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有理数》拔高题及易错题精选附答案

合集下载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有理数的运算易错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有理数的运算易错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有理数的运算易错题汇编附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我国古代《易经》一书中记载,远古时期,人们通过在绳子上打结来记录数量,即“结绳计数”.如图,一位母亲在从右到左依次排列的绳子上打结,满七进一,用来记录孩子自出生后的天数,由图可知,孩子自出生后的天数是()A.81 B.508 C.928 D.1324【答案】B【解析】【分析】类比于现在我们的十进制“满十进一”,可以表示满七进一的数为:千位上的数×73+百位上的数×72+十位上的数×7+个位上的数.【详解】解:孩子自出生后的天数是:1×73+3×72+2×7+4=508,故选:B.【点睛】本题是以古代“结绳计数”为背景,按满七进一计算自孩子出生后的天数,运用了类比的方法,根据图中的数字列式计算;本题题型新颖,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了古代的数学知识,另一方面也考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2.电影《流浪地球》中有一个名词“洛希极限”,它是指两大星体之间可以保持平稳运行的最小距离,其中地球与木星之间的洛希极限约为10.9万公里,数据“10.9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正确的是()A.10.9×104B.1.09×104C.10.9×105D.1.09×105【答案】D【解析】【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详解】将10.9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09×105.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3.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包括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崇左六个市,户籍人口约2400万,该经济区户籍人口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A.2.4×103B.2.4×105C.2.4×107D.2.4×109【答案】C【解析】【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详解】将2400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2.4×107.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4.如果a是实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a和a都是正数B.(-a+2可能在x轴上C.a的倒数是1aD.a的相反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答案】B【解析】【分析】A、根据平方和绝对值的意义即可作出判断;B、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即可作出判断;C、根据倒数的定义即可作出判断;D、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即可作出判断.【详解】A、2a和a都是非负数,故错误;B、当a=0时,(-a+2在x轴上,故正确;C、当a=0时,a没有倒数,故错误;D、当a≥0时,a的相反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故错误;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绝对值,倒数,乘方等知识点的应用,比较简单.5.在运算速度上,已连续多次取得世界第一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其峰值性能为12.5亿亿次/秒.这个数据以亿次/秒为单位用科学计数法可以表示为( )亿次/秒 A .81.2510⨯B .91.2510⨯C .101.2510⨯D .812.510⨯【答案】B【解析】【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详解】解:12.5亿亿次/秒=1.25×109亿次/秒,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 的值以及n 的值.6.根据如图的程序运算:当输入x =50时,输出的结果是101;当输入x =20时,输出的结果是167.如果当输入x 的值是正整数,输出的结果是127,那么满足条件的x 的值最多有( )A .3个B .4个C .5个D .6个【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程序中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求出所求.【详解】根据题意得:2x +1=127,解得:x =63;2x +1=63,解得:x =31;2x +1=31,解得:x =15;2x +1=15,解得:x =7;2x +1=7,解得:x =3;2x +1=3,解得:x =1,则满足条件x 的值有6个,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以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7.清代·袁牧的一首诗《苔》中的诗句:“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若苔花的花粉直径约为0.0000084米,则数据0.0000084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8.4×10-5B.8.4×10-6C.84×10-7D.8.4×106【答案】B【解析】【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详解】8.现有若干张卡片,分别是正方形卡片A、B和长方形卡片C,卡片大小如图所示.如果要拼一个长为(a+2b),宽为(a+b)的大长方形,则需要C类卡片张数为()A.1 B.2 C.3 D.4【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2b)(a+b)=22++,则C类卡片需要3张.a ab b32考点:整式的乘法公式.9.一个整数81555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8.1555×1010,则原数中“0”的个数为()A.4 B.6 C.7 D.10【答案】B【解析】【分析】把8.1555×1010写成不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原数的形式即可得.【详解】∵8.1555×1010表示的原数为81555000000,∴原数中“0”的个数为6,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把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还原成原数,科学记数法的表示的数a×10n还成成原数时, n>0时,小数点就向右移动n位得到原数;n<0时,小数点则向左移动|n|位得到原数.10.若(x +y ﹣1)2+|x ﹣y +5|=0,则x =( )A .﹣2B .2C .1D .﹣1【答案】A【解析】【分析】由已知等式,利用非负数的性质列出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得到x 即可.【详解】解:∵(x +y ﹣1)2+|x ﹣y +5|=0, ∴1050x y x y +-=⎧⎨-+=⎩, 解得:23x y =-⎧⎨=⎩, 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根据两个非负数的和为零则这两个数均为零得出方程组是解决此题的的关键.11.若实数a ,b ,c ,d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正确的结论是( )A .a <-5B .b +d <0C .||||a c <D .c d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数轴得到-5<a<b<0<c<d ,且a d b c >>>,再依次判断各选项即可得到答案.【详解】由数轴得-5<a<b<0<c<d ,且a d b c >>>,∴A 错误;∵b+d>0,故B 错误; ∵a c >,∴C 错误; ∵d c >,c>0, ∴c d <D 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数轴上数的大小关系,绝对值的性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12.按如图所示的运算程序,能使输出结果为10的是( )A .x =7,y =2B .x =﹣4,y =﹣2C .x =﹣3,y =4D .x =12,y =3 【答案】D【解析】【分析】 根据运算程序,结合输出结果确定的值即可.【详解】解:A 、x =7、y =2时,输出结果为2×7+22=18,不符合题意;B 、x =﹣4、y =﹣2时,输出结果为2×(﹣4)﹣(﹣2)2=﹣12,不符合题意;C 、x =﹣3、y =4时,输出结果为2×(﹣3)﹣42=﹣22,不符合题意;D 、x =12、y =3时,输出结果为2×12+32=10,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了代数式的求值与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3.2018年我市用于资助贫困学生的助学金总额是445800000元,将4458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744.5810⨯B .84.45810⨯C .94.45810⨯D .100.445810⨯【答案】B【解析】【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 是负数.由此即可解答.【详解】4458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445800000=84.45810⨯.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 的值以及n 的值.14.一周时间有604800秒,6048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2604810⨯B .56.04810⨯C .66.04810⨯D .60.604810⨯ 【答案】B【解析】【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10n a ⨯的形式,其中110,a 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 是负数.【详解】60480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5位得到6.048,所以数字6048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56.04810⨯,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10n a ⨯的形式,其中110,a 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 的值以及n 的值.15.去年端午节假期第一天,国内游客人数达3050万人次,将数据“3050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63.0510⨯B .630.510⨯C .73.0510⨯D .83.0510⨯【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 是负数.【详解】3050万=30500000=73.0510⨯,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解题关键在于掌握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 的值以及n 的值.16.据报道,2019年元旦小长假云南省红河州共接待游客约为7038000人,将7038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570.3810⨯B .67.03810-⨯C .67.03810⨯D .60.703810⨯【答案】C【解析】【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 是负数.【详解】将7038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7.038×106.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解题关键在于掌握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 的值以及n 的值.17.2018年4月10日,“2018博鳌亚洲论坛”在我国海南省博鳌小镇如期举行,据统计,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亚洲经济总量为29.6万亿美元,高居全球七大洲之首.数据“29.6万亿”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A .2.96×108B .2.96×1013C .2.96×1012D .29.6×1012【答案】B【解析】【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 ×10n 的形式,其中1≤|a |<10,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 是负数.【详解】18.12010-的倒数是( ) A .2010-B .2010C .12010D .12010- 【答案】A【解析】【分析】 根据倒数的定义求解.【详解】解:根据互为倒数的两个数乘积为1可知:12010-的倒数为-2010.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倒数的定义,题目简单.19.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地处南岭山系西南部,广西东北部,行政区域总面积27 809平方公里.将27 809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 A .0.278 09×105B .27.809×103C .2.780 9×103D .2.780 9×104【答案】D【解析】【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大于10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小于1时,n 是负数.【详解】27 809=2.780 9×410,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 的值以及n 的值20.地球上海洋面积约为361000000平方公里,361000000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A .90.36110⨯B .73.6110⨯C .83.6110⨯D .736110⨯【答案】C【解析】【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 是负数.【详解】 361000000=83.6110⨯,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 的值以及n 的值.。

经典《有理数》总复习_拔高题及易错题精选附答案

经典《有理数》总复习_拔高题及易错题精选附答案

) +( 3 )]+[ ( 4 )+ ( )+ (15 )]
37
37
37
4
4
2
=0
1 (2) 0.125 12 ( 16) ( 2 2 )
解:原式 =[- 0.125× (- 16) ]×[ 12× ( =2× (- 30) =- 60
三、解答题 (共 82 分 )
1. ( 12 分)计算:
10
15
5
1
9
(1) ( 12 37 ) 3 37 ( 4.25) ( 37 ) ( 15 2 ) ( 4 )
10
15
1
51
9
解:原式 =( 12
1307
)+ (
3
5
37
)+(
15
4
4 )+ ( 137
)+ (15
9
21)+ (
4)
=[ ( 12 )+ (
它跳第 100 次落下时,落点处离 O 点的距离是
个单位.
三、解答题 (共 82 分 )
1. ( 12 分)计算:
10
15
5
1
9
(1) ( 12 37 ) 3 37 ( 4.25) ( 37 ) ( 15 2 ) ( 4 )
1 (2) 0.125 12 ( 16) ( 2 2 )
2. (5 分)计算 1- 3+ 5- 7+ 9- 11+… +97- 99.
值.其中 x 和 y 满足 (x 12)2 |1 3 y | 0 .
1
1111
1
1
(4) 2 1 3 2 4 3 … 1000 999
5. (6 分) 已知 a 1 b 2 2 0 ,求 (a+ b) 2016+ a2017.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易错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易错题(含答案)

有理数易错题(1)一.选择题(共5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xB.若|x﹣1|+2取最小值,则x=0C.若x>1>y>﹣1,则|x|<|y|D.若|x+1|≤0,则x=﹣12.如图,一个不完整的数轴(单位长度为1)上有A,B,C三个点,若点A,B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则图中点C表示的数是()A.﹣2B.0 C.1 D.43.如图所示,则|a﹣b|=()A.a+b B.﹣a﹣bC.a﹣b D.b﹣a4.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把﹣a,b,0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0<﹣a<b B.﹣a<0<bC.b<0<﹣a D.b<﹣a<05.已知a、b是不为0的有理数,且|a|=﹣a,|b|=b,|a|>|b|,那么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a、b,正确的是()A.B.C.D.二.填空题(共8小题)6.一个数的相反数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比其相反数大的数是.7.数轴上A点表示﹣3,B、C两点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且点B到点A的距离是2,则点C表示的数应该是.8.已知m与n互为相反数,且m与n之间的距离为6,且m<n,则m=,n=.9.若m,n互为相反数,m<n,且m与n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之间的距离是5.8,则m=.10.一个数a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在原点左边,且|a|=9,则a的值为.11.相反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是,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是,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是,平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立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12.有理数a,b,c对应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如下图:那么1a−b,1c−b,1a−c中,其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13.点A在数轴上距离原点3个单位长度,将A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7个单位长度,此时点A表示的数是.三.解答题(共2小题)14.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a、b,A、B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在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a﹣b|.请用上面的知识解答下面的问题:(1)数轴上表示1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数轴上表示﹣2和﹣4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2)数轴上表示x和﹣1的两点A和B之间的距离是,如果|AB|=2,那么x为;(3)|x+1|+|x﹣2|取最小值是.15.化简下列各式的符号,并回答问题:①﹣(﹣2);②+(−15);③﹣[﹣(﹣4)];④﹣[﹣(+3.5)];⑤﹣{﹣[﹣(﹣5)]};⑥﹣{﹣[﹣(+5)]}.(1)当+5前面有1000个负号,化简后结果是多少?(2)当﹣5前面有999个负号,化简后结果是多少?(3)你能总结出什么规律?有理数易错题(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5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xB.若|x﹣1|+2取最小值,则x=0C.若x>1>y>﹣1,则|x|<|y|D.若|x+1|≤0,则x=﹣1【解答】解:A、当x=0时,|x|=x,故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B、∵|x﹣1|≥0,∴当x=1时,|x﹣1|+2取最小值,故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x>1>y>﹣1,∴|x|>1,|y|<1,∴|x|>|y|,故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D、∵|x+1|≤0,|x+1|≥0,∴x+1=0,∴x=﹣1,故此选项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2.如图,一个不完整的数轴(单位长度为1)上有A,B,C三个点,若点A,B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则图中点C表示的数是()A.﹣2B.0C.1D.4【解答】解:∵点A,B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原点在图中所示位置:∴点C表示的数1.故选:C.3.如图所示,则|a﹣b|=()A.a+b B.﹣a﹣b C.a﹣b D.b﹣a【解答】解:通过数轴可判断a<0,b>0,所以﹣b<0,所以a﹣b<0,所以|a﹣b|=b﹣a,故选:D.4.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把﹣a,b,0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0<﹣a<b B.﹣a<0<b C.b<0<﹣a D.b<﹣a<0【解答】解:由数轴可知,a<0<b,|a|<|b|,∴0<﹣a<b,故选:A.5.已知a、b是不为0的有理数,且|a|=﹣a,|b|=b,|a|>|b|,那么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a、b,正确的是()A.B.C.D.【解答】解:∵|a|=﹣a,|b|=b,∴a≤0,b≥0,∵|a|>|b|,∴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比b到原点的距离大,故选:C.二.填空题(共8小题)6.一个数的相反数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0;比其相反数大的数是正数.【解答】解:0的相反数是0;正数大于它的相反数.故答案为:0;正数.7.数轴上A点表示﹣3,B、C两点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且点B到点A的距离是2,则点C表示的数应该是1或5.【解答】解:∵点B到点A的距离是2,∴点B表示的数为﹣1或﹣5,∵B、C两点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点C表示的数应该是1或5.故答案为1或5.8.已知m与n互为相反数,且m与n之间的距离为6,且m<n,则m=﹣3,n=3.【解答】解:∵m与n互为相反数,∴n=﹣m,∵m<n,且m与n之间的距离为6,∴n﹣m=6,∴﹣m﹣m=6,∴﹣2m=6,解得m=﹣3,∴n=3.故答案为:﹣3,3.9.若m,n互为相反数,m<n,且m与n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之间的距离是5.8,则m=﹣2.9.【解答】解:∵m,n互为相反数,∴n=﹣m,∵m<n,且m与n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之间的距离是5.8,∴n﹣m=5.8,∴﹣m﹣m=5.8,∴﹣2m=5.8,解得m=﹣2.9.故答案为:﹣2.9.10.一个数a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在原点左边,且|a|=9,则a的值为﹣9.【解答】解:∵|a|=9,∴a=±9,∵数a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在原点左边,∴a=﹣9.故答案为:﹣9.11.相反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是0,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是±1,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是非负数,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是0,平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0、1,立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1、0.【解答】解:相反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是0,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是±1,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是0、1,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是0,平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非负数,立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1、0.故:答案是:0;±1,非负数;0;0、1;±1、0.12.有理数a,b,c对应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如下图:那么1a−b,1c−b,1a−c中,其中最大的是1c−b,最小的是1a−b.【解答】解:∵a<b<c,∴a﹣b<0,c﹣b>0,a﹣c<0,∴a﹣b<a﹣c<0,∴1a−b<1a−c<1c−b,故答案为1c−b,1a−b.13.点A在数轴上距离原点3个单位长度,将A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7个单位长度,此时点A表示的数是﹣6或0.【解答】解:点A在数轴上距离原点3个单位长度,当点A在原点左边时,点A表示的数是﹣3,将A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7个单位长度,此时点A表示的数是﹣3+4﹣7=﹣6;当点A在原点右边时,点A表示的数是3,将A向右移动4个单位,再向左移动7个单位长度得3+4﹣7=0.故答案为:﹣6 或0.三.解答题(共2小题)14.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a、b,A、B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在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a﹣b|.请用上面的知识解答下面的问题:(1)数轴上表示1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4,数轴上表示﹣2和﹣4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2,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4;(2)数轴上表示x和﹣1的两点A和B之间的距离是|x+1|,如果|AB|=2,那么x为1或﹣3;(3)|x+1|+|x﹣2|取最小值是3.【解答】解:(1)数轴上表示1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5﹣1|=4;数轴上表示﹣2和﹣4的两点之间的距离=|﹣2﹣(﹣4)|=2;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3﹣1|=4;故答案为:4;2;4;(2)数轴上表示x和﹣1的两点A和B之间的距离=|x﹣(﹣1)|=|x+1|;∵|AB|=2,∴x+1=±2.解得:x=1或x=﹣3.故答案为:|x+1|;1或﹣3;(3)|x+1|+|x﹣2|表示数轴上某点到﹣1和2的距离之和.∴当﹣1≤x≤2时,|x+1|+|x﹣2|有最小值,最小值为3.故答案为:3.15.化简下列各式的符号,并回答问题:①﹣(﹣2);②+(−15);③﹣[﹣(﹣4)];④﹣[﹣(+3.5)];⑤﹣{﹣[﹣(﹣5)]};⑥﹣{﹣[﹣(+5)]}.(1)当+5前面有1000个负号,化简后结果是多少?(2)当﹣5前面有999个负号,化简后结果是多少?(3)你能总结出什么规律?【解答】解:①﹣(﹣2)=2;②+(−15)=−15;③﹣[﹣(﹣4)]=﹣4;④﹣[﹣(+3.5)]=+3.5;⑤﹣{﹣[﹣(﹣5)]}=5;⑥﹣{﹣[﹣(+5)]}=﹣5.(1)当+5前面有1000个负号,化简后结果是+5;(2)当﹣5前面有999个负号,化简后结果是+5,规律:在一个数的前面有偶数个负号,化简结果是本身;在一个数的前面有奇数个负号,化简结果是这个数的相反数.。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有理数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有理数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一、初一数学有理数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如图,已知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为,点表示的数为,点到点、点的距离相等,动点从点出发,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 ( 大于秒.(1)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2)求当等于多少秒时,点到达点处?(3)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4)求当等于多少秒时,、之间的距离为个单位长度.【答案】(1)1(2)解:[6-(-4)]÷2=10÷2=5(秒)答:当t=5秒时,点P到达点A处.(3)2t-4(4)解:当点P在点C的左边时,2t=3,则t=1.5;当点P在点C的右边时,2t=7,则t=3.5.综上所述,当t等于1.5或3.5秒时,P、C之间的距离为2个单位长度.【解析】【解答】解:(1)依题意得,点C是AB的中点,故点C表示的数是: =1. 故答案是:1;( 3 )点P表示的数是2t-4.故答案是:2t-4;【分析】(1)根据x c=可求解;(2)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等于两点坐标之差的绝对值可求得AB的距离,再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可求解;(3)根据题意可得点P表示的数=点P运动的距离+X B可求解;(4)由题意可分两种情况讨论求解:① 当点P在点C的左边时,由题意可列关于t的方程求解;② 当点P在点C的右边时,同理可求解.2.(1)观察发现,,,……,.=1﹣=.=1﹣=.=________.(2)构建模型=________.(n为正整数)(3)拓展应用:① =________.② =________.③一个数的八分之一,二十四分之一,四十八分之一,八十分之一的和比这个数的四分之一小1,这个数是________.【答案】(1)(2)(3);;20.【解析】【解答】(1) ==1﹣=,故答案为:;(2) ==1﹣=,故答案为:;(3)①原式==1﹣=,故答案为:;②原式===1﹣=,故答案为:;③设这个数为x,根据题意得:( )x= x﹣1,整理得: x= x﹣1,去分母得:( )x=x﹣4,即(1﹣ )x=x﹣4,整理得: x=x﹣4,解得:x=20,答:这个数是20.【分析】(1)各项拆项后,计算即可求出值;(2)归纳总结得到一般性规律,写出即可;(3)①原式拆项后,计算即可求出值;②原式变形后拆项,计算即可求出值;③设这个数为x,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结果.3.我们知道,在数轴上,表示数表示的点到原点的距离,这是绝对值的几何意义,进一步地,如果数轴上两个点A、B,分别对应数a,b,那么A、B两点间的距离为:如图,点A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a,点B对应的数为b,且a,b满足:(1)求a,b的值;(2)求线段AB的长;(3)如图①,点C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x,且是方程的解,在数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若存在,求出点M对应的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4)如图②,若N点是B点右侧一点,NA的中点为Q,P为NB的三等分点且靠近于B点,当N在B的右侧运动时,请直接判断的值是不变的还是变化的,如果不变请直接写出其值,如果是变化的请说明理由.【答案】(1)解:,,且,解得,,;(2)解:(3)解:存在.设M点对应的数为m,解方程,得,点C对应的数为,,,即,①当时,有,解得,;②当时,有,此方程无解;③当时,有,解得, .综上,M点对应的数为:或4.(4)解:设点N对应的数为n,则,,若N点是B点右侧一点,NA的中点为Q,P为NB的三等分点且靠近于B点,,,,点Q对应的数为:,点P对应的数为:,,①当时,,此时的值随N点的运动而变化;②当时,,此时的值随N点的运动而不变化.【解析】【分析】(1)根据“若非负数和等于0,则非负数均为0”列出方程进行解答便可;(2)根据数轴上两点的距离公式进行计算便可;(3)根据已知线段的关系式,列出绝对值方程进行解答便可;(4)用N点表示的数n,列出关于n的代数式进行讨论解答便可.4.已知:b是最小的正整数,且a、b满足,请回答问题:(1)请直接写出a、b、c的值: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2)a、b、c所对应的点分别为A、B、C,若点B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C,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试计算此时BC—AB的值.(3)在(1)(2)的条件下,点A、B、C开始在数轴上运动,若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和点C分别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和x(x>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请问:是否存在x,使BC-AB的值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不变,若存在求出x;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1;1;4(2)解:BC-AB=(4-1)-(1+1)=3-2=1.故此时BC-AB的值是1(3)解:t秒时,点A对应的数为-1-t,点B对应的数为3t+1,点C对应的数为xt+4.∴BC=(xt+4)-(3t+1)=(x-3)t+3,AB=(3t+1)-(-1-t)=4t+2,∴BC-AB=(x-3)t+3-(4t+2)=(x-7)t+1,∴BC-AB的值不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时,其值为7【解析】【解答】解:(1)∵b是最小的正整数,∴b=1,∵|c-4|+(a+b)2=0,∴c-4=0,a+b=0,∴a=-1,c=4【分析】(1)根据b是最小的正整数,即可确定b的值,然后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是0,则每个数是0,即可求得a,b,c的值;(2)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求BC、AB的值,进一步得到BC-AB的值;(3)先求出BC=4t+3,AB=4t+2,从而得出BC-AB,从而求解.5.观察下面的式子:, , ,(1)你发现规律了吗?下一个式子应该是________;(2)利用你发现的规律,计算:【答案】(1)(2)解:==== .【解析】【解答】(1)根据规律,下一个式子是:【分析】(1)规律:两个自然数(0除外)的乘积的倒数等于这两个自然数倒数的差,据此写出结论即可;(2)利用规律将原式转化为加减运算,然后利用加法结合律进行计算即可.6.快递员小王下午骑摩托车从总部出发,在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上来回收送包裹.他行驶的情况记录如下(向东记为“ ”,向西记为“ ”,单位:千米):,,,,,,(1)小王最后是否回到了总部?(2)小王离总部最远是多少米?在总部的什么方向?(3)如果小王每走米耗油毫升,那么小王下午骑摩托车一共耗油多少毫升?【答案】(1)解:+2-3.5+3-4-2+2.5+2=0,∴小王最后回到了总部(2)解:第一次离总部2=2千米;第二次:2-3.5=-1.5千米;第三次:-1.5+3=1.5千米;第四次:1.5-4=-2.5千米;第五次:-2.5-2=-4.5千米;第六次:-4.5+2.5=-2千米;第七次:-2+2=0千米.所以离总部最远是4.5千米,在总部的西方向(3)解:|+2|+|-3.5|+|+3|+|-4|+|-2|+|+2.5|+|+2|=2+3.5+3+4+2+2.5+2=19千米又∵摩托车每行驶1千米耗油30毫升,∴19×30=570(毫升)∴这一天下午共耗油570毫升.【解析】【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法,再根据正负数即可;(2)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法,再根据正负数即可;(3)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再根据正负数即可;7.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a、点B表示数b,a、b满足|a﹣40|+(b+8)2=0.点O是数轴原点.(1)点A表示的数为________,点B表示的数为________,线段AB的长为________.(2)若点A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C,点B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C,请在数轴上找一点C,使AC=2BC,则点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________.(3)现有动点P、Q都从B点出发,点P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A移动;当点P移动到O点时,点Q才从B点出发,并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移动,且当点P 到达A点时,点Q就停止移动,设点P移动的时间为t秒,问:当t为多少时,P、Q两点相距4个单位长度?【答案】(1)40;﹣8;48(2)8或﹣40(3)解:(i)当0<t≤8时,点Q还在点B处,∴PQ=t=4;(ii)当8<t≤12时,点P在点Q的右侧,∴解得:;(iii)当12<t≤48时,点P在点Q的左侧,∴3(t﹣8)﹣t=4,解得:t=14,综上所述:当t为4秒、10秒和14秒时,P、Q两点相距4个单位长度.【解析】【解答】解:(1)∵|a﹣40|+(b+8)2=0,∴a﹣40=0,b+8=0,解得a=40,b=﹣8,AB=40﹣(﹣8)=48.故点A表示的数为40,点B表示的数为﹣8,线段AB的长为48;(2)点C在线段AB 上,∵AC=2BC,∴AC=48× =32,点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40﹣32=8;点C在射线AB上,∵AC=2BC,∴AC=40×2=80,点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40﹣80=﹣40.故点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8或﹣40;【分析】(1)根据偶次方以及绝对值的非负性即可求出a、b的值,可得点A表示的数,点B表示的数,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求线段AB的长;(2)分两种情况:点C在线段AB上,点C在射线AB上,进行讨论即可求解;(3)分0<t≤8、8<t≤12,12<t≤48三种情况考虑,根据P,Q移动的路程结合PQ=4即可得出关于t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8.如图,数轴上两点分别表示有理数-2和5,我们用来表示两点之间的距离.(1)直接写出的值=________;(2)若数轴上一点表示有理数m,则的值是________;(3)当代数式∣n +2∣+∣n -5∣的值取最小值时,写出表示n的点所在的位置;(4)若点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同时向数轴负方向运动,求经过多少秒后,点到原点的距离是点到原点的距离的2倍.【答案】(1)7(2)(3)解:n点位于线段AB上(包括A、B两点),即时有最小值7;即:(4)解:设经过x秒后点A到原点的距离是点B到原点的距离的2倍,第一种情况:2+2x=2(5-3x),解得:x=1第二种情况:2+2x=2(3x-5),解得:x=3答:经过1秒或3秒后点A到原点的距离是点B到原点的距离的2倍.【解析】【解答】解:(1)故答案为:7(2)【分析】(1)根据两点间距离公式求解即可;(2)根据两点间距离公式求解即可;(3)根据n+2和n-5以及两点间距离公式,即可得出n的取值范围;(4)设经过x秒后点A到原点的距离是点B到原点的距离的2倍,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分两种情况列出方程,求解即可.9.阅读下列材料:1×2=(1×2×3-0×1×2),2×3=(2×3×4-1×2×3),3×4=(3×4×5-2×3×4),由以上三个等式相加,可得1×2+2×3+3×4= ×3×4×5=20.读完以上材料,请你计算下列各题:(1)1×2+2×3+3×4+…+10×11(写出过程);(2)1×2+2×3+3×4+…+ n×( n+1)=________;(3)1×2×3+2×3×4+3×4×5+…+7×8×9=________.【答案】(1)解:1×2+2×3+3×4+…+10×11,= ×(1×2×3-0×1×2)+ ×(2×3×4-1×2×3)+ ×(3×4×5-2×3×4)+…+ ×(10×11×12-9×10×11),= ×(1×2×3-0×1×2+2×3×4-1×2×3+3×4×5-2×3×4+…+10×11×12-9×10×11),= ×10×11×12,=440;(2) n(n+1)(n+2)(3)1260【解析】【解答】解:(2)∵1×2+2×3+3×4= ×3×4×5,∴1×2+2×3+3×4+…+n×(n+1)= n(n+1)(n+2);(3)1×2×3+2×3×4+3×4×5+…+7×8×9=×7×8×9×10=1260.故答案为:n(n+1)(n+2);1260.【分析】(1)根据题目信息列出算式,然后提取,进行计算即可得解;(2)观察不难发现,两个连续的自然数的积等于这两个数与后面的数的积减去与前面的数的积的,然后列出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3)根据(2)的规律类比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10.阅读材料:如图①,若点B把线段分成两条长度相等的线段AB和BC,则点B叫做线段AC的中点.回答问题:(1)如图②,在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是﹣2,点B所表示的数是0,点C所表示的数是3.①若A是线段DB的中点,则点D表示的数是________;②若E是线段AC的中点,求点E表示的数________.(2)在数轴上,若点M表示的数是m,点N所表示的数是n,点P是线段MN的中点.①若点P表示的数是1,则m、n可能的值是________(填写符合要求的序号);(i)m=0,n=2;(ii)m=﹣5,n=7;(iii)m=0.5,n=1.5;(iv)m=﹣1,n=2②直接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点P表示的数________.【答案】(1)﹣4;;(2)(i)(ii)(iii); .【解析】【解答】解:(1)①点A所表示的数是﹣2,点B所表示的数是0,A是线段DB 的中点,∴点D表示的数是﹣4,故答案为﹣4;②点A所表示的数是﹣2,点C所表示的数是3,E是线段AC的中点,∴点E表示的数为.(2)①点M表示的数是m,点N所表示的数是n,点P是线段MN的中点,点P表示的数是1,∴1=,即m+n=2,∴m、n可能的值是:(i)m=0,n=2;(ii)m=﹣5,n=7;(iii)m=0.5,n=1.5.故答案为(i)(ii)(iii);②点P表示的数为.【分析】(1)①依据点A所表示的数是-2,点B所表示的数是0,A是线段DB的中点,即可得到点D表示的数;②依据点A所表示的数是-2,点C所表示的数是3,E是线段AC 的中点,即可得到点E表示的数;(2)①依据点M表示的数是m,点N所表示的数是n,点P是线段MN的中点,点P表示的数是1,即可得到m、n可能的值;②依据中点公式即可得到结果.11.已知数轴上,点A和点B分别位于原点O两侧,AB=14,点A对应的数为a,点B对应的数为b.(1)若b=-4,则a的值为________.(2)若OA=3OB,求a的值.(3)点C为数轴上一点,对应的数为c.若O为AC的中点,OB=3BC,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c的值.【答案】(1)10(2)解:当A在原点O的右侧时(如图):设OB=m,列方程得:m+3m=14,解这个方程得,,所以,OA= ,点A在原点O的右侧,a的值为 .当A在原点的左侧时(如图),a=-综上,a的值为± .(3)解:当点A在原点的右侧,点B在点C的左侧时(如图), c=- .当点A在原点的右侧,点B在点C的右侧时(如图), c=-8.当点A在原点的左侧,点B在点C的右侧时,图略,c= .当点A在原点的左侧,点B在点C的左侧时,图略,c=8.综上,点c的值为:±8,±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画出数轴,由已知条件得出AB=14,OB=4,则OA=10,得出a的值为10.(2)分两种情况,点A在原点的右侧时,设OB=m,列一元一次方程求解,进一步得出OA 的长度,从而得出a的值.同理可求出当点A在原点的左侧时,a的值.(3)画数轴,结合数轴分四种情况讨论计算即可.12.(1)阅读下面材料:点、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实数,,、两点之间的距高表示为当、两点中有一点在原点时,不妨设点在原点,如图1,;当、都不在原点时,①如图2,点、都在原点的右侧,;②如图3,点、都在原点的左侧,;③如图4,点、在原点的两侧,;(1)回答下列问题:①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____,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②数轴上表示和-1的两点和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如果,那么为________;③当代数式取最小值时,相应的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④求的最小值,提示:.【答案】(1)3;3;4;;1或-3;-1≤x≤2;解:④.④由③可知,要使最小,则在1和2015之间即可,要使最小,则在2和2014之间即可…… 以此类推,要使最小,则在1007和1009之间即可,最后还剩余最小时,取即可,当时,原式【解析】【解答】解:①表示2和5的两点间的距离为,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②表示和-1的两点和之间的距离为,若,则,∴,∴或③ ,是到的距离,表示到的距离,当在和2之间时,距离之和最小,∴取最小值时,相应的的取值范围是【分析】①根据(1)中的两点间距离公式可求答案;②根据(1)中的两点间距离公式列出方程求解;③根据线段上的点到两端的距离之和最小可得结果;④根据线段上的点到两端的距离之和最小列出算式计算即可;。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有理数经典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有理数经典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有理数经典测试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1是最小的自然数;B .正分数、0、负分数统称分数C .绝对值最小的数是0;D .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答案】C【解析】【分析】0是最小的自然数,属于整数,没有倒数,在解题过程中,需要关注【详解】最小的自然是为0,A 错误;0是整数,B 错误;任何一个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的,故绝对值最小为0,C 正确;0无倒数,D 错误【点睛】本题是有理数概念的考查,主要需要注意0的特殊存在2.若2(1)210x y -++=,则x +y 的值为( ).A .12B .12-C .32D .32- 【答案】A【解析】解:由题意得:x -1=0,2y +1=0,解得:x =1,y =12-,∴x +y =11122-=.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个非负数都为0.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数轴上表示-a 的点一定在原点的左边B .有理数a 的倒数是1aC .一个数的相反数一定小于或等于这个数D .如果a a =-,那么a 是负数或零【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实数与数轴的对应关系、倒数、相反数、绝对值的定义来解答.【详解】解:A 、如果a<0,那么在数轴上表示-a 的点在原点的右边,故选项错误;B 、只有当a≠0时,有理数a 才有倒数,故选项错误;C 、负数的相反数大于这个数,故选项错误;D 、如果a a =-,那么a 是负数或零是正确.故选D.【点睛】 本题考查了数轴、倒数、相反数、绝对值准确理解实数与数轴的定义及其之间的对应关系.倒数的定义:两个数的乘积是1,则它们互为倒数;相反数的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绝对值的性质: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4.下列四个数中,是正整数的是( ) A .﹣2B .﹣1C .1D .12【答案】C【解析】【分析】正整数是指既是正数又是整数,由此即可判定求解.【详解】A 、﹣2是负整数,故选项错误;B 、﹣1是负整数,故选项错误;C 、1是正整数,故选项正确;D 、12不是正整数,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 考查正整数概念,解题主要把握既是正数还是整数两个特点.5.实效m ,n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则下列各式子正确的是( )A .m n >B .n m ->C .m n ->D .m n <【答案】C【解析】【分析】从数轴上可以看出m 、n 都是负数,且m <n ,由此逐项分析得出结论即可.【详解】解:因为m 、n 都是负数,且m <n ,|m|<|n|,A 、m >n 是错误的;B 、-n >|m|是错误的;C 、-m >|n|是正确的;D 、|m|<|n|是错误的.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关键是根据绝对值的意义等知识解答.6.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是( )A .整数B .实数C .有理数D .无理数【答案】B【解析】∵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是实数.故选B.7.在数轴上,实数a ,b 对应的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且这两个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0a b +=B .0a b -=C .a b <D .0ab >【答案】A 【解析】由题意可知a<0<1<b ,a=-b ,∴a+b=0,a-b=2a<0,|a|=|b|,ab<0,∴选项A 正确,选项B 、C 、D 错误,故选A.8.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所示,则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A .a b >B .a c a c -=-C .a b c -<-<D .b c b c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数轴得出a <b <0<c ,|b |<|a |,|b |<|c |,再逐个判断即可.【详解】从数轴可知:a <b <0<c ,|b |<|a |,|b |<|c |.A .a <b ,故本选项错误;B .|a ﹣c |=c ﹣a ,故本选项错误;C.﹣a>﹣b,故本选项错误;D.|b+c|=b+c,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和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能根据数轴得出a<b<0<c,|b|<|a|,|b|<|c|,用了数形结合思想.9.如图,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A.ab>0 B.a﹣b>0 C.a+b>0 D.﹣b<a【答案】B【解析】解:A、由图可得:a>0,b<0,且﹣b>a,a>b∴ab<0,故本选项错误;B、由图可得:a>0,b<0,a﹣b>0,且a>b∴a+b<0,故本选项正确;C、由图可得:a>0,b<0,a﹣b>0,且﹣b>a∴a+b<0;D、由图可得:﹣b>a,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10.如图数轴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0 B.b>0 C.b>a D.a>b【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数轴,可判断出a为正,b为负,且a距0点的位置较近,根据这些特点,判定求解【详解】∵a在原点右侧,∴a>0,A正确;∵b在原点左侧,∴b<0,B错误;∵a在b的右侧,∴a>b,C错误;∵b距离0点的位置远,∴a<b,D错误【点睛】本题是对数轴的考查,需要注意3点:(1)在0点右侧的数为正数,0点左侧的数为负数;(2)数轴上的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大;(3)离0点越远,则绝对值越大11.如图,四个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M ,P ,N ,Q ,若点M ,N 表示的有理数互为相反数,则图中表示绝对值最小的数的点是( )A .点MB .点NC .点PD .点Q【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点M ,N 表示的有理数互为相反数,∴原点的位置大约在O 点,∴绝对值最小的数的点是P 点,故选C .考点:有理数大小比较.12.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组是( )A .2-()22-B .2-38-C .12-与2D .2-2 【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相反数的概念及性质逐项分析得出答案即可.【详解】A 、-2()22-=2,符合相反数的定义,故选项正确;B 、-238-不互为相反数,故选项错误;C 、12-与2不互为相反数,故选项错误; D 、|-2|=2,2与2不互为相反数,故选项错误.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相反数的定义,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在本题中要注意理解求|-2|的相反数就是求2的相反数,不要受绝对值中的符号的影响.13.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A .近似数0.010精确到百分位B .|x-y |=|y-x |C .如果两个角互补,那么一个是锐角,一个是钝角D .若线段AP=BP ,则P 一定是AB 中点【答案】B【解析】【分析】A中,近似数精确位数是看小数点后最后一位;B中,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C中,互补性质的考查;D中,点P若不在直线AB上则不成立【详解】A中,小数点最后一位是千分位,故精确到千分位,错误;B中,x-y与y-x互为相反数,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正确;C中,若两个角都是直角,也互补,错误;D中,若点P不在AB这条直线上,则不成立,错误故选:B【点睛】概念的考查,此类题型,若能够举出反例来,则这个选项是错误的14.2019的倒数的相反数是()A.-2019 B.12019-C.12019D.2019【答案】B【解析】【分析】先求2019的倒数,再求倒数的相反数即可.【详解】2019的倒数是1 2019,1 2019的相反数为12019-,所以2019的倒数的相反数是1 2019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倒数和相反数,熟练掌握倒数和相反数的求法是解题的关键.15.7-的绝对值是()A.17-B.17C.7D.7-【答案】C【解析】【分析】负数的绝对值为这个数的相反数.【详解】|-7|=7,即答案选C.【点睛】掌握负数的绝对值为这个数的相反数这个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16.- 14的绝对值是( ) A .-4B .14C .4D .0.4【答案】B【解析】【分析】 直接用绝对值的意义求解. 【详解】 −14的绝对值是14. 故选B .【点睛】 此题是绝对值题,掌握绝对值的意义是解本题的关键.17.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0a b +=B .0a b ->C .0ab >D .b a <【答案】D【解析】【分析】由图可判断a 、b 的正负性,a 、b 的绝对值的大小,即可解答.【详解】根据数轴可知:-2<a <-1,0<b <1,∴a+b <0,|a|>|b|,ab <0,a-b <0.所以只有选项D 成立.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了数轴的有关知识,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可以解决此类问题.数轴上,原点左边的点表示的数是负数,原点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是正数.18.已知a ,b ,c 是有理数,当0a b c ++=,0abc <时,求a b c b c a c a b+-+++的值为( )A .1或-3B .1,-1或-3C .-1或3D .1,-1,3或-3 【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0a b c ++=,0abc <,可知这三个数中只能有一个负数,另两个为正数,把0a b c ++=变形代入代数式求值即可.【详解】解:∵0a b c ++=,∴b c a +=-、a c b +=-、a b c +=-,∵0abc <,∴a 、b 、c 三数中有2个正数、1个负数, 则a b c a b c b c a c a b a b c+-=+-+++---, 若a 为负数,则原式=1-1+1=1,若b 为负数,则原式=-1+1+1=1,若c 为负数,则原式=-1-1-1=-3,所以答案为1或-3.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性质,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难点在于判断出负数的个数.19.已知整数01234,,,,,L a a a a a 满足下列条件:01021320,1,2,3==-+=-+=-+L a a a a a a a 以此类推,2019a 的值为( ) A .1007-B .1008-C .1009-D .1010-【答案】D【解析】【分析】通过几次的结果,发现并总结规律,根据发现的规律推算出要求的字母表示的数值.【详解】解:00a =, 101011a a =-+=-+=-,212121a a =-+=--+=-,323132a a =-+=--+=-,434242a a =-+=--+=-,545253a a=-+=--+=-,656363a a=-+=--+=-,767374a a=-+=--+=-,……由此可以看出,这列数是0,-1,-1,-2,-2,-3,-3,-4,-4,……,(2019+1)÷2=1010,故20191010a=-,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运算,对于计算规律的发现和总结.20.在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2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A.2 B.2-C.2±D.1 2±【答案】C【解析】【分析】与原点距离是2的点有两个,是±2.【详解】解:与原点距离是2的点有两个,是±2.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数轴的知识点,有两个答案.。

七年级上册数学拔高卷

七年级上册数学拔高卷

七年级上册数学拔高卷一、有理数。

1. 概念深化。

- 有理数的分类拓展: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整数、分数分类,还要能根据数的性质(如正有理数、负有理数、非正有理数、非负有理数等)进行分类。

例如:判断-π不是有理数,因为它是无限不循环小数;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有理数中的整数。

-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除了常规的数轴比较法、绝对值比较法,还可以出一些复杂的比较题目。

如比较-(3)/(4)和-(4)/(5)的大小。

先求出它们的绝对值|-(3)/(4)|=(3)/(4)=(15)/(20),|-(4)/(5)|=(4)/(5)=(16)/(20),因为(15)/(20)<(16)/(20),根据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所以-(3)/(4)>-(4)/(5)。

2. 运算技巧。

-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提高运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例如:计算[1 - ((1)/(2)-(1)/(3))]×(-6)。

先算小括号里的(1)/(2)-(1)/(3)=(1)/(6),再算中括号里的1-(1)/(6)=(5)/(6),最后算乘法(5)/(6)×(-6)= - 5。

同时要注意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

- 简便运算:利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如计算25×(3)/(4)-(-25)×(1)/(2)+25×(-(1)/(4)),可根据乘法分配律25×((3)/(4)+(1)/(2)-(1)/(4)) = 25×1=25。

二、整式的加减。

1. 单项式与多项式概念。

- 单项式的系数、次数:准确判断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例如:单项式-frac{2π x^2y}{3}的系数是-(2π)/(3),次数是2 + 1=3。

- 多项式的项、次数:对于多项式3x^2y - 2xy + 5,它有三项,分别是3x^2y、-2xy、5,次数是3(次数为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有理数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有理数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一、初一数学有理数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如图,已知数轴上有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且两点距离为8个单位长度,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1)图中如果点A、B表示的数是互为相反数,那么点A表示的数是________;(2)当t=3秒时,点A与点P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个长度单位;(3)当点A表示的数是-3时,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点P表示的数;(4)若点P到点A的距离是点P到点B的距离的2倍,请直接写出t的值.【答案】(1)-4(2)6(3)解:当点A为-3时,点P表示的数是-3+2t;(4)解:当点P在线段AB上时,AP=2PB,即2t=2(8−2t),解得,t=,当点P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AP=2PB,即2t=2(2t−8),解得,t=8,∴当t=或8秒时,点P到A的距离是点P到B的距离的2倍.【解析】【解答】解:(1)设点A表示的数是a,点B表示的数是b,则|a|+|b|=8,又|a|=|b|,∴|a|=4,∴a=−4,则点A表示的数是−4;( 2 )∵P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当t=3秒时,点A与点P之间的距离为6个单位长度;【分析】(1)设点A表示的数是a,点B表示的数是b,两点间的距离是8及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分别位于原点的两侧,到原点的距离相等即可判断得出答案;(2)根据路程等于速度乘以时间即可得出答案;(3)由点A表示的数结合AP的长度,即可得出点P表示的数;(4)分当点P在线段AB上时,AP=2t,BP=(8-2t),根据AP=2PB 列出方程,求解即可;当点P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AP=2t,BP=(2t-8),根据 AP=2PB 列出方程,求解即可,综上所述即可得出答案.2.同学们都知道,|3-(-1)∣表示3与-1的差的绝对值,其结果为4,实际上也可以理解为3与-1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其距离同样是4;同理,∣x-5|也可以理解为x与5两数在数轴上所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试利用数轴探索:(1)试用“| |”符号表示:4与-2在数轴上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并求出其结果;(2)若|x-2|=4,求x的值;(3)同理,|x-3|+|x+2|表示数轴上有理数x所对应的点到3和-2所对应的两点距离之和,请你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x,使得|x-3|+|x+2|=5;试求代数式|x-3|+|x+2|的最小值.【答案】(1)解:|4-(-2)|=6(2)解:x与2的距离是4,在数轴上可以找到x=-2或6(3)解:当-2≤x≤3时,x所对应的点到3和-2所对应的两点距离之和是5,∴符合条件的整数x=-2,-1,0,1,2,3;当x<-2或x>3时,x所对应的点到3和-2所对应的两点距离之和大于5,∴|x-3|+|x+2|的最小值是5【解析】【分析】(1)根据已知列式求解即可;(2)按照已知去绝对值符号即可求解.(3)当-2≤x≤3时,x所对应的点到3和-2所对应的两点距离之和是5;当x<-2或x>3时,x所对应的点到3和-2所对应的两点距离之和大于5,由此即可得出结论.3.若有理数在数轴上的点位置如图所示:(1)判断代数式的符号;(2)化简:【答案】(1)解:因为所以(2)解:因为所以原式.【解析】【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法,可得答案;(2)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可化简去掉绝对值,根据合并同类项,可得答案.4.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实数a、b,A、B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在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a﹣b|.利用数轴,根据数形结合思想,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x|=3,则x的值是________.(2)数轴上表示2和6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数轴上表示1和﹣2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3)数轴上表示x和1两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数轴上表示x和﹣3两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4)若x表示一个实数,且﹣5<x<3,化简|x﹣3|+|x+5|=________;(5)|x+3|+|x﹣4|的最小值为________,|x﹣1|+|x﹣2|+|x﹣3|+|x﹣4|+|x﹣5|的最小值为________.(6)|x+1|﹣|x﹣3|的最大值为________.【答案】(1)(2)4;3(3)|x﹣1|;|x+3|(4)8(5)7;6(6)4【解析】【解答】解:(1)∵,则;故答案为:;(2),,故答案为:4,3;(3)根据两点间距离公式可知:数轴上表示x和1两点之间的距离为:;数轴上表示x和-3两点之间的距离为:;故答案为:,;(4)x对应点在点-5和3之间时的任意一点时|x-3|+|x+5|的值都是8;故答案为:8;(5)x对应点在点-4和3之间时的任意一点,|x-3|+|x+4|的值最小是7;当x对应点是3时,|x-1|+|x-2|+|x-3|+|x-4|+|x-5|的最小值为6;故答案为:7,6;(6)当x对应点不在-1和3对应点所在的线段上,即x<-1或x>3时,|x+1|-|x-3|的最大值为4;故答案为:4.【分析】(1)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即可得到答案;(2)(3)直接代入公式即可;(4)实质是在表示3和-5的点之间取一点,计算该点到点3和-5的距离和;(5)可知x对应点在对应-3和4的点之间时|x+3|+|x-4|的值最小;x对应点在3时,|x-1|+|x-2|+|x-3|+|x-4|+|x-5|值最小;(6)可知x对应点在表示-1和3的点所形成的线段外时,|x+1|-|x-3|的值最大.5.先阅读下面的材料,再解答后面的各题:现代社会对保密要求越来越高,密码正在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有一种密码的明文(真实文)按计算机键盘字母排列分解,其中Q,W,E,……,N,M这26个字母依次对应1,2,3,……,25,26这26个自然数(见下表).Q W E R T Y U I O P A S D12345678910111213F G H J K L Z X C V B N M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将明文转成密文,如:,即R变为L;,即A 变为S.将密文转换成明文,如:,即X变为P;13 3×(13-8)-1=14,即D变为F.(1)按上述方法将明文NE T译为密文.(2)若按上方法将明文译成的密文为DWN,请找出它的明文.【答案】(1)解:即NET密文为MQP.(2)解:即密文DWN的明文为FYC .【解析】【分析】(1)由图表找出N、E、T对应的自然数,再根据变换公式变成密文即可;(2)由图表找出D、W、N对应的自然数,再根据变换公式变成明文即可.6.阅读下列材料:我们给出如下定义:数轴上给定两点,以及一条线段,若线段的中点在线段上(点可以与点或重合),则称点与点关于线段径向对称.下图为点与点关于线段径向对称的示意图.解答下列问题:如图1,在数轴上,点为原点,点表示的数为-1,点表示的数为2.(1)①点,,分别表示的数为-3,,3,在,,三点中,________与点关于线段径向对称;②点表示的数为,若点与点关于线段径向对称,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2)在数轴上,点,,表示的数分别是-5,-4,-3,当点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正半轴方向移动时,线段同时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正半轴方向移动.设移动的时间为()秒,问为何值时,线段上至少存在一点与点关于线段径向对称.【答案】(1)点C和点D;1≤x≤5(2)解:移动时间t(t>0)秒时,点H,K,L表示的数分别是-5+t,-4+3t,-3+3t,此时,线段HK的中点设为R1,表示的数为,线段HL的中点设为R2,表示的数为,当线段R1R2,在线段OM上运动时,线段KL上至少存在一点与点H关于线段OM径向对称,当R2经过点O时,2t-4=0时,t=2,当R1经过点M时,时,,所以当时,线段R1 R2在OM上运动,所以当时,线段KL上至少存在一点与点H关于线段OM径向对称.【解析】【解答】解:(1)①与点A点关于线段径向对称需要满足:这个点与A点的中点在线段OM上,点B表示的数是-3,与点A表示的-1的中点是-2,不在线段OM上,所以点B不是;点C表示的数,与点A表示的-1的中点是,在线段OM上,所以点C 是;点D表示的3与点A表示的-1的中点是1,在线段OM上,所以点D是;综上,答案为点C,点D;②结合数轴可知当点x与点A的中点落在点O与点M之间时(包括端点O与M)正确,即,解得,故答案为;【分析】(1)根据题干中给出的径向对称的定义,进行验证解答即可;(2)根据题干中给出的径向对称的定义,列出点x与点A中点的取值范围,即可求出答案;(3)用含t的代数式分别表示出点H,K,L和线段HK与线段HL的中点列式计算即可.7.如图,在数轴上,点为原点,点表示的数为,点表示的数为,且满足(1)A、B两点对应的数分别为 ________, ________;(2)若将数轴折叠,使得点与点重合,则原点与数________表示的点重合.(3)若点A、B分别以4个单位/秒和2个单位/秒的速度相向而行,则几秒后A、B两点相距2个单位长度?(4)若点A、B以(3)中的速度同时向右运动,点从原点以7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设运动时间为秒,请问:在运动过程中,的值是否会发生变化?若变化,请用表示这个值;若不变,请求出这个定值.【答案】(1)-8;6(2)-2(3)解:①相遇前相距2个单位长度:t=[6-(-8)-2]÷(4+2)=1.5(秒)②相遇后相距2个单位长度:t=[6-(-8)+2]÷(4+2)=2(秒)综上所述:1.5秒或2秒后A、B两点相距2个单位长度.(4)解:AP+2OB-OP的值不会发生变化.∵OP=7t,OA=-8+4t,∴AP=7t-(-8+4t)=3t+8,∵OB=6+2t,∴AP+2OB-OP=3t+8+2(6+2t)-7t=3t+8+12+4t-7t=20,∴AP+2OB-OP的值不会发生变化,定值为20.【解析】【解答】(1)∵,∴a+8=0,b-6=0,解得:a=-8,b=6,故答案为:-8,6(2)∵a=-8,b=6,将数轴折叠,使得A点与B点重合,∴对折点表示的数是[6+(-8)]÷2=-1,∵-1与原点的距离是1,∴原点关于-1的对称点表示的数是-2,即原点O与数-2表示的点重合,故答案为:-2【分析】根据绝对值及平方的非负数性质即可求出a、b的值;(2)根据a、b的值可得AB对折点表示的数,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即可得答案;(3)分两种情况:①相遇前相距2个单位长度;②相遇后相距2个单位长度;利用距离=时间×速度即可得答案;(4)根据两点间距离公式,利用距离=时间×速度用t分别表示出AP、OB、OP的长,计算的值即可得答案.8.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10,点M,N分别以每秒a个单位长度,每秒b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运动,a,b满足|a-5|+(b-6)2=0.(1)请真接与出a=________,b=________;(2)如图1,点M从A出发沿数轴向左运动,到达原点后立即返回向右运动:同时点N从原点0出发沿数轴向左运动,运动时间为t,点P为线段ON的中点若MP=MA,求t的值: (3)如图2,若点M从原点向右运动,同时点N从原点向左运动,运动时间为t时M运动到点A的右侧,若此时以M,N,O,A为端点的所有线段的长度和为142,求此时点M对应的数.【答案】(1)5;6(2)解:①点M未到达O时(0<t≤2时),NP=OP=3t,AM=5t,OM=10-5t,MP=3t+10-5t即3t+10-5t=5t,解得 t=,②点M到达O返回,未到达A点或刚到达A点时,即当(2<t≤4时),OM=5t-10,AM=20-5t,MP=3t+5t-10即3t+5t-10=20-5t,解得 t=③点M到达O返回时,在A点右侧,即t>4时OM=5t-10,AM=5t-20,MP=3t+5t-10,即3t+5t-10=5t-20,解得 t=(不符合题意舍去).综上或;(3)解:如下图:根据题意:NO=6t,OM=5t,所以MN=6t+5t=11t依题意:NO+OA+AM+AN+OM+MN=MN+MN+OA+MN=33t+10=142,解得t=4.此时M对应的数为20.【解析】【解答】解:(1)∵|a-5|+(b-6)2=0.∴a-5=0,b-6=0∴a=5,b=6故依次填:5,6;【分析】(1)中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即可得解;(2)分三种情况,分别表示MP和MA,根据MP=MA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需注意t>0);(3)依据题意画出图形,根据图形可知MN=NO+OM=11t.M,N,O,A为端点的所有线段的长度和为3MN+OA=142,将MN=11t代入,即可求出t的值,M点表示的数可求.9.已知数轴上,点A和点B分别位于原点O两侧,AB=14,点A对应的数为a,点B对应的数为b.(1)若b=-4,则a的值为________.(2)若OA=3OB,求a的值.(3)点C为数轴上一点,对应的数为c.若O为AC的中点,OB=3BC,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c的值.【答案】(1)10(2)解:当A在原点O的右侧时(如图):设OB=m,列方程得:m+3m=14,解这个方程得,,所以,OA= ,点A在原点O的右侧,a的值为 .当A在原点的左侧时(如图),a=-综上,a的值为± .(3)解:当点A在原点的右侧,点B在点C的左侧时(如图), c=- .当点A在原点的右侧,点B在点C的右侧时(如图), c=-8.当点A在原点的左侧,点B在点C的右侧时,图略,c= .当点A在原点的左侧,点B在点C的左侧时,图略,c=8.综上,点c的值为:±8,±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画出数轴,由已知条件得出AB=14,OB=4,则OA=10,得出a的值为10.(2)分两种情况,点A在原点的右侧时,设OB=m,列一元一次方程求解,进一步得出OA 的长度,从而得出a的值.同理可求出当点A在原点的左侧时,a的值.(3)画数轴,结合数轴分四种情况讨论计算即可.10.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3,B是数轴上位于点A右侧一点,且AB=12.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点B方向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1)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为________;点P表示的数为________(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2)动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点A方向匀速运动;点P、点Q同时出发,当点P与点Q重合后,点P马上改变方向,与点Q继续向点A方向匀速运动(点P、点Q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始终保持不变);当点P返回到达A点时,P、Q 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①当点P返回到达A点时,求t的值,并求出此时点Q表示的数.②当点P是线段AQ的三等分点时,求t的值.【答案】(1)9;(2)解:①根据题意,得:(1+2)t=12,解得:t=4,∴P回到A需8s,当t=8时,点P与点A重合,此时点Q表示的数为1;②P与Q重合前(即t<4):当2AP=PQ时,有2t+4t+t=12,解得t=;当AP=2PQ时,有2t+t+t=12,解得t=3;P与Q重合后(即4<t<8):当AP=2PQ时,有2(8﹣t)=2(t﹣4),解得t=6;当2AP=PQ时,有4(8﹣t)=t﹣4,解得t=;综上所述,当t=秒或3秒或6秒或秒时,点P是线段AQ的三等分点.【解析】【解答】解:(1)由题意知,点B表示的数是﹣3+12=9,点P表示的数是﹣3+2t,故答案为:9,﹣3+2t;【分析】(1)根据两点间的距离求解可得;(2)①根据重合前两者的路程和等于AB的长度列方程求解可得;②分点P与点Q重合前和重合后,依据点P是线段AQ的三等分点线段间的数量关系,并据此列出方程求解可得.11.已知数轴上有A.B. C三点,分别表示有理数−26,−10,10,动点P从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C移动,设点P移动时间为t秒。

【精选】七年级上册有理数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精选】七年级上册有理数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一、初一数学有理数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如图,已知数轴上有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且两点距离为8个单位长度,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1)图中如果点A、B表示的数是互为相反数,那么点A表示的数是________;(2)当t=3秒时,点A与点P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个长度单位;(3)当点A表示的数是-3时,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点P表示的数;(4)若点P到点A的距离是点P到点B的距离的2倍,请直接写出t的值.【答案】(1)-4(2)6(3)解:当点A为-3时,点P表示的数是-3+2t;(4)解:当点P在线段AB上时,AP=2PB,即2t=2(8−2t),解得,t=,当点P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AP=2PB,即2t=2(2t−8),解得,t=8,∴当t=或8秒时,点P到A的距离是点P到B的距离的2倍.【解析】【解答】解:(1)设点A表示的数是a,点B表示的数是b,则|a|+|b|=8,又|a|=|b|,∴|a|=4,∴a=−4,则点A表示的数是−4;( 2 )∵P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当t=3秒时,点A与点P之间的距离为6个单位长度;【分析】(1)设点A表示的数是a,点B表示的数是b,两点间的距离是8及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分别位于原点的两侧,到原点的距离相等即可判断得出答案;(2)根据路程等于速度乘以时间即可得出答案;(3)由点A表示的数结合AP的长度,即可得出点P表示的数;(4)分当点P在线段AB上时,AP=2t,BP=(8-2t),根据AP=2PB 列出方程,求解即可;当点P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AP=2t,BP=(2t-8),根据 AP=2PB 列出方程,求解即可,综上所述即可得出答案.2.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等于这两个点所对应的数的差的绝对值.例:点A、B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为a、b,则A、B两点间的距离表示为AB=|a﹣b|.根据以上知识解题:(1)点A在数轴上表示3,点B在数轴上表示2,那么AB=________.(2)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2的距离是3,那么a=________.(3)如果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位于﹣4和2之间,那么|a+4|+|a﹣2|=________.(4)对于任何有理数x,|x﹣3|+|x﹣6|是否有最小值?如果有,直接写出最小值.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答案】(1)1(2)1或-5(3)6(4)解:∵|a-3|+|a﹣6|表示a到3与a到6的距离的和,∴当3≤a≤6时,|a-3|+|a-6|= =3,当a>6或a<3时,|a-3|+|a﹣6|>3,∴|a-3|+|a﹣6|有最小值,最小值为3.【解析】【解答】(1)AB= =1,故答案为:1( 2 )∵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2的距离是3,∴ =3,∴-2-a=3或-2-a=-3,解得:a=1或a=-5,故答案为:1或-5( 3 )数a位于﹣4与2之间,|a+4|+|a﹣2|表示a到-4与a到2的距离的和,∴|a+4|+|a﹣2|= =6,故答案为:6【分析】(1)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等于这两个点所对应的数的差的绝对值即可算出答案;(2)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等于这两个点所对应的数的差的绝对值列出方程,求解即可;(3)根据题意可知:此题其实质就是求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表示数字-4的点的距离与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表示数字2的点的距离的和,又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位于-4与2之间,故该距离等于数轴上表示数字-4与表示数字2的点之间的距离,从而即可得出答案;(4)此题其实质就是求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表示数字3的点的距离与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到表示数字6的点的距离的和,从而分当3≤a≤6时,当a>6或a<3时三种情况考虑即可得出答案.3.如图,数轴上点A,B分别对应数a,b.其中a<0,b>0.(1)当a=﹣2,b=6时,线段AB的中点对应的数是________;(直接填结果)(2)若该数轴上另有一点M对应着数m.①当m=2,b>2,且AM=2BM时,求代数式a+2b+20的值;②当a=﹣2,且AM=3BM时,小安演算发现代数式3b﹣4m是一个定值.老师点评:你的演算发现还不完整!请通过演算解释:为什么“小安的演算发现”是不完整的?【答案】(1)2(2)解:①当m=2,b>2时,点M在点A,B之间,∵AM=2BM,∴m﹣a=2(b﹣m),∴2﹣a=2(b﹣2),∴a+2b=6,∴a+2b+20=6+20=26;②小安只考虑了一种情况,故老师点评“小安的演算发现”是不完整的.当点M在点A,B之间时,a=﹣2,∵AM=3BM,∴m+2=3(b﹣m),∴m+2=3b﹣3m,∴3b﹣4m=2,∴代数式3b﹣4m是一个定值.当点M在点B右侧时,∵AM=3BM,∴m+2=3(m﹣b),∴m+2=3m﹣3b,∴2m﹣3b=2,∴代数式2m﹣3b也是一个定值.【解析】【解答】解:(1)由题意得出,线段AB的中点对应的数是2,故答案为:2.【分析】(1)首先根据数轴的性质,即可得出中点对应的数值;(2)①首先判定点M 在点A,B之间,然后根据等式列出关系式,即可得解;②根据题意,分两种情况进行求解:点M在点A,B之间和点M在点B右侧时,通过列出等式,即可判定.4.已知数轴上点A对应的数是,点B对应的数是一只小虫甲从点A出发,沿着数轴由A向B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爬行,到B点运动停止;另一只小虫乙从点B出发,沿着数轴由B向A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爬行,到A点运动停止,设运动时间为t. (1)若小虫乙到达A点后在数轴上继续作如下运动:第1次向左爬行2个单位,第2次向右爬行4个单位,第3次向左爬行6个单位,第4次向右爬行8个单位,,依此规律爬下去,求它第10次爬行后,所停点对应的数:(2)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甲、乙的距离S;(3)当甲、乙相距40个单位长度时,求运动时间t;(4)若点Q是线段BA延长线上一点,QB的中点为M,QA的三等分点为N,当点Q运动时,探究是否为定值?如果是,请求出这个定值;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解:第10次爬行所对应的数为(2)解:当甲、乙相遇时,秒时,甲、乙相遇;当甲到达B点是,秒;当乙到达A点时,秒;①当时,甲、乙距离;②当时,甲、乙距离;③当时,乙到达A点,此时甲、乙距离 .(3)解:①当时,,;②当时,,;③当时,,;综上,运动时间t为,或20.(4)解:设点Q对应的数是a,则M表示的数是,①当N为靠近Q点三等分点时,N表示的数是,,故当N为靠近Q点三等分点时,是定值,定值为20;②当N为靠近A点三等分点时,N表示的数是,,故当N为靠近A点三等分点时,不是定值.【解析】【分析】(1)向左爬行用减法,向右爬行用加法,列出式子求出结果即可;(2)分三种情况,相遇前、相遇后和乙到达A点后,分别在数轴上找出数量关系列出式子即可;(3)借助第二问的结论,令求出t的值即可;(4)设点Q表示的数为a,用a的代数式表示出M和N表示的数,进而用t的式子表示出BN和QM的长,求出的值,如果结果中不含有a,则式子为定值;反之则不是定值.5.仔细观察下列等式:第1个:22﹣1=1×3第2个:32﹣1=2×4第3个:42﹣1=3×5第4个:52﹣1=4×6第5个:62﹣1=5×7…这些等式反映出自然数间的某种运算规律.按要求解答下列问题:(1)请你写出第6个等式:________;(2)设n(n≥1)表示自然数,则第n个等式可表示为________;(3)运用上述结论,计算: .【答案】(1)72﹣1=6×8(2)(n+1)2-1=n(n+2)(3)解:===【解析】【解答】解:(1)∵第1个:22-1=1×3第2个:32-1=2×4第3个:42-1=3×5第4个:52-1=4×6第5个:62-1=5×7,∴第6个等式:72-1=6×8;故答案为:72-1=6×82)设n(n≥1)表示自然数,则第n个等式可表示为:(n+1)2-1=n(n+2);故答案为:(n+1)2-1=n(n+2);【分析】(1)根据题中所给出的例子找出规律,即可得到第六个等式.(2)根据题中所给出的例子找出规律,进行解答即可.(3)根据所得结论,进行化简,即可得到答案.6.如图,有两条线段,AB=2(单位长度),CD=1(单位长度)在数轴上运动,点A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12,点D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15.(1)点B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________,点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________,线段BC的长=________;(2)若线段AB以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同时线段CD以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当BC=6(单位长度),求t的值;(3)若线段AB以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同时线段CD以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当0<t<24时,M为AC中点,N为BD中点,则线段MN的长为________.【答案】(1)-10;14;24(2)解:当运动时间为t秒时,点B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t-10,点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14-2t,∴BC=|t-10-(14-2t)|=|3t-24|,∵BC=6,∴|3t-24|=6,解得:t1=6,t2=10.答:当BC=6(单位长度)时,t的值为6或10(3)【解析】【解答】(1)解:∵AB=2,点A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12,∴点B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10,∵CD=1,点D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15,∴点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14,∴BC=14-(-10)=24,故答案为:-10;14;24( 3 )解:当运动时间为t秒时,点A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t-12,点B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t-10,点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14-2t,点D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15-2t,∵0<t<24,∴点C一直在点B的右侧,∵M为AC中点,N为BD中点,∴点M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点N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MN= - = .故答案为:【分析】(1)根据AB、CD的长度结合点A、D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即可找出点B、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求出线段BC的长度;(2)找出运动时间为t秒时,点B、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结合BC=6,即可得出关于t的含绝对值符号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3)找出运动时间为t秒时,点A、B、C、D在数轴上表示的数,进而即可找出点M、N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求出线段MN的长.7.已知多项式,次数是b,3a与b互为相反数,在数轴上,点A 表示数a,点B表示数b.(1)数轴上A、B之间的距离记作,定义:设点C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x,当时,直接写出x的值.(2)有一动点P从点A出发第一次向左运动1个单位长度,然后在新的位置第二次运动,向右运动2个单位长度,在此位置第三次运动,向左运动3个单位长度按照如此规律不断地左右运动,当运动了2019次时,求点P所对应的有理数.(3)若小蚂蚁甲从点A处以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小蚂蚁乙从点B处以2单位长度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一同学观察两只小蚂蚁运动,在它们刚开始运动时,在原点O处放置一颗饭粒,乙在碰到饭粒后立即背着饭粒以原来的速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求甲、乙两只小蚂蚁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时所对应的时间t. 【答案】(1)解:由多项式的次数是6可知,又3a和b互为相反数,故 .当C在A左侧时,,,;在A和B之间时,,点C不存在;点C在B点右侧时,,,;故答案为:或8.(2)解:依题意得:.点P对应的有理数为 .(3)解:甲、乙两小蚂蚁均向左运动,即时,此时,,,解得,;甲向左运动,乙向右运动时,即时,此时,,依题意得,,解得, .答:甲、乙两小蚂蚁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时经历的时间是秒或8秒【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得a=−2,b=6;然后分当C在A左侧时,在A和B之间时,点C在B点右侧时,三种情况用x表示出|CA|和|CB|的长度,利用“|CA|+|CB|=12”列出方程即可求出答案;(2)向左运动记为负,向右运动记为正,由点P所表示的数依次加上每次运动的距离列出算式,进而根据有理数加减法法则算出答案;(3)分甲、乙两小蚂蚁均向左运动,即时,甲向左运动,乙向右运动时,即时两种情况,根据到原点距离相等列出方程求解即可.8.已知a是最大的负整数,b、c满足,且a,b,c分别是点A,B,C在数轴上对应的数.(1)求a,b,c的值,并在数轴上标出点A,B,C;(2)若动点P从C出发沿数轴正方向运动,点P的速度是每秒2个单位长度,运动几秒后,点P到达B点?(3)在数轴上找一点M,使点M到A,B,C三点的距离之和等于13,请直接写出所有点M对应的数.(不必说明理由)【答案】(1)解:∵a是最大的负整数,∴a=-1,∵|b-3|+(c+4)2=0,∴b-3=0,c+4=0,∴b=3,c=-4.表示在数轴上为:(2)解:BC=3-(-4)=7,则运动时间为秒(3)解:设点M表示的数为x,使P到A、B、C的距离和等于13,①当M在点B的右侧,x-(-4)+x-(-1)+x-3=13.解得x= ,即M对应的数是 .②当M在C点左侧,(-4)-x+(-1)-x+3-x=13.解得x=-5,即M对应的数是-5.综上所述,点M表示的数是或-5【解析】【分析】(1)根据最大的负整数是1,可得到a的值,再利用几个非负数之和为0,求出b,c的值,然后根据a,b,c的值在数轴上标出A、B、C的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4GF E D C BA 七年级上《有理数》拔高题及易错题精选附答案(全卷总分150分) 姓名 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如图,数轴上的两个点A 、B 所表示的数分别是a 、b ,那么a ,b ,—a ,—b 的大小关系是( )A. b<—a<—b<aB. b<—b<—a<aC. b<—a<a<—bD. —a<—b<b<a 2. 如果b a ,互为相反数,那么下面结论中不一定正确的是( )A. 0=+b aB. 1-=b aC. 2a ab -=D. b a =3. 若│a│=│b│,则a 、b 的关系是( )A. a=bB. a=-bC. a+b=0或a -b=0D. a=0且b=04. 已知数轴上两点A 、B 到原点的距离是2和7,则A ,B 两点间的距离是 A. 5 B. 9 C. 5或9 D. 75. 若a<0,则下列各式不正确的是( )A. 22)(a a -=B. 22a a =C. 33)(a a -=D. )(33a a --= 6. -52表示( )A. 2个-5的积B. -5与2的积C. 2个-5的和D. 52的相反数 7. -42+ (-4) 2的值是( )A. –16B. 0C. –32D. 32 8. 已知a 为有理数时,1122++a a =( )A. 1B. -1C. 1±D. 不能确定9. 设n 是自然数, 则n n 1(1)(1)2+-+-的值为( )A. 0B. 1C. -1D. 1或-110. 已知|x|=5,|y|=3,且x>y ,则x +y 的值为( )A . 8B . 2C . -8或-2D . 8或211. 我国西部地区面积约为640万平方公里,640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464010⨯B. 56410⨯C. 66410⨯.D. 6410⨯7. 12. 京九铁路的全长用四舍五入法得到近似数为2.5×106m ,则它精确到( )A. 万位B. 十万位C. 百万位D. 千位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 已知a 是绝对值最小的负整数,b 是最小正整数,c 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则c+a+b= .2. 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为-2,若点B 到点A 的距离为3个单位,则点B 表示的数为.3. 如图所示,数轴上标出了7个点,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都相等,已知点A 表示-4,点G 表示8.(1)点B 表示的有理数是 ;表示原点的是点 .(2)图中的数轴上另有点M 到点A ,点G 距离之和为13,则这样的点M 表示的有理数是 .4.-⎪⎪⎪⎪⎪⎪-23的相反数是 .5. 如果x 2=9,那么x 3= .6. 如果2-=-x ,则x = .7. 化简:|π-4|+|3-π|= .8. 绝对值小于2.5的所有非负整数的和为 ,积为 .9. 使25++-x x 值最小的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x 有 . 10. 若 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则 (a +b )10 -(cd ) 10 = . 11. 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3=x ,则式子2(a +b )-(-cd )2016+x 的值为 .12. 已知()0422=-++y x ,求x y 的值为 .13. 近似数2.40×104精确到 位,它的有效数字是 .14. 观察下列算式发现规律:71=7,72=49,73=343,74=2401,75=16807,76=117649,……,用你所发现的规律写出:72017的个位数字是 .15. 观察等式:1+3=4=22,1+3+5=9=32 ,1+3+5+7=16=42 ,1+3+5+7+9=25=52 ,……猜想:(1)1+3+5+7…+99 = ;(2) 1+3+5+7+…+(2n -1)= .(结果用含n 的式子表示,其中n =1,2,3,……).16. 一跳蚤在一直线上从O 点开始,第1次向右跳1个单位,紧接着第2次向左跳20 A个单位,第3次向右跳3个单位,第4次向左跳4个单位,…,依此规律跳下去,当它跳第100次落下时,落点处离O 点的距离是 个单位. 三、解答题(共82分)1. (12分)计算:(1))49()2115()375()25.4(37153)371012(+---+--++-(2)10.12512(16)(2)2-⨯⨯-⨯-(3)51)716(5)31112(5)31137(51)7111(⨯++÷++÷-+⨯-(4)+-+-+-31412131121 (999)110001-2. (5分)计算1-3+5-7+9-11+…+97-99.3. (5分)已知数轴上有A 和B 两点,它们之间的距离为1,点A 和原点的距离为2,那么所有满足条件的点B 对应的数有哪些?4. (6分)“*”代表一种新运算,已知a ba b ab+*=,求x y *的值.其中x 和y 满足21()|13|02x y ++-=.5. (6分)已知()0212=-++b a ,求(a +b)2016+a 2017.bac6. (6分)已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x 的绝对值为5.试求下式的值:201720162)()()(cd b a cd b a x -+++++-.7. (6分)已知│a│=4,│b│=3,且a>b ,求a 、b 的值.8. (6分)已知│a│=2,│b│=5,且ab<0,求a +b 的值.9. (6分)探索规律:将连续的偶2,4,6,8,…,排成如下表: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38 40 … …(1)十字框中的五个数的和与中间的数16有什么关系?(2)设中间的数为x ,用代数式表示十字框中的五个数的和;(3)若将十字框上下左右移动,可框住另外的五位数,其它五个数的和能等于2010吗?如能,写出这五位数,如不能,说明理由。

10. (6分)已知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化简:a b b c c a -+---.12. (6分)如果有理数a 、b 满足0)1(22=-+-b ab , 试求+++++++)2)(2(1)1)(1(11b a b a ab ……()()201720171++b a 的值.13. (6分)已知abc |abc|=1,求|a|a +|b|b +|c|c 的值.14. (6分)已知c b a 、、均为非零的有理数,且1-=++cc b b a a ,求abcabc 的值.8-4GF E D C BA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 第1章 有理数 拔高及易错题精选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如图,数轴上的两个点A 、B 所表示的数分别是a 、b ,那么a ,b ,—a ,—b 的大小关系是( C )A. b<—a<—b<aB. b<—b<—a<aC. b<—a<a<—bD. —a<—b<b<a 2. 如果b a ,互为相反数,那么下面结论中不一定正确的是( B )A. 0=+b aB. 1-=b aC. 2a ab -=D. b a =3. 若│a│=│b│,则a 、b 的关系是( C )A. a=bB. a=-bC. a+b=0或a -b=0D. a=0且b=04. 已知数轴上两点A 、B 到原点的距离是2和7,则A ,B 两点间的距离是 A. 5 B. 9 C. 5或9 D. 75. 若a<0,则下列各式不正确的是( D )A. 22)(a a -=B. 22a a =C. 33)(a a -=D. )(33a a --= 6. -52表示( D )A. 2个-5的积B. -5与2的积C. 2个-5的和D. 52的相反数 7. -42+ (-4) 2的值是( B )A. –16B. 0C. –32D. 32 8. 已知a 为有理数时,1122++a a =( A )A. 1B. -1C. 1±D. 不能确定9. 设n 是自然数, 则n n 1(1)(1)2+-+-的值为( A )A. 0B. 1C. -1D. 1或-110. 已知|x|=5,|y|=3,且x>y ,则x +y 的值为( D )A . 8B . 2C . -8或-2D . 8或211. 我国西部地区面积约为640万平方公里,640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C )A. 464010⨯B. 56410⨯C. 66410⨯.D. 6410⨯7. 12. 京九铁路的全长用四舍五入法得到近似数为2.5×106m ,则它精确到( B )A. 万位B. 十万位C. 百万位D. 千位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 已知a 是绝对值最小的负整数,b 是最小正整数,c 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则c+a+b= 0 .2. 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为-2,若点B 到点A 的距离为3个单位,则点B 表示的数为1或-5 .3. 如图所示,数轴上标出了7个点,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都相等,已知点A 表示-4,点G 表示8.(1)点B 表示的有理数是 -2 ;表示原点的是点 C .(2)图中的数轴上另有点M 到点A ,点G 距离之和为13,则这样的点M 表示的有理数是 -4.5或8.5 .4.-⎪⎪⎪⎪⎪⎪-23的相反数是 23 . 5. 如果x 2=9,那么x 3= ±27 . 6. 如果2-=-x ,则x = ±2 . 7. 化简:|π-4|+|3-π|= 1 .8. 绝对值小于2.5的所有非负整数的和为 0 ,积为 0 .9. 使25++-x x 值最小的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x 有 -2,-1,0,1,2,3,4,5, . 10. 若 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则 (a +b )10 -(cd ) 10 = -1 . 11. 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3=x ,则式子2(a +b )-(-cd )2016+x 的值为 2或-4 .12. 已知()0422=-++y x ,求x y 的值为 16 .13. 近似数2.40×104精确到 百 位,它的有效数字是 2,4,0 .14. 观察下列算式发现规律:71=7,72=49,73=343,74=2401,75=16807,76=117649,……,用你所发现的规律写出:72017的个位数字是 7 .15. 观察等式:1+3=4=22,1+3+5=9=32 ,1+3+5+7=16=42 ,1+3+5+7+9=25=52 ,……猜想:(1)1+3+5+7…+99 = 502 ;(2) 1+3+5+7+…+(2n -1)= n 2 .(结果用含n 的式子表示,其中n =1,2,3,……).16. 一跳蚤在一直线上从O 点开始,第1次向右跳1个单位,紧接着第2次向左跳20 A个单位,第3次向右跳3个单位,第4次向左跳4个单位,…,依此规律跳下去,当它跳第100次落下时,落点处离O 点的距离是 50 个单位. 三、解答题(共82分)1. (12分)计算:(1))49()2115()375()25.4(37153)371012(+---+--++-解:原式=(371012-)+(37153)+(414-)+(375-)+(2115)+(49-)=[(371012-)+(375-)+(37153)]+[(414-)+(49-)+(2115)]=-9+9 =0(2)10.12512(16)(2)2-⨯⨯-⨯-解:原式=[-0.125×(-16) ]×[12×(25-)] =2× (-30) =-60(3)51)716(5)31112(5)31137(51)7111(⨯++÷++÷-+⨯-解:原式=[(7111-)×51+716×51]+[(31137-)÷5+(31112)÷5]=[(7111-+716)×51]+[(31137-+31112)÷5]=[(-5)×51]+[(-25)÷5]=-1+(-5) =-6(4)+-+-+-31412131121 (999)110001-解:原式=1-21+21-31+31-41+…+9991-10001 =1-10001=1000999 2. (5分)计算1-3+5-7+9-11+…+97-99.解:原式=(1-3)+(5-7)+(9-11)+…+(97-99)=-2 × 250(提示:1~100其中奇数和偶数各50个,50个奇数分成25组)=-2×25 =-50.3. (5分)已知数轴上有A 和B 两点,它们之间的距离为1,点A 和原点的距离为2,那么所有满足条件的点B 对应的数有哪些?解:∵点A 和原点的距离为2,∴点A 对应的数是±2.当点A 对应的数是2时,则点B 对应的数是2+1=3或2-1=1;当点A 对应的数是-2时,则点B 对应的数是-2+1=-1或-2-1=-3.4. (6分)“*”代表一种新运算,已知a ba b ab+*=,求x y *的值.其中x 和y 满足21()|13|02x y ++-=.解:∵21()|13|02x y ++-=∴x +21=0,1-3y=0∴x =21-,y=31∴x y *=xyyx +=31213121⨯-+-=6161--=15. (6分)已知()0212=-++b a ,求(a +b)2016+a 2017.解:∵()0212=-++b a∴a+1=0,b -2=0 ∴a =-1,b=2∴(a+b )2016+ a 2017=(-1+2)2016+(-1)2017=1+(-1)=0.6. (6分)已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x 的绝对值为5.试求下式的值:201720162)()()(cd b a cd b a x -+++++-.解:∵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x 的绝对值为50b ac ∴a +b=0, cd=1,x =±5∴x 2-(a +b +cd )+(a +b ) 2016+(-cd ) 2017 =(±5)2-(0+1)+0 2016+(-1) 2017 =25-1+0+(-1) =237. (6分)已知│a│=4,│b│=3,且a>b ,求a 、b 的值. 解:∵|a|=4,|b|=3∴a=±4,b=±3 ∵a >b ∴a=4,b=±3.8. (6分)已知│a│=2,│b│=5,且ab<0,求a +b 的值.解:∵|a|=2,|b|=5∴a=±2,b=±5 ∵ab<0∴a=2,b=-5或a=-2,b=5.∴a +b =2+(-5) =-3或a +b =(-2)+5=3.9. (6分)探索规律:将连续的偶2,4,6,8,…,排成如下表: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38 40 … …(1)十字框中的五个数的和与中间的数16有什么关系?(2)设中间的数为x ,用代数式表示十字框中的五个数的和;(3)若将十字框上下左右移动,可框住另外的五位数,其它五个数的和能等于2010吗?如能,写出这五位数,如不能,说明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