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一地理第二章 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一课时)》(中图版必修1)
第二章第1节第1课时《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中图版新课标必修一第二章第1节第1课时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红安一中石胜书
首先太阳辐射到达地球大气上界;
接着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受到大气对其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
最后太阳辐射到达地球表面,其中部分被反射,部分被吸收。
地表吸收的部分转化为热能,部分转化为化学能储藏于生物体内。
大气的受热过程主要表现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
过渡: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由低纬度向两极递减。
那是为什么呢?
我们刚才学过了,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所以说,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程越短,被大气削弱越少,温度越高。
规律:由低纬度向两极递减
成因: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程越短,被大气削弱越少
地球表面吸收太阳辐射,温度升高,自己成为一个辐射源。
根据辐射原理,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
短;物体的温度越低,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长。
太阳表面温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温度高,短波辐射,如太阳辐射
温度低,长波辐射,如地面辐射
今天我们学习了大气的受热过程,包括大气对太阳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大气运动课件 中图必修1

►强化训练
2.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废气和废
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
的小型热力环流,1)~(2)题。
栏
目
链
接
(1)市区与郊区相比,近地面(B)
A.气温高,气压高
B.气温高,气压低
C.气温低,气压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如果夜间多云,人们是否还需制造烟雾来防止作物 冻害?为什么? (4)请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新疆谚语“早穿棉袄午 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所呈现的现象。
栏 目 链
解析:(1)“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一是由 接 于受冷空气的影响,二是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导致气温低,故B选项正确。
(2)“烟气”的成分主要是CO2,它可以强烈吸收地面的 红外线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增强,近地面气温较高,
故A选项正确。
答案:(1)B (2)A
(3)不需要。原因是夜间多云,大气逆辐射增强,气温不
会太低,霜冻出现的几率小。
栏 目
链
(4)新疆地处内陆,气候干旱,晴天多,云量少。白天大 接
气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出
链 接
主要是由于(B)
A.大气吸收①辐射少 B.大气吸收②辐射少
C.地面吸收③辐射少 D.地面吸收④辐射少
解析:(1)热量的传递过程顺序是太阳—大地—大气;
(2)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3)青藏高原因海 栏
目
拔高空气稀薄,空气里的水汽、二氧化碳较少,对地
链 接
面辐射的吸收弱。
知识点二 大气运动
D.气温低,气压高
(2)为了减少对市区空气的污染,该城市火电厂厂址应选择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一节 课时4 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课件 中图版必修1

课时4 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
学习 目标 定位
1.了解气团、锋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分类和特点。 2.分析说明锋面、气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3.能够判读简易天气图,并进行天气特点及天气形势分析。
栏目 索引
基础知识导学 重点难点探究 随堂达标检测 教材活动指导
晚云势越重,风色越紧。吴用出帐看时,却早成团打滚,降下一天大
雪”;“那雪降了一夜,平明看时,约已没过马膝”。
材料二
冷锋、暖锋天气示意图。
(1)材料一描写反映的是冷锋过境还是暖锋过境?材料二中能正确反映这 次天气过程的是甲图还是乙图?
答案 这段话反映的是冷锋过境。材料二中甲图反映冷锋过境。
答案
(2)材料一中哪些描写为此锋过境时的天气?除了描写的天气外,此锋过境
反气旋
低气压(中心气压低, 高气压(中心气压高, 四周 顺时针向四周辐散
水平气流与风向
半 球 东部:偏南风 西部:偏北风 东部:偏北风 西部:偏南风
顺时针向中心辐合
逆时针向四周辐散
南半球 东部:偏北风 西部:偏南风 垂直剖面图 东部:偏南风 西部:偏北风
答案
2.锋
(1)图1为冷锋,冷气团推动暖气团移动,过境时会形成 降水 或多云天气; 过境后,气温会有所 降低 。 (2)图2为 暖锋 ,暖气团推动冷气团移动,过境时可能会 连续几天下雨或有 雾;过境后,气温会 升高 。 (3)若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呈准静止状态,则为 准静止锋 ,常形成 阴雨连绵 的天气。
后,还会出现什么天气?
答案 “次日彤云压阵……降下一天大雪”,描述的是冷锋过境时的天气 状况。锋面过境时,天气活动频繁,先是云,后为雪。冷锋过境后,冷气 团取代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降低,天气转晴。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课时1)课件中图版必修1

(2)晴朗的天空为什么呈蔚蓝色?云层对太阳辐射有何影响? 答案 空气分子对太阳辐射可见光中的蓝色光散射最强,所以晴朗的天 空多呈蔚蓝色。 云层能反射太阳辐射,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反射作 用越强。 (3)为什么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 答案 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的尘埃较少,晴天较多,日照 时间较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
教材P35 思考 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大气保温作用差,气温较低;阴天的夜晚云 较多并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增强大气保温作用,气温较高,故晴朗的早晨 比阴天的早晨更凉一些。 教材P45 复习题 1.描述大气保温作用原理: 大气保温作用大致可分为四个过程:①太阳辐射透过大气使地面热量增加 而升温;②地面增温后以长波辐射方式将热量传导给大气;③对流层大气 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了绝大部分地面长波辐射使大气增温;④大气增 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其中大部分以逆辐射方式将热量传给地面,
答案
反思归纳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吸收作用:大气对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得很少。如下图:
(2)反射作用:云层和较大的尘埃,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较明显,且云 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如下图:
(3)散射作用:当太阳辐射在大气中遇到空气分子或细小尘埃时,太阳辐 射的一部分能量便以这些质点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散射开来。如下图:
削弱作 代号
用
云层
成因或特可性见光
散射
空气分子
反射作
A
大气中的 臭氧和较大的尘埃对
用
红外线
的作用
作 大气中的 B
用用
或细小尘埃对可见光的作
吸收作 具有选择性:
强烈吸收紫外线;水汽和答案
(1)经大气削弱作用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主要是可见光 部分。 (2)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由低纬向高纬 递减。 4.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大地暖大气:图中E为 地面辐射 ,它经过大气时,几乎全部被水汽 和 二氧化碳 吸收。地面 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 (2)大气还大地:图中F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 作用。 5.意义: 缩小 了气温的日较差,为生物的生长发育和人类活动提供了适 宜的温度条件。
2015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复精

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 夏季长江流域的伏
地区的台风天气就是发展 旱;我国北方秋高
强烈的热带气旋
气爽的天气
举一 反三
3.下面四幅图能反映北半球台风气流运动特征的示 意图是( )
举一 反三
解析: 气旋中心气流辐合上升,北半球逆时针流向。 答案:D
教材P32学习指导 提示:
3.锋面系统是影响天气变化的主要因素,对世界和我国 降水量的变化及旱涝灾害的发生有着深刻的影响。气旋多阴 雨天气,反气旋多晴朗干燥天气。
锋面为冷暖气体的交界面,有一定的厚度,总向冷 气团一侧倾斜。锋面与地面之间的交线叫锋线。
(1)锋的分类:按锋两侧气团移动的特点,可把锋分 为三类——冷锋、暖锋、准静止锋。
冷锋指冷气团势力较强,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 暖锋指暖气团势力较强,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
知识 精讲
准静止锋是由于冷暖气体势力相当形成的,常常带 来连续的多云和降水天气。影响我国天气的准静止锋主要 有江淮准静止锋和昆明准静止锋。长江中下游地区在 6月 份受江淮准静止锋的影响形成梅雨天气。贵阳在冬半年受 昆明准静止锋影响,多阴冷潮湿的天气。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 和能量交换
第一节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第三课时 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
师生 互动
读图。
知识点1 锋面系统
师生 互动
【思考】 (1)图中锋面下方为冷气团还是暖气团?为什么? (2)图A中主动的是什么气团?图B中主动的是什么气团? (3)两幅图中气团的运动方向有什么区别? (4)冷暖气团相遇天气有何变化?
(2)反气旋近地面为高压,空气从中心流向四周;垂直 方向上空气辐合下沉,因为海拔降低,气温升高,水汽不 易凝结,天气晴朗。
知识 精讲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1《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大气的受热过程》(共24张PPT)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对地面的 保温作用
大气上界 削弱作用
2 种作用:
地
3 种辐射:
面 吸
3 个过程:
收
大 气 辐 射
水汽、CO2 射向宇宙 大 气 吸 收
地面增温 太阳暖大地
大气逆辐射
大气还大地
大地暖大气
实验1:
◆实验分析
B
A较B温度高 地面(土层)能吸收太阳辐射升温再使箱内大气较快升温。 地面是低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散射 H2O CO2
【学以致用:运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解释下列现象】
➢ 现象1 :严重的雾霾时,能见度低。 ➢ 现象2 :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 现象3 :清晨,阳光未照进教室,教室却是明亮的。 ➢ 现象4 :交通信号灯“红灯停” ➢ 现象5:南极臭氧空洞扩大到了阿根廷火地岛,政
府要求岛上居民出门时必须带墨镜和遮阳帽。
小组活动:辐射旅行
假设你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或大气辐射 的一种,让大家了解一下你愉快的旅途吧!
例如太阳辐射:我是太阳辐射,我的能量 来自于……,我在前往……的旅途中遇到 了……发生了……;最后我把热量给了……
请结合所学,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分角色分别扮演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或大气辐射,画图描述三者之间在大气的受热过程中的
人造烟幕可以增强大气逆辐射,起到 保温作用。
◆练习2
为什么月球表面昼夜温差比地球大得多?
“动手学地理”实验1:
B 观察,A、B实验条件有何区别? 猜想,A、B气温有何差异?
“动手学地理”实验2:
透明塑料盖
C
观察,A、C实验条件有何区别? 猜想,A、C气温有何差异?
气温
气是指大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5分,共5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a~e表示的辐射中,属于短波辐射的是( )
A.a
B.b
C.c
D.d
2.a~e中,表示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是( )
A.a
B.b
C.c
D.d
3.当大气中云量和水汽含量增加时( )
①箭头Ⅰ可能增强②箭头Ⅱ可能增强③箭头c可能增强④箭头a可能增强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下图所示是某滨海地区陆地和海洋表面气温日变化的曲线图,读图,回答4~5题。
4.有关图中描述正确的是( )
A.曲线①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
B.曲线②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
C.曲线①所示日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昼夜长短所致
D.曲线②所示日温差小的主要原因是纬度所致
5.影视片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海风吹拂面部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人翁的快乐心情,如果你是导演你会在该海滨选择什么时间段来拍摄该情境( )
A.18时~次日7时
B.8时~当日16时
C.16时~次日8时
D.6时~次日18时
6.下列图中的纬度相同的四地,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7.下面少数民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高山族人说:“我们这里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最强”
B.鄂伦春人说“我们这里纬度高,夏季白昼长,日照长,故太阳辐射最强”
C.维吾尔族人说:“我们这里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晴天多,云量少,太阳辐射最强”
D.藏族人说:“我们这里地势高,空气稀薄,尘埃少,水汽少,晴天多,日照时数多,因此太阳辐射最强”
沈阳中心气象台某年3月12日5时55分发布大雾橙色预警信号:目前丹东市区已经出现能见度为100米的浓雾,预计还将持续3~4小时,请注意防范。
据此回答8~11题。
8.深秋初冬时节,是大雾的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昼夜温差加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昼夜温差加大,水汽易凝结,晴好天气又提供了足够的扬尘颗粒
9.白天大雾天气,空气能见度降低,这主要是由于( )
A.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吸收作用
B.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
C.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散射作用
D.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折射作用
10.大雾看起来轻盈神秘,其实危害无穷。
下列关于大雾带来的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导致恶性交通事故的发生
B.连续雾天利于污染物扩散
C.使呼吸道疾病与关节、腰腿痛等发病率显著增加
D.导致高压线路短路和跳闸
11.关于对大雾灾害的预防,说法错误的是( )
A.加强监测、预报和预警
B.禁止人们大雾天出行
C.加强雾害发生时的舆论宣传
D.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雾应急工作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12题18分,13题27分,共45分)
1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大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 。
(2分)
(2)用箭头在图上标出环流模式。
(2分)
(3)甲、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
(2分)
(4)一般情况下,甲、乙两地对应的天气状况分别是:甲地,乙地,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
(6分)
(5)假若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则甲、乙之间的风向为,丙、丁之间的风向为。
(4分)
(6)假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________地。
(2分)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面是北京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和北京城市环流模式图。
材料二在北京举行的第29届奥运会,被称为“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使中国在
世界中的威望大大提高。
此次奥运会之所以受到如此高的评价,与北京市大力开展环境治理、大搞植树造林活动密不可分。
(1)读图,说出北京市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特点)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8分)
(2)根据图中所示的信息,用箭头画出北京市的热岛环流示意图。
(3分)
(3)根据城市热岛环流的特点,北京市规划的造林重点应选在图中A、B、C三地中的________地,其对北京市环境治理的主要作用是什么?(8分)
(4)北京市要把大气污染严重的某大型企业从城区迁出。
根据城市热岛环流的特点,最适合该
企业的新厂址应选在图中的A、B、C三地中的________地,该新厂址对北京市环境保护的主要
意义是什么?(8分)
答案与解析
1.A太阳辐射、大气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中,只有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其余均
为长波辐射。
2.C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是大气逆辐射,它将地面辐射的热量大部分又返还地面。
3.D 当大气中云量和水汽含量增加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大气逆辐射增强。
4.B
5.B
海洋与陆地的比热容不一样,海洋的温度日变化比较和缓,曲线①所示日温差大的主要原
因是陆地热容量小所致。
海风从海洋吹向陆地,说明陆地温度高气流上升,海洋温度低气流下沉,这样风才从海洋吹向陆地,所以在海洋温度低于陆地温度期间,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6.D 解析:分析同纬度各地昼夜温差的大小,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一是地球表面性质的
差异,由于海水与陆地比热容的不同,海水的比热容大,气温的日较差较小;
二是大气热力状况的差异,因为阴天多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较低,而
夜晚大气逆辐射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较高,因而昼夜温差小。
四图比较,昼夜温差
最大的是晴天的陆地上,最小的是阴天的海洋上。
7.D 青藏高原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加上晴天多,日照时间长,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
辐射削弱得少,太阳能资源最丰富。
台湾因雨季长,降水多,太阳能资源并不丰富;东北和新
疆因为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太阳能资源也比青藏地区少。
8.D
深秋初冬,天气晴朗干燥,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保温作用差,地面热量散失的多,水汽易凝结。
白天,晴朗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较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
较高,强烈的上升气流将地面的沙尘带到天空,可以作为水汽的凝结核。
9.B白天大雾,云层厚,大雾对太阳辐射反射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空气能见
度降低。
10.B大雾造成近地面层能见度低,对航空、公路交通、海洋船运来说都是高危险天气;大雾出现时,大气停滞少动,连续雾天会导致污染物难以扩散,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及生命。
由于湿度过大,人们呼吸不畅,心情抑郁不安,呼吸道疾病与关节、腰腿痛等发病率显著增加。
雾滴附着在输电线路瓷瓶、吊瓶等绝缘设备表层,使输变电设备绝缘性能下降,导致高压线路短路和跳闸,造成“污闪灾害”。
11.B 交通部门要增强防御雾害意识,对交通枢纽和交通干线根据大雾的能见度水平和路面状况,科学合理地采取限速、限量和封闭措施。
而不是限制人们的出行。
12.(1)乙、甲、丁、丙
(2)如下图
(3)甲
(4)阴雨天气晴朗天气乙
(5)东北风西南风
(6)乙
解析:由于地面冷热不均,气温较高处气流上升,气温较低处气流下沉,而对同一地点而言,高空与近地面的气压状况相反,据此可判断第(1)、(2)、(3)题。
(4)低压控制下多阴雨天气,高压控制下多晴朗天气,故低压控制下的气温日较差小于高压控制下的气温日较差。
(5)根据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右偏判断。
(6)城市中心区气温较郊区气温高,据此可判断表示郊区的是乙地。
13.(1)由市区向郊区递减市区人口密集,人类活动释放人为热较多。
(2)图略。
(3)B 新鲜空气输入市区。
(4)C 避免城市风将大气污染物带入市区。
解析:由于城市人为释放热多,城区出现“热岛”效应,形成城市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其方向为:近地面空气从郊区流向城区,高空空气从城区流向郊区。
造林重点应在B处,它可以净化空气,给城区输送新鲜空气。
工厂应建在C处,避免对城区造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