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石的成因之谜

合集下载

雨花石的传说

雨花石的传说

雨花石的传说
相传南朝梁武帝时,高僧云光法师在石子岗讲经,感动得上天落雨如花。

花雨入地即变成无数大如鸡卵,小似蚕豆,绚丽多姿的砾石,雨花石由此得名,石子岗也改名雨花台。

雨花台所产雨花石,是经过流水搬迁作用而磨圆的各种砾石,主要成分是石英砂岩、石英岩、硅质岩、火成岩等坚硬的岩石和石英、玉髓、蛋白石一类的矿物。

前者无鲜艳的颜色与光泽;后者即石英、玉髓等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

常见颜色有白、乳白、微黄色。

也有红、紫、绿、蔷薇、黑色。

还有一种由不同颜色条纹组成同心状、环状、斑点状的玛瑙。

一些珍奇雨花石瑰丽无比,朦胧的透明中似有山川云霞、花鸟鱼虫,鬼怪神仙,还有内中图案形同猪八戒、孙悟空的,更为世人赞誉。

人们常将雨花石“养”在水盂中,陈列案头,作为观赏之物。

南京的民间艺人还将雨花石琢制成各种艺术品,天然人工合为一体。

雨花石的故事
雨花石得名,源于一则神话传说:公元5世纪,梁天监年间,云光法师在金陵城南石子岗高台讲经,感动上苍,天雨赐花,天花化作五色晶莹的石子。

这一则神话故事经历代传播,于是台名为雨花台,石名为雨花石。

现在说南京雨花台红红的雨花石是烈士的鲜血染成的。

从名称,历史,文化形成,鉴赏方法,市场价值等全方位讲解雨花石

从名称,历史,文化形成,鉴赏方法,市场价值等全方位讲解雨花石

天赐国宝——雨花石的宝藏世界雨花石的历史渊源作为一种闻名遐迩的奇石,南京雨花石不仅灵秀隽美,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它的名称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它的文化底蕴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并开创了我国【观赏石文化】的先河。

古往今来,喜好和收藏雨花石之风历代相传,经久不息。

早在隋唐时期已有雨花石进贡宫廷和交易的记录。

宋代雨花石进入了文学领域,杜绾(读“晚”音)撰写的《云林石谱》和苏东坡著的《怪石供》,传承和繁荣了雨花石文化。

至明代中晚期,雨花石的收藏和交易迎来了第一次高潮。

新中国成立后,雨花石文化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第三次高潮。

如此悠久的石文化史,在国内外都属罕见。

那么雨花石,大家都听过,但是这个石头名字的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来说说雨花石名称。

一、雨花石名称的由来1、美丽的民间传说距今约500万年前,南京雨花台一带还是古长江的水道,秦淮河水注入长江时,把大量的泥沙、砾石堆积在低洼的长江里或水道旁,久而久之在长江里和河道旁就堆积了大量的沙砾沉积物。

随着地壳上升、长江水道的迁移,这里就形成一片布满砾石的小山岗,古人称为【石子岗】或【石子台】。

我们听过一首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首诗说的就是南朝的梁代,梁武帝萧衍极其推崇佛教,在南京(当时的首都)建了大量的寺庙,在【石子岗】一代就有著名的建初寺、高座寺,这两座寺庙至今仍然香火鼎盛。

当时,因为佛教兴盛,流传了许许多多和佛教有关的传说,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云光说法,天女散花】,后来有个成语叫【天花乱坠】也和这个故事有关。

公元503年的时候,高僧云光法师在高座寺讲经说法。

有一天,他在讲经时,天降暴雨,当雨过天晴之后,雨水冲刷出岗上砾石层中许多新的砾石,并且把这些砾石都洗刷得干干净净,在阳光照耀下,其中一些五彩缤纷、晶莹剔透的玛瑙石就呈现在人们眼前,显得格外耀眼。

正当大家惊喜万分,纷纷议论时云光法师便借用佛经将雨花石解释为「天女赐花」,这些玛瑙石是天女散的花,它落在地上就变成了石头花,这是吉祥的征兆,是大家敬佛感动了上天。

雨花石的美丽传说

雨花石的美丽传说
明万历年
明万历年 雨花石文化发展史上出现第一次热潮
沿着石史的隧道前行,雨花石文化发展史的脉络也愈加清晰、生动地展现在人们面前。至明代万历年间,雨花石的赏玩活动呈现出盛况空前的热潮。首先,赏玩的人数倍增。早期南雨花石京先民们曾把雨花石作为财富的象征,到了明代,文人骚客和士大夫们则承前贤之遗风,往往以“官定旧陶,一盎清泉”陈列雨花石,作为案头清供,以求风雅,鉴赏兼得,且争相效仿,蔚然成风,一时涌现出很多藏家。如《素园石谱》作者林有麟、侨居金陵的新安别驾程克全、《醉石斋记》作者冯梦祯、六合县令米万钟、《灵岩子石记》作者姜二酉以及“时过从里中藏石诸家”。(孙国敉《灵岩石说》载)甚至波及“新都”(今北京),足见此风之劲,玩者之众也。
宋代赏玩雨花石始盛,还因雨花台的修建立名而渐成江南登临胜地之故。人们于闲暇之时前往雨花台不仅可以寻古探幽,一寄情怀;返归自然,览江采风,尽享川谷之野趣;还可搜石觅宝自得其乐。加之文人墨客时以诗词歌赋竭尽文情渲染之能事,客观上提高了雨花台的知名度,带动了雨花石赏玩活动的深入。因此说,南宋绍兴年间“后东坡无几时”(张轮远语)的杜绾著就 《云林石谱》,涉及雨花石工艺品六合及同类石 8 种之多,从而确立了雨花石在观赏石中的历史地位,当属应运而生,是我国石史上的一大幸事。正如《万石斋灵岩大理石谱》云:“若杜季阳(即杜绾)者,称之为癖灵岩石之第一人,谁曰不宜。惟灵岩石者,石中之尤物也。于宋代始著于世……兹遇季阳,当为我石庆矣”。
雨花石的美丽传说
南朝梁代
南朝梁代 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 源自 问及雨花石的来历,往往会听到这样的故事:南朝梁武帝时,有个叫云光的高僧在石子岗(今雨花台)设坛讲经说法,感动上苍,为之雨花,落地后便幻成了五彩缤纷的雨花石,后人将讲经处便称之为雨花台。还有不少散见于史料中的诗文称:雨花石为女娲补天的遗石。如“珍重养清泉,有时天可补”。(孔尚任咏《六合石子》) “天也物也,物有不足,故昔女娲氏炼五色之石,以补其阙”

雨花石的资料

雨花石的资料

雨花石的资料【引言】雨花石,是一种独特的矿石,因其形状酷似开放的花朵,在雨水中溅起水花的样子而得名。

它具有美丽多样的色彩和纹理,被广泛用于珠宝、装饰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雨花石的起源、特点、用途以及其相关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一、起源】雨花石的主要产地是中国,尤其是江西、湖南等地。

它是在地壳运动过程中形成的,经过长时间的形成和冷却才能形成其独特的结构和特点。

雨花石最早可以追溯到数亿年前的石炭纪时期。

【二、特点】1.颜色丰富多样:雨花石具有多种颜色,包括红色、黄色、绿色、黑色、棕色等,每种颜色都有其特定的意义和象征。

其中,红色代表热情和活力,黄色代表财富和幸运,绿色代表健康和生命等。

2.纹理独特:雨花石的纹理丰富多样,包括花纹、斑点、脉络等。

每块雨花石都有其独特的纹理,因此每一件制成的雨花石饰品都是独一无二的。

3.光泽度高:雨花石的表面有着非常好的光泽度,它可以反射出丰富的颜色,使整个石头更加闪耀夺目。

4.硬度适中:雨花石的硬度适中,不像一些宝石那样容易被划伤。

这使得雨花石可以用来制作各种珠宝和装饰品。

【三、用途】1.珠宝:雨花石作为一种独特的矿石,被广泛应用于珠宝制作领域。

它可以制作成项链、手链、戒指等各种珠宝,赋予人们美丽和吉祥的象征。

2.装饰品:雨花石也常被用于制作装饰品,如雕塑、摆件等。

雨花石的美丽和纹理使其成为室内装饰的理想选择,能够为房间增添独特的艺术氛围。

3.庭院石:雨花石也常被用于庭院石的制作。

人们可以将雨花石放置在庭院中,增加自然景观的魅力和独特性。

【四、历史和文化价值】1.历史:雨花石在中国有着漫长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

在中国古代,雨花石被视为珍贵的贡品,常用于皇帝的宫殿和权贵的住宅。

2.文化价值:雨花石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它被视为幸运和吉祥的象征,代表着美好的愿望和希望。

在中国传统的风水学中,雨花石被认为是一种能够招财和保佑家庭的宝石。

3.收藏价值:由于雨花石的独特性和稀缺性,它在收藏市场上具有很高的价值。

雨花石ppt优秀课件

雨花石ppt优秀课件
注意事项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RESUME
03
雨花石的文化内涵
儒家文化强调仁、义、礼、智、信,雨花石的美丽和纯净恰好体现了这些品质。
雨花石与儒家文化
雨花石与道家文化
雨花石与佛教文化
道家追求自然和谐,雨花石的天然形态和色彩,正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佛教强调轮回和慈悲,雨花石的独特纹理和色彩,被视为是佛法的象征。
雨花石的装饰应用
雨花石还可以用于珠宝制作,如制作项链、耳环和手镯等。这些珠宝可以与各种服装搭配,增添一抹独特的风格。
雨花石的装饰应用
在艺术品创作中,艺术家们经常使用雨花石作为绘画、雕塑和其他艺术形式的素材,以表达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和艺术风格。
雨花石的装饰应用
在花园或露台上,雨花石可以作为装饰元素,创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它们可以用来铺设小径、装饰花坛或制作小型景观。
随着消费者对雨花石品质要求的提高,高品质、高附加值的雨花石产品将更受欢迎。
品质化发展
雨花石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内涵将得到进一步挖掘和传承。
文化内涵挖掘
线上销售渠道将与线下实体店相互融合,形成全渠道销售网络。
线上线下融合
风险控制
投资者应关注市场风险,合理控制投资规模和风险。
投资机会
随着雨花石市场的不断扩大和规范化,投资机会将逐渐增多。
根据雨花石的透明度,可以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等不同种类。
真雨花石颜色自然、纹理清晰、形状规整、硬度高、密度大。
真雨花石的特点
假雨花石颜色过于鲜艳、纹理模糊、形状不规则、硬度低、密度小。
假雨花石的特点
综合运用观察法、硬度法、重量法、成分检测法等多种方法进行鉴别。

雨花石的成份

雨花石的成份

雨花石的成份
摘要:
1.雨花石的定义和特点
2.雨花石的成分及其形成原因
3.雨花石的主要化学成分
4.雨花石的矿物组成
5.雨花石的岩石类型及其分布
正文:
雨花石是一种独特的观赏石,因其色彩斑斓、形状各异且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而备受人们喜爱。

雨花石主要产自我国江苏、安徽等地,其名称来源于古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雨花石的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硅,其形成原因与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有关。

在火山喷发过程中,大量的火山灰和岩浆随着地壳运动逐渐沉积,形成了雨花石的主要成分。

同时,雨花石还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铁、氧化铝等化学成分,这些成分使得雨花石呈现出丰富的色彩。

雨花石的主要化学成分为二氧化硅,占其总重量的约80%。

此外,还含有约10% 的氧化铝和氧化铁。

这些化学成分使得雨花石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抗腐蚀性。

在矿物组成方面,雨花石主要包括石英、长石、云母、角闪石等矿物。

这些矿物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形成,使得雨花石呈现出多样化的纹理和色彩。

雨花石的岩石类型主要为火成岩和沉积岩。

火成岩中的雨花石多产自火山区,沉积岩中的雨花石则多产自河床、湖泊等地。

在我国,雨花石主要分布在江苏、安徽、山东等地,其中以江苏南京的雨花石品质最为优良。

总之,雨花石因其独特的成分和形成原因,使其成为一种具有高度观赏价值的石头。

而其丰富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更是为雨花石赋予了多样的色彩和纹理。

雨花石的形成原由与鉴别

雨花石的形成原由与鉴别

雨花石的形成原由与鉴别雨花石怎么形成的雨花石是由石英、玉髓和燧石或蛋白石混合形成的珍贵宝石,也称雨花玛瑙。

据传说在一千四百年之前的梁代,有位云光法师在南京南郊讲经说法,感动了上天,落花如雨,花雨落地为石,故称雨花石。

讲经处遂更名雨花台。

成语“天花乱坠”正由此传说而来。

经地矿学家考证,雨花石形成于距今250万年至150万年之间,是地球岩浆从地壳喷出,四处流淌,凝固后留下孔洞,涓涓细流沿孔洞渗进岩石内部,将其中的二氧化硅慢慢分离出来,逐渐沉积成石英、玉髓和燧石或蛋白石的混合物。

雨花石的颜色和花纹,则是在逐渐分离、不断沉积成无色透明体二氧化硅过程中的夹杂物而已。

仔细欣赏雨花石,个中藏有山川云彩、人物神仙、花鸟虫鱼,色彩艳丽,变化万千。

人们多爱将其置于水盂中,陈设于斋、案头,不失为高雅之物。

雨花石的孕育到形成,经过了原生形成、次生搬运和沉积砾石层这三个复杂而漫长的阶段,也可谓是历尽沧桑方显风流了。

雨花石,是一种天然花玛瑙,主要出产于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为全国较大的雨花石产地。

所产雨花石之质、形、纹、色、呈象、意境六美兼备,被誉为“天赐国宝,中华一绝”。

美丽的雨花石被人们欣赏、收藏已有千年历史,在古风复起时,雨花石倍受国内外人士青睐,成为馈赠亲友、欣赏、收藏的珍贵礼品。

雨花石为我国特有的美石,在百千种奇石中,堪称石中皇后的佼佼者。

提到雨花石,先声夺人的是一则关于雨花石的神话:传说古时雨花台上有一座雨花观,雨花观中有一位雨花真人。

雨花真人端庄睿智、深藏若虚,他经年静坐而绝少宣道,仿佛自己就是一部玄秘古奥的经书。

一天,雨花真人开坛讲经。

微言大义、悬河流水、探本溯源、咳唾成珠,品格和智慧的魅力震撼了众多百姓乃至感动了上苍诸神,欢悦之中诸神命令降下一场五彩天雨来。

五彩天雨比肩接踵杂沓而下,好似一幅珍藏在故宫博物院里的米芾山水长卷。

泠泠雨水敲击在雨花台上,一粒粒变成了玛瑙般的雨花石。

如何辨别雨花石真假雨花石属于地矿存量极少的石头,近年里人们对其不断开采使之贫竭,如今的雨花石愈发珍贵,通常物以稀为贵,于是世上也出现了许多假品来迎合人们的需求。

雨花石★

雨花石★


一 条 五 彩的 路,


1·6
3·2·3·|
2·—
|
·
30
3·2·3·2·1·2·
|
1·—
|
我 愿铺

一 条 五 彩的 路,
唱一唱 雨 花石
肖仁、徐家察词 龚耀年曲
唱一唱 雨 花石
肖仁、徐家察词 龚耀年曲
唱一唱 雨 花石
肖仁、徐家察词 龚耀年曲
唱一唱 雨 花石
肖仁、徐家察词 龚耀年曲
335
6
3·| 2··3·
2· ·1 | 7
3

56
| 6—
|
让人 们 去 迎 接 黎 明,迎 接 欢 乐。

335
6
3·|
2··3·
2· ·1 | 7
3

56
| 6—
|
让人 们 去 迎 接 黎 明,迎 接 欢 乐。


6 3·3·2·3·|
2·—
|·Biblioteka 303·2·3·2·1·2·
|
1·—
|
我 愿铺
❖ 新中国诞生前的几十年,数以万计的革命者被反 动派杀害于雨花台,那里的每一寸土地渗透了革 命者的鲜血。
❖ 这些烈士们就像这一颗颗小小的雨花石,平凡 而伟大,默默地为人们铺起一条五彩的路。
这首是以雨花石为主题创编的电 视剧《红红的雨花石》的主题歌, 它讲述了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在旧社 会里受尽苦难,最后在地下党孙大 叔的指引下,踏着革命烈士的足迹, 光荣地成为了一名战士的故事。
关于雨花石的由来:
在雨花台,有一种美丽光滑的石子,人们叫它 “雨花石”。雨花石晶莹斑斓,放在水中像花、 像景、又像画。它独特的花纹成为南京雨花台 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传南朝梁武帝时,高僧云光法师在石子岗讲 经,感动上天落花如雨,花雨落地即幻化成无 数五彩斑斓的石头,人们称之为“雨花石”。 又把石子岗改名为“雨花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雨花石的成因之谜
雨花石以其色彩斑斓、玉质天成、小巧玲珑、纹理奇妙、包罗万象、诗情画意著称于世。

被称为“天赐国宝”、“石中皇后”,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和珍藏。

雨花石产自南京及周围六合、仪征的雨花台组砾石层中。

雨花石的成因众说纷纭,但疑点很多,通过对化石雨花石的观察研究,笔者提出一个与前人完全不同的雨花石成因观点。

一、前人的雨花石成因观点
南京雨花石协会的第一任会长池澄在《中国南京雨花石收藏家精品大观》一书的绪论中,是这样叙述雨花石的成因的:
1、“火山成因论”,认为雨花石是火山爆发后的产物,雨花石是“火山弹”。

2、“远方来客论,”认为雨花石是长江水从长江上游搬运来的。

3、“远源论”与“近源论”,承认雨花石是长江搬运而来,但一说远在贵州、四川;一说近在秦淮河、滁河上游。

4、“并存论”认为上至贵州、四川,下至秦淮河、滁河流域,均有水冲而下的石子,沉积于南京及其周围地区。

30 年代著名的雨花石收藏家王猩酋在《雨花石子记》中这样论述:“长江发源青海,绕横断山脉,所经高山峻岭,所吸收之灵泉秀水,长川大瑚,纵横数千里间,包罗万象,最为宏富”。

以故奇形异状之石子,随江流而东转,以富滞大江两岸者,盖不知其恒河沙数矣。

金陵六合之间,为长江尾闾,全部精英荟萃,又近海气之滋润,故均是长江流域,而金陵、六合又特胜于上游。

王猩酋的观点是倾向“远源论”的,但也并未排除“近源论”。

从近年来研究情况看,倾向于“近源论”的较多。

当然这还是一个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

南京雨花石文化研究所所长刘水在《自然、天趣、神韵石中皇后雨花石》一书中是这样介绍雨花石形成过程的。

“雨花美人”来到人世间大致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为“孕育”阶段。

如果把岩浆岩比作母亲的话,那么,雨花石就是母体中的胎儿。

例如玛瑙砾石,最初是岩浆或火山中的岩液,在凝固分异时的空洞中形成原生玛瑙与母体共生在一起,是为了“孕育”。

第二为“游子”阶段。

孕育于母岩中的胎儿,经过催产婆的帮助,即内动力和外动力的作用,与母体脱离,暴露地表呱呱坠入尘世,从此开始了“游子”生涯。

离别故土,历经沧桑,不知经历了几世几劫,风化破碎,又经流水搬运,将有棱有角的岩块磨砺成卵石,流落异乡为异客。

第三为“落户”阶段,各个地质年代的各路“游子”,隧着江诃长途跋涉,不约而同,来到金陵宝地,与“土著居民”组成“雨花台砾石层”这个大家族,彼此和睦相处,直到地球上有了人类社会后,才开始抛头露面,走向人间。

这三个阶段,用地质学的术语说,就是原生形成阶段,次生搬运阶段,沉积砾石阶段。

这就是雨花石一生行踪,或可谓之“雨花三部曲”。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刘冠邦教授在《第六届中国赏石暨国际赏石展精粹》一书中发表的“雨花石神话传说与科学”的文章是这样叙说雨花石地质时代和成因问题的。

雨花石在南京长江两岸的土地及江北六合地区广泛分布,它代表该地区地质历史一段时间的河流沉积层。

除园滑的卵石之外,同时在卵石之间还夹有细的砂砾层。

通过观察它的上覆和下伏岩层可知,它是夹在下伏的红色粉砂岩和上覆玄武岩之间。

再和周围山区的沉积层的上、下关系对比,它在南京地区地质历史记录中的地位便可确定下来。

再通过砂砾层中的化石研究可知,它是属于地球历史新生代较晚时期的中新世河琉沉积,形成于距今大约1200万年前。

这里只是说雨花石最后成为沉积层的地质年代,不是所有雨花石岩石本身形成时代,也就是说各种不同的雨花石还有其自身各自不同的,更早的岩石形成时代。

岩石形成之后,地壳上升成山,岩石破碎再被冲刷搬运再沉积,形成了广布于南京地区的雨花台砾石层每一块雨花石与周。

围山区成层的沉积岩和火成岩相对比,都能找到它们的来源,确定它们各自在该地区地球历史中所占的地层层位及早先形成的时间。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李立文在南京雨花石协会主办的2006年的第一期雨花石报中发表的“玛瑙雨花石与原生玛瑙”一文中是这样说明玛瑙雨花石的形成的。

雨花台组砾石层内的玛瑙雨花石是原生玛瑙石经过流水搬运、磨园改造成卵石,称雨花石。

因为是由原生玛瑙石形成的,所以称玛瑙雨花石或雨花玛瑙。

以上多种成因观点,均认为具有观赏价值的雨花石(玛瑙、玉髓,碧玉、蛋白石等)均是外地岩浆岩中原生玛瑙、蛋白石、玉髓等,经河流搬运到南京及周边地区沉积而形成的,这些雨花石形成均早于雨花台组砾石层。

二、多个疑点
前人雨花石的成因观点有许多疑点,均无法解答。

1、“火山喷发说”认为雨花石是“火山弹”,目前世界上还没有见到象雨花石一样的火山弹。

玛瑙、蛋白石均为中低温、低温下形成的,而火山弹则为高温急剧冷却下形成的,并常有气孔,而雨花石基本上不存在气孔。

笔者认为雨花石火山爆发成因说可能仅是一种猜测。

2、如果玛瑙雨花石是岩浆岩原生玛瑙经破裂,搬运、磨园而形成的话,应该存在一个或多个源头。

我国玛瑙产地多分布于北方的辽宁,内蒙古、新疆等地。

长江流域中新世以前的火山岩、岩浆岩中,除下游镇江白垩系碱性流纹质火山岩空洞产有和雨花石完全不一样的少量的原生玛瑙外,其他均未见原生玛瑙矿的存在。

李立文教授在六合桂子山玄武岩中和米营砂矿中发现了原生玛瑙。

玄武岩形成晚于雨花台砾石层,不可能成为玛瑙雨花石的源头;砂矿是雨花台组砾石层的一部分,也不是源头。

可以说玛瑙雨花石的原生玛瑙的源头还没有找到。

3、长江流域,南京上游存在九江砾石层,安庆砾石层;下游存在上海砾石层。

如果玛瑙雨花石是长江搬运而来的,为什么仅南京产雨花石,上下游的砾石层均不产雨花石呢?
4、玛瑙雨花石和岩浆岩中的原生玛瑙相比较,两者存在明显的差别。

原生玛瑙质地纯净、透明度高、纹理、图案因颜色而变化,化学成分变化不大。

玛瑙雨花石性质千差万别,透明如冰,不透如石,玛瑙泥质共生现象常见。

至今未见玛瑙带岩浆岩石皮的报道。

5、长江流域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迭系、三迭系等地层均为灰岩,泥灰岩、白云岩。

但上覆玄武岩的雨花台砾石层中均未见灰岩砾石,但可见这些地层中产出的化石,而砾石层中大量出现的硅质岩砾石在长江流域的地层中也是找不到的。

这也是单纯的搬运说无法解答的。

三、化石雨花石的启示
笔者收藏的雨花台组地层的化石有三趾马的带牙齿的下锷骨、可分出三趾的腿骨化石,乳齿象的带牙齿的下锷骨、带二根门牙的上锷骨化石,硅化柿子,硅化鸟。

化石雨花石有来源于寒武系的古杯类、奥陶系的松旋螺、泥盆系的六方珊瑚、石炭系的大型单体珊瑚、笛管珊瑚、吸管珊瑚、多壁管珊瑚、二迭系的雅致早坂珊瑚、枝状中国喇叭孔珊瑚。

亦见过其他人收藏的鹦鹉螺、菊石等化石雨化石。

古杯类、松旋螺、珊瑚这些海洋中的古生物均产于灰岩、泥灰岩、白云岩中,可是笔者用刀刻不动,滴盐酸不起泡,所有的这些化石雨花石均成硅质,包括古生物和赋存古生物的围岩。

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雨花台组砾石层沉积以后曾经受过强烈的硅化作用;二是灰岩、泥灰岩、白云岩可变成硅质岩。

硅化柿子、硅化松果、硅化鸟的存在说明雨花台砾石层遭受的硅化是十分强烈的。

受到化石雨花石成为硅质的启示,笔者认为既然一般的灰岩可变成硅质岩,那么质地纯净的方解石、钟乳石,大理岩的砾石硅化后不就成了玛瑙雨花石了。

雨花台组砾石层为什么会出现强烈硅化呢?笔者根据上覆地层为粘土的雨花台砾石层中存在较多的灰岩、泥灰岩砾石,而上覆地层为玄武岩则无灰岩砾石,含较多硅质砾石;产玛瑙雨花石的地方,都存在玄武岩;九江砾石层、安庆砾石层、上海砾石层因无玄武岩上覆,所以也不产
玛瑙雨花石。

从而得出硅化是与雨花台组砾石层形成以后的玄武岩喷发有关。

雨花石的色彩非常丰富。

笔者对红、橙、黄、绿、青、兰、紫、白、黑等不同色彩的雨花石进行金属元素的测定,发现多种致色金属元素含量丰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笔者认为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金属成矿带,成矿时间都发生在雨花台组砾石层形成以前,河流带来各种砾石、卵石的同时,也会带来铁、铜、钒、铬、铅、锌、钴、锰等等致色元素,从而通过硅化形成的玛瑙、玉髓、蛋白石带有丰富的色彩,特别是含铬高的色彩可与鸽血红宝石、优质翡翠相媲美。

四、雨花石的成因
综上所述、雨花石成因过程概述如下:1200万年前新生代中新世,长江及其支流(例如秦淮河、滁河)将元古代晚期到白垩纪形成的片岩,片麻岩、灰岩、泥灰岩白云岩、石英岩、砂岩、粉砂岩、泥岩、各种火山岩和侵入岩、脉石英以及夹杂的方解石、钟乳石、大理岩、含各种金属元素矿化岩被风化剥蚀的岩块带入河水之中,被磨园、搬运、最终沉积到南京、六合、仪征等地,形成雨花台组砾石层。

时间到了上新世,南京地区火山活动加剧,六合、仪征大面积的玄武岩喷发、南京也有江宁方山玄武岩喷发。

玄武岩喷发带来富含二氧化硅的岩浆热液,由于砾石层渗透性很好,富含二氧化硅的热液可以和砂、卵石、砾石直接接触,发生硅化交代作用。

化学性质不活泼的岩浆岩,硅质、泥质沉积岩的卵石、砾石变化较小,含化石和不含化石的一般的灰岩、泥灰岩、白云岩卵石和砾石被硅化成各种硅质岩;而具有透明度的方解石、冰洲石、钟乳石、大理岩的卵石和砾石则被硅化交代形成玉髓、玛瑙、蛋白石,含金属元素的就会产生各种色彩。

当然岩浆热液中一部分二氧化硅也会直接沉积形成原生的蛋白石、玉髓、玛瑙。

新的成因观点和前人成因观点不同之处在于诃流搬运来的是形成雨花石的材料,玄武岩岩浆热液活动把这些材料改造、加工形成“石中皇后”雨花石。

新的成因观点解决了前人成因观点存在的疑点。

南京地区特有的地质环境才使南京出产南京的特产----雨花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