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过马路的看法 中国式过马路

合集下载

由中国式过马路谈起

由中国式过马路谈起

2013年05月下半月刊253艺术文化交流由中国式过马路谈起张思远(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陕西宝鸡721000)摘 要:道德和法律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在现今社会,怎样平衡二者的关系,才能让它们都能得到充分的成长。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这个问题也逐渐进入人们关注的视野。

本文将从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谈起,浅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关键词:道德;法律;手段;目的一、中国式过马路从去年开始,网上流传了这样的名词:“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们一种自嘲的说法,就是指国人在过马路的时候,只要凑够了一堆人就走,与红绿灯无关。

这样的说法一经在网上公布,引来了许多网友的转发,一时之间成了公众热议的话题。

有的认为是法律制度不健全,有的认为是国民素质不高,有的认为是红绿灯设置不合理,有的认为是处罚力度不够,有的认为是国人的规则意识集体淡漠,有的认为是小题大作了。

不管什么样的看法,比较一致的是,大家普遍觉得这样过马路的方式不对,有的网友还很惭愧的表示,自己就是“闯红灯大军”中的一员。

面对这样的现象,很多地方的相关部门做出了响应,北京市交管局4月8日宣布,即日起通过纠正、教育、批评和处罚措施,全面治理行人及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

其中,对带头闯灯者将处罚没商量,行人罚款10元,非机动车罚款20元,均为现场处罚。

其他的城市也陆续出台了相应的规定。

这样的处罚措施出台后,叫好声一片,那么究竟应怎么看?需要先来理清道德和法律的关系二、道德和法律的关系何谓道德?它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调整人和人之间、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何谓法律?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它们两者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道德源自人们内心善良公正的信念,它也有高层次和低层次之分。

所谓高层次的道德,如果人们做得到,将会得到全社会的赞扬和钦佩,如果做不到,也没有人会苛责,这样的道德要求有很多,比如说舍己为人、公而忘私等;低层次的道德,人们做得到是应当的,如果做不到,将会受到全社会的谴责,而全社会谴责的形式就是法律。

浅谈中国式过马路

浅谈中国式过马路

浅谈中国式过马路最近在国内流行一个词,“中国式过马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过马路,和红绿灯无关。

“红灯停,绿灯行。

”这是世界通行的交通规则,规则的制定,就要自觉遵守,这样才有章可循,然而在现今中国的大部分地方红绿灯却形同虚设,说起来不仅是笑谈,实质上这是破坏规则,违规的表现,显然这应该被国人所不齿和唾弃,是我们应当坚决反对,坚定杜绝的行为。

“不守规矩走遍天下,守规矩寸步难行”国人规则意识的淡漠缺失,国人法治观念的淡薄缺乏国民素质的基本认识和认同;存在从众心理和群体效应,难以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等等造成了“”过马路现象的存在,我认为“”不仅仅是中国汽车文明和马路文明的落后写照,更是中国政治文明的一个生动标本。

“中国式过马路”凸显的,是中国人规则意识的集体漠视。

五千年的中国文明早就强调“无规矩不成方圆”。

可当今中国规则的存在,并不一定得到广泛认可。

一个原因是大多数中国人抱着实用主义的态度去对待规则,而并不是发自内心的,自觉遵守规则。

对我利大于弊的,便去遵守和利用规则;反之,就无视规则。

每个人都知道乱闯红灯是不文明的行为,但“法不责众”的从中心里让大家看到了破坏规则的机会,红灯来了,跟着众人大咧咧闯过去,习以为常,不仅能节约时间也能减少发生交通事故的奉献,带来的认为自己正确聪明选择的沾沾自喜而不是破坏规则的愧疚感,不走的一类人反而似乎会招来一样的眼光,被视为“缺心眼儿”。

“中国式过马路”凸显的,是中国人破坏规则的集体撮合。

交通规则是现代人最常见的公共规则。

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各行其道、遵章守纪,才能实现道路安全畅通。

而喜欢“凑够一撮人”结伴破坏规则,一是“浑水摸鱼”的从众心理和群体效应,二是“法不责众”的人治文化。

显然,那些破坏规则者,都明知其行为不光彩,并且要被追究责任,只是在集体行为的迷彩服和法不责众的防弹衣下,放纵自我,因此也使得“不违法、小违规”在社会上大行其道。

随地吐痰,公共场所吸烟、“中国式过马路”都折射出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守规矩方式”,要想改变国民素质教育、安全意识教育整体性的提高是重点。

“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分析

“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分析

“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分析【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快发展,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以及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过马路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而过马路遵守交通规则与否则成为衡量国民素质的一个基本标准。

过马路不仅仅能折射一个国家法律法规的健全程度,而且能折射出一国社会文化底蕴的浓厚程度,而“中国式过马路”这一名词的出现则揭示了中国人过马路时闯红灯现象严重的社会现实。

本文拟在结合“中国式过马路”的现状、原因对其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并与国外作对比,浅谈中国如何摆脱这一现状。

【关键词】“中国式过马路” 闯红灯忍耐限度路权分配对策。

1.“中国式过马路”及其现状。

“中国式过马路”是近期活跃在网络上的名词,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1]而本文认为“中国式过马路”是指扰乱交通秩序、给交通安全带来威胁的一系列行为,主要表现为行人闯红灯、越线、行人与机动车互不相让、不走斑马线、违规翻越马路中间的隔离栏等。

其中,闯红灯作为“中国式过马路”最重要的表现更是受到社会关注。

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里,据公安部统计数据显示:前10个月,全国因闯红灯肇事造成死亡798人;因违反道路标志线肇事造成死亡26154人;因机动车未礼让行人肇事造成429人死亡;因违法占用应急车道肇事造成161人死亡。

平均每天2.6人死于“闯灯”、86人死于“越线”、1.4人死于“不让”、0.5人死于“强占”。

[2]具体情况如下:通过数据以及图表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式过马路”现象严重,其中越线已经成为破坏社会安全中的重要因素,这一现状亟待解决。

2.“中国式过马路”的原因。

在中国,很多人都崇尚美国以及西欧发达国家公民的社会公德,认为他们很少存在闯红灯的行为。

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之所以称之为“中国式”过马路,其中的原因要复杂的多,本文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2.1行人素质。

“红灯停绿灯行”这是我们熟知的交通规则,所以更多的人把“中国式过马路”的原因归结于中国的人口素质偏低,法律、安全意识淡薄不无道理。

中国式过马路的看法

中国式过马路的看法

中国式过马路的看法
随着城市化和交通技术的发展,中国过马路的方式实际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过去,当中国人准备跨越马路时,他们可能会考虑先更快地穿过路口,不管是贴边行走还是感到太危险就暂停一下。

然而,《公安部相关规定》的颁布,中国的交通安全法已经成为实施,该法要求全国人民在过马路时必须先使用交通信号灯,不得绿灯也不得过马路,只有在红灯或者斑马线上穿行。

如今,随着绿灯的变化,中国的交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在过马路时不再只搭了斑马线就横穿路口,而是根据红灯和绿灯的变化改变行进方向,在斑马线上行走,以更安全的方式前往目的地。

虽然中国人过马路的看法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在这方面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

由于中国交通规则的复杂性以及人们缺乏遵守这些规则的意识,许多人仍然会随意穿行,甚至在斑马线以外穿行。

此外,在一些小路口,人们也经常忽视交通信号灯,不管是红灯还是绿灯也不遵守相关规定。

因此,要改善中国过马路的情况,应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应该加强对交通规则的宣传和教育,让更多的人知道如何正确的过马路;其次,应该加强对违反交通法规的人的惩罚力度,来阻止他们再次违反交通法规行为;最后,应该安装更多的交通信号灯,尤其是在一些比较宽敞的马路上,以确保交通安全。

总之,中国过马路的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仍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

因此,政府应该加强对交通安全的教育和宣传,并加
强对对违反交通法规的人的惩罚力度,以及安装更多的交通灯,以便更好的保障中国的交通安全。

浅谈“中国式过马路”

浅谈“中国式过马路”

浅谈“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任何事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有其产生的原因。

分析得出以下几点原因。

(一)盲目从众盲目从众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不知不觉或不由自主地与多数人保持一致行为的心理现象。

大家所看到的行人闯红灯,一般都是一群人一起闯的,这就是因为人们有盲目从众的心理。

根据调查,有网友表示:“有时候大家都过,自己站那儿等反而会觉得傻乎乎的”,“别人都闯,自己不闯,好像显得很清高似的,别扭”。

盲目从众会使人变得没有主见,淡化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导致闯红灯变成一种潮流。

(二)侥幸心理侥幸心理,就是无视事物本身的性质,违背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违反那些为了维护事物发展而制定的规则,想根据自己的需要或者好恶来行事就能使事物按着自己的愿望发展,直至取得自己希望的结果。

很多人闯红灯就是抱着侥幸心理。

他们觉得:“没事,我怎么会碰上事故”,“大家都这样过来了,会有啥事”,“我们没事,是你多管闲事”“只要我们大家一起过马路,就没有车敢撞我们”。

侥幸心理,是一种信念的迷失,缺少坚持,是对事件把握控制力上的懒散,若形成习惯,则为成很严重的问题。

(三)红绿灯设置不合理很多路段的红绿灯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

一些马路太宽,而绿灯时间太短,往往才走到一半,就亮起了红灯。

有时候绿灯亮了,还是有车不遵守交通规则,与人同行,时间长了,人们就司空见惯了,慢慢的,对红绿灯的意识就薄弱了。

有些路段的红灯等待时间过长,超出行人的忍耐范围,甚至一些路段的红灯等待时间在100秒以上。

很多人抱怨:“我们行人也赶时间呀,这么多红灯,要是一个个等,上班肯定要迟到。

”事实上,红绿灯在设置条件上不合理,这也是人们闯红绿灯的原因之一。

(四)执法力度弱行人“闯红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违法成本”太低了。

大多数城市对闯红灯的行人处以警告或罚款10元。

虽然我们的法律对行人闯红灯有处罚规定,可是却没有办法真正落实起来。

如何看待中国式过马路

如何看待中国式过马路

如何看待“中国式过马路”继多个城市对“中国式过马路”开罚后,厦门也准备对这样的行为实行惩罚。

仿效其他多个城市的做法。

厦门市将首先采用信息化手段,先对闯红灯的行人予以警告,不听劝阻且情节恶劣的,民警将对其开具10元罚款。

此外,民警还要通过手中的移动警务系统,记录下闯红灯人的违法行为,并且永久保存。

一旦被记录在案,今后考驾照、找工作、贷款都将受到影响。

所以在政府部门强力出击的同时,“中国式过马路”这个现象,也引起了舆论的广泛注重和热议。

时事评论观点:如何看待“对‘中国式过马路’开罚”“中国式过马路”既是规则意识浅薄导致的,也是规则本身不完善造成的。

一方面,行人不顾红绿灯急切通行的背后,与缺乏安全意识、心态浮躁、自私观点等不无关系。

尤其是行人“闯红灯”的“违法成本”太低。

行人只要一个匆忙的理由,就能够置交通法规不顾,横闯红灯而去,而很多正常行驶的机动车不得不小心翼翼对“闯红灯”行人实行避让。

而近些年我国对机动车安全驾驶的要求愈加严格,也在一定水准上淡化了行人的安全意识。

在很多城市大量“高清摄像头”的“监督”之下,司机对于闯红灯能够免于处罚的侥幸心理已经越来越少,特别是在一些重点路段,机动车都要严格按照标志线通行,否则都会受到处罚。

这在一定水准上淡化了行人在“闯红灯”过马路时的安全意识。

另一方面,城市交通规划和管理不足,也在客观上导致了“闯红灯”行为的发生。

一些城市的非机动车道变成了事实上的机动车道,路边的人行道变成了汽车的临时停车场,有的红绿灯时间间隔太短,来不及让行人通过。

“中国式过马路”是社会生态的一个缩影,也是社会规则失范的表现。

“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不但存有于交通规则之中,在社会管理、官场治理、商业伦理上同样存有。

表面上是“法不责众”的社会心态在作怪,其实还是社会规则失范所致。

正是因为对“法不责众”过于迁就与放纵,才形成了结伴而行的群体心态。

如果不能重塑规则意识,实现真正的制度治理,那么这样的状况将难以改变。

中国式过马路的看法

中国式过马路的看法

中国式过马路的看法
让一个人过马路,可能会有很多种看法,而在中国,我们普遍认为过马路是一种艰难的事情。

虽然在过去几十年里,随着交通技术的发展和对安全的重视,穿行在道路上的安全程度已经大大提高,但大多数人仍然会非常小心翼翼地行走在路上。

中国式过马路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大多数人会等到绿灯才会穿过马路。

不管道路上的车辆有多少,有多多少少时间,大多数人都想在绿灯的情况下过马路,因为这样不仅有利于安全,更有利于减少堵车的情况。

其次,当中国人在过马路时,他们会非常小心地去过马路,尤其是当路边有车辆时,他们会非常谨慎地处理,以保证安全。

再次,在中国的交通现代化的今天,有一个关于过马路礼仪的文明行为,即在路口等待,不在横道上越线行走。

当有车辆行驶时,另一方更有义务礼让,不影响过路。

最后,在中国,关于过马路,另一个重要的礼仪就是关于路面横向标志的遵守。

这些标志指出了行走方向,并且表明了在哪一侧等待。

闯红灯或者不遵守横向标志是非常严重的,会给行人带来极大的危险。

总的来说,中国式过马路的看法不但体现了对交通安全的重视,也是对文明行为的尊重。

中国人一直以来强调遵守交通规则,尊重其他人,并重视自己的安全和责任感。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马路上更加安全、舒适和平安地行走。

在21世纪,随着中国城市的发展和变化,交通规则和安全意识
也在慢慢改变。

未来的过马路,不仅仅是要求安全和文明,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人们的责任感,增强安全意识,以达到最佳的交通安全。

希望未来我们能够有更加安全、文明和平安的过马路体验。

关于“中国式过马路”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中国式过马路”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中国式过马路”问题的调查与思考“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出现这种现象是大家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从而不顾及交通安全。

“中国式过马路”一经网络传播,立刻引发网友对交通、国民素质和安全意识的讨论。

行人、非机动车交通违法看似平常,实际存在安全隐患,每年都有因行人交通违法而引发的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统计显示,行人随意横穿道路等交通违法引发交通事故占50%。

2012年,全国因行人闯红灯、非机动车不按道行驶酿成交通事故近万起,造成至少3000多人死亡。

调查时间:2013年7月15日~2013年7月21日调查地点:盐城市市中心调查对象:随机选取的行人答卷者背景资料分析:1.此次调查合格的问卷数为118份,其中男性有63份,占53.39%;女性有55份,占46.61%。

2.就年龄背景而言,20岁以下的有22人,占18.64%;20~25岁的有50人,占42.37%;25~30岁的有26人,占22.03%;30岁以上的有20人,16.95%。

3.在学历层次方面,初中及以下有16人,占13.56%;高中有32人,占27.12%;大学有64人,占54.24%;研究生及以上有6人,占5.08%。

对于行人过马路方式的调查:1)问题:您有没有用过“中国式过马路”的方式过马路呢?结果与分析:根据调查显示,只有11%的人没有用过“中国式过马路”的方式过马路,也就是说,89%的调查者都有过这种行为。

这说明“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较为普遍,中国人遵守道路交通规则,文明过马路的意识不够强。

2)观点:路上车走着肯定不能过,没车的时候就可以过了,就算是红灯可是也不影响交通啊。

非常同意34%一般般11%不太同意27%非常不同意分析:数据显示只有12.71%的调查者态度非常明确的表示不同意这种过马路的方式,而在不同程度上同意这种过马路的方式的人则占了61.17%,表明大多数人都没有遵守“红灯停绿灯走”的交通规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式过马路的看法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过马路“简单的来说,就是凑够一群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不搭界。

这种现象在中国很普遍,但这往往会发生交通事故。

每年七万人丧生交通事故,八成因交通违法导致,在这,就有一条新闻:在枣庄市,有三起是因为市民骑电瓶车和摩托车乱闯红灯酿出悲剧。

我不禁为此感到悲哀,就是为了闯红灯,违法交通规则,这么活生生的人命就没了。

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去闯红灯,就不怕被罚款,甚至是失去生命,原来,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是心里觉得别人都走了,自己再等的话就一傻帽,就这样每个人抱着这同一想法就造成了对红绿灯的视而不见,而且,中国人都不愿一个人闯红灯,因为太过显眼,万一有事“孤家寡人”一个没有帮手会很吃亏,但是现在有这么多的“战友”,随随便便就能拉一个来垫底,出于侥幸的心理,正所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嘛,就算出了问题,也不怕。

很多中国人本来就喜欢跟随大众,而难以坚定自己的毅力,中国人的素质需要提高。

人民的这种做法,是不文明的,不仅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危及行人自身安全,也扰乱了交通秩序,大大影响了交通效率,由此可见,闯红灯有着多么大的危害~闯红灯这种不文明的现象,不仅仅存在于社会上,在校读书的学生,也常常会有此现象。

学生只需学习,为何过个马路,都要闯红灯,为此,我做了一些调查。

有的学生是赶时间,因为怕
错过了某些事情;有的学生是长期闯红灯而引起的坏习惯;有的学生是从众心理,因为看着别人都闯红灯直接走了,而自己却还在这里傻傻的等着,会被别人称作是傻瓜的,自尊心受到打击,面子上也过不去,干脆直接走;还有的学生是觉得交通灯转换时间太长,没有这个耐心去等待。

这种“中国式过马路”着实反映了广大人民的素质修养问题和一个社会意识问题。

对于闯红灯这不文明的行为,我们需要加以重视起来,否则又不知道会发生多少起悲剧事件。

所以我在此给出一些建议:1、多给人民讲一些交通规则,以及交通事故,让他们能够重视起这个问题,珍爱自己的生命2改进交通信号灯的转变时间,缩短时间,就不会让人觉得等不及3加强防范措施,闯红灯的人要按照法律来处置
初一:我行我素又怎样
中国式过马路相关内容:为母亲的愿望好好读书母爱。

我想对你说母亲,是多么让天下儿女敬仰的字眼;母爱,多么像培育我们成长的宁静港湾。

母爱像春天的暖风,吹拂着我的心;母爱像场绵绵细雨,亲亲拍打着我的脸,滋润着我的心田。

妈妈,我想对你说:只要是为了学习。

...
我和太阳我和太阳常常被比做那个时晨的太阳,我不明白,难道我们真的很像很像,带着疑惑和好奇,我来到屋外的空地上,看看太阳,看看自己,觉的我们相象,又不相象。

我们都有红嫩
的脸庞,同样美丽,同样健壮,但我更年轻,正处在人生的美好时光。

站在奋进的门世界上的每一件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要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奋斗~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无论什么黑暗来防范思潮,什么悲惨来袭击社会,什么黑暗来亵渎人道,人类渴望完全的潜力,总是踏了这些铁藜奋勇前进。

流星与恒星人就是两种星系,流星与恒星。

但是,我却偏爱着恒星。

它们的光,并不耀眼,也不闪亮,并没有和其他星系争奇斗艳的力量,有的只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爱琴海安静的天空,偶尔有侯鸟的飞过,落下一丝淡淡的寂寞。

在春末的街头,微微浮动的空气肆意的飘落在鼻尖,鼻上沁出的汗,缓缓的落在了唇上,微
咸。

感觉着喧嚣的浮热,在阳光下的微动,成荫的树丛,无言的站在街旁,带着沉重的无奈。

最美的月最美的月人人道,最美的月莫过于圆日。

那象征着团圆的十五圆月,带来了多少游子的乡愁,带去了多少次落寞,孤寂的思乡情。

它虽美好,却亦有愁苦;它虽皎洁,却亦有灰暗;它虽圆满,却缺少一种浑天而成的美。

我爱圆月,亦爱残月。

上进心看过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位中国人和一个日本人去美国纽约的富人区观赏。

领路的美国朋友看到一栋栋豪华别墅,一辆辆名牌轿车,问日本人是否感到妒嫉,而日本人微笑着回答:不会,我要更加努力,争取超过他们,比他们更成功,更富有。

渴望和平作文渴望和平作文(1)和平像是一杆天平,是公
平与自由的裁决者,和平是一位手持利剑的勇士,是爱与正义的
奠基者。

和平是二十一世纪中国所热烈追崇的,也是世界大部分
国家热爱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