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课件第3单元专题复习.ppt
合集下载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单元整合3 (共8张PPT)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集体农庄的变化。从材料来看,农庄发放物质
报酬的周期缩短,农民还可以像工人一样领取工资,这些做法会大
大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故A项正确。1953年,苏联没有改变计划
经济管理体制,故B项错误。20世纪50年代的苏联,不可能消除城乡
单元整合
-1-
单元整合
知纳整合
试题回放 话题归纳
-2-
单元整合
知识网络 系统构建
核核心心观观点点 归归纳纳整整合合
试题回放 话题归纳
20世纪形成了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局面,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资本 主义经济模式互相影响,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给世界各国探索现代 化道路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新经济”出现
盾
-3-
单元整合
知识网络 系统构建
核核心心观观点点 归归纳纳整整合合
试题回放 话题归纳
二、苏联的经济改革与挫折 1.赫鲁晓夫改革 领域:农业、工业,以农业为突破口。评价:开了社会主义改革的 先河,未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体制的束缚;造成人们的思想混乱,改 革以失败告终。 2.勃列日涅夫改革 领域:政治、经济,工业改革为重点。评价:前期取得一定成效,但 没有突破原有体制的束缚,最终失败。 3.戈尔巴乔夫改革 领域:政治、经济,从经济领域转向政治领域。评价:改革没有取 得预期成效,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5-
单元整合
知识网络 系统构建
核心观点 归纳整合
试题回放 话题归纳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20世纪70年代经济政策的调整。根据所学知识 可知,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现象,国家干预的弊端 越来越明显。在此背景下,尼克松发出了“呼吁”,故A项正确。尼克 松并非要把权力下放到州政府,故B项错误。尼克松的想法是减少 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这与扩大福利覆盖范围无关,故C项说法错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尼克松并非要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故D项错误。 答案:A
岳麓版 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共72张PPT)

意义: 延续了2000多年
君主私有
来源
侵占“公田”(贵族地主) 获得赏赐 (军功地主)
土地买卖 (商人地主)
②形式
自耕农私有
地主私有(主要)
表现
1.制度(根本)
2.政策
途径 土地兼并
3.观念 原因
危害
4.商品经济
男耕女织 —自耕农私有土地
战国(出现)
西汉(严重) 土地买卖成为扩大地产主要途径
宋初(激烈) “田制不立”“不抑兼并”
明清(普遍) 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
自耕农 破产
社会
动荡 解决措施
国家财政 减少
பைடு நூலகம்农业 破坏
战国(产生)
均田 北魏均田制
限田 西晋占田制
清查
北宋 方田均税法
③经营方式
自耕农 租佃土地 —地主私有土地
历程
汉代(普遍) 宋代(仅次于) 明清(普及全国)
生产自主性、选择雇主、 产品支配
佃农
影响
使佃农对地主和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
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长期占主导地位成为
古代中国农耕社会发展缓慢和延续的重要原因。
5.土地制度的演变 公田 得到份田的农民积极集体义务耕种,收获全部缴给贵族
(2)商周时期 井田制 内容 私田 劳动者份田,上缴收获物,实物地租。
实质 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表现 ①大量“公田”被抛荒
补充
内容 耕作方式 刀耕火种 ——精耕细作(铁器牛耕) 土地制度 奴隶国有 ——封建私有
因素 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 2.手工业
部门 冶铸业、纺织业、制瓷业
3.商业
因素 交通、货币、市场、城市发展等等 政策 重农抑商、“海禁”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全册配套ppt课件

核心观点 归纳整合
三、中国古代金融货币的发展
商 朝 商朝人在商品交换中,使用的货币主要是贝类,如:海贝、 骨贝、石贝等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以铜为材料,铸造货币,也使用黄金 和白银 秦朝用圆形方孔铜钱和黄金作为统一货币 唐朝时出现了柜坊(早期银行的雏形)和飞钱(类似于汇 票) 北宋时,四川地区首先出现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 的纸币 元朝将纸币作为主要货币推行 (1)明清时期形成以白银为主、铜钱为辅的银钱并行的 货币流通制度 (2)明清时期的徽商和晋商也经营金融活动,晋商在乾 隆年间开始兴办票号,经营存款、放贷、汇兑业务,也为 官府代解钱粮
试题回放 话题归纳
4.(2017课标全国Ⅲ)《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 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 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解析:本题考查西汉经济的恢复与发展。题干材料反映出,西汉前 期各行各业的人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智慧大都可以致富,这反映出 西汉前期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故C项正确。西汉时期的义利观并 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故A项错误。西汉的经济政策主要是重农抑 商,故B项说法错误。材料并没有反映地方豪强势力控制郡县的问 题,并且地方豪强势力主要是在东汉时期得到较大发展,故D项错误。 答案:C
试题回放 话题归纳
2.(2017课标全国Ⅱ)右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 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试题回放 话题归纳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PPT课件

九彩
西周以后,我国丝织工艺有了
龙凤
突飞猛进的发展,品种日益丰
纹绢
富,花色图案精美。
地绣
衾
(战
国)
1972年,在湖南长沙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 衣。收拢后能攥在一只手 里,重量只有49克。
9
唐代的缂丝对马图
自由变化色彩,纹饰更加绚丽, 极具有艺术神韵。织业的发展
22时期特征新石器时代东汉南北朝隋唐陶器青瓷制瓷业成为独立的部门瓷器大量出口出现地方瓷窑体系景德镇成为瓷都出现青花和釉里红进入彩瓷生产时期斗彩和五彩瓷粉彩和珐琅彩2324经营形态生产关系产品特点地位作用官营手工业从征役制到雇募制强制劳动和超经济剥产品有政府制定和调拨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直到明代前期为止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有利于手工业技艺的提高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学习目标: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
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2
一、金属冶炼术的进步
▪ 青铜冶铸业: 1、“青铜时代”:从二里头文化到春秋末期,
历时约15个世纪。
二里头文化:因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 今河南全省与河北省南部、山西省西南部、陕西省东部, 迄今以发现100多处。二里头文化的年代与中心分布区域 和夏朝的年代与中心分布地域形同,因而许多学者认为, 二里头文化就是夏文化的遗存。
13
三、从烧陶到制瓷——古代陶瓷业的发展历程
▪ 陶器发明是人类最早的创造性的劳动成果。 1、新石器时代:已开始烧制陶器。 2、成就:彩陶、黑陶、白陶等。
江西万年仙
新石器时代
人洞遗址出土的 龙山文化,蛋壳
陶器。
黑陶杯。
白陶鬹,山 东龙山文化。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第三单元同步教学课件: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共45张PPT)

材料中华尔街发出了怎样的信号?罗斯福领导美国人民 打了一场怎样的战争?结果如何? 回答以上问题和学好本课,你需要完成以下探究目标:
1 .简述 1929 ~ 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
因、特点、影响。 2.简述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特点、影响。 3.简述凯恩斯主义提出的背景、主张、影响。
主义制度,即“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思考2:结合罗斯福新政中的措施,你认为新政有哪些特 点? 提示:(1)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 (2)注重协调发展。
(3)关注民生,注重社会建设。
(4)通过国家立法的方式进行。
三、凯恩斯主义 经济大危机 促使人们进行反思。 1.背景:____________ 政府 应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 2.主张:________
②两者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而不是一方建立于另一
方的基础之上。 ③两者都是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转变 过程中的典型产物。
疑 难 探 究
一、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个煤矿工人的儿子问妈妈:“现在天气这么 冷,我们为什么不生炉子呢?”
点拨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整个资
本主义世界,而不是全世界,不包括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思考1: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措
施?结果如何?对此,你有何认识?
提示:(1)措施: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 (2)结果:使资本主义世界总体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 (3)认识:①各国政府在发展经济时要居安思危,适时调 整和干预本国经济。
1929 年10月24日,___________ 美国纽约 证 2.爆发的标志:_________ 券交易所股市的崩溃。 3.危机的特点 (1)来势猛。 资本主义 国家,影响 (2) 波及范围广:迅速波及所有 ___________ 了所有的经济部门。 银行 倒闭,________ 企业 破产,________ 生产 (3)破坏性强:________ 失业 剧增,________ 生产力 遭到极大破坏。 下降,________ 1929 年到________ 1933 年。 (4)持续时间长:从________
《岳麓版必修二历史》课件

详细描述
总结词
古代货币与金融业的发展对当时的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经济的增长。
详细描述
货币和金融业的发展不仅方便了商业交易和资金流通,还为当时的政府提供了重要的财政来源。同时,金融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当时的资本积累和投资活动,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分析民族工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总结词
民族工业企业积极寻求政府支持和保护,同时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应对策略
民族工业受到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压迫,政治地位和法律保护不足。
政治问题
外国资本的竞争和倾销,导致民族工业在市场上面临巨大压力。
经济问题
概述民族工业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
总结词
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下,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产生。
产生背景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民族工业经历了初步发展和黄金时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企业和企业家。
发展历程
以轻工业为主,集中在沿海和通商口岸地区,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较低。
主要特点
货币与金融体系
随着商业贸易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商帮和会馆,它们在促进商业交流、维护商人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商帮与会馆
专卖制度
政府实行专卖制度,对盐、铁等重要物资实行垄断经营,控制了这些物资的生产、流通和销售。
重农抑商政策
古代中国政府重视农业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抑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以维护社会稳定和统治秩序。
通讯工具的变革
电报、电话、手机等通讯工具的出现和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方式。它们不仅方便了人们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也加速了信息的传播和交流。
总结词
古代货币与金融业的发展对当时的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经济的增长。
详细描述
货币和金融业的发展不仅方便了商业交易和资金流通,还为当时的政府提供了重要的财政来源。同时,金融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当时的资本积累和投资活动,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分析民族工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总结词
民族工业企业积极寻求政府支持和保护,同时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应对策略
民族工业受到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压迫,政治地位和法律保护不足。
政治问题
外国资本的竞争和倾销,导致民族工业在市场上面临巨大压力。
经济问题
概述民族工业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
总结词
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下,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产生。
产生背景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民族工业经历了初步发展和黄金时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企业和企业家。
发展历程
以轻工业为主,集中在沿海和通商口岸地区,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较低。
主要特点
货币与金融体系
随着商业贸易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商帮和会馆,它们在促进商业交流、维护商人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商帮与会馆
专卖制度
政府实行专卖制度,对盐、铁等重要物资实行垄断经营,控制了这些物资的生产、流通和销售。
重农抑商政策
古代中国政府重视农业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抑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以维护社会稳定和统治秩序。
通讯工具的变革
电报、电话、手机等通讯工具的出现和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方式。它们不仅方便了人们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也加速了信息的传播和交流。
必修二第二单元【岳麓版】【复习】PPT课件

.
发明
21
⑵主要成就
行业 棉纺 冶金 采矿
技术变革 交通运输
发明家
发明
约翰·凯伊
飞梭
达比父子
焦煤炼铁法
托马斯·纽可门 蒸汽抽水机
汉弗莱·戴维
安全灯
瓦特
“万能蒸汽机”
富尔顿
汽船
史蒂芬孙
蒸汽机机车
.
22
⑶影响
①极大提高了_社_会__生__产_力_,进入_蒸__汽_时__代__; ②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化:产生工业_资__产__阶_级 和工业__无_产__阶_级__; ③英国成为世界_工__厂__,确立经济霸权; ④世界市场__初_步__形成
四、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二)小农经济的逐步瓦解 (三)洋务运动
(四)民族工业的出现
.
31
(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⒈不平等条约与列强攫取经济特权
①《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②《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③关税自主权的丧失
⒉大量洋货涌入中国
倾销—滞销—畅销
.
32
(二)小农经济的逐步瓦解
海外贸易、殖民掠夺、 黑奴贸易获得大量资本
圈地运动提供大量 廉价的劳动力
广阔的海外殖民地提 供了丰富的廉价原料
殖民地遍及世界、 市场需求扩大
手工工场时期积累 丰. 富生产技术知识 20
⑵主要成就
行业 棉纺 冶金 采矿
技术变革 交通运输
发明家 约翰·凯伊
达比父子 托马斯·纽可门 汉弗莱·戴维
瓦特 富尔顿 史蒂芬孙
⑵给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
的_原__始_积__累__
⑶给殖民地人民带来_灾__难__
.
17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发明
21
⑵主要成就
行业 棉纺 冶金 采矿
技术变革 交通运输
发明家
发明
约翰·凯伊
飞梭
达比父子
焦煤炼铁法
托马斯·纽可门 蒸汽抽水机
汉弗莱·戴维
安全灯
瓦特
“万能蒸汽机”
富尔顿
汽船
史蒂芬孙
蒸汽机机车
.
22
⑶影响
①极大提高了_社_会__生__产_力_,进入_蒸__汽_时__代__; ②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化:产生工业_资__产__阶_级 和工业__无_产__阶_级__; ③英国成为世界_工__厂__,确立经济霸权; ④世界市场__初_步__形成
四、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二)小农经济的逐步瓦解 (三)洋务运动
(四)民族工业的出现
.
31
(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⒈不平等条约与列强攫取经济特权
①《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②《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③关税自主权的丧失
⒉大量洋货涌入中国
倾销—滞销—畅销
.
32
(二)小农经济的逐步瓦解
海外贸易、殖民掠夺、 黑奴贸易获得大量资本
圈地运动提供大量 廉价的劳动力
广阔的海外殖民地提 供了丰富的廉价原料
殖民地遍及世界、 市场需求扩大
手工工场时期积累 丰. 富生产技术知识 20
⑵主要成就
行业 棉纺 冶金 采矿
技术变革 交通运输
发明家 约翰·凯伊
达比父子 托马斯·纽可门 汉弗莱·戴维
瓦特 富尔顿 史蒂芬孙
⑵给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
的_原__始_积__累__
⑶给殖民地人民带来_灾__难__
.
17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高中历史必修二总复习ppt 岳麓版

二、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
(重要推动力)
条件:科技进步
标志:P42
1、发生 时间:19世纪下半叶 2、主要部门 1883 戴姆勒 汽油内燃机 ⑴ 交通领域 1897 狄塞尔 柴油内燃机
汽车、飞机 李比希 使用有机化肥 ⑵ 化学领域 柏琴 人工合成染料 雷佩 合成橡胶、油漆、塑料
二、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
⑵ 达·伽马开创东西方最短海上 2、西班牙
⑴ 哥伦布首航美洲 1492
二 、 活 动 概 况
⑵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1519
1521 成功
1、对欧洲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导致商贸中心西移,西欧 崛起 扩大欧洲原始资本积累
2、对亚、非、美
三 、 历 史 影 响
⑴ 贫穷、落后、灾难
⑵ 旧的传统社会瓦解,商品经济发展 3、对人类的影响 ⑴ 世界经济体系逐渐形成 ⑵ 人类各民族联系加强
1、原因
条件
⑴ 国际贸易 自由贸易政策的实行 的发展 英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⑵ 人口和资本 国际移民的影响 的流通 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 ⑶ 武力威逼
2、最终形成:19CN末20CN初
四 、 世 形界 市 成场 的 最 终
第4讲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 会经济
课标: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 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 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 背景
2、主要部门 1856 英 贝塞麦 酸性转炉 ⑶ 钢铁 1864 德 西门-马丁 酸性平炉 1875 英 吉尔克里斯特-托马斯 碱性转炉 3、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⑴ 电的发明及广泛应用 电气时代 ⑵ 电讯业的发展
1876 美 贝尔 电话 1895 意 马可尼 无线电报
⑶ 新兴工业部门产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凯恩斯主义:又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一种主张加强国家干 预经济发展的经济理论。 (1)时间: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 (2)内容: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3)原因:凯恩斯主义是1929~1933年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 经济危机催生的产物。伴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 盾的激化需要政府干预,以化解矛盾,维持资本主义制度。
单元专题复习
专题突破· 热点探究 专题一 苏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异同 1.相同点: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都是在国民经济出现严重 危机并引发政治动荡的背景下,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来恢复发展 经济,都使国家转危为安,为以后的世界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成功 的范例。
2.不同点:从本质上说,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是两种不同 的改革模式。 (1)新经济政策是在坚持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利用 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巩固工农联盟并逐步向社会主义过 渡;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强调计划的作用, 推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 (2)由于危机产生的背景和具体情况不同,两者在危机处理方面 也有较大区别,新经济政策侧重对农业的调整,罗斯福新政则侧重工 业的复兴。
例1 苏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西 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三者一致的表现在于( ) A.采取多种形式的国有化政策 B.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 C.尽量避免国有化的形式而力图保持“自由企业制度” D.利用国家政权力量对经济进行直接干预
【解析】 B项是斯大林模式经济政策的典型特点,C项是罗斯 福新政的典型特点,据此可排除A、B、C三项。三者实际上都是利 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对经济进行直接干预,答案为D项。 【答案】 D
3.新自由主义:是在国家干预下强调经济自由的经济发展思 想。 (1)内容:在国家干预下强调经济自由。 (2)原因:20世纪70年代,西方经济由战后初期的“黄金时期” 步入“滞胀”阶段,凯恩斯主义无法解决这一难题。在凯恩斯主义面 对“滞胀”局面而束手无策的形势下,资本主义世界又兴起了新的经 济自由主义思潮。
变式训练1 罗斯福总统在就职典礼上发表演说:“我准备在宪 法所赋予我的职责范围内,提出在一个危难的世界中,一个危难的民 族所需要采取的各种措施。这些措施„„是我在宪法权限之内力求迅 速实施的。”“这些措施”指的是( ) ①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②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产量 ③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④推行以工代赈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需要全面准确掌握罗斯福新政的内容。②中 提高农产品产量与实际做法正好相反,选C项。 【答案】 C
专题二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思想的发展演变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思想的发展演变贯穿于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史,大体经历了自由放任主义、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三个阶段。 1.自由放任主义:自由放任主义是一种主张对经济完全自由放 任,让市场自发调节的经济发展思想。 (1)代表人物:亚当· 斯密。 (2)时间:工业革命~19世纪末。 (3)内容:自由贸易、自由竞争、自由经营、反对国家干预。 (4)原因: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力量增强,要求摆脱封建束缚。
变式训练2 工业革命开始后,亚当· 斯密提出自由放任经济政 策。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第二次世界大战 后,凯恩斯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 70年代后,面对经济“滞胀”,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 A.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 B.随着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应调整 C.没有哪种经济政策可保资本主义经济持续繁荣 D.资本主义国家尝试建立计划加市场的混合经济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资本主义国家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所处时期相应改变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 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福利开支,减少税 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 ) A.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 B.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 C.解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 D.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
【解析】 “出售部分国有企业给私人”“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实际上是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其目的是缓解发达国家出现的经济 “滞胀”现象。 【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