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柳永词两首(整理)

合集下载

柳永词精选十首

柳永词精选十首

柳永词精选十首以下是柳永的十首精选词:《雨霖铃·寒蝉凄切》:这是柳词和婉约词的代表作,堪称抒写别情的千古名篇。

清代贺裳说:“柳屯田‘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自是古今俊句。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此词上片写登楼伫望情景,以抒发离愁为主。

下片写“伫望”而思,而不得,终以归去之遥遥意惆怅终曲,极写相思之苦。

《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全词从游赏之趣、离别之愁两方面表达感情,在游赏之趣中包含着离别的遗恨,在离别之愁中包含着游赏之趣。

《望海潮·东南形胜》:此词用铺叙的手法,把杭州的富庶呈现出来。

起首三句,入手擒题,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此词抒写了作者漂泊江湖的愁思和仕途失意的悲慨。

上片描绘了秋天雨后的凄凉景象;下片写登楼远望、感慨古今的情境。

《定风波·自春来惨绿愁红》:此词为抒写暮雨之愁。

上片写景,形容凄惨的雨中景物;下片抒情,由怅惘中想到故人远行,人情难却,遂又发出慰藉之语。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此词上片写登楼伫望情景,以抒发离愁为主。

下片写“伫望”而思,而不得,终以归去之遥遥意惆怅终曲,极写相思之苦。

《满江红·暮雨初收》:此词以深秋雨后的滕王阁为背景,抒发了词人吊古伤今的历史感慨。

全词意境开阔,感情悲壮。

《玉蝴蝶·渐觉芳郊嘶骑》:此词为代思妇立言之作。

上片写思妇思念远行之人,秋日登高临远,听到哀怨笛声而引起的惆怅之情。

下片写夜深人静时对远人的思念之情。

《鹤冲天·黄金榜上》:此词主要抒发了词人浪迹江湖的愁思和仕途失意的悲慨。

上片和下片都有名句流传至今。

以上是柳永的十首精选词,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参考。

高二语文柳永词两首知识点

高二语文柳永词两首知识点

高二语文柳永词两首知识点高中语文文言文的学习中,总结好文言知识点是很重要的。

以下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关于高二语文柳永词两首知识点的相关资料,供您阅读。

高二语文柳永词两首知识点:一.词的基本常识(1)词的起源: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

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

词的别称有“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2)词牌和标题:标题是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词的主要内容;词牌是词的词调名称。

(3)词的分类:按字数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二.词人作品介绍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

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铃》。

原名三变,字景庄。

他在饱受世态炎凉后,“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改名柳永,54岁考取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

他曾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

有《乐章集》问世。

柳永是北宋专力写词的第一人。

他在扩大词境、发展慢词、丰富词作表现手法上都有杰出贡献。

柳词内容有三类:1.描写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的生活风尚。

《望海潮》最为有名。

这是一首最早出现的,由文人创作的长调慢词,它形象地描绘出钱塘江的秀美景色和繁华富庶。

2.描写男女情爱。

这类词中有表现下层人民不幸以及作者对他们的深切同情的,如《定风波》,有写妓女悲苦和她们对轻薄男子怨恨的,如《少年游》,有写妓女渴望自由、渴望真正爱情生活的,如《迷仙引》。

3.江湖落拓的感慨是他词作的另一重要内容。

《雨霖铃》、《八声甘州》、《夜半乐》是这部分词的代表作。

柳永词两首

柳永词两首

3、描写羁旅行役
• 柳永多次科举失利后,为了生计,不得不到处宦游干谒, 以期能谋取一官半职。柳永工于羁旅行役词,正是基于他 一生宦游沉浮、浪迹江湖的切身感受。《乐章集》中六十 多首羁旅行役词,比较全面地展现出柳永一生中的追求、 挫折、矛盾、苦闷、辛酸、失意等复杂心态。在这类词中, 柳永写其行踪所至,自抒漂泊生活中的离别相思之情,背 景远比五代以及宋初词人所写思乡念远词阔大,意境也更 苍凉,特别真切感人。
④结构巧妙
• 同时,柳永善于巧妙利用时空的转换来叙事、布 景、言情,将一般的人我双方互写的双重结构发 展为从自我思念对方又设想对方思念自我的多重 空间结构,体现为回环往复式的多重时间结构, 如‚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后世影响
• 作为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大词人,柳永对后来词人影响甚大。 南北宋之交的王灼即说‚今少年‛‚十有八九不学柳耆卿,则学曹元 宠‛;又说沈唐、李甲、孔夷、孔榘、晁端礼、万俟咏等六人‚皆在 佳句‛,‚源流从柳氏来‛。即使是苏轼、黄庭坚、秦观、周邦彦等 著名词人,也无不受惠于柳永。 • 柳词在词调的创用、章法的铺叙、景物的描写、意象的组合和题材的 开拓上都给苏轼以启示,故苏轼作词,一方面力求在‚柳七郎风味‛ 之外自成一家;另一方面,又充分吸取了柳词的表现方法和革新精神, 从而开创出词的一代新风。黄庭坚和秦观的俗词与柳词更是一脉相承, 秦观的雅词长调,其铺叙点染之法,也是从柳词变化而出;周邦彦慢 词的章法结构,同样是从柳词脱胎。
• 在宋代,歌伎以歌舞表演为生,其表演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她们 的生活处境。演出效果取决于演技和所演唱的词,演技靠个人的勤奋 练习,而词则靠词人填写。歌伎为了使自己的演唱吸引观众,往往主 动向词人乞词,希望不断获得词人的新词作,使自己成为新作的演唱 者,以给听众留下全新的印象,同时也希望通过词人在词中对自己的 赞赏来提升名气。柳永落第后,频繁地与歌伎交往,教坊乐工和歌伎 填词,供她们在酒肆歌楼里演唱,常常会得到她们的经济资助,柳永 也因此可以流连于坊曲,不至于有太多的衣食之虞。

柳永词二首

柳永词二首

结构与主旨 主旨句(词眼)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对远方情人的怀念
结构
上片:写景 (意境) 下片:抒情
意境 意象 (氛围) (景、物、人、事) 望远 时间: (愁)春 (残)照 苍茫 地点: (危)楼 形象而具体 朦胧 借 景物: (细)风 感伤 景 草色烟光残照里 抒 (迷蒙)草 (如烟)光 情 (残)夕阳 怀远 孤寂凄凉 人物:谁会凭阑意 愁苦思念 (独倚危楼)
987?- 1055?),字耆卿,初号三 鹤冲天(柳永) 变。因排行七,又称柳七。祖籍河东(今属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山西),后移居崇安(今属福建)。宋仁宗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 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 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 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 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 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 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手法,而且制作了 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 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 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 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 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 响。有《乐章集》。 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 唱。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借用 这二句,谓古今成大事业必须经过 的第二种境界。这说明作者的概括 能力很强,能逼真地写出某种精神 状态。
晏殊(991-1055),字同叔,北宁临川人。 景德初年,报刚十四岁,就以 “神童”的才名应 殿试考中进士。在西溪任上常讲学,后人建有晏 溪书院,故西溪又称“晏溪”。仁宗庆历中,晏 殊官到集贤殿学士,同中书门平章事(宰相)兼 枢密使。为官清廉,秉直从政。他曾上书皇帝, 主张严格选任州郡长官,量才录用地方知县,清 除庸劣不称职者,这份万言书声震一时。 晏殊是一名著名的文学家,擅长词令(长短 句),尤擅小令。风格婉转,历有“此宗令词之 专精者,首推晏殊”的评价。

高二下册语文第4课《柳永词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高二下册语文第4课《柳永词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高二下册语文第4课《柳永词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课文原文《雨霖铃·寒蝉凄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江神子·题柏舟壁》登快艇,依山行,望五湖,宫阙寥落。

水波生处是有人家,黄鹤楼,细柳庵,竹枝寺,远近闻名争拜。

两岸烟树何处。

定风波,浩气长存,易水寒,洞庭秋思。

清洛渐行渐远,万里层云,千帆过尽,何日才休?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掌握词句的意思和表达方式。

2.理解柳永词的特点和特色,掌握柳永词的创作历程和主题。

3.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掌握《雨霖铃·寒蝉凄切》与《江神子·题柏舟壁》的词意和创作特点。

2.提高学生对于柳永词的欣赏和理解。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一些意象和形象。

2.鉴赏柳永词的艺术特色和风格。

教学过程导入(5min)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唐诗、宋词,对其创作背景和主题进行简要介绍。

阅读(20min)1.师生一同朗读柳永词,并解读其中的生动意象和抒情方式。

2.小组讨论,总结柳永词的创作手法和语言特色。

3.再次朗读,体味其音韵和情感。

分析(20min)1.让学生分析《雨霖铃·寒蝉凄切》和《江神子·题柏舟壁》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从词的结构、词牌和词调等方面,让学生掌握其创作特点。

鉴赏(20min)1.让学生认真品读两篇词的选段,体验其中的意境和音美。

2.带领学生回顾柳永词的创作历程和发展趋势。

3.让学生讨论柳永词在中国文学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总结(10min)1.学生就鉴赏的过程进行总结和反馈。

2.师生一起回顾课堂内容,强化学习效果。

作业1.撰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柳永词欣赏体会。

2.准备下节课主题为“花”的相关材料和文章。

结束语通过总体学习《柳永词两首》,学生们了解了柳永词的特点和创作例子,提高了对诗词鉴赏能力和美学审美水平,欣赏优美的文学作品。

宋词之柳永词全集赏析(13首)

宋词之柳永词全集赏析(13首)

宋词之柳永词全集赏析(13⾸)柳永:曲⽟管 陇⾸云飞,江边⽇晚,烟波满⽬凭阑久。

⼀望关河萧索,千⾥清秋,忍凝眸。

杳杳神京,盈盈仙⼦,别来锦字终难偶。

断雁⽆凭,冉冉飞下汀洲、思悠悠。

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恨云愁。

阻追游,每登⼭临⽔,惹起平⽣⼼事,⼀场消黯,永⽇⽆⾔,却下层楼。

【赏析】本词描叙作者登⾼望远,触景⽣情,感叹羁旅⾏役⽣活的愁苦,抒发⽆限相思之情。

第⼀⽚以写萧瑟清秋晚景为主.羁旅之愁寓于其中。

⼭岭上暮云纷飞,江边暮霭迷茫,满⽬烟波浩渺,词⼈凭栏很久,凝神注视远万。

⼀眼望去,⼭河冷落萧条,清秋万⾥凄凉,不忍⼼再望。

第⼆⽚回忆想念恋⼈,抒离愁别恨,寄托⽆穷相思。

在那遥远的神京汴梁,有位美⼥,光彩照⼈如仙⼈⼀样,⾃从分⼿以来,再也⽆法得到她的⾳信,令“我”不胜忧伤,望断南飞的⼤雁,也毫⽆⽤处,只会追引我的忧思更加悠长。

第三⽚忆旧欢,诉今愁惹起平⽣⼼事,令⼈忧郁⽆限。

暗想当初,有多少幽会欢娱的美好时光,岂知聚散难以预想,当时的欢乐,反⽽酿成今⽇的⽆限怅惘。

千⾥阻隔,我们⽆从相见,只有相互思念。

每当登⼭临⽔,都会惹起“我”对往事的回想,总是暗⾃销魂,神情沮丧,终⽇⾥闷闷⽆⾔,独⾃默默地⾛下楼廊。

全词以写景抒情为脉络,层层铺叙,步步深⼊,⾔浅意丰,平⽩如⽔。

柳永:⾬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初歇。

都门帐饮⽆绪,留恋处、兰⾈催发。

执⼿相看泪眼,竟⽆语凝噎。

念去去、千⾥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

此去经年,应是良⾠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说?【赏析】这⾸词是柳永的代表作。

本篇为作者离开汴京南下时与恋⼈惜别之作。

词中以种种凄凉、冷落的秋天景象衬托和渲染离情别绪,活画出⼀幅秋江别离图。

作者仕途失意,不得不离开京都远⾏,不得不与⼼爱的⼈分⼿,这双重的痛苦交织在⼀起,使他感到格外难受。

他真实地描述了临别时的情景。

高二下册《柳永词两首》课文及赏析

高二下册《柳永词两首》课文及赏析

高二下册《柳永词两首》课文及赏析柳永词两首【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山献)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赏析: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见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这首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开头三句,入手擒题,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

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三吴,旧指吴兴、吴郡、会稽。

钱塘,即杭州。

此处称“三吴都会”,极言其为东南一带、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字字铿锵有力。

其中“形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

自“烟柳”以下,便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

“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内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

“参差十万人家”一句,转弱调为强音,表现出整个都市户口的繁庶。

“参差”为大约之义。

“云树”三句,由市内说到郊外,只见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远远望去,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

一个“绕”字,写出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

“怒涛”二句,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

“天堑”,原意为天然的深沟,这里移来形容钱塘江。

钱塘江八月观潮,历来称为盛举。

描写钱塘江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笔。

“市列”三句,只抓住“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

珠玑、罗绮,又皆妇女服用之物,并暗示杭城声色之盛。

“竞豪奢”三个字明写肆间商品琳琅满目,暗写商人比夸争耀,反映了杭州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

下片重点描写西湖。

西湖,蓄洁停沉,圆若宝镜,至于宋初已十分秀丽。

重湖,是指西湖中的白堤将湖面分割成的里湖和外湖。

叠山,是指灵隐山、南屏山、慧日峰等重重叠叠的山岭。

《柳永词两首》最好最全

《柳永词两首》最好最全

柳永词两首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波折,他的词作,既有豪放激昂,又有婉约柔美,是我国词坛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本文将对柳永的两首经典词作《雨霖铃·寒蝉凄切》和《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进行解读。

一、《雨霖铃·寒蝉凄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首词是柳永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离别的凄美,表达了词人对爱情的执着和无奈。

上片写离别时的情景,通过寒蝉、长亭、骤雨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词人借酒消愁,却又无法排遣离别的伤感,只得催促船家启程。

下片写离别后的孤独,词人酒醒后不知身在何处,只见杨柳岸、晓风残月,倍感凄凉。

词人感叹离别后的日子,即使有良辰好景,也无人共赏。

这首词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展现了柳永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二、《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首词以抒发春愁为主题,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上片写词人伫立在高楼之上,眺望春景,却只见草色烟光、残阳如血,引发词人的愁绪。

词人无言谁会凭阑意,表达了自己孤独的心境。

下片写词人试图通过饮酒来排遣愁绪,却发现强乐还无味。

词人表示,为了心中的理想,即使衣带渐宽、人憔悴,也绝不后悔。

这首词以婉约的笔触,展现了词人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

柳永的这两首词作,分别以离别和春愁为主题,展现了词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柳永的词作,既有豪放激昂,又有婉约柔美,是我国词坛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秀; 重湖叠瓛清嘉——概括湖山之美; 三秋桂子——承“叠瓛”说,着重写山; 十里荷花——承“重湖”之说, ——西湖最具特色最有名的景观。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借代 “弄”使得吹笛人和采菱女的潇洒欢快之情陡增;

“泛”说明人们是在湖中吹笛演唱,笛声歌声似 乎随着湖水荡漾开来,轻盈愉悦之貌全出。
云 树 绕 堤 沙 , 怒 涛 卷 霜 雪 , 天 堑 无 涯 。
烟 柳 画 桥 , 风 帘 翠 幕 , 参 差 十 万 人 家 。
东 南 形 胜 , 三 吴 都 会 , 钱 塘 自 古 繁 华 。
柳 永
望 海 潮
正音
都门(dū) 凝噎(yē) 暮霭(ǎi) 参差(cēn cī) 绕堤沙(dī)天堑 (qiàn) 罗绮(qǐ) 羌管(qiāng) 钓叟莲娃(sǒu)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
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 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第三境也。” ____王国维《人间词话》
古人常用“春草”、“残阳”等意象来表 达伤感、惆怅的心情,例如: “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淮南 小山《招隐士》 )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古道”( 《饮马长 城窟行》 )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 幕遮》 )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 《天净沙》 )
唐宋词发展四个时期
时期 唐、五代 北宋初 主要风格 代表作家
温庭筠、韦庄、李煜、 婉约艳丽 晏殊
北宋中叶到 柳永、苏轼、秦观、 婉约、豪放 南渡 李清照 南宋前期 南宋后期 壮怀高唱 哀感低吟 辛弃疾、陆游 姜夔
仕途不顺 飘零沦落 自由张狂
柳永
(约980--约1053年),
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 [qí ]卿,福建崇安人。流落于汴京、 苏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 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曲。最 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 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至景佑 元年(1034年)54岁时方才考取进 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柳郎中。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 财,群伎合金葬之南门外 。
壮阔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镜头移近,来街市上走走看看。珠玉宝石 遍陈于市,家家户户绫罗盈柜,人们的衣饰更 是鲜丽豪华,竞相斗艳。 “列”、“盈”、“竞”把经济繁荣、生活 富庶奢华落到了实处。
人文景观
静态
路桥华美 居室华丽 人口众多 云树:绕 怒涛:卷 天堑:无涯 豪奢
华美
形胜 繁华
自然景观 (钱塘潮)
•一幅太平盛世下的百姓安乐图。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高牙:原指军前大旗,因旗杆以象牙为饰而得名。 乘醉:乘酒兴;


千骑拥高牙 ——扈从之多,兵马拥戴——威望之高。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喝酒、听歌、吟诗;——踌躇满志的娱 乐生活。 写钱塘长官高雅的休闲生活。
人美
形胜:地理形势优越。 都会:人物会集的地方。 天堑:天然壕沟,这里指钱塘江。 叠巘:重叠的山峰。 高牙:高举的牙旗。 参差:形容楼阁、房屋高低不同。 怒涛:汹涌的浪涛。 珠玑:泛指大小不同的各种珠宝。 千骑:千名骑兵。 异日:他日。 云树:茂密如云的大树。
霜雪:像霜雪一样的浪 花。 盈:充满。 三秋:秋季。 图:画图。 凤池:凤凰池。对中书 省的美称,呆滞朝廷。
无言谁会凭阑意
(没有谁会注意他依靠栏杆之态,默默无言) ——孤独和无奈。
上片写凭栏远眺时,触景生情,引起对所爱的无限思念.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图:企图、追求; 对酒当歌:语出曹操《短歌行》。 当:与“对”意同。借放声高歌来抒写愁情; 强:勉强。 强乐:强颜欢笑。 还,又; 无味:索然寡味; 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语本《古诗》: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老百姓:详和快乐 ”弄“:潇洒欢快 “泛”:轻盈愉悦 “嬉嬉”:怡然快乐 达官贵人:与民同乐
“拥”:气派威风
“听”:品酒赏乐 “吟”:吟诗作画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嬉嬉钓叟莲娃 。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好景:指钱塘的美好景观 代指其政绩成就
图将:画下来;将:助词,无实义; 凤池:凤凰池,对中书省的美称。 归去凤池夸 ——言外之意是说到朝廷去请功受赏,还隐含着“你 就要提升到朝廷去当大官”的意思。
词的起源
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 代发展到高峰。词即歌词,指可以和
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
以又称“长短句”、“诗余”、“曲
子词”、“歌词”等。
词牌和标题
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
称,词的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
的集中体现。
词的分类
按字数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 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段落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等。(词的段落叫:阕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和婉约派(豪放 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 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等)。
下片写欲醉无味。
无法消愁 执著追求
词眼:写春愁,抒发刻骨相思相恋之情。 境界:为爱情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

这是一首表现刻骨相思相恋的情歌.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 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 —风细细、草色、烟光、残照;
——春草如烟,夕阳辉映,如烟似雾; ——春愁黯然而生,春愁——相思。 伫倚危楼时所望所感
想借醉酒狂歌来排解相思的痛苦—
—借酒消愁愁更愁,无论怎样勉强 作乐还是乐不起来——春愁无限 (给人留下极其鲜明的印象。)
痛苦难熬——是否后悔?
——对他(她)的爱付出再多也是
值得。情愿为了这样的爱而消瘦。 为这样的爱而颜容憔悴。 • 写在登高远望的情景下的联想, 进一步写春愁的无法排解,并表达了 对爱情的矢志执著和坚贞不移。
柳耆卿与孙相何为布衣交。孙知杭州,门禁甚 严。耆卿欲见之而不得,作《望海潮》词往见名妓 楚楚曰:“欲见孙相,恨无门路。若因府会,愿借 朱唇歌于孙相公之前。若问谁为此词,但说柳七。” 中秋府会,楚楚宛转歌之,孙即日迎耆卿预坐。
下片
自然景观 (西湖) 精神生活 繁华 民拥官 政绩卓著 重湖: 叠巘: 十里荷花 三秋桂子 清嘉
赏析:“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依消得人憔悴。”
源自《古诗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柳句与原句在内容上有什么异同? 同:都表达了相思之苦,写相思使人消瘦。 异:原句写恩爱夫妻间相思,柳句写情人 间相思;原句只写想瘦了人,柳句则说想 瘦了也不后悔。 如果原句中的“伊人”不指人,联系生活 你认为可以指什么呢?这句话又有什么新 的理解? 事业、爱情、理想、目标、追求、学问…… (梦寐以求的事或物)
金主怦然心动,为什么?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起笔便大开大阔,直起直落。 “东南”,就方向言; “三吴”,就地点言; 空间浩瀚、面积广大, “自古”突出了杭州历史悠久,繁华富庶。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参差”形容楼阁高下不齐
“十万”指人口众多,未必是确数。
远望去,垂柳含烟,薄雾如纱, 虹桥似画,真是画中才有的好景致 啊。这一处人烟阜盛,各式建筑, 各抱地势,鳞次栉比,檐牙错落; 走近了看,微风过处,千门万户帘 幕轻摆,显得怡然安详,真是一派 “都会”景象。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尽显古树成行, 长堤迤逦之态(美)
状狂涛汹涌, 波浪滔滔之势(雄伟)


《望海潮》这一词牌名是柳永创制的, 大概取意于杭州是观潮胜地。
钱塘江畔的杭州自古 就是著名的大都市,风 景秀丽,人文荟萃,经 济繁荣,生活富足。在 这首词里,柳永以生动 的笔墨,把杭州描绘得 富丽非凡。
“孙何帅钱塘,柳耆卿作《望海潮》 词赠之云· · · · · · 此词流播,金主亮闻 之,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 起投鞭渡江之志。”
“闺语”——李清照 似曾相识燕归来 “情长”——柳永 问君能有几多愁, “别恨”——晏殊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愁宗”——李煜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 伊消得人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 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 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望海潮
柳永
异 日 图 将 好 景 , 归 去 凤 池 夸 。
千 骑 拥 高 牙 。 乘 醉 听 箫 鼓 , 吟 赏 烟 霞 。
羌 管 弄 晴 , 菱 歌 泛 夜 , 嬉 嬉 钓 叟 莲 娃 。
重 湖 叠 巘 清 嘉 , 有 三 秋 桂 子 , 十 里 荷 花
市 列 珠 玑 , 户 盈 罗 绮 , 竞 豪 奢 。
形胜 繁华
晴:羌管 夜:菱歌 叟:钓 娃:莲
嬉嬉
随从多 乐逍遥:喝酒听歌 吟诗赏景
将升官
思考:
1、本词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钱塘”的繁华? 2、结合词的内容,说说开头“东南形胜,三 吴都会,钱塘自古繁花”三句在诗歌中的作 用。 3、若把“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 涯”句中的“卷”改为“推”好不好,为什么? 4、有评论家说“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 两句写得高度凝练。试简要分析。 5、“羌管弄晴,菱歌泛夜”采用了什么修辞 手法?两句意思是什么?“嬉嬉钓叟莲娃” 描绘了一幅什么图景?
《蝶恋花》这首词主要 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1、这首词运用了情景交融、用典直抒胸臆的表现手 法。 2、上阙情景交融,写登楼伫望情景,草色、烟光、 残阳,多层次地描摹出低缓哀愁的春愁之景,将春景 和春愁极其自然地融为一体,表达了孤单凄凉,对所 爱的无限思念的情感。 3、下阙用典直抒胸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依消 得人憔悴”句源自《古诗十九首 》不仅直接表达了 对爱情的坚贞执著,矢志不移,而且表达了对理想事 业的执著追求和坚定的信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