展。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我国油茶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为了促进油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发展油茶产业的重要意义1.我国油茶资源丰富,油茶综合利用产业链长,产业发展的潜力大、前景广。

充分利用油茶生态、经济效益都比较明显的特点,加快油茶产业的发展,对促进南方丘陵山区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山区农民兴林增收致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满足社会和大众对良好生态产品、天然绿色产品的需求都具有重要意义。

油茶产区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油茶产业的认识,认清我国油茶产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从我国国情出发,把握市场经济发展规律,顺应产品的市场需求,抓住机遇,真抓实干,共同把我国油茶产业做大做强。

二、优化产业布局,科学引导油茶产业发展2.科学引导油茶产业发展。

油茶产区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树立产业化经营的观念,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在宏观管理、规划布局、政策措施方面加大对发展油茶产业的资源配置和扶持力度。

“一带一路”下闽茶发展的问题分析及策略

“一带一路”下闽茶发展的问题分析及策略

“一带一路”下闽茶发展的问题分析及策略作者:来源:《现代企业》2021年第06期“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和实施,给闽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

其沿线国家与地区是全球重要的茶叶消费地区,使得闽茶大量远销海外,茶叶的外贸额、销量持续增长。

2018年,随着政府发布《关于推进绿色发展质量兴茶八条措施的通知》,以及国家对福建茶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持。

福建作为我国产茶大省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先行区,“一带一路”战略是重塑福建茶产业的重要突破口。

2019年闽茶出口量为2.56万吨,相比“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前,2013年出口量为1.66万吨,增长了35.1%。

截止2020年,闽茶出口覆盖全球五十多个地区。

因此,探究“一带一路”下闽茶发展策略,对于闽茶进一步把握“一带一路”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具有重大意义。

一、文献述评自“一带一路”政策颁布以来,闽茶出口贸易备受学者们关注。

王静(2020)剖析与研究了闽茶发展的情况和前景,为闽茶更好地“走出去”提出策略。

张菲(2019)等人通过分析我国茶叶出口的影响因素及贸易潜力,提出了从茶叶出口结构调整、茶文化推广与宣传、把握目标市场消费动态等方面的市场拓展策略。

戴斯玮(2018)等人重点探讨和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对福建茶叶出口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与不利影响,给出解决相关问题的具体对策。

袁祯清(2019)认为我国在国际化竞争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农药残留的检验障碍、品牌影响力不足、文化理念存在差异,提出了促进茶叶出口经济的对策。

韦志刚(2020)等人分析了疫情之下的“一带一路”建设与茶叶产业链设计重构面临的困境,研究并提出了重构思路。

杨爱歌(2020)等人以跨境电子商务对福建茶叶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研究,提出了福建茶叶跨境电商出口贸易的发展策略。

文献检索发现,国内学者研究针对“一带一路”与茶叶贸易的研究从福建省茶产业贸易现状、出口影响因素、国际形势等方面进行。

针对茶叶产业链复杂效率低、品牌影响力弱、茶叶质量安全等一些问题提供建议。

我国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原因与对策

我国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原因与对策

我国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原因与对策我国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原因与对策:(一)茶产业的现状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茶叶的消费量在目前看来仅次于水,饮茶之风盛行。

并且随着茶产业的不断发展,茶叶的消费领域在不断扩大,消费方式也日趋多样化。

目前种植茶叶的国家,已经达到60多个,种植面积也呈上升趋势,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茶产量也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

世界上,欧美国家以红茶为主,而亚洲国家则更青睐于绿茶,世界上仍以红茶为主,占到世界总产量的75%,但是绿茶的消费增长却快于红茶。

就国际贸易这方面来讲,茶叶的贸易量每年达到140万吨,占到总产量的44%,其中以红茶的贸易量为主,约占到总贸易量的75%。

(二)我国茶产业的发展机遇就世界茶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茶产业有很好的发展机遇。

世界绿茶消费量的不断上涨、世界对茶文化的重视以及国际医学界对绿茶的高度评价都对我国绿茶的产量和出口量有很大的拉动作用。

人们饮茶风的盛行,也将对我国的茶产业发展起到带动作用。

我国本来就是产茶大国,20多个产茶省,同时拥有8 000万的茶农,并且拥有国内仅有的茶种,如乌龙茶、黑茶、花茶、普洱茶等,这些都为我国茶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三)我国茶产业面临的挑战中国茶产业的确有着很好的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我国茶叶的集约化程度低并且规模比较小,即缺乏茶叶深加工企业的存在,因此茶业面临着技术开发和应用等各方面的挑战。

在国际市场上,我国的茶产业并没有占到很大份额,仍然以内需为主,因此说提高茶叶的质量与卫生安全,开拓国外市场是目前中国茶产业面临的又一挑战。

除此之外,国内茶还存在着通过包装等外表来实施涨价等经营习惯,与此同时还会出现统一包装出现不同价格的现象。

这些品牌炒作都将成为中国茶产业发展的阻碍,要想顺利地发展,必须解决好这些阻碍带来的挑战,采取更好的应对措施。

再者,目前是电子商务的时代,茶企业的电子商务覆盖率需要进一步地提升。

昭平茶产业现状及高质量发展对策分析

昭平茶产业现状及高质量发展对策分析

昭平茶产业现状及高质量发展对策分析郭壮心1,温立香2*(1昭平县茶叶办公室,广西贺州546899;2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1)摘要:昭平是广西第一大产茶县,也是全国重点茶区之一。

本文从茶产业基本情况、主栽品种及野生资源分布情况、茶类加工情况三方面分析了昭平茶产业的发展现状,总结了昭平茶产业发展在自然条件、产业基础、政策机遇三方面的优势,同时指出存在外引种比重过高、产业化水平较低、加工附加值不高、品牌影响力不够及科研力量薄弱等问题,最后提出了昭平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建议,以期提供参考。

关键词:昭平;茶产业;现状;对策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志码:A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and High-Quality De ‐velopment Strategies of Tea Industry in ZhaopingCountyGUO Zhuangxin 1,WEN Lixiang 2*(1Zhaoping County Tea Office,Hezhou,Guangxi 546899,China;2Guangxi Subtropical Crops Research Institute,Nanning,Guangxi 530001,China)Abstract:Zhaoping is the largest tea producing county in Guangxi and one of the key tea areas in China.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ea industry in Zhaoping county from three aspects:basic situation of tea industry,distribution of main varieties and wild resources,tea process ‐ing,situation and summarized the advantages of development of tea industry in Zhaoping County from perspectives of natural conditions,industrial foundation,and policy opportunities.Meanwhile,problems such as overly high proportion of introduced varieties,low industrialization level,low pro ‐cessing added value,insufficient brand influence,and weak scientific research strength were pointed out.Finally,ten suggestions about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ea industry in Zhaoping county基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茶叶创新团队建设专项(nycytxgxcxtd-18-06);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桂农科2021YT145)。

信阳历代茶政、茶规、茶税、茶法

信阳历代茶政、茶规、茶税、茶法

信阳历代茶政、茶规、茶税、茶法茶政是茶业的有关政策。

唐代以后,茶业发展成为一种全国性经济和文化,国家必须对这个行业制定一些有关政策。

古代茶政主要内容有:贡茶、榷茶、茶税和后来的“茶马法”等。

一、贡茶贡茶是我国古代茶农和地方官吏、部落首领专门贡献给王侯、皇帝等统治者的好茶。

贡茶最早起源于周朝,那是武王伐纣时,南方各部族首领献茶给周武王,以示尊重和支持。

自唐朝开始在重要茶区设立贡茶院,由官府直接管理茶园生产贡茶,贡茶一直沿袭至清结束。

制造贡茶时节,亦是官吏寻乐良辰。

这时,茶山上立旗张幕,不少官史携官妓大宴,饮酒作乐。

杜牧有诗曰:“溪尽停蛮棹,旗张卓翠苔;柳村穿窈窕,松涧渡喧。

”刘禹锡亦有诗曰:“何处人间似仙境,青山携妓采茶时。

”《唐·食货志》也记载到:“李隆基天宝中,南岳贡茶,官府星火催春焙,山农苦之。

”卢仝在《茶歌》中写道:“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安知百万亿苍生,命坠颠崖受辛苦。

”可见茶农制造贡茶是多么艰辛。

制造贡茶的地点、茶类,官府皆有指向。

名茶产区必定点、定时、定量进贡,而且是鲜嫩之极品,早早进贡。

皇朝征贡茶,不顾茶农疾苦,不顾茶树遭殃。

唐贞元七年,即公元792年,湖州刺史于顺与常州刺史合奏准许延期10天采茶,以免过早采摘破坏茶树生长,降低产量和品质。

但昏庸的皇帝不予理睬。

据《唐书·地理志》记载,寿春、庐江、凤阳三郡贡茶,每年屯积皇室库内用不完。

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五月,一次出库变卖贡茶18.7万公斤。

由此而知,全国贡茶有多少。

有时因进贡时间不及时,朝廷会令地方暂时停止进贡,以示责罚。

元和十五年,即公元820年,朝廷就罢去申州(信阳县)贡茶。

罢贡茶就意味茶局倒闭,茶农衣食无门。

宋代以后,朝廷对贡茶的要求越来越高,茶芽刚萌即要采制。

宋代梅尧臣《南有嘉茗赋》曰:“雷始发声,万木之气未通兮,此以吐乎纤茗。

一之曰雀舌露辍而制之,以奉于王廷。

二之曰鸟啄长撷而焙之,以备乎公卿。

推进商洛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推进商洛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商洛市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腹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半湿润山地气候,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被誉为秦岭最美的地方。

近年来,商洛市委、市政府依托“秦岭最美是商洛”“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和“中国气候康养之都”名片,全力打造中国西部最北端新兴茶区[1],茶叶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茶产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群众增收的主要来源[2]。

一、茶产业现状1.规模效益不断提高“十二五”期间,商洛市茶叶种植面积、产推进商洛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文家富陕西省商洛市植保植检站,陕西商洛726000摘要:“十三五”期间,商洛市全力打造中国西部最北端新兴茶区,茶叶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

文章分析了商洛市茶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从主体培育、基地建设、品牌创建、加工销售、科技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促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茶产业;现状;发展;建议Suggestions on Promoting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Tea Industry in Shangluo CityWEN JiafuPlant Protection and Quarantine Station,Shangluo City,Shanxi Province,Shangluo726000,ChinaAbstract:During the"Thirteenth Five-Year Plan"period,Shangluo made many efforts to build a new tea area in the northernmost part of western China.The brand awareness and influence of tea continued to increase.This paper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problems of Shangluo tea industry,and puts forward some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main body cultivation,base construction,brand creation,processing and sales,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ea industry.Keywords:tea industry,status,development,proposal基金项目:陕西省农业科技创新转化项目(NYKJ-2019-SL-0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对茶产业政策支持与规划
1、对茶产业政策支持情况
中共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连续9年聚焦“三农”问题2004年-201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9年将“一号文件”锁定“三农”问题。

2009年“一号文件”《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到茶和茶产业,提出支持优势产区发展茶叶等经济作物生产,加快实施新一轮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积极推进茶叶等产品设施化生产,并进一步提出充分运用地理标志和农产品商标促进特色农业发展。

全国人民大表大会“十一五”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纲要积极发展品种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

支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机械化,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

国务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提出“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收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标准化,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
安全农业”。

2、茶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
农业部发布《2009-2015年全国茶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该规划在明确国内、国际茶叶市场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的同时,对我国茶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良种茶园比例小、标准化程度和生产率低、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茶叶行业的发展思路及发展目标,即以市场为导向,稳定茶叶种植面积、提高质量、调整结构,大力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打造名牌,努力加快产业化进程。

建立包括西南红茶及特种茶区域在内的四大茶叶重点区域,在区域内加强茶叶生产基地、茶叶产业化示范区、茶叶加工设施改造、茶叶科技支撑体系、茶叶市场体系等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