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品社寻迹孔子故里课件
合集下载
小学品德与社会鲁人版五年级下册《3 寻迹孔子故里》优质课公开课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

日本长崎孔庙大门
美国华岗大成门
德 国 科 隆 孔 庙
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 ——【美】爱默生
寻迹孔子故里
交流合作探究
一、孔子的生平 二、“三孔” 三、孔子的教育思想 四、孔子的名言或小故事 五、孔子的影响
孔子故里
孔庙是祭祀孔 子的庙宇,位 于曲阜城区的 中心,是我国 祀孔庙堂中建 造年代最早, 规模最大的一 座。又称至圣 庙。
孔林为孔子及历代子孙墓葬所在地,是 中国保存年代最长、最完整的一座氏族 古墓园。
孔子墓:位于孔林中偏南地段。封土东西30米,南北28米, 高5米。墓前石碑二通。前碑篆书“大成至圣文宣王墓” 后碑篆书“宣圣墓”三个字,碑前有石供案、下酒池和石 砌拜台以及砖砌花棂围墙等。
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二、教育内容: 四教、六艺、四书、五经 三、教学方法: 举一反三、教学相长、因材施教 四、学习态度: 温故而知新、不耻下问、学思结合、知 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二、教育内容
“四教”:文(文献)、行(品行)、忠(忠诚)、 信(信实)。 “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简称:诗、书、礼、易、春秋)
孔子思想的核心
•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 “仁”、“礼” • 主张能够用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古代帝王:隋炀帝赏琼花
• 相传隋朝时,扬州开了一种十分绮丽的花--琼花。隋炀帝听说了 它的美丽后,就决定去赏花。于是他动用大量人力,开通了著名 的隋朝大运河,并乘豪华龙舟前往。可是琼花讨厌这位暴虐的君 主,他来时就自行败落,不让隋炀帝看。
古代对外友好往来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课件1.3《寻迹孔子故里 至圣先师孔子》|鲁人版 (共29张PPT)

你说我说
• 说一说我心 目中的孔子。
(二)孔林——延续年代最久、保存最完整的家族墓 地
孔林又称至圣林,在曲阜城北门外,占地3000 亩,周围砖砌林墙长达14里,是孔子和他的后代子 孙们的家族墓地。孔林内柏桧夹道,进入孔林要经过 1200米的墓道,然后穿过石牌坊、石桥、甬道、到 达孔子墓前。孔子的坟墓封土高6米,墓东是孔子之 子孔鲤和他的孙子孔伋的坟墓。在孔林中,有的墓前 还存有石雕的华表、石人、石兽。这些都是依照墓中 人当时被封爵位的品级设置的,整个孔林延用2500 年,内有坟冢十余万座。其延续时间之久,墓葬之多, 保存之完好,举世罕见。
孔子的一生
• 30岁左右开始讲学活动,曾经问礼于老子。 • 34岁听齐国《韶》乐,三月不知肉味。 • 43岁鲁国的强臣季氏强僭,阳虎作乱专政,孔子
不仕,退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 • 51岁在鲁国做官,做到司空、司寇。 • 57岁带弟子周游列国。 • 68岁回鲁国,致力于教育,著述。弟子三千,通
•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去,领 略它的气息吧!
孔庙·孔府·孔林简介
(一)孔庙——规整的建筑艺术的宝库 现存孔庙占地327.5亩,建筑物466间,前后有九进院 落,纵向轴线贯穿整座建筑,左右对称,布局严谨, 气势宏伟。前三进院落布置导向性建筑物,如门或牌 坊。第四进院有一座三重檐的高阁奎文阁,其中藏有 历代皇帝赏赐的图书。第七进院落中有“杏坛”,据 说是孔子生前讲学处。孔庙的主殿大成殿高31.89米, 宽54米,进深34米。廊下有28根龙古柱,每根石柱都 用整块石材雕成。前廊下的十根石柱用深浮雕的手法 雕成双龙对舞,衬以云朵,山石、涛波,造型优美生 动,是罕见的艺术瑰宝。孔庙中还存有大量的碑刻及 画像砖,是研究中国古代书法和文化艺术的宝贵资源。
五下册寻迹孔子故里课件

6
7
孔子1.孔子是哪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 2.他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 3.三孔指的是什么? • 4.请您说出一句孔子的名言,或者小故事。
9
孔子生平简介: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 日),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 陬邑(今中国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 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的 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 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 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 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3 至圣 先师、万世师表。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 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 影响,这些地区又被称为儒家文化圈。
力和作专题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4
• 教学重难点:重点:三孔 • 难点:孔子对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影响。
学生如何搜集整理资料
5
• 教学设计意图及突破重难点措施:本课活动以学
生探究、解决问题为主,培养学生通过专题研究 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以指导学生体 验专题研究的过程为主,让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 了解孔子,感受孔子,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 精深。本课时从了解孔子的生平和世界著名历史 文化遗产——孔府、孔庙、孔林入手,然后以孔 子名言和小故事的形式初步展示孔子的一些思想 和孔子对教育的贡献。课前给学生指导搜集整理 资料的方法,并制作成课件,以此来提高学生的 信息获取能力,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
21
22
23
24
25
26
孔庙远詹图
27
28
大家好
1
鲁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三课
《寻迹孔子故里》 第一课时《至圣先师》
2
• 教案背景 • 1.面向学生: √小学 • 2.学科:品德与社会 • 3.课时:1
7
孔子1.孔子是哪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 2.他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 3.三孔指的是什么? • 4.请您说出一句孔子的名言,或者小故事。
9
孔子生平简介: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 日),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 陬邑(今中国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 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的 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 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 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 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3 至圣 先师、万世师表。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 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 影响,这些地区又被称为儒家文化圈。
力和作专题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4
• 教学重难点:重点:三孔 • 难点:孔子对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影响。
学生如何搜集整理资料
5
• 教学设计意图及突破重难点措施:本课活动以学
生探究、解决问题为主,培养学生通过专题研究 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以指导学生体 验专题研究的过程为主,让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 了解孔子,感受孔子,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 精深。本课时从了解孔子的生平和世界著名历史 文化遗产——孔府、孔庙、孔林入手,然后以孔 子名言和小故事的形式初步展示孔子的一些思想 和孔子对教育的贡献。课前给学生指导搜集整理 资料的方法,并制作成课件,以此来提高学生的 信息获取能力,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
21
22
23
24
25
26
孔庙远詹图
27
28
大家好
1
鲁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三课
《寻迹孔子故里》 第一课时《至圣先师》
2
• 教案背景 • 1.面向学生: √小学 • 2.学科:品德与社会 • 3.课时:1
山东人民版思品五下《寻迹孔子故里》PPT课件1

“三 孔”
• 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 称“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 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 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 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 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
孔子的政治生涯
有关于孔子的诗句
• 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 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知道学习 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 乐。”
“至圣先师”
• 【解释】:至:最。旧时特指孔子。 也称 大成至圣先师。
• 【出自】:《礼记·中庸》:“唯天下至 圣,为能联盟睿知,足以有临也。”《礼 记·文王世子》:“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 先圣先师。”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 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 先师,及行事,必以币。凡释奠者,必有 合也。
孔子有哪些重要思想
• 政治思想
• 其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 “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 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 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 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
孔子有哪些重要思想
• 美学思想
• 孔子的美学思想核心为“美”和“善” 的统一,也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孔子提 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 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 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并且孔子 认为,一个完人,应该在诗、礼、乐修身 成性。孔子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文艺理论 影响巨大。
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
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
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课件1.3《寻迹孔子故里 至圣先师孔子》|鲁人版 (共39张PPT) PPT

心之所向,行之所至。 只要从心底里非常想做某件事,就一定 会调动 身体里 的所有 潜能, 积极配 合。
2 你 的 恒 心 ,与 你的节 奏有关 当我们立下FLAG的时候,可能一开始都 会忍不 住下狠 劲儿。 之前一步都不想跑,决定健身了,就2公 里开跑 ,冲刺 5公里 。 之前一页书也不想看,决定勤奋了,就 焚膏油 以继晷 ,好像 不熬夜 都不好 意思说 自己看 书。 之前从没拉过筋,决定瑜伽了,就恨不 得立刻 把那支 僵硬了 几十年 的老腿 想掰哪 儿就掰 哪儿。 这种激情维持不了多久,很快就会被打 回原形 。 坚持从来就不是持续消耗,所以太用力 的人一 般都跑 不远。 作家村上春树的生活里有两件非常重要 的事情 :写作 和跑步 。 他全职写作没多久,发现身体变差,便 开始跑 步。 在普通人眼中,职业小说家应该是不舍 昼夜地 伏案工 作,资 深跑者 的锻炼 强度更 难以想 象。可 村上春 树的生 活却有 张有弛 ,十分 规律。 每天早 起后的 三四个 小时集 中精力 写作, 午休后 跑步, 日暮时 读书、 听音乐 。 在与写作和跑步相伴的几十年里,他既 勤勉耐 劳、不 惜体力 ,又谨 小慎微 地呵护 自己的 热情, 既怕惰 性来袭 ,又怕 用力过 猛。 他说:要让惯性的轮子以一定的速度准 确无误 地旋转 到最后 。 坚持,从长远看,要循序渐进,就每一 天来说 ,要量 力而为 。 既要摸清自己的节奏,也要管住自己按 这样的 节奏坚 持下去 。不盲 从,也 不随性 ,不蛮 干,也 不懒散 。 只有不乱节奏,才能持之以恒。
是否一样颜色,一样款式,他说这些根 本不重 要。因 此,洗 手台上H ello Kitty和小叮当图样的两只漱口杯 左右对 峙,小 叮当的 杯里插 着一支 绿色牙 刷,是 我的;H ello Kitty则是空的,因为他前一阵子 已改用 电动牙 刷,摆 在架子 上。分 属两个 不同故 事的漱 口杯, 以及位 于两个 不同位 置的牙 刷,彷 佛在嘲 讽我们 的夫妻 关系, 渐行渐 远。因 为他出 门的时 间早, 打点他 的衣着 已经不 再是我 的事, 他自己 会搞定 早餐? 很久没 有一起 吃了, 我同样 不必费 尽心思 去想菜 单、查 食谱, 反正没 人赏光 。更不 用说「 我爱你 」这句 话,还 有热情 的早安 吻,他 无福消 受,而 且现在 说起来 也有些 矫情了 。
2 你 的 恒 心 ,与 你的节 奏有关 当我们立下FLAG的时候,可能一开始都 会忍不 住下狠 劲儿。 之前一步都不想跑,决定健身了,就2公 里开跑 ,冲刺 5公里 。 之前一页书也不想看,决定勤奋了,就 焚膏油 以继晷 ,好像 不熬夜 都不好 意思说 自己看 书。 之前从没拉过筋,决定瑜伽了,就恨不 得立刻 把那支 僵硬了 几十年 的老腿 想掰哪 儿就掰 哪儿。 这种激情维持不了多久,很快就会被打 回原形 。 坚持从来就不是持续消耗,所以太用力 的人一 般都跑 不远。 作家村上春树的生活里有两件非常重要 的事情 :写作 和跑步 。 他全职写作没多久,发现身体变差,便 开始跑 步。 在普通人眼中,职业小说家应该是不舍 昼夜地 伏案工 作,资 深跑者 的锻炼 强度更 难以想 象。可 村上春 树的生 活却有 张有弛 ,十分 规律。 每天早 起后的 三四个 小时集 中精力 写作, 午休后 跑步, 日暮时 读书、 听音乐 。 在与写作和跑步相伴的几十年里,他既 勤勉耐 劳、不 惜体力 ,又谨 小慎微 地呵护 自己的 热情, 既怕惰 性来袭 ,又怕 用力过 猛。 他说:要让惯性的轮子以一定的速度准 确无误 地旋转 到最后 。 坚持,从长远看,要循序渐进,就每一 天来说 ,要量 力而为 。 既要摸清自己的节奏,也要管住自己按 这样的 节奏坚 持下去 。不盲 从,也 不随性 ,不蛮 干,也 不懒散 。 只有不乱节奏,才能持之以恒。
是否一样颜色,一样款式,他说这些根 本不重 要。因 此,洗 手台上H ello Kitty和小叮当图样的两只漱口杯 左右对 峙,小 叮当的 杯里插 着一支 绿色牙 刷,是 我的;H ello Kitty则是空的,因为他前一阵子 已改用 电动牙 刷,摆 在架子 上。分 属两个 不同故 事的漱 口杯, 以及位 于两个 不同位 置的牙 刷,彷 佛在嘲 讽我们 的夫妻 关系, 渐行渐 远。因 为他出 门的时 间早, 打点他 的衣着 已经不 再是我 的事, 他自己 会搞定 早餐? 很久没 有一起 吃了, 我同样 不必费 尽心思 去想菜 单、查 食谱, 反正没 人赏光 。更不 用说「 我爱你 」这句 话,还 有热情 的早安 吻,他 无福消 受,而 且现在 说起来 也有些 矫情了 。
寻迹孔子故里专业ppt课件

到危险,险些丧命。后虽被鲁国迎回,但鲁终不用孔子。
• 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
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五十五岁。
• 孔子六十四岁时又回到卫国,六十八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
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鲁哀公十六年
(前479年),孔子七十三岁,患病,不愈而卒。
8
教育生涯:
响极其深远。现存《论语》一书,记载有孔子与门人的问答,是研究
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6
家世渊源:
•
孔子的先世出自王家,为子姓殷商遗民。在
商朝,孔氏长支被封为宋公,负责商朝历代君王的祭祀。
商朝灭亡后,孔氏远祖微子启(商纣王的哥哥、殷末“三
仁”之一)受封于宋,都商丘,奉殷商祀。
•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 能鄙事。”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 (管放牧牛羊)。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 学”。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
影响极其深远。现存《论语》一书,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
山东曲阜市东南)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
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
十四年。晚年潜心致力于古文献整理,修《诗》《书》,定《礼》
13
14
三、孔子说教:
•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林为孔子及历代子孙墓葬所在地,是中国保 存年代最长、最完整的一座氏族古墓园。
孔子墓 位于孔林中偏南地段。封土东西30米,南北 28米,高5米。墓前石碑二通。前碑篆书“大成至圣文 宣王墓”后碑篆书“宣圣墓”三个字,碑前有石供案、 下酒池和石砌拜台以及砖砌花棂围墙等。
温故而知新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大
成门 十三碑亭北,有五门并列居中的一 座名大成门,是孔庙第七道大门。
孔府是孔子世代子 孙居住的府第。 大门是明代建筑,3 间,高7.95米,长14.36 米,宽9.67米,主体结 构及外观均保持明代式 样和风格。门上悬“圣 府”匾,中柱悬挂金字 木联:“与国咸休安富 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 文章道德圣人家。
“三孔”简介
“三孔”指的是孔庙、孔府和孔林。
孔庙、孔府、孔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两千多年来, 帝王将相、文人学士竞相来曲阜朝圣、 求知。
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庙宇,位于曲阜城区的中心, 是我国祀孔庙堂中建造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 又称至圣庙。
孔庙主要建筑大成殿与泰山脚下的岱庙天贶殿、 北京故宫太和殿并称为中国三大宫殿建筑。
3、寻迹孔子故里
执教:李教磊
走近孔子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 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 化,在世界历史上占有崇 高的地位。孔子被尊崇为 “至圣先师”、“万世师 表”,他的仁、义、礼、 智、孝等思想,无论对中 国还是世界都有极为重要 的鲁国人。他小时候家庭生活艰难, 幼年丧父,在母亲的教导下,自 小就对礼教很感兴趣。年轻的时 候,孔子因为公正、守礼、好学 而赢得了好声誉。他四处游历求 学,声望也越来越高,曾在鲁国 做官。后来孔子开始授徒讲学, 并带领弟子游历许多国家。传说 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1、学而时习之-----搜集孔子 的名言,积累在摘抄本上。
2、学而不厌-----找一篇有关 于孔子的故事读一读,和同 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