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迹孔子故里教学流程

合集下载

寻迹孔子故里-张延惠

寻迹孔子故里-张延惠
孔子故事组:1371a82.html
/QClCtibI8giewkhriArIGQ...html
/Quhoj82cuyfBx8vi.html
/iwg6X3hyQYPFrTVwscrOIg...html?st=1_1_2_1
/d10818/】
教师小结:孔子给中国的几千年历史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后人尊崇他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民间更是把孔子作为读书人的祖师。
孔子的出生地曲阜也成了历代帝王、文人圣拜的精神家园。因为遗留下大量的文明古迹,形成闻名中外的“三孔”,现在已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中国和世界瞩目的历史文化名城。让我们一起寻访孔子的故里――曲阜。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作品这度搜索/Class10/2007-08-23/7484.html】
师:孔子对我国乃至世界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孔子改变了过去只有贵族子弟可以受教育的状况,主张“有教无类”,他认为每个人都应用受教育的机会。
师:孔子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他常说:“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孔子孔子一贯重“行”,在“言”与“行”的关系上,他明确主张要“听其言而观其行”。
三孔古建1&cl=2&fr=ala0&word=%C7%FA%B8%B7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了解孔子,了解 “三孔”。
2.通过寻迹孔子故里,学习作专题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利用专题研究解决问 题的能力。
3.通过研究孔子,使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艺术,感受中华民 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4.培养学生热爱历史文化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5.运用多种方式探究:1、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五年级下册品德教案寻迹孔子故里_鲁人版

五年级下册品德教案寻迹孔子故里_鲁人版

第三课寻迹孔子故乡教课方案与此刻“教师”一称最靠近的“老师”观点,最早也要追忆至宋元期间。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期间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朝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此刻领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拥有资历和学问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异。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余官员同样依法律委任,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教材剖析 :察看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少儿生活靠近的,能理解的察看内容。

随机察看也是不行少的,是相当风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察看,一边发问,兴趣很浓。

我供给的察看对象,注意形象传神,色彩鲜亮,大小适中,指引少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察看,保证每个少儿看获取,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察看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少儿学习正确的察看方法,即按次序察看和抓住事物的不一样特点要点察看,察看与说话相联合,在察看中累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机遇,指引少儿察看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巨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少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海洋的波涛。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速。

”我加以一定说“这是乌云滔滔。

”当少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少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机遇说:“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如何 ?”少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少儿掌握“滂沱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少儿察看明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点见景生情,少儿不单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并且会应用。

我还在察看的基础上,指引少儿联想,让他们与过去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山东人民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社会寻迹孔子故里教案

山东人民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社会寻迹孔子故里教案
(师播放课件:展示“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名言)
师:此人就是孔子。他的这个思想比西 方基督教创始人耶稣早了500年,他创立了 儒学,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世界文 明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他被世人称为“至 圣先师”、“万世师表”,今天通过合作探究来 认识一下孔子。
孔子不仅在中国是一位伟人,在西方人 眼中也是一位圣人,以此激发学生强烈的求
①孔子教人学而不厌,谦虚 好学
3、孔子教诲②孔子教人为人善良
③孔子教人安贫乐道
④孔子教人做人要正直
...①孔子是中国历史上
创办私学的先行者,中 国的第一位职业教师
(小组内自由编组,交流展示)
1、孔子的故里
2、孔子的生平
3、孔子的教诲
4、孔子故事名言②孔子教学有教无类 ③孔子曾修《诗》、《书》,
定《礼》、《乐》,序《周 易》、作《春秋》。
中小学当堂达标教学课时教案
项目
班级
时间
课 题
寻迹孔子故里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了解“至圣先师” “万世师表”中华民族的伟人一孔子
鹿方法
讲述探究提问回答整理孔子名言
情感施
把孔子的仁、义、礼、智、孝为自己做人的一面镜子。教学 Nhomakorabea重点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崇高地位。
难点
孔子的思想不但影响了中国,而且对世界影响很深。
④孔子名言: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 不学则殆。
三、完成练习,巩固新知
出示习题,小组合作完成:
1、背诵孔子“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仁、仪、礼、智、孝和对世界的影响。
2、简答孔子生平,“三孔”简介和对世 界文化史的影响。
3、整理孔子的名言或故事。

寻迹孔子故里-张延惠

寻迹孔子故里-张延惠
师:孔子对我国乃至世界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孔子改变了过去只有贵族子弟可以受教育的状况,主张“有教无类”,他认为每个人都应用受教育的机会。
孔子故事组:76c661371a82.html
教师小结:孔子给中国的几千年历史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后人尊崇他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民间更是把孔子作为读书人的祖师。
孔子的出生地曲阜也成了历代帝王、文人圣拜的精神家园。因为遗留下大量的文明古迹,形成闻名中外的“三孔”,现在已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中国和世界瞩目的历史文化名城。让我们一起寻访孔子的故里――曲阜。
五、拓展延伸
资料,办一期手抄报。
七、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达到预期目标。通过对孔子的专题研究,走进三孔,不但了解了孔子和孔子对中国的影响,而且在探究的过程中,总结专题研究的经验,提高专题研究的能力。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汇报学习收获时,引导学生的发言,梳理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对专题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选择有价值信息,使专题研究在探究的过程中,有方向,有层次,步步深入,同时及时肯定学生好的专题研究方法,激发学生探究的动力,并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教师恰当的点拨引导是提高教学有效性和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使老师的评价成为学生的路标和灯塔。
师:“三孔”指的是孔庙、孔府和孔林。
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庙宇,其主要建筑大成殿与泰山脚下的岱庙天殿、北京故宫太和殿并成为中国三大宫殿建筑。
孔府是孔子世代子孙居住的府第。
孔林是为孔子及历代子孙墓葬所在地,是中国保存年代最长最完整的一座氏族古墓园。
孔庙、孔府、孔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两千多年来,帝王将相、文人学士竞相来曲阜朝圣、求和。
师:我们平时常用的孔子名言有很多,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心的启迪。

寻迹孔子故里-张延惠

寻迹孔子故里-张延惠
五、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搜集一些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的资料,办一期手抄报。
七、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达到预期目标。通过对孔子的专题研究,走进三孔,不但了解了孔子和孔子对中国的影响,而且在探究的过程中,总结专题研究的经验,提高专题研究的能力。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汇报学习收获时,引导学生的发言,梳理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对专题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选择有价值信息,使专题研究在探究的过程中,有方向,有层次,步步深入,同时及时肯定学生好的专题研究方法,激发学生探究的动力,并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教师恰当的点拨引导是提高教学有效性和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使老师的评价成为学生的路标和灯塔。
/show/QClCtibI8giewkhriArIGQ...html
/show/Quhoj82cuyfBx8vi.html
/show/iwg6X3hyQYPFrTVwscrOIg...html?st=1_1_2_1【搜索/view/7985.htm】
三、这段交流有让你感受到什么?(引导学生感受孔子的巨大成就。)
【设计意图:介绍孔子生平学习孔子名言,谈感想通过他忠、孝、智、礼、义、信思想对号入座加深对孔子言论的理解】
4、课堂小结。
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感受孔子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3)、各小组代表依次汇报调查收获。
(4)、将学生汇集的资料集中展示出来。
孔子生平组:ιβλιοθήκη ce2f00662334.html】
生:这是我搜3.html】
师:我们平时常用的孔子名言有很多,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心的启迪。
师生齐读: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吾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寻迹孔子故里

寻迹孔子故里

《寻迹孔子故里》——至圣先师教学设计【课前谈话】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生:喜欢师:都去过哪些地方?那里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谁来分享一下?(学生回答)师:旅游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也可以放松我们的身心,现在让我们深呼吸,开启我们的寻迹之旅吧!好,上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作为山东人我们很骄傲,因为2500年前在我们山东曲阜诞生了一位中华民族的伟人——孔子。

现在的曲阜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一处旅游胜地,每年都要接待来自世界各国的一千多万游客。

他们追寻着孔子的美名,带着对孔子的敬仰而来。

今天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走近至圣先师,寻迹孔子故里。

(板书:至圣先师寻迹孔子故里)师:先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同学们一起齐读学习目标。

有没有信心来完成这节课的学习目标?真棒!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孔子,了解“三孔”。

2.了解孔子名言及对教育的贡献,感受孔子思想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

二、活动一:寻访“三孔”师:孔子的出生地曲阜是历代帝王、文人圣拜的精神家园,因为遗留下大量的文明古迹,形成闻名中外的“三孔”,“三孔”指的是什么?(生齐答:孔府、孔庙、孔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秘曲阜,寻访“三孔”(板书:寻访“三孔”)1.我来分享师:关于“三孔”你了解多少呢?请同学们根据课本23页内容说说你所了解的“三孔”,哪个小组先来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三孔”?(小组代表学生发言)师:看来同学们了解的内容可真不少!那么,同学们想亲眼目睹“三孔”的风采吗?接下来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寻访“三孔”,我们首先来到曲阜市中心,来看一下孔庙。

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庙宇,位于曲阜市中心,始建于孔子死后的第二年。

现在的孔庙经过明清两代修缮(shàn)完成的,完全仿皇宫式样。

曲阜市每年九月份都要在大成殿举办国际孔子文化节,以此来纪念孔子。

(课件出示国际孔子文化节图片)师:沿着孔庙往东走,我们现在来到了孔府大门前。

孔府也称圣府,是孔子的后代子孙们居住的府第,建有“三堂”、内宅、花园,世称“天下第一家”。

《寻迹孔子故里》说课

《寻迹孔子故里》说课

寻迹孔子故里》说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了解孔子,了解“三孔”。

2、运用多种方式探究,了解孔子对中国对世界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1、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2、使学生初步了解孔子,感受孔子思想对中国及世界历史文化发展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导入:提问学生去过曲阜吗是否了解曲阜的意思。

为什么而了解曲阜。

2、(出示孔子像)你认识他吗?在孔子的面前,你最想问什么问题?师:同学们既然这么想了解孔子,今天我们一起《寻迹孔子故里》。

首先,让我们一起带着疑问走近孔子。

二、走近孔子一)交流课本知识1、请同学们打开书,读22 页,边读边想你知道了什么?2、学生汇报(从学生的回答中提炼板书: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3、教师小结:孔子之伟大,是因为他的儒家思想深入人心,对中国几千年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思想不但影响了中国,还影响到海外,甚至影响到整个人类。

4、(示课件内容)方法引导:这些简单的内容,我们经过梳理,让我们对孔子的生平、教育贡献、思想、及他的故事等方面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

让我们带着问题,继续探索孔子的奥秘吧!你们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二)交流课外资料1 、同学们,请大家分小组整理、分析你们搜集到的资料,结合我们刚才的梳理,确定自己想探究的方面,然后分类交流。

你对孔子又有哪些了解?2、学生分小组交流。

3、汇报感受最深的内容。

每个小组交流自己研究的小专题,其他小组可以针对相关专题,进行补充。

4、这段交流有让你感受到什么?(引导学生感受孔子的巨大成就。

)教师小结:孔子给中国的几千年历史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和博大精深的文化。

后人尊崇他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民间更是把孔子作为读书人的祖师。

孔子的出生地曲阜也成了历代帝王、文人圣拜的精神家园。

因为遗留下大量的文明古迹,形成闻名中外的“三孔”,现在已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中国和世界瞩目的历史文化名城。

让我们一起寻访孔子的故里——曲阜。

三、寻访三孔1 、(出示标记曲阜的山东地图)请同学们看地图,这儿是我们的东营,这儿就是曲阜,三孔就在曲阜的境内。

寻迹孔子故里教学流程

寻迹孔子故里教学流程

1.3. 寻迹孔子故里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初步了解孔子,了解三孔。

2.情感目标:感受孔子思想对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影响。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做专题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三孔。

教学难点:孔子对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影响,学生如何搜集整理资料。

【设计意图:本课活动以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解决问题为主,培养学生通过专题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以指导学生体验专题研究的过程为主,让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了解孔子,感受孔子,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课时从了解孔子的生平和世界著名历史文化遗产——孔府、孔庙、孔林入手,然后以孔文化遗产——孔府、孔庙、孔林入手,以孔子名言和小故事的形式初步展示孔子的一些思想和孔子对教育的贡献。

课前给学生指导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并制作成课件,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

)第一课时至圣先师教学实录:一、课件播放,导入新课师:今天,我们一起领略在中国历史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一位伟人的神采,播放孔子图、孔子行教图。

问:你们知道他是谁吗?据学生回答板书:至圣先师——孔子生:孔子生:至圣先师生:万世师表……问:为什么被尊崇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生:他创立的儒家学说代表地位……二、交流汇报,合作探究(一)交流孔子的生平事迹1.汇报:你从课文、课外及组内交流,了解到有关孔子的哪些知识?2. 小小擂台赛:知孔有多少(可播放孔子简介等图片)(1)孔子是哪家学派的代表人物?(2)他被后人尊称为什么?(3)三孔指的是什么?(4)谁能说出一句孔子的名言或者小故事。

三、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同学们通过刚才的交流,对孔子有了一定的了解。

孔子的成就确实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一直被推祟为“至圣先师”。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他仍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影响。

1、汇报调查情况:2、交流一些有关孔子的纪念活动及有关孔庙、孔府等资料。

3、讨论:为什么孔子离我们两千多年,还有那么多人知道他、纪念他?(1)“仁”、“礼”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寻迹孔子故里
刘俊玲
学习目标叙写:
寻迹孔子故里包含“至圣先师”和“孔子的影响”。

通过这两个主题活动,学生对孔子及其思想有初步了解,知道孔子是一个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文化的发展有有重要影响的人。

感受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艺术,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本课时充分预习的基础上,以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解决问题为主,培养学生通过专题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以指导学生体验专题研究的过程为主,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了解孔子,感受孔子,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课时从了解孔子的生平和世界著名历史文化遗产——孔府、孔庙、孔林入手,然后以孔文化遗产——孔府、孔庙、孔林入手,以孔子名言和小故事的形式初步展示孔子的一些思想和孔子对教育的贡献。

课前给学生指导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并制作成课件,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

基于上述原因,特制目标如下: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初步了解孔子,了解三孔。

2.情感目标:感受孔子思想对中国及世界历史文化发展的影响。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做专题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三孔。

教学难点:孔子对中国及世界历史文化发展的影响,学生如何搜集整理资料。

预习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2.学生收集孔子故里、生平、教诲及孔子名言等有关资料。

寻迹孔子故里
第一课时
至圣先师
教学实录:
一、课件播放,导入新课
(师播放课件,展示德国柏林一公园入口处孔子塑像,塑像下方刻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名言。


师:今天,我们一起领略在中国历史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一位伟人的神采,此人就是孔子。

(点评:孔子不仅在中国是一位伟人,在西方人眼中也是一位圣人,以此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交流汇报,合作探究,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
师:课下同学们收集了有关孔子的资料进行了预习,根基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喜好自由编组。

可以分四个组:孔子的故里、孔子的生平、孔子的教诲、孔子的事。

(学生自由编组,组内交流。


(点评:通过自由编组,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已经初见端倪,为学生的自由合作、学习创作了条件。


1.“孔子的故里”小组展示
(师播放“三孔”的录像资料,由“孔子的故里”组长充当导游,畅游三孔。


师:“三孔”古迹是历史和知识的学堂。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孔子。

(点评:畅游后,学生深刻领略了“三孔”美丽、庄严。

“伟人”的概念在学生心中树立起来,为进一步探究孔子做好了铺垫。

)2.“孔子的生平事”小组汇报
(师播放孔子生平简介。


生1: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
生2:孔子十五至于学,三十岁开始私人讲学,51岁鲁国做官……
生3:孔子晚年主要工作是教学,整理典籍……
(点评:讨论交流环节使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自学成果,分享交流,合并成了简单的孔子生平记录。


师:同学们收集的资料很丰富,在中国5000年历史上对华夏民族产生巨大影响的就是孔子,你觉得他的思想如何?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教诲?
3.“孔子的教诲”小组汇报
生1:孔子教人学而不厌,谦虚好学。

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生2:孔子教人为人善良。

如: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师:同学们讲的真棒,很好的解释了孔子的至理名言,老师也有几句孔子的哲理警句。

(师播放课件:人生态度,做人格言,议学习,政治格言。


师:孔子不愧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献整理家,让我们继续走进孔子。

(点评:古文不易理解。

倡导学生提出问题,讨论解决问题,在合作
中收获,在探索中求知,不仅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4.“孔子的事”小组汇报
生1:孔子是我国历史上创办私学的先行者,中国第一位职业教师……生2:孔子教学生有教无类。

每个人都有学习的机会,他的弟子遍布世界各地。

孔子一生从事教育事业,相传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
生3:孔子编写整理了《诗》、《书》、《礼》、《乐》、《易》、《春秋》,被统称为《六经》。

把2000多年前的古文明典籍保存流传下来,是孔子给世人的巨大贡献。

生4:提倡“仁”学,仁是其思想核心;
生5: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点评:每个组的汇报,留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尽情表达自己收集的成果,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启发,获得了多角度智慧启迪和充分表达自我的喜悦。


三、畅谈感受、分享收获
学生自由畅谈对孔子的感受及深刻认识。

(点评:只言片语或滔滔不绝,都是学生对学习内心的感受和收获,尊重学生,展示自我,符合品德课程“关注儿童内心体验的理念”。

)四、总结延伸
师:通过同学们课前收集资料、自学、课上汇报交流,使我们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这种学习方法很好。

望大家课下继续收集有关孔子的资料,进一步交流,下节课学习“孔子的影响”。

(点评:活动的延伸是课堂的继续、更是学习的继续。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不断获取相关知识、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体现了教材开放性强的特点。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