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论文与护理
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研究

A 9 ,D 1纠 , De 州 ,D 侧 , D 倒 A 1 A I5 A k 2 死亡 3 。结论 : 创穿刺治疗 方法简单 , 饬小, 制 微 创 痛人 恢复快, 后遣 盎 少, 夤用低 , 爵为
患者应 謇属接 受
关键词
高血压
脑 出血
穿刺术 空术广泛 应用于临床 , 经诸 多学 者证实剖伤轻 , 疗效 好, 治愈好 转 率明显提高 , 但操作较复杂 , 于确诊后带 定向框架复查 c , 需 r 确定靶点 ( 血肿 中心 ) 回手术室定位 穿刺 , 后 费时较长 , 不利 于早 期 清除血肿。应用 Y L一1 型一次性颅 内血肿穿刺针治疗 高血压 脑 出血 , 依据 c 摄片简易定位 ,5 l r 2 m 以上脑 内血肿 均能作捌穿 刺血肿 中心或 中心附近, r c 扫描后 于病房床边 立即进行 , 1 约 0 2fl内即可完成穿 刺, 吸液体 血肿及第 一次粉 碎 液化过 0ll lr  ̄ 抽 程, 病人 剖伤小 , 痛苦轻 , 免了全麻及 复杂手术操作 对病人身 避 体 的影响和时间的延误u 。术后 13 57天复壹 c ( 情加重 』 、 、. r病 时多为继发血肿 , 应随时复查 )了解 血肿清辣程度及针位 , , 决定 是否犄碎血 肿和液化剂 的应用 , 是否需要调整针位 , 血肿完全清 除后拔 除穿刺针 本方法剖伤轻擞 . 方洼茼单 , 疗效与 c 辅 助 r 定 向穿刺治疗 相 同, 且船 更好地蒲 足 超早期蒲 除血肿 的需要 。 奉组 1 o倒在 7 h内穿 刺治疗 , 1饲死亡 , 中 3例血 肿量 达 无 其 l  ̄10 l对 于 2 ~5r 的出血 多可于 3 O O 2m , 5 Ol a —7天清 除全部 血 肿. 疗效极佳 。 32 撒 剖穿辩治疗适应证 与手 术时机 大量研究 及临床实 践 . 证明. 高血压脑 出血 多于出血 2 ~3m ̄内形 成血肿且 出血 已 0 0i 经停止 , 但部分 出血后 3 5 ~ h内出血来停止 , 特别是血压较 高 或经降压治疗血压 波动较 大者, ~7 6 h后血肿 周围脑组 织发 生 病理改 变, 即使较 小血肿 对周围组 织的损 害亦较 重 , 2h为 8 . 4
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

238• 临床护理 •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罗艳梅(广西田阳县人民医院,广西百色 533600)【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
方法对我院采用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5例进行护理。
结果65例患者治愈41例,症状好转22例,存活率96.92%,死亡2例。
结论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快速有效地缓解血肿压迫,降低颅内压,从而降低患者的病死率,致残率,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5)09-0238-02高血压脑出血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具有发病急骤,病死率和致残率高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对患者损伤小,一般患者均耐受等优点已被神经外科医师所接受[1]。
2010年7月我院采用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结合采取严密,科学的护理措施,临床效果满意,现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65例患者,其中男37例,女28例,年龄;45~78岁,平均61岁,头颅CT检查:基底节区出血40例,颞叶出血14例,丘脑出血7例,小脑出血4例,出血量30~100 mL。
1.2 方法:根据CT确定穿刺部位,避开头皮脑膜血管,局麻后用手电钻把穿刺针钻入颅内直至血肿腔,如血肿是液态,先用注射器抽出部分液态,余下部分再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至液体基本清亮,冲洗时进行等量换置,再接引流袋持续引流。
如血肿为凝血块,则插入血肿粉针,最后注入含尿激酶5万U生理盐水5 mL,夹闭2 h再行开放引流,连接无菌负压引流袋,CT观察血肿及清除情况,确诊血肿基本清除后即可拔管[2]。
2 结 果65例患者术后复查CT,血肿吸收,治愈41例,症状好转22例,存活96.92%。
死亡2例,分别为76岁和78岁患者合并肾功能衰竭。
一例经额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小脑出血护理论文

一例经额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小脑出血的护理高血压性脑出血是常见的急危重病,残、病死率居脑血管性疾病的首位[1],小脑出血为脑实质出血的常见部位之一,国外报道其发病率占全部脑实质出血的10%左右。
我科近年来开展了经额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小脑出血取得较好临床疗效,下面介绍的病例就属于此类病例。
1 病例介绍患者,男,61岁,因头晕、呕吐十六小时,伴行走不稳于2010年11月11日收住院。
入院查体:神清,精神萎靡,双瞳孔圆形等大,直径2.5mm,对光反应存在。
面纹对称,伸舌居中。
颈软,指鼻试验、跟膝胫实验阴性。
双下肢病理征阴性。
辅助检查:脑ct:小脑出血并破入脑室系统,三脑室、四脑室、双侧侧脑室均见积血;脑室扩张。
初步诊断:小脑出血并破入脑室系统(三、四脑室、侧脑室积血)。
入院后为患者剃头,根据ct片测量好合适的穿刺部位,在无菌操作下配合医生在定位处经头颅钻孔。
以14f一次性颅脑外引流器硅胶引流管穿刺血肿腔;缓慢推进引流管至已计算的穿刺深度;缝合固定后接三通管;以配套的专用颅脑外引流器引流。
术后给予脱水、神经营养、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
脑室引流通畅,脑脊液循环通路逐渐恢复,无颅高压表现,9天后拔除引流管,3周后康复出院。
2 护理措施2.1 做好术前准备。
向家属交代病情的危害性及手术的目的、方法、优点,消除家属的心理负担,取得配合。
2.2 保持引流管通畅,严格无菌操作。
引流高度在脑中线水平之上10~15cm处,将引流器固定于床头。
头部作适当的限制,活动不可过频,幅度不可过大,在翻身等操作中,动作应轻柔缓慢,注意不要牵拉引流管,防止引流管脱落;及时检查引流管是否受压、扭曲,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每日更换无菌纱布及引流袋,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局部干燥清洁,并做好引流液的记录。
术后为严防坠床及其手抓引流管,给予床档及保护性约束双手。
2.3 术后观察。
注意观察引流液颜色,引流颜色正常呈暗红色,比血液稍稠。
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观察论文

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观察[摘要]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针穿刺血肿,进行冲洗抽吸,术后用尿激酶冲洗残腔将血肿清除。
结果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生存率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结论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创伤小,血肿清除效果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关键词]微创手术;高血压;脑出血[中图分类号] r730.56[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2-089-01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特点是发病快,死亡率高,致残率高,恢复慢。
近年来国际国内学者提倡的微创手术概念得到了很快发展与普及,应用微创穿刺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被证明是一种有效手段。
我科在ct引导下应用微创穿刺血肿清除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方面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科自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在神经外科住院的58例患者实施了微创穿刺引流手术,男33例,女25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55岁,其中50-60岁者36例。
汉族 25例,维吾尔族21 例,哈萨克族 12例。
出血部位与出血量:基底节区37例,脑叶5例,破入脑室16例;出血量最少30 ml最多70ml。
术前均经颅脑ct确诊脑出血,纳入标准:具有高血压病史,发病时间在72小时内;年龄<75岁或>30岁;幕上血肿量>30ml;gcs≥5分。
排除显示出血是由于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脑外伤、血液系统疾病、口服抗凝药物或肿瘤卒中所致出血患者;幕下脑出血;脑疝晚期,双侧瞳孔散大,去脑强直患者;脑干出血以及gcs评分<5分患者。
1.2 手术方法:患者入院经ct扫描定位,应用的一次性使用颅脑血肿穿刺包(杭州萧山医疗器械厂生产,北京三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经销,专利号:zl20020015224.6)穿刺针,以出血量最多和接近颅骨最小距离的ct层面,避开脑动静脉血管、静脉窦以及脑的主要功能区等重要解剖部位,标记出头皮钻颅点,测出血肿中心到钻颅点的距离,选用合适长度穿刺针,经常规消毒、局部麻醉,在电动颅骨钻驱动下带着无创针芯垂直于头皮刺入颅骨,缓慢刺入达颅内血肿腔,拔除针芯,见有陈旧性血液由针孔溢出,用注射器抽吸,将液态部分抽出后,顶口插入注射器,用一定压力注入3-5 ml生理盐水(0-4℃),利用射流作用击碎胶冻状血凝块,经引流管流出,可重复多次,抽出量约占血量的1/3-1/2为宜,然后接引流袋。
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

7 岁 , 均年龄 6 1 平 0岁 , 往 均 有 高 血 压 病 史 , 既 以上 全 部 病 例 均 经 头颅 C T确 诊 , 肿 位 于 基 底 节 区 3 血 4例 , 人 脑 室 1 , 脑 出 破 2例 丘 血 6例 , 于 皮 层 下 出 血 7例 , 脑 出 血 2例 , 肿 量 2 ~ O m 。 位 小 血 0 lO l
2 . 1 意识 及 瞳 孔 的观 察 .1 3.
术后 3 d内严 密观 察 意识 状 态及 瞳 孑 L
的形态 、 大小 、 对光反射。 如果术后 患者意识障碍逐渐加重 , 双侧瞳
孑不 等 大 或 同时 散 大 , 光 反 射 迟 钝 或 消失 , 能 有 再 出血 。 组 L 对 可 本 有 2例 患者 出现再 出血 , C 经 T检查 证 实 后 , 时 进 行 了处理 。 及
2 护 理
2 .3 肢体运动功能观察 .1 3.
术后注意肢体功能的变化 ,进行肌
力 检 查 , 做 好 记 录 。 过 与术 前 进 行 比较 , 为 判 断 病 情 的 指 并 通 作 标 。 肢 体 功 能逐 渐 恢 复 , 明血 肿 逐 渐 清 除 , 继 发 偏 瘫 或 偏 瘫 如 说 如 加 重 , 虑有 颅 内继 发 出血 或 引 流 不 畅 。 组 有 1 患 者 患侧 肢 考 本 例 体偏 瘫 进 行 性加 重 , 复 查 C 经 T证 实 为 继 发性 颅 内 出血 。 2 . 引 流 管 的护 理 .2 3 术 后 头部 放 置 引流 管 并 接 无 菌 引 流袋 进
当代 护士 ・0 0 月 中旬 刊( 2 1 年6 学术 版 )
・1 9・
微创 穿刺术治疗 高血压 性脑 出血 的护理
刘 艳 君
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本 法 局 麻 穿 刺 可 在 病 房 床 边 进 行 , 必 搬 动 病 人 , 病 不 对 人 全 身 干 扰 很 小 , 加 重 病 人 原 有 损 害 , 人 能 较 好 耐 受 手 不 病 术 , 无 绝 对 手 术 禁 忌 证 。 但 对 于 出 血 散 在 、 小 的病 例 不 故 量 宜 采 用 本 法 ; 于 深 昏迷 、 侧 瞳孔 散 大 固定 , 对 双 伴严 重 并 发 症 者 亦 应 慎 用 。本 组 主要 应 用 于 Ⅱ 、 、 Ⅲ Ⅳ级 者 。
夹闭 4 6 ~ h后 开放 引 流 , 8 1 复 治 疗 1 。如 有 新 每 ~ 2h重 次 鲜 出 血 , 用 0 4 ℃ 冰 生 理 盐 水 5 0mL 加 肾 上 腺 素 1 可 ~ 0 ~ 2mg 或 麻 黄 素 5mg 反 复 冲洗 , / 血 肿 腔 内 局 部 应 用 止 ( ) 和 或
3 d以上 ) 1例 。
血 的 研 究 Ⅲ ] 高 血 压 脑 出 血 病 人 的 预 后 明 显 改 善 , 存 1 。 , 生
率 和 生 存 质 量 明 显 提 高 [ 。贾 保 祥 等 [ 研 制 的 YL 1型 一 ] 一 次 性 颅 内血 肿 粉 碎 穿 刺 针 , 现 了 针 钻 一 体 化 , 体 外 径 仅 实 针 有 3mm, 融 穿 刺 、 吸 、 流 、 洗 、 碎 、 化 、 流 血 肿 却 抽 射 冲 粉 液 引 等 多 种 功 能 为一 体 , 作 范 围亦 可 控 制 , 无 盲 区 。其 治 疗 工 且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临 床 资 料 . 本组 2 3例 中 男 1 6例 , 7例 。 年 龄 3 ~ 7 女 5 O岁 , 均 平 5 。 岁 。2 61 1例有 明确 高血 压病 史 。 人 院 时 血 压 均 高 于 正 常 值 , 缩 压 升 高 5 6 6 , 高 6 收 ~ Omm Hg1 例 升 0mm Hg以上 5 例 。病 情 : I级 2例 , Ⅱ级 8例 , 级 5例 , a级 6例 , b Ⅲ Ⅳ Ⅳ 级1 , 例 V级 1例 。全 部 经 C 检 查 确 诊 , 为 幕 上 血 肿 , T 均 血 肿 量 3 ~ 8 O 0mL, 均 4 。 平 8 9mL; 人 脑 室 6例 。超 早 期 ( 破 发 病 6h内 ) 术 1 手 5例 , 期 ( 病 1 3d 7例 , 期 ( 病 早 发 ~ ) 延 发
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患者脑出血36例护理体会

患者 回病房搬动时要把血肿引流管夹 闭以防止颅 压过大 波动 . 且防止 引流管 脱 出。保持 病室 安静 , 并 继续 保 持输 液 管、 吸氧管 、 导尿管 的通畅。患者取平卧位 , 头偏 向一侧 , 以利 呼吸道分泌物引流。头部抬 高 l 3 。有 利于静脉 回流 , 5— O , 减 轻脑水肿 。若患者有 呕吐或呼 吸道 分泌物应 及时清 除 , 防止 引起阻塞和误吸 , 若有舌根后 坠 , 及时用 舌钳拉 出 , 应 汇报 医 师, 必要 时作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 33 1 病情的观察 .. 至关重要 。( ) 1 意识 微创穿刺 颅 内血肿 术后定期 病情观察 要及时判 断患者意识改变情况 , 提示病
l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一般 资料 .
在操作过程中要 紧密配合 医师的各项 工作 , 协助患者 躺
在床上 , 严密 观察 患者神志 、 瞳孔 及血压 、 呼吸、 搏 、 脉 体温 变
化, 随时 向手术医师汇报 , 保持输液管 、 导尿管及呼吸道通畅。
持续吸氧 , 好护理记录。 做 33 术 后 病 情 观 察及 护 理 .
维普资讯
・
3 ・ 4
护 理 实践 与 研 究 2 D O 7年第 4卷 第 l 期 1
・
专科护理 ・
微 创 穿刺 术 治疗 高血 压 患 者 脑 出血 3 6例 护 理体 会
彭锦妹
高血压脑出血是 临床上常见病 , 者有发病率 高、 患 致残率 高和死亡率高等三大特点。高血压脑 出血常见 于 5 0~6 的 o岁 中老年人 , 其大多有高血压或动脉硬化病史。脑 出血一般在情
时间 、 生化检查等 , 血 备好消毒药 品( %碘酒 、5 4 7 %酒 精 ) 麻 ;
微创穿刺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应用论文

微创穿刺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1.辽宁省血栓病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神经外科,辽宁沈阳110101;2.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辽宁沈阳110101)【摘要】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上一种预后较差的常见病,随着医学影像学及微侵袭手术的发展,微创穿刺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针对微创穿刺引流术的治疗发展、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作一综述。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术手术时机手术适应症及禁忌症手术方法中图分类号:r743.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2-081-02脑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系由脑内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引起脑实质内的一种自发性脑血管病。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脑血管病中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的一种疾患。
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了,随着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以及对脑出血微创治疗认识的不断深入,微创穿刺引流术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脑出血的治疗中。
因其定位准确、操作简单、副损伤小、手术适应症范围广、治疗费用低而且疗效较确切,得到了患者及临床医生的广泛认可。
1 历史回顾高血压脑出血传统的治疗观念是采取内科疗法,但疗效并不满意。
本世纪初神经外科医生即开始努力探索外科疗法。
1903年harvey cushing最早提出脑出血开颅手术治疗的观念,他认为脑出血后继发脑水肿较出血本身所致的损害还要重,并提出了手术治疗的指征及可行性。
1932年bagley指出:脑出血的手术效果与出血部位密切相关,出血部位较深者,常预后不佳。
早期对脑出血部位的诊断主要是依靠临床表现,无法达到准确的定位,所以手术效果亦不理想。
20世纪50年代后,脑血管造影开始应用于临床诊断中,为脑出血手术的定位提供了较大的帮助。
然而,1961年mckissock 等对1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了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外科手术治疗和内科治疗两组,手术和内科治疗相比,病死率和致残率都有所升高[1],从而否定了手术治疗的优越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09-0149-02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观察与护理刘群英*罗传惠*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的手术效果及护理干预在治疗中作用。
方法:利用颅内穿刺针进入颅内血肿部位抽吸、液化、引流并与传统开颅手术比较。
结果:40例病人,20例痊愈,12例好转,6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有效率80%。
结论:微创穿刺术与传统开颅手术相比,安全、创伤小、花费低廉、后遗症少,值得提倡。
并且观察和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微创穿刺术;高血压;脑出血;观察;护理*陕西省镇安县医院(711500)2012年2月25日收稿我院自2003年3月到2008年9月,用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共约40余人,全部患者均符合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标准[1],经CT 证实脑内出血>30ml ,采用传统开颅手术23人,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病人63例,男39例,女24例;年龄29~80岁,平均54.5岁;意识清醒者13例,意识障碍者67例,最大出血量约108ml ,双侧瞳孔不等大7例,13例有恶心、呕吐病史,2例误吸,10例并发消化道出血,言语及肢体功能障碍48例。
1.2常规准备病人入院后2h 内完成CT 扫描,生化、常规、心电图、头部备皮等准备工作。
争取在出血2h 左右[2]6~8h [3]内完成手术,可最大限度减少脑细胞的水肿损伤,减少后遗症,提高康复效果。
1.3控制血压:监测血压,使血压维持在160/90mmHg 左右,以防血压过高或过低,造成血肿穿刺引流术后继发再出血或因脑组织循环不足而加重脑损害,影响愈后。
1.4物品准备:无菌小手术包一套,微创穿刺针一套,1%活力碘消毒剂,冰生理盐水,2%利多卡因5ml ,尿激酶5万u ,地塞米松20mg ,绷带一卷。
1.5术中配合:使病人平卧位,头部适当抬高,约10O~30O,偏向健侧,暴露患侧。
对躁动不安者适当给予镇静剂或使用约束带。
头部常规消毒铺巾,浸润麻醉至骨膜。
结合CT 扫描定位。
手术者用穿刺针经颅骨定向穿刺到血肿部位,反复抽吸血肿内积血,必要时可参考CT 片,多角度抽吸,直至抽出出血量的70%左右,或不能再抽出积血时,再置引流管于血肿腔内,往引流管注入尿激酶5万U (用5ml 冰生理盐水稀释),局部敷料,绷带包扎,连接无菌引流袋。
操作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病人意识状态、瞳孔、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及肢体活动情况,做好护理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1.6术后观察护理1.6.1再发出血的观察:①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每1-2h 测量血压、脉搏、呼吸1次,使用药物将血压控制在160-140/100-80mmHg 范围内。
如果血压明显升高,心率变慢,呼吸深大,考虑再出血可能,应立即报告医生。
②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变化。
微创穿刺术治疗脑出血,可使颅内高压缓解,但可继发再出血。
本组15例病人术后1-4日内,再度出现极度烦躁不安,两侧瞳孔不等大,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结合CT 扫描证实为再出血,行第二次微创穿刺术,10例好转,5例死亡。
③引流液的观察。
正常情况下,引流液的颜色呈暗红色并逐渐减少。
如果在引流过程中,出现由暗红色变鲜红色,引流液量突然间增大,应考虑再出血可能。
1.6.2穿刺引流装置的护理:①保持引流管通畅,引流袋置于头颅穿刺点水平,或略低于穿刺点5cm 左右,保持颅内外压力平衡,注入尿激酶4-6h 后,开放引流管并持续引流,经CT 证实无出血后方可拔除引流管。
一般3-7天不等,严密观察引流是否通畅。
如果发现引流不畅时,用1-2万U 尿激酶注入引流管再用冰生理盐水2ml 冲洗引流管,以确保冲洗液完全进入血肿区后再引流。
②严防患者翻身或护理不当使引流管脱掉,发现脱落应报告医生根据情况考虑再度置入。
③保持穿刺点局部清洁,每日用1%碘伏棉球消毒,更换无菌敷料,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并观察有无感染迹象。
1.6.3体位护理:术后绝对卧床休息48-72h ,每2h 翻身拍背,并抬高床头10O -30O 。
1.6.4药物护理:遵医嘱按时按剂量使用脱水剂,如甘露醇。
利尿剂,速尿,激素,地塞米松。
以减轻脑细胞水肿。
应用保护和营养脑细胞改善脑代谢脑循环,保护胃黏膜药物。
密切观察病人用药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了解肾功能情况,有无恶心、呃逆、大便色泽及隐血情况,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及时处理。
1.6.5饮食护理:清醒患者能进食者给予低盐低脂饮食,不能进食或意识障碍者宜在24-48h 内给予鼻饲饮食或肠外营养,保持机体能量及维生素供给,每日总热量8400KJ(2000Kcal)[4]。
1.6.6大小便的管理:意识清醒者,协助给予便器。
对意识障碍者,遵医嘱在无菌操作下留置导尿管,定时夹闭,每2-4h 开放,保持引流管通畅,保持膀胱正常的收缩与舒张功能。
每日用内蒙古中医药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09-0150-01简述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护理贾艳平**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028000)2012年2月15日收稿摘要: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病人恢复快的优点。
2009年3月-2011年3月,我院开展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脏复杂性结石36例,辅助系统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护理1临床资料本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最大58岁,最小22岁,结石大小为1.1cm ×1.5cm-3.9cm ×5.1cm ,均为多发性结石,合并血尿5例,尿路感染2例,均一次性取石成功,术后留置肾造瘘管、导尿管、双J 管。
2护理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存在恐惧等心理因素,需要护士每天对患者进行耐心疏导,讲解手术的优越性,以增强患者的自信心。
术前保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口服安定,定时入睡,经过指导,患者顺利接受手术,康复出院。
2.1.2两种手术体位的训练及术前准备:病人在术程中分别采取截石位和俯卧位,患侧抬高30cm ,术前护士指导患者练习两种体位,特别是俯卧位。
由于复杂性结石取石时间长,需要1~3h ,从俯卧30min 开始训练,再分别延长至1h 、2h 、3h 。
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及凝血功能,B 超检查,静脉肾盂造影,做好备皮、皮试等常规术前准备。
2.2术后护理2.2.1观察出血及护理:①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术后1h 测1次,平稳后酌情测量,观察肾造瘘管及留置尿管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质,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②应急处理:术后如肾造瘘管引流液颜色鲜红,可采用夹闭肾造瘘管5~10min ,再放开,观察血尿有无停止,静脉出血一般都通过上述方法止血[1]。
同时进行床旁B 超检查,观察肾周及肾内情况及双J 管的位置。
本组有1例患者术后出血严重,经夹闭肾造瘘管止血。
③术后嘱病人卧床休息1天,无明显出血即可下床活动,如有出血应延长卧床时间,可做适量的床上运动,多饮水,一般饮水量在2000ml/d 以上,以减轻血尿。
另外,多食新鲜含粗纤维的蔬菜、水果,防止便秘。
2.2.2有效固定肾造瘘管,严防脱落:护理措施:皮肤的固定点必须顺着造瘘管的插入方向,用胶布固定,指导患者翻身前先将造瘘管留出一定长度,然后再转向对侧,下床或活动时必须先将造瘘管拿好。
2.2.3留置尿管及“双J 管”的护理:保持尿管引流通畅,妥善固定尿管,按尿管的常规进行护理。
放置的“双J 管”有助于保护和恢复肾功能,有利于肾积水、积血的引流。
病人改变体位或活动时,必须动作慢、轻,以免“双J 管”刺激输尿管黏膜发生出血(表现为小便可见血尿)。
另外,置“双J 管”后,病人由于膀胱输尿管抗反流的机制消失,尿液容易随着膀胱与输尿管、肾盂的压力差反流,导致逆行感染,故术后病人要尽早取半坐卧位。
2.2.4并发症的防治:①应用敏感的抗生素;②嘱患者多饮水;③保持肾内低压状态,保持留置尿管及肾造瘘管的通畅;④防止倒流,指导患者引流管的自我护理方法。
2.2.5出院指导:①嘱患者多饮水,不喝生水、浓茶,不憋尿,定时排尿,保持每日尿量1000~2000ml ,预防尿路感染及减少结石生成的机会。
②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双J 管脱落;观察尿色,如有异常,及时来院复查;同时根据结石成分分析结果,指导饮食,勿食用含钙、草酸、嘌呤高的食物如:菠菜、芦笋、奶制品、动物内脏、咖啡、浓茶等,预防结石复发。
参考文献[1]陈善勤,王学华,万旭辉,等.经皮肾镜取石加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肾铸型结石8例[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2,17(11):636-637.⑵邱玲.多通道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7):539-540.⑶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0.9%生理盐水250ml 膀胱冲洗,每日用温水擦洗会阴。
对大便失禁者,及时清理。
对便秘者,进食含纤维素高的食物,早晚饮白开水300-500ml ,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
1.6.7基础护理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
按摩、活动肢体,防肌肉萎缩,在神志清楚,生命体征稳定48h 后即可开始康复功能锻炼[5]。
2结果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0例,20例痊愈,12例好转,6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
传统开颅术治疗23例,2例痊愈,10好转,11例死亡。
术后发生口腔炎1例,泌尿系感染1例,肺部感染2例,,经治疗痊愈,足下垂3例。
术后1月、3月分别随访,日常生活完全自理者30例,基本自理9例,需人照顾者5例。
3讨论微创穿刺术是一种使用颅内穿刺针,进入颅内出血部位,抽吸、引流积血的一种方法。
并结合应用生化酶液化技术,使颅内血凝块液化,快速清除血肿,缓解颅内高压,有效挽救生命。
微创穿刺术病人只受到一种穿刺损伤,与开颅手术相比,本术有创伤小,简便易行,花费低廉、已大大提高病人的生存率。
再结合临床护士的严密病情观察和细致周到的护理,能及时发现威胁病人的现存或潜在的危险因素及异常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减少并发症发生、延长了生存时间,提高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由此可以看出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1]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脑血管疾病分类及诊断[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391):3.[2]Brott T,Broderick J,Kothari R,et al.Early hemorrhage growth in patients with intracercbral hemorrhage.Stroke,1997,28(1):1.[3]Niizuma H,Suzuki J.Stereotactic aspiration of putaminal hemorrhage using a double track aspiration techmique.Neuro-surgery,1988,22:432.[4]顾沛.外科护理学(二)[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版.[5]黄永禧,王宁华.康复护理学[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4.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