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加工方法及应用综述
特种加工特点、原理、主要分类和应用

主振级 (Z)
放大器 (F)
功率级
五:各种派生脉冲电源
1.高低压复合脉冲电源
U
u
①.高压脉冲回路
②.低压脉冲回路 2.多回路脉冲电源
O
o
t
t
多回路电源总的生产率并不与回路数目完全成正比增加
3.等脉冲电源
解决难加工材料加工问题;各种复杂表面的加工问题; 各种超精、光整及特殊要求的零件的加工问题。
应用:电火花成型加工、线切割加工、电解加工、超声 加工、电铸加工和化学加工等。
3
特种加工的主要特点
特种加工的独特之处: • 非机械接触加工,作用时间短,热影响小,工件不易变形 • 加工的刀具硬度可以低于被加工材料的硬度 • 加工质量易控制、可进行细小精密零件加工; • 无切屑或者粉末状切屑、易于自动化处理; • 加工过程易于实现自动化。 • 能量密度高,能加工常规切削方法难以加工的材料; • 简单进给运动,可以加工复杂型面
1-2.特种加工对机械制造业的影响
特种加工的广泛应用,引起机械制造领域的许多变革。 1.材料的可加工性 工件材料的可加工性不在与其硬度、强度韧性、脆性等直
接有关。 2.改变零件加工的典型工艺路线 为免除加工后在淬火引起的变形,通常先淬火、后加工。 3.缩短新产品试制周期。 4.对零件的结构设计产生影响。 5.对传统的结构工艺性好与坏的衡量标准产生影响。
脉冲电源的作用:将工频交流电流转换一定频率的单向脉冲电流,以 供火花放电间隙所需要的能量来蚀除金属。
脉冲电源对电火花加工的生产率、表面质量、加工速度、加工过程稳 定性、工具电极损耗有很大影响。
列举五种特种加工方法

1.热处理:热处理是一种特殊的加工方法,它通过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改变材料的性能,以满足特定的要求。
热处理可以改变材料的硬度、
强度、疲劳强度、耐腐蚀性、抗拉强度等性能。
2.激光加工:激光加工是一种特殊的加工方法,它利用激光束的热能,将材料表面的熔融层切割或熔化,以达到加工的目的。
激光加工可以
实现高精度、高速度、高效率的加工,并且可以实现复杂形状的加工。
3.火花机加工:火花机加工是一种特殊的加工方法,它利用火花机的高速旋转刀具,将材料表面的熔融层切割或熔化,以达到加工的目的。
火花机加工可以实现高精度、高速度、高效率的加工,并且可以实现
复杂形状的加工。
4.电火花加工:电火花加工是一种特殊的加工方法,它利用电火花的高速旋转刀具,将材料表面的熔融层切割或熔化,以达到加工的目的。
电火花加工可以实现高精度、高速度、高效率的加工,并且可以实现
复杂形状的加工。
5.气体保护焊接:气体保护焊接是一种特殊的加工方法,它利用气体保护焊接的高速旋转刀具,将材料表面的熔融层切割或熔化,以达到加
工的目的。
气体保护焊接可以实现高精度、高速度、高效率的加工,
并且可以实现复杂形状的加工。
浅谈特种加工技术及其应用(论文)

浅谈特种加工技术及其应用(论文)摘要:介绍特种加工技术的概念、特点、分类,探索电火花加工、复合加工等方面的实际应用与研究发展趋势。
关键词:技术特点;技术种类;发展趋势一、概述传统的机械加工技术对推动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型工程材料不断涌现和被采用,工件的复杂程度以及加工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机械制造工艺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特种加工技术的特点(一)加工范围上不受材料强度、硬度等限制。
特种加工技术主要不依靠机械力和机械能去除材料,而是主要用其他能量(如电、化学、光、声、热等)去除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完成工件的加工。
故可以加工各种超强硬材料、高脆性及热敏材料以及特殊的金属和非金属材料。
(二)以柔克刚。
特种加工不一定需要工具,有的虽使用工具,但与工件不接触,加工过程中工具和工件间不存在明显的强大机械切削力,所以加工时不受工件的强度和硬度的制约,在加工超硬脆材料和精密微细零件、薄壁元件、弹性元件时,工具硬度可以低于被加工材料的硬度。
(三)加工方法日新月异,向精密加工方向发展。
当前已出现了精密特种加工,许多特种加工方法同时又是精密加工方法、微细加工方法,如电子束加工、离子束加工、激光束加工等就是精密特种加工:精密电火花加工的加工精密度可达微米级0.5~1um,表面粗糙度可达镜面Ra0.021.1m。
(四)容易获得良好的表面质量。
由于在加工过程中不产生宏观切屑,工件表面不会产生强烈的弹、塑性变形,故可以获得良好的表面粗糙度。
残余应力、热应力、冷作硬化、热影响区及毛刺等表面缺陷均比机械切割表面小,尺寸稳定性好,不存在加工中的机械应变或大面积的热应变。
特种加工的主要应用范围有1.加工各种难切削材料。
如硬质合金、钛、合金、耐热钢、不锈钢、淬硬钢、金刚石、红宝石、石英以及锗、硅等各种高硬度、高强度、高韧性、高熔点的金属及非金属材料。
2.加工各种特殊复杂零件的三维型腔、型孔、群孔和窄缝等。
特种加工特点及应用

特种加工特点及应用特种加工是指对特殊材料、特殊形状的工件进行加工的一种工艺,其主要特点是加工难度大、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加工精度高等。
特种加工通常需要特殊的机械设备和加工工具,以及专门的操作和工艺掌握。
本文将从特种加工的定义、特点和应用领域三个方面进行详细描述。
首先,特种加工的定义是对特殊材料、特殊形状的工件进行加工的一种工艺。
特殊材料可以是高硬度材料如超硬材料、高温材料如钨钼合金等,亦或是具有特殊性能和特殊用途的材料如陶瓷材料、复合材料等。
特殊形状的工件可以是非常复杂的内外形状如齿轮、螺纹、电极等。
特种加工的目的是在保证工件材料性能的同时,满足特殊形状和尺寸的要求。
其次,特种加工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加工难度大。
特种材料具有较高的硬度、韧性以及热传导性能等,对机械设备和加工工具的性能要求较高,加工过程中易产生刀具磨损、工件变形等问题。
其次,工艺复杂。
特种材料及其特殊形状的工件加工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其中包括切削、磨削、电火花加工(EDM)、激光加工等多种工艺。
再者,技术要求高。
特种加工需要操作人员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实际经验,对于加工工艺参数的选择和控制要求精细。
最后,加工精度高。
特种工件通常对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等要求较高,因此特种加工需要具备较高的加工精度和加工表面的光洁度。
最后,特种加工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在航空航天领域,许多航空发动机零件、航天器外壳等都采用了特种加工技术。
其次,在模具制造领域,由于特种材料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和高抗腐蚀性能,因此特种加工广泛应用于模具的加工和制造。
再者,在医疗器械制造领域,特种加工技术可以用于人工骨、人工关节等医疗器械的加工和制造。
此外,特种加工还在光学器件制造、微电子器件制造、汽车零部件制造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综上所述,特种加工是一种对特殊材料、特殊形状的工件进行加工的工艺,其具有加工难度大、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加工精度高等特点。
特种加工综述

– 电能与化学能作用方式
■电解ECM、电铸、电刷镀
– 电化学能与机械能作用方式
■电解磨削ECG、电解珩磨ECH
– – – –
声能与机械作用能作用方式:超声波加工USM 光能与热能作用方式:激光加工LBM 电能与机械作用能作用方式:离子束加工IM 液流能与机械作用能:挤压珩磨AFH、水射流WJC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系
(-) (-) (+) (+)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系
电解加工工艺特点
• 对工件材料的适应能力强
– 适应性强:只要导电,无论软、硬、脆 – 加工过程无机械作用力 – 工具电极理论上无消耗(阴极) – 表面质量好于电火花加工 – 加工效率高于电火花加工 – 加工精度较低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系
电解加工实例:穿孔
水刀切割汽车地毯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系
水刀雕刻木材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系
玻璃雕刻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系
水刀切割:航天工业应用
• 五轴复合材料切割
– 使用超高压水刀清洗的飞机发动机燃烧罐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系
水刀切割:石材及陶瓷业应用
• 加砂水刀在世界各地被运 用来切割石材及磁砖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系
激光雕刻
• 特点
– 适用于多种金属/非金 属材料 – 复杂平面艺术图形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系
三维激光内雕刻
• 激光内雕刻
– 在计算机控制下利用激光作为加工手段,在各种形状的透明水晶 玻璃中雕刻出各种立体图案、文字、人物肖像等的设备。
• 激光内雕技术主要用于水晶工艺品的激光内雕刻有传统的机 械雕刻方法有无法比拟的优点:
超声加工的工艺特点
特种加工方法及应用综述

不存 在 工 具磨 损 问题 , 并可 以在 大气 或保 护 气 体 中进 形小 , 可以加 工 各种材 料 , 以 自六十年 代初 发展 以来 , 工 , 所 已 激 其 瞬间 即可打 经在 以 能 行 ; 光打 孔使 用激 光作 热 源 , 能量 密度 大 , 激 打 激光打 孔 的孔 径范 围很 大 , 小孔 从 被用 来进 行加 工 , 因为 与普 通光相 比具 有 很 多优 良的特 出孔来 , 孔周 期极 短 i 是
而其 表 面具 有与 母 才不 同的性 能 , 既提 高 了表 础薄 弱 , 因此特种 加工 设 备和整 体 技术水 平 与 国际先 进水 有 的韧性 , 层 的硬 度 、 磨性 、 耐 耐蚀性 或耐 热性 。 平还 有 不少差 距。 激 光打 孔是 激 光加工 技术 之 一 , 它可 以对几 乎所 有 的 2 激 光/ JT a 材 料进 行打 孔 : 用传 统 的机械 打孔 时工 具 必须接 触被加 工 激光加 工 是一种 崭 新的加 工 方法。 光加工 具有 诸 多 激
特 种 加 工 方法 及 应 用 综述
刘彦伟 ( 北 广 影电 局) 河 省 播电 视
摘 要 : 种 加 工 是 不 同于 传 统 加 工 的加 工 技 术 , 为 解决 传 统 加 以防止焊 缝金属 氧 化和氮 化。而保护气 体 对激光 焊 的熔 深 特 是 工 技 术 无 法 克 服 的 困难 而 产 生 的/ T技 术 。 J n 特种 加 工 的产 生 和 发展 , 有 很大 的影 响。当然不 同的保 护气体 对不 同材料 效果都 是 引起 了机 械 制造 技术 领 域 内 的许 多 变 革 : 高 了材 料 的可 加 工 性 ; 提 改 变 了零 件 的典 型 工 艺 路线 : 产 品零 件 的结 构 设计 带来 很 大 的 影 响 ; 给
特种加工应用领域及现状

特种加工应用领域及现状特种加工是一种对材料进行定制化处理的加工方法,通过改变材料的物理、化学、表面性能等方面,使其具备特定的功能和适应特定应用环境的能力。
特种加工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涵盖了许多行业,如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电器、建筑材料等。
下面将从这些行业的角度,介绍特种加工的应用领域及现状。
一、航空航天航空航天是特种加工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在航空领域,特种加工可以提高材料的强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以及减轻材料的重量。
例如,通过表面处理技术,可以使航空发动机叶片具备更好的抗氧化性和抗腐蚀性,提高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此外,特种加工还可以应用在航空材料的调质、表面镀层等方面,提高材料的机械性能和安全性能。
二、汽车制造在汽车工业中,特种加工也被广泛应用。
特种加工可以提高汽车零部件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提高汽车的性能。
例如,通过热处理技术,可以改善发动机缸体的强度和耐腐蚀性,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
此外,特种加工还可以应用在汽车零部件的焊接、变形控制等方面,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电子电器特种加工在电子电器行业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特种加工,可以改善电子电器材料的导电性、绝缘性、耐高温性和抗腐蚀性,提高电子电器的性能和可靠性。
例如,特种加工可以应用在半导体材料的精确控制和微细加工方面,提高电子器件的制造精度和效率。
此外,特种加工还可以应用在电路板的表面处理、封装材料的测试和调节等方面,提高电子电器产品的可靠性和寿命。
四、建筑材料特种加工在建筑材料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
通过特种加工,可以改变建筑材料的表面性能、耐久性和装饰效果,提高建筑物的质量和品质。
例如,特种加工可以应用在混凝土材料的强度调控、防水处理和温度控制等方面,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候性。
此外,特种加工还可以应用在金属材料的防腐、防锈和阻尼处理等方面,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特种加工的现状主要集中在材料表面处理、热处理和化学处理等方面。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特种加工的方法和技术正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特种加工技术总结

特种加工技术总结引言特种加工技术是指利用特殊的加工方法和工艺,对特定材料进行处理、加工和改性的技术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业的进步,特种加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本文将对几种常见的特种加工技术进行总结和介绍。
1. 表面处理技术表面处理技术是一种通过改变材料表面的特性和性能,来满足特定要求的加工方法。
常见的表面处理技术包括:1.1. 电镀技术电镀是利用电解反应将一层金属沉积在材料表面的一种加工方法。
通过电镀可以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硬度和光泽度。
常见的电镀技术有镀铬、镀镍、镀金等。
1.2. 涂层技术涂层技术是将一层涂料或薄膜覆盖在材料表面的一种加工方法。
通过涂层可以增加材料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防护性能。
常见的涂层技术有喷涂、浸涂、喷淋等。
1.3. 氮化处理氮化处理是将材料暴露在氮气或含氮气体环境中,利用化学反应使材料表面形成一层氮化物的加工方法。
氮化处理可以提高材料的硬度、耐磨性和耐蚀性。
常见的氮化处理方法有氮气渗透、离子氮化等。
2. 热处理技术热处理技术是通过控制材料的加热和冷却过程,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加工方法。
常见的热处理技术包括:2.1. 淬火淬火是将材料加热到适当的温度,然后迅速冷却,使材料形成马氏体或贝氏体的加工方法。
通过淬火可以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但也会使材料变脆。
常见的淬火方法有油淬、水淬等。
2.2. 回火回火是将经过淬火处理的材料加热到适当的温度,然后缓慢冷却的加工方法。
通过回火可以减轻材料的脆性和内应力,提高材料的韧性和强度。
常见的回火方法有低温回火、中温回火等。
2.3. 焊后热处理焊后热处理是将焊接接头进行热处理的加工方法,旨在消除焊接产生的应力和改善接头性能。
常见的焊后热处理方法有焊接后回火、焊后退火等。
3. 精密加工技术精密加工技术是一种通过高精度的设备和控制手段,对材料进行精细和精确的加工的技术。
常见的精密加工技术包括:3.1. 放电加工放电加工是利用电脉冲进行烧蚀和加工的一种高精度加工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种加工方法及应用综述摘要:特种加工是不同于传统加工的加工技术,是为解决传统加工技术无法克服的困难而产生的加工技术。
特种加工的产生和发展,引起了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内的许多变革:提高了材料的可加工性;改变了零件的典型工艺路线;给产品零件的结构设计带来很大的影响;使得对传统结构工艺的好与坏不得不进行重新衡量。
关键词:激光电火花电化学超声表面质量1 概述自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生产发展的需要,很多工业部门的尖端科技产品向高精度、高速度、高温、高压、大功率、小型化等方向发展,所使用的材料愈来愈难加工,零件形状愈来愈复杂,表面精度、粗糙度和某些特殊要求也愈来愈高。
使用传统的加工技术已经难以实现,因此在生产中便出现了一些特种加工方法。
如电火花加工、电化学加工、激光加工、电子束加工、离子束加工、等离子弧加工、超声加工和化学加工等。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不是主要依靠机械能,而且工具硬度可以低于被加工材料的硬度。
正因为有这些优点,所以就整体而言,特种加工可以加工任何硬度、强度、韧性、脆性的金属或非金属材料,且专长于加工复杂、微细表面和低刚度零件,同时有些加工还可以用于进行超精加工、镜面光整加工和纳米级(原子级)加工。
由于我国起步较晚,且原有的工业基础薄弱,因此特种加工设备和整体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不少差距。
2 激光加工激光加工是一种崭新的加工方法。
激光加工具有诸多优点,激光加工不需要加工工具、而且加工速度快、表面变形小,可以加工各种材料,所以自六十年代初发展以来,已经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愈来愈普遍的应用。
激光之所以能被用来进行加工,是因为与普通光相比具有很多优良的特性。
如激光和电波具有相干性、单色性好、方向性和聚焦性好等特点。
作为一种特种加工技术,激光加工主要用于焊接、切割、表面处理、打孔和钎焊等方面。
由于激光能够聚集到与电子束同样的能量,提高能量密度,因此在焊接时能提高焊接速度和焊缝的深宽比。
且由于焊缝很窄,故能减小变形。
激光焊的有力竞争者是电子束焊,但是相对于电子束来说,激光焊很大优点就是完全不需要真空室;缺点是合适的焊接速度范围比电子束焊窄,且速度较慢。
激光焊是在大气中进行的,必须使用惰性气体保护焊接区,以防止焊缝金属氧化和氮化。
而保护气体对激光焊的熔深有很大的影响。
当然不同的保护气体对不同材料效果都是不一样的。
如对不锈钢进行焊接时,使用单一气体比使用混合气体时的熔深要大。
在使用混合气体时,在二氧化碳或氮气中加氧气时能够增大熔深,而在氦气中加氧气时几乎看不出这样的效果。
激光切割是材料激光加工中采用最广一种工艺,它可以切割塑料、木材、纸张、橡胶、皮革、纤维以及复合材料、金属等。
影响切割质量的因素有:激光振荡模式、透镜焦点位置、辅助气体种类及其压力以及切割速度等。
如辅助气体,切割低碳钢使用氧气;低合金钢用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木材使用氮气;陶瓷和丙烯塑料使用空气、氧气或氮气;玻璃使用氧气等。
气体压力为1.5~4atm,在不粘附熔渣的原则下压力低为好。
当用恒定功率的激光进行切割时,切割速度选择有一定的范围,过高和过低都是不行的。
通过实验模拟激光加工过程,并使用仪器进行监测影响激光加工的因素,进而可以通过调节这些因素来提高加工的质量。
激光表面处理包括表面硬化(淬火)、表面均匀化、表面合金化、表面包覆以及表面重熔等。
这些处理的目的都是通过对母才表面进行热处理,或在母才表面涂覆金属或陶瓷粉末,使零件内部保持母才原有的韧性,而其表面具有与母才不同的性能,既提高了表层的硬度、耐磨性、耐蚀性或耐热性。
激光打孔是激光加工技术之一,它可以对几乎所有的材料进行打孔;用传统的机械打孔时工具必须接触被加工材料,材料硬时工具磨损严重,而激光打孔是非接触式加工,不存在工具磨损问题,并可以在大气或保护气体中进行;激光打孔使用激光作热源,其能量密度大,瞬间即可打出孔来,打孔周期极短;激光打孔的孔径范围很大,从小孔到很大的孔都能加工;用机械法打斜孔时,如果工具在材料上滑动就无法进行,而激光打孔时,即使孔的斜度很大也能轻易处孔。
近年来,激光硬钎焊和软钎焊作为激光技术的新用途而迅速被推广。
激光钎焊的加热时间可短到瞬息程度,其加热区可以局限在所需之处,并且热量输入可以通过激光束直径、功率及照射时间简便可靠地进行控制。
3 超声加工超声加工也称超声波加工,不仅可以加工硬质合金、淬火钢等硬脆性金属材料,而且还可以加工玻璃、陶瓷、半导体锗和硅片等不导电的非金属硬脆材料,同时还可以用于清洗、焊接和探伤等。
它的原理是利用工具端面作超声频振动,通过磨料悬浮来加工材料。
超声加工是磨粒在超声振动作用下的机械撞击和抛磨作用以及超声空化作用的综合结果。
超声加工的特点有:①适合于各种硬脆材料,特别是不导电的非金属材料,如玻璃、陶瓷、石英、宝石和金刚石等;②由于工具可用较软的材料做成复杂的形状,故不需要使工具和工件做比较复杂的相对运动,因此超声加工机床结构简单;③由于去除加工材料是靠极小磨料瞬时局部的撞击作用,故工件表面的宏观切削力、切削应力、切削热都很小,不会引起变形及烧伤,表面粗糙度也较好,而且还可以加工薄壁、窄缝、低刚度零件。
超声加工的精度,除受机床、夹具精度影响外,主要与磨粒粒度、工具精度及其磨损情况、工具横向振动大小、加工深度、被加工材料性质等有关。
超声加工的表面粗糙度取决于每粒磨粒每次撞击工件表面后留下的凹痕大小,它与磨粒颗粒的直径,被加工材料的性质,超声振动的振幅以及磨粒悬浮液的成分等有关。
当磨粒尺寸较小、工件材料硬度较大、超声振幅较小时,加工表面粗糙度将得到改善,但生产率将随之下降。
4电火花加工电火花加工又称放电加工,原理是基于工具和工件(正、负电极)之间脉冲性火花放电时的电腐蚀现象来蚀除多余的金属,以达到对零件的尺寸、形状及表面质量预定的加工要求。
每次电火花腐蚀的微观过程是电场力、磁力、热力、流体动力、电化学和胶体化学等综合作用的过程。
这一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连续的阶段:极间介质的电离、击穿,形成放电通道;介质热分解、电极材料熔化、气化热膨胀;电极材料的抛出;极间介质的消电离。
电火花加工的主要优点:①适合于难切削材料的加工。
②可以加工特殊及复杂形状的零件。
同时它也有许多局限性:①主要用于加工金属等导电材料,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加工半导体和非导体材料。
②一般加工速度较慢。
③存在电极损耗。
但由于电火花加工具有许多传统切削加工无法比拟的优点,因此其应用领域日益扩大。
按工具电极和工件相对运动的方式和用途的不同,大致可分为电火花穿成型孔加工、电火花线切割、电火花磨削和镗磨、电火花同步共轭回转加工、电火花高速小孔加工、电火花表面强化于刻字六大类。
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和通常的机械加工一样,机床本身的各种误差,以及工件和工具电极的定位、安装误差都会影响到加工精度,另外放电间隙的大小及其一致性、工具电极损耗及其稳定性也是影响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
所以在电火花加工过程中要想办法降低工具电极的相对消耗。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是在电火花加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工艺形式,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移动的细金属导线(铜丝或钼丝)作电极,对工件进行脉冲火花放电、切割成形。
根据电极丝的运行速度,电火花线切割机床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高速走丝电火花切割机床,这是我国独创的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模式;另一类是低速走丝电火花切割机床。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过程的工艺和机理,与电火花成形加工有很多共性。
5电化学加工电化学加工也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特种加工。
主要包括从工件上去除金属的电解加工和向工件上沉积金属的电镀、涂覆加工两大类。
电解加工是在电解抛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利用金属在电解液中的电化学阳极溶解来将工件加工成形与其他加工方法相比有很多突出的特点:①加工范围广,不受金属材料本身力学性能的限制,并可加工叶片、锻模等复杂形面。
②电解加工的生产率较高,约为电火花加工的5~10倍,在某些情况下,比切削的生产率还高,且加工生产率不直接受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③可以达到较好的表面粗糙度(ra1.25~0.2μm)和±0.1mm左右的平均加工精度。
④由于加工过程中不存在机械切削力,所以不会产生由切削力所引起的残余应力和变形,没有飞边毛刺。
⑤加工过程中阴极工具在理论上不会耗损,可长期使用。
电解加工业有许多弱点和局限性:①不易达到较高的加工精度和加工稳定性。
②电极工具的设计和修正比较麻烦。
③电解加工的附属设备较多,占地面积较多,造价较高。
④电解产物需进行妥善处理,否则污染环境。
除了上述的几种常规的特种加工外,还有一些新的特种加工技术正在迅速发展,如:化学加工、等离子体加工、磨料喷射加工、水射流切割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特种加工技术将会受到普遍重视和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1]张庆茂,刘文今等.送粉时激光熔覆层横截面面积的分析模型.材料热处理学报,2001(4):65~69.[2]刘传绍,赵波等.粗磨粒刚石油石超声绗磨zro2陶瓷的延性特征.制造技术与机床.2001(2):36~38.[3]m.otsu,t.wada,k.osakada.micro-bending of thin spring by laser forming and spark forming.annals of the cirp,2001(5):141~144.[4]向显德著.电化学擦削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1994.[5]刘晋春,赵家齐,赵万生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