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患者物理降温

合集下载

高热的物理降温方法

高热的物理降温方法

高热的物理降温方法
咱今儿就来聊聊高热的物理降温方法,这可真是个重要的事儿啊!
你想想,要是发了高烧,那感觉可真不好受,就像脑袋里有一团火在烧似的。

这时候物理降温可就派上大用场啦!
先来说说用湿毛巾擦身吧。

就好像给身体洗个凉水澡一样,用湿毛巾轻轻地擦拭额头、脖子、腋窝、大腿根这些地方,能把热度带走不少呢。

哎呀,这不就跟夏天热的时候冲个凉差不多嘛,能让人一下子凉快下来。

还有啊,冰敷也不错呢。

找个冰袋或者用毛巾包着冰块,放在那些容易发热的地方,就像是给身体请了个“小冰精灵”来帮忙降温。

但可别直接把冰放上去太久哦,不然会冻伤皮肤的,那就得不偿失啦!
退热贴也是个好东西呀!把它贴在额头上,就像给脑袋戴了个凉凉的小帽子。

它能持续地发挥作用,让热度慢慢降下来。

再说说多喝水吧,这可太重要啦!就好像给身体这个大机器加润滑油一样,水可以帮助身体更好地散热。

发烧的时候,身体里的水分流失得可快啦,不及时补充怎么行呢?
还有哦,要保持室内通风,让新鲜的空气进来,把那闷热的热气都赶跑。

这就好比给房间开了个大窗户,让里面的空气都清新起来。

另外啊,别穿太多太厚的衣服,不然热量都被捂在里面出不来啦!要让身体能畅快地呼吸,把热气都散发出去。

咱可别小看这些物理降温方法,有时候它们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呢!在去看医生之前,自己先采取这些措施,能让自己舒服一些,也能为治疗争取一些时间呀。

总之呢,高热的时候别慌张,这些物理降温方法就像是我们的小帮手,能帮我们缓解不适,让身体快点好起来。

大家一定要记住哦,可别等发烧了才想起来呀!。

育儿说:物理退烧的正确方法

育儿说:物理退烧的正确方法

物理退烧的正确方法物理降温是高热患者除药物治疗外,最简易、有效、安全的降温方法就是用25-50%酒精擦浴的物理降温方法。

用酒精擦洗患者皮肤时,不仅可刺激高烧患者的皮肤血管扩张,增加皮肤的散热能力。

物理降温还由于其具有挥发性,可吸收并带走大量的热量,使体温下降、症状缓解。

具体方法是:将纱布或柔软的小毛巾用酒精蘸湿,拧至半干轻轻擦拭患者的颈部、胸部、腋下、四肢、手脚心。

擦浴用酒精浓度不可过高,否则大面积地使用高浓度的酒精可刺激皮肤,吸收表皮大量的水分。

发烧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症状。

其实,它是体内抵抗感染的机制之一。

发烧甚至可能有它的用途:缩短疾病时间、增强抗生素的效果、使感染较不具传染性。

这些能力应可以抵消发烧时所经历的不舒服。

一般来说,发烧时体温不超过38度是不建议服药或者就医治疗的,可以在家通过物理的方法退烧,物理退烧的方法有很多,那么,究竟哪些是正确的退烧方法呢?物理退烧的正确方法1、补充液体当感到热时,身体会流汗散热。

但如果流失大多水分;例如发高烧时,身体会关闭汗腺,以阻止进一步的水分流失。

这使身体更难对付发烧。

解决之道就是补充液体。

除了白开水,医生们更偏好下列各种饮料。

①、果菜汁这些液体含丰富的维他命及矿物质,尤其是甜菜汁及胡萝卜汁。

如果你想喝番茄汁,应选用低钠的产品。

②、草茶虽然任何茶皆提供液体,但有些特别适合发烧时喝。

有一种是将等量的干百里香、菩提花(linden)及洋甘菊(chalnomiie)混合。

百里香有杀菌作用,洋甘菊减轻发炎,菩提花促进流汗。

将1茶匙的上述混合物故入1杯沸水,浸5分钟,过滤并趁温的时候喝,一天数次。

③、菩提花茶这茶单独喝也很好,有促进排汗以及退烧的功能。

将1大匙菩提花加入l杯沸水中。

依上述方法制备,趁热喝,一天数次。

④、柳树皮柳树皮含有丰富的水杨酸,这是与阿司匹林类似的化合物,被认为是"天然的退烧药。

"泡成茶,酌量饮用。

⑤、黑接骨木这是另一个传统的退烧药。

高热病人的物理降温措施及原理十条

高热病人的物理降温措施及原理十条

高温热浪天气来袭,高热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特别是对于老幼和体弱者来说更是一种严重的健康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及时采取适当的物理降温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将就高热病人的物理降温措施及原理进行深入探讨。

1. 温度适宜的环境在高热病人的治疗过程中,首要的物理降温措施之一就是提供一个温度适宜的环境。

保持环境的温度适宜可以有效地减轻病人的体温,并且有助于病人快速康复。

而在热浪天气下,最好保持室内温度在26℃以下。

2. 冷水敷布冷水敷布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物理降温方法,适用于急性高热病人。

在实施冷水敷布时,首先要用温水浸湿毛巾或布条,然后拧干后敷于高热病人的额头、颈部和腋窝等部位。

这样可以通过导热效应帮助高热病人体温降低。

3. 冷水浴对于高热病人,温水浴是一种效果显著的物理降温措施。

将高热病人浸入温水中,不仅可以立即降低病人的体温,而且还能舒缓病人的不适感。

4. 酒精擦浴酒精擦浴是一种常见的物理降温方法。

将酒精稀释后用丝绒布沾湿,然后轻轻擦拭高热病人的全身,可以有效地提高皮肤的散热效果,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5. 冷热交替浴冷热交替浴是一种疗法性的物理降温方法。

通过让高热病人在热水和冷水之间交替浸浴,可以达到刺激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降低体温的目的。

6. 蒸发性降温蒸发性降温是一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体表热量的物理降温方法。

可以使用冷毛巾覆盖高热病人的额头和颈部,或者使用风扇增加蒸发效果,来达到降温的目的。

7. 冰袋敷贴在高热病人的治疗过程中,可以将冰袋敷贴在高热病人的颈部和腋下等多汗部位,以帮助病人降温。

8. 口服冰片口服冰片是一种通过口腔气道和胃肠道带走体内热量的物理降温方法。

高热病人可以适量口服冰片,以帮助降低体温。

9. 饮水降温在高热情况下,饮水降温是一种简单但有效的物理降温方法。

高热病人可以适量饮用凉开水或盐水,以帮助体温降低。

10. 密切观察在进行物理降温措施的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高热病人的体温、脉搏和呼吸等生命体征。

物理降温的方法

物理降温的方法

物理降温的方法
1. 湿毛巾敷额头
将毛巾用温水浸湿,然后敷在额头处,待毛巾变凉后再重复浸湿,如此反复,直到体温降低。

2. 擦拭身体
用温水浸湿毛巾,然后擦拭身体血管丰富的部位,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通过水分的蒸发带走身体的热量,帮助降温。

3. 冰袋冷敷
将冰袋敷在额头、手腕、膝盖等部位,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

注意不要将冰袋直接敷在皮肤上,以免造成冻伤。

4. 酒精擦浴
将酒精稀释后,用毛巾蘸取少量酒精,擦拭额头、四肢等部位,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

但注意不要擦拭胸前区、腹部和脚心等敏感部位。

5. 温水浴
将身体浸泡在温水中,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

但注意水温不要过高,以免烫伤皮肤。

6. 退热贴
退热贴是一种方便的物理降温方法,可以直接贴在额头、太阳穴等部位,能够快速降温。

7. 多喝水
发烧时身体需要水分来维持正常的代谢功能,多喝水可以促进排尿,有利于身体散热。

8. 调节室温
适当的调节室温,可以让身体感到舒适,有利于降温。

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可以使用风扇或空调来降温。

9. 冷气空调
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可以使用冷气空调来降温。

但注意不要让空调风直接吹向身体,以免加重病情。

10. 注意饮食
发烧时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多吃蔬菜水果,避免油腻、辛辣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高热物理降温方法

高热物理降温方法
6.电子降温法:通过电子降温器来降温。
7.冷却剂法:使用各种类型的冷却剂来降温,如冰水,冰袋等。பைடு நூலகம்
在使用这些降温方法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高热物理降温方法包括:
1.浸泡法:将热的物体浸泡在冷水中,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物体的温度。
2.喷水法:将物体喷水降温,这样可以降低物体的热量。
3.通风法:通过通风来降温,这样可以降低空气的温度和物体的温度。
4.热传导法:通过热传导来降温,如将热物体放在导热性较好的物体上,这样可以降低物体的温度。
5.热沉降法:将热物体放置在空气中,这样可以降低物体的温度。

物理降温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物理降温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物理降温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一、物理降温的目的
1. 降低体温:物理降温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患者的体温,使其恢复到正常范围。

2. 缓解不适:发热会导致身体不适,如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

通过物理降温可以缓解这些不适症状。

3. 预防并发症:持续的高热可能会导致并发症,如抽搐、昏厥等。

物理降温可以降低体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二、物理降温的注意事项
1. 适用人群:物理降温适用于发热但精神状态良好的患者。

对于精神状态较差、有抽搐史或其他疾病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 降温方法: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包括温水擦浴、冰袋敷贴、退热贴等。

在使用这些方法时,应注意避免冻伤或局部皮肤过敏。

3. 水分补充:在进行物理降温的过程中,患者会通过出汗来散热,因此要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脱水。

4. 衣物选择:发热患者应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以便散热。

同时,要注意避免着凉,加重病情。

5. 监测体温:在进行物理降温的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以便及时调整降温方法。

6. 就医指导:如果患者的体温持续升高或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总之,物理降温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降温方法,但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适用人群、降温方法、水分补充、衣物选择、监测体温和就医指导等方面的问题。

如果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或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物理降温操作流程

物理降温操作流程

物理降温的操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了解并评估患者的状况:在开始物理降温之前,应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确定是否有任何禁忌症,如心脑血管疾病、体弱多病等。

2. 准备环境:关闭门窗,确保室内温度适宜,为患者进行适当的遮挡。

3. 核对医嘱和患者信息:在开始操作之前,核对医嘱和患者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4. 实施冰袋降温:取去冰棱角的冰块适量装入冰袋,放置于患者的前额、颈部两侧、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

观察局部血液循环和体温变化情况,放置时间不超过30分钟,以防发生继发反应。

5. 温水擦浴:将毛巾放于32-34度左右的温水中浸湿,取出拧干,缠于手上成手套状。

擦拭上肢、后背和下肢,每侧持续3-5分钟。

擦拭完毕半小时后测量体温。

6. 指导患者:告知患者在高热期间保证摄入足够的水分,采取正确的通风散热方法,避免捂盖。

7. 观察和记录:在整个过程中,观察患者的反应和体温变化,记录物理降温的效果。

8. 结束操作:在完成物理降温后,清理用具和场地,确保卫生安全。

请注意,在操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避免在枕后、耳廓、心前区、腹部、阴囊及足底部位进行物理降温,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同时,对于六个月以下的儿童、心脑血管病患者、体弱多病者不适宜进行物
理降温。

高热患者的处理措施

高热患者的处理措施

高热患者的处理措施引言高热是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的体温升高,通常指口腔体温超过38℃或腋下体温超过37.4℃。

高热患者可能伴有全身症状,如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严重时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因此,高热患者的处理措施十分关键。

处理措施1. 稳定患者的体温高热患者的体温必须及时进行降温。

常见的体温降温方法包括:•生理降温:给予高热患者冷却剂,如使用冷毛巾敷在患者的前额、脖子和腋窝等部位,以促进散热。

•药物降温:口服或静脉注射退热药物,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

•物理降温:使用物理降温方法,如水中浸泡,冷水浴或冷敷。

2. 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在处理高热患者时,必须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可能需要进行以下监测:•体温: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同时记录下来以便于后续的医疗评估。

•心率和呼吸:监测患者的心率和呼吸频率,以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否稳定。

•血压:定期测量患者的血压,以确保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神经系统评估:评估患者的神经状态,包括意识水平、反射和运动功能等,以排除中枢神经系统的异常。

3. 提供适当的护理和舒适度高热患者通常需要额外的护理和舒适度,包括:•水和营养摄入:饮食调整以提供高热患者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

同时,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防止脱水。

•舒适的环境:确保高热患者处于舒适的环境中,例如提供温和的室温和安静的休息环境。

•休息和睡眠:提供患者所需的休息和睡眠时间,以帮助恢复,减轻疲劳和乏力感。

4. 寻求医疗咨询和治疗对于高热患者,如果体温持续升高或出现其他严重症状,应立即寻求医疗咨询和治疗。

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情况,进一步评估患者的病情并制定适当的治疗计划。

结论高热患者需要及时的处理和护理,以稳定体温并提供适当的护理和舒适度。

同时,在处理高热患者时,必须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及时寻求医疗咨询和治疗。

高热患者的处理措施对于预防严重后果至关重要,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家人应密切合作,共同努力以确保高热患者得到适当的护理和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前准备
• 加水:检查水位计水位 水位应在最高和最低水位线之间(建议使 用软化水) • 将冰毯连接管将主机管接头连好 • 将温度传感器插头端插入主机侧板 将毯面上,铺好被皮平铺于患者身下(避开 骶尾部 ,尤其对于消瘦病人) ,用连接管将 主机管接头与毯面相应部位连接好。 • 置传感器: 将传感器探头端正确放入病人腋窝或是放 入肛门内,
物理降温禁忌
• 循环障碍 大面积组织受损、局部组织血液循环不良、 微循环明显障碍、皮肤颜色青紫者,以防 加重微循环障碍 • 组织损伤、破裂 冷可导致血液循环不良,增加组织损伤, 影响伤口愈合。特别是大范围的组织损伤 应紧急用冷
物理降温禁忌
• 水肿部位 冷会使血管收缩,血流减少,影响细胞间 液的吸收,故在水肿部位禁忌用冷。 • 慢性炎症或深部化脓病灶 因冷可使局部血流减少,妨碍炎症吸收
高热患者的物理降温
急诊科:宇 宙
物理降温定义
• 物理降温是采用物理的方法使体温下降, 是基础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 物理降温有局部和全身冷疗两种方法。局 部冷疗采用冰袋、冰帽机,通过传导方式 散热;全身冷疗可采用温水擦浴、乙醇擦 浴、冰毯方式,达到降温目的。
物理降温的目的
• 为高热患者降温。 • 为患者实施局部消肿,减轻充血和出血, 限制炎症扩散,减轻疼痛。 • 为患者实施头部降温,防止脑水肿,并可 降低脑细胞的代谢,减少其需氧量,提高 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
• 医用冰毯全身降温仪(简称冰毯机)降温法是 利用半导体制冷原理,将水箱内蒸馏水冷 却。然后通过主机工作与冰毯内的水进行 循环交换,促使毯面接触皮肤进行散热, 达到降温目的。
冰毯使用适应症
• 适应症:主要用于全身降温,广泛应用于 颅脑疾病术前、术后的亚低温及各种类型 的顽固性高热不退的病人。冰毯机全身降 温法分单纯降温法及亚低温治疗法两种。 单纯降温法适用于高热及其他降温效果不 佳的患者;亚低温治疗适用于重型颅脑损 伤。
设定+关 左+开,冰毯上会开始显示病人逐渐升高的 体温,一般需要5分钟 冰毯正式工作后和冰毯停止工作后我们都 应亲自确认。
注意事项
• 使用前检查水箱是否漏水,水箱内水量适 宜,水箱内水应现用现加,检查冰毯是否 漏水。正确连接电源、导水管及传感器, 导水管外用不导电的塑胶管包裹,以保护 安全。
注意事项
冰毯设定
• 确定“左”、“右” 我们把面对冰毯时的“左”、“右”定为 在冰毯设定中的“左”、“右”。
冰毯设定
• 以“左”为例: 设定+左 (冰毯的设定都是同时摁键) 左+上 机子会发出声音,提示设定开机温 度,即达到此温度冰毯启动 左+下 机子提示设定关机温度,即达到此 温度冰毯不发挥降温作用
冰毯设定
物理降温禁忌
• 禁忌部位 枕后、耳廓、阴囊等处禁忌用冷,以防冻 伤;心前区禁忌用冷,以防反射性心率减 慢、房室传导阻滞;腹部用冷易导致腹泻; 足心禁忌用冷,以防反射性末梢血管收缩 而影响散热,或一过性冠状动脉收缩。因 此,对高热降温者及心脏病病人应避免足 心用冷。
冰袋物理降温法
• 部位:前额、颈部、腋窝、腹股沟及腘窝 等血管丰富处。 • 时间:每次放置时间不超过30分钟,以免 局部冻伤或产生继发效应。长时间使用者, 休息60分钟后再使用,给予局部组织复原 时间。
冰袋物理降温法
• 注意观察局部皮肤变化,每10分钟查看一 次局部皮肤颜色,病人局部皮肤无发紫、 麻木及冻伤发生。 • 使用冰袋降温要经常更换部位,防止冻伤。 腋下冰袋降温后,腋温的测量不宜在50分 钟内进行。 • 使用过程中,检查冰块融化情况,及时更 换与添加。 • 冰袋完整、无漏水,布套干燥。
冰毯的使用
• 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如发生寒战、面色苍 白和呼吸脉搏血压变化时应立即停止使用, 如皮肤青紫等,表示静脉血淤积,血运不 良,应停止使用。 • 使用后要及时放出水箱内的水,以免形成 水垢或变质,影响机器性能。
谢 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