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二)

合集下载

三字经2

三字经2

嬴秦氏,始兼并。
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
至孝平,王莽篡。
光武兴,为东汉。
四百年,终于献。
魏蜀吴,争汉鼎。
号三国,迄两晋。
宋齐继,梁陈承。
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
宇文周,兴高齐。
迨至隋,一土宇。
不再传,失统绪。
唐高祖,起义师。
除隋乱,创国基。
二十传,三百载。
号三皇,在上世。
唐有虞,号二帝。
相揖逊,称盛世。
夏有禹,商有汤。
周文武,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
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
八百载,最长久。
周共和,始纪年。
历宣幽,遂东迁。
周道衰,王纲坠。
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
五霸强,七雄出。
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
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
此动物,能飞走。
稻梁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
爱恶欲,七情俱。
青赤黄,及黑白。
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
此五味,口所含。
膻焦香,及腥朽。
诗既亡,春秋作。
寓褒贬,别善恶。
三传者,有公羊。
有左氏,有谷梁。
尔雅者,善辨言。
求经训,此莫先。
古圣著,先贤传。
注疏备,十三经。
左传外,有国语。
合群经,数十五。
经既明,方读子。
撮其要,记其事。
五子者,有荀扬。
文中子,及老庄。

三字经二年级下册

三字经二年级下册

三字经二年级下册三字经二年级下册第一章:孝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之情。

我们要记住"父母恩,别难忘"的真理,要学会关心父母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在家中做家务劳动,是对父母的一种孝敬;在学校要听从老师的教导,遵守校规,是对父母的一种孝顺;在社会上要孝顺他人,乐于助人,这也是对父母的一种孝道。

只有懂得孝顺,我们才能成为一个有责任感、仁爱心的好孩子。

第二章:爱爱是一种强烈的感情,不仅仅是对父母、亲人的爱,还包括对朋友、同学以及大自然的爱。

我们要懂得感恩的心,对身边的人和事物怀有真诚的爱。

在家中要和兄弟姐妹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在学校要友好待人,关爱同学,不欺负弱小;在社会上要尊重他人,热心帮助有困难的人。

只有用爱心对待身边的一切,我们才能成为一个善良、勇敢的好孩子。

第三章:诚诚是一种真实、真诚的品质,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之一。

我们要用诚实的态度对待一切。

在学习上要诚心对待,虚心向老师和同学学习;在交友中要真诚待人,不虚伪、不说谎;在做事上要实事求是,言行一致。

只有做到诚实守信,我们才能成为一个让人信赖、可靠的好孩子。

第四章:礼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对他人的尊重和礼仪之情。

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的权益和自尊心,在家中尊敬父母,尊重长辈;在学校礼貌待人,不说粗话,不捉弄同学;在社会中要遵守公共秩序,尊敬他人的劳动成果。

只有懂得尊重他人,我们才能成为一个有教养,受人尊重的好孩子。

第五章:信信是一种对人对事都能真实可信的态度,是一个人坚守承诺的品德。

我们要做到言出必行,信守承诺。

在家中要做到言行一致,履行自己的家庭责任;在学校要遵守纪律,履行自己的学生责任;在社会上要守法守信,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只有信守自己的承诺,我们才能成为一个充满信誉,值得信赖的好孩子。

总结:通过学习《三字经》的内容,我们能够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

孝、爱、诚、礼、信,这些美德是我们成为一个有责任感、善良、诚实的好孩子的基石。

三字经节选二年级下册

三字经节选二年级下册

三字经节选二年级下册三字经节选二年级下册一、仁孝忠信节选仁者爱人,孝者敬亲,忠者忠于国家,信者诚实守信。

这是我们中国古代儿童必须要学习的四个基本品质,它们被称为是社会道德的基石。

仁者爱人,就是要善待他人。

我们要懂得尊重他人,没有人比我们更优秀,我们也不能看低他人。

我们要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与他人和睦相处。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孝者敬亲,即是尊敬父母。

我们要对父母心存敬意,孝顺他们。

无论是在言语上,还是在行动上,都要尽力让父母快乐。

父母是我们的恩人,他们为我们付出了很多,我们要用行动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

忠者忠于国家,就是要热爱自己的祖国。

我们要尊重国家的法律,遵守社会的规范,努力学习知识,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崛起做出贡献。

作为未来的公民,我们要明白国家的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做到真正的忠于国家。

信者诚实守信,诚实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

我们要讲信用,言行一致,兑现自己的承诺。

只有诚实守信的人,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同时也是为了自己能够立足于社会,赢得成功。

总之,仁、孝、忠、信是我们古代圣贤所倡导的美德,也是每个儿童必须要孜孜不倦去追求和培养的。

通过坚持这些美德,我们能够成为一个有道德、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

二、智勇和谦节选智者善思考,勇者敢于担当,和谦者虚心学习。

这是我们中国古代儿童必须要学习的三个品质,它们是成为一名优秀人才的关键。

智者善思考,就是要善于思考和解决问题。

当我们遇到困难或挑战时,不要急于放弃,而是要冷静分析,深入思考,寻找解决办法。

通过善于思考,我们能够不断克服困难,提高自己的能力,并为他人解决问题提供帮助。

勇者敢于担当,就是要敢于承担起责任。

当我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要退缩,而是要勇敢地面对。

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要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勇敢地迎接挑战。

只有敢于担当,我们才能在成长中不断进步,实现自己的价值。

和谦者虚心学习,是指要保持谦虚的态度和心态。

三字经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教案(二)

三字经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教案(二)

三字经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教案(二)教案:三字经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教学目标•了解《三字经》的教育意义和价值•理解“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的教导•掌握相关词语的含义和正确用法•培养学生的礼仪观念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学内容1.介绍《三字经》及其教育意义(5分钟)–结构:简介、作者、课文内容–作用:启蒙教育、道德培育2.解读“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10分钟)–分析:字词解释、含义理解–探讨:学习的适宜时机和对象选择3.例举相关案例和故事(15分钟)–选取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典故–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遵循这样的原则?4.讨论学习的适宜时机和对象选择(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引导并总结相关观点和结论5.情景演练与角色扮演(15分钟)–设定情境并指导学生扮演角色–角色:子、幼儿、长者等–引导学生体验和理解“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的道理6.总结与评价(10分钟)–课堂回顾:重点内容概括–学生评价:感受、收获和思考–教师点评:重申教育目标和重要观点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小组讨论与情景演练互动•学生扮演角色参与互动•思维导图与总结概括师生活动安排与时间分配•介绍《三字经》及其教育意义:5分钟•解读“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10分钟•例举相关案例和故事:15分钟•讨论学习的适宜时机和对象选择:15分钟•情景演练与角色扮演:15分钟•总结与评价:10分钟教学资源•《三字经》教材或课件•经典文学作品及相关故事材料•学生角色扮演材料•思维导图模板教学评价•学生在讨论和情景演练中的参与度和表现•学生在总结与评价环节中的思考和回答•教师对学生答案和观点的评价扩展延伸•学生自主阅读《三字经》并撰写读后感•邀请长者或教育专家进行讲座或座谈会•组织学生进行礼仪培训或演讲比赛以上为教案的基本架构,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可以适当调整和补充。

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通用新版三字经2昔孟母择邻处

通用新版三字经2昔孟母择邻处

dòu yàn shān yǒu yì fānɡ
窦 燕 山,有 义 方。
jiào wǔ zǐ mínɡ jù yánɡ
教 五 子,名 俱 扬。
【启示】
仅仅教育,而没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好的方 法就是严格而有道理。窦燕山能够使五个儿子和 睦相处,都很孝敬父母、并且学业上都很有成就, 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开的。
xī mènɡ mǔ zé lín chù
昔 孟 母,择 邻 处。
zǐ bù xué duàn jī zhù
子 不 学,断 机 杼。
dòu yàn shān yǒu yì fānɡ
窦 燕 山,有 义 方。
jiào wǔ zǐ mínɡ jù yánɡ
教 五 子,名 俱 扬。
再读一读
dòu yàn shān yǒu yì fānɡ
窦 燕 山,有 义 方。
jiào wǔ zǐ mínɡ jù yánɡ
教 五 子,名 俱 扬。
【译文】
五代时,燕山人窦禹均很会教育孩子,他 的五个儿子声名远。
窦燕山,有义方
五代时,燕山人窦禹均很会教育孩子
教五子,名俱扬
他有五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教导的很成功,都声名远扬。
教 五 子,名 俱 扬。
一起读一读
xī mènɡ mǔ zé lín chù
昔 孟 母,择 邻 处。 子zǐ 不bù 学xué,断duàn机jī杼z。hù
【词语注释】
【昔】从前。 【孟母】孟子的母亲。 【处】安家居住。 【机杼】织布机上牵引纱线的梭子。
xī mènɡ mǔ zé lín chù
昔 孟 母,择 邻 处。 子zǐ 不bù 学xué,断duàn机jī杼z。hù
昔 孟 母,择 邻 处。 子zǐ 不bù 学xué,断duàn机jī杼z。hù

三字经第二章

三字经第二章

三字经第二章一、背景介绍《三字经》是中国古代一本通俗易懂的启蒙读物,由王懿荣编写于宋代。

它以三字一句的形式,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历史、道德伦理等方面的简明阐述,帮助人们掌握基本知识并培养良好的品德。

第二章《人之初》是《三字经》中的重要章节,深入探讨了人的起源、性情和教育的重要性。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详细解读第二章的内容。

二、人之初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这一章的开篇以最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人性的善良本质。

人的初生状态具有善良的天性,没有恶的倾向。

然而,由于环境和教养的不同,人们的习惯和行为会有所差异。

1. 天性善良天性善良指的是人类的本性本质具有善良的特点。

每个人在出生时都没有嫉妒心、贪婪心等负面情绪,只有纯真和善良。

这说明人类天生具备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而恶行与恶习都是在后天形成的。

2. 性相近,习相远虽然人的本性相近,但习惯却因个人环境和教育的差异而不同。

这意味着人们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环境和教育对性格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一个人处于良好的环境中,接受良好的教育,便能培养出优良的品质和道德;反之,如果一个人成长在恶劣的环境中,接受不良的教育,可能会产生恶习和不良行为。

三、教育的重要性《三字经》在第二章中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它对塑造人的品质、培养正确行为习惯起着重要的作用。

1. 早期教育人在成长过程中,尤其是在早期阶段,教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家庭和学校是最主要的早期教育场所,父母和老师是最直接的早期教育者。

良好的早期教育能够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出自律、自强和真诚的品质。

2. 终身教育教育不仅仅局限于早期阶段,终身教育也具有重要性。

终身教育是指在整个人生过程中不断学习、提升自我的过程。

通过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经验,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不断完善自己的品质和能力。

四、培养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第二章的最后部分提到了培养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这对人的成长和社会和谐至关重要。

三字经第一二段内容

三字经第一二段内容

《三字经》的第一二段第一段: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第二段: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二年级朝读经典(上册)唐诗宋词100首、三字经必背

二年级朝读经典(上册)唐诗宋词100首、三字经必背

目录(二年级上学期)一古诗选读1﹑《夏日绝句》…………………………………………………(宋)李清照2﹑《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3﹑《登乐游原》…………………………………………………(唐)李商隐4﹑《易水送别》…………………………………………………(唐)骆宾王5﹑《问刘十九》…………………………………………………(唐)白居易6﹑《赠刘景文》…………………………………………………(宋)苏轼7﹑《山行》………………………………………………………(唐)杜牧8﹑《回乡偶书》…………………………………………………(唐)贺知章9﹑《赠汪伦》……………………………………………………(唐)李白10﹑《终南望余雪》………………………………………………(唐)祖咏11﹑《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12﹑《早发白帝城》………………………………………………(唐)李白13﹑《枫桥夜泊》………………………………………………(唐)张继14﹑《早春》………………………………………………………(唐)韩愈15﹑《暮江吟》…………………………………………………(唐)白居易16﹑《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二《三字经》选读17三字经(一)18三字经(二)19三字经(三)20三字经(四)21三字经(五)1.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1.人杰:人中的豪杰。

2.鬼雄:鬼中的英雄。

3.项羽: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战中,兵败自杀。

4.江东: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

【译文】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2.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注释】1.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琢:雕琢。 亲:亲近、尊敬。
器:有用的材料。 师:老师,师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义:道义,伦理。 礼:礼貌。
少:年少。
香:黄香,东汉湖北安陆人,博通经典,官到尚书令。 执:指应该做的事。
九:九岁。
融:指孔融,东汉鲁国人。 弟:即悌,弟弟敬爱哥哥,名词当动词用。 长:兄长。 知:明白。 首:首先、最先。 孝:孝顺父母、友爱兄长。 见:眼睛见到。 闻:耳朵听到。 数:数学、算术。 文:文字、文理。
《三字经》
<南宋>王应麟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 为有用之材。
[故事] 东汉时,有个九岁的小孩——黄香。他非常的孝顺父亲,为了不让父亲太劳累,所有的家务 事都是由自己动手做的。 夏天时,他会用扇子把席子给扇凉了,再请父亲上床睡觉。天气变冷了,黄香总会在父亲睡 觉前,把被窝躺暖之后,才让父亲入睡。 黄香这种孝行,没有多久便传遍了整个县城,大家都夸黄香是个孝顺的孩子。这种孝顺的行 为,的确很令人钦佩。 和黄香同一个时代,有个叫孔融的小孩。有一天,父亲的朋友送来一篓子的梨子,父亲要孔 融拿一个去吃,孔融就在一堆梨子里挑了一个最小的,父亲很讶异地对他说: “孩子,你怎么不挑大的,反而挑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 “爹,我的年纪最小,应该吃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孔融这种友爱兄长的行为,的确很值得我们效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