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钙蛋白和肌红蛋白测定试剂盒介绍(精)
肌钙蛋白T(cTnT)测定试剂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产品技术要求taige

肌钙蛋白T(cTnT)测定试剂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适用范围:本试剂盒主要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的肌钙蛋白T(cTnT)含量。
1.1 规格
48人份/盒,96人份/盒。
1.2 主要组成成分
2.1 外观
液体组分澄清,无沉淀或絮状物;其它组分无包装破损,标签外观完整、无脱落、标签标识清晰。
2.2 装量
装量不少于标示值。
2.3 准确性
回收率应在90.0%~110%范围内。
2.4 剂量-反应曲线线性相关系数
在[0.25,64]μg/L范围内,用log-logit数学模式拟合,剂量-反应曲线相关系数(r)的绝对值应不小于0.9900。
2.5 精密度
2.5.1 重复性(C.V%)应不高于15.0%;
2.5.2 批间差(C.V%)应不高于20.0%。
2.6 最低检出量
应不高于0.250μg/L。
2.7 质控血清测定值
应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2.8 特异性
cTnT与肌红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的交叉反应如下:
2.9 稳定性
2.9.1 37℃放置3天,测定结果应符合上述2.1~2.7项要求。
2.9.2 成品试剂盒2~8℃存放6个月后,测定结果应符合上述2.1~2.7项要求。
2.10 校准品溯源性
按照GB/T 21415-2008《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要求,该校准品溯源至本公司内部工作校准品,通过与湖南隆润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cTnT试剂盒比对赋值。
肌红蛋白测定试剂盒说明书

肌红蛋白(MYO)测定试剂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说明书【产品名称】通用名称:肌红蛋白(MYO)测定试剂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英文名称:Myoglobin(CLIA)【包装规格】2×30 人份/盒、2×50 人份/盒、2×100 人份/盒【预期用途】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体血清或(和)血浆中肌红蛋白的含量。
肌红蛋白(MYO)分子量为17.8 kD,由一个多肽链和一个亚铁血红素辅基组成,由人体骨骼肌和心肌细胞合成并贮存,不存在于其它细胞。
实验证明由骨骼肌和心肌来源的两种肌红蛋白无免疫学上的差异。
肌红蛋白的主要生理功能为携带氧气供细胞呼吸。
肌红蛋白是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 的早期指标,具有极高的灵敏度但是特异性较差,在AMI 早期心肌细胞受损,由于MYO 的分子量小,可以很快从破损的细胞中释放出来,在AMI 发病1~3 小时后血中浓度迅速上升,6~7 小时达峰值,12 小时内几乎所有AMI 患者MYO 都有升高,升高幅度大于各心肌酶,因此可以作为AMI 的早期诊断标志物。
由于MYO 也存在于骨骼肌中,而且仅从肾脏清除,所以急性肌损伤、急性或慢性肾衰竭、严重的充血性心力衰竭、长时间休克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肌病患者、肌内注射、剧烈的锻炼、某种毒素和药物摄入后,MYO 都会升高。
因此,采用血清MYO 水平作为诊断AMI 的早期指标,仅限于没有上述相关疾病的患者。
在有急性症状的患者中,4 小时内MYO 水平不升高,AMI 的可能性极低。
由于在AMI 后血中MYO 很快从肾脏清除,发病l8~30 小时内可完全恢复到正常水平。
故MYO 测定有助于在AMI 病程中观察有无再梗塞或者梗塞再扩展。
MYO 频繁出现增高,提示原有心肌梗死仍在延续。
另外,在神经肌肉疾病如肌营养不良、肌萎缩和多肌炎时血清MYO 水平亦升高。
心脏外科手术患者血清MYO 升高,可以作为判断心肌损伤程度及愈合情况的一项客观指标。
超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测定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产品技术要求puenguangde

超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测定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适用范围: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浆中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含量。
1.1包装规格50人份、100人份1.2 主要组成成分质控品质控范围批特异,详见标签。
2.1 外观2.1.1 试剂盒各组分应齐全、完整,液体无渗漏;2.1.2 中文包装标签应清晰,无磨损。
2.2 空白限空白限浓度应不高于0.005ng/mL。
2.3 线性在[0.005,10]ng/mL区间内,线性相关系数(r)应不低于0.99,且线性区间[0.005,2.0]ng/mL内,绝对偏差应不超过±0.3ng/mL;线性区间(2.0,10]ng/mL内,相对偏差应不超过±15%。
2.4 重复性分别用高、低浓度的样本各重复检测10次,其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10%。
2.5 准确度用Human Cardiac Troponin Complex(NIST SRM2921)国际标准品作为样本进行检测,其测量结果的相对偏差应在±20%区间内。
2.6 分析特异性测定浓度均为1000ng/mL的心肌肌钙蛋白C、心肌肌钙蛋白I、骨骼肌肌钙蛋白I,测定结果应不高于0.005ng/mL。
2.7 溯源性根据GB/T21415-2008《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及有关规定提供校准品的来源、赋值过程及测量不确定度等内容。
校准品溯源至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的Human Cardiac Troponin Complex(SRM2921)。
2.8 质控品赋值有效性本试剂盒质控品的测定结果应在质控范围内。
2.9 批间差用3个批号的产品分别检测同一份样本,3批产品间的相对极差(R)应不大于15%。
2.10 稳定性试剂盒在(2~8)℃储存条件下的有效期为12个月,试剂盒在规定的条件下保存,取到效期后的试剂盒进行检测,检验结果应符合2.1、2.2、2.3、2.4、2.5、2.6的规定。
肌钙蛋白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三合一

肌钙蛋白/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三合一测定(胶体金法)的标准程序【目的】体外肌钙蛋白/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的检测【适用仪器】干化学法【该SOP变动程序】本标准操作程序的修改可有使用本SOP文件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请专业主管及科主任签字生效。
【检验原理】本法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将金标抗-Myoglobin(Ab1、金标抗VK-MB和金标抗2nI(Ab1预先包被玻璃纤维上,膜上测试区固定抗-cTnI(Ab2)抗-CK-dM、抗Myoglobin (Ab2和质控区的相应抗体,测试时,标本中如含有肌红蛋白或肌酸激酶同工酶或心肌肌钙蛋白I时,分别与预先包被的金标抗体结合,结合物在毛细效应下向上层析,随后会被固定在膜上相应测试区的抗体捕获,从而在相应测试区出现紫红色条带。
如果是阴性标本,则测试区内无紫红色条带,质控区内所显示条带是判定是否有足够标本,层析过程是否正常的标准,同时也作为试剂的内控标准。
【操作步骤】1、使用前将试剂和血样标本恢复至室温。
2、从原包装试剂袋中取出试剂盒,在1小时内应尽快地使用,特别是在室温高于30C,并且在高度潮湿的环境中,打开包装后应立即使用。
3、将试剂盒放在干净的水平的台面上:血清或血浆标本:用滴管垂直滴入3滴血清或血浆标本(约120ul )于试剂盒样本孔中,开始计时。
静脉血标本:用滴管垂直滴入3滴静脉全血(约120ul )于试剂盒样本孔中,开始计时。
指尖血标本:用玻璃毛细管吸取或直接滴加3滴指尖血于试剂盒样本孔中,滴加1滴缓冲液,开始计时。
4、等待紫红色条带出现,测试结果应在10-20分钟读取,20分钟后读取的结果无效。
【检验结果的解释】阳性(+ ):四条紫红色条带出现。
三条位于测试区(T1)、(T2 )和(T3 )内,另一条位于质控区(C)。
阳性结果表明:标本中只含有三种心肌标志物。
若只有三条紫红色条带出现。
二条位于测试区(T1)、(T2)和33)任何两个区内,另一条位于质控区(C)。
肌钙蛋白T测定试剂盒产品技术要求万孚

肌钙蛋白T测定试剂盒产品技术要求万孚1.产品简介:肌钙蛋白T测定试剂盒是一种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试剂盒,用于检测肌钙蛋白T水平。
该试剂盒通过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利用特异性的抗体与肌钙蛋白T结合,生成免疫复合物,进而产生化学发光信号,通过光度计测量信号强度,从而确定样本中肌钙蛋白T的浓度。
2.抗体:该试剂盒中所使用的抗体应为高亲和力、高特异性的肌钙蛋白T抗体。
抗体应经过充分的验证,并能与肌钙蛋白T特异性结合,不与其他相关物质发生非特异性反应。
3.校准品:试剂盒应包含不同浓度的校准品,用于构建标准曲线。
校准品应经过准确测定其肌钙蛋白T浓度,并保证稳定性。
4.灵敏度:试剂盒应具有足够的灵敏度,能够检测出低至0.01 ng/mL的肌钙蛋白T浓度。
5.线性范围:试剂盒应具有宽广的线性范围,能够涵盖生理范围内的肌钙蛋白T浓度变化。
6.重复性:试剂盒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同一样本的重复测定结果应具有较小的变异性。
7.特异性:试剂盒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不受其他相关物质的干扰。
8.稳定性:试剂盒的试剂和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够保持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长期保存。
9.操作简便性:试剂盒的操作步骤应简单明了,能够被普通实验室人员快速掌握并使用。
10.结果解读:试剂盒的结果应能够准确、直接地反映样本中肌钙蛋白T的浓度,并能够被普通实验室人员快速解读。
以上是对肌钙蛋白T测定试剂盒产品技术要求的详细描述,通过满足这些要求,可以确保该产品可以准确、可靠地测定肌钙蛋白T水平,从而在临床诊断和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心肌肌钙蛋白I测定试剂盒(荧光免疫层析法)产品技术要求zhongjianantai

心肌肌钙蛋白I测定试剂盒(荧光免疫层析法)
适用范围:本试剂盒用于体外定量检测人血清、血浆或全血样本中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含量。
1.1包装规格:20人份/盒,40人份/盒。
1.2主要组成:
表1 试剂盒产品组成表
2.1 物理检查
2.1.1 外观
外观平整,材料附着牢固,内容齐全,试剂无杂质,外包装完整无破损,标签清晰可辨。
2.1.2 膜条宽度
膜条宽度应满足4.0mm±0.2mm。
2.1.3 液体移行速度
液体移行速度应不低于10mm/min。
2.1.4 样本稀释液
样本稀释液的净含量应不少于标示值,且其pH值为7.0±0.2。
2.2准确度
试剂盒的回收率在85%~115%之间。
2.3线性
在[0.2,50]ng/m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应不低于0.990。
2.4 重复性
分别测定高、低两个浓度的样本,变异系数(CV)应不高于10.0%。
2.5 批间差
用三个不同批号试剂盒分别测定高、低两个浓度的样本,三个批号试剂盒之间的批间变异系数应不高于15.0%。
2.6 空白限
试剂盒空白限应不大于0.1ng/mL。
2.7校准信息溯源性
校准信息所用工作校准品根据GB/T 21415-2008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的规定,溯源至工作校准品,工作校准品通过已上市产品进行赋值。
2.8 稳定性
试剂盒在规定的条件下保存至有效期末,取到效期后两个月内的试剂盒,检测2.2、2.3、2.4、2.6项,结果应符合要求。
肌钙蛋白I(TnI)测定试剂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产品技术要求mairui

2性能指标
2.1外观
试剂盒各组分应齐全、完整、液体无渗漏;包装标签应清晰,准确、牢固;Ra 组分应为棕色含固体微粒的液体,无板结、无絮状物。
Rb 、Rc 组分应为清澈透明的液体,无沉淀、无悬浮物、无絮状物。
2.2装量
应不少于试剂瓶的标示装量值。
2.3准确度
对具有溯源性的两个浓度水平的正确度控制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与标定浓度的相对偏差在±10% 范围内。
2.4最低检测限
应不大于0.006 ng/mL。
2.5线性
试剂盒在0.006 ng/mL~50 ng/mL 区间内,其相关系数(r)应不低于0.9900。
2.6重复性
变异系数CV 应≤ 6%。
2.7批间差
变异系数CV 应≤ 10%。
实验室中那些不同种类的常见ELISA试剂盒区别在哪

实验室中那些不同种类的常见ELISA试剂盒区别在哪【一】心肌梗塞检测elisa试剂盒:如肌钙蛋白、肌红蛋白、C-反应蛋白等。
【二】细胞因子检测试剂盒:如白介素、选择素、集落刺激因子,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转化生长因子,趋化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粘附分子,生长因子,凋亡因子等。
【三】肝纤维化检测elisa试剂盒:如纤维连接蛋白,透明质酸,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elisa试剂盒基质金属蛋白酶,层粘蛋白等。
【四】内分泌检测elisa试剂盒如甲状腺、胰腺、性激素、孕酮、睾酮、生长激素、生长抑素、内皮素、皮质醇、骨钙素、催乳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卵泡素、雌二醇、雌三醇、5-羟色胺,17-羟孕酮等。
【五】传染病检测elisa试剂盒如幽门螺杆菌,乙脑,乙肝,丙肝,丁肝,戊肝,庚肝,衣原体,性病,腺病毒,微小病毒B19,天疱疮,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生殖支原体,伤寒,沙眼,腮腺炎,人型支原体,麻疹,轮状病毒,流行性出血热,淋球菌,莱姆病,柯萨奇,elisa试剂盒抗解尿支原体,军团菌,结核,胶原,尖锐湿疣,甲肝,脊髓灰质炎,急性胰腺炎尿胰蛋白酶,霍乱,呼吸道合胞病毒,肝吸虫,副流感,肺炎,带状疱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层粘蛋白,布鲁氏杆菌,百日咳,白喉,艾柯病毒,EB病毒,A 族链球菌等。
【六】自身免疫检测elisa试剂盒:如甲状腺,盐水可提取核抗原抗体(ENA),抗核抗体,DNA,抗心磷脂抗体,类风湿因子,循环免疫复合物,抗胰岛细胞抗体,胰蛋白酶原,Sm,大疱性类疱疮,蛋白酶,抗组蛋白抗体,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皮肤抗体,肾上腺抗体,肾小球基底膜,肾小球基底膜抗体,髓过氧化物酶,条纹肌抗体,网硬蛋白抗体,胃壁细胞抗体,胃蛋白酶,系统性红斑狼疮,细菌性渗透性增强因子等。
【七】肿瘤标志物检测elisa试剂盒:如肿瘤标志物,组织多肽抗原,肿瘤相关因子,胰腺癌,直肠癌,细胞角蛋白片段,胃肠癌,铁蛋白,糖链抗原,神经特异性稀醇化酶,上皮膜抗原,elisa试剂盒乳腺癌,人抗小鼠抗体,前列腺,甲胎蛋白,肝癌,大肠癌,肺癌,大小便隐血检测,癌胚抗原,β-2微球蛋白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允许的生物学变异
肌红蛋白: <5.6% CK-MB质量: <9.3% cTn: <10%
标准化问题
标准化问题
肌红蛋白、CK-MB质量、cTn均尚未标准化
讨论
cTnI测定标准化问题
结构稳定性 、 释放形式 蛋白水解、磷酸化 、氧化还原 、抗原决定簇 外周血中存在形式 90% 为I-C复合物。 测定校准品 不同方法之间无可比性
96.0
ROC 曲线
TNI ROC Curve
100 96
SENSITIVITY
92 88 84 80 0.0 4.0 8.0 12.0 16.0 20.0 1-SPCIFICITY
注意事项
标本处理
用血清或血浆标本(肝素抗凝),在4小时内 测定。标本于使用前离心,4000转/分,15分 钟。2~8℃贮存的标本应在24小时内测定,如 标本存放超过24小时,应于—20℃以下冻存, 融化后必须离心,避免反复冻 融。
线性范围
0.14 0.12 0.10
y = -0.0002 x 2 + 0.0091 x + 0.0006 R 2 = 1.0000
È â ¶ ü ¹ Î
0.08 0.06 0.04 0.02 0.00 0 5 10 15 20 25 30
¨È Å ¶
图1 cTnI浓度与吸光度线性相关图
方法学特性 (cTnI)
1.有剧烈而持久的胸痛史: 2.明确的心电图改变,包括ST段抬高和异常 的Q波出现: 3.系列酶的水平的改变,早期浓度升高,随 后恢复正常浓度。
技术背景
随着医学科学研究的进展,心肌损伤的血液生 化标志物已从早先的以酶活性为主的检测发展 到目前的以蛋白质质量浓度为主的检测,包括 多种标志物 。 AST、LD及其同工酶以及β-羟丁酸脱氢酶等以 酶活性为主的检测项目在诊断心脏疾病时已逐 渐少用以至不再应用。
该试剂灵敏度为0.3ng/ml; 线性范围为25ng/ml; 批内及批间精密度均小于10%; 以99%单侧界值1.7 ng/ml,敏感性86%, 特异性99%,阳性结果预示值97.7%, 临床符合率96%。
线性范围
校准曲线: 采用速率法多点校准,多参数曲线方程 (如logit/log)拟合。线性范围达25ng / ml。校准曲线至少稳定30天,测试条件 变化时应重新校准,以免试验结果出现 偏差。
不同诊断界值的临床诊断效率
50例确诊心梗病人和149例对照标本
特异性 (%) 灵 敏 性 ( %) 符 合 率 ( %) 89.3 94.6 97.3 96 94 90 91.0 94.5 95.5
临界值( ng/ml) 0.80 1.10 1.36
1.68
1.89
99.3
99.3
86
86
96.0
187
51.4
1.83 2.52
4.56 5.38
方法学特性 (Myoglobin)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灵敏度
用0.00 ng/ml校准品重复测定20次,计算结果 如下:
X=0.020 SD=0.007 X + 2.58 SD = 0.037 ng/ml
回收试验:(Myoglobin)
血清中加入已知浓度的纯化 Mb , 20 次重复试 验,计算结果如下:
y = 7E-05x - 0.0023 R 2 = 0.9972
0.039
-0.002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CZ.Kit ß Ð Ï Ô (CZ.Kit)
Diasys Kit ß Ð Ï Ô (Diasys Kit)
两法相关性
MbÁ ½Ö· ½¨ ·È ±½ Ï
500 400 300
4¡ æ 0.4643
37¡ æ 5D
d%
0.4943
6.46%
方法学特性 (cTnI)
抗凝剂及VC影响
浓度 -12.5U/ml 3.2mg/ml 3.2ng/ml 50ug/dl 100 ug/dl 14.3 15.1 13.2 15.0 15.2 测定值(x)(ng/ml) 15.0 95.1 100.2 87.6 99.8 101.1 回收率(%) ---
注意事项
标本避免溶血及黄疸。
血清分离胶有明显负干扰。
慎用抗凝剂。
胶乳试剂避免冰冻。
方法学特性 (Myoglobin)
试剂灵敏度为1.0 ng/ml; 线性范围为500 ng/ml; 批内及批间精密度小于5.6 %; 95%临界值 为57 ng/ml时,敏感性96.1%, 特异性93.0%,阳性结果预示值94.6%, 临床符合率94.7%。
抗凝剂
肝素 枸橼酸钠 EDTA-K2 Vc Vc
方法学特性 (cTnI)
抗干扰容量:
在以知浓度血清中,加入下列物质对 cTn I 的干 扰 <10%。
人血清白蛋白 3000 mg/dl 甘油三脂 25 mg/dl γ -球蛋白 5000 mg/dl 严重溶血或黄疸可造成负干扰,应予避免。
精密度:
水平 均值(ng/ml) % CV(批内) % CV(批间) 质控1 5.3 4.0 4.7 质控2 16.7 1.4 2.0
方法学特性 (cTnI)
回收实验
不含Tn I的血清加入已知浓度的cTn I混合,n=5,
加入的Tn I (ng/ml) 4 9 20 实测Tn I (ng/ml) 4 9.3 20.8 回收率 (%) 100 103 104
新修订MI的诊断标准
ESC和ACC于2000年联合发表文件,重新修订
MI的诊断标准,最重要的是将检测到心肌损伤
标志物(主要是cTn)的异常变化作为诊断MI
急性发病的必要条件。
新修订MI的诊断标准
1. 2. 3.
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 有剧烈而持久的胸痛史 明确的心电图改变 1 + 2 or 3 即可诊断
方法学特性 (Myo)
稳定性
37℃ 放 置 5 天 后 , 测 定 值 变 化 <10% 试剂有良好的稳定性,实测效期为两年。
4¡ æ 109
37¡ æ 5D
d%
103
5.50%
方法比较
校准曲线比较
0.159 0.119
y = 0.0003x - 0.0016 R 2 = 0.9984
0.079
临床评价
预期值:
149例健康成人血清标本经本法测定, 95%单侧分布为1.1 ng/ml, 99%单侧 分布为1.7 ng/ml,此范围仅供参考。 各试验室应确定自己的参考值及诊断标 准。
临床评价
不同分布下的诊断界值
单侧上限(%) 86.5 95.0 97.5 99.0 99.5 临界值 ( ng/ml) 0.80 1.10 1.36 1.68 1.89
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原理
使用特异抗体结合于胶乳颗粒表面,标本与胶 乳试剂在缓冲液中混合,标本中的cTnI与胶乳 颗粒表面的抗体结合,使相邻的胶乳颗粒彼此 交联,在500~600 nm附近测量溶液浊度的增
加,其增加的程度与标本中的cTnI浓度相关。
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原理
方法学特性 (cTnI)
方法学特性 (cTnI)
灵敏度
用0.00 ng/ml校准品重复测定20次,计算结果 如下:
X=0.067 SD=0.019 X + 2.58 SD = 0.1ng/ml
方法学特性 (cTnI)
稳定性
37℃ 放 置 5 天 后 , 测 定 值 变 化 <10% 试剂有良好的稳定性,实测效期为两年。
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
肌钙蛋白和肌红蛋白 测定试剂盒介绍
太原川至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背景
心脑血管病现已成为我国人口死亡的主 要原因,名列第一位,心血管疾病特别 是心肌损伤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因此早 期进行诊断和积极的治疗,对挽救病人 的生命有重要意义。
技术背景
WHO 1979年制订的AMI的诊断标准
肌钙蛋白是迄今为止,基本符合上述标 准的标志物。
心肌损伤理想的生化标志物
国际临床化学联盟(IFCC)的心肌标志物标准 化委员会(CSCM)和美国临床生化学院 (NACB)建议: 在临床工作中运用两类心肌损伤标志物:一是 有胸痛发生后几小时即增高的早期标志物;二 是发病后持续增高的具有高度专一性的确定标 志物。
早期即出现异常增高且“窗口期”较短,在心肌损 伤的早期诊断和预后估计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超敏CRP对心梗有一定预报价值。
特异性不高
缺点
晚期标志物(发病后6-9h血中增高并持续数天,
对心肌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高)
心肌肌钙蛋白(cTn)
有cTnI和cTnT两种亚型。因cTn灵敏度高、 特异性强、发病后持续时间长,是目前 诊断心肌损伤较好的确定标志物。
加入(ng/ml)
500 250 125 62.5
实测(ng/ml)
484.9 245.8 122.7 62
回收率(%)
97 98 98 99
31.2
31.5
101
抗干扰容量 (MYO)
在以知浓度血清中,下列物质I的干扰 <10%。
interferent Level testedexpected recovery Albumin 30 177.0 167.4 (mg/ml) 50 177.0 175.4 Globulins 30 177.0 162.3 (mg/ml) 50 177.0 164.5 Haemoglobin 300 177.0 158.6 (mg/dl) 600 177.0 151.6 Bilirubin 30 122.9 110.6 (mg/dl) 60 122.9 110.3 Triglycerides 1300 122.9 118.4 (mg/dl) 1700 122.9 121.1 Ø Õ » Ê Â Ê 95 99 92 93 90 86 90 90 96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