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与语用失误PPT课件

合集下载

跨文化交际 第二课PPT课件

跨文化交际 第二课PPT课件

第一章 跨文化交际概述
第一节 文化、交际和语言
后来“文化”一词被日语借入,到近代作为英 语culture的对译词。再后来“文化”作为日语借词 又被现代汉语吸收,于是“文化”就同英语的 culture有了直接的词源关系,并衍生出“文明”、 “教育”等含义。
什么是文化?
文化离不开 人,是某一 群体的生活 方式。
“由人们为了使自己的活动方式被社会的其他成员所接受、所 必须知晓和相信的一切组成。作为人们不得不学习的一种有别 于生物遗传的东西,文化必须由学习的终端产品‘知识’组 成”。民族内部的规范
本尼迪克特(Benedict)认为,文化是“通过某个民族
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为方式,一种使这个民族不 同于其他任何民族的方式”。民族之间的差异
第一章 跨文化交际概述
第一节 文化、交际和语言
3.观念的整合性 整个民族文化有一个或少数几个由价值选择结果为出
发点的“文化内核”,这样的文化内核就像遗传因子一 样无所不在地渗入该民族的所有文化细胞之中,发挥着 整合文化的潜在作用,从而使整个文化产生一种保守性、 内聚性、排异性和对外来文化要素的同化力。文化的整 合性是一种文化得以自我完善和形成独特面貌的动力。
亚文化:指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不同社会团体、不同文 化层次,甚至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特有的文化特征。亚文化既有主导文 化的基本共性,又有自己的独特个性。这些亚文化个性表现在生活习 性、言谈举止、行为方式、交际规则,甚至思维方式等各方面。
第一章 跨文化交际概述
第一节 文化、交际和语言
(二)文化的特征
说服派更适合解释宏观上大众传播的形式,而共享 派更符合人际传播的形式。
二、交流的类型及模式 交流通常可以分为大众传播、组织交流和人际交流三个层次

跨文化交际PPT演示文稿

跨文化交际PPT演示文稿

4
第4页,共21页。
euphoria 过度兴奋的情绪
utopia 乌托邦(理想中最完美的地方) ecstasy 狂喜
fantasy 幻想,空想 pervade 蔓延,渗透
scoff at 嘲弄 national 国民
outburst 突发,爆发
expatriate 侨民
vertigo
眩晕
snapshot 快照,快拍
10
第10页,共21页。
11
第11页,共21页。
Four phases of cultural adaptation
Predeparture Stage Before entering the host cultrue, you feel
excited and face the future with optimism. Stage one: everything is beautiful
13
第13页,共21页。
Comprehension question
Question 1: What are the terms that can be applied to the
concept of “culture shock”?
Terms that can be applied to theconcept of―culture shock are culture stress, adaptation, transition shock, adjustment, socialization, and so on.
19
第19页,共21页。
Question 7: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author‟s suggestion of using the native language to compliment people inthe host culture?

跨文化交际中的社交语用失误及教学对策

跨文化交际中的社交语用失误及教学对策

交语用 失误 是指交 际中 因不 了解或 忽视谈 话双方 的社会 、 文化 背
景而 出现 的语言表 达 失误 。 指 出在 言语 交 际中 , 话人 没能 根 她 说 据标 准的语 法编 码模 式去 遣 词造句 , 多被 认为是 “ 顶 说得 不好 ” ;
( ) 学的影 响 六 文 文 学 是人 们接 触和 理解 不 同文 明 间精 神文 化联 系 与差 异 的
( ) 一 高语 言环 境与 低语 言环 境
排演 舞 台剧 等 , 学校应 开设 西方 文 学鉴 赏等 课程 。
( ) 交 习惯差 异 七 社
社交 习惯 主要 包 括称 谓、 寒暄 、 谢 、 忌等 , 致 禁 中西不 同社交
在跨 文化 交流 中 , 语言 学家 提 出 了“ 语言环 境” “ 语言 习惯 容 易导 致社 交语 用 失误 。教师 应 给 学生 设置 典 型的 情景 让 高 和 低 环 境” 两个概 念 。高语 言环 境 是指 不仅 借助 言语 和词汇 , 多借 学生 练 习 , 更 借助 一些 典型 的语 用失 误 的分析 讲 解 , 学生 了解 西 让 助环 境和 其他 因素 判 断说 话者 的意 思 。低 语言 环境 是指 主要 依 方 的社交 习惯 。 赖语 言 的意思 断定讲 话 者 的意 图。 国属 于典 型 的高语 言环 境 , 中 英美 国家 则属于低 语 言环 境 。 因此 , 中西方 在进 行跨 文化 交流 时
化 交 际中正确 使用 目的语 , 免对 另 一方 社会文 化 、 统缺 乏 了 讲解 。 避 传
解 造成 语用 失误 ຫໍສະໝຸດ 是跨 文化 交 际能力 的 重要 组成部 分 。 对语 用失 误 的研究 始于 英 国著名 语用 学家 Jr y h ma, e T o s她 m

跨文化交际ppt课件

跨文化交际ppt课件
3
--Reading the textbook and other related materials (assigned by the teacher or found/searched by you upon the teacher’s request)
--Regular attendance of the classes
--To help you become a bette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or. You will learn this partly by studying more about the proces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also about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at process. However, even more important, you will develop new skills and thinking habits that will help you make sense of foreign cultures and their people, especially of things Westerners do which may seem strange, puzzling, or even bad.
strange. I decided to go to a park, and there I met several Chinese students. They started talking with me in Chinese, and I was happy to finally have a chance to practice speaking in Chinese with real Chinese people, and maybe also to make some Chinese friends. At first they asked me some pretty easy questions about how long I had been in China, what country I was from, and so forth. But then the questions started getting more complicated and harder for me to understand and answer; also, sometimes when I was struggling to answer a question the students would laugh. That kind of bothered me, and I felt like they were making fun of me. Then one of the students said something that I thought was a little weird. “Wo men zuo pengyou ba.” I mean, I did originally hope to make friends with them, but I didn’t expect someone I hardly knew to just say “Let’s be

跨文化交际PPT课件

跨文化交际PPT课件
Holiday/Customs differentation
李 小 芳
张 媛 静高 芳 芳
王李 迎倩 俊
.
1
Holiday differentation
中西方节庆假日的不同
Customs differentation
中西方礼仪习俗的不同
.
2
中国的传统节日, 基本是封建社会时期形成的, 留下封建社会的痕迹: 等级制、家族式, 节日以 家族内部活动为中心。 西方的传统节日更多的是表现出人们的互动性、 集体性和狂欢性, 以自我为中心, 崇尚个性张扬。 这与中国节日的家族性恰好相反, 反映了人们渴 望互相交流、群体参与的愿望,体现了人人平等、 自由表现自我的特点。
西方人最喜欢到海边去晒太阳、打球、游泳、冲浪、驾船, 在许多中国人看来,这都是自讨苦吃。 既然花钱休闲,就应该好好享福。 至于夏天的烈日,会把白脸晒黑黑脸晒焦, 避之唯恐不及,还要脱光了烤,岂非天大的傻瓜?
.
13
3.冒险心理
西方人 喜欢自己开车到荒山野地去野营、野炊、 钓鱼、打猎、采集、游泳、攀登, 以天地为家,与野兽为伴。 这 在许多中国人看来, 这简直是花钱买危险,买罪受。
2、“副陪”位置:副陪是请客一方的第二顺位,是陪 客者里面第二位尊贵的人。位置在主陪的对面,即背 对门口。这个位置更多的是带动客人喝酒。
3、“三陪”位置:有些地方是没有这个位置的,位置
在主陪的右手边第二位置。他的主要作用是跟主陪一
左一右把“主宾”夹在中间,便于照顾。
.
16
餐桌座位礼仪
4、“主宾”位置:主宾是客人一方的第一顺位,是客 人里面职位最高者或地位最尊贵者做的地方。位置在 “主陪”的右手边。
5、“副主宾”位置:是客人一方的第二顺位。位置在 “主陪”的左手方。

跨文化交际(4组)PPT课件

跨文化交际(4组)PPT课件

.
20
• 习语的凝固性
• 又称为习语的固 • 不能把
定性,与中国汉 语的成语一样,
• rain cats and dogs (倾盆大雨)
它的词、形式、 结构都是固定的, 不能被更改、替 换。例如:

改成
rains dogs cats或
and
• rain a cat and a
dog 等形式。
.
21
上想到他性格豪爽,脾气暴躁的形象,“林
黛玉”英语中也有就代表弱不禁风,多头善
感的形象。但在西方文化中就仅仅是个人名。
在英语中,也有一些出自文学作品和历史事
件的人名或地名,具有其独有的特殊内涵意
义,如Cinderella(指不受重视的人或部门,
或指有才干但一时未受赏识的人),Shylock
(指心肠狠毒、唯利是图的小人),地名
数字13:在西方文化中,普遍被认为是不吉祥的数字。但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具有这些内涵意义。
数字9: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是历代君王都推崇的数字, 皇帝穿九龙袍,京城建九个城门,宫殿的台阶也是九层或 九的倍数。但在英语中nine却. 没有这样的文化内涵。 10
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许多专有名词具有丰
富的文化内涵,比如人们一说“张飞”就马
.
31
习语
naked truth
kill the goose that laid the golden eggs
sour grapes bell the cat
cat’ paw
意义
原原本本的事实, 赤裸裸的事实 杀鸡取卵 涸泽而鱼
聊以自慰的话 替别人冒风险 被别人利用的人
the lion’s share .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及其解决策略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及其解决策略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及其解决策略第一章介绍跨文化交际是现代社会中一个非常普遍的话题。

在全球化的时代,不同民族、国家、文化之间的联系与交流愈发紧密。

而语言是沟通的重要手段,语用行为也是跨文化交际中常见的问题之一,造成的后果往往是严重的。

因此,建立畅通的跨文化交际渠道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主要探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及其解决策略。

第二章语用失误的基本概念2.1 语用失误的概念语用失误是指在跨语言、跨文化交际中,因为使用的语言形式或者其它语言因素的不同,使本意无法被准确地表达或接受而引起的行为上的失误。

语用失误包括了语境、文化背景、语音、语调、语速、语气等因素的影响。

2.2 语用失误的种类2.2.1 实际意义与语言意义的鸿沟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习惯用语、成语和俚语,这些表达方式往往不能准确地翻译,会导致实际意义和语言意义的鸿沟。

如英语中的“Kick the bucket”(死亡)和中文中的“挂彩”(成绩不好),它们表达的意义是不同的,因此在翻译或翻译中应避免直接翻译,而应该寻找相应的文化表达。

2.2.2 社交禁忌与文化差异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社会习俗、文化背景不同,因而有不同的社交禁忌和文化差异。

如在中国,送钟表象征着寓意不好,而在美国,送钟表则没有负面寓意,还可以作为礼物之一。

这类误解可能对跨文化交际产生严重的影响。

2.2.3 奉承和谦让在不同的文化中,对奉承和谦让的态度也是不同的。

在中国文化中,奉承和谦让被视为美德,但在西方文化中,直接奉承和过度的自谦则会被看作虚伪。

这种差异也可能引起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

2.2.4 礼貌与称呼不同的文化中,礼貌用语和称呼也可能存在差异。

比如在中国文化中,称呼对方暖昧称谓是禁忌,而在美国,情侣之间称呼为“baby”是比较普遍的。

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不注意使用礼貌用语和称呼,则会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第三章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的策略3.1 学习目标语言及其文化如果想要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首先应该学习目标语言和其文化,了解他们的习俗和文化传统,如此才能对跨文化交流中出现的误解有所防备。

语用失误

语用失误

语用失误1. 语用失误,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言语交际中,由于说话方式或表达习惯的不同,或者由于一方对另一方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缺乏了解,在跨文化交际中发生误解,障碍或冲突,影响交际效果的现象。

2.根据英国语言学家Tomas观点,语用失误大体上可分为两种:语用语言失误,即将本族语对某一词语或结构的语用意义套用在外语上或特定语言环境下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用意而造成的语用失误;社交语用失误,即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而犯的语用错误,往往涉及到哪些话该讲,哪些话不该讲,说话双方社会地位的差异,人们的相对权利和义务等,与人们的价值观念有关。

3. 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产生的主要原因不同文化的人们在交际时常常失误或达不到预期目的,往往是因为不同文化的人们在交往时,对文化背景、价值取向、思维模式、社会规范方面存在的差异缺乏认识,而这些差异却十分顽固地表现在言语行为和言语使用规则方面。

更重要的是,在跨文化交际时,人们常常理所当然地以本文化的准则和社会规范作为解释和评价别人行为的标准,这就是被学者们称为语用迁移的现象,这种迁移必然造成交际失败并产生较大的心理或社会距离。

由于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缺乏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又无意识地进行语用迁移,语用失误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首先来分析文化差异中的深层文化对语用失误产生的影响。

深层文化的影响,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交际双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背景,必然带来人们在思想、行为等多方面的差异,而这些差异都是受双方深层文化的影响。

如果双方都不了解这种差异的话,那么很有可能在交际中产生语用失误,造成交际失败。

在这里我们以中西国家文化背景为例。

首先是中西价值观取向不同。

人的交往能力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必然和价值观念联系在一起。

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价值观念,从而影响着人们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例如:几个中国人到一位美国人家里去做客。

主人带他们参观自己的住所,中国客人说:“你们的房子多好啊!非常漂亮!”主妇听了十分高兴,按美国习惯笑着回答:“谢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如:中国人请客吃饭,主人往往要再三劝说客人多吃多 喝,只有在客人多次谢绝后,主人才会罢休。然而在英语 国家,这样的话主人最多只会说上两次。(Thomas,1983)
说话量的差异还反映在亚文化之间。如:中国,北方人似 乎更为健谈,更喜欢和人“侃”,谈起来话也比较多,就 是和陌生人也不例外。这点,和南方人就相差很大。
7
2)说话的内容、话题也受到各自文化的规定和制约。
如:西方文化通常允许人们随意谈论天气、工作、业余爱 好、地方和全国性事件;而较少谈论各自的年龄、收入、 政治态度、宗教信仰、婚姻状况等。(节选自:Thomas, J. 1983. 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 Applied Linguistics 4(2): 91-112.)
又如:英语国家的人可以比较自由地、公开地谈论女性的 身孕,甚至怀孕女性也会向异性直言其事;在中国人看来, 这样做就不太合适了,不可随便和人(尤其是异性)议论 此类事情。(节选自:顾曰国,1992. “礼貌、语用与文 化”,《外语教学与研究》4:10-17
8
3)在说话的方式上,文化之间的差异更大,更值得我们 注意。
跨文化交际与语用失误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 and Pragmatic Failure
1
Have Fun
有次房东问我 did u eat anyting yet? 我说no. 她听后重复了一遍 so u didn’t eat anyting.
我说 yes... 房东老太太犹豫了下会和国 家利益为重,个人利益必要时可以忽 略,牺牲。
• 他人取向:做事先考虑别人怎么看 怎么说
• 积极:谦虚谨慎、合作互助、爱国 主义、内敛含蓄、成功时将功劳归给 别人
• 消极:缺乏个人进取精神、个人竞 争意识、过分看中“关系”、过分注 重面子、表里不一、失败时怨天尤人
刚来的时候去麦当劳吃饭 没有餐巾 然后跟人说要 paper 那人过会给我拿来了张白纸 还问do you need a pen? 我狂晕了半天然后去厕所洗手的
来的第二年了,我去商店买鞋,然后拿着就去问营业 员:is this made of beef or pork ( 俺的意思就是 猪皮还是牛皮的),那个营业员的表情到现在都记得。
如:在英语国家,只要听清楚了对方的提问,就必须予 以回答,即使回答的文不对题也比不回答好,否则就是 严重的失礼。然而,在中国文化环境中,时常允许保持 沉默,一般认为这比回答不妥使自己丢脸或让对方难堪 要好得多。
有些文化(如美国文化)更注重言谈,交往时主要依靠 言谈,说话的时候比较多。有的文化则“少言寡语”, 如在北欧的芬兰,似乎不鼓励人们在公开场合与陌生人 交谈。
中国: 顺从自然规律,对自然的崇拜,改变自己适应自
然。
儒家
孔子:“天何言哉?” 董仲舒:“以类和之,天人 和一也”、“天人感应”。
14
15
西方: 不屈不挠地驾驭自然
和征服自然,改造自己。
16
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哥白尼发现了新天体
17
2、群体取向与个人取向
(Collectivism vs. Individualism)
节选自:费孝通,1985,《美国与美国人》,北京:生 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4
1.什么是文化?
易中天谈文化(视频)
5
语言与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离开文化 背景的语言学习是盲目的,无法实施语言的交际 功能。语言,文化,交际三位一体。
6
2. 文化与语言运用
1)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什么时候说话,什么时候保持 沉默,都受制于各自不同的规约。
中国人和西方人说话音量的差异
10
二、文化因素与跨文化交际
价值观念——文化特制的深层结构 民族性格——文化特制的外化表现
11
1. 价值观念 (Value)
定义:任何社会或文化中人们所回避不了的指令 ,是人们行为的规则、思维的方式、认知的准绳 、处世的哲学、演绎推理的模式、评价事物的规 范、道德的标准等等。
比如:日本人倾向于用较为间接的方式,进入正题前常常 要寒暄一番,说些似乎不太相干的话,谈话中比较迁就对 方,很少正面顶撞;相反,西方人喜欢开门见山,直接而 明确地表述自己的想法。此外,西方人一般先表明自己的 主张,然后陈述理由;而日本却常常先说一通理由,最后 才说出自己的主张。
9
4)文化还制约着言谈话语量的大小、音量大小
西方(美国)
• 个人主义:独特、自主、独立、 放任个性向往自由、追求差异
• 积极:积极进取、锐意创新
12
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别
观念
1、人与自然
中国
天人合一
西方
天人相分
2、人际关系
群体主义
个人主义
3、对“变化”的态 度
4、动与静
求稳 求静
求变 求动
5、人生态度
做人
做事
6、人之天性观 7、时间取向
“性本善”
“性本恶”
灵活 过去
精确
未来
13
1、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
(Oneness vs. Dividedness Between Man and Nature)
我说 no. 她接着说 so u didn’t eat . 我说 yes ...... 估计她当时要崩溃了。
2
第一次打电话叫TAXI...... 对方问where you from.....我回答CHINA,还在奇怪
叫taxi还分国籍~? 对方可能以为我在搞笑,很郁闷的 说 sorry, we can not do that.....我一听...火 大...怎么有种族歧视啊..就问:why~? 对方楞了半天, 挂了.....
3
一、文化与语用
费孝通(1985:76)说过下面一段话:
文化的深处时常并不是在典章制度之中,而是在人们洒 扫应对的日常起居之间。一举手,一投足,看着那样自 然,不加做作,可是事实上却全没有任意之处,可说是 都受着一套从小潜移默化中得到的价值体系所控制。在 什么场合之下,应当怎样举止,文化替我们早就安排好, 不必我们临时考虑,犹豫取决的。愈是基本的价值,我 们就愈不假思索。行为时最不经意的,也就是最深入的 文化体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