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格的综合运用共74页文档

合集下载

论述修辞格的综合运用

论述修辞格的综合运用

论述修辞格的综合运用什么是修辞格呢?修辞格就是是人们在组织、调整、修饰语言,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过程中长期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特定方法、特定功能、为社会所公认,符合一定类聚系统要求的言语模式,也称语格、辞格、辞式等。

修辞格,在语法表达中很多时候单独使用,也可以综合使用。

现在我们常见的修辞格有20多种,具体的有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引用、互文、反复、反问、设问、通感、反语、顶真、对比等等。

修辞格在修辞学中有一定的地位,但是以为修辞学就是辞格学,那只是一种误解。

修辞格在“五四”运动以后的修辞学著作中确乎曾经处于突出的地位,是产生这种误解的主要原因。

其实唐钺在《修辞格》一书中说过,修辞格“不过是修辞的一小部”,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也并非专论修辞格,而汉语修辞格研究的历史则更明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现在修辞格以外的修辞现象、修辞方法、修辞理论的研究,所以更引人重视,正是修辞学的历史所提出的任务。

修辞格的地位应从修辞格本身的作用以及和其他修辞方法的联系中去考察。

它是修饰描摹的特殊方法,这种方法是长期以来在运用语言中产生的,今后,还将继续为增强汉语的表达效果而发挥作用。

从和其他修辞手段的联系看,它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修辞方法。

正因为如此,修辞格的研究没有停顿,它还在扩大和深化。

扩大指的是新的修辞格还在产生,值得进一步去发掘、整理;修辞格和其他修辞现象的联系,也逐渐引起更多的注意,如修辞格和不同语体的联系不一样,公文语体极少用修辞格,而文艺语体中修辞格的使用频率最高。

深化指的是对已有修辞格的进一步分析,比如关于修辞格的标准,各个修辞格的特点,修辞格之间的关系等等。

能否正确看待修辞格的地位,和修辞学的发展密切相关。

不能以修辞格排斥或取代其他修辞现象、修辞方法的研究,也不能反过来无视修辞格在修辞学中的地位。

修辞格既是修辞的一种特殊方法,这种方法又有着结构上的特点,因此,修辞格往往被人理解为一种程式,以为只要掌握这些不同的程式,就可以增强表达效果。

修辞格的综合运用PPT课件

修辞格的综合运用PPT课件

(三)词语的活用
有时出于表达上的需要,要对某些词语"变通" 使用,有意改变其词性和功能,这就是词语活用。 词语活用可以使得言语表达生动形象,达到一种意 想不到的独特效果。例如:

她跳的这段独舞,给人总的感觉是很青春,
很阳光。
“青春”、“阳光”都是名词,这里只接受副 词修饰,意思是"具有青春的朝气和活力",表意更 加丰富。
二、色彩的锤炼
词语的色彩一般是指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 体色彩。恰当选用词语的不同色彩,可以增 强言语运用的准确性和表现力。词语锤炼过 程中,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都要使用得当, 否则就会出现感情色彩不相宜、语体色彩不 相称的错误。
(一)词语的感情色彩
词语的感情色彩主要指词语的褒贬色彩,它反 映说话人对所陈述事物的态度和感情。不同的语境 要求使用感情色彩不同的词语。例如:
词语意义的锤炼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意词语的选用

(二)一般词语的推敲

(三)词语的活用
1、多义词语
汉语中的许多词语都有不止一个义项, 这几个不同的义项都是从一个基本意义派生 出来的,有着共同的基础,相互之间存在着 必然的联系。要恰当地使用多义词语,就要 清楚地辨析词义,了解词义之间错综复杂的 关系,选择最恰当的义项。
魏晋南北朝时刘勰的《文心雕龙》曾对诗文的修辞规律 进行了系统地探讨。
元朝的《修辞鉴衡》是我国第一部以修辞命名的著作。 “五四”运动以后,修辞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得到了 全面、系统的探讨和研究。比较重要的成果主要有: 1923年胡怀琛的《修辞学要略》可算是中国最早的现代 修辞学著作。 1932年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创立了中国第一个科学 的修辞学体系,开拓了修辞研究的新境界,标志着现代修辞 学的建立。

修辞格的综合运用

修辞格的综合运用
涨红了脸:耳朵红了———(比喻)———处女失去贞操 耳朵与处女?耳朵何来贞操?龃龉
批:引用了“许由洗耳”之典故,间接地比喻少女的耳朵听到了 污秽词汇,原本纯净的心灵、天真无邪的思想受到了玷污,这样 的暗喻用法十分巧妙、灵动,令人不禁想要发笑。
共通点1:颜色:耳朵(红)——处女失贞(落红)(联想) 共通点2:受到侮辱,羞愧难耐
通感: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 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
共通点1: 态度(冷)——冰激凌(冷) 共通点2: 展现冰霜之美(吸引人看)一一高温下的冰激凌(吸引人吃) 共通点: 冷的观/味感、有着吸引人的共同目的
“那记录的女生涨红脸停笔不写,仿佛听了鸿渐最后的一句, 处女的耳朵已经当众丧失贞操。”
批:作者将污秽的事物同享有君子美誉的松竹梅并 列,形成了语词色彩的“龃龉”,无疑会让人忍不 住发笑。以诙谐之笔揭露饭馆卫生环境之恶劣。
褚慎明危坐不说话,像内视着潜意识深处的趣事而微笑, 比了他那神秘的笑容,蒙娜丽萨的笑算不得什么一回事。
分析:褚慎明的微笑——蒙娜丽莎的微笑 一中一洋,一男一女,一今一古,一俗一美:龃龉
分析:新派女人的年龄————旧时女人合婚帖上的年庚 一新一旧,龃龉
批:作者用严肃得近乎迂腐的考据学家的行为来考据新派女 子的年龄,造成了语言色彩的不协调。同时也说明新派女子 善于隐瞒自己的年龄。
这东西(苍蝇)跟蚊子臭虫算得小饭店的岁寒三友 ------
分析:苍蝇,同蚊子、臭虫————岁寒三友 害虫与雅致之景,君子之德:俗与雅,鄙与美,龃龉
批:一个是典型的矫揉造作,一个是著名的艺术创作。而且历代数 不清的人都研究未透的“蒙娜丽萨之笑”,竟然不如褚哲学家笑 得神秘。寥寥几笔,龃龉生趣。
苏?龃龉

修辞格的综合运用 (2)

修辞格的综合运用 (2)
• ⑮我在为一个湖悲哀的时侯,突然想起了那些鸟,那些以湖为生的水禽,它 们的翅膀,如何才能越过灾难,飞抵梦想的天堂。
以第⑫~⑮段为例,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 有什么好处?(6分)
• 【参考答案】
• ①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如“那些缭绕碧波的绿茵,那些水中游戏的鱼鸟,那 些湖面泛舟的渔人,那些环湖晚炊的村庄”),使作者的感情表达得更悲痛、 更强烈,使文章的语气更通畅,更流利;
• ②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艾比湖比拟为人,从而让读者将心比心,更真切地体会 环境遭受破坏的严重性,更强烈的表达作者对破坏环境者愤怒;
• ③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将那些盲目赞美艾比湖的文章比喻为“对着一个病入 膏肓的人,赞美她美丽的服饰和迷人的发髻,不知道在鱼缸里长大的鱼,会不 会朗诵有关海的诗句”,委婉地对这些文章进行批评;
• ⑬通过同伴的结局,艾比湖一定看到了自己悲情的归宿,所以,湖才有了泪 的咸涩。如果能发出呐喊,我想,湖是一定要向上天控诉的,控诉那贪婪者、 破坏者、无知者、傲慢者,控诉他们以自己的短视,替子孙们挖掘着墓穴。
• ⑭时常看到一些赞美艾比湖的文章,对它仅剩的三分之一的水域,进行热情 歌颂,听上去就像是对着一个病入膏肓的人,赞美她美丽的服饰和迷人的发 髻,不知道在鱼缸里长大的鱼,会不会朗诵有关海的诗句。
2019/10/16
(二)高考常考的修辞手法(八种)
2,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 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
排比,突出描写了桂林
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水的特点:静、清、绿
漓江的水(真2绿)啊排,比绿:得仿佛那是 一块无暇一的气翡呵翠成。,节奏鲜明;突出强调,
长于抒情;内容集中,增强气势
2019/10/16
(二)高考常考的修辞手法(九种)

修辞格的综合运用

修辞格的综合运用

修辞格的综合运用在一个语言片断里,不只一次使用了修辞格或不只使用了一个修辞格,就叫做修辞格的综合运用。

修辞格综合运用情况复杂,形式多样,常见的有连用、兼用、套用三种类型。

(一)修辞格的连用指同一辞格或不同辞格在一段语话中接连运用。

1.同一辞格连用例如:(1)葡萄呢,就更加绚丽多彩,那种叫“水晶”的,长得长长的,绿绿的,晶莹透明,真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似的;而那种叫红玫瑰的,则紫中带亮,圆润可爱,活像一串串紫色的珍珠…… (峻青:《秋色赋》) (2)他长着一对阴阳眼,左眼的上皮特别长,永远将眼珠囚禁着一半,右眼没有特色,一向是照常上班。

(老舍:《离婚》)例(1)是两个比喻的连用。

生动的描绘了两种葡萄的具体形象。

例(2)的“囚禁”“照常上班”是比拟的连用,把阴阳眼的特征幽默风趣的表现出来。

2.不同辞格连用例如(3)摇动的车轮,旋转的锭子,争着发出嗡嗡嘤嘤的声音,像演奏弦乐,像轻轻地歌唱。

(吴伯箫:《记一辆纺车》)(4)我麻木的神经在清醒,我滚滚的热血在沸腾!奇耻大辱,大辱奇耻,如毒蛇之齿,撕咬我的心! (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5)千锤百炼吧,中国的“铁榔头”!有朝一日,当祖国人民需要你“一锤定音”时,切盼你敲着重重的响响的,敲出我们的国威来! (鲁光:《中国姑娘》) 例(3)连用了对偶、比拟和两个比喻。

例(4)是对偶、回环、比喻的连用。

例(5)连用了比喻、比拟和拈连三个辞格。

不同辞格的连用可以集各种修辞效果于一身,前后配合,互相补充,使表达丰富多彩,鲜明有力。

(二)修辞格的兼用修辞格的兼用是指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兼用几种辞格,也叫兼格。

兼格从这一角度看是甲格,从另一角度看是乙格。

同时兼有几种修辞格的特点,其修辞效果比单一辞格更加突出。

例如:(1)这时,春风送来沁鼻的花香,满天的星星都在眨眼欢笑,仿佛对张老师那美好的设想给予着肯定和鼓励。

(刘心武:《班主任》)(2)蓝海靠在车椅背上打盹。

一根根铁丝般的胡子在饱经风霜的脸上竖着,就像是一排钢筋。

修辞格综合运用

修辞格综合运用

10、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 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人生不在于成就了多大的事业,而在于 做好了什么。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 要无愧地做林中挺立的一棵; ------------------, ---------- ;见到无垠的蓝天,你只求无愧地 做白云中的一朵。虽是一棵却能抗击风雨,----------- ,------------------,虽是一朵,却能 装扮蓝天。这样的人生也就够了。 见到奔腾的江河,你只要无愧地做浪花 里晶莹的一滴,虽是一滴,却能滋润禾苗。
3、在以下各句中空白处填上适当的话语,使前后 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基本相同。 (1)生命像花朵。乐观者------------------------ , 悲观者担心它会消尽短暂的香。 (2)青春如火焰。进取者为它加油,让它愈烧 愈旺;退缩者--------------,---------------------------- 。 (3)年华似流水。勤奋者 -------------------------, ----------------------------------- ;懒惰者随波逐流,终 成碌碌无为的流浪汉。
我是根, 一生一世在地下 默默地生长, 向下,向下…… 我相信, 地心有一个太阳。 示例:我是溪水,/不知疲倦地在河床/潺潺地 流淌,/向前,向前……/我坚信/前方有我的大 家园。
9、在下面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内容要 前后照应,并构成排比句。 用友谊写一本书,一本厚厚的书。在 书里:友谊如珍珠,我们共同连缀,联成 一串串璀璨的项链;友谊如 ----------------, 我们---------------- ,------------------ ;友谊 如 ,我们-------------- ,------------------ 。 友谊如彩绸,我们共同剪裁,缝制成一件件 绚丽的衣衫;友谊如花种,我们共同播撒, 培育出一朵朵五彩的鲜花;友谊如油彩,我 们共同调色,描绘出一片片美妙的景色。

修辞格的综合运用

修辞格的综合运用

修辞格的综合运用修辞格是修饰文学作品的一种手法,通过巧妙地运用一些言辞、词语、句式或语法的变化,达到增强表达力、形象生动的效果,让读者获得更加深刻的体验。

在文学创作中,修辞格的综合运用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首先,比喻是修辞格中最为常见和常用的一种手法。

比喻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来突出其中一事物的特点,使之更生动、更形象。

比如,“她的眼睛像湖水一样清澈”;“他就像一只无处停歇的蝴蝶”。

这些比喻的运用,使得故事或描述更为生动,读者能够更容易地产生共鸣和情感。

其次,排比是修辞格中的一种重要手法。

排比是通过将同一类事物或观点依次列举,达到强调效果的目的。

通过排比,文学作品中的内容将显得更加丰富多样,更好地引起读者的注意力。

比如,“富国强兵、人民富裕、文明进步”;“岁月匆匆、时光荏苒、时节更迭”。

排比的运用使得整个句子或整篇作品更加节奏感强,有力度,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

第三,对比是修辞格中常见的一种手法。

对比通过将两个或多个相对矛盾的事物或观点进行比较,来突出其间的差异和对立。

通过对比,作品中的形象将更加鲜明,内容更加丰富。

比如,“他瘦如竹竿,她胖如猪肚”;“白昼和黑夜,幸福和痛苦”。

对比的运用使得作品具有更强的冲击力和反差感,使读者更加深入地思考和体味。

第四,夸张是修辞格中常见的一种手法。

夸张通过对描述事物或观点进行夸大处理,以产生强烈的感受和印象。

夸张手法可以使作品更具戏剧性和表现力。

比如,“她眉毛如墨,皮肤如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这些夸张的形容词和修辞手法,让作品中的形象更加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最后,借代是修辞格中的一种重要手法。

借代通过用具体事物代表抽象事物,来增加形象感和感染力。

比如,“雄鸟的欢唱代表了春天的到来”;“大海的浩瀚代表了无垠的宇宙”。

借代的运用,让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和深度,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综上所述,修辞格的综合运用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小学语文语文常识(句子)辞格的综合运用

小学语文语文常识(句子)辞格的综合运用

辞格的综合运用
辞格综合运用时有三种情况:
1.兼用——一个语句,从这个角度看用的是某种辞格,从另一个角度看用的又是一种辞格。

例如: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反对党八股))比喻、引用兼用。

2.联用———个语句中接连使用了两个以上的不同辞格。

例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科学的春天》)先引用、再排比、后拟人联用。

3.套用——一个语句,从总的来看用了某种辞格,而分解开来看,其中又包含着其它辞格。

例如:在那天边隐约闪亮的不就是黄河?那在山脚缠绕不断的自然是汶河;那拱卫在泰山膝盖下的无数小馒头,却是沮涞山等著名的山岭。

(《泰山极顶》)排比中套用反问、比喻、拟人、夸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辞格的综合运用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