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指导优秀教案

部编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指导优秀教案

部编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指导优秀教案全文共7篇示例,供读者参考部编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指导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按照游览顺序,写一写自己游览过的一个地方。

2、能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丰富的想象,具体生动地进行描写,表达自己热爱自然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哪几篇文章?(《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颐和园》《七月的天山》)2、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按照游览顺序描写景物,描写时抓住景物特点。

)3、我们的祖国有很多美丽的地方,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把自己喜欢的地方介绍给大家。

二、明确习作要求。

1、写文章首先要审题,只有明确习作要求,才能按要求选材。

2、学生交流:要按游览顺序写;要把印象深刻的景物作为重点来写,写出景物的特点;可以用过渡句,使景物转换自然。

三、启发思路。

1、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

(出示: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世人瞩目的天安门广场,一望无边的大海,闻名遐迩的黄山……)2、刚才老师展示的这些地方,你去过吗?有什么印象?3、同学们在假期里还游览过哪些地方呢?哪个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在那里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4、如何才能把你游览过的地方清楚地介绍给大家,使别人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呢?请小组成员讨论交流。

(1)要抓住景物最吸引你的地方来介绍,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记录下来。

(2)要按一定的顺序介绍: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游览的顺序、从整体到部分、由上到下等。

(3)要用上过渡段或者过渡句。

(4)要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写出景物的特点(形状、颜色、大小等)。

(5)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习作指导。

1、补充题目。

在横线上填上游览的地方名称,可以是小区附近的公园、果园、田野,也可以是各地的风景名胜等。

2、画路线图。

可以先画出游览的路线图,帮助自己理清思路。

3、可以用过渡句,使景物转换自然。

例如,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4、习作思路示例:开头:可以总体介绍你所要写的地方。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教案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教案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教案一.话题交流,真情融汇:吹面不寒杨柳风1.同学们,课前我们收集了1937年左右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背景,谁来说一说。

(学生交流,老师相机评点。

)2.同学们,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我们生活在幸福祥和的环境中,享受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的爱。

然而社会并不是处处都有阳光雨露,还有狂风暴雨、电闪雷鸣。

看看同学们手中搜集的关于抗战的资料,就知道你们早已动手了,正迫不及待在准备交流呢。

3.指导观察和表达。

老师这里有一张关于抗战的照片,(展示照片)大家看一看,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①整体感知图中的景和人。

说一说:图上讲的是什么?②突出图中重点“孤独的孩子”,引导学生去想象:这个小孩为什么哭?他的父母在哪里?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这个孩子今后将会怎样?提示:完整表达,教师鼓励学生调动已学的知识或课外资料帮助表达,力求说清楚、说完整、说具体。

在说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4.学生七嘴八舌议图画。

5.这幅照片,把我们引入战火纷飞的年代。

请大家细致地观察并想象:这个小孩的外貌、年龄,为什么哭?他的父母在哪里?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孩子未来的命运等。

我们生活在和平时代的幸福儿童,你能从这一张黑白照片想到当时那战争的可怕场面吗?能感觉得到那孩子的惊慌、孤独、可怜吗?6.学生交流初步的感受。

设计意图:亲切的谈话,师生互相交流感情,然后有照片切入课题,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图片,为下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二)成语点睛,诗句引趣:嘈嘈切切错杂弹1.战争是很残酷的,老师搜集了一些关于战争的成语,请大家读一读,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个,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2.展示成语,学生朗读后讨论。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草木皆兵马革裹尸赤膊上阵乌合之众打草惊蛇四面楚歌用兵如神有勇无谋、全民皆兵声东击西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坚壁清野揭竿而起破釜沉舟围魏救赵作壁上观暗渡陈仓城下之盟五十步笑百步杀身成仁纸上谈兵风声鹤唳步步为营望梅止渴运畴帷幄一鼓作气再衰三竭余勇可贾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腹背受敌寡不敌众硝烟弥漫士饱马腾劳而无功功成不居,散兵游勇勇猛精进进退失据出奇制胜壁垒森严严阵以待短兵相接全军覆灭远交近攻攻其无备功败垂成解甲归田战天斗地养精畜锐锐不可当当头棒喝舟中敌国枪林弹雨速战速决决一雌雄盘马弯弓弓折刀尽尽忠报国国士无双干城之将将机就机草木皆兵兵连祸结四面楚歌歌功颂德箭在弦上马革裹尸金城汤池马仰人翻用兵如神因敌取资欲擒故纵纵虎归山发号施令弹尽援绝剑拔弩张兵不由将将计就计计无所出出生入死勇往直前调虎离山知难而退挥戈反目片甲不回弹尽粮绝声势浩大坐观成败败军之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3.读一读下面的关于战争的诗句,说一说你的理解或感悟。

四下第四单元习作教学设计教学教案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四下第四单元习作教学设计教学教案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四下第四单元习作教学设计教学教案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塔前中心小学 shenghuo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看图能力,细心观察,从中提取此次作文的核心信息。

2、当堂完成情景描写练习。

3、结合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利用文本提供的资源,激起学生对和平的关注和向往。

教学重难点:1、细心观察图片,从中提取此次作文的核心信息。

2、合理展开想象,当堂完成情景描写内容。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教师:同学们,在正式上课之前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好吗?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听音乐猜声音”,老师会播放一段声音,大家来听听看里面出现了那些声音,听出来的同学不要说出声,举手告诉老师,好吗?我看看哪个同学的耳朵最灵!(播放音乐)课件一2、教师:在座的各位同学,把这三种声音都听出来的请举手。

看来,我们班的学生都很聪明,大家的听力都很敏锐呀!那么,你们是在什么地方听到过这些声音的呢?(学生:电视电影当中。

)也就是说,大家都没有亲耳听过是吗?可是,在74年前的中国,在日本长达八年的侵略中,与你们一般大小的孩子们最常听见的,就是飞机声和枪炮声了。

现在老师播放一个相关视频,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后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我们大家来评评看哪个同学是最棒的“小小观察员”。

(播放视频《日本侵华纪实》)课件二二、图片解读1、教师: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学生针对视频与照片自由发言:战争的灾难是深重的,虽然我们在图片上看不到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但是我们面对画面,似乎听到了飞机的呼啸,看到了硝烟中惊惶的人们……)板书2、教师介绍照片背景:同学们对视频最后的那张照片是不是很熟悉呢?(学生:书上的。

)是的,那谁还记得这张照片拍摄的时间、地点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呢?(学生举手回答)(出示课件三)补充:一位供职于美国报系的中国摄影记者赶到现场,在已经成为废墟的站台上拍摄下了这个幼小的幸存者,并取名为《中国娃娃》。

今天我们就是要围绕这幅照片进行写作。

小学四年级第四单元习作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第四单元习作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第四单元习作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第四单元习作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畅谈了自己对于生命的理解和感悟,老师认为大家的发言都很有见地。

把你们所谈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就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

下面就请大家根据同学们的发言,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吧。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1.学生默读提示,画出习作要求。

2.投影出示习作要求:
A.内容具体,写出真实感受.
B.题目自定。

三、试写初稿,反复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请同学们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

3.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4.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朗读佳作,共同赏评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断。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请部分学生介绍自己习作中的成功之处。

五、誊写作文,制作墙报
1.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直到满意后再抄写在作文本上。

2.整理习作和资料,办一期以“热爱生命”为专题的板报。

小学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我的动物朋友》教案3篇

小学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我的动物朋友》教案3篇

习作:我的动物朋友【教学目标】1.学会介绍动物朋友,抓住动物鲜明特点进行形象、生动的介绍。

2.有条理地描写自己的动物朋友,在具体情境中写清楚动物的特点。

3.学会在描写动物朋友的语言中,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具体的情境写清楚动物朋友的特点,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①前期准备。

实践活动:观察小动物a.如家中有小动物,可长期观察并简单记录其外形、习性、日常活动等;b.可借助网络,查阅自己感兴趣的动物视频、图片、文字资料等,了解其外形、习性、行为特点等。

②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介绍动物朋友,抓住动物鲜明特点。

2.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写清楚动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了解特点1.教师导入:回顾我们第四单元学过的课文,都写了哪些动物,有什么特点?预设1:《猫》写了大猫的性格古怪,小猫的可爱。

预设2:《母鸡》既写出母鸡的浅薄、欺软怕硬、又写成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特点。

预设3:《白鹅》抓住了白鹅“高傲”的特点来写的。

2.教师引导:你怎么看这些作家和他们笔下动物的关系?3.师生达成共识:朋友。

4教师过渡:这节课,我们也来写一写自己的动物朋友。

板书:(我的动物朋友)二、明确要求,理解情境1.明确习作要求。

(1)教师引导:这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呢?赶快打开课本看一看吧!(2)课件出示习作要求。

出示课件1:2.教师指名读习作要求,并引导学生整理关键信息:(1)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动物朋友哪些方面;(2)在一定情境中写清楚它的特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3)写完后,同桌交换阅读,提出修改意见,修改自己的习作。

3.分析情境,明确表达方向。

(1)教师引导: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介绍自己的动物朋友呢?读读课本中列举的几个情境。

(2)课件出示课本中的情境。

出示课件5:出示课件6:出示课件7:(1)教师指名读;学生小组内交流。

(2)师生交流,将三种情境表达进行梳理。

四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习作教案

四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习作教案

四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习作教案教案标题:《四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习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习作的基本要素和写作技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语文写作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他们的习作水平。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仪、习作范文、学生作品展示板。

2. 材料准备:学生练习册、习作纸。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投影仪展示一篇优秀的习作范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对习作的要素进行简单的讨论。

2. 概念讲解(10分钟):解释习作的概念,包括主题、情节、人物、环境等要素,让学生了解习作的基本构成部分。

3. 观察练习(15分钟):给学生展示一些图片或者短小的故事情节,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帮助他们培养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4. 创作训练(20分钟):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根据观察和思考的内容进行习作创作。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写作技巧和指导,如如何展开情节、如何描写人物等。

5.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让学生将自己的习作展示给全班同学,并进行互评。

教师可以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提出一些建议和改进的意见。

六、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将习作整理好,交到学生作品展示板上。

同时布置下一节课的预习任务:阅读一篇习作范文并进行分析。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习作的基本要素和写作技巧,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了他们的交流和合作能力的发展。

在下一节课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习作的分析和评价,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四下第四单元作文备课教案

四下第四单元作文备课教案

四下第四单元作文备课教案教案标题:四下第四单元作文备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四下第四单元的主题和内容。

2. 学习如何撰写一篇关于主题的作文。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四下第四单元教材及相关学习资料。

2. 教具:投影仪、黑板、笔、纸。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使用投影仪或黑板展示四下第四单元的主题和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

可以使用图片或简短的故事来激发学生对主题的想法和思考。

Step 2:讲解作文要求(10分钟)详细解释四下第四单元作文的要求,包括主题、字数限制、写作结构等。

强调写作的重要性和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作用。

Step 3:示范写作(15分钟)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示范作文的写作过程。

可以选择一个与主题相关的话题,例如“我最喜欢的季节”或“我最难忘的一天”。

通过展示写作思路、组织结构和表达方式,让学生了解如何展开写作。

Step 4:讨论和合作(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和分享自己的写作想法。

鼓励学生互相提供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们改进自己的写作。

Step 5:个人写作(15分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和讨论结果,开始个人写作。

提醒他们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连贯性,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Step 6:作文交流与评价(10分钟)请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互评。

老师也可以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和指导,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改进意见。

Step 7:总结与展望(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写作能力,并展望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中继续练习写作,提供更多的写作题目和指导。

2. 可以组织作文比赛或展示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积极性。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2. 评估学生的作文质量和进步情况。

3.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四》教学设计(含2课时)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四》教学设计(含2课时)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四》教学设计(含2课时)一. 教材分析《习作四》选自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通过具体事例写清楚说明性文字。

教材以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为例,让学生学会从不同方面进行观察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运用说明性文字,清晰、准确地介绍一个事物或现象。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但部分学生在描述事物时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从不同方面进行详细描述。

此外,部分学生对说明性文字的写作方法尚不掌握,需要在本节课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观察和描述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让学生掌握说明性文字的写作方法,能够运用说明性文字清晰、准确地介绍一个事物或现象。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事物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从不同方面观察和描述事物,培养学生运用说明性文字进行写作的能力。

2.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抓住事物的特点,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进行写作。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案例分析法:以具体事物为例,让学生学会从不同方面进行观察和描述。

3.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事物的图片或实物,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准备范文,让学生进行参考和借鉴。

3.准备写作纸张和文具。

七.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有趣的事物?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吗?”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组事物图片,让学生认真观察,并提出观察要求。

例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片,说一说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下面这张照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

?
本次习作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这张照片,联系照片上的人物和景物,把看到的、想到的内容,用具体形象的语言写下来。

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
本次习作属于看图作文,要完成好这次习作,首先应引导学生了解时代背景,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仔细观察照片,启发他们灵活运用平时积累的词句,抓住重点内容进行细致地描写,并在认真观察、细致描写的基础上,根据照片上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把静止的照片变成活动的画面,把单独的一张照片想象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还要根据本单元“战争与和平”这一主题,激发学生“憎恨战争,热爱和平”的美好情感。

?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照片,并做到边观察边思考,培养学生有序观察,认真思考的习惯。

?
2.启发学生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细致描写,有创意地表达,激发他们“憎恨战争,热爱和平”的美好情感。

?
3.指导学生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在合作交流中学会评价、修改自己和他人的习作,培养习作的自信心。

?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照片,启发学生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细致描写,有创意地表达,激发他们“憎恨战争,热爱和平”的美好情感。

?
四、教学难点?
深刻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启发学生细致描写,通过想象有创意地表达。

?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很高兴。

不过老师今天带来的话题是沉重的,因为它关于战争。

现在请大家一起来看看大屏幕。

(放视频)这是关于什么的视频?(战争)接下来我们将一起学习语文园地四的习作。

(放图片)这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

通过预习,大家都知道这是一篇看图作文。

你们知道看图作文由哪两部分组成吗?一是看到的图画内容,二是由图上内容想到的。

(相机板书)这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出示并指名读。

一、指导看图
(一)指导看图上的小孩。

1、请仔细观察图画,书本上的这幅图是谁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拍摄下来的?
2、
3、图上画的是什么?(一个小孩和一些被破坏的建筑)
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观察这照片中的孩子呢?(衣着、动作、神态)
4、谁能用一到两句话描述一下小孩的衣着?(衣衫褴褛、破烂不堪、衣服被撕成一条一条)还光着腿。

5、他的动作、神态?(小孩害怕地攥起拳头,放声大哭、嚎啕大哭。

他满脸灰尘,青筋暴起,撕心裂肺地哭喊)
6、想象一下他会哭喊些什么?(妈妈,您在哪里?您怎么不来抱抱我?我害怕极了。

妈妈,我要回家,我不要在这里待着。


7、谁能用最简短的语言按一定的顺序描述一下照片中的孩子?(废墟中的孩子衣衫褴褛,破烂不堪,还
光着腿,他害怕地攥起拳头,满脸灰尘,青筋暴起,撕心裂肺地哭喊。

他一边哭一边喊:“妈妈,您在哪里?快来抱抱我,我要回家!”)
8、
9、他为什么这么哭?(因为战争,因为害怕,因为疼痛。

)他的父母在哪里?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他的父母在当时可能已经被炸死)
过渡:在照片上,除了看到小孩之外,你还看到了哪些被破坏的建筑物?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二)指导看图上的建筑物
1、天桥、铁路、房屋、碎片
2、再看看这些建筑物是怎样的一番景象?(断裂的天桥)(扭曲的铁路)(残破的房屋)(满地的砖瓦碎片)
3、一切都成了废墟,当时还可能发生了什么事?(人群惨叫,硝烟弥漫)
4、同学们很会观察,也说得不错,谁可以用一到两句话说说被破坏的建筑物?(“轰”的一声巨响,屋顶塌了,人群惨叫,硝烟弥漫。

顷刻间,火车站成了一片废墟。


5、照片上的小孩和被破坏的建筑物,哪个要写得详细些?(小孩)(三)指导想到的内容
1、看完这张照片,你一定思绪万千,感触良多,把你心中的感受跟同学们说说。

(觉得小孩很可怜、很憎恨战争、希望和平)
2、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板书:
想到的:对孩子的担忧
对战争的憎恨
对和平的渴望
3、一枚炸弹炸碎的何止是建筑物,它还炸毁了小孩的家庭,几分钟前可能还是相依为命的一家人,几分钟后却失去了亲人,这是何等的痛苦。

坐在废墟上的小孩以后的命运可能是怎样的?(可能成为流浪儿,成为孤儿,或是被好心人收养,或是在战争年代被活活饿死。


4、大家说得真好。

5、是什么改变了小孩的一切?(战争)此时此刻,你对战争有有一种怎样的情感?(憎恨)
6、为什么憎恨?(因为战争使妻子失去丈夫,母亲失去儿女,战争夺走了许多如花般的生命,粉碎了孩子们快乐的家园。

很多孩子因为战争失去了家园,成了难民。

由于食物短缺,孩子们大多营养不良。

使用某些违禁武器所产生的辐射,使很多战后出生的儿童,得了白血病或其他怪病。


7、在战争带来的灾难面前,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呼唤和平,要和平不要战争!)
二、结构、命题
1、今天,我们由一张照片说起,谈了很多,说了很多。

现在请大家理一理这篇文章应由几部分组成?哪部分应该详写? (经过)
2、写一篇作文之前先给它定个题目:《废墟中的孩子》、《一张旧照片》、《沉痛中的教训》。

3、编写故事的写法。

事情的起因
一张旧照片
事情的经过
事情的结果
故事的起因是什么?(“轰”的一声巨响,火车站的候车室瞬间倒塌了。

)事情的经过要写些什么?(小男孩的神态、动作、语言及可能发生的事情)事
情的结尾(这个孤独、可怜的小男孩,他以后的生活又将如何?)或被人收养,或者在战争中死去。

三、请大家准备好纸笔,把这个故事写下来。

四、作品展示。

五、总结:同学们在这一节课上,观察了一幅战争图片,写出了自己心中的真实感受。

在今天这个并不太平的世界里,希望同学们将来能为世界和平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谢谢大家!
板书设计:
看到的图画内容:孩子和废墟
看图作文
由图上内容想到的:对孩子的担忧
对战争的憎恨
对和平的渴望
事情的起因(轰炸前)
一张旧照片事情的经过(详写)(轰炸时)
事情的结果(轰炸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