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规划基本性质

合集下载

1-线性规划的基本性质

1-线性规划的基本性质
对于n 维空间的一组向量 P1, P2 , , Pm ,若在数
域 F中有一组不全为 0的数 ai (i 1,2, , m) 使 a1P1 a2P2 L amPm 0
成立,则称这组向量在 F上线性相关,否则称 这组向量在 F上线性无关。
37
基本概念与基本定理
2. 秩:
设A是m n矩阵。若A的n个列向量中有r个线
日销量
产品
B1=3
A1=5
4
A2=7
1
A3=8
7
B2=4
11 9 4
B3=5 B4=8
3
10
2
8
10
5
6
线性规划的数学模型
设从生产点i到销售点j的调运数量为 xij 吨,
则目标函mi数n z为: 4x11 11x12 3xm13inz10x41x41111x12 3x13 10x14
min z x42x111911xx2212 23xx1233108xx1244x721x391 x224x232x23 8x24 7x31 4x32
39
基本概念与基本定理
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
1. 可行解:满足上述约束条件(1.3.1)和 (1.3.2)的解。
2. 最优解:满足上述约束条件(1.3.3)的
可行解。 AX b
(1.3.1)
X 0
(1.3.2)
min z CX (1.3.3)
40
基本概念与基本定理
3. 基:已知A是约束条件的m n 系数矩阵, 其秩为m。若B是A中 mm非奇异子矩阵 (即可逆矩阵,有 B 0 ),则称B是线性 规划问题的一个基,B是由A中m个线性 无关的系数列向量组成的。
2. 若原模型中约束条件为不等式,如何化为 等式:

第2章 线性规划

第2章 线性规划

目标函数下降
MAXZ=4X1-3X2 S.T. X1+2X210 X16 X24 X11 X1,X20
X2=4
B A
目标函数上升
C
X2 0
E
D
X1 X1=6
4X1-3X2=0
X1=1
对解的讨论: .唯一解 .无穷解 .无解: 可行域空集 可行域无界
X2 X1+2X2=10 X2=4
X1 0
a11 a12 a1n 约束方程组 A P1 , P2 , Pn 系数矩阵 a m1 a m 2 a mn
A为m ×n矩阵( m为约束方程个数,n为变量个数)
a11 a12 a1n A P1 , P2 , Pn a m1 a m 2 a mn
消除负的右端常数项
MAXZ=-X1-3(X3-X4) S.T. 6X1+7(X3-X4)8 X1-3(X3-X4) ≥6 X1-(X3-X4)=3 X1、X3、X4 0
约束方程还不是等式约束
人为添加变量,成为等式约束
对于“≤”约束,添加松弛变量 对于“≥”约束,添加剩余变量
6X1=5X1+3X2 S.T. 3X1+5X215
max Z 5 x1 3 x 2 3 x1 5 x 2 x 3 15 5 x1 3 x 2 x 4 10 x1 , x 2 , x 3 , x 4 0
5X1+2X210
X1,X20
2、给出基本可行解
• 6.基本可行解:满足非负条件
对于D1 ,基变量为X4、X5,X1、X2、X3为非基变量,令 X1、X2、X3=0, X4 = 8、X5 = 1 对于D2 ,基变量为X1、X2,X3、X4、X5为非基变量,令 X3、X4、X5 =0, X1 = -13/4 、X2=15/4

第1章 线性规划基本性质

第1章 线性规划基本性质

1. X1≥0, X2 ≥0 2. 2X1 + 3X2 ≤ 100 3. 4X1 + 2X2 ≤ 120
所有约束条件的的交集为R.
A B R
10 60
现在,问题变为在R内找一点, O 使目标函数值最大.如何找?…
C
20 30 40 50
X1
§1.2 线性规划的图解法
X2
(三)目标函数的图形表示 Z = 6X1 + 4X2 将上式改写: X2 =-3X1/2 + Z/4 令Z为参量,使其取不同 的值,则得到以-3/2为斜率的 一族平行等值线. 如令: 60, 则经过点(10,0)和(0,15); Z=0, 则经过原点; Z=120,则经过点(20,0)和(0,30);
0.8X1 + X2≥1.6 X1 X2 ≤2 ≤1.4
X1 ≥0, X2 ≥0
§1.1 线性规划的一般模型
所谓线性规划问题: 就是求一组变量 ( x1 , x2 , , xn ) 的值,它们 在满足一组线性等式或不等式的限制条件下,使某 一线性函数的值达到极大或极小。而线性规划就是 研究并解决这类问题的一门理论和方法。 请问在企业中有哪些问题属于线性规划问题?
§1.2 线性规划的图解法
maxZ = 6X1 + 4X2 2X1 + 3X2 ≤ 100 --① 4X1 + 2X2 ≤ 120 --② X1≥0, X2 ≥0 (一)建立坐标系 (二)约束条件的图形表示
X2
60 50 40 30 20 10
两个概念:
1.可行解:满足约束条件的点. 2.可行域:全部可行解的集合, 即区域OABCO,用R表示.
X1 ≥0, X2 ≥0
§1.1 线性规划的一般模型

Chap 1 线性规划基本性质

Chap 1 线性规划基本性质

标准化3
min z = x1 +2 (x2′-x 2〃 ) +3 x3′ x1 +2 (x2′-x 2〃 ) + x3′ ≤ 5 2x1 +3 (x2′-x 2〃 ) + x3′ ≥ 6 x1 + (x2′-x 2〃 ) + x3 ′ ≤ 2 x1, x2′, x 2〃, x3′ ≥0
24
第三节 线性规划的标准型
14
第二节 线性规划的图解法
三 、解的可能性
• 唯一最优解:只有一个最优点。 • 多重最优解:无穷多个最优解。若在两个顶点同时 得到最优解,则它们连线上的每一点都是最优解。
例1的数学模型变为 max z = 3x1 +4 x2 x1 ≤8 2x2 ≤12 s.t. 3x1 +4 x2 ≤36 x1 ≥0, x2 ≥0
例如 max z = 3x1 +2 x2 -2x1 + x2 ≤2 s.t. x1 -3 x2 ≤3 x1 ≥0, x2 ≥0
-1
3 2
z =12 z =6 x1 -3 x2 =3 x1
1
1 -1
16
2
3
第二节 线性规划的图解法
三 、解的可能性(续)
• 无可行解:若约束条件相互矛盾,则可行域为空集
22
第三节 线性规划的标准型
• 例
min z = x1 +2 x2 -3 x3 x1 +2 x2 - x3 ≤5 2x1 +3 x2 - x3 ≥6 s.t. -x - x + x ≥ -2 1 2 3 x1 ≥0, x3 ≤0 min z = x1 +2 x2 +3 x3′ x1 +2 x2 + x3′ ≤ 5 2x1 +3 x2 + x3′ ≥ 6 -x1 - x2 - x3′ ≥ -2 x1 ≥0, x3′ ≥ 0

运筹学课程讲义

运筹学课程讲义

运筹学课程讲义第一部分线性规划第一章线性规划的基本性质1.1 线性规划的数学模型一、线性规划问题的特点胜利家具厂生产桌子和椅子两种家具。

桌子售价50 元/个,椅子售价30 元/个。

生产桌子和椅子需木工和油漆工两种工种。

生产一个桌子需要木工4 小时,油漆工2小时。

生产一个椅子需要木工3 小时,油漆工1 小时。

该厂每月可用木工工时为120 小时,油漆工工时为50 小时。

问该厂如何组织生产才能使每月的销售收入最大?max z 50x1 30x24x1 3x2 1202x1 x2 50x1,x2 0 例:某工厂生产某一种型号的机床。

每台机床上需要 2.9m、2.1m、1.5m的轴,分别为1根、2根和1根。

这些轴需用同一种圆钢制作,圆钢的长度为74m。

如果要生产100台机床,问应如何安排下料,才能用料最省?二、数学模型的标准型1. 繁写形式2. 缩写形式3. 向量形式4. 矩阵形式若原模型中变量 x j 有上下界,如何化为非负变量?三、 任一模型如何化为标准型?1. 若原模型要求目标函数实现最大化,如何将其化为最小化问题?2. 若原模型中约束条件为不等式,如何化为等式?3. 若原模型中变量 x k 是自由变量,如何化为非负变量?1. 2 图解法该法简单直观,平面作图适于求解二维问题。

使用该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时,不必把原模型化为标准型。

一、 图解法步骤1. 由全部约束条件作图求出可行域2. 作出一条目标函数的等值线3. 平移目标函数等值线,作图求解最优点,再算出最优值 max z 5x 1 6x 2 7x 3x 1 5x 23x 3 15 5x 1 6x 210x 3 20 x 1 x 2 x 3 5x 1 0,x 2 0,x 3无约束令 x 1' x 1,x 3 x 3' x 3'',x 3' ,x 3'' 0, Z 1Z ' 1 1 min z ' 5x 1' 6x 2 7x 3' 7x 3'' 0x 5 Mx 6 1 x 1' 5x 2 1 11 3x 3' 3x 3'' x 4 x 6 15 1 5x 1' 6x 2 10x 3' 10x 3'' x 5 20 1 x ' x 1 ' II '' 54.Mx 7 x 1, x 2 , x 3, x 3, x 4 , x 5 ,x 6, x 7 0从图解法看线性规划问题解的几种情况1. 有唯一最优解2. 有无穷多组最优解3. 无可行解4. 无有限最优解(无界解)min z 6x1 4x?2x〔X2 13 最优解(1,0),最优值33x14x2 22x1, x20直观结论:1)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域为凸集,特殊情况下为无界域(但有有限个顶点)或空集;2)线性规划问题若有最优解,一定可以在其可行域的顶点上得到。

线性规划的数学模型和基本性质

线性规划的数学模型和基本性质

月份 所需仓库面积 合同租借期限 合同期内的租费
1 15 1个月 2800
2 10 2个月 4500
3 20 3个月 6000
4 12 4个月 7300
2.线性规划数学模型
用数学语言描述
例1
项目
I
设备A(h)
0
设备B(h)
6
调试工序(h) 1
利润(元)
2
II
每天可用能力
5
15
2
24
1
5
1
解:用变量x1和x2分别表示美佳公司制造家电I和II的数量。
肯尼斯-J-阿罗(KENNETH J. ARROW),美国人,因与约翰-希克 斯(JOHN R. HICKS)共同深入研究了经济均衡理论和福利理论获得 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牟顿-米勒(MERTON M. MILLER),1923-2000, 美国人,由于他在 金融经济学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工作,于199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奖。
1.线性规划介绍
线性规划研究的主要问题: 有一定的人力、财力、资源条件下,如何 合理安排使用,效益最高? 某项任务确定后,如何安排人、财、物, 使之最省?
2.线性规划数学模型
例1 美佳公司计划制造I,II两种家电产品。已知各 制造一件时分别占用的设备A、B的台时、调试时间及A、 B设备和调试工序每天可用于这两种家电的能力、各售出 一件时的获利情况如表I—l所示。问该公司应制造A、B两 种家电各多少件,使获取的利润为最大?
2.线性规划数学模型
练习1 生产计划问题
A B 备用资源
煤12
30
劳动日 3 2
60
仓库 0 2
24
利润 40 50

6线性规划

6线性规划

定理: 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解集为凸集 可行解集S中的点x是极点的充分必要条件为x是基
础可行解 若线性规划问题有可行解,则必有基础可行解 若线性规划问题有最优解,则必有基础最优解 最优解可以在极点上达到
而一个m阶n维的LP问题, 基础可行解(极点)个数不超过
Cnm
n!
m!n m!
这就从理论上保证了可以在有限步内求得最优解
且满足
a11x1 a12 x2 a1n xn b1
a21x1 a22 x2 a2n xn b2
am1x1 am2 x2 amnxn bm bj 0( j 1,2,, m) xi 0(i 1,2,, n)
简化形式

x x1 x2 xi xn T
使目标函数
s` -15 2
-5
x3 4 1
1
x2 3
1
1
x5 2 1
-2 1
s` -19 0
-1 -2
x3 2 0
1 2 -1
x2 3
1
1
x1 2 1
-2 1
单纯形的生成
对于LP问题: min s cx Ax b x 0
称A的任一m m非奇异子矩阵B为此问题的一个基
假设A (B, N ),其中B为一个基
线性规划的基本性质
用代数解法求解约束方程时,由于变量数n=5, 方程数m=3,m<n,故有无穷多解。若在5个变量中 使其中p=n-m=2个变量取零值,则当方程组有解时,
其解是唯一的。这样的解称作基础解(基本解), 其个数为
Cnm
n!
m!n
m!
5! 3!2!
10
名词: 基础解、可行解 基础可行解 最优解、基础最优解 凸集、极点(不能成为凸集中任何线段内点的点)

线性规划的数学模型和基本性质

线性规划的数学模型和基本性质

1.线性规划介绍
美国科学院院士DANTZIG(丹齐克),1948年在 研究美国空军资源的优化配置时提出线性规划及其通用 解法 “单纯形法”。被称为线性规划之父。
线性规划之父的Dantzig (丹齐克)。据说,一次上课,Dantzig迟到 了,仰头看去,黑板上留了几个几个题目,他就抄了一下,回家后埋头 苦做。几个星期之后,疲惫的去找老师说,这件事情真的对不起,作业 好像太难了,我所以现在才交,言下很是 惭愧。几天之后,他的老师 就把他召了过去,兴奋的告诉他说他太兴奋了。Dantzig很不解 , 后来 才知道原来黑板上的题目根本就不是什么家庭作业,而是老师说的本领 域的未解决的问题,他给出的那个解法也就是单纯形法。这个方法是上 个世纪前十位的算法。
s.t.
2.线性规划数学模型
线性规划问题应用 市场营销(广告预算和媒介选择,竞争性定价,新产品 开发,制定销售计划) 生产计划制定(合理下料,配料,“生产计划、库存、 劳力综合”) 库存管理(合理物资库存量,停车场大小,设备容量) 运输问题 财政、会计(预算,贷款,成本分析,投资,证券管理) 人事(人员分配,人才评价,工资和奖金的确定) 设备管理(维修计划,设备更新) 城市管理(供水,污水管理,服务系统设计、运用)
1.线性规划介绍
线性规划研究的主要问题: 有一定的人力、财力、资源条件下,如何 合理安排使用,效益最高?
某项任务确定后,如何安排人、财、物, 使之最省?
2.线性规划数学模型
例1 美佳公司计划制造I,II两种家电产品。已知各 制造一件时分别占用的设备A、B的台时、调试时间及A、 B设备和调试工序每天可用于这两种家电的能力、各售出 一件时的获利情况如表I—l所示。问该公司应制造A、B两 种家电各多少件,使获取的利润为最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1
f(x
1
) =1 2
O
1
2
3
4
D 5 6
7
H 8
)=0
x1
结论:若LP问题存在最优解,则必在 可行域的某个极点上找到。
一般的,当等值线沿目标函数法向量方向平行移 动时,目标函数值逐步增加;当等值线沿目标函数法 向量反方向 平行移动时,目标函数值逐步减少。
二、几种特殊情况 1、LP存在多个解
思考题
已知LP问题如下: max z c1 x1 c2 x2 s.t 5 x2 15 6 x1 2 x2 24 x1 x2 5 x1 , x2 0 讨论c1 , c2的值如何变化,该 LP 可行域的每个极点依次 使目标函数达到最优。
1 B b 1 3 若B b 0,则称x 为 LP 的基本可行解, 0 B称为可行基矩阵,xB1 , xB2 , , xBm 为一组可行基。
4
若B 1b 0,则称基本可行解是非退化的,否
则称为退化的。
x1 3 x2 6 例: 引入松弛变量化为 x1 2 x2 4 6 x1 3 x2 x3 1 3 -1 0 系数矩阵A x4 4 1 -2 0 1 x1 2 x2
1 3 1 B1 1 -2
1 1
求基本解。
1 2 3 B 5 1 1 24 2 3 6 1 5 B11b 5 1 1 4 2 5
T
24 2 基本解为x , , 0, 0 . 5 5
1
或 B1 X B1 b 1 3 x1 6 增广矩阵 1 -2 x2 4 1 3 6 初等变换 1 3 6 0 -5 -2 1 -2 4
x2 ) ( x3 1) min z 3x1 2( x2
s.t x2 ) x4 7 x1 ( x2
x2 ) x3 x5 4 x1 ( x2
x1 0, x2无非负约束
x6 5 x3
, x2 , x3 , x4 , x5 , x6 0 x1 , x2
令cx p min1 j k cx j , 则当 p 1, j 0 j p 时,f
x cx p 最小。
对任意x S , 由于
k
cx j cx
j 1 k
j
j cd j
j 1 k
l
j cx
j 1 k k j l
jd
j 1
j
代入标准型

j 1
j
1,
j 0, j 1, , k j 0, j 1, , l.
k l j j min cx cd f j j j 1 j 1 k s.t. j 1 j 1 j 0, j 1, , k j 0, j 1, , l.
三、基和基本解
min z cx s.t. Ax b x0 设 r A m, c1n Amn n m bm1 0 xn1 A
按列分块
P1 , P2 , , Pn
Ax b 等价于 P 1 x1 P 2 x2 P n xn b
1、系数矩阵A中任意m列所组成的m阶可逆子方阵B, 称为(LP)的一个基(矩阵),变量xj,若它所对应的 列Pj包含在基B中,则称xj为基变量,否则称为非 基变量。基变量的全体称为一组基变量,记 xB1 , xB2 , , xBm . n! m 基矩阵的个数最多为 Cn m !(n m)!
z
x
max z min z
'
二、约束方程为不等式的转换 1、约束方程为 ai1 x1 ai 2 x2 ain xn bi 等价于 ai1 x1 ai 2 x2 ain xn yi bi yi 0 yi 称为松弛变量(slack variable)
2、约束方程为 ai1 x1 ai 2 x2 ain xn bi
等价于 ai1 x1 ai 2 x2 ain xn yi bi yi 0 yi 称为剩余变量(surplus variable)
三、决策变量x j 无非负限制的转换
如:x j 无非负约束
基矩阵为: 1 3 B1 1 -2
1 -1 B2 1 0
1 0 B3 1 1
1 0 B6 0 1
3 -1 B4 -2 0
3 0 B5 -2 1
6 x1 3x2 x3 x4 4 x1 2 x2
3、LP问题存在无界解
例: min z 3 x1 4 x2 s.t x1 3 x1 , x2 0 l1 x1 x2 1 l2
x2
3 2 1
z
l1
l2
C B
2 3 4
O
A1
x1
判断:若LP的可行域无界,则该LP可能 存在无界解。
3. 图解法的作用
• 能解决少量问题 • 揭示了线性规划问题的若干规律 规律1: 有最优解 有可行解 LP问题 无可行解(无解) 唯一解 无穷多解 无最优解(可行域为无界)
令:z 3 x1 2x2 x3 , x2 , x3 x3 1 x2 x2
五.含有绝对值 规划问题为
min | x1 | | x2 | | xn | s.t. Ax b
T
其中 x x1 , x2 , , xn , A, b为相应维数的矩阵和向量
x2
150 C 100
B (30,80)
例: min z 10 x1 15 x2 s.t 2x1 3x2 300 x1 , x2 0 l1 2 x1 1.5 x2 180 l2
50
z=1260
O
50
z=500
A 100
z=1000
150
x1
l2
结论:以z为参数的直线族与可行域某一条边平行, 最终重合,则 该LP存在多个解。
第二章 线性规划(linear programming)的 基本性质
LP的标准形式
1、极小化型 2、约束方程为等式 3、所有的决策变量为非负值 4、约束方程的右端项系数为非负值
n
min z c j x j
j 1 n
min z cx
c1n bm1 0 xn1
s.t
a x
ij j 1
引入xj 0, x j 0, 令 x j x j x j
四、决策变量有上下界的转换
如: 1 x3 5, x3 1, x 3 5
' 0, x3 4 令 x3 x3 1, 则 x3
例: max z 3 x1 2 x2 x3 s.t x1 x2 7 x1 x2 x3 5 1 x3 6
3
0
4
8
Z=2x1+3x2
x1

x2
10 9 8 7 6 5 4 3
f(x
2
max Z 6 x1 4 x2 2 x1 x2 x x 1 2 s .t . x2 x1 , x2 10 8 7 0
F E A B G C
3
最优解 : x1 2 x2 6 Z 36

max Z 2 x1 3x2 4 x 1 s.t . x1 2 x2 8 16 4 x2 12 x1 , x1+2x2=8 Q(4,2) 4x2=12
做目标函数2x1+3x2的等值线,与 阴影部分的边界相交于Q(4,2)点, Q点为最优解。
xB 2 设A B N , 其中r B m, 设x . xN 由Ax b得,BxB NxN b xB B 1b B 1 NxN
称x为(LP)的基本解。
B 1b 令 xN 0,得x 0
x
1 若存在j, 使得cd j 0,则f x , 即该问题无界. 2 对任意j , cd j 0, 令 j 0, j 1, , l.得
k j min cx j j 1 k j 1 s.t. j 1 j 0, j 1, , k
x2
2、LP问题无可行解
例: min z 10 x1 12 x2 s.t 5 x1 6 x2 900 l1 2x1 3x2 300 l2 x1 , x2 0
150 100 50 O 50
l2 100
l1 150 x1
结论:若LP的可行域为空集,则该LP问题 无可行解。
第二节
LP问题的基本性质
一、可行解 满足LP模型的约束条件且满足非负条件的解。 例: max z 3 x 2 x
1 2
s.t
x1 3 x2 6 x1 2 x2 4 x1 , x2 0
T T T 判断 X (5 1), X ( 1 3), X (2 1)
是否为可行解?
定理1: 线性规划的可行域是凸集。
二.最优极点
min cx 考虑标准形式: s.t. Ax b x0 设可行域S x | Ax b, x 0 . 极点:x , x
1
1
2
, , x
2
k
l
极方向:d , d , , d . 由表示定理,对任意x S x j 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