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紫珠核糖体DNA ITS序列分子鉴定
基于ITS序列对紫薇的分子鉴定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 1 材 料
中4种为我国特有 …。紫薇属植物大多数种类有大而美丽的
花, 花期 长达 3个多月 , 具有较 高的观赏价值 , 在 园林绿化 中
紫薇种 子 购 自云 南 昆 明 。大 肠 杆 菌 ( E s c h e r i c h i a c o l i ) D H 5 a菌株为 笔 者所 在 实验 室 保 存 。P f u D N A聚 合 酶、 T a q D N A聚合 酶、 p B L U E— T载 体、 T 4 D N A连接 酶购 自 A i d l a b公 司, 琼脂糖凝胶 回收试 剂盒购 自 T i a n g e n公司。
薇 属植物进行准理论依据 。
关键词 : 紫薇 ; 分子鉴定 ; I T S序列 ; 相似性
中图分类号 : S 6 8 5 . 9 9 0 .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2—1 3 0 2 ( 2 0 1 5 ) o 4—0 0 6 7— 0 2
1 . 2 方 法
得到广泛的应用。紫薇属少数植 物被用作 传统药 物 , 如 据我
国民间记载 , 紫薇( L a g e r s t r o e m i a i n d i c a L . ) 有活 血 、 止血、 消
风、 清热 、 解毒 的功能 , 具 有抗 流感病毒 、 抗真菌作用 , 用 于治 疗产后血崩 、 洗疥 癞癣 疮 ; 在 菲律 宾 , 大 花紫薇 ( L a g e  ̄ t r o —
基于 I T S 序列对 紫薇 的分子鉴定
冯媛媛 ,夏 珊 ,曾其 国 ,冯 鸿 ,薛飞 龙 ,赖 麟
( 成都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 科学学院 , 四川成都 6 1 1 1 3 0 )
利用ITS-5.8S rDNA序列对2株海洋亚历山大藻进行的分子鉴定

利用ITS-5.8S rDNA序列对2株海洋亚历山大藻进行的分子鉴定黄健;梁姗;秦洁【期刊名称】《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8(038)002【摘要】扩增2株分离自青岛胶州湾、从形态上初步确定为亚历山大藻属(Alexandrium sp. qd2, Alexandrium sp. qd3)的5.8S 核糖体基因(5.8S rDNA), 转录单元内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 序列、部分18S rDNA和28S rDNA序列.通过blastn比对、系统进化树以及遗传距离分析将A.sp.qd2和A.sp.qd3鉴定为A.catenella,且属于A.catenella 的不同株型.【总页数】6页(P285-290)【作者】黄健;梁姗;秦洁【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山东,青岛,266003;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山东,青岛,266003;长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重庆,408000;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山东,青岛,2660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9.24;Q75【相关文献】1.应用单细胞rDNA序列测定方法鉴定不同生活史阶段的亚历山大藻 [J], 唐祥海;于仁成;张清春;王云峰;颜天;周名江2.基于18S和ITS-5.8S rDNA基因序列的白色霞水母(Cyanea nozakii)的分子鉴定与检测 [J], 李玉龙;董婧;王彬;孙明;王爱勇;王文波3.中国沿海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核糖体rDNA部分序列分析及该藻属分子系统进化研究 [J], 唐祥海;于仁成;颜天;王云峰;周名江4.前沟藻18S rDNA序列克隆和分子鉴定分析 [J], 胡乐琴;唐晨;汪卿;陈霁升;何培民5.利用16SrDNA基因序列进行害竹飞虱(半翅目:飞虱科)的分子鉴定 [J], 侯晓晖;陈祥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ITS2序列广陈皮基原植物及药材的DNA分子鉴定

基于ITS2序列广陈皮基原植物及药材的DNA分子鉴定成树森;王武静;陈超志;段元静;任玲;王秋红;李书渊【摘要】目的选取ITS2序列对广陈皮基原植物及药材进行鉴定,为DNA条形码技术应用于广陈皮药材的鉴定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提取样品DNA,利用PCR技术对样品进行核基因ITS2片段扩增并双向测序。
所得序列经Codon Code Aligner拼接后,用MEGA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算种内、种间Kimura-2-Parameter(K2P)遗传距离并采用邻接法构建NJ系统树。
结果广陈皮种内最大K2P遗传距离远小于种间最小K2P遗传距离;由构建的系统聚类树可以看出,广陈皮基原植物及药材聚成一支,并与其他近缘种植物明显分开。
广陈皮药材的测序成功率明显低于原植物的测序成功率,年份越高的广陈皮测序成功率越低。
结论 ITS2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可以有效地鉴别广陈皮基原植物及药材与其他近缘种植物,为广陈皮药材基原鉴定及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了分子依据。
【期刊名称】《广东药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33)006【总页数】4页(P719-722)【关键词】广陈皮;柑橘;近缘种;ITS2;分子鉴定【作者】成树森;王武静;陈超志;段元静;任玲;王秋红;李书渊【作者单位】[1]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2]广东省江门监狱,广东江门529732;;[1]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1]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1]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1]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1]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1]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2.2陈皮来源于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e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主要功效为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等[1],现代应用在消化不良、胆结石、支气管炎、急性乳腺炎等方面[2]。
广东紫珠核糖体DNA ITS序列分子鉴定

第10期收稿日期:2014-01-10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GJJ10252);江西省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作者简介:李家敏(1979-),女,贵州福泉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药用植物生物技术和鉴定研究,(电话)1510516228(电子信箱)jiaminligz@㊂广东紫珠核糖体DNA ITS 序列分子鉴定李家敏,姜琼,汪剑鸣(宜春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江西宜春336000)摘要:采用改良CTAB 法提取广东紫珠(Callicarpa kwangtungensis Chun.)植物总DNA ,以通用引物ITS4和ITS5PCR 扩增核糖体DNA ITS 序列,并运用MEGA5.2软件分析ITS 序列和构建系统发育树㊂结果表明,广东紫珠的核糖体DNA ITS 序列长度为658bp ,ITS1和ITS2的长度分别为229㊁267bp ,G+C 含量分别为67.39%㊁70.30%㊂用NJ 法根据ITS1与ITS2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ITS 片段在种间存在差异,可区分紫珠属中不同的种㊂测序分析和系统发育树构建,能够对广东紫珠进行准确的分子鉴定,为紫珠属中药材的种类鉴定和种间的分类地位提供分子生物学理论依据㊂关键词:广东紫珠(Callicarpa kwangtungensis Chun.);ITS 序列;分子鉴定中图分类号:Q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4)10-2435-05Identification of Callicarpa kwangtungensis Chun.with ITS Sequencesof Nuclear Ribosomal DNALI Jia-min ,JIANG Qiong ,WANG Jian-ming(College of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Yichun University,Yichun 336000,Jiangxi,China)Abstract :To identify C.kwangtungensis Chun.with ITS of rDNA,the total DNA of the sample was extracted with modified CTAB.The ITS of rDNA was amplified using a pair of primers ITS4and ITS5then was cloned,sequenced and analyzed by MEGA5.2.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ength of ITS of rDNA was 658bp.The DNA sequence of ITS4was 229bp with the content of G+C of 67.39%.The DNA sequence of ITS5was 267bp with the content of G+C of 70.30%.The phylogenetic treebased on ITS data was constructed.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could be performed on Callicarpa kwangtungensis Chun.It willprovid molecular evidence for taxonomy and identification of different species of Callicarpa .Key words :Callicarpa kwangtungensis Chun.;ITS sequences;molecular identification广东紫珠(Callicarpa kwangtungensis Chun.)为马鞭草科紫珠亚属多年生落叶植物,适合生长于海拔100~1000m 的丘陵山地,主要分布于江西㊁湖南㊁福建㊁贵州等省,广东和广西等地也有少量分布㊂广东紫珠的干燥茎㊁枝㊁叶均可入药,具有收敛止血㊁清热解毒等功效,收载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可用于治疗咯血㊁便血㊁肺胃出血㊁崩漏㊁肺热咳嗽㊁咽喉肿痛㊁烧伤㊁热毒疮㊁外伤出血等㊂化学成分研究表明,广东紫珠富含熊果酸㊁槲皮素㊁没食子酸㊁水杨酸等化学成分[1];药理研究显示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和显著的止血效果[2],临床上广东紫珠主要用于治疗宫颈糜烂出血㊁阴道炎㊁宫颈炎等,是抗宫炎片㊁抗宫炎颗粒和抗宫炎胶囊等中成药的主要成分[3]㊂目前,市场上对广东紫珠资源需求量很大,原料药材供不应求,由于大量采挖,野生资源锐减,且遭到严重破坏,加上野生药材质量难以控制,野生资源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对广东紫珠进行资源鉴定和育种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㊂准确鉴定广东紫珠有利于指导其育种,因此,有必要在DNA 分子水平上鉴定广东紫珠与其他紫珠属植物的种间关系㊂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是核糖体DNA 转录单位的一部分,包括了ITS1㊁ITS2和5.8S rDNA 基因,在被子植物中ITS 序列既具有核苷酸序列的保守性和高度变异性㊂ITS 序列分析是第53卷第10期2014年5月湖北农业科学Hu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Vol.53No.10May.,2014湖北农业科学2014年近年来国际上植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并在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如药用植物品种的鉴定㊁亲缘关系鉴定㊁药用植物分类㊁遗传多样性㊁药用植物DNA条形码分析等[4]㊂本研究采用ITS 序列标记对广东紫珠的核糖体DNA ITS序列进行分子鉴定,构建其系统发育树,从DNA水平上为广东紫珠的地位分类和种间鉴定提供分子证据和为广东紫珠的选育提供试验依据㊂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广东紫珠于2013年3月采集自江西省宜春市,经宜春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汪剑鸣教授鉴定为马鞭草科紫珠属广东紫珠,保存于江西省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重点实验室㊂1.2主要试剂与仪器NaCl㊁CTAB㊁EDTA㊁Tris㊁氯仿㊁异戊醇㊁异丙醇均为分析纯,引物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合成,PCR反应试剂购自于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㊂总CTAB提取缓冲液为2.5mol/L NaCl㊁2%CTAB(W/V)㊁0.05mol/L EDTA㊁0.1mol/L Tris[5]㊂超低温冰箱(7010702)㊁水浴锅(HH-4)㊁离心机(Eppendorf-G5415R)㊁XP基因扩增仪(BYQ602101-174)㊁双稳定时电泳仪(DYY-6C)㊁紫外分光光度计(UV-2000)㊁凝胶成像系统(Gel Media System)㊂1.3方法1.3.1广东紫珠总DNA的提取新鲜幼嫩叶片,清水冲洗,后以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消毒,去离子水冲洗3次,于-80ħ冰箱保存㊂取0.2g叶片组织用液氮研磨成粉末,放入1.5mL离心管中;加入600μL65ħ预热的CTAB提取缓冲液,轻轻摇匀,65ħ水浴60min,期间轻晃3次;再加700μL氯仿-异戊醇(体积比24:1),轻轻颠倒混匀10min,10000r/min离心10min,转移上清液至另一新管中;加入等体积-20ħ预冷的异丙醇混匀,-20ħ放置30min,10000r/min离心15min,弃上清液,70%的乙醇沉淀,无水乙醇洗涤,室温挥干乙醇;以去离子水在4ħ下溶解DNA,-20ħ保存㊂1.3.2核糖体DNA ITS区片段的PCR扩增采用核糖体DNA ITS序列通用引物扩增整个ITS片段(ITS1-5.8S rDNA-ITS2区段),ITS4:5ᶄ-TCCTCCGC TTATTGATATGC-3ᶄ,ITS5:5ᶄ-GGAAGGAGAAGTC GTAACAAGG-3ᶄ[6]㊂PCR反应体系:10ˑPCR Buffer 5μL,MgCl2(25mmol/L)4μL,dNTPs(2mmol/L)5μL,ITS4与ITS5引物各5μL(1μmol/L),Taq DNA 聚合酶(5U/μL)1μL,DNA模板(约70~80ng)5μL,ddH2O20μL㊂PCR反应程序为:95ħ预变性4min;95ħ变性1min,55ħ退火1min,72ħ延伸1min,35个循环;72ħ延伸5min,PCR产物以1.0%琼脂糖凝胶进行电泳检测㊂PCR产物用TaKaRa Mini BEST Agarose Gel DNA Extraction kit Ver.3.0(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进行纯化,按照说明书操作㊂1.3.3核糖体DNA ITS序列的克隆与测序将纯化后的PCR产物克隆至大肠杆菌pMD18-T载体上,经氨苄青霉素抗性筛选后,将所得菌落接种到LB液体培养基(含氨苄青霉素)上进行过夜培养,提取质粒进行PCR扩增,以1.5%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并将阳性菌株送往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测序㊂1.3.4核糖体DNA ITS序列分析DNA序列使用MEGA5.2软件进行分析,采用Pairwise distances法计算遗传距离,采用NJ邻接法构建紫珠属多个物种的NJ系统发育树;系统发育树各分支的置信度用自举检验法(Bootstrap test)检验,共进行2000次循环,以评价各分支的系统学意义与可靠性2结果与分析2.1广东紫珠总DNA提取结果将提取的总DNA稀释200倍后,取5μL样品,以1.0%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如图1所示㊂不同样本DNA的电泳带均有清晰明确的目的条带,无降解现象,样本DNA质量比较稳定㊂2.2核糖体DNA ITS PCR扩增结果以1.5%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扩增产物,结果如图2所示㊂由图2可以看出,PCR扩增产物条带明亮,片段完整,分子量约750bp左右,与报道中ITS 片段大小相符㊂将PCR扩增产物进行切胶,并用试剂盒(TaKaRa Mini BEST Agarose Gel DNA Extraction Kit Ver.3.0)进行回收㊂2.3核糖体DNA ITS序列分析用MEGA5.2软件对核糖体DNA ITS序列进行分析,以来源于英国皇家植物园的紫珠属植物Calli-carpa japonica的核糖体DNA ITS序列(FM163230)作为参比序列,进行序列拼接,结果如图3所示㊂广东紫珠的核糖体DNA ITS片段长度为658bp,ITS1长为229bp,G+C含量为67.39%;5.8S rDNA长为162bp;ITS2长为267bp,G+C含量为70.30%㊂由于5.8S rDNA序列比较保守,本研究仅分析ITS序列㊂将样本的ITS序列与在GenBank中已提交的紫珠属物种的ITS序列(表1)进行多序列BLAST比对分析㊂多序列同源比对后的ITS长度为2436第10期M.DNA Marker;1,2.紫珠总DNA图1广东紫珠总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M.DNA Marker;1,2.扩增产物图2广东紫珠核糖体DNA ITS 序列PCR扩增结果2000bp 1000bp 750bp 500bp513bp,保守位点为428个,占83.43%;变异位点76个,占14.84%,序列比对中Callicarpa japonica 的核糖体DNA ITS 序列与其他物种的ITS 序列出现9bp 缺失(图4);简约信息位点25个,占4.87%,单个位点50个,占9.75%㊂ITS1的变异位点为32个,简约信息位点数为12个,ITS2的变异位点数44个,简约信息位点数13个㊂本试验结果与厚朴的ITS 序列变异趋于一致[7]㊂从序列比对可见,ITS 序列发生了碱基的替换,ITS2发生次数更多,同时在ITS2区域,发生了碱基的1个㊁3个㊁4个的缺失,而ITS1出现缺失相对少㊂可见,就变异位点而言,ITS2序列所含信息量高于ITS1㊂2.4基于ITS 序列的紫珠属亲缘关系分析由于核糖体DNA ITS 中ITS1和ITS2两个片段长度有限,各自提供的信息量有限,因此,多数研究者将两个片段综合起来分析㊂因此,将样本广东紫珠的ITS 序列与紫珠属物种的ITS 序列通过序列对比,利用MEGA 5.2软件基于Pairwise distances (p-distances)计算样本的遗传距离如表2所示㊂11Identical=.Missing=?Indel=-图3广东紫珠rDNA ITS序列图李家敏等:广东紫珠核糖体DNA ITS 序列分子鉴定2437湖北农业科学2014年Identical=.Missing=?Indel=-图4广东紫珠及紫珠属物种ITS 序列变异位点图个紫珠属样本的遗传距离介于0.022~0.088,广东紫珠与日本紫珠(FM163230)的遗传距离最近,为0.028,与Callicarpa pentandra (FM163237)的遗传距离最远,为0.080㊂根据样本的ITS 序列采用NJ 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如图5所示,11个样本被分为两支㊂一支为木紫珠(FM163233)㊁Callicarpa pentandra (FM163237)与白毛紫珠(AF478942)聚为一支,另一支由8个种组成,其中红紫珠(FM163231)㊁老鸦糊(FJ593347)㊁日本紫珠(FM163230)被聚为一支,然后广东紫珠再与其聚为一亚支;狭叶红紫珠(FM163240)㊁大叶紫珠(FM163246)㊁长叶紫珠(FM163252)聚为一亚支;白棠子树(FM163242)与以上两亚支聚为一支,说明以上紫珠属种的遗传距离相近,从分子水平上支持了广东紫珠的分类地位㊂3小结与讨论核糖体DNA ITS 序列能成为被子植物系统与进化研究中的重要分子标记㊂ITS 片段作为18S~26S rDNA 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核基因组中是高度重复的,通过不等交换和基因转换,不同ITS 拷贝间的序列趋于相近或完全一致,为PCR 扩增产物直接测序奠定了理论基础[8]㊂ITS1和ITS2作为非编码区,承受的选择压力较小,其长度保守,但核苷酸序列变化大,可提供详尽的遗传学信息[9],同时ITS 序列长度比较稳定,包括5.8S rDNA 在内,总长度只表1紫珠属样本序号1234567891011物种拉丁名Callicarpa japonica Callicarpa kwangtungensis Chun.Callicarpa rubella Callicarpa arbora Callicarpa angusta Callicarpa macrophylla Callicarpa longifolia Callicarpa giraldii Callicarpa candicans Callicarpa dichotoma Callicarpa pentandra中文名日本紫珠广东紫珠红紫珠木紫珠狭叶红紫珠大叶紫珠长叶紫珠老鸦糊白毛紫珠白棠子树无序列号FM163230本试验样本FM163231FM163233FM163240FM163246FM163252FJ593347AF478942FM163242FM163237表2基于ITS 序列的紫珠属种间的遗传距离种号123456789101110.0280.0220.0330.0280.0250.0250.0220.0330.0510.06820.0410.0460.0410.0380.0380.0410.0460.0650.08030.0400.0410.0380.0380.0000.0410.0650.07640.0250.0250.0200.0400.0280.0570.04950.0100.0100.0410.0230.0490.06060.0100.0380.0170.0460.06270.0380.0200.0460.06380.0410.0650.07690.0540.063100.08811注:1.Callicarpa japonica ;2.Callicarpa kwangtungensis Chun.;3.Callicarpa rubella ;4.Callicarpa arbora ;5.Callicarpa angusta ;6.Callicarpa macrophylla ;7.Callicarpa longifolia ;8.Callicarpa giraldii ;9.Callicarpa candicans ;10.Callicarpa dichotoma ;11.Callicarpa pentandra2438第10期有600~700bp,为测序带来了很大方便㊂核糖体DNA ITS 已被广泛地应用到中药植物的鉴定研究中,如当归㊁牛蒡子㊁钩藤等中药植物的鉴定[10-12]㊂广东紫珠的ITS 序列片段总长为658bp,其中G+C 含量较高,相同现象出现在柳属物种上[13];ITS 的变异位点中,ITS2变异位点比例㊁信息量高于ITS1,结论与不同产区厚朴的ITS 序列分析结果一致[7];在紫珠属物种中ITS1㊁ITS2的变异都有碱基替换外,但ITS2还出现多个碱基缺失,ITS2片段的差异可用于紫珠属种间鉴定㊂根据植物形态区分,广东紫珠与日本紫珠(FM163230)属于紫珠亚属的孔裂药系,其他9个样本属于纵裂药系㊂基于ITS 基因序列的系统聚类而言,广东紫珠与日本紫珠遗传距离最近,聚类结果与形态学分类不一致,可作为广东紫珠系统发育的支持㊂作为重要原料药,广东紫珠资源不足,市场上采用大叶紫珠(FM163246)代替,两者在形态上有一定差异[14],ITS 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两者遗传距离0.038,聚类分析不在一分支,表明采用ITS 序列能很好将两者分开,但仅根据凭ITS 序列研究紫珠属种系关系是不够全面的,有关其系统分类与亲缘关系的研究尚结合其他DNA 分析手段做出更科学的评价㊂致谢:本研究得到江西省普通本科高校中青年教师发展计划访问学者专项支持,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陆续博士在数据分析中给予指导,在此一并致谢㊂参考文献:[1]王振华,杜勤.紫珠属化学成分研究及其临床应用[J].广东药学,1998,8(3):5.[2]马延升,朱兰翠.抗宫炎片临床进展[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14(10):69.[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Z].北京: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于华会,杨志玲,杨旭,等.药用植物种质资源ITS 序列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0,41(3):491-496.[5]李家敏.基于SRAP 分析的盘龙参DNA 提取[J].种子,2012,31(12):32-34.[6]CHEN S L,YAO H,HAN J P,et al.Validation of the ITS2re-gionas a novel DNA barcode for identify ing medicinal plantspecies[J].PLoS One,2010,5(1):e8613.[7]王洁,杨旭,杨志玲.不同产区厚朴nrDNA ITS 序列分析及亲缘关系鉴定[J].广西植物,2013,33(1):35-41.[8]王建波,张文驹,陈家宽.核rDNA 的ITS 序列在被子植物系统与进化研究中的应用[J].植物分类学报,1999,37(4):407-416.[9]SCHMIDT G J,SCHILLING E E.Phylogeny and biogeography ofEupatorium (Asteraceae:Eupatorieae)based on nuclear ITSsequence data[J].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2000,87(5):716-726.[10]张春,王晓丽,朱烨,等.中药当归及其混伪品的rDNA ITS 序列分析与鉴别[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1,29(2):218-224.[11]许亮,窦德强,王冰,等.牛蒡子及其伪品的ITS 序列分子鉴定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1,36(3):338-341.[12]朱爽,周林,黄楷鸿,等.毛钩藤和无柄果钩藤的ITS 序列分析研究[J].中草药,2010,41(10):1696-1700.[13]刘明航,朱芳明,刘峥,等.柳属植物ITS 序列分析[J].贵州林业科技,2012,40(4):30-35.[14]周日宝,刘笑蓉,唐丽君,等.RP-HPLC 法测定不同采收期广东紫珠㊁大叶紫珠中木犀草素的含量[J].中国药房,2011,22(23):2167-2168.图5基于ITS 序列的紫珠属11个种系统发育树(责任编辑屠晶)李家敏等:广东紫珠核糖体DNA ITS 序列分子鉴定2439广东紫珠核糖体DNA ITS序列分子鉴定作者:李家敏, 姜琼, 汪剑鸣, LI Jia-min, JIANG Qiong, WANG Jian-ming作者单位:宜春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江西 宜春,336000刊名:湖北农业科学英文刊名:Hu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年,卷(期):2014(10)1.王振华;杜勤紫珠属化学成分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1998(03)2.马延升;朱兰翠抗宫炎片临床进展 2004(10)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20104.于华会;杨志玲;杨旭药用植物种质资源ITS序列研究进展 2010(03)5.李家敏基于SRAP分析的盘龙参DNA提取 2012(12)6.CHEN S L;YAO H;HAN J P Validation of the ITS2 re-gionas a novel DNA barcode for identify ing medicinal plant species 2010(01)7.王洁;杨旭;杨志玲不同产区厚朴nrDNA ITS序列分析及亲缘关系鉴定 2013(01)8.王建波;张文驹;陈家宽核rDNA的ITS序列在被子植物系统与进化研究中的应用 1999(04)9.SCHMIDT G J;SCHILLING E E Phylogeny and biogeography of Eupatorium(Asteraceae:Eupatorieae)based on nuclear ITS sequence data 2000(05)10.张春;王晓丽;朱烨中药当归及其混伪品的rDNA ITS序列分析与鉴别 2011(02)11.许亮;窦德强;王冰牛蒡子及其伪品的ITS序列分子鉴定研究 2011(03)12.朱爽;周林;黄楷鸿毛钩藤和无柄果钩藤的ITS序列分析研究 2010(10)13.刘明航;朱芳明;刘峥柳属植物ITS序列分析 2012(04)14.周日宝;刘笑蓉;唐丽君RP-HPLC 法测定不同采收期广东紫珠、大叶紫珠中木犀草素的含量 2011(23)引用本文格式:李家敏.姜琼.汪剑鸣.LI Jia-min.JIANG Qiong.WANG Jian-ming广东紫珠核糖体DNA ITS序列分子鉴定[期刊论文]-湖北农业科学 2014(10)。
基于细胞核ITS序列的变叶海棠起源新证据

基于细胞核ITS序列的变叶海棠起源新证据唐建民;周志钦;冯婷婷;成明昊【期刊名称】《果树学报》【年(卷),期】2009(26)3【摘要】在利用ITS序列初步证明苹果属植物变叶海棠(Malus toringoides Hughes.)杂种起源的基础上,对其3个自然居群(马尔康雅尔珠林场、柯河和下阿坝)47个样品(其中18个新样品)的核糖体DNA的ITS区进行了进一步测序分析。
以窄叶海棠(M.angustifolia Michx.)、草原海棠(M.ioensis Britt.)和台湾林檎(M.doumeri Chev.)作为外类群,结合已报道的变叶海棠的ITS序列,对变叶海棠及其假定亲本的种间特异位点和系统进化关系进行了分析,并用软件RDP3beta27对变叶海棠的ITS序列进行了重组检测。
结果表明,变叶海棠居群有3种ITS拷贝变异类型:1)与陇东海棠(M.kansuensis Schneid.)相似的ITS拷贝;2)与花叶海棠(M.transitoria Schneid.)相似的ITS拷贝;3)杂合的ITS拷贝。
在ITS基因树上3类ITS拷贝分别与2个推测亲本单独聚在一支(自展值分别为100%和92%);杂合的ITS拷贝虽与花叶海棠聚在同一大支(B),但杂合的ITS拷贝在B支内形成具有94%自展值支持的次级分支。
重组检测支持杂合ITS拷贝是假定亲本ITS重组进化的产物。
上述结果为变叶海棠的杂种起源提供了进一步的分子证据。
【总页数】6页(P265-270)【关键词】变叶海棠;杂交起源;重组;ITS【作者】唐建民;周志钦;冯婷婷;成明昊【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重庆400716;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重庆4007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61.1【相关文献】1.甘蓝型油菜的起源:基于细胞核和细胞质DNA的新证据 [J], Song,K;陈英2.变叶海棠种群分化与马尔康海棠起源研究 [J], 成明昊;梁国鲁;石胜友;周志钦;李晓林3.变叶海棠居群分化与多毛海棠起源研究 [J], 成明昊;张云贵;周志钦;李晓林4.基于时间序列变分贝叶斯理论的信号盲源分离 [J], 孙世军;彭承琳;侯文生;郑小林;方祯云5.变叶海棠起源的AFLP分析 [J], 石胜友;梁国鲁;成明昊;郭启高;李晓林;周志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9种柴胡属植物的核糖体ITS序列及其在药材鉴定中的应用

9种柴胡属植物的核糖体ITS序列及其在药材鉴定中的应用谢晖;晁志;霍克克;吴炳义;潘胜利【期刊名称】《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06(26)10【摘要】目的研究9种柴胡属药用植物rDNAITS序列的差异和规律,寻找可准确鉴定柴胡类药材的分子性状.方法 PCR扩增ITS序列,测序,DNAssist vetsion 2.2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并计算同源性.结果柴胡属植物ITS序列与外类群ITS序列比对同源性均小于75%,序列间两两比对同源性均大于88%,同种植物则大于99%.结论ITS序列作为柴胡类药材鉴定依据具有一定实用性和可靠性.【总页数】4页(P1460-1463)【作者】谢晖;晁志;霍克克;吴炳义;潘胜利【作者单位】复旦大学药学院生药教研室,上海,200321;南方医科大学中药学院,广东,广州,510515;复旦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200433;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临床实验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515;复旦大学药学院生药教研室,上海,2003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相关文献】1.胡椒属药材核糖体DNA的ITS序列分析及其分子鉴定 [J], 蔡诚诚;杨志业;谢晖;潘胜利2.基于2个核糖体DNA序列的国产白酒草属、小舌菊属和歧伞菊属(菊科紫菀族)分子系统学研究 [J], 钟彩霞;黎维平;杨秀林;唐明;廖威;陈三茂;3.基于2个核糖体DNA序列的国产白酒草属、小舌菊属和歧伞菊属(菊科紫菀族)分子系统学研究 [J], 钟彩霞;黎维平;杨秀林;唐明;廖威;陈三茂4.基于核糖体DNA的ITS序列和叶绿体trnT-trnL及trnL-trnF基因间区的菊花起源与中国菊属植物分子系统学研究(英文) [J], 赵惠恩;汪小全;陈俊愉;洪德元5.线粒体nad 1内含子2序列在石斛属植物分子鉴定中的应用(英文) [J], 张婷;王峥涛;徐珞珊;周开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光柄筒冠花核糖体DNA ITS区序列

光柄筒冠花核糖体DNA ITS区序列
施苏华;文军
【期刊名称】《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1998(037)002
【摘要】测定中国特有植物光西风筒化的ITS区序列,分析了其结构特征,G
+C百分含质量及序列变异性,并比较了光西风筒冠花与其他被子植物的ITS区序列特征。
光柄筒冠花的ITS区和5.8SDNA的总长度为609个核苷酸。
其中ITS-1为207bp,ITS-2为236bp,5.8SrDNA为166bp;总的ω(G+C)为59.11%,其中ITS-1为64.25%,ITS-2为57.63%和5.8SrDNA为53
【总页数】5页(P52-56)
【作者】施苏华;文军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9.777.6
【相关文献】
1.基于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的广义蓼属及近缘属分子系统学研究[J], 孙伟;安超;郑希龙;万和文;陈延松;李大卫;周忠泽;
2.基于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的广义蓼属及近缘属分子系统学研究[J], 孙伟;安超;郑希龙;万和文;陈延松;李大卫;周忠泽
3.东黄海沙海蜇与口冠水母分类关系的辨析-基于核糖体18SrDNA基因序列 [J],
刘敏;马凌波;凌建忠;李建生;程家骅
4.库蠓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1序列的测定与分析 [J], 岑常活;韩晓静;常琼琼;段琛;侯晓晖
5.山东玫瑰花核糖体rDNA ITS序列分析初步探究 [J], 李洪芹;马昌豪;彭艳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核糖体DNA ITS序列分析在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文献综述◇
核 糖 体 D A IS序 列分 析在 药 用 植 物 研 究 中的应 用 N T
赵 欢 吴 卫 , , 郑有 良 , 潘红梅 翟娟 园 ,
6 5 1 ; 2 四川农 业大 学小 麦所 , 204 . 四川 雅安 65 1 ) 204 (. 1 四川 农业 大学 农学 院 , 四川 雅 安
中图分 类号 : 2 2 7 R8.1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0 80 0 ( 0 9 0 —9 90 10 -8 5 2 0 ) 40 5 -4
Th iia i n o TS S qu n e Ana y i fNu l a DNA n t e n c lPl n s e Utlz to fI e e c l ss o c e r r i he M di i a a t
异 位 点和 信 息位 点 , 已在 药 用植 物 鉴 别 、 地 性 研 究 、 培 与 野 生 药 用植 物遗 传 差 异 分 析 、 低 分 类 阶 元 的 系统 发 育和 分 道 栽 较 类研 究 中发 挥 重要 作 用 。
关键 词 : 核糖体 D A IS区; 药用植物 N ; T
3 结 语
t s i h 9 4 c r n c f t u y d o e e r h c s e n t n a d i n t e 1 9 h o i a i e s n r me r s ac a e d f i o n e g i i
壮 医药线点灸疗法是 壮医最具特色的疗法之一 , 它的理论基 rcm n ai sf eoui J . B el ev e eerh eo med tn o rsltn[ ] MC H a hSri sR sac , o r o t c 2 0 3:1 7 0 3, 4 2. 础包括 了经络腧穴理论和 阴 阳、 三道 两路学 说 , 治疗用 的药线 是 2] 方 汤 采用多种壮药制 备而成 ( 已获 国家专 利 ) 其 气 味芳香 、 散 , , 辛 辨 [ 杨 美 春 , 刚 , 红 丽 .围绝 经 期 妇 女 亚 健 康 状 态 的 壮 医辨 证 及 调理[] J .中 国 民间 疗 法 ,0 8,6 2 :7 20 1 ( )3 . 证灼灸相应 穴位 , 可疏调龙 路火路气 机 , 而达 到预期 目的。亚 从 [ 黄汉儒. 3] 中国壮医学[ . M] 南宁 : 广西 民族 出版社 ,00:6 20 2 . 健康状 态 的表 现与 壮 医中谷道 、 道 、 道 、 路 、 水 气 火 龙路 病 、 气 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期收稿日期:2014-01-10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GJJ10252);江西省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作者简介:李家敏(1979-),女,贵州福泉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药用植物生物技术和鉴定研究,(电话)1510516228(电子信箱)jiaminligz@㊂广东紫珠核糖体DNA ITS 序列分子鉴定李家敏,姜琼,汪剑鸣(宜春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江西宜春336000)摘要:采用改良CTAB 法提取广东紫珠(Callicarpa kwangtungensis Chun.)植物总DNA ,以通用引物ITS4和ITS5PCR 扩增核糖体DNA ITS 序列,并运用MEGA5.2软件分析ITS 序列和构建系统发育树㊂结果表明,广东紫珠的核糖体DNA ITS 序列长度为658bp ,ITS1和ITS2的长度分别为229㊁267bp ,G+C 含量分别为67.39%㊁70.30%㊂用NJ 法根据ITS1与ITS2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ITS 片段在种间存在差异,可区分紫珠属中不同的种㊂测序分析和系统发育树构建,能够对广东紫珠进行准确的分子鉴定,为紫珠属中药材的种类鉴定和种间的分类地位提供分子生物学理论依据㊂关键词:广东紫珠(Callicarpa kwangtungensis Chun.);ITS 序列;分子鉴定中图分类号:Q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4)10-2435-05Identification of Callicarpa kwangtungensis Chun.with ITS Sequencesof Nuclear Ribosomal DNALI Jia-min ,JIANG Qiong ,WANG Jian-ming(College of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Yichun University,Yichun 336000,Jiangxi,China)Abstract :To identify C.kwangtungensis Chun.with ITS of rDNA,the total DNA of the sample was extracted with modified CTAB.The ITS of rDNA was amplified using a pair of primers ITS4and ITS5then was cloned,sequenced and analyzed by MEGA5.2.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ength of ITS of rDNA was 658bp.The DNA sequence of ITS4was 229bp with the content of G+C of 67.39%.The DNA sequence of ITS5was 267bp with the content of G+C of 70.30%.The phylogenetic treebased on ITS data was constructed.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could be performed on Callicarpa kwangtungensis Chun.It willprovid molecular evidence for taxonomy and identification of different species of Callicarpa .Key words :Callicarpa kwangtungensis Chun.;ITS sequences;molecular identification广东紫珠(Callicarpa kwangtungensis Chun.)为马鞭草科紫珠亚属多年生落叶植物,适合生长于海拔100~1000m 的丘陵山地,主要分布于江西㊁湖南㊁福建㊁贵州等省,广东和广西等地也有少量分布㊂广东紫珠的干燥茎㊁枝㊁叶均可入药,具有收敛止血㊁清热解毒等功效,收载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可用于治疗咯血㊁便血㊁肺胃出血㊁崩漏㊁肺热咳嗽㊁咽喉肿痛㊁烧伤㊁热毒疮㊁外伤出血等㊂化学成分研究表明,广东紫珠富含熊果酸㊁槲皮素㊁没食子酸㊁水杨酸等化学成分[1];药理研究显示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和显著的止血效果[2],临床上广东紫珠主要用于治疗宫颈糜烂出血㊁阴道炎㊁宫颈炎等,是抗宫炎片㊁抗宫炎颗粒和抗宫炎胶囊等中成药的主要成分[3]㊂目前,市场上对广东紫珠资源需求量很大,原料药材供不应求,由于大量采挖,野生资源锐减,且遭到严重破坏,加上野生药材质量难以控制,野生资源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对广东紫珠进行资源鉴定和育种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㊂准确鉴定广东紫珠有利于指导其育种,因此,有必要在DNA 分子水平上鉴定广东紫珠与其他紫珠属植物的种间关系㊂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是核糖体DNA 转录单位的一部分,包括了ITS1㊁ITS2和5.8S rDNA 基因,在被子植物中ITS 序列既具有核苷酸序列的保守性和高度变异性㊂ITS 序列分析是第53卷第10期2014年5月湖北农业科学Hu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Vol.53No.10May.,2014湖北农业科学2014年近年来国际上植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并在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如药用植物品种的鉴定㊁亲缘关系鉴定㊁药用植物分类㊁遗传多样性㊁药用植物DNA条形码分析等[4]㊂本研究采用ITS 序列标记对广东紫珠的核糖体DNA ITS序列进行分子鉴定,构建其系统发育树,从DNA水平上为广东紫珠的地位分类和种间鉴定提供分子证据和为广东紫珠的选育提供试验依据㊂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广东紫珠于2013年3月采集自江西省宜春市,经宜春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汪剑鸣教授鉴定为马鞭草科紫珠属广东紫珠,保存于江西省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重点实验室㊂1.2主要试剂与仪器NaCl㊁CTAB㊁EDTA㊁Tris㊁氯仿㊁异戊醇㊁异丙醇均为分析纯,引物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合成,PCR反应试剂购自于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㊂总CTAB提取缓冲液为2.5mol/L NaCl㊁2%CTAB(W/V)㊁0.05mol/L EDTA㊁0.1mol/L Tris[5]㊂超低温冰箱(7010702)㊁水浴锅(HH-4)㊁离心机(Eppendorf-G5415R)㊁XP基因扩增仪(BYQ602101-174)㊁双稳定时电泳仪(DYY-6C)㊁紫外分光光度计(UV-2000)㊁凝胶成像系统(Gel Media System)㊂1.3方法1.3.1广东紫珠总DNA的提取新鲜幼嫩叶片,清水冲洗,后以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消毒,去离子水冲洗3次,于-80ħ冰箱保存㊂取0.2g叶片组织用液氮研磨成粉末,放入1.5mL离心管中;加入600μL65ħ预热的CTAB提取缓冲液,轻轻摇匀,65ħ水浴60min,期间轻晃3次;再加700μL氯仿-异戊醇(体积比24:1),轻轻颠倒混匀10min,10000r/min离心10min,转移上清液至另一新管中;加入等体积-20ħ预冷的异丙醇混匀,-20ħ放置30min,10000r/min离心15min,弃上清液,70%的乙醇沉淀,无水乙醇洗涤,室温挥干乙醇;以去离子水在4ħ下溶解DNA,-20ħ保存㊂1.3.2核糖体DNA ITS区片段的PCR扩增采用核糖体DNA ITS序列通用引物扩增整个ITS片段(ITS1-5.8S rDNA-ITS2区段),ITS4:5ᶄ-TCCTCCGC TTATTGATATGC-3ᶄ,ITS5:5ᶄ-GGAAGGAGAAGTC GTAACAAGG-3ᶄ[6]㊂PCR反应体系:10ˑPCR Buffer 5μL,MgCl2(25mmol/L)4μL,dNTPs(2mmol/L)5μL,ITS4与ITS5引物各5μL(1μmol/L),Taq DNA 聚合酶(5U/μL)1μL,DNA模板(约70~80ng)5μL,ddH2O20μL㊂PCR反应程序为:95ħ预变性4min;95ħ变性1min,55ħ退火1min,72ħ延伸1min,35个循环;72ħ延伸5min,PCR产物以1.0%琼脂糖凝胶进行电泳检测㊂PCR产物用TaKaRa Mini BEST Agarose Gel DNA Extraction kit Ver.3.0(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进行纯化,按照说明书操作㊂1.3.3核糖体DNA ITS序列的克隆与测序将纯化后的PCR产物克隆至大肠杆菌pMD18-T载体上,经氨苄青霉素抗性筛选后,将所得菌落接种到LB液体培养基(含氨苄青霉素)上进行过夜培养,提取质粒进行PCR扩增,以1.5%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并将阳性菌株送往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测序㊂1.3.4核糖体DNA ITS序列分析DNA序列使用MEGA5.2软件进行分析,采用Pairwise distances法计算遗传距离,采用NJ邻接法构建紫珠属多个物种的NJ系统发育树;系统发育树各分支的置信度用自举检验法(Bootstrap test)检验,共进行2000次循环,以评价各分支的系统学意义与可靠性2结果与分析2.1广东紫珠总DNA提取结果将提取的总DNA稀释200倍后,取5μL样品,以1.0%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如图1所示㊂不同样本DNA的电泳带均有清晰明确的目的条带,无降解现象,样本DNA质量比较稳定㊂2.2核糖体DNA ITS PCR扩增结果以1.5%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扩增产物,结果如图2所示㊂由图2可以看出,PCR扩增产物条带明亮,片段完整,分子量约750bp左右,与报道中ITS 片段大小相符㊂将PCR扩增产物进行切胶,并用试剂盒(TaKaRa Mini BEST Agarose Gel DNA Extraction Kit Ver.3.0)进行回收㊂2.3核糖体DNA ITS序列分析用MEGA5.2软件对核糖体DNA ITS序列进行分析,以来源于英国皇家植物园的紫珠属植物Calli-carpa japonica的核糖体DNA ITS序列(FM163230)作为参比序列,进行序列拼接,结果如图3所示㊂广东紫珠的核糖体DNA ITS片段长度为658bp,ITS1长为229bp,G+C含量为67.39%;5.8S rDNA长为162bp;ITS2长为267bp,G+C含量为70.30%㊂由于5.8S rDNA序列比较保守,本研究仅分析ITS序列㊂将样本的ITS序列与在GenBank中已提交的紫珠属物种的ITS序列(表1)进行多序列BLAST比对分析㊂多序列同源比对后的ITS长度为2436第10期M.DNA Marker;1,2.紫珠总DNA图1广东紫珠总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M.DNA Marker;1,2.扩增产物图2广东紫珠核糖体DNA ITS 序列PCR扩增结果2000bp 1000bp 750bp 500bp513bp,保守位点为428个,占83.43%;变异位点76个,占14.84%,序列比对中Callicarpa japonica 的核糖体DNA ITS 序列与其他物种的ITS 序列出现9bp 缺失(图4);简约信息位点25个,占4.87%,单个位点50个,占9.75%㊂ITS1的变异位点为32个,简约信息位点数为12个,ITS2的变异位点数44个,简约信息位点数13个㊂本试验结果与厚朴的ITS 序列变异趋于一致[7]㊂从序列比对可见,ITS 序列发生了碱基的替换,ITS2发生次数更多,同时在ITS2区域,发生了碱基的1个㊁3个㊁4个的缺失,而ITS1出现缺失相对少㊂可见,就变异位点而言,ITS2序列所含信息量高于ITS1㊂2.4基于ITS 序列的紫珠属亲缘关系分析由于核糖体DNA ITS 中ITS1和ITS2两个片段长度有限,各自提供的信息量有限,因此,多数研究者将两个片段综合起来分析㊂因此,将样本广东紫珠的ITS 序列与紫珠属物种的ITS 序列通过序列对比,利用MEGA 5.2软件基于Pairwise distances (p-distances)计算样本的遗传距离如表2所示㊂11Identical=.Missing=?Indel=-图3广东紫珠rDNA ITS序列图李家敏等:广东紫珠核糖体DNA ITS 序列分子鉴定2437湖北农业科学2014年Identical=.Missing=?Indel=-图4广东紫珠及紫珠属物种ITS 序列变异位点图个紫珠属样本的遗传距离介于0.022~0.088,广东紫珠与日本紫珠(FM163230)的遗传距离最近,为0.028,与Callicarpa pentandra (FM163237)的遗传距离最远,为0.080㊂根据样本的ITS 序列采用NJ 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如图5所示,11个样本被分为两支㊂一支为木紫珠(FM163233)㊁Callicarpa pentandra (FM163237)与白毛紫珠(AF478942)聚为一支,另一支由8个种组成,其中红紫珠(FM163231)㊁老鸦糊(FJ593347)㊁日本紫珠(FM163230)被聚为一支,然后广东紫珠再与其聚为一亚支;狭叶红紫珠(FM163240)㊁大叶紫珠(FM163246)㊁长叶紫珠(FM163252)聚为一亚支;白棠子树(FM163242)与以上两亚支聚为一支,说明以上紫珠属种的遗传距离相近,从分子水平上支持了广东紫珠的分类地位㊂3小结与讨论核糖体DNA ITS 序列能成为被子植物系统与进化研究中的重要分子标记㊂ITS 片段作为18S~26S rDNA 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核基因组中是高度重复的,通过不等交换和基因转换,不同ITS 拷贝间的序列趋于相近或完全一致,为PCR 扩增产物直接测序奠定了理论基础[8]㊂ITS1和ITS2作为非编码区,承受的选择压力较小,其长度保守,但核苷酸序列变化大,可提供详尽的遗传学信息[9],同时ITS 序列长度比较稳定,包括5.8S rDNA 在内,总长度只表1紫珠属样本序号1234567891011物种拉丁名Callicarpa japonica Callicarpa kwangtungensis Chun.Callicarpa rubella Callicarpa arbora Callicarpa angusta Callicarpa macrophylla Callicarpa longifolia Callicarpa giraldii Callicarpa candicans Callicarpa dichotoma Callicarpa pentandra中文名日本紫珠广东紫珠红紫珠木紫珠狭叶红紫珠大叶紫珠长叶紫珠老鸦糊白毛紫珠白棠子树无序列号FM163230本试验样本FM163231FM163233FM163240FM163246FM163252FJ593347AF478942FM163242FM163237表2基于ITS 序列的紫珠属种间的遗传距离种号123456789101110.0280.0220.0330.0280.0250.0250.0220.0330.0510.06820.0410.0460.0410.0380.0380.0410.0460.0650.08030.0400.0410.0380.0380.0000.0410.0650.07640.0250.0250.0200.0400.0280.0570.04950.0100.0100.0410.0230.0490.06060.0100.0380.0170.0460.06270.0380.0200.0460.06380.0410.0650.07690.0540.063100.08811注:1.Callicarpa japonica ;2.Callicarpa kwangtungensis Chun.;3.Callicarpa rubella ;4.Callicarpa arbora ;5.Callicarpa angusta ;6.Callicarpa macrophylla ;7.Callicarpa longifolia ;8.Callicarpa giraldii ;9.Callicarpa candicans ;10.Callicarpa dichotoma ;11.Callicarpa pentandra2438第10期有600~700bp,为测序带来了很大方便㊂核糖体DNA ITS 已被广泛地应用到中药植物的鉴定研究中,如当归㊁牛蒡子㊁钩藤等中药植物的鉴定[10-12]㊂广东紫珠的ITS 序列片段总长为658bp,其中G+C 含量较高,相同现象出现在柳属物种上[13];ITS 的变异位点中,ITS2变异位点比例㊁信息量高于ITS1,结论与不同产区厚朴的ITS 序列分析结果一致[7];在紫珠属物种中ITS1㊁ITS2的变异都有碱基替换外,但ITS2还出现多个碱基缺失,ITS2片段的差异可用于紫珠属种间鉴定㊂根据植物形态区分,广东紫珠与日本紫珠(FM163230)属于紫珠亚属的孔裂药系,其他9个样本属于纵裂药系㊂基于ITS 基因序列的系统聚类而言,广东紫珠与日本紫珠遗传距离最近,聚类结果与形态学分类不一致,可作为广东紫珠系统发育的支持㊂作为重要原料药,广东紫珠资源不足,市场上采用大叶紫珠(FM163246)代替,两者在形态上有一定差异[14],ITS 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两者遗传距离0.038,聚类分析不在一分支,表明采用ITS 序列能很好将两者分开,但仅根据凭ITS 序列研究紫珠属种系关系是不够全面的,有关其系统分类与亲缘关系的研究尚结合其他DNA 分析手段做出更科学的评价㊂致谢:本研究得到江西省普通本科高校中青年教师发展计划访问学者专项支持,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陆续博士在数据分析中给予指导,在此一并致谢㊂参考文献:[1]王振华,杜勤.紫珠属化学成分研究及其临床应用[J].广东药学,1998,8(3):5.[2]马延升,朱兰翠.抗宫炎片临床进展[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14(10):69.[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Z].北京: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于华会,杨志玲,杨旭,等.药用植物种质资源ITS 序列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0,41(3):491-496.[5]李家敏.基于SRAP 分析的盘龙参DNA 提取[J].种子,2012,31(12):32-34.[6]CHEN S L,YAO H,HAN J P,et al.Validation of the ITS2re-gionas a novel DNA barcode for identify ing medicinal plantspecies[J].PLoS One,2010,5(1):e8613.[7]王洁,杨旭,杨志玲.不同产区厚朴nrDNA ITS 序列分析及亲缘关系鉴定[J].广西植物,2013,33(1):35-41.[8]王建波,张文驹,陈家宽.核rDNA 的ITS 序列在被子植物系统与进化研究中的应用[J].植物分类学报,1999,37(4):407-416.[9]SCHMIDT G J,SCHILLING E E.Phylogeny and biogeography ofEupatorium (Asteraceae:Eupatorieae)based on nuclear ITSsequence data[J].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2000,87(5):716-726.[10]张春,王晓丽,朱烨,等.中药当归及其混伪品的rDNA ITS 序列分析与鉴别[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1,29(2):218-224.[11]许亮,窦德强,王冰,等.牛蒡子及其伪品的ITS 序列分子鉴定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1,36(3):338-341.[12]朱爽,周林,黄楷鸿,等.毛钩藤和无柄果钩藤的ITS 序列分析研究[J].中草药,2010,41(10):1696-1700.[13]刘明航,朱芳明,刘峥,等.柳属植物ITS 序列分析[J].贵州林业科技,2012,40(4):30-35.[14]周日宝,刘笑蓉,唐丽君,等.RP-HPLC 法测定不同采收期广东紫珠㊁大叶紫珠中木犀草素的含量[J].中国药房,2011,22(23):2167-2168.图5基于ITS 序列的紫珠属11个种系统发育树(责任编辑屠晶)李家敏等:广东紫珠核糖体DNA ITS 序列分子鉴定2439广东紫珠核糖体DNA ITS序列分子鉴定作者:李家敏, 姜琼, 汪剑鸣, LI Jia-min, JIANG Qiong, WANG Jian-ming作者单位:宜春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江西 宜春,336000刊名:湖北农业科学英文刊名:Hu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年,卷(期):2014(10)1.王振华;杜勤紫珠属化学成分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1998(03)2.马延升;朱兰翠抗宫炎片临床进展 2004(10)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20104.于华会;杨志玲;杨旭药用植物种质资源ITS序列研究进展 2010(03)5.李家敏基于SRAP分析的盘龙参DNA提取 2012(12)6.CHEN S L;YAO H;HAN J P Validation of the ITS2 re-gionas a novel DNA barcode for identify ing medicinal plant species 2010(01)7.王洁;杨旭;杨志玲不同产区厚朴nrDNA ITS序列分析及亲缘关系鉴定 2013(01)8.王建波;张文驹;陈家宽核rDNA的ITS序列在被子植物系统与进化研究中的应用 1999(04)9.SCHMIDT G J;SCHILLING E E Phylogeny and biogeography of Eupatorium(Asteraceae:Eupatorieae)based on nuclear ITS sequence data 2000(05)10.张春;王晓丽;朱烨中药当归及其混伪品的rDNA ITS序列分析与鉴别 2011(02)11.许亮;窦德强;王冰牛蒡子及其伪品的ITS序列分子鉴定研究 2011(03)12.朱爽;周林;黄楷鸿毛钩藤和无柄果钩藤的ITS序列分析研究 2010(10)13.刘明航;朱芳明;刘峥柳属植物ITS序列分析 2012(04)14.周日宝;刘笑蓉;唐丽君RP-HPLC 法测定不同采收期广东紫珠、大叶紫珠中木犀草素的含量 2011(23)引用本文格式:李家敏.姜琼.汪剑鸣.LI Jia-min.JIANG Qiong.WANG Jian-ming广东紫珠核糖体DNA ITS序列分子鉴定[期刊论文]-湖北农业科学 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