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概论复习资料(04762)
金融学概论复习资料

金融学概论复习资料(自己总结)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货币的本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2.职能:①价值尺度②流通手段③贮藏手段④支付手段⑤世界货币3.货币流通规律: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R,与商品的价格总额Q成正比,与同一货币单位货币流通速度E成反比R=Q/E第三章信用与融资1.信用: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基本特征的借贷行为2.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延期付款形式或预付货款形式提供的信用。
(是信用制度的基础,是最基本的信用形式)特点:①商业信用与特定的商品买卖相联系②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商品经营者③商业信用的供求与经济状态一致3银行信用: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通过存款、贷款等业务活动,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特点:①银行信用所贷放的是社会资金②银行信用是一种间接信用③.银行信用与产业循环的资金变动不一致④信用过程稳定、风险小4.国家信用:指以政府为债务人和债权人的信用形式作用:①调节政府收支不平衡的手段②弥补财政赤字的重要手段③筹集建设资金的重要手段④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5.消费信用:指工商企业、银行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消费目的的信用不利影响:①加强供求紧张②导致物价上涨的虚假繁荣③造成过度消费和经济更萧条第四章利息与利率1.利息:指在信用关系中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的报酬利息的本质: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归货币所有者占有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即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2.利率:r=I/P×100%(P=本金,I=利息额,r=利率)第九章金融市场概述1.金融市场的含义:指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双方通过信用工具进行交易而融通资金的市场和机制2.金融市场的特征①交易商品的特殊性②交易价格的一致性③交易活动的集中性④交易主体角色的可变性3.金融市场的分类:➢按交易期限的长短不同,可以分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按成交后是否立即交割,可以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按证券发行和流通的顺序不同,可以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按交易对象不同,可以分为票据市场、证券市场、衍生工具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白银市场等;➢按地理范围分为地方性、全国性、区域性、国际性金融市场等4.金融市场的功能:➢有效聚集和转化资金;➢优化资源配置;➢分散风险;➢是经济运行的指示器和调节器。
金融学概论知识点复习

《金融学概论》复习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一节货币的起源货币从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货币到电子货币的演变过程。
第二节货币的本质与职能1.货币的本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特殊性:第一,货币是衡量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第二,货币具有双重使用价值。
2.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共五种)Q素。
2.货币制度的演变:经历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以及纸币本位制、3.人民币制度:(1)人民币是我国唯一发偿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2)人民币发行权垄断于中国人民银行;(3)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4)人民币正在加快区域化、国际化步伐。
第三章信用与融资第一节信用1.信用: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基本特征的借贷行为,体现的是债权债务关系。
2.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在进行商品交易时,以延期付款形式或预付款形式提供的信用。
(是信用制度的基础,是最基本的信用形式)特点:(1)商业性用与特定的商品买卖相联系;(2)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商品的经营者;(3)商业信用的供求与经济景气状态一致。
不能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信用的中心和主导。
3.银行信用: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通过存款、贷款等业务活动,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
特点:(1)银行信用所贷放的是社会资金;兑2.间接融资:资金需求者通过金融中介从资金供求者那得到资金融通的过程。
有:银行贷款、典当融资、融资租赁等形式。
作用:优点:银行等金融机构网点多,吸收存款的起点低,能够广泛筹集社会各方面的闲散资金,风险较低,降低融资成本。
第四章利息与利率第一节利息的本质与利率1.利息:是指在信用挂席中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的报酬。
2.利息的本质:是公认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贵货比所有者占有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及利润部分,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3.利息公式:单利:利息(I)=本金(P)x利率(r)x期限(n)本利和S=P(1+rxn)复利:I=P(1+r)^n-P.4.利率:是指借贷期满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出的本金额的比率。
课程编码为04762的金融学概论-试卷2及答案(2017年4月)

课程编码为04762的金融学概论试卷2(2017年4月)1.我国最早的货币金属是 [ ]A. 金B. 银C. 铜D. 铁2.在金融学中,一般把纸币和存款货币统称为 [ ]A. 实物货币B. 金属货币C. 信用货币D. 现代货币3. 以存放款、贴现等多种业务形式与国民经济各部门所进行的借贷行为被称为[ ]A. 银行信用B. 商业信用C. 消费信用D. 国家信用4. 信用工具最早的形式是 [ ]A. 口头承诺B. 书面凭证C. 收借条D. 账簿5.决定和影响利率的因素很多,但______是决定利率的基本因素。
[ ]A.平均利润率 B.经济周期C.经济政策 D.物价水平6. 认为利息实质上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特殊转化形式的经济学家是[ ] A.凯恩斯 B.杜尔阁C.马克思 D.俄林7. 国家信用中的内债主要采取的形式是 [ ]A.政府债券 B.借贷C.企业债券 D.票据8. 金融工具、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有关的规则四个方面就构成了 [ ]A.金融体系 B.金融学C.金融工具 D. 金融部门9. 目前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以证券交易方式实现的金融交易,已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人们把这种趋势称为 [ ] A.资本化 B.市场化金融学概论试卷第1页(共10页)C.证券化 D.电子化10. 在物价不跌的条件下,要保持实际利率不变,应把名义利率 [ ]A.调低 B.调高C.保持不变 D.与实际利率对应11. 资金盈余部门将钱交给金融中介机构,再由金融中介机构融通给资金短缺部门,这种方式称为 [ ] A.间接金融 B.直接金融C.中介参与 D.国家融资12. 长期资金市场又称为 [ ]A.初级市场 B.货币市场C.资本市场 D.次级市场13. 下列不属于初级市场活动内容的是 [ ]A.发行股票 B.发行债券C.转让股票 D.增发股14. 根据一定的信托契约原理组建的代理投资制度是 [ ]A.公司型基金 B.封闭型基金C.平衡型基金 D.契约型基金15.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这四家的经营性质属于[ ] A.国有商业银行 B.政策性银行C.股份制商业银行 D.中央银行16. 支付系统按功能可分为小额支付系统和大额支付系统。
金融学概论复习要点

金融学概论复习要点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金融学概论复习要点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人们进行产品交换是直接的物物交换。
若要使交换顺利完成,必须满足两个条件:需求的双重巧合以及时间的双重巧合。
2、货币作为一种人们能够普遍接受的支付工具,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3、货币形式的发展,其动因来自于人们对交换效率的要求。
为了提高交换效率,作为货币的材料被人们普遍接受是因为它具有以下特点:价值稳定性、稀缺性、易于分割、易于辨认、易于携带和保存、弹性的供应。
4、货币的形成经历4个阶段:实物货币阶段、金属货币阶段、代用货币阶段、信用货币阶段。
5、货币制度:简称“币制”,主要包括确定本位货币;货币单位;主币和辅币的制造及流通程序;货币发行过程及金准备制度等内容。
从历史看货币制度大致经历了银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等阶段。
6、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①确定本位货币金属②确定货币单位③确定主币和辅币的制造及流通程序④确定纸币发行和流通程序⑤规定金本位制度。
7、货币制度类型:⒈银本位制;⒉金银复本位制(①平行本位制:当金银铸币各按其本身所包含的价值同时流通时②双本位制:国家用法律规定金币与银币的比价③跛行本位制);⒊金本位制(基本特点是①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熔毁②金币的价值与其所包含的黄金价值保持一致③辅币或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④金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⑤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⒋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8、金块本位制特点:①以价值符号的流通代替了金铸币流通,并规定价值符号的含金量②以有限制的金块代替了自由的金币兑换③以买入金块制代替了自由铸造。
9、金汇兑本位制特点:①国内不铸造,也不使用金币,只流通价值符号②价值符号只能购买外汇,即可兑换金块的外汇③金汇兑本位制国家的通货同一个金块本位制国家的金币保持固定比价。
金融学导论复习资料-简答题.doc

主要的资金融通方式有哪些,它们各自的优劣势是什么?资产融资的方式有百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方式。
在直接融资过程屮,资金短缺者通过金融市场直接向资金盈余者发放股票、债券等索取权凭证百•接获取所需更的资金。
其优点是避开了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资金供求双方直接进行交易,因此可以节约交易成本。
其缺点是资金盈余者要承担比较大的风险。
在间接融资过程中,资金短缺者与资金盈余者并不直接发牛•直接的金融联系,而是通过银行等中介机构联系在一起。
其优点是只要金融屮介机构能够按时还本付息,资金盈余者就不会有风险,因此,这种融资方式对资金盈余者而言具有饺小的风险。
其缺点是资金短缺者在签订贷款协议时,会有很多附加条件,以至丁•资金短缺者很难在需求量和时间上得到保证,资金的用途也往往受到严格的限制。
金融体系的主体有哪些?金融体系主体主耍有政府部门、中央银行、金融屮介、工商企业、居民个人和外国参与者等,各主体特性不同,在金融市场上起到的作用也各不相同。
其中,金融小介金融市场匕最人的买方和卖方,金融屮介分为存款类金融屮介和非存款类金融屮介两人类。
存款性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储贷协会、信用合作社等。
非存款性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和存款性金融机构吸收公众存款不同,它是通过发行证券或者以契约性的方式来聚集社会闲散资金。
非存款性金融机构包括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投资慕金等。
金融市场主要何哪吐功能?金融市场最基本的功能是充当联结储蓄者与投资者的桥梁,对资本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配置,即通俗意义上的融资功能。
融资功能的一方表现为聚敛功能,另一方面表现为配置功能。
但融资并非金融市场的唯一功能,金融市场在融资过程中又派生出许多新的功能,比如风险管理功能、交易功能、反映功能等。
国际货币展金组织和中国人民银行把货币划分为哪些层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货币层次划分为以下三类,分别是MO、Ml、M2。
M0,即流通在外通货,包括居民手中的现金和企业单位的备用金,不包括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
课程编码为04762的金融学概论-题库

课程编码为04762的金融学概论题库三、填空题(10分,1分×10题,共50题)1、从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出发,可以把货币定义为()。
2、货币起源于(),货币的基本职能是()和()。
3、本位币在流通中实行()原则,即法律赋予它具有无限的支付能力。
4、一国货币单位的名称往往就是该国货币的名称,如英国的货币单位名称为(),美国的货币单位名称为(),中国的货币单位名称为()。
5、信用的基本特征是()和()。
6、商业票据可以流通转让,在票据背面签字转让的手续就叫()。
7、与商业信用不同,银行信用属于()。
8、信用工具的主要特征有()、()、()和()。
9、利息的计算有()和()两种方法。
其中,()的计息方式是将上期利息并入本金统算利息。
10、从金融投资的角度来看,利率结构最主要的是()、()和()。
11、马克思认为,利息率的变化范围是在()和()之间。
12、伴随着货币与信用的相互渗透,金融范畴的外延在不断拓展,首先是向()领域的覆盖,其次是向()领域的覆盖。
13、金融范畴的形成过程,就是()与()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过程。
14、金融有两个重要尺度--()与(),两者联系紧密,离开一方,很难阐明另一方。
15、金融市场的主体包括()、()、()与()。
16、金融市场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呈现出()、()、()、()。
17、按照地域和开放程度不同,金融市场可分为()和()。
18、因为有()作担保,短期国库券几乎没有违约。
19、银行承兑汇票是()信用与()的结合。
20、股票的市场价格根本上取决于股票的()。
21、一般认为,金融机构是专门从事各种()活动、提供特殊的()和()的经济组织。
22、()是为投保人因意外事故或伤亡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经济保障的金融机构。
23、1999年11月4日美国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这也标志着世界金融业的发展潮流已由()转向()。
24、一般来说,支付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进行。
金融学导论-题库(课程编码:04762):

金融学导论-题库(课程编码:04762):金融学导论-题库(课程编码:)Question 1What is the primary goal of financial management?A. Maximizing shareholder wealthB. Maximizing profitsC. Minimizing costsD. Increasing market shareQuestion 2What is a financial market?A. A place where people buy and sell goods and servicesB. A place where people buy and sell financial assetsC. A place where people exchange currenciesD. A place where people invest in real estateQuestion 3What is the role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the economy?A. Facilitating the flow of funds between savers and borrowersB. Regulating the stock marketC. Providing insurance servicesD. Promoting foreign tradeQuestion 4What are the three main financial statements used in financial analysis?C. Statement of cash flows, balance sheet, and statement of retained earningsQuestion 5What is the time value of money?A. The concept that money received today is worth more than money received in the futureB. The concept that money received in the future is worth more than money received todayC. The concept that money does not have any value over timeD. The concept that money is constantly changing in value basedon economic factorsQuestion 6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debt financing and equity financing?C. Debt financing involves issuing bonds, while equity financing involves issuing stocksD. Debt financing involves issuing stocks, while equity financing involves issuing bondsQuestion 7What is the purpose of financial planning?B. To create a budget for personal expensesC. To establish financial goals and develop strategies to achieve themD. To calculate the present value of future cash flowsQuestion 8What a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interest rates?A. Supply and demand, inflation, and monetary policyB. Potential GDP, savings rate, and cost of productionC. Import/export ratio, government spending, and exchange ratesD. Stock market performance, consumer confidence, and economic growthQuestion 9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primary market and a secondary market?A. A primary market is where new securities are issued and sold for the first time, while a secondary market is where existing securities are traded among investorsB. A primary market is where existing securities are traded among investors, while a secondary market is where new securities are issued and sold for the first timeC. A primary market is where stocks are traded, while a secondary market is where bonds are tradedD. A primary market is where bonds are traded, while a secondary market is where stocks are tradedQuestion 10What is diversification in investment?A. Spreading investments across different assets to reduce riskB. Investing in a single asset to maximize potential returnsC.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investment strategiesD. Investing in a single industry to benefit from industry-specific trends。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金融学概论课程考试大纲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金融学概论》(课程代码:04762)课程考试大纲目录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二、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第1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1 经济学中的货币1.2 货币的起源与职能1.3 货币的计量1.4 货币制度及其演进第2章信用与信用工具2.1 信用的演进2.2 信用形式2.3 信用工具2.4 信用与经济第3章利息与利息率3.1 利息3.2 利息率3.3 利率的结构3.4 利率的决定第4章金融与金融功能4.1 金融4.2 金融功能4.3现代金融学的发展第5章金融市场5.1 金融市场概述5.2 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5.3 金融市场的类型5.4 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第6章金融工具6.1金融工具概述6.2 货币市场工具6.3 资本市场工具6.4 衍生金融工具第7章金融机构7.1 金融机构的产生7.2 金融机构体系7.3 中国的金融机构体系7.4传统银行的衰退第8章支付系统8.1 支付系统在金融体系中的功能8.2 纸体转账系统8.3 电子资金转账系统8.4 支付系统的发展动态与趋势第9章现代货币的创造9.1 现代货币都是信用货币9.2 存款货币的创造9.3 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第10章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10.1 货币需求10.2 货币供给第11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11.1 货币均衡与非均衡11.2 通货膨胀11.3 通货紧缩第12章货币政策12.1 货币政策目标12.2 货币政策工具12.3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12.4 货币政策效应第13章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13.1 外汇与汇率13.2 国际收支平衡表13.3 国际储备第14章金融创新与金融工程14.1 金融创新的内涵与背景14.2 新观念、新制度与新工具14.3 金融创新的效应14.4 金融工程的兴起第15章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机15.1 金融脆弱性15.2 金融与经济泡沫15.3 金融危机的演化机制15.4 金融监管15.5 当代中国的金融稳定与金融安全第16章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16.1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16.2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16.3 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16.4 中国金融发展与前瞻三、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附录:题型举例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课程的性质与特点《金融学概论》课程是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投资理财专业(独立本科段)的必修课程,是为了培养和检验考生掌握金融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运用这些理论与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货币层次的划分:M1=现金+活期存款;M2=M1+储蓄存款+定期存款;M3=M2+其他所有存款;M4=M3+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
这样划分的依据是货币的流动性。
货币制度: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完善的货币制度能够保证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稳定,保障货币正常发挥各项职能。
一般等价物: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充当其它一切商品的统一价值表现材料的商品,它的出现,是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
信用货币: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流通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
目前世界各国发行的货币,基本都属于信用货币。
价值尺度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
指货币衡量和表现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作用。
它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流通手段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即购买手段的职能。
支付手段货币被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就是货币支付手段的职能。
支付手段是随着赊账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在赊销和赊购中,货币被用来支付债务的。
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来的职能。
货币作为贮藏手段能够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本位币也称主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
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
在纸币制度下,本位币由国家垄断发行。
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力。
辅币即辅助货币,是本位币单位以下的小额货币,主要用来辅助大面额货币的流通,供日常零星交易或找零之用。
辅币一般多为金属铸造的硬币,也有些纸制的纸币。
其所包含的实际价值低于其名义价值,但国家以法令形式规定在一定限额内,辅币可与主币自由兑换,这就是辅币的有限法偿性。
无限法偿无限法偿也就是有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不论支付的数额大小,收款人都不得拒绝接受。
一般来说,本位币都具有无限法偿能力,而辅币则可能是有限法偿的。
金币本位制这是金本位货币制度的最早形式,亦称为古典的或纯粹的金本位制,盛行于1880一1914年间。
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及黄金自由输出入是该货币制度的三大特点。
在该制度下,各国政府以法律形式规定货币的含金量,两国货币含金量的对比即为决定汇率基础的铸币平价。
为什么说货币形式从实物货币到金属再到信用货币是必然规律?货币形式的演变过程体现着一个基本规律,即货币形式的发展必须适应生产力水平的发展。
在所有经济因素中,生产力因素是决定性的,货币同其他因素一样,都要适应生产力海水平。
不管是形式多样的实物货币,还是曾经发挥过巨大促进作用的金属货币,都不可避免地被淘汰,而信用货币则是适合当前生产力水平的货币形式。
金属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为什么可以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而信用货币不能?在金属货币条件下,当经济中出现一定的物价上涨时,人们会倾向于收藏货币等待物价回落,而金属货币“窖藏”的贮藏方式可以使流通中货币实实在在地减少,从而使物价回落;在信用货币的条件下,由于信用货币本身是价值符号,人们面对物价上涨就会尽可能地将货币换成商品,而且即便人们愿意贮藏,信用货币的主要贮藏方式是存款,存款不仅不会减少流通中货币量,相反还可能通过银行信用创造出更多货币,所以,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的功能就不存在了。
货币作为生产的推动力起了怎样的作用?为何说货币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⑴首先,货币作为社会生产的第一推动力发挥原始资本的作用,直接促进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结合,从而使生产过程得以开始;其次,货币作为持续推动力发挥追加资本的作用,保持社会扩大再生产的状态;货币作为交换工具促进商品交换,作为分配工具满足分配,还可以作为财富的一般形式促进财富增长。
⑵货币可以作为宏观调控的工具:宏观调控机制在运用货币政策时往往以货币作为主要的政策中介目标来达到最终目标。
货币产生的经济根源的什么?货币是在什么过程中逐渐产生的?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
它起源于商品交换,是在社会分工和私有制促进商品出现后,伴随着商品交易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它是与私有制或是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状况相联系的历史范畴。
金属货币和信用货币之间主要的区别是什么?区别表现在:⑴金属货币具有实质的内存价值,是用自身的价值体现商品价值,信用货币内在价值较低,依*名义价值衡量商品价值量;⑵金属货币可以自由铸造,信用货币只能由中央银行垄断发行;⑶金属货币可以自动取得国际货币职能,信用货币则只有少数几种在具备特定条件时成为国际货币。
综上所述,金属货币可以完成自动均衡而信用货币只能依*人为调节。
为何要进行货币层次划分?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在广义货币量的范围中,不同金融资产的特点不同,尤其是流动性不同导致对经济的影响力不同,国家对它们的控制力度也不同,所以货币管理当局应该根据流动性标准进行货币层次的划分,以便于区别对待,抓住重点,让货币总量发挥整体作用。
货币制度一般包括哪些内容?金币本位制下的三大自由和一大功能是什么?⑴货币制度一般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币材的规定和货币单位的规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与偿付能力的规定;银行券与纸币的发行准备与流通的规定;黄金准备制度。
⑵金币本位制下的三大自由是指:①金币可以自由铸造或熔化,从而可以保证主币的足值;②金币可以自由输出入国境并自动取得国际货币职能从而促进国际贸易;③银行券按面额可以自由兑换金币,不受时间和数量的限制。
金币本位制下的一大功能是指:金币本位制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物价和国际收支的能力。
信用:是经济活动中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商业信用是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商品往来时发生的信用,其主要方式是预付和赊销,相应的信用工具是商业票据。
国家信用是指一国政府通过财政部门向国内外各类主体举借债务而形成的信用。
消费信用是商业银行或专门的消费信用机构向消费者发放的以大型耐用消费品为抵押的贷款。
民间信用是指社会各微观经济主体之间,尤其是居民个人之间所形成的直接信用形式。
信用卡是一种卡基的支付工具,它以磁卡来存储相关信息,并具备储蓄、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和透支等功能。
信用工具应具备哪些基本特征?信用工具尤其是证券一般具有如下的法律特征:直接代表财产权利,票面文字表明的财立权利和证券不能分离;持有人只能向特定的、对证券负有支付义务的人主张财产权利;对证券负有支付义务的人是单方履行义务,无权要求对方给予相应的对价,义务人也无权追究持券人的证券来源和使用的原因等。
信用工具的法律特征决定了其一般性市场特征与要求。
(1)偿还性:偿还性体现了偿还本金的基本要求。
由于信用活动是将信用标的物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活动,而使用权有向所有权回归的要求,这就决定了信用活动必须是有特定的期限的,亦即具有偿还性。
(2)安全性:安全性体现了规避各类风险以实现保值的基本要求。
金融风险的客观存在,使金融工具的安全性非常突出。
(3)流动性:流动性体现了金融工具变现的基本要求。
流动性即是将未到期的金融工具提前在金融市场上转让出来以回笼资金的特性,实际是就是提前实现偿还性。
(4)收益性:收益性体现了金融工具增值的基本目的。
投资者投资于各类金融资产,其根本目的就是获得各类收益,包括利息、股息、红利、和价差收益。
偿还性、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四个要求之间既存在统一的关系,也存在矛盾的关系。
总体上,偿还性与其他三性之间基本是统一的,安全性与流动性之间也是统一的,主要矛盾集中在安全性与收益性、流动性与收益性之间,这个矛盾恰好体现风险与收益成正比的经济规律。
利息是对资金使用权让渡而引起即期消费和机会收益损失的报酬。
名义利率名义利率是未剔除物价变动的利率。
市场利率广义的市场利率是指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准确的说应该叫市场化利率;狭义的市场利率是指在整个利率体系中,市场交易量最大,信息披露最充分从而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利率,它代表一种平均水平并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参与性.利率体系利率体系是经济运行机体中存在的各种利率由内在因素联结而成的有机系统,包括利率结构和相互传导机制。
利率期限结构率期限理论研究的是相同风险和流动性的证券或贷款在期限不同时为何利率水平不同,主要有三种假说:预期假说,市场分割假说,流动性升水假说。
利率体系的构成?风险结构、期限结构、信用差别结构。
如何理解马克思和西方经济学的利率决定论?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是建立在对利息的来源和本质准确把握的基础上。
马克思揭示,利息是贷出资本的资本家从借入资本的资本家那里分割出来的一部分剩余价值,而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利息的这种质的规定性决定了它的量的规定性(利息的这种质的规定决定了它的量的规定),利息量的多少取决于利润总额,利息率取决平均利润率。
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在平均利润率与零之间,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利润率;二是总利润在贷款人和借款人之间进行分配的比例。
这一比例的确定主要取决于借贷双方的供求关系及其竞争,一般来说,供大于求时利率下降;供不应求时利率上升。
此外,法律、习惯等也有较大作用。
马克思的理论对于说明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利率决定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西方的利率决定论大都着眼于供求对比关系的分析,认为利率是种价格。
其分歧在于什么样的供求关系决定利率。
如马歇尔的实际利率论就强调非货币的实际因素——生产率和节约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
生产率由边际投资倾向表示,节约用边际储蓄倾向表示。
投资量是利率的减函数,储蓄是利率的减函数,利率的变化则取决于投资量和储蓄量的均衡点;凯恩斯的货币供求论认为决定利率是货币因素而非实际因素。
货币供应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外生变量,货币需求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当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增强则倾向于增加货币持有数量,因此利率是由流动性偏好所决定的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共同决定的;可贷资金论综合了前两种利率决定论,认为利率是由可贷资金的供求决定的,供给包括总储蓄和银行新增的货币量,需求包括总投资和新增的货币需求量,利率的决定取决于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以马克思观点为指导,借鉴西方经验,考虑平均利润率、资金供求关系、价格变动幅度、国外经济环境等各种因素对利率决定的影响。
利率对宏观和微观经济的调节作用?宏观:调节社会资本供给;调节投资;调节社会总供求。
微观:对企业而言,利率能够促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
对个人而言,利率影响其经济行为。
一方面,利率能够诱发和引导人们的储蓄行为。
另一方面,利率可以引导人们选择金融资产。
金融中介机构:从事金融活动以及金融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各类金融机构。
金融中介机构存在和发展的原因?金融中介机构能提供多种金融服务;降低风险;提高资产的流动性;降低交易成本;我国金融体系的演进分为哪几个阶段?3个阶段,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国的金融机构体系2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3我国金融体系的演变金融市场有哪些构成要素及主要功能?金融市场是通过交易金融资产、实行资金融通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和交易机制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