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红印花邮票的八问八答

合集下载

保护邮票的小知识

保护邮票的小知识

邮票的日常保养与维护1.邮票辩伪的必备工具常用的辩伪工具有放大镜、量齿尺、紫外线灯等。

集邮用放大镜放大倍数一般在3倍到6倍左右。

由于许多假邮票都是用胶版印刷的,网纹线数一般在每英才210线以下,而真邮票的网纹线数每英才在250线以上。

因此,用放大镜观察邮票印刷的清晰度就可辩明真伪。

量齿尺是用来检查邮票齿孔度数的尺子。

使用时把邮票齿孔与量齿尺上的齿孔对齐就可测出齿孔的度数,如果发现邮票齿孔度数与发行部门公布的度数不符,就可以认为是伪品。

此外,用紫外线灯和水印检验器也可辨别邮品真伪。

用紫外线灯照磷光邮票,可以照出磷光条杠。

用水印检验器不仅可以检查邮票中的水印和磷光条杠,还可以检查出邮票中的重打齿孔、修补、揭薄等痕迹2.保护邮票“四防”(1)防潮湿。

邮票潮湿即会引起霉变、沾粘。

保护时,应将集邮册立式放在防潮的木柜内,柜底还应放置干燥剂。

(2)防霉变。

黄霉季节,一般不宜翻阅邮册。

待霉雨后,可趁夕阳西下时分,将邮册立置散开逆风吹拂10到15分钟即可。

(3)防樟脑。

邮票色彩遇樟脑挥发气体时,会引起化学反应而造成变色、褪色。

因此,邮票严禁放在樟脑箱内。

(4)防平压。

邮册平叠一堆存放邮票易沾粘。

因此,防压是防沾粘的一项措施。

3.怎样保护邮票(1)忌用手指触摸邮票,尤其是手上有汁渍时,容易使邮票变潮变质。

拣取邮票用清洁平滑的邮票镊子,注意不要损坏齿孔。

(2)从信封上揭取信销票时,应用水浸透轻轻揭取,切忌用热水浸泡或硬性撕扯。

如背面有残胶、糨糊,应洗刷干净,洗净后用吸水纸吸干水分,平贴在玻璃上或夹入书本中。

(3)邮册应存放于干燥而通风的地方,必要时可使用干燥剂或在邮票背胶上轻轻擦一层薄而匀的滑石粉。

(4)邮票、邮册都不要在阳光下曝晒,那样邮票容易褪色,邮册易发生弯曲。

(5)邮册应尽量选用带有护邮夹或护邮袋的插票册,保护邮票清洁平整。

(6)不要频繁移动邮票,避免齿孔和四角损坏和票面污染。

4.怎样除邮票上的蓝墨水邮票表面沾有了蓝墨水时,将小苏打和漂白粉等量融入水中,然后把邮票放入,墨迹便可除去。

九问

九问

集。 让我 哭笑不 得的是 《 山》中的一 黄
枚 “ 梦笔生花”邮票 , 被家人拿去贴信。 最后 , 我只好 到邮市花高价买了一枚 补
1 8 年我离休后 加入了老年 集邮 齐 。 8 9
包”“ 仙岛” 。 牌 这些烟盒里都装有中国 协会 和京华极限集邮研究会。结交了一 文学名著和动物的 “ 片” 我经常把它 些邮友, 烟 , 不断向他们请教, 开拓 了自己的 们收集起来, 自己赏玩儿 。 从那时起便养 眼界。我经常去邮市买一些外 国邮品, 成了爱好各种小物品、 纪念品的习惯。 在邮市与各路 “ 神仙 ” 接触 多了, 深深体 我收 集世界遗 产极 限片。2 世纪 0 9 年代后期 , 0 从东北友人寄来 的销售 目
人物
郭 胜 : 31 生 , 1 9 年 1 4 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 91 军, 曾任 某部政 治部 副主
任。 9 8 1 8 年离休 。主要 收
集 极 限片, 编邮集 曾获 所
奖。
九 问
嘉宾 : 郭胜
每 我 黄 黄 1您 集 邮的起 因是 什么 ? 谁是 诉部 队的军 邮站 , 次来新邮票都给我 票 的 影 响 , 先 后 编 过 “ 山 云 … ‘
您最钦佩 的集 邮家 ?
留一套 。 这些 邮票都贴信寄给亲友了。
山松 ” “ 9 7 山极 限 片 ”的一 框 邮 19黄
只有文7 毛主席诗词》自己特别喜欢 , 《
小时候 , 父亲在县 城的高小 当校 寄 出后叮嘱亲友把邮票剪下再寄给我 , 我 长。 他还兼 做授课 老师, 晚上备课 时常 这套信销票我至今还收藏在册。 抽烟 。 记得他抽的烟 有 “ 哈德门”“ 红锡
中国 之晨 》的过 程 中, 涉及 “ 反、剿 推着轮椅送我 , 镇 准时参加每月一次的活 工 关 节 , 因 对 植 入 的 假 腿 排 异 , 年 又 十 匪” 的内容 , 素材 缺乏 。 两年前, 湖北的 动 。另外 , 我还参加老 年集 邮会极 限研 问先 后 做 了 四次 大手 术 。 终 还 是 因恶 最

红印花四宝的来龙去脉研究

红印花四宝的来龙去脉研究

格 于 习 惯 下来 , 一直 到今 天 。 ”。 虽 然 中 国 人集 邮是 受 _ 曲方人 影 下面数 枚 而 已 ,原 为 菲纳 根收 藏 ,其 邮集 拍卖 时被英 围 台维 德 爵
响 ,但 此说 也未 免太 过极 端 。 与此 同 时 ,还 有 很 多人也 提 出 了 自己 的意 见, 可 五花 八 士 购得 。
红 印花 当伍元 ,多用 于汇 票 上 ,真 正作 为 邮政销 印的 十分 罕
又 各 抒 己见 。例如 署 名 “ 忆媚 ”者提 出 : “ 余 以为无 论 其 为红 印 见 ,其倒 盖相 传有 七 十余 枚 ,但在 红 印花 四宝之 中 ,相对 较 为 易
花 为 万寿 ,均 不 应列 入华 邮四宝 , 以此 类 亦犹 之 临时 中立 ,珍 得 ,价值 也 不如前 三者 ,有 人 曾提 出用 “ 小 肆分 复 盖 ”代替 之 。 品极 多 ,列其 一 二 则挂 一漏 万 , 一 一 ‘ 列 入 ,则 虽十 宝八 宝 尤不 能 周今 觉 当年 也认 为 “ 小 肆分 复盖 ”极为 珍贵 。早年 各种 集 邮 日录 容 之 。反 不 如听 其各 张一 军 ,择 其 能与 二元 富 门倒 印抗 衡者 ,列 对 此 票都 没有 提及 ,直 ̄ j 1 9 2 6 年 纽 约邮 展 ,美籍 华 邮收 藏家 将 其
成~ 军 。如 是则 万 寿、 红 印花 、临 时 中立 四宝 四者 , 互相 对峙 ,
旧票 付展 ,才 引起集 邮 界注 意 ,据考 证 仅十 余 枚 ,珍稀 程度 犹 在
小一 元之 上 。虽 然 “ 当伍 元倒 盖 ”价值 不如 其 它三 宝 ,但 其实 寄
将 为华 邮中珍 品荟 萃之 所矣 ,望 诸大 集邮 家有 以确 定之 。 ”

邮票翻新

邮票翻新

邮票翻新小技巧友情提示:没有经验的朋友在翻新钱请用低价值邮票或者纸张做实验,实验成功后再进行邮票翻新,以免造成不可预见的后果。

1、邮票沾染红墨水:将邮票放入溶有少许酒的米汤中浸十分钟,红迹就会消除,再用清水漂洗晾干。

2、邮票沾染蓝墨水:用清水溶解小量小苏打(小苏打就是蒸馒头用的碱面)和漂白粉,将邮票浸入15分钟后,蓝墨迹即消除,再用清水漂洗晾干。

3、邮票沾蓝黑墨水:用温水溶解少许细盐,将邮票浸入15分钟后,如果黑墨迹还未消除,可以再用少许牛奶滴入盐水中,加热到30℃—40℃,浸7至10分钟,黑墨迹便可清除,用清水漂洗晾干。

4、邮票沾上印油:可用脱脂棉花蘸少量汽油,轻轻擦拭油渍,再用清水漂洗晾干。

5、邮票被蜡污染(或动植物油污染):把邮票放在两张吸水纸中间,用电熨斗稍烫一下,就可以消除蜡(或油)迹。

6、邮票面有污垢:到照相器材商店买定影粉,按要求泡成定影液,把沾有污垢的邮票放入浸5—6分钟后,用清水漂洗晾干,放入两张吸水纸中间夹紧,过两天后取出。

7、邮票有皱纹:可放入清水中浸10至20分钟,捞出邮票夹在两张吸水纸中间,用玻璃扳压紧,干燥后即可恢复平整如新。

8、邮票防霉法:雨季来临时,把集邮簿放入没有破洞的新塑料袋内,袋口扎紧防潮湿气进入袋内,把它放置干燥的地方。

9、邮票有霉斑:用适量细盐放入热牛奶中搅拌均匀,温度降到30℃时,把沾霉斑邮票放进浸1—2小时后,捞出邮票用清水漂洗清净,置于清洁白纸上晾干。

10、邮票沾上泥浆:轻轻擦拭较厚的浆土,把邮票放入清水中浸十分钟后,在水中可轻轻擦去剩下泥浆,把它从水中捞出,放入两张吸水纸中间,干燥后用橡皮擦擦去浆迹。

11、邮票不能用手取,要用不锈钢夹子夹取,新邮票要装进专用薄膜袋内,防晒阳光褪色。

孔夫子旧书网北平特价书店友情提供!。

大清红印花邮票

大清红印花邮票

大清红印花邮票清代国家邮政成立,大清实行币制改革,通货由银两制改成银元制。

原来以银两为面值的邮票已不再用,而新票交日本人印又未能如期交货,于是这批红色印花税票被加盖上“暂作洋银”字样,权当邮票使用。

红印花原票是上海海关于1-8-9-6年9月印制的报关单贴用的收费凭证。

(中国丶清代丶3分红印花税票)清代国家邮政成立,大清实行币制改革,通货由银两制改成银元制。

(大字丶《大清邮政》当壹分-黑/3分-红印花税票)(变体票:“壹”字为大“口”丶"cent"后无点)原面值票已不再用,新票未能交货,于是红印花被加盖权当邮票使用。

(小字丶《大清邮政》暂作洋银贰分-黑/3分-红印花税票)(变体票:"cents"后逗点丶倒"s"丶倒盖丶复盖丶倒兼复盖丶绿盖)红印花加盖暂作邮票发行于1-8-9-7年2月2日,原票印刷版为雕刻版。

(大字丶《大清邮政》暂作洋银贰分-黑/3分-红印花税票)原票齿孔度数为P12-16,原票图幅为18.5X22.5毫米。

(小字丶《大清邮政》暂作洋银肆分-黑/3分-红印花税票)(变体票:复盖)原票印制单位为英国伦敦华得路公司。

(大字丶《大清邮政》暂作洋银肆分-黑/3分-红印花税票)加盖形式为加盖《大清邮政》并改值。

(小字丶《大清邮政》当壹圆-黑/3分-红印花税票)(变体票:"dollar"后无点丶"dollar"后"."远离)加盖全张邮票枚数为100(4X5X5)及100(5X10X2)。

(大字丶《大清邮政》当壹圆-黑/3分-红印花税票)由上海海关造册处和民营印刷厂加盖。

(大字丶《大清邮政》当伍圆-黑/3分-红印花税票)(变体票:倒盖)红印花小字“当壹元”四方连票,被誉为“东半球最罕贵之华邮”。

(小字丶当壹圆-黑/3分-红印花税票丶四方连邮票)小字2分加盖票中有试色加盖时以绿色邮墨加盖因数量极少十分珍贵。

如 何 保 护 邮 票

如 何 保 护 邮 票

如何保护邮票
一、当邮票上染有红墨水时,可将邮票放入溶有少许酒精的大米饭汤(米汤)里浸泡约10分钟,污痕即除。

二、当邮票上有蓝墨水时,可将小苏打和漂白粉等量溶入水中,把邮票投入,墨迹即除。

三、当邮票染有黑墨水时,将邮票溶入精盐的温水中浸泡约15分钟;若墨迹难除,可在精盐水中加少许牛奶,并加热到30℃至40℃,墨迹便可全除。

四、当邮票染有指纹或其它灰土污垢时,可用脱脂棉球蘸少许肥皂水轻擦污垢处,边擦边变换棉球方向,直至污垢全除。

五、当票面上有印油等油渍时,用棉花蘸少许汽油或酒精不断地换方向轻轻擦洗,洗净后放在吸水纸上吸干即可。

六、当邮票上有蜡迹或动植物油渍时,可把邮票放在两张吸水纸间,用电熨斗在上面熨一下,污迹可除。

七、阴雨季节,每隔一段时间,应将邮册呈扇形竖置桌上,用吹风机吹上一会儿,可除潮防斑。

八、当邮票不慎沾上泥水时,先轻擦,再将其夹入宣纸中吸干,等干燥后用橡皮去泥污即可。

九、当邮票上有皱痕时,可把其放在水中泡10至20分钟,然后放在两张吸水纸间用玻璃压紧,干后皱迹即除。

十、装取邮票,一定要使用干净的夹子,切勿用手。

新买来的邮票。

要装进护邮薄膜袋内,妥善保存。

邮票基础知识题库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邮票基础知识题库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邮票基础知识题库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世界上第一枚邮票出现在哪个国家?()A. 英国B. 法国C. 美国D. 中国答案:A解析:世界上第一枚邮票是英国的“黑便士”邮票。

2. 邮票的三要素不包括()A. 铭记B. 面值C. 图案D. 齿孔答案:D解析:邮票的三要素是铭记、面值和图案,齿孔不是三要素之一。

3. 新中国成立后发行的第一套邮票是()A. 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B. 生肖邮票C. 特种邮票D. 普通邮票答案:A解析:新中国成立后发行的第一套邮票是“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邮票。

4. 邮票的面值是指()A. 邮票的价格B. 邮票的大小C. 邮票的发行量D. 邮票的种类答案:A解析:邮票面值是指印在邮票上的邮资数值,也就是邮票的价格。

5. 以下哪种邮票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A. 普通邮票B. 纪念邮票C. 特种邮票D. 以上都有可能答案:D解析:普通邮票、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在特定情况下都可能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6. 邮票上的铭记通常表示()A. 邮票的发行国家或地区B. 邮票的设计者C. 邮票的印刷厂家D. 邮票的发行年份答案:A解析:铭记是邮票上表明发行国家或地区的文字。

7. 小型张邮票的特点是()A. 面积较大B. 图案单一C. 面值较低D. 发行量少答案:A解析:小型张邮票面积较大,图案精美。

8. 邮票的齿孔度数是指()A. 每厘米内的齿孔个数B. 每英寸内的齿孔个数C. 邮票的齿孔总数D. 邮票的齿孔形状答案:B解析:齿孔度数是指每20 毫米内的齿孔个数,通常以每英寸内的齿孔个数来表示。

9. 编年邮票是从哪一年开始发行的?()A. 1992 年B. 1980 年C. 1955 年D. 1949 年答案:A解析:编年邮票从1992 年开始发行。

10. 个性化邮票的主图可以由()决定。

A. 邮政部门B. 集邮者C. 邮票设计者D. 政府部门答案:B解析:个性化邮票的主图可以由集邮者根据规定自行选择。

集邮基础知识小问答,你知道多少?

集邮基础知识小问答,你知道多少?

集邮基础知识小问答,你知道多少?1、集邮包括什么?答:【邮票】【邮资封、片、简等邮资凭证】和【与邮政通信有关的收藏品】三大类。

2.世界上第一枚邮票诞生于何时?邮票的名称和图案是什么?邮票的创始人是谁?答:诞生于1840年,是“黑便士邮票”,它的图案是维多利亚女王侧面头像,邮票的创始人是罗兰.希尔。

3.邮票的画面必须具备哪三要素?答:一是印有发行单位的铭记;二是印有面值;三是图案。

4.什么是普通邮票?什么是纪念邮票?什么是特种邮票?答:普通邮票:适用于各类邮件贴用,发售时间长,票幅较小,图案比较单一,刷色比较单调,往往多次印刷。

(邮寄函件和包裹使用的邮票)。

纪念邮票:是为纪念国内外重大节日、历史事件、社会活动以及著名人物而设计发行的邮票。

特种邮票:是为宣传和展现某一特定事物而发行的邮票,又称“宣传邮票”。

5.举例说明什么是附捐邮票?我国发行的第一套附捐邮票是什么?答:是国家为社会公共福利事业筹集基金而发行的附加捐资的邮票,也叫福利邮票或慈善邮票。

如T92儿童;1998-31《抗洪赈灾》;2008-《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我国发行的第一套附捐邮票是:T92儿童。

6.什么是小型张?什么是小全张?答:小型张:是指将一枚或数枚邮票印在一种小型纸上的邮票,其四周边纸要宽阔,边纸上多印有与发行目的相关的图文。

小全张:是指全套邮票印在一种小型纸上邮票,其枚数、图案、面值与发行邮票完全相同,边纸和图文与小型张相同。

7.什么是小本票?我国发行最早的小本票是什么?答:小本票:是将单位单一面值或多种面值的邮票印制成连票,并装订成册,配有封面、封底,称为小本票。

我国发行最早的小本票是1980年发行的《童话——咕咚》小本票。

8.邮票的记数单位包括哪些?邮票的最小计数单位是什么?传统集邮收集邮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答:邮票的记数单位包括:枚、套、连、张、版。

邮票的最小记数单位是枚。

传统集邮收集邮票的基本单位是套。

9.什么是邮资信封?包括哪些?答:印有邮资图(邮资附志)的信封称为邮资信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是世界邮票的发源地,黑便士是世界邮票的鼻祖,,也代表世界集邮最高水平二十世纪四十年来年以来,每十年在伦敦举办一次世界邮展,被普遍认为是最高水平、最有影响力的邮展。

2010年5月8日,英国伦敦2010世界邮展隆重举行。

今年的伦敦世展,是英国伦敦邮票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邮票节以纪念爱好集邮的国王乔治5世即位100周年、宣传邮票设计和邮政遗产为主旨,参赛展品达24(X)框。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A CPF)选送本次邮展的6部展集均取得优异成绩,令中国集邮者欣喜不已。

上海邮王丁劲松的《中国1897年红印花加盖邮票》首次走出国门参展就喜传捷报,获得传统类大金奖,。

这是继1990年沈曾华《中国华东人民邮政》展集获得世界邮展金奖后,ACPF古典邮票展集参赛世界邮展获得的最佳成绩,也是ACPF传统类展集在世界邮展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在这部邮集中汇聚了众多红印花珍品,包括红印花小一元四方连,红印花原票方连等曾在“2008中华全国集邮展览·南昌”获得大金奖加别奖,在中国洛阳世界邮展获得金奖加特别奖。

ACPF选送本次英国伦敦2010世界邮展的6部展集全部沾金,成绩喜人,证明了中国集邮的水平1、您的《丁劲松:“红印花”邮票的传承人》一文在《中国集邮报》发表后,很多读者对您的“红印花”情结以及他集邮爱国、保护珍邮的精神表示赞扬。

同时也希望多了解一些关于“红印花”邮票的相关知识。

答:红印花邮票是中国古典邮票中的一种,与清代大龙、小龙、慈禧等邮票并驾齐驱。

某种程度上,“红印花”知名度更高,声誉更大,价值更昂贵。

要了解“红印花”,首先要了解历史,特别是与邮政、邮票相关的历史。

“红印花”诞生在一百多年前。

我国最早是清代海关试办邮政,发行了“大龙”、“小龙”邮票,“慈禧寿辰” 纪念邮票。

“红印花”加盖邮票与“小龙”改值、“慈禧寿辰”改值邮票一样,属于清代国家邮政创办初期发行的。

之后发行的“蟠龙”、“飞雁”、“宣统”等邮票,则属于“大清邮政”官方正式发行的邮票。

以上所说,就将清代邮政分成三个阶段。

而“红印花”正是清代海关邮政向国家试办邮政过渡,没有正式成立国家邮政之前,承上启下时期的产物,所以才会有“改值”、“加盖”、“暂作”的出现。

在这种特殊环境下产生的“红印花”加盖邮票,使用时间不长,发行数量不大,却有许多人为的元素在内,因此“红印花”面世后一直深受青睐,几代人对它孜孜以求。

2、在“红印花”加盖邮票诞生115周年之际,是否可以简单介绍“红印花”邮票的种类?答:1896年,“红印花”原票问世。

1897年,“红印花”加盖邮票发行。

100多年过去了,“红印花”的收藏者、研究者、探索者历经了几代人。

“红印花”原票,本意是为了防止不法商人假报作弊,用于贴在海关报关单据上作为收费凭证的,因受到反对而未实施。

因此,“红印花”原票虽然印制了上百万枚,可作为原票从未出售过。

据考证,“红印花”原票仅流出53枚,因存世少,成为难寻觅的珍品。

在“红印花”原票的基础上,通过“加盖”的邮票又有多种区分,而原票有不同齿孔,许多文献的介绍有14度、15度和14度、14.5度的混合齿孔,还有笼统地称为12度至16度;加盖票按顺序和不同面值种类又有当壹分、小贰分、大贰分、小肆分、大肆分、小壹圆、大壹圆、当伍圆等多种;按“红印花”邮票的销票邮戳分,又有八卦戳、海关日戳、帝国日戳、大圆日戳、首日销印、早期销戳,还有不常见的邮戳等;如果结合使用的汇银单据、在各种封片上的贴用以及不同资费、不同地域、地名等因素,相关研究和考证的内容更加丰富。

3、对于您如此的了解“红印花”邮票,是否是参考并查阅了大量的文献?答:对于我所说的关于“红印花”邮票的知识,只是万里冰山中的一角。

在这方面,我们能够查到的文献大约有500万字。

我手中有1976年黄光诚所著的《红印花小壹圆票存世考图鉴》,这本书是由菲律宾马尼拉出版的。

黄光诚是旅菲著名集邮家、邮学家,1905年生于福建晋江,10岁时移居菲律宾,16岁又回国读中学,后在菲律宾读大学。

他早年曾参加中华邮票会、新光邮票会,曾任菲律宾华侨邮学会首任理事长、《菲华邮刊》主编等职。

吴乐园编著的《红印花加盖邮票专集》也非常重要,16开本,1983年出版。

我看到最翔实、最权威的文献是由台湾邮政和集邮人士编辑的《红印花邮票》。

这部巨著厚重、完整,更有内涵。

1984年10月出版的上编就达317页,50万字(含有图片)。

而1987年5月出版的《红印花邮票》下编。

4、人们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研究称为“红学”。

在集邮界,也有人将“红印花”研究称做“红学”,对于“红学”的发展,您是怎么看的?答:在集邮界,围绕“红印花”邮票也有专门的“红学”研究,同样很热门,早在几十年前就与《红楼梦》的“红学”研究相提并论了。

对于我说的肯定不是全面的,港澳内地有很多的收藏专家对此都非常的热衷,如果有不周和没提到的还请读者和邮友见谅,更欢迎加盟研讨,深入探索,进一步补充。

5、对于您列举的“红印花”邮票收藏家,台湾、香港的集邮家居多,祖国内地的集邮家提及较少,是否可以介绍一下大陆这方面的相关研究。

答:前面我说了,对“红印花”的收藏研究历经了几代人,许多人乐此不疲、锲而不舍。

老一代的集邮家们既收藏又研究,相继留下传承有序的史料和票品实物,有些还无偿捐献给国家。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老邮刊、邮报上,有关内容很多,都有据可查、可考。

改革开放后,随着集邮事业的繁荣,相关文献又逐渐多起来。

全国集邮联第一届副会长、老集邮家马任全,1947年编著出版的《国邮图鉴》中就介绍了“红印花”不同的加盖暂作邮票,书中印有20多枚图谱,并逐枚介绍它们的区别。

存世仅1枚的“红印花小字当壹圆”旧票,在近50年中曾九易其主、两度外流。

1944年,马老重金购得,珍藏十几年。

1956年,马老毅然决然地将这枚国宝珍邮连同其他珍贵邮票共计6167枚,全部捐献给国家。

老一代集邮家姜治方捐献给国家的邮票中,同样有“红印花”。

夏衍先生是当年文化部的老领导,是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文艺评论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1991年捐献给国家的珍邮中,仅“红印花”加盖邮票就有146枚。

中国邮票博物馆珍藏的一部《红印花专集》是老集邮家王纪泽1965年捐献的。

这部专集1957年7月被选送参加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期间举办的国际邮展,荣获银奖,为中国集邮家争得了荣誉。

周今觉有“邮王”的美称,他当年斥巨资购得“红印花小字当壹圆四方连”的传奇故事,脍炙人口,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红印花四宝”的称呼就是他提出的。

为纪念老一代集邮家张庚伯诞辰百年,2003年,张庚伯的四子张盛裕在集邮界人士的帮助下,出版了《张庚伯文集》,全书洋洋50万字,涉及“红印花”的内容有不少。

老一代集邮家叶季戎一直生活在四川,可他集邮交友、交流遍及海内外。

1995年,他的《邮海话沧桑》一书出版,收录了《忆赫崇佩兄兼述藏红印花小四分当五元》、《竞购红印花大一分全格票》等论述“红印花”的文章。

另有几位已故并为大家熟知的集邮家,也对“红印花”独有情钟。

如杨耀增曾谈过对所谓“红印花大肆分复盖票”真伪的看法;张文光在20世纪80年代初写过《红印花杂谈》和《红印花加盖票应分A、B型》等文章;赵善长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在《甲戌邮刊》上发表《红印花小二分变体之概述》一文,此后,我看到他于1985年、1986年和1990先后在《常州集邮》、《江苏集邮》和新加坡《狮城邮苑》上发表有关“红印花”方面的文章,发表文章的时间跨度长达60年。

现已过九旬的赵人龙先生专门撰写《红印花小壹圆四方连的迷雾》一文,谈到红印花加盖票为什么惹人喜爱、小字当壹圆出世的传说、四方连的出现、四方连如何进入周今觉的邮集、四方连几度易手的过程、四方连的“庐山真面目”、冒充品和伪品等,讲述了人们广泛关注的故事。

他还撰写过《读〈红印花大字壹圆邮票漫谈〉续貂》等文章。

赵老的追随者华超,前些年以《赵人龙:红印花情愫》为题,介绍赵老50多年研究“红印花”的主要心得。

据华超介绍,赵老写过的有关“红印花”的文章达150余篇。

原籍浙江青田,现旅居法国的集邮家留伯仙编著了《红印花邮票加盖字模解说》、《红印花加盖票古封录》两本书。

十年前,我发表《华邮归故里集邮爱国情》一文,介绍过留伯仙先生,并且代他约请当时的全国集邮联会长刘平源为《红印花加盖票古封录》一书题写书名。

近几年,江西年轻的集邮者邹小亮编著了《红印花邮票张号存世考》、《红印花邮票文献索引》两本书。

赵强、刘源等也撰写过相关文章。

由此可见,“红印花”研究后继有人,这是非常可喜的6、听您这样说,您对“红印花”邮票的情况了解的很多,可以称得上是“红学”方面的专家了。

您是否能再推荐一些集邮者比较容易查阅到的书籍呢?答:称“红学”专家,我实不敢当。

对于“红印花”,我只能说个大概或大致,还是比较宏观的,真要细究起来,写个“百问百答”也是有内容的。

记得2005年,我曾写过《绿衣使者与绿衣红娘》一文,从微观角度,具体解读“红印花”相关邮票。

20多年来,涉及“红印花”的普及读物和专业工具书出版了不少。

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邮票大图典》、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邮票博物馆藏品集》、北京燕山出版社《中国邮票全集》等大型工具书,其中“清代卷”或“清代部分”中都有“红印花”的图文介绍。

全国集邮联编辑的《中国集邮大辞典》、中国邮政文史中心编辑的《中国近期集邮文献集成》中都有“红印花”的相关词条和文章。

集邮知识普及读物中介绍“红印花”的就更多了,不胜枚举。

如李英豪编著的《保值珍邮》、《中国珍邮》有多种版本,戴其晓编著的《中国珍邮辞典》等。

《世界珍邮》等书中也有相关内容。

1994年,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中国珍邮》,封面用8枚“红印花”珍邮的彩图装饰,介绍了“红印花”加盖、改值、暂作的珍邮近20种,该书再版多次,一次追加印数达四五万册,本人即有1994年和1997年两个版本。

7、对于在拍卖会上见到“红印花”邮票,在很多的文艺品中亮相,您是否可以介绍一下?答:在海内外拍卖公司的邮品拍卖目录中有这部分内容,“红印花”已成为文学创作、影视作品中的一个选题,诞生出许多作品。

1987年,三秦出版社出版长篇传奇小说《绿衣红娘》,作者汪剑光,讲述的是围绕争夺国宝珍邮“红印花”,主人公甘氏三姐妹与邮魔头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

“绿衣红娘”是“红印花”家族中的一款珍品,它是“小字二分绿色加盖票”的俗称。

同样以《绿衣红娘》为题,全国集邮联副秘书长刘建辉执笔编写过电视剧剧本,该电视连续剧曾在中央电视台热播,为1999年我国第一次举办世界邮展助兴,受到广大观众特别是集邮爱好者的欢迎。

山东烟台作家矫健,以《红印花》为书名,创作过一部22.5万字的小说,于1997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讲述了一位邮王的传奇故事,但跟历史上的“红印花”邮票没有多大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