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野下的内地综艺节目主持群现象探究
传播学视野下的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思考

传播学视野下的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思考摘要本文在分析美国播音主持专业结合传播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联系中国传统播音主持专业的弊端,提出了一些独到的看法。
关键词传播学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思考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1 播音主持专业的现状播音主持专业是当下受到各大高校及年轻学子广泛追捧的热门专业,主持人播音员作为每天晚上或在荧屏上或在电波中与我们相遇的公众人物,时而侃侃而谈,时而忧国忧民,时而幽默风趣,时而美丽大方,被许多青春期中的少男少女视为偶像,从而使播音主持这一职业备受追捧。
根据中国权威统计部门——中国统计局在2011年的最新统计数据,我国目前有138所高等院校下设了播音主持专业,据此得出的保守估计,每年的播音主持专业招生规模在1万人上下浮动,而且这一数字还会不断地扩大。
播音主持专业对人的素质要求特别高,不是仅仅倚靠外貌就可以在播音主持专业获得成功的。
播音主持专业的涉猎范围特别广泛,新闻学作为主要学科自然不在话下,而当今媒体传播的广泛性、快速反应性更要求传播学在播音主持的专业教学中占得一席之地。
由此在新形势、新背景下出现的新问题要求奋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的广大教职工从传播学的视野下出发,积极思考对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2 传播学视角下的播音主持专业什么是播音主持?播音主持就是主持人或者播音员运用自身的有声语言、形体动作、表情神态,通过一定的传播媒介(如无线电频率、有线或无线电视信号)所进行的以信息为客体的传播及再创造活动。
既然播音主持是以传播信息为最终目的与实施手段,我们就不难发现,传播学是与播音主持专业联系极为紧密的学科。
传播学的创始人马克吉姆·拉瑟姆在其传播学的伟大著作——《大众传播学》中做出了这样一个惊世骇俗的预言:传播学二十一世纪会通过与其他学科的综合与相互交流而成为一种广义上的传播。
科学分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更准确地说,属于人文科学的范畴,它的主要关注点是人类社会中的信息是通过怎样的方式传递的以及对社会信息系统运行规律的研究。
从传播学视角分析现象级综艺《偶像练习生》

从传播学视角分析现象级综艺《偶像练习生》作者:李祎媛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08期摘要:自《偶像练习生》播出以来,以其居高不下的话题热度和全新的造星模式,对娱乐工业产生巨大影响,本文从传播学角度出发,分析节目在制作播出中的暗合传播学原理的受众意识,以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作为受众的粉丝的能动性得到极大的提高,对于媒介具有主动议程设置的作用。
提出对中国娱乐工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
关键词:《偶像练习生》使用与满足主动议程设置粉丝经济娱乐工业1.何为偶像偶像定义分析和反思。
1.偶像定义及分析“偶像”一词源起于东亚文化圈,原指人们所崇拜,将其作为信仰的对象。
后受娱乐文化影响,赋予其新的含义。
[1]各国所受娱乐文化影响不同,其涵盖范围也有所差异,以影响力显著的中日韩三国为例,三国都有偶像,但其所指代的群体都不同。
日本的偶像范围最小,韩国偶像范围稍大,中国的偶像范围最大。
其中前两者的偶像均是指一种特定职业,不同于其他的演艺职业,这种职业以贩卖人设,吸引粉丝为主要生产方式。
而在当下中国娱乐市场中,由于娱乐工业发展的不健全,偶像的定义颇为宽泛,与歌手、演员等相互混淆,指代不清。
2.节目推广中的传播学原理2.1使用与满足与偶像人设1969年D·麦奎尔等人在“使用与满足”研究中指出,受众在使用媒介时有满足“人际关系效用”需求。
该需求包括受众通过与他人讨论媒介内容,制造共同话题,用以维持现实人际关系的需求,更指出受众对媒介的频繁接触,对媒介中的人物产生朋友或熟人的感觉的拟态人际关系的需求,而受众与被满足对象的距离越远,媒介发挥的作用越大。
很大程度上,粉丝所迷恋的并非是单纯的偶像本身,而是与完美偶像所建立的拟态亲密关系。
在对偶像的单向迷恋中,粉丝的崇拜充满了高度理想化的浪漫联想,并会将现实生活中的自我缺憾转到偶像身上,从而获取替代性满足。
在《偶像练习生》中,除去竞演环节外,加入了大量的真人秀成分,练习生在练习室训练的场景、练习生之间的互动冲突、宿舍参观展现其私人生活、以及后期采访中练习生有意识的自我表露,在这个过程中偶像的神秘感减弱,“养成感”加强,在“真实感”的互动交流中建立拟态的亲密关系。
电视真人秀节目“去主持人化”趋势探析

电视真人秀节目“去主持人化”趋势探析【摘要】在电视真人秀节目中,主持人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但近年来出现了一个新的趋势——“去主持人化”。
本文从主持人在电视真人秀中的作用、“去主持人化”趋势的兴起、原因分析、实例分析以及影响及未来发展等方面展开探讨。
主持人在真人秀节目中既起到引导节目走向和调节气氛的作用,又可能会成为节目吸引观众的亮点。
而“去主持人化”趋势的兴起则可能是观众对于更真实、更自然的表现方式的需求。
通过实例分析可以看出,一些较为成功的节目已经开始尝试不倚赖主持人的模式。
这一趋势的出现必然会对电视真人秀节目产生影响,并为未来节目的发展带来新的可能性。
随着“去主持人化”趋势的兴起,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形式和内容可能会发生一定的改变,我们有必要对这一趋势加以认真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电视真人秀节目、主持人、去主持人化、趋势、作用、原因、实例、影响、未来发展、总结、展望、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电视真人秀节目中,主持人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能够引导节目的进行,增加观众的观赏体验,更能够在节目中起到调节气氛、引导话题的作用。
然而近年来,电视真人秀节目中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势,即“去主持人化”。
所谓“去主持人化”指的是在节目中减少或者取消主持人的出场,通过节目本身的设定、参与者的互动等方式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带给观众更真实、更自然的观看体验。
这种“去主持人化”趋势的出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人们开始思考,主持人在电视真人秀中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为什么会出现“去主持人化”的现象?这是否会对节目的观赏效果和市场竞争力产生影响?需要深入剖析这一现象的背后原因,以及对未来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发展趋势进行思考和探讨。
1.2 研究意义研究“去主持人化”趋势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对电视娱乐产业的影响。
随着“去主持人化”趋势的兴起,电视真人秀节目在节目形式、内容创新、节目效果等方面出现了新的变化。
传播学视野中的网络群体事件研究

社会处于竞争 白热化状态 ,为了国
家利益 ,其他国家总是想尽一切办
法遏制其他国家发展。中国的网络 群体事件一发生 。刚好给其他 国提 供了丑化 中国的机会 ,外媒可能进 行虚假报道或夸张报道 ,并 以最快 的速度在世界各地传播 ,导致我国 的政治权利恶化 ,在一定程度上造 成我国国内政治气氛紧张 ,影响我
正义 。 一 方面 , 络 成 为 了 民众 反 另 网
应 问题的重要途径 ,虽然 网络并不 能从根本上帮他们解决问题 ,却能 引起舆论关注 ,甚至可以避开正规 渠道的层层阻碍 , 直接为高层所知。 由此 网络 成为参 与者 的主要场所 , 这是 网络有着更大的 自由空间所决
定 的。
我 国 网 络 群 体 事 件 发 生 的 主 要 原
因 为此 . 规 范 网民的 表 达 行 为 、 应
重塑 媒 体 的 自主 报道 权 以及 化 解舆
地发布和传播某一方面信息,以制 造舆论 、 发泄不满 , 具有群体性事件
的主 要特 征 , 在相对 自发 的、 即“ 无
பைடு நூலகம்
论 失衡 以防 范和 消 解 网络 群 体 事 件
随着 改革开放的不 断深 入 , 市 场经济的转型和社会利益格局 的调 整 。人们种种利益关系都发生了深 刻 的变化。作为社会矛盾和冲 突的 各种群体事件 , 数量正不断上升。 这 对人 民安全 、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 已经造成了很大威胁 ,直接考验着 政府 的执政能力和公信 力。 基于此 , 运用传播学理论探索网络群体 性事 件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科学发展
稳定 。
月2 9日, 国新办首次透露 , 已在重 点新闻网站和主要商业 网站取消 了 新闻跟帖“ 匿名发言” 功能。[] 5接下 来还需在各个 网络论坛和个人博客 推行实行实名发言制 ,完善道德规 范能有效地减少网络群体中的垃圾
内地娱乐节目主持人角色定位探析

内地娱乐节目主持人角色定位探析随着中国娱乐行业的蓬勃进步,内地娱乐节目也日益兴起,其中,主持人作为娱乐节目标核心角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内地娱乐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进行探析,从他们的职责、品质以及扮演的角色等方面进行细致剖析。
一、主持人的职责1. 指导引导主持人在娱乐节目中的首要职责就是指导和引导节目标进行。
作为整个节目标中心人物,主持人应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用恰当的语言引导嘉宾和观众们进入节目标氛围,引导他们乐观参与,使节目达到既定的目标。
2. 保持秩序在娱乐节目中可能涉及到竞技性质的环节或者麻烦的问题,主持人需要保持冷静和客观的态度,维持节目标秩序。
他们需要具备较高的情绪控制能力,擅长调解冲突,让节目继续顺畅进行,同时也确保参与者和观众们的乐观参与。
3. 提升氛围娱乐节目标主持人需要具备良好的幽默感,以及一定的演艺才能。
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调动嘉宾和观众的情绪,营建幸福的氛围。
他们的笑料和精彩表现往往能够吸引观众,并让他们更好地享受娱乐节目标过程。
二、主持人的品质1. 学识丰富主持人作为娱乐节目标核心角色,需要具备一定的学识储备。
他们需要了解节目标主题和背景知识,并能够在节目中娓娓道来,以此提高观众的参与度。
丰富的知识背景还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沉思角度,以及创设更多的亮点和惊喜。
2. 良好的口才和语言表达能力主持人作为娱乐节目标引导者,需要具备良好的口才和语言表达能力。
他们需要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图,明晰地向观众传达信息,并能够从观众的角度沉思,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诠释复杂的观点,使观众能够轻松理解。
3. 快速应变能力娱乐节目往往有很强的互动性,主持人需要具备快速应变的能力。
他们需要灵活地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和意外状况,保持节目标顺畅进行,并通过机灵的操作和反应来保持观众的爱好。
三、主持人的角色1. 桥梁角色主持人作为一座毗连嘉宾和观众之间的桥梁,他们的任务是通过机灵的语言和动作,促使嘉宾们更好地呈现自己,与观众进行互动。
《中国好声音》传播学分析

瓮春秀 055《中国好声音》的传播学分析中国好声音似一阵狂热的龙卷风,席卷我国的大江南北,让我们不得不思考这场音乐风暴发生的原因。
我觉得“认真”是其重要因素之一。
不仅主持人专业认真,尽管一再被媒体和公众调侃“卖凉茶”,但不妨碍其执着依然,再加上漂亮的“贯口”,人气扶摇直上。
还有,学员在认真地唱歌,导师在认真地“转椅”。
当然,最值得称道的还是节目的创编者,他们认真地从国外引进版权,认真地从国外进口国内无法生产的最重要道具——转椅。
他们的音响系统据说也是花费不菲,这保证了节目的专业水准。
“中国好声音”从一开始就被定位成一个专业的励志的音乐节目,凭借整个节目组这种认真的精神,他们大体做到了。
下面就从传播学角度分析一下它“一夜爆红”的原因。
一、使用与满足理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从受众角度出发来考察大众传播过程的,它把能否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基本标准。
受众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因个人的兴趣和要求而定,人们使用媒介是为了满足个人需求和愿望。
但该理论脱离了传媒内容的生产和提供过程,而这一过程恰受到传媒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制约,带有一定的倾向性。
没有“奇装异服”,没有矫情的PK环节,也没有夸张渲染,《中国好声音》的选手们只是靠着实力和诚心去打动评委和观众。
辽宁彰武县女孩黄鹤光脚站在舞台唱歌,她说“觉得特别踏实、舒服”。
而“云南哈尼族王子”李维真,个子不高,相貌不扬,常常受到城里同学欺负,但在节目中放声歌唱,所有人为之鼓掌叫好。
还有张玮、赵露、黄勇等诸多选手,虽然“草根”,但他们的声音让人“头皮发麻”。
观众普遍表示,中国之大,人才辈出,藏龙卧虎,民间有许多好歌手。
这些歌手远比很多娱乐公司包装出来的歌手优秀得多。
电视综艺节目过多的煽情桥段早已让人厌烦,而以平凡真实的故事为切入点,更适合观众今天的口味。
中国好声音》会让观众幻想:“如果是我,会为哪一个声音转身”?这种人心底里置换角色的心理诉求是不会变的。
尽管会对选秀、炒作等觉得审美疲劳甚至厌烦,但只要这个好奇的心理诉求还在,这片文化市场永远都还是一片蓝海。
电视综艺节目主持群的分工与合作探析--以《欢乐英雄》为例

实 务 探 寸
播 音 主
在 电视 综艺节 目中 ,多名主持人 共 同主持渐 渐成 为趋 势 。其 中 , 获得成功 的有湖南卫视 的《 快乐大本营 》 《 天向 、天 上》 央视 的《 乐英雄 》 浙江卫 视的《 , 欢 , 爱唱 才会赢》 , 界 等 学
和业 界出现了“ 持群” 主 的说 法 。 目前 , 关于 主持群 的表述主 要有两种 : 一种是 陈 昌辉 和 王梅的 “ 由三个或三个 以上特点鲜 明的主持人按照特定 规律 组 合 在 一 起 的一 种 主 持 形 式 ”1 提 法 :另 一 种 是 唐 涤 非 的 [的 1 “ 有 主 持 才 能 的数 人 ( 拥 3人 以上 ) 共 同聚 合 而成 的 特 殊 组 , 合”1 [ 2 的描述 。在 之后的相关研究 中, 多数人都 引用 了陈 昌辉 和王梅的定义。 按照陈 昌辉和 王梅这个定义 , 主持群不是简单 的增加 同 个舞 台上主持 人 的数 量就可 以 了,而是 要根 据节 目的需 要, 对主持群 中每个主持 人的角色进行定位 、 分工 , 主持群 中 的 主 持 人 不 是 分 散 的 个 体 , 是 一 个 相 辅 相 成 、 密 融 合 的 而 亲 整体。例如 ,快 乐大本营》 《 的主持群中 , 炅风格机智 亲和 : 何 谢 娜 搞 怪 , 才 多艺 : 嘉 诙 谐 串场 ; 涛 扮 丑 耍宝 。 几 个 主 多 维 海 持 人 风 格 迥 异 , 司 其 职 , 得 良好 的 娱 乐效 果 ,快 乐 大 本 各 取 《
主 、 人为辅的模式。何炅是 “ 族 ” 众 家 的核 心 , 于 中 心 位 置 , 居 谢娜 、 李维 嘉 、 海 涛 、 听 以何 炅 为中 心 分 立 两 边 。 见 图 2 杜 吴 ( ) 何 炅 控 制 着 节 目 进 程 和 场 上 的 节 奏 , 谢 娜 、 维 嘉 、 海 而 李 杜 涛 、 听四人则 围绕何炅 , 吴 插科 打诨 , 即兴表演 , 共同完成 整 台节 目。
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快乐大本营》

但是,《快乐大本营》有一个缺点。《快乐大本营》对于嘉宾是一种尊敬的态度, 无论是哪一个嘉宾上节目,主持人都持着一种昂视的态度,都是赞美,夸奖,将嘉宾 捧得高高的。即使提出尖锐的问题后,仍然是以嘉宾的利益为先结束。但总的来说, 相互利用还是可以达到一个共赢的效果。
不过《快乐大本营》在对其自身的材料的吸引力有足够的信心,因此,他们在节 目的设置过程中做了一个巧妙的设置,即在节目的结束的时候,引入下期预告,下期 预告里有下期的嘉宾,下期的内容,而又留着几个悬念。这样对观众一个不经意的传 递,即可以留着大部分对下期节目的嘉宾感兴趣或者对设置的悬念感兴趣的观众。
3,语言符号的建构:
《快乐大本营》的所使用的语言是国语,夹杂着湖南话和四川话等地方方言。节目 中通常还有用歌声来表达。但一个娱乐节目必不可少的就是语言的趣味性,而在这一 方面,《快乐大本营》是做得十分充分的。第一,节目中偶尔使用地方语言。在一个 说国语的节目里,时而出现地方方言对于当地的观众是十分有亲切感的,而对于其他 地方的观众,听着别的地方的方言,也觉得有意思。例如,有一期,周星驰的动画版 《长江七号爱地球》上《快乐大本营》做宣传的时候,节目中谢娜用四川话对其中的 一段做了配音,何炅用湖南话对这一段做了配音,搞笑的动画片加上风趣的地方语言, 便让观众抱腹大笑。第二,语言风趣搞笑。例如:使用网络语言“什么都是浮云”这 类话语,可以很好的与观众联系起来。还有风趣的对话,例如:谢娜送嘉宾祝福时说 错话,何炅现场解围。谢娜:“…所以我也希望你跟你的妻子好聚好散,希望你们…” 何炅:“有一次人家结婚,她上去送给大家一首歌,‘分手快乐,祝你快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播学视野下的内地综艺节目主持群现象探究
作者:唐漫琴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18期
摘要:近些年来,传媒体制改革持续深入,尤其是引进市场机制,传媒市场竞争趋近白热化。
如何在激烈的传媒市场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节目主持人的打造。
本文以内地综艺节目主持群现象为主题,首先分析了内地综艺节目主持群特征,其次基于传播学视野下,分析了内地综艺节目主持群的传播技巧,其主要目的是为我国内地综艺节目主持产业的发展夯实基础。
关键词:传播学;内地综艺节目;主持群;现象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media system reform continues to deepen, especially the introduction of market mechanism, media market competition tends to white-hot. How to stand out in the fierce media market, the key is to create the program host. Taking the phenomenon of host groups of mainland variety shows as the theme,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ost groups of mainland variety shows, and th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on, analyzes the communication skills of host groups of mainland variety shows. Its main purpose is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ainland variety show hosting industry.
Key words: communication; Mainland variety shows; Host group; The phenomenon of
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电视传媒有了更多的需求,同时在精神物质生活日渐提高的情况下,不断提高电视传媒节目质量要求。
基于这一现实情况,电视传媒要想实现利益的增长,需注重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基于本质角度而言,电视媒介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关键在于传播效果的提高,其核心手段就是打造节目主持人。
近些年来,内地综艺节目以多名主持人方式,有效促进了传播效果,满足了广大观众实际需求。
接下来,笔者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内地综艺节目主持群现象展开深层次的分析。
1.内地综艺节目主持群特征分析
1.1主持群群体特征分析
首先,主持人模式设置。
现阶段内地综艺节目主持群模式设置,通常情况下,以节目内容、节目时间为依据,在综合考量相关因素的情况下,决定主持人数。
伴随着这一模式的成熟,逐步形成了多种较为成熟的主持模式。
一是一人为主,多人为辅。
这种主持模式在内地综艺节目中推广应用,主要以有着丰富主持经验的主持人为主,选择两名以上四名以下的主持人为辅。
作为主角的主持人作用是把控全场与调节气氛,作为辅助的主持人在整个主持中,理应
持续制造冲突。
二是共同担当,环环紧凑。
这类主持模式,主要以多名主持人共同负责节目,并且对节目环节进行合理划分,指派主持人负责,各环节相互链接,以此构成一个完整的节目,这种主持模式常见于《智勇大冲关》等内地综艺节目中,这类节目主持模式的显著特征,主持人有着相对的独立性,然而在主持节目时,优势互补,可最大限度提高传播效果。
其次,主持人形式设置。
一是主持人员构成,主持人数量控制在三名以上,最多不可超过八名。
二是主持人性別设置。
通常以男女混搭方式为主,通过男女差异,可在同一节目内容中,产生不同的主持效果,以此获取观众的认可。
三是服装设计。
纵观春节联欢晚会、天天向上等节目,可发现主持群在服装设计上,主要以统一色系、统一风格、统一造型为主,可有效促进主持群整体效果的提高,进而给予观众更加深刻的印象。
1.2主持群个体特征
首先,指挥者。
群体主持人具体言之,就是多名支持人同时在节目中出现,不同的人在遇到突发情况下,在没有排练的基础上,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多话、抢话等问题,需一个经验丰富的主持人进行指挥,调整整个节目的流程进度,意味着担任指挥者的主持人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与思考能力,才能在节目主持出现危机时,及时采取措施补救。
其次,喜剧者。
顾名思义,这类人的存在,主要是为节目群带来欢笑,其主要是具备大无畏牺牲精神,可在节目主持过程中,不惜破坏个人外在形象,逗乐观众。
同时这类主持人需具备爱玩笑、思路敏捷等特征,才能有效增强节目的娱乐性。
最后,普通人。
内地综艺节目受传播媒介的局限,无法与观众拉近距离,需设置一个贴近观众的角色,以此增强节目的亲和力。
2.基于传播学视野下,内地综艺节目主持群的传播技巧
2.1掌握内地综艺节目传播环境
任何一个内地综艺节目的传播,都需借助传播媒介。
然而传播媒介受到传播环境的影响,造成传播媒介内容、结构与机制随着环境的不同,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首先,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涉及到现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需综合考虑上述因素,设置主持群,以此促进节目娱乐性的提高,同时可借助不同主持人成功吸引不同群体的观众,促使节目效果能够适应所有人群。
其次,受众环境。
观众作为内地综艺节目产品的消费者,受众分散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中,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对内地综艺节目的需求也有着本质的差异,单一的主持人势必产生多种风格。
然而多名主持人方式,可产生涟漪效应,满足不同群体属性的受众,促进节目传播效果的提高。
2.2消除不同受众知识差异
现实社会中,由于受教育程度的不一致,產生了不同的文化阶层,其文化水平有着明显的差异,造成其在信息理解与选取上也有着显著的差异。
因此,内地综艺节目主持群需通过消除知识差异,才能吸引更多的不同文化层次的受众。
首先,搭配多样化。
不同主持人在同一节目中,由于个人主持风格的不同,可通过不同方式传达节目意图,借助多样化的搭配方式,可满
足不同层次群体的需求,进而给观众最佳的节目效果。
其次,情感多样化。
群体主持表达的感情,主要来源于节目主持自然产生,观众在感受群体主持感情的同时,可引起情感共鸣,进而促进观众对节目认可度的提高。
同时,观众会受群体主持人情感感染,迁移到广大民众等的情感,自然会更加关注节目。
2.3重视观众反馈意见,注重节目优化
市场经济环境中,受众成为了信息消费市场的消费者,缺乏消费者的信息需求,传播媒体将会逐渐衰亡。
同时,缺乏消费者信息反馈,将会让传播媒介发展停滞不前,无法实现创新发展目标。
在此所提及到的消费者,主要是节目观众,其信息反馈主要是自身对节目提出的要求、想法等。
传播者需依据观众的真实信息反馈,不断调整与纠正节目,才能促进节目传播效果与质量的提高。
首先,注重节目内容、表现形式的创新。
内地综艺节目是否能够引起观众的注意,关键在于观众是否对内地综艺节目具有追剧的兴趣。
例如在《天天向上》节目当中,就以“兄弟帮”口号,选择了8个俊俏男主持人,与传统节目群体主持人设置方式相比,有了显著的变化,可有效引起观众的高度关注。
其次,结合观众的反馈,多名主持人同时登台,需要加强各主持人的联系,并加强相互之间的配合,才能让广大观众关注度持续上升。
例如:《快乐大本营》节目中,何炅主持节目中,通常需要安排一个活泼、搞怪的谢娜,才能引起观众的关注,进而促进节目传播效果。
3.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以群体主持人特征切入,分析了基于传播学视野下的群体主持人主持技巧,发现内地综艺节目要想得到最佳传播效果,就需要掌握内地综艺节目传播环境、消除不同受众知识差异以及重视观众反馈意见,注重节目优化等,才能真正意义上促进综艺节目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范雨竹. 传播学视野下的内地综艺节目主持群现象探究[D].西南大学,2011.
[2]宫兆敏. 电视综艺节目“主持人群”现象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
唐漫琴(1997-)女,侗族,籍贯:湖南省怀化市,重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播音与主持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