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货物运输事故案例分析共44页文档
五起危化品运输事故案例解析

五起危化品运输事故案例解析作者:来源:《汽车与安全》2018年第03期危险化学品对运输车辆要求较高,承运危险化学品的运输车辆是流动的重大危险源,相比普通车辆更易发生事故,而且事故具有突发性、复杂性和更大危害性。
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不同于一般运输事故,往往会衍生出燃烧、爆炸、泄漏等更严重的后果,造成经济损失、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人员伤亡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京沪高速江苏淮安段2005年“3.29”事故时间:2005年3月29日19时许地点:京沪高速公路南行线沂淮江段103公里500米处经过:一辆装运40.44吨液氯(核载15吨)罐式半挂货车因左前轮突然爆胎,方向失控撞毁中央护栏,冲入对向车道并发生侧翻,与对向驶来的半挂车碰撞,液氯罐车所载液氯泄漏。
后果:事故造成29人中毒死亡,456人中毒住院治疗,1867人门诊留治。
暴露问题:一、肇事液氯重型罐式半挂货车严重超载,核定载质量为15吨,事发时实际运载液氯多达40.44吨,超载169.6%。
二、车辆违规使用报废轮胎,导致左前轮爆胎,在行驶的过程中车辆侧翻,致使液氯泄漏。
三、肇事车驾驶员、押运员在事故发生后逃离现场,失去最佳救援时机,直接导致事故后果的扩大。
四、车辆没有办理危险品道路运输通行证,属于违法运输。
京珠高速河南信阳段2011年“7.22”事故时间:2011年7月22日3时43分地点:京珠高速河南省信阳段938公里115米处经过:一辆大型卧铺客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发生爆燃,客车继续前行145米至京珠高速938公里260米处,与道路中央隔离护栏刮蹭碰撞后停车。
后果:事故造成41人死亡、6人受伤,客车烧毁,直接经济损失2342.06万元。
暴露问题:一、事故大型卧铺客车不是危险货物专用车辆,不具备运输危险货物资格。
二、在没有任何安全防护的情况下,违法运输了15箱共300公斤的易燃危险化学品偶氮二异庚腈。
三、XX集团以包代管,默许事故车辆长期违规站外经营。
四、X公司多次违规运输危化品,没有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未按照规定加贴危化品安全标签和包装标识。
铁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案例

(一)危险货物发生事故的外界条件分析
铁路运输的危险货物,在整个运输过程中要经过 搬运、保管、装卸、配装和挂运,而且在这些环节中都 要受到程度不同的摩擦、震动和冲击、冷、热变化、风 雨侵袭,以及不同性质的货物接触等。因此,为了保证 危险货物的安全运输,除了研究危险货物的性质 ,了解 它们发生变化的内因外,还应根据它们的不同性质,特 别注意和防止运输过程中外界条件(外因)的影响。
铁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 案例
一、危险货物运输事故的特点及原因
二、危险货物事故案例
一、危险货物运输事故的特点及原因
一、危险货物运输事故的特点 1、成灾速度快。 由于危险货物本身的易爆、易燃等特性,其化学反应 的速度很快,一经引发很难中断,在很短的时间内蔓延 成灾。 2、危险具有多重性。 从危险货物的分类中可知,一种危险物质或物品,不 只具有单一特性,往往燃、爆、毒、腐蚀同时发生。因 此,危险货物的火灾、爆炸事故施救要注意多方面的防 护。
4. 不同性质的货物接触时所造成的影响 危险货物品种多,性质复杂。有些物品互相 直接接触后,会立即发生猛烈的化学变化,造成燃 烧、爆炸或中毒事故。有的物品本身虽未直接接 触,但它们挥发的蒸气一经接触,在一定的温度、 浓度或明火条件下也会发生燃烧、爆炸。不同性 质的货物接触而发生事故的情况,多数是由于货 物包装有问题,装车和仓库配放不当,装卸撒漏、 渗漏的残留物未彻底清除所致。
1.温度和明火的影响 温度对绝大多数危险货物有着直接的影响。 明火指具有可见燃烧光点的着火现象(包含隐燃)。 明火对危险货物的危害,一方面是直接大面积加热,产 生高温,使其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另一方面是在易燃 蒸汽、爆炸性混合气体、粉尘的条件下,局部明火引起 急剧连锁反应而发生的燃烧爆炸。 铁路运输中,造成高温、明火环境的原因主要是日 光直接照晒、夏季温度升高和外界火源。外界火源包括 生活取暖、炊食用火、吸烟、机动车排烟、生产用火及 雷电、静电闪火等。
运输安全事故的案例分析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5
• 案例选择与背景介绍 • 事故原因分析 • 安全措施与建议 • 事故责任与后果 • 案例总结与启示
01
案例选择与背景介绍
选择标准与依据
1 2
事故严重性
选择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作为案 例。
代表性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运输方式,如公路、铁路、航 空或水路运输。
03
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和法律规定,相关责任人可能需要承担刑
事、民事或行政法律责任。
后果评估与影响
人员伤亡
运输安全事故可能导致人员伤亡,给受害者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 和损失。
财产损失
事故可能导致车辆、货物等财产损失,给运输公司和相关利益方 造成经济损失。
社会影响
重大运输安全事故可能引起社会关注,影响运输行业的声誉和公 众信任度。
流与合作,共同探讨解决安
全问题的有效措施。
05
• 分享成功经验和最佳实践,
促进整个行业的安全水平提
升。
06
THANKS
感谢观看
03
• 定期对车辆、船舶、飞机等进行维护和检查,确 保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对未来运输安全的展望
技术进步助力安全提升
01
• 通过技术手段实时监测车辆状态、路况 等,提高预警和应对能力。
03
• 政府应加强对运输行业的监管,完善法 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05
02
• 随着科技的发展,如智能驾驶、物联网等 将在未来运输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事故时间
事故发生的确切时间点。
涉事人员
涉事运输工具的驾驶员、乘务员及相关工作 人员。
事故地点
事故发生的具体地理位置和地点名称。
第七部分事故案例分析

第七部分事故案例分析一、违规运输危险化学品小村和王伟是新分到化工厂的工人,小村是押运人员,王伟是驾驶员,没经过任何培训就安排上岗了。
他们一起运送一批危险化学品去较远的B城市,车走到半路,小村想抽烟。
王伟说:“再忍耐一下,前边就是A市了,A市那里准能买上。
”于是王伟加快了车速.抄近道超速行驶,很快就到了A市。
王伟把车停在一个较大的百货商店门口,小村进去买了一包烟,他们又上路了,路上又捎上一搭车人,他们抽着烟边开边聊。
吃饭时间到了。
可还没到B市,他们于是停车吃饭。
饭后,两人一起出来,王伟问小村:“你知道车上拉的是什么吗?”小村说:“这容易,我马上就知道。
”于是他拿起一瓶化学品,打开盖,闻了闻,说:“盐酸。
”王伟夸小村:“你的鼻子还真厉害!’’请用危险化学品经营管理的相关知识指出王伟和小村的行为有哪些是不安全的?答案要点:1.没有上岗资格证,违反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关于驾驶员及押运人员必须有掌握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安全知识,并经考核取得上岗资格证,方可上岗作业的规定。
2.运输前不了解所运输的危险货物的名称及性能、危害特性等。
3.私自改变行车路线,运输危险化学品时车辆经过市区和人口密集的地方,停留在人口密集的百货商店和饭店门口,违规中途停车。
4.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车辆超速行驶。
5.两人安全意识淡薄,运输危险化学品时抽烟、说笑,二人同时离开车辆,让无关人员搭乘运输危险化学品运输车。
6.盐酸具有腐蚀性、挥发性,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用鼻子直接闻危险化学品。
7.盐酸的运输包装,不符合要求。
二、库房储存氢氧化钠(固碱)环境污染事故某化学品经营企业从化工厂购进一批(10 t)氢氧化钠(固碱),个别包装存在破损泄漏情况,将其存放在一座年久失修的不符合储存条件的库房中。
一天晚上,大雨倾盆而下库房进水,将部分氢氧化钠泡在水中,致使氢氧化钠渗入水中并顺水流入附近河流。
仓库保管员发现后,及时报告了单位主管领导,主管领导立即进行了应急处理,嘱咐手下人员不得向外界泄漏任何消息。
第二章 海运危险品运输事故及违章行为案例

第二章海运危险品运输事故及违章行为案例第一节海运危险货物谎报瞒报导致的船舶燃烧、爆炸等事故案例案例一:“韩进宾夕法尼亚”轮爆炸事故2002年11月,建造不到一年的第五代集装箱船“韩进宾夕法尼亚”轮在印度洋海域发生燃烧爆炸事故。
因火势凶猛,船员不得不弃船逃生,船东从新加坡调来救助力量,经过数天抢救方将大火扑灭。
“韩进宾夕法尼亚”轮V005W航次由天津新港开出,前往欧洲。
船上共装有危险货物142TEU,其中烟花(1.4类)危险货物99TEU由上海港出运,主要积载于第一至第三货舱甲板。
据审核,所有危险货物积载和隔离未发现问题。
11月11日该轮在印度洋,左舷第四货舱起火并发生两次爆炸,一名船员严重灼伤后死亡,另有一名船员失踪,后证实死亡。
15日,燃烧已无法控制,当扩散到船员生活区前与舰桥之间六舱甲板处时,发生了剧烈爆炸,爆炸产生的火球直径达300米,伴随着浓密的灰色烟雾和刺眼的银光,将甲板舱盖板和甲板上积载的40英尺集装箱炸出船外,六舱余下集装箱和船员生活区、舰桥、机舱受损严重。
大火持续燃烧了三天后被扑灭,但被烧的集装箱仍在冒着烟。
由于灭火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水,导致“韩进宾夕法尼亚”轮半沉于海中。
火灾、爆炸造成船上四舱、五舱、六舱及三舱一半位置所载集装箱货物被毁,全船大约有50%集装箱受损,损失金额高达五千万到一亿美元,船舶严重受损报废。
在本次事故中,起火爆炸原因没有查明,但据推测,最有可能的因素是:船上四舱载有未申报的5.1类危险货物“次氯酸钙”,在受赤道日照、高温影响下,产生发热氧化反应,导致货物燃烧。
海事部门提醒:海运危险货物的托运人、承运人及代理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向海事部门办理船舶载运危险货物的适装许可手续,如实申报相应货况、船况、积载等信息。
以避免由于瞒报危险货物等行为给承运船舶带来运输风险及燃烧、爆炸等事故,保障船舶安全。
案例二:“华顶山”轮火灾事故2003年5月25日,“华顶山”轮在上海龙华吴泾关港码头装载142个集装箱,开往厦门港。
危险货物运输事故案例分析

强化外部环境的预警和应对
预警机制
建立危险货物运输事故的预警机制,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 运输过程中的风险因素,提前发出预警信号,以便及时采 取防范措施。
应急预案
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应对危险货物运输事故的流程 和措施,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减轻事故损失。
合作与沟通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与沟通,共同应对危险货物 运输事故,形成联防联控的合力,确保运输安全。
,从而引发事故。
03
监管不到位
监管部门对危险货物运输的监管可能存在疏漏,如未对运输设备进行定
期检查、未对从业人员进行充分培训等,这些问题可能导致事故风险增
加。
外பைடு நூலகம்环境因素
恶劣天气:雨雪、大雾、冰 冻等恶劣天气条件可能影响 运输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增加事故发生概率。
路况不佳:道路破损、拥堵 、狭窄等情况可能影响运输 设备的正常行驶,引发事故 。
危险货物运输事故案例分析
目录
• 引言 • 危险货物运输事故案例描述 • 事故原因分析 • 事故教训与改进措施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危险货物运输概述
定义与分类
危险货物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 ,在运输过程中可能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物品。危险 货物运输事故案例分析对于提高运输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提高人员素质和安全意识
专业培训
对从事危险货物运输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安全 意识,确保在运输过程中能够正确应对各种风险。
安全教育
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向员工普及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提高其 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奖惩制度
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对安全生产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对违反 安全规定的行为进行惩罚,激励员工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
运输安全事件案例分析

完善隧道口排水系统
对隧道口的排水系统进行全面排查和整改,确保排水畅通,防止因积水引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加强应急处置能力
铁路部门应加强应急处置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确保在发生事故时 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
04
案例四:危险品运输事故
事件描述
2022年6月,一辆装载危险品的货车在 某高速公路上发生侧翻,导致大量有毒 气体泄漏。事故造成周边居民紧急疏散 ,交通严重受阻,并对环境造成一定程
度的污染。
事故发生时,货车正从一处化工厂运送 一批化学原料至目的地。在行驶过程中 ,车辆突然失控侧翻,导致装载的危险
品出现泄漏。
事故现场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消防、医 疗、环保等部门赶赴现场开展救援和处 置工作。经过数小时的努力,泄漏的危 险品得到有效控制,未造成人员伤亡。
原因分析
车辆安全性能问题
经调查,事故货车存在机械故障,导 致车辆失控侧翻。车辆维修保养不到 位,安全隐患未及时排查整改。
驾驶员操作失误
危险品装载不规范
,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
02
案例二:火车脱轨事故
事件描述
2022年6月4日,D2809次旅客 列车在贵州省从江县境内发生脱
轨事故。
事故发生时,D2809次旅客列车 行驶至榕江站进站前的月寨隧道 口处时,突遇泥石流坍塌体,导
致列车脱轨。
事故造成1名司机死亡、1名列 车员与7名旅客受伤,动车组受
损严重。
教训与改进措施
加强货车超载执法力度
交通管理部门应加大路面巡查力 度,对超载车辆进行严厉处罚,
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原因分析及案例分析

二、铁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发生的原因 根据危险货物产品的多样性,危害的多重性和运输 过程的多环节,使危险货物发生事故的原因复杂化。在 宏观上,和其他事故一样,其致因(或预防)由三因素 构成:一是物的因素,即物质或物品本身的组成、结构、 稳定性;客观环境条件;为安全和作业而使用的货物包 装、装卸及运输工具、设施和设备等。二是人的因素, 指人的思想、工作态度、技能水平、安全行为等。三是 管理因素,包括政策、法规、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 安全管理机构、机制;安全监督保证等。 根据事故三因素理论,结合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的特 点,具体分析货物发生事故的原因,主要考虑以下两个 方面:
4. 不同性质的货物接触时所造成的影响 危险货物品种多,性质复杂。有些物品互相直接接 触后,会立即发生猛烈的化学变化,造成燃烧、爆炸或中 毒事故。有的物品本身虽未直接接触,但它们挥发的蒸 气一经接触,在一定的温度、浓度或明火条件下也会发 生燃烧、爆炸。不同性质的货物接触而发生事故的情况 , 多数是由于货物包装有问题,装车和仓库配放不当,装 卸撒漏、渗漏的残留物未彻底清除所致。 5.自然界原因影响
2. 包装质量差 ①危险货物实下, 以次充好,加之检测抽样等环节把关不严,甚至漏检。 有的送检包装与实际包装不一致。 ②承运包装检查不细、不严,破、漏、低劣包装夹 带装车。 ③因包装材料品种日渐增多,用优质、低价、环保、 易加工材料进行包装改进是发展趋势,但“试用包装” 量大、频繁,有的试用到期无果。 ④包装质量的重点是气密、液密、严密封口还有问 题,沙眼、卷边、缝针密度、强度、经纬密度、防水、 衬垫问题较多。
(一)危险货物发生事故的外界条件分析 危险货物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它们本身含 有不稳定的元素,或者它们有不稳定的结构(详见前 述各类货物的特性)。物质发生变化,内因是根据, 外因是条件,没有一定的条件,物质是难以发生变化 的。铁路运输的危险货物,在整个运输过程中要经过 搬运、保管、装卸、配装和挂运,而且在这些环节中 都要受到程度不同的摩擦、震动和冲击、冷、热变化、 风雨侵袭,以及不同性质的货物接触等。因此,为了 保证危险货物的安全运输,除了研究危险货物的性质, 了解它们发生变化的内因外,还应根据它们的不同性质, 特别注意和防止运输过程中外界条件(外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