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之父周弘——把聋女夸成留美博士的父亲
周婷婷——聋人的楷模,周弘——榜样爸爸

周婷婷——聋人的楷模,周弘——榜样爸爸这是一对创造奇迹的父女,让每个聋哑人及其家庭都倍受鼓舞。
1980年6月29日,南京某厂技术员周弘的妻子,生下了一个粉妆玉琢的女儿。
爸爸妈妈给女儿取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婷婷。
婷婷一岁半,进了厂幼儿园。
一天,老师突然打电话告诉周弘,婷婷发高烧,已经送到厂医院了。
周弘赶紧跑到医院,看见女儿像疯子似的狂呼乱跳,医生说,刚刚打了一针庆大霉素,可能有点疼,过会儿就好了。
一个疗程的针打下来,每打一针,婷婷都会疯狂地哭闹一阵。
几天后,女儿的烧终于退了。
可是周弘发现,无论怎样大声地呼叫女儿,婷婷竟然一点反应都没有。
周弘傻了似的,一把抱住女儿,大声地喊着:婷婷!婷婷!婷婷呆愣愣地看着爸爸。
婷婷成了一个聋儿。
诊断书中写着:“脑干电位显示:双耳全聋”。
“那一刻,天仿佛塌了下来,我恍恍惚惚地抱着女儿回家,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淌。
”周弘向我回忆起那一刻时,眼圈又红了,嗓音哽咽。
幼时的婷婷,因为听不见也不会说话,她几乎不会笑。
在幼儿园里,总是缩在角落里,谁也不和她玩。
想拉屎拉尿却不会表达,常常拉在裤子上。
数九寒天,周弘看着冻得瑟瑟发抖的女儿,心都碎了。
那些日子,电视台在播日本电视连续剧《血疑》。
每次,周弘都抱着女儿一边看一边落泪。
电视看完了,周弘问自己,人家父亲能做到的,我为什么不能做?我也要用最深情的父爱,为婷婷把有声世界的路开通。
从婷婷3岁开始,周弘带着女儿定期到上海一家部队医院,用针灸电疗的办法,试图让女儿复聪。
5年中,在耳朵周围的几个最疼痛的穴位,医生给婷婷扎了上万针,那是连成年人都难以忍受的剧痛,婷婷绝望无助地恸哭……婷婷终于有了极其微弱的听力。
周家人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让婷婷开口,哪怕只是最简单的词。
傍晚,周弘从婷婷奶奶那里接女儿回家,骑着车,他反反复复地指着路灯,一路走,一路在女儿耳朵边上喊“灯,灯,灯……”骑40分钟,喊40分钟……当婷婷终于能含混不清地说鼻子、眼睛、嘴巴等最基本的词时,她已经错过了学习口语的最佳年龄段。
周弘与其女周婷婷

他用“拇指”送聋女赴美读博海峡都市报2006/03/13【核心提示】周弘和周婷婷父女俩创造了两个传奇。
女儿周婷婷从小双耳全聋,却成为中国首位聋人少年大学生,并赴美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父亲周弘是一个老三届毕业的普通工人,却在实践中成长为平民教育家,提出了全新的“赏识教育”理念,成为中央教科所特聘家庭教育专家。
“赏识教育”成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周弘的女儿周婷婷,1岁半时双耳失聪。
20多年来,周弘的独特教育理念,使女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8岁熟背圆周率小数点后1000位数字;11岁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年;16岁时成为中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20岁赴美,攻读硕士、博士学位;22岁时被评为中国妇女十大时代人物……这一切,都归功于周弘的赏识教育。
“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我的孩子,我都会含着热泪欣赏他、拥抱他、亲吻他、赞美他,为自己创造的这个万物之灵而感到万分自豪。
”周弘老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解释赏识教育。
如果父母只是把表扬和鼓励当作一种手段,当他看到孩子的缺点和错误时,内心依然失望,这样的“表面赏识”收效甚微甚至起反作用。
“赏识教育”作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被公认为世界六大教育方法之一,《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日本NHK等国内外多家媒体作过报道。
赏识教育也在北京、上海、广州、香港、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引起轰动。
十几年来,周弘运用赏识教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像周婷婷一样的聋童,他也在英国、日本、新加坡以及全国大部分省会城市进行了1000多场报告会,在家长和老师中引起强烈反响。
目前,在南京、北京、上海、昆明、广州等地区均设立了赏识教育试点班级。
实例:“十道题做对了一道,你真不简单”婷婷7岁时,刚接触数学应用题,有一次10道题她只做对了1题,换了其他父母,可能早就轻则骂重则打了。
而周弘却真诚地对孩子说:“真是不简单,第一次做应用题,居然还做对了1道。
”女儿露出喜悦的表情,问父亲:“你小时候会不会做?”父亲说:“像你这个年龄,这么难的题,我连碰都不敢碰。
【荐】赏识教育专家周弘语录

【荐】赏识教育专家周弘语录周弘,赏识教育创始人,全球第六届热爱生命奖得主,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赏识教育研究所所长,北京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首席专家。
一位普通父亲,用20年的生命探索出赏识教育,不仅把双耳全聋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全国十佳少年、全国残疾人自强模范、《中国妇女》十大时代人物、留美博士生,而且改变了成千上万个孩子和家庭的命运!被誉为“中国第一位觉醒的父亲”。
其总结著述的赏识教育系列作品畅销海内外。
台湾民众将他和女儿评选为“全球第六届热爱生命奖”得主,并分别授予他和女儿“赏识老爸”和“中国的海伦-凯勒”称号。
“十五”期间,赏识教育的实践研究被列为教育部重点科研课题,着重探索了赏识教育理念在学校和家庭教育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本套丛书是周弘和课题组专家,根据我国现实家庭教育中的一些热点问题所总结的研究成果,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有效,值得广大教师和父母借鉴。
近5年来,周弘应各地教育局、中小学校和企事业赏识教育专家周弘语录:1、孩子生病,家长吃药;庄家出问题,农民想办法。
任何成功都无法弥补教育孩子的失败!孩子的失败是天下父母心头永远永远的痛!!2、仅仅爱孩子,老母鸡都做得到。
关键是会爱。
要爱孩子,懂孩子。
3、静能生慧,宁静致远。
4、所有的父母都曾经是教育家,捡回你们遗忘的宝藏吧。
5、宇宙的潜能其实都蕴藏在每个孩子幼小的心灵和生命中。
一个人最可悲的是什么?就是当他走进坟墓时,还不知道自己身上蕴藏着多么巨大的潜能。
6、把小孩最大的缺点都看成可爱的缺点、未来的优点。
可爱的慢是未来的快,可爱的粗心是未来的细心,可爱的胆小是未来的胆大。
7、高标准,低要求,跳一跳,够得着。
8、一个不善于使用大拇指的民族,是没有多少欢乐的民族。
一个手势也许能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一个手势也许能改变一个民族的心态。
9、黎巴嫩诗人纪伯伦:你的孩子其实并不是你的,他们是生命之火的儿女,他们通过你来到人间,并不是你的化身。
他们整天与你相伴,请你牢记,永远不属于你!10、豆腐嘴,刀子心!11、赏识教育的特点:伤一次,要赏十次。
周弘简介

周弘简介一位普通的父亲,一位家庭教育的探索者,一位实践型的平民教育家,中央教科所家庭教家育专家,全球热爱生命奖得主。
一个普通的工厂工人,老三届初中毕业生,,不仅把双耳全聋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留美博士生,用其二十年的生命探索出的赏识教育,,改变了成千上万家庭的命运,国内外近千家媒体争相报道他创造的教育奇迹,他被尊称为赏识老爸,中国第一位觉醒的父亲,创立的赏识教育被誉为家庭教育第一品牌。
1、周弘的六次觉醒:第一次学会赏识找回父爱(爱):残酷的诊断书,小哑吧的爸爸,梦想女儿喊爸爸,想做中国的大岛茂,倾家荡产治病((妈妈要孩子不哭说哭妈妈爸爸要死了),声嘶力竭学语言,学写字写日记,利用方块字和孩子玩字并制一套专门卡片.基本过了口语关,找回做父亲的咸觉第二次学会赏识发现宝藏(玩):尝到甜头着迷研究教育一本日本心理学家《幼儿才能开发》的书震憾影响了他(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能,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尽管在他们双亲无限爱心的摧残之下,仍然有些孩子成才,假如我们抛弃僵化的教育方法,用一种充满生命力充满人情味的方法,那么所有的孩子都能成为栋梁之才,这书介绍了日本教育家铃木镇一的教育方法:把求知当人世界最大的快乐,学习上不提过高要求,读喜欢的书),发现人世间最好的教育方法学说话学走路.海伦凯勒转世(1880.6.29六岁半一个字不会说,18岁能讲5国语言),天才儿童行为表,10天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1000位,教孩子玩数学,10道题做对一道,打小勾,5个手指只少算2个,3年学完6年,玩作文玩珠跳棋,玩珠算,分组、遗传、错拨时间。
连跳两级,升上重点初中.第三次学会赏识改变态度(行):读1000多本教育书。
坚信行,贵人语迟,翘起大拇指,学化学(相反是打、逼、比、贪、说、笨)第四次学会赏识导致成功(懂):创办聋人幼儿园和一批人推广并接受咨询(一种家庭教育的模式,哲理:学会赏识学会爱;学会被爱、施爱、自爱。
原理:走近生命、唤醒自信、善待差异、引导自选。
周弘经典《赏识你的孩子》 赏识教育操作方法 赏识教育操作三字经

周弘经典《赏识你的孩子》赏识教育操作方法赏识教育操
作三字经
周弘经典《赏识你的孩子》赏识教育操作方法-赏识教育操作三字经(转载)赏识你的孩子
——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
周弘
作者简介
周弘,南京市人,中国青少年研定中心赏识教育研究室主任,南京婷婷聋童学校校长。
女儿周婷婷的出生改变了他命运的轨迹,从此他踏上了一条教育之路。
婷婷在小学跳了二级,会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一千位数字;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年,中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曾受到江总书记的接见。
奇迹出现后,他用这套方法培养了一批周婷婷式的早慧聋童。
接着他把这套方法让健全儿童分享,结果改变了成千上万健全孩子的命运。
这套方法就是本书讲的“赏识教育”和“混沌灵性教育”,近年来。
他应邀在全国各地做了一千余场报告和讲座,均引起强烈反响。
代序赏识的学问
余心言
周弘同志的书,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孩子成长的潜力有多大,怎样发现这些潜力,怎样把这些潜力释放出来?他以他的实践从一个角度做了回答:从赏识入手。
赏识。
让孩子在赏识中成功——读周弘《赏识你的孩子》

让孩子在赏识中成功——读周弘《赏识你的孩子》初识周弘,是在报纸的报道中,一位普通的父亲将双耳失聪的女儿一步步培养成才的事迹深深地震撼了我。
照片上那高高竖起的大拇指让我急切地想了解他和他的赏识教育。
慢慢品读《赏识你的孩子》,看着周婷婷走过的充满父爱和智慧的教育的每一个足迹,心里充满了感动和敬佩。
一个本已与外界隔绝了的孩子,在父亲的赏识中学会了说话,学会了读书,学会了做人,上了大学,成了硕士,这其中有多少值得探索的东西。
周弘说:“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为自己创造的生命而永远自豪。
”“教育的全部奥秘难道不就在所有父母时时、处处、事事在心灵最深处永远无条件地坚信自己的孩子‘行’这一个字上吗?”“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
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一个幼小的生命仿佛都是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间的。
”这里的每一句话,道出的都是教育的真谛,这也告诉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赏识是多么的重要。
赏识可以说是教育孩子的大前提,在此基础上,因人施教,配合其它教育方法和手段,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但是赏识教育也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赏识要有一定的艺术性当孩子取得成绩或受挫失败时,家长和教师都会用肯定性言语和鼓励性言语进行赏识,如:“你真棒”、“再试一次,一定会比刚才更好”等。
但当孩子犯错误时,采用批评性言语就要有一定艺术性,如孩子画画得很脏,老师就不能直言不讳地说:“画得太脏,重画。
”而应婉转地启发孩子说“如果这幅画再干净点就好了”,这样既帮助孩子找到了不足,又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
再者当孩子取得成绩或遇到困难时,也可采用一些体态语进行赏识。
如摸摸孩子的头,拍拍孩子的肩,拉拉孩子的手,对孩子报以会心的微笑,送去一个赞赏的目光。
这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安慰和鼓励。
2、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时予以强化,避免用别人的标准来判断自己的孩子最胆小怯懦的孩子,偶尔也会有大胆的举动,调皮好动、表现差的孩子偶尔也会做得很好,也许在常人看来这微不足道,但做父母的必须努力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闪光点,给予必要的乃至夸张的表扬鼓励。
赏识老爸周弘:给孩子暗示的力量

赏识老爸周弘:给孩子暗示的力量他是一个普通的父亲,用其20年的生命探索出的赏识教育,不仅把双耳全聋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留美硕士,而且改变了成千上万孩子和家庭的命运!他被誉为“赏识老爸”,创立赏识教育被称为“中国家庭教育第一品牌”,他就是@赏识老爸周弘。
“你们在座的每一位家长都太幸运了,因为你们拥有健全健康的孩子,我的女儿双耳全聋。
”这是60多岁的@赏识老爸周弘走上台的第一句话。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我们为什么教不好孩子?因为我们的人生观错了。
我们用狭隘的尘埃观对待孩子,只爱孩子的优点,不爱孩子的缺点。
如果换一种宇宙观接纳孩子的全部,这种“全纳的爱”能让孩子心安,孩子心安就能变静,静能生慧,就有能量前进,个个孩子都能好得让你不好意思!为什么孩子邯郸学步走得东倒西歪,父母总是夸赞他“太棒了,走得太好了!”为什么孩子牙牙学语说得口齿不清,父母总是竖起大拇指“太棒了,说得太好了!”我们那时是“全纳的爱”,孩子的优点是花朵,孩子的缺点是花苞,给予孩子鼓励与赞扬,缺点的花苞也会绽放出成功的花朵。
可是,当孩子上了学,曾经口吐莲花的父母突然变了嘴脸,一个个都成了挑剔的乌鸦嘴,每天播报着坏消息“你这次成绩又这么糟!”“你吃饭怎么这么慢!”“别人家的孩子多聪明,你怎么就不能学学他?”在数落声中,孩子内心惶惶不安,自然无法生出智慧,迸发能量。
有个孩子整天丢三落四丢东西,母亲整顿了3年未见成效,周弘建议她改变方法,看到孩子的优点大大赞扬。
这位母亲尝试了,今天孩子丢了橡皮,只剩下铅笔,母亲说太棒了,你今天居然把铅笔带回来了。
孩子吃惊道妈妈怎么变了?明天孩子带回了橡皮,妈妈说太棒了,你今天居然把昨天忘记的橡皮都带回来了,太了不起了!其实孩子把昨天的铅笔又丢了。
通过赏识教育,1个月后孩子丢三落四的毛病彻底改变了。
为什么?因为孩子心安了,静能生慧,自然进步了。
曾经有一个女孩子,网瘾、早恋……十项全能,每天挨母亲一顿打。
赏识教育之父周弘——把聋女夸成留美博士的父亲

本文由伊利蒙牛哥哥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把聋女夸成留美博士的父亲。
赏识教育不是不能批评孩子, 而是要从内心尊重孩子的需 求,给孩子更多鼓励和自信。
前天,第二届国际赏识教育论坛在深圳闭幕,赏识教育发起者 之一周弘呼吁道,家长要适时竖起自己的大拇指,给孩子更多自信和鼓励。
赏识教育创造奇迹 周弘是一位老三届毕业生, 曾是工厂的普通工人。
1980 年, 女儿生下不久就双耳失聪。
他用赏识教育,创造了奇迹:女儿小学跳了两级;10 岁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年;16 岁成为中 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如今在美国最著名的聋人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一个哥哥的‘哥’字,练了三年;半年过去,才学会了几个词。
”周弘回忆,三十年前, 女儿双耳全聋,三岁半了还说不了话。
他用赏识教育把这个别人眼中“已经输在起跑线上”的 孩子培养成了如今的留美博士。
“为什么我会研究赏识教育呢?”周弘说, “是因为自己女儿的 原因。
”周弘把对女儿教育的成功归结为“赏识”,即不断地表扬女儿,增强孩子的自信。
周弘回忆道,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儿因为耳聋感到自卑。
有一次,他偶然发现,女儿的 生日和美国著名的盲聋哑作家海伦・凯勒竟是同一天。
这让周弘非常欣喜, 他鼓励女儿说: “你 是海伦转世。
海伦曾经说希望眼睛能看见 3 天,现在你的眼睛能看见,你会做得更棒! ”周 弘笑称,虽然这样说看似荒诞,但无疑给了年幼的女儿极大的勇气和信心。
从此以后海伦的 形象就树立在她的心中。
多用大拇指少用食指 “明明放学冲进家门告诉妈妈:老师今天终于表扬我了。
妈妈却批评道:受表扬就翘尾 巴?明明的欢乐顿时烟消云散。
”“婷婷蹦蹦跳跳地跑回家, 告诉爸爸, 自己数学考了 100 分。
爸爸却回答道,隔壁的佳佳双百分,你才一百就骄傲了?孩子立即无语了。
”教育论坛上, 周弘指出了两个家庭教育误区的典型例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赏识教育之父周弘——把聋女夸成留美博士的父亲.txt男人的承诺就像80岁老太太的牙齿,很少有真的。
你嗜烟成性的时候,只有三种人会高兴,医生你的仇人和卖香烟的。
本文由伊利蒙牛哥哥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把聋女夸成留美博士的父亲。
赏识教育不是不能批评孩子,而是要从内心尊重孩子的需求,给孩子更多鼓励和自信。
前天,第二届国际赏识教育论坛在深圳闭幕,赏识教育发起者之一周弘呼吁道,家长要适时竖起自己的大拇指,给孩子更多自信和鼓励。
赏识教育创造奇迹周弘是一位老三届毕业生,曾是工厂的普通工人。
1980 年,女儿生下不久就双耳失聪。
他用赏识教育,创造了奇迹:女儿小学跳了两级;10 岁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年;16 岁成为中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如今在美国最著名的聋人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一个哥哥的‘哥’字,练了三年;半年过去,才学会了几个词。
”周弘回忆,三十年前,女儿双耳全聋,三岁半了还说不了话。
他用赏识教育把这个别人眼中“已经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培养成了如今的留美博士。
“为什么我会研究赏识教育呢?”周弘说,“是因为自己女儿的原因。
”周弘把对女儿教育的成功归结为“赏识”,即不断地表扬女儿,增强孩子的自信。
周弘回忆道,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儿因为耳聋感到自卑。
有一次,他偶然发现,女儿的生日和美国著名的盲聋哑作家海伦·凯勒竟是同一天。
这让周弘非常欣喜,他鼓励女儿说:“你是海伦转世。
海伦曾经说希望眼睛能看见 3 天,现在你的眼睛能看见,你会做得更棒!”周弘笑称,虽然这样说看似荒诞,但无疑给了年幼的女儿极大的勇气和信心。
从此以后海伦的形象就树立在她的心中。
多用大拇指少用食指“明明放学冲进家门告诉妈妈:老师今天终于表扬我了。
妈妈却批评道:受表扬就翘尾巴?明明的欢乐顿时烟消云散。
”“婷婷蹦蹦跳跳地跑回家,告诉爸爸,自己数学考了 100 分。
爸爸却回答道,隔壁的佳佳双百分,你才一百就骄傲了?孩子立即无语了。
”教育论坛上,周弘指出了两个家庭教育误区的典型例子。
小时候家长教孩子说话、走路的心态和方法大多是鼓励教育,孩子有一点点进步,家长都会欣喜若狂。
家长相信孩子可以学会,所以家长宽容地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甚至欣赏、享受这种失败。
在这种心态中,孩子个个都轻松快乐地学会了说话、走路。
然而,孩子一旦长大了、上学了,望子成龙的家长开始了攀比,不承认差异不允许失败,怀疑孩子不行,有的家长甚至信奉一个“打”字,或者一个“罚”字,从而走入了教育的误区。
赏识教育就是鼓励家长对孩子竖大拇指,让孩子在“我能行”“我是好孩子”的感觉中走向成功。
周弘最爱做的一个动作,就是不时地竖起大拇指,表示对别人的赏识。
他说,传统父母的食指太发达,动不动就指着孩子挑缺点,他不一样,他手上肌肉最发达的地方是大拇指。
所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建议家长们常用“大拇指”,不能“挑毛病”,要会“找光明”,周弘说:“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我们一定要用积极的心态来看待,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命运。
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你都应该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
”
多用大拇指夸孩子
赏识教育不是不忍批评周弘表示,赞赏其实不是夸,最重要的是态度,要看得起孩子。
赏识教育不是不忍批评,关键是看得起孩子。
眼神最重要,老师对你的眼神可以让你感觉到,他不需要跟你说好话,他骨子里为你骄傲。
我们现在是太迷信方法,忽略了方向。
周弘坦言,赏识是双刃剑。
一些人很容易把赏识教育曲解为就是表扬鼓励,甚至不忍批评。
其实,赏识教育更注重教育的态度:要尊重孩子,看得起孩子。
你看得起孩子,就不会有副作用了,批评也是一种教育手段,也会赢得学生的感激。
转载自中国少儿网—老爸老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