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中医学院中医骨伤专业导师简介

合集下载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个人简介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个人简介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个人简介于远望,男,1965年2月21日出生,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现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基础重点学科生理学方向学术带头人职务,兼任中国生理学会中医院校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生理科学会常务理事。

1989年7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从事生理学教学科研与教学管理29年,先后主编、副主编教材和学术专著10部,发表论文60余篇,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3项,厅局级课题6项。

张琪,男,1977年2月生,研究生学历,博士,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陕西中医药大学“百名人才工程”学术带头人,陕西省中医脑病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陕西省中医体质与疾病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二级实验室血管神经生理学实验室主任,中国生理学会、中国神经科学会和美国AHA会员。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杂志编委。

2007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获生理学博士学位。

2007年至2010年在美国North Dakota State University药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

2010年10月回国后,在我校进行科研和教学工作,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主持教育部重点项目1项。

已在Circulation Research,Hypertension等期刊发表研究论文35篇。

研究成果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3项,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咸阳市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

张红,女,1971年12月出生,医学博士学位,三级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现任陕西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院长、医学科研实验中心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基础重点学科带头人,2016年获批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兼任中国病理生理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等杂志编委。

昝强,男,1982年12月出生,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主任医师

昝强,男,1982年12月出生,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主任医师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简介昝强,男,1962年12月出生,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主任医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第一临床医学院副院长,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系党总支书记;兼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学会骨科学会委员,陕西省医学会骨科分会委员;陕西省脊柱外科学会常务委员;陕西省中医骨伤学会副主任委员。

1986年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即工作于陕中附院,从事骨科临床、教学工作30余年,曾任骨关节科主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擅长于骨关节疾病及骨肿瘤的诊治,完成膝、髋、肩关节置换手术上百例。

开展骨肿瘤的大段异体骨移植术等多项保肢手术。

撰写学术论文数十篇,参与编著《中医骨病学》、《实用中医正骨手册》等著作5本,参与科研项目5项,获市科技局科技成果2项。

史传道,男,1965年12月出生,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陕西省中医、中西医结分会委员,咸阳市跨世纪优秀青年科技人才。

1989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主要从事《中医伤科学》、《中医正骨学》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20余年,具备坚实而全面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对伤科疼痛的辩证和靶向用药具有深入的研究,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

在中医伤科临床工作,擅长诊治老年退行性骨关节疾病,在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取得一定的成就。

近5年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编写出版学术著作共3部,主持完成各级科研项目7项,现在研的各级各类课题4项。

获得陕西省政府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

殷继超,男,1977年1月出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流行病与统计学专业在读博士,副主任医师职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西安市中医医院副院长职务,兼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冲击波治疗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骨骼肌肉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医学会骨科分会第七届委员兼秘书、陕西省康复医学会理事、陕西省康复医学会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陕西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康复医学工程分会委员、陕西省康复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西安市医学会骨科分会第八届委员兼秘书,西安医学会针法微型外科学分会委员。

著名中医疑难杂症专家 张赵华主任

著名中医疑难杂症专家 张赵华主任

著名中医疑难杂症专家张赵华主任张赵华主任医师毕业于陕西中医医院,嗣承家传,静于推拿,验于内科。

中医临床30余年,经验丰富,被誉为“全科医生”,“杂病专家”,“祛痛神手”。

【张赵华医师大事记】1979年,在缔结西安奈良友好城市中,为首批政治及经济交流中的代表团团长治好了急性腰扭伤,获得反复赞扬,提出了开拓文化交流的课题。

1979年,在陕西宾馆为美国前副总统蒙代尔保健治疗。

1982年,在陕西省军区为司令员胡炳云、张涛、政委蔡长元及夫人林若清按摩屡屡获效,得到高度表扬和匾额锦旗鼓励。

1985年,在西安宾馆为卢森堡首相随员针灸治疗。

1988年3月,在西安宾馆为赞比亚总统保健治疗。

1988年8月,在西安宾馆为日本首相竹下登及其议长保健治疗。

1989年11月,在西安宾馆为乌拉圭总统随员中医用药。

1989年4月,在西安宾馆为阿根廷总统维克托•马丁针灸、按摩。

1989年10月,在西安宾馆为世界旅游组织执委会主席巴尔克夫人保健治疗。

1990年10月,在西安宾馆为瓦努阿图总统中医用药。

1991年,为陕西省外事办主任兼省旅游局局长陈兴亮按摩获效,得到表彰。

1991年,在凯悦(阿房宫)宾馆为陕西省副省长孙达人按摩受到表扬。

1991年5月,在西安宾馆为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督艾里针灸治疗。

1991年11月在西安宾馆为摩洛哥王储西迪•穆德随员中医用药。

1992年5月,在西安宾馆为莫桑比克议长桑托斯保健治疗。

1992年11月,西安宾馆统计张赵华治疗外宾10100人次,收到表扬信108封。

1993年—1995年借调至西安空军医院,任空军医院涉外定点医疗咨询中心主任,负责首长及外宾的医疗咨询和诊疗保健。

1996年兼任陕西省中医研究院附属医院涉外定点医疗咨询中心常务副主任,主管贵宾级重点客人的医疗咨询和诊疗保健。

1998年调回西安宾馆后潜心总结,日理临床夜理书,撰著了《旅游保健问答》一书,99年正式出版,填补了我国旅游行业无旅游保健专著的空白,向改革开放30年,向新世纪到来献上了一位老中医的一片爱心。

膝关节滑膜炎的中医药治疗

膝关节滑膜炎的中医药治疗
作者简介:刘德玉.全圈第四批名老中医擘术继承人指导老师
曾劲松仁以为治疗本病宜采用活血通络、祛湿的方法以 消除外伤后瘀血内阻,湿瘀互结,筋络阻滞。吴春雷p帐据体 质与临床表现,将膝关节滑膜炎分为四型:气滞血瘀型,治 宜活血利湿;风寒湿阻型,治宜健脾利湿;脾肾不足型,治宜 舒筋壮骨.是、利湿消肿;痰湿结滞型,治宜温阳利水、化痰。 谢克强Hl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损者温之”,采用益气温 阳,利水消肿、化瘀通络之法,使气血流通,经脉通畅。许卫 国嗍采用逐凝瘀、活气血、通经络。利关节、化湿痍的方法。陈
金思东lull认为膝关节滑膜炎积液是气血瘀滞、经络不 通、痹阻关节所致,如不及时治疗或久治不愈,易久瘀化热, 经脉痹阻,使关节红肿热痛,甚至进一步发展,损伤正气,导 致气虚,阳虚之证.用中药内服、外敷、结合功能锻炼治疗 65例,内服中药自拟活血益气汤.基本方当归、川I芎、白芍、 红花、牛膝、威灵仙、土茯苓、防己、车前子、甘草.关节红肿 热通者加紫花地丁、牡丹皮、土茯苓;气虚加黄芪:阳虚加桂 枝、制附子,外用中药赤小豆、没药,2周1个疗程。经l-2 个疗程,显效46例,用药大于2个疗程有效5例,无效4 例.张满臣Im认为膝关节滑膜炎液是筋络痹阻、浊湿流注关 节所致,易久瘀化热,湿热相持,损伤正气.以四妙散(黄柏、 苍术、牛膝、薏苡仁)为基本方辩证加味内服.外敷自制滑膜 青治疗45例,结果治愈27例,显效ll例,好转4例,无效3 例.于善堂嗍引王洪绪‘外科证治全生集)白芷治鹤膝风有 显效的记载,验之临床,以白芷为君组方(白芷50克、炙马 钱子5克、白芨30克),研末蜂蜜调服,内服二陈汤加味治
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213 1 2年学带年会司巳文集·关节.p分
现频率30%,真正的遗传形式仍不明确。③肥胖因素:膝关 节是下肢承重关节,体重增加使膝关节所受压力增大,胶原 纤维折断增加,滑膜炎病变加重。④其他诱因:滑膜炎的发 病还与膝关节的生物力学,人体激素的分泌,糖尿病,及其 他药物的作用有关。 2治疗法则

陕中附院名医馆专家特长简介

陕中附院名医馆专家特长简介

陕中附院名医馆专家特长简介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陕中附院)名医馆是该院推出的一项特色服务,通过整合院内优秀中医专家资源,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为专业、个性化的中医治疗方案。

在名医馆中,有一批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专业特长的中医专家,他们在不同领域有着独特的造诣,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为精准的诊疗方案。

以下是名医馆中几位中医专家的特长简介:1. 刘医生- 擅长针灸推拿,对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治疗过程中,结合针灸推拿疗法,可以有效缓解病症,改善患者的舒适度。

2. 张医生- 擅长中药调理,针对于慢性病及各类亚健康症状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治疗方案。

在中医药调理方面,张医生善于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用合适的中药材,进行个性化的调理治疗。

3. 王医生- 擅长经络保健,对于失眠、焦虑等心理方面问题的调理有着独到的见解。

王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善于通过经络调理方法,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帮助患者重塑良好的生活作息规律。

名医馆中的这些中医专家,都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治疗特长,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在日常的诊疗中,他们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从个人角度看,我认为名医馆能够充分发挥院内专家的优势,为患者提供更为专业、个性化的中医治疗方案。

通过名医馆的服务,患者能够更好地享受到中医药的精髓,得到更为全面的治疗。

希望名医馆能够继续发挥其优势,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和福祉。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名医馆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特色服务,通过整合院内优秀中医专家资源,为患者提供更为专业、个性化的中医治疗方案。

相信在名医馆的服务下,患者一定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体验和效果。

名医馆确实是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一项非常有价值的特色服务,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为专业、个性化的中医治疗方案。

通过名医馆,患者能够更好地享受到中医药的精髓,得到更为全面的治疗,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名医馆的中医专家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治疗特长,在不同领域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治疗方案。

陕西中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专业导师简介

陕西中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专业导师简介

中医临床基础专业导师简介100502 中医临床基础董正华,男,1955年8月12日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教授,内科副主任医师。

现任陕西中医学院中医临床医学院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陕西省分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分会委员。

1979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留校任教。

1981年考取陕西中医学院伤寒论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1985年1月毕业。

主要从事《伤寒论》、《金匮要略》《方剂学》《中医学》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近30年,具备坚实而全面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对仲景学术具有深入的研究,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

在中医内科临床工作,擅长诊治肾脏泌尿系及肝胆、脾胃消化系疾病。

在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取得一定的成就。

近5年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编写出版学术著作及教材共7部,参与及主持完成各级科研项目5项,现在研的各级各类课题4项。

先后获得陕西省政府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三等奖3项。

主要研究方向:经方辨治肾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李小会,女,1972年10月生,博士研究生学历,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1995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医疗系中医专业,同年考取陕西中医学院伤寒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师从国内知名伤寒大家、肾病专家杜雨茂教授,1998年7月毕业留校在伤寒金匮教研室任教,并在附属医院肾病科从事临床工作。

2010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获中医内科肾病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位。

具有坚实的中医理论功底,长期坚持中医药基础、临床研究工作。

现主要从事中医临床基础(伤寒论)的教学、临床及科研工作,主要从事经方辨治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病等的科研及临床工作。

在临床方面,先后师从当代名医杜雨茂、谢桂权教授,以诊治肾脏疾病疾患见长,擅用经方,组方简练平稳,重视中西医诊治方法的综合运用,临床疗效确切。

公开发现学术论文30篇,参与著书2部,现主持省级科研课题3项,参与省级课题多项。

主要研究方向:经方治疗肾脏病的研究赵天才,男,1955年3月4日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教授,内科副主任医师;现任陕西中医学院公共卫生系党总支书记、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委员。

陕西名老中医

陕西名老中医

米烈汉陕西省中医医院主任医师,中医内科专家,研究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导师,省级有突出贡献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在运用中医药治疗内分泌、呼吸系统疾病及内科疑难杂症有一定研究,在哮喘、肺纤维化、慢性阻塞性肺炎、骨质疏松症、糖尿病、甲亢、痛风、更年期综合征的等疾病的治疗有独到之处。

负责设计指导完成国家1、2期临床新药观察30 余项,出版专著30部,发表学术论文65篇。

获省部级、厅局即可研成果、科技进步奖10余项。

联系地址:西安市西华门2号邮编:710003吉海旺陕西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中医内科专家,研究生导师。

对内科常见疾病及疑难病症有较高的诊疗水平,尤其在脾胃病、风湿类疾病的研究方面造诣颇深,对急、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等具有独特的治疗经验。

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主编、参编专著4部。

联系地址:西安市友谊西路256号邮编: 710068曹利平陕西省中医医院主任医师,中医内科专家,研究生导师,省有突出贡献专家。

擅长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肿瘤及内科疑难杂症。

采取温补脾胃,内服外贴开展冬病夏治。

研制“清肺化痰合剂、平喘益肺胶囊、固金消瘤煎等中药制剂用于临床疗效良好。

主持国家、省级课题5项,获省政府科学技术二等奖,主编、参编著作10部,发表论文30余篇。

联系地址:西安市西华门2号邮编:710003李彦民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中医骨科专家。

研究生导师。

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对四肢骨折整复手法有所改进,采取手法及内外结合用药治疗颈肩腰腿疼疗效显著。

应用中药外洗治疗感染创伤疗效独特。

应用经验方“仙龙颗粒”治疗痹病疗效显著。

发表专业论文38篇,出版专著5部,获得多项科技成果奖。

联系地址:咸阳渭阳西路副2号邮编:712000刘华为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暨省中医医院主任医师、研究员,中医内科专家,硕士生导师,省有突出贡献专家。

擅长治疗肿瘤、胃病、肾病、风湿病、传染和感染性疾病等临床疑难杂症。

陕西中医学院中医骨伤专业导师简介

陕西中医学院中医骨伤专业导师简介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导师简介100508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昝强,男,1962年12月14日生,大学学历,学士学位,骨伤科主任医师;现任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骨三科主任,陕西省中医中西医结合骨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中医骨伤学会脊柱学组会员。

1986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医疗系。

曾进修于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研所。

陕西省骨科学会脊柱学组会员,省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

从事骨科临床、教学工作近20年,诊治各类患者数万名。

技术先进,经验丰富。

擅长骨病,脊柱外科及骨肿瘤的诊断、治疗,尤其在骨肿瘤的保肢手术治疗方面,开展了本地区最早的恶性骨肿瘤保肢手术,取得显著疗效,临床效果深受患者好评。

近年来在担任着繁重的行政工作的同时,悉心钻研,撰写学术论文数10篇,主持多项新技术项目,成果显著。

主要研究方向:中医筋骨痛症的治疗研究李彦民,男,1949年生。

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陕西中医学院骨伤科学术带头人。

入选陕西中医学院“十大名医”,陕西省名中医,第四批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陕西省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任《陕西中医》、《陕西中医学院学报》、《现代中医药》、《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等多家杂志编委。

受聘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库专家,陕西省中药协会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陕西省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主考官,陕西中医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陕西中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咸阳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等。

1975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医疗系,留校从事骨伤科医疗、教学、科研及医疗行政管理工作至今。

曾担任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业务副院长、党委副书记等职。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治疗骨折,功能为重;伤筋疾病,内外兼治;风湿痹病,突出辨证;医患协作,以人为本”的个人学术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导师简介100508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昝强,男,1962年12月14日生,大学学历,学士学位,骨伤科主任医师;现任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骨三科主任,陕西省中医中西医结合骨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中医骨伤学会脊柱学组会员。

1986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医疗系。

曾进修于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研所。

陕西省骨科学会脊柱学组会员,省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

从事骨科临床、教学工作近20年,诊治各类患者数万名。

技术先进,经验丰富。

擅长骨病,脊柱外科及骨肿瘤的诊断、治疗,尤其在骨肿瘤的保肢手术治疗方面,开展了本地区最早的恶性骨肿瘤保肢手术,取得显著疗效,临床效果深受患者好评。

近年来在担任着繁重的行政工作的同时,悉心钻研,撰写学术论文数10篇,主持多项新技术项目,成果显著。

主要研究方向:中医筋骨痛症的治疗研究李彦民,男,1949年生。

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陕西中医学院骨伤科学术带头人。

入选陕西中医学院“十大名医”,陕西省名中医,第四批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陕西省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任《陕西中医》、《陕西中医学院学报》、《现代中医药》、《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等多家杂志编委。

受聘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库专家,陕西省中药协会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陕西省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主考官,陕西中医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陕西中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咸阳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等。

1975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医疗系,留校从事骨伤科医疗、教学、科研及医疗行政管理工作至今。

曾担任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业务副院长、党委副书记等职。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治疗骨折,功能为重;伤筋疾病,内外兼治;风湿痹病,突出辨证;医患协作,以人为本”的个人学术观点。

完成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等多个专业,多个层次,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学效果良好,多次被评为优秀研究生导师,教书育人先进个人。

20多年来,将“筋骨痛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确定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

先后发表专业学术论文49篇,出版论著5部。

承担厅(局)、省、部级科研课题4项。

入选《陕西省高级医药卫生专家人名录》。

主要研究方向:筋骨痛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窦群立,男1963年9月26日生,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中医骨伤主任医师,现任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创伤骨科副主任、中欧关节学会西北分会理事、马来西亚首都中医学院客座教授、咸阳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

1987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医疗系,主要从事骨伤科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先后承担《骨伤科基础知识》、《正骨学筋伤学》、《创伤急救学》等教学工作,带教了多届实习研究生,在创伤骨科工作中,擅长创伤急救及骨折并发症的治疗,能够开展四肢复杂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术、人工关节置换术、创伤性截瘫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近2年来,完成断掌再植1例,成功救活股动脉断裂4例,挽救了患者的肢体及生命,在临床治疗上重视突出中医特色,开展了中药治疗四肢开放性感染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中药通腑活血汤治疗脊柱骨折后腹胀、便秘的研究;桡骨远端骨折手法整复标准化模式建立及并发症研究近;5年来公开发表论文15篇,编写出版学术性著作3部,其中主编1部,主持完成各级科研课题2项,在研课题2项。

主要研究方向:骨折并发症的治疗与预防临床及实验研究李引刚,男,1963年8月25日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骨科主任医师;现任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骨一科主任,中华医学会陕西省脊柱学分会常委,陕西省中医、中西结合骨科学会常委,全国第四届名老中医经验继承人。

1986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主要从事骨科临床及教学、研究工作。

曾先后进修于第四军医大学、北京大学及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修创伤及脊柱外科专业。

20多年来,工作认真,善于思考。

对脊柱、创伤及退变性疾病的中医、中药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近五年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编写学术出版著作2部。

主持完成各级科研项目3项,现在研的各级各类课题4项,申报专利1项。

主要研究方向:脊柱疾病的临床研究史传道,男,1965年12月15日生,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教授;现任陕西中医学院中医临床医学院党总支书记,中华中医药学会陕西省中医、中西医结分会委员,咸阳市跨世纪优秀青年科技人才。

1989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主要从事《中医伤科学》、《中医正骨学》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20余年,具备坚实而全面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对伤科疼痛的辩证和靶向用药具有深入的研究,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

在中医伤科临床工作,擅长诊治老年退行性骨关节疾病,在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取得一定的成就。

近5年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4余篇,编写出版学术著作共3部,主持完成各级科研项目5项,现在研的各级各类课题4项。

获得陕西省政府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

主要研究方向:骨质疏松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张根印,男,1956年 01月19日出生,本科学历,学士学位,骨伤科主任医师,现任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筋伤病区主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

1983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医疗系,从事于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方向,采用牵引、推拿及中药内服外用治疗各种颈肩腰腿痛疾病,总效率达95﹪以上;运用手法整复治疗四肢常见骨折,效果满意;同时在开展手术方面,和其它医师配合,开展了以脊柱手术和创伤骨折手术为主的多项新技术,积极参与危重疑难病人的救治。

近三年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篇,编写出版学术著作共2部,主持完成各级科研项目2项。

主要研究方向:颈肩腰腿痛疾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胡翔,女,1962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西安市第二医院业务副院长,中医外科副主任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骨科学会委员。

从事骨伤科专业28余年。

擅长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股骨头坏死、肩周炎、骨关节病及滑膜炎、骨髓炎、风湿病等;特别在颈肩腰腿痛等脊柱相关疾病方面的研究有独到之处,沿用中医传统疗法治疗骨折、脱位,使损伤和功能同时康复,无骨不连,延迟愈合等现象。

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骨髓炎、骨结核。

研制的着痹膏、祛瘀膏等外用膏药,健骨康胶囊,腰痛康胶囊享誉省内外。

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承担省级科研顶目2项,结题一项。

主要研究方向:脊柱疾病的临床研究李军,男,1962年10月1日生,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教授,骨科主任医师;现任陕西中医学院宝鸡市非直属附属医院(宝鸡市中医医院)骨关节科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委员。

1986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医疗系医疗专业,主要从事骨关节创伤及疾病的临床研究工作20余年,具备坚实而全面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对骨性关节炎及骨坏死等具有深入的研究,积累了比较丰富的临床及教学经验。

在骨科临床工作,擅长诊治关节系统疾病。

在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取得一定的成就。

近5年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完成各级科研项目3项,现在研的各级各类课题2项。

先后获得陕西省政府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1项。

主要研究方向:骨关节病及创伤的临床研究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兰亭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