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桥梁曲线布置
小半径曲线范围铁路桥梁的布置及设计

小半径曲线范围铁路桥梁的布置及设计摘要:针对小半径曲线范围铁路桥梁设计而言,其构造要求和受力上在一定程度上都要比常规的桥梁的上部结构和墩台的设计复杂。
所以本文主要针对小半径曲线范围铁路桥梁在设计过程布置设计等进行论述,从而能够让相关的设计人员熟悉以及了解小半径曲线铁路桥梁的相关布设内容,希望能够给与同行业人员提供一定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小半径;曲线范围;铁路桥梁;设计分析引言在一些车站以及枢纽站线,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地形限制或者是拆迁成本等的制约,线路需要设置相对较小的曲线半径。
对于小半径曲线的桥梁设计要考虑桥梁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设计,小以及对梁缝进行合理的控制和设计。
一般情况下需要进行特殊设计,这样做的目的不仅能满足铁路自身的正常运营,同时还能够满足其养护需要。
如果在设计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合理问题,例如:无法进行架梁或者是梁体倾覆等一系列比较重大的事故,这就需要我们对小半径曲线范围内的桥梁设计进行较为系统的认识以及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桥梁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具有合理性、安全性,同时也具有科学性。
一、单线桥梁在曲线上的布置原则1、梁的布置:为了使梁上受力接近均衡,曲线上桥梁的中心线(梁的中心线)一般均采用平分中失(f)法或切线法布置(图1-1),视其跨度及所在曲线半径来确定。
梁与梁间及梁与台间内侧道碴槽最外边缘的最小空隙即梁缝,当跨度L≤16m时为6cm;当跨度L≥20m时为10cm;不等跨时采用10cm,当不等跨均小于16m 时,采用6cm。
在坡道上的梁应考虑坡道布置对空隙的影响;大跨度梁尚应考虑预留拱度和荷载(恒载、远期活载、冲击力等)引起梁的伸缩。
在曲线上的梁布置办法采用f1=f/2~0之间的任何数值时,不需要检算梁的强度。
如采用0>f1>f/2,则必须根据其相应的超载系数,验算内外梁的强度。
在不等跨梁的配合中,比较合理的曲线布置,按大跨梁要求来确定偏距E值。
对于跨度L≤16m的梁,一般中失很小,如按小跨的要求确定E值,则大跨梁的中失稍大于f/2,而超载系数增加有限,不必验算梁的强度。
小半径曲线双线T梁横向湿接缝布置形式研究

小半径曲线双线T梁横向湿接缝布置形式研究摘要:对于双线T梁桥梁,横向存在三处湿接缝,常规的调整方式有两种:①仅调整中央湿接缝,两侧湿接缝宽度不变;②根据△调整中央湿接缝,根据2E 调整两侧湿接缝。
计算采用BSAS计算软件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湿接缝布置形式对于双线小半径曲线T梁支反力、预应力刚束布置等的影响。
针对T梁适用最小曲线半径R<1000m时,横向湿接缝加宽形式影响较大的现象,提出小半径曲线上双线T梁横向布置采用加宽各湿接缝(②)的布置形式的建议,以使结构受力更为合理,造价更为经济。
关键词:小半径曲线;双线T梁;横向湿接缝1.概述铁路专用线是近几年快速发展的铁路建设形式之一,同时国家颁布了《铁路专用线设计规范(试行)》[1],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达到更加经济、合理的使用需求,铁路专用线桥梁常常面临小半径曲线工况,研究小小半径曲线双线T梁横向湿接缝布置形式有很强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目前使用的铁路简支T梁均由多片(单线2片,双线4片)预制后张法T梁组成,吊装到位后现场浇筑横隔板及桥面板连接湿接缝。
其布置形式如下(1)单线(2)双线图1 铁路简支T梁湿接缝布置形式在曲线段落,由于存在曲线加宽(加宽值为2E)及线间距加宽(双线并行情况下存在,值设为△),需要相应调整T梁的横向布置以满足适用要求。
对于单线桥梁,调整中央湿接缝,使调整后的宽度满足适用要求即可。
对于双线桥梁,由于其横向存在三处湿接缝,常规的调整方式有两种:①仅调整中央湿接缝,两侧湿接缝宽度不变;②根据△调整中央湿接缝,根据2E调整两侧湿接缝。
位于曲线上的简支梁,由于线路中线和梁中线的偏移、离心力的作用,导致的每片梁各截面的弯矩和剪力较直线上梁增大(或减小)[2]。
当曲线半径小时,每片梁间各截面的弯矩和剪力愈加明显,影响也不可忽略。
本文以32m双线简支T梁为例,就上文中两种不同湿接缝布置形式,对曲线半径600m≤R≤1200m工况下的受力及影响进行了研究,并以直线梁受力进行了对比。
铁路曲线段D型便梁非标准架设最小线间距分析

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施工便梁和相应的 《 D型施工便梁使 用说明书 》,除结构尺寸不同外 ,几种便梁架设方法基本
类似 ,本文仅以 D 2 4型施工便梁为例进行分析说明 。 施 工 便 梁 的架 设 主 要 受 铁 路 限 界 、线 间距 、 曲线 半 径 、超高及行车限速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的便梁架设方式 对复线铁路线间距有不 同的要求 ,D型便梁架设须满足最
小 线 间 距 的 要 求 。例 如 ,根 据 D 型 施 工 便 梁 的 使 用说 明 书 ,复线铁路 曲线段架设 D 2 4型便梁须满足线间距至少 在4 9 4 0 mm 以上。当复线铁路线间距小于所需要的最小
2 . 确定最小线间距可以减小工程量 ,降低施工成本。 很显然 ,对于某一需要拨道的特定工程 ,便梁架设需 要的最小线间距 D mi n越小 ,所需要的拨道量也越小 ,拨 道 范 围随之 减 小 。从 而 对 于铁路 设备 影 响范 围也 会减 小 , 如接触网立柱迁移 、路基帮宽等工程量会相应减少 ,进而 降低施工成本 。
D型施 工便 梁由于 能在 不中断铁路行 车的条件 下进行施工 ,因此在各类管涵 、道路 下穿既有铁路施 工中得到广泛
应用。但 由于复线 铁路 D型便梁 架设 施工对线间距 提出了要求 ,因此,当复线铁路线 间距 不满足便梁假设需求 时,通并
需要对铁路 进行拨道 ,增大线间距 以满足便梁 架设。然而 ,在行 车速度一定 的情况下 ,由于线 间距决定了拨道 量范围 ,
铁路曲线段 D型便梁 非标准架 设最小线 间距分析
近 年 来 ,随着 地 方经 济建 设 的发 展 ,越 来越 多 的地 方
城市道路 、 管涵等穿越既有铁路 。 在这种穿越铁路施工中, 为确保铁路行车及施工安全必须对 既有铁路进行加固 。D
曲线上梁的平分中矢坐标计算方法

第一部分桥梁在曲线上的布置一、梁的布置与基本概念1梁的布置设在曲线上的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式桥,每孔梁仍是直的,于是各孔梁中线的连接线成为折线,以适应梁上曲线线路之需要。
但若按图1所示布置,使线路中线与梁的中线在梁端相交,则由图可以看出,线路中线总是偏在梁跨中线的外侧,当列车过桥时,外侧那片梁必然受力较大;况且列车运行时要产生离心力,使外侧的一片梁受力较大的现象更加严重。
为了使两片梁受力较为均衡,合理的布置方案应把梁的中线向曲线外侧适当移动。
一般情况下梁的布置有两种方案:⑴平分中矢布置:在跨中处梁的中线平分矢距f,即梁的中线与线路中线的偏距f1=f/2;在桥墩中线处梁的中线与线路中线的偏距E=f/2。
这种布置的特点是内外侧两片梁的偏距相同(f1=E=f/2),故两片梁的人行道加宽值相等。
⑵切线布置:在跨中处梁的中线与线路中线相切,即偏距f1=0;在桥墩中心处梁的中线与线路中线的偏距为E=f。
12图1 梁的中线连成折线示意1----线路中线 2-----梁的中线2基本概念桥梁工作线:在曲线上的桥,各孔梁中心线的连线是一折线,称桥梁工作线,与线路中线不一致,如图2,AB-BC是桥梁工作线,abc是线路中线。
桥墩中心:两相邻梁中心线之交点是桥墩中心,如图2中的A,B及C各点。
基本概念中所述均指桥墩无预偏心的情况(见桥墩布置图3);有预偏心时见桥墩布置图4,桥墩中心在偏距的基础上再向曲线外侧偏移一距离,偏移距离详见设计图。
桥墩轴线:过桥墩中心作一直线平分相邻二孔梁中心线的夹角,这个角平分线即桥墩横轴(又称横向中线),如图2中的Bb;过桥墩中心作桥墩横轴的垂线为桥墩纵轴(又称纵向中线)。
桥墩中心里程:桥墩横轴与线路中线之交点称桥墩中心在线路中线上的对应点,如图2中的a、b及c点。
桥墩中心里程即以其对应点的里程表示之。
偏距E:桥墩中心与其对应点之间的距离称为偏距,如图2的Aa、Bb及Cc;偏距的大小由梁长及曲线半径决定之。
铁路桥梁曲线布置

铁路桥梁曲线布置中:平分中矢法和切线法相关概念这只有在曲线桥中才会出现这个名词的:由于曲线桥的路线中线是曲线,而所用的梁是直的,因此路线中线与梁的中线不能完全吻合。
梁在曲线上的布置,是使个梁跨的中线联结起来,成为与路中线基本相符的折线,这条折线成为桥梁的工作线。
墩、台中心一般就位于这条折线转折角的顶点上。
在桥梁设计中,梁中心线的两端并不是位于路线中线上,而是向外侧移动了一段距离E,E称为偏距。
如果偏距E为梁长为弦线中失值的一半,这种布梁方法称为平分中矢布置。
如果E等于中失值,称为切线布置。
偏移距的算法曲线桥的墩位中心是不在线路中线上,偏距E的计算方法如下:先确定梁的布置是切线布置,还是平分中矢布置,计算公式不同哟。
1. 圆曲线:切线布置E=L*L/(8*R),平分中矢布置E=L*L/(16*R)2. 缓和曲线:切线布置E=L*L*t/(8*R*l)平分中矢布置:E=L*L*t/(16*R*l)其中:R-圆曲线半径,L-交点距,l- 缓和曲线长,t-计算点至ZH(HZ)的距离。
关于连续梁与简支梁过渡墩的布置连续梁在曲线上,由于梁可以弯做,所以它下面的墩子是用不着外偏的,但是它相邻孔的简支梁下面的墩却要外偏,如果曲线半径很小,这个偏值很大,这样就造成了连续梁下面的墩子不偏,相邻孔简支梁的墩子外偏,显然简支梁无法架梁了,因为没有了梁缝。
还是求高人解答。
这个问题本来是我看上面的问题时在筑龙论坛看到的,也没注意。
后来我负责的一个桥也有这个问题才注意的。
图纸上写的是:联间墩的简支梁支座根据该侧偏角、偏距确定,连续梁支座按照径向布置确定。
这个可能干过的都觉得很明确了,但我不敢确定,后来问了总工和设计院的才确定的。
呵呵。
就是过渡墩不用偏,简支侧支座要偏移。
至于曲线半径大小,是否需要进行偏移,要看偏距大小和验标的要求了,桩基,墩身,支座的要求都是不同的。
直(曲)线桥墩桥梁工作线、线路中线、支座、垫石关系图解

林织铁路直(曲)线桥墩桥梁工作线、线路中线、支座、垫
石关系图解
单位名称:中铁二局林织铁路工程指挥部一项目经理部
工程名称:洁净煤厂大桥
计算示意图
一、说明
【1】工作线:曲线桥的中线是曲线,而预制简支梁通常是直的,导致线路中线与梁中线不能完全吻合,设计师采用将梁平均布置在曲线上,以使各跨梁的中线连线成为与线路中线基本相符的折线,这条折线就是桥梁的工作线。
【2】偏距、偏角:曲线梁在墩台上布置时,为了使直线梁趋近于曲线,将梁向外侧移动一定距离E,导致梁梁段并不位于线路中线上,这段距离E称为偏距
(偏距E值由各工点桥梁曲线布置表查取)。
【3】曲线桥梁支座的布置:从理论角度将一个直线桥墩上的所有垫石均呈矩形布置(各垫石相互平行),而曲线桥的所有垫石则呈扇形布置。
但是,无论在直线或曲线桥上,桥梁支座垫石的横轴始终与桥梁工作线(即直线简支梁的纵轴)垂直。
桥梁曲线偏距

第一部分桥梁在曲线上的布置一、梁的布置与基本概念1梁的布置设在曲线上的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式桥,每孔梁仍是直的,于是各孔梁中线的连接线成为折线,以适应梁上曲线线路之需要。
但若按图1所示布置,使线路中线与梁的中线在梁端相交,则由图可以看出,线路中线总是偏在梁跨中线的外侧,当列车过桥时,外侧那片梁必然受力较大;况且列车运行时要产生离心力,使外侧的一片梁受力较大的现象更加严重。
为了使两片梁受力较为均衡,合理的布置方案应把梁的中线向曲线外侧适当移动。
一般情况下梁的布置有两种方案:⑴平分中矢布置:在跨中处梁的中线平分矢距f,即梁的中线与线路中线的偏距f1=f/2;在桥墩中线处梁的中线与线路中线的偏距E=f/2。
这种布置的特点是内外侧两片梁的偏距相同(f1=E=f/2),故两片梁的人行道加宽值相等。
⑵切线布置:在跨中处梁的中线与线路中线相切,即偏距f1=0;在桥墩中心处梁的中线与线路中线的偏距为E=f。
12图1 梁的中线连成折线示意1----线路中线 2-----梁的中线2基本概念桥梁工作线:在曲线上的桥,各孔梁中心线的连线是一折线,称桥梁工作线,与线路中线不一致,如图2,AB-BC是桥梁工作线,abc是线路中线。
桥墩中心:两相邻梁中心线之交点是桥墩中心,如图2中的A,B及C各点。
基本概念中所述均指桥墩无预偏心的情况(见桥墩布置图3);有预偏心时见桥墩布置图4,桥墩中心在偏距的基础上再向曲线外侧偏移一距离,偏移距离详见设计图。
桥墩轴线:过桥墩中心作一直线平分相邻二孔梁中心线的夹角,这个角平分线即桥墩横轴(又称横向中线),如图2中的Bb;过桥墩中心作桥墩横轴的垂线为桥墩纵轴(又称纵向中线)。
桥墩中心里程:桥墩横轴与线路中线之交点称桥墩中心在线路中线上的对应点,如图2中的a、b及c点。
桥墩中心里程即以其对应点的里程表示之。
偏距E:桥墩中心与其对应点之间的距离称为偏距,如图2的Aa、Bb及Cc;偏距的大小由梁长及曲线半径决定之。
关于铁路桥梁刚度的几点意见

关于铁路桥梁刚度的几点意见赵煜澄Ξ(铁道部大桥工程局)提 要 本文论述桥梁刚度与车速的关系、简支梁挠度曲线和桁梁挠度的计算与实测方法, 并对 大跨度桥梁的刚度提出要求。
主题词 铁路 桥梁 刚度 分析桥梁刚度与车速的关系随着铁路车速的提高, 一般桥梁的刚度要求趋向严格。
单孔、多孔区别对待, 后者要求刚度 更大。
联邦德国为了适应高速铁路需要, 1985 年制定了“铁路新干线上桥梁的特殊规程 (D S 899ƒ59) ”。
对于跨度小于 60 m 的简支梁要求如下:多孔桥梁端部正切角限值 4 分, 即 112‰, 亦即 f = L ƒ2700。
单孔桥梁端部正切角限值 5 分, 即 1145‰, 亦即 f = L ƒ2200。
变位计算不计动力系数。
此规程是针对两条新干线( 时速 1 表 1 超过 200 km ƒh ) 而制定的。
1993 年 6 月 1 日第三次修改生 效的“德国铁路桥梁及其它工程结构物规范 (V E I ) D S 804 ”补充规定挠跨比 f ƒL 如表 1。
上表中V 指车速 km ƒh 。
此规范规定活载要计入冲击系数。
对跨度 65m 以内有影响并对活载作用下桥上线路的 不平顺度作了规定。
当V > 160 km ƒh 时, 在结构的任意部位应满足 tan Β≤010015, 即正切角限 值 115‰。
1992 年 4 月日本铁道建设公团编制的“日本高速铁路铁道结构物设计标准”, 适用于一般 Ξ 本文收稿日期 1997204210 赵煜澄: 高级工程师 铁道部大桥工程局副总工程师 武汉 邮编: 430050跨度 孔数≤2 孔数≥3 160< V ≤200 V > 200 160< V ≤200 V > 200 ≤25m 1ƒ500 1ƒ800 1ƒ1000 1ƒ1200 ≥30m 1ƒ800 1ƒ1000 1ƒ1700 1ƒ1700铁 道 工 程 学 报 1997 年 6 月 24 铁路及新干线最高时速 260 km ƒh , 按极限状态设计跨度小于 150 m 的简支桥梁, 对于既有线 与新干线分别作出挠跨比 f ƒL 的规定如表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路桥梁曲线布置中:平分中矢法和切线法相关概念
这只有在曲线桥中才会出现这个名词的:
由于曲线桥的路线中线是曲线,而所用的梁是直的,因此路线中线与梁的中线不能完全吻合。
梁在曲线上的布置,是使个梁跨的中线联结起来,成为与路中线基本相符的折线,这条折线成为桥梁的工作线。
墩、台中心一般就位于这条折线转折角的顶点上。
在桥梁设计中,梁中心线的两端并不是位于路线中线上,而是向外侧移动了一段距离E,E称为偏距。
如果偏距E为梁长为弦线中失值的一半,这种布梁方法称为平分中矢布置。
如果E等于中失值,称为切线布置。
偏移距的算法
曲线桥的墩位中心是不在线路中线上,偏距E的计算方法如
下:先确定梁的布置是切线布置,还是平分中矢布置,计算公式不同哟。
1. 圆曲线:切线布置E=L*L/(8*R),
平分中矢布置E=L*L/(16*R)
2. 缓和曲线:切线布置E=L*L*t/(8*R*l)
平分中矢布置:E=L*L*t/(16*R*l)其中:R-圆曲线半径,
L-交点距,
l- 缓和曲线长,
t-计算点至ZH(HZ)的距离。
关于连续梁与简支梁过渡墩的布置
连续梁在曲线上,由于梁可以弯做,所以它下面的墩子是用不着外偏的,但是它相邻孔的简支梁下面的墩却要外偏,如果曲线半径很小,这个偏值很大,这样就造成了连续梁下面的墩子不偏,相邻孔简支梁的墩子外偏,显然简支梁无法架梁了,因为没有了梁缝。
还是求高人解答。
这个问题本来是我看上面的问题时在筑龙论坛看到的,也没
注意。
后来我负责的一个桥也有这个问题才注意的。
图纸上写的是:联间墩的简支梁支座根据该侧偏角、偏距确定,连续梁支座按照径向布置确定。
这个可能干过的都觉得很明确了,但我不敢确定,后来问了总工和设计院的才确定的。
呵呵。
就是过渡墩不用偏,简支侧支座要偏移。
至于曲线半径大小,是否需要进行偏移,要看偏距大小和验标的要求了,桩基,墩身,支座的要求都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