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转氨酶的活性测定PPT课件

合集下载

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的测定课件

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的测定课件

•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的测定
•7
取7支试管,按下表操作
卡门单位
0
28
57 97 150
加入物(ml)
对照管 测定管
01Biblioteka 234血清
0.1
0.1
基质缓冲液
0.5
0.1mol/L磷酸盐缓冲液
混匀,37℃水浴30min 0.1 0.1 0.1 0.1 0.1
2.0mmol/L丙酮酸标准液
0
0.05 0.10 0.15 0.20
两种苯腙的吸收光谱曲线在500~520nm处差异最 大,丙酮酸苯腙的呈色强度是α-酮戊二酸苯腙的3倍,据 此可以计算出丙酮酸的生成量,后者与血清中的ALT的 活性浓度成正比。
•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的测定
•2
【实验原理】
n 丙氨酸+α-酮戊二酸 ALT 丙酮酸+谷氨酸
2,4-二硝基苯肼
α-酮戊二酸-2,4-二硝基苯腙
n 1.血清和底物应于37℃水浴后操作,最好置37℃水浴箱 中操作。以一定时间加入,各管即时混匀,以第一管开 始计时,准确反应30分钟,各管加入时间间隔一致,保证 每管反应时间均为30分钟。
n 2.加入2,4-二硝基苯肼溶液后,应充分混匀,使反应完全。
n 3.加入NaOH溶液的方法和速度要一致,如液体混合不 完全或加入速度不同均会导致吸光度的差异。
丙酮酸-2,4-二硝基苯腙
0. 4mol/LNaOH
红棕色
红棕色(三倍)
卡门单位:1ml血清在25℃,340nm,体积为3ml,光径为1cm每分钟光密
度下降0.001的酶量。
•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的测定
•3
【实验仪器】
1、主要器具

血清谷丙转氨酶.ppt

血清谷丙转氨酶.ppt
卡门氏(Karman)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如下:

由于NADH在波长340nm处有特异的吸收峰,因此ALT的活性可
通过NADH的消失量,即根据340nm处光密度值的减少量间接作出定
量测定。ALT活性的K洲an氏单位的定义是:在分光光度法规定的
条件(karman分光光度计,25℃,340nm,光径1km)下,1毫升血清
电化学法 同位素法
二、酶活力单位及比活
酶的活力单位
U:特定条件下1min内将1μmol底物转化为产物
所需要的酶量。(国际单位)
临床可以用约定成熟的惯用单位表示。
比活
每毫克蛋白含有的E的活力单位数 U/mg蛋白
转换数
每秒每个酶分子转换底物的微摩尔数 μmol/s
ALT活性测定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两类:一是卡门氏(Karman) 分光光度法,二是比色测定法。
实验讨论
1. 为什么设定标准空白和测定空白?
2. E活性的表示方法有哪些?
3. E活性测定的原理是什么?
在终止酶反应后,呈色反应中不仅产物丙酮酸能与2,4-二硝基苯肼 形成苯腙而呈色,而且底物α-酮戊二酸也能反应而呈色,尽管二者在 500-520nm处光吸收有较大差异,但这种非特异性的呈色反应对测定结 果影响较大,所以比色法使用的底物浓度很低,与最适底物浓度相差甚 远。在两种底物浓度中尤显偏低的是α-酮戊二酸(2mmol/L),在此浓度 下酶促反应只能达到最大反应速度65%左右,由于底物浓度的明显不足使 的酶促反应产生丙酮酸的量与酶活性间不能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2,4二硝基苯肼本身在碱性溶液中也能显色,为了降低空白读数,反应时不 得不使用较低的2,4-二硝基苯肼(1mmol/L),相当于反应液中酮酸的浓 度(丙酮酸和α-酮戊二酸总浓度为2mmol/L)的1/2。按反应方程式,一 分子酮酸与一分子2,4-二硝基苯肼生成相应的苯腙,但至少有半量的酮 酸没有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在酶反应后丙酮酸和α-酮戊二酸与2, 4-二硝基苯肼形成苯腙呈色存在着一个人们无法控制的机率问题,据信 这是赖氏法重复性差的主要原因。另外,2,4-二硝基苯肼浓度低也是使 显色反应的工作曲线弯曲的原因之一。

肝脏血清酶学检查PPT课件

肝脏血清酶学检查PPT课件

05 肝脏血清酶学检查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CHAPTER
新技术与新方法的研发与应用
自动化检测技术
提高检测效率,减少人为误差,实现大规模样本的快速检测。
生物传感器技术
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用于实时监测和早期诊断。
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
深入挖掘肝脏血清酶学标志物的潜在价值,发现新的诊断指标。
个性化诊疗与精准医学在肝脏血清酶学检查中的应用前景
02
通过比较不同疾病血清酶水平的 差异,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 依据,有助于准确诊断肝脏疾病 。
治疗效果的监测与预后评估
通过定期检测肝脏血清酶学指标, 可以监测肝脏疾病的治疗效果。 如果治疗有效,血清酶水平通常
会逐如果血清 酶水平持续升高,可能表明疾病
重要性
肝脏血清酶学检查是肝脏疾病诊断的 重要手段之一,有助于早期发现肝脏 病变,评估疾病严重程度,指导治疗 方案选择和监测疾病进展。
肝脏血清酶的种类与功能
谷丙转氨酶(ALT)
谷草转氨酶(AST)
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中,是反映肝细胞损 伤的敏感指标。
分布于肝、心、骨骼肌等组织,肝细胞损 伤时AST升高。
情严重性。
疗效监测
肝脏血清酶学检查可监 测疾病治疗的效果,评
估病情恢复情况。
筛查与预防
肝脏血清酶学检查可用 于肝脏疾病的筛查,提
高预防意识。
02 肝脏血清酶学检查的方法与步骤
CHAPTER
样本采集与处理
01
02
03
样本采集时间
通常在清晨空腹状态下采 集静脉血液样本。
样本处理
血液样本应尽快分离出血 清,避免溶血和污染。
进展或治疗效果不佳。
通过监测肝脏血清酶学指标的变 化,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依据, 调整治疗方案或预测患者的预后

2022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测定优秀ppt

2022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测定优秀ppt

测定管 0.1 —— 0.5
0.5
5.0
计算:
ALT〔U/L〕=A样/A规范×95 〔U/L〕
丙氨酸+α-酮戊二酸
丙酮酸+ L-谷氨酸
基苯腙 学会谷丙转氨酶(ALT)活力测定方法
学会谷丙转氨酶(ALT)活力测定方法
按下表顺序参与反响物:
丙酮酸2,4-二硝基苯腙在碱性溶液中呈现棕色,
吸收峰为520nm。
[实验器材]
丙酮酸氨基转移酶基质液
丙酮酸+2,4-二硝基苯胺——〉丙酮酸2,4-二硝基苯腙
按下表顺序参与反响物:
学会谷丙转氨酶(ALT)活力测定方法
37℃水浴保温30min
[实验步骤] 按下表顺序参与反响物:
参与物〔ml〕 空白管
规范管
丙37酮℃酸水+浴2保,4-温二2硝0m基in苯样胺本——〉丙酮酸2,4-二硝—基—苯腙
——
学会谷丙转氨酶(ALT)活力测定方法
37℃水浴保温20min丙酮酸钠规范 ——
1.试管 1.5cm 丙氨酸+α-酮戊二酸
37℃水浴保温20min
丙酮酸+ L-谷氨酸
10min后测A520
按下表顺序参与反响物:
学会谷丙转氨酶(ALT)活力测定方顺序参与反响物:
丙氨酸+α-酮戊二酸
丙酮酸+ L-谷氨酸
丙氨酸+α-酮戊二酸
丙酮酸+ L-谷氨酸
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测定
[实验目的及要求]
学会谷丙转氨酶(ALT)活力测定方法
[实验原理]
按下表顺序参与反响物:
丙氨酸+α-酮戊二酸
丙酮酸+ L-谷氨酸
丙氨酸+α-酮戊二酸 37℃水浴保温20min

血清谷丙转氨酶测定设计实验ppt课件

血清谷丙转氨酶测定设计实验ppt课件

注意事项
n 操作中加 0.4N NaOH液时,需以较慢速度 加入,并且边加边摇匀加快时则a一戊酮二 酸引起的发色增强。
n 本实验中各试剂加量都需要准确,并且要 注意控制条件,保温时间要严格
n 本法测定SGTP正常值为40单位以下。
实验讨论
n 分析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 n 血清GPT活性测定的意义
• 本实验是在碱性条件下,生成醌类化合物的量反 应丙酮酸的量,即反应了谷丙转氨酶的活性。
• 本法以lml血清与基质液在37℃,保温30分钟生 成2.5μg丙酮酸为谷丙转氨酶活性1单位
• 求酶活性单位的方法:
• 1、标准品对照法: 检品与标准丙酮酸液同样处
理呈色,进行比色,计算出酶活性单位。
• 2、标准曲线法: 取含待测物的一系列标准溶液,
作标准曲线,由标准曲线查得活性单位。
实验操作
一、标准品对照法
取试管4支,标号,按下表加试剂:
56℃放置5分钟。 加0.4N NaOH液5.0ml 慢慢加入 (约1分钟),边加边混匀。
室温放置 30分钟,
测OD值,波长 520nm,用蒸馏水调零点。
各管混匀,放37℃水浴5分钟 然后各加呈色试剂0.5ml,混匀
实验题目
血清谷丙转氨酶 活性的测定
实验目的
n掌握谷丙转氨酶活性测定的 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
l血清谷丙转氨酶作用于由丙氨酸及a一酮戊 二酸组成的基质。产生丙酮酸及谷氨酸
l血清加基液保温后产生丙酮酸的多少,即反 应出谷丙转氨酶活性的大小。
l丙酮酸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丙酮酸 二硝基苯腙,在酸性溶液中显黄色,在碱 性溶液中成醌型显棕红色。
56℃放置5分钟。
加0.4N NaOH液5.0ml 慢慢加入 (约钟),边加边混匀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力测定5页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力测定5页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力测定5页一、实验目的1. 掌握测定血清ALT活力的方法和原理。

2. 熟悉ALT在肝脏功能监测中的重要性。

二、实验原理ALT是一种酶,分布在人体的细胞内,主要存在于肝脏、心肌、骨骼肌和肾脏等组织中。

正常情况下,ALT主要在肝脏中发挥作用。

当肝脏受到损伤时,ALT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血液中ALT活力的升高。

因此,测定血清ALT活力是一种常用的肝功能检测方法。

本实验使用比色法测定血清ALT活力。

利用谷草-丙氨酸转移酶测定(AST)所产生的谷草酸,和血清ALT催化产生的丙酮酸反应,生成2,4-二硝基苯胺,其吸光度与丙酮酸的浓度成正比。

由此计算出血清ALT活力。

三、实验步骤1. 将标准品和待测血清样品准备好,室温恢复至20-25°C。

2. 取比色管,在无菌条件下加入以下试剂:2.5ml缓冲液pH7.5、0.25ml 10mmol/L 肌酸盐缓冲液、0.2ml5.5mmol/LNADH、0.2ml2mol/L丙酮酸、0.1ml3%的PEG,混匀。

3. 加入待测血清样品1ml,立即混匀。

4. 马上读测吸光度(Zero)。

5. 在37℃恒温箱中孵育10分钟。

6. 然后再读一次吸光度。

7. 加入ALT试剂,混匀,孵育60秒钟。

8. 反应结束后7分钟内,读取吸光度值,记录。

9. 将标准品同样操作,测定吸光度,计算样品中ALT活力的单位(L_0.9)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中的所有仪器、试剂、杯器等都要事先清洗干净,确保无污染。

2. 实验操作应在干燥、无尘、无异味的净化房间内进行。

3.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常温。

4. 实验中的吸光度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测定,避免影响结果。

5. 测定前,必须保证血清样品无血浆外渗。

6. 测定期间谨慎操作,防止试剂泼溅,注意安全。

五、实验结果分析ALT活性测定值与肝损伤的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当ALT活性超过健康人参考范围时,说明肝脏功能出现异常,可能出现肝炎、脂肪肝等肝病状况。

血清转氨酶(GPT、GOT)活性的测定

血清转氨酶(GPT、GOT)活性的测定

血清转氨酶(GPT、GOT)活性的测定【原理】酶的活性即酶的催化效能,在一定条件下酶活性的高低代表酶的含量的多少,故酶活性的测定也即相当于酶含量的测定。

酶的活性通常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最适温度、最适的pH、必要的激动剂等),一定的时间内,测定该酶所催化的反应系统中底物的消耗量或产物生成量来确定的。

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及血清谷草转氨酸(SGOT)分别以丙氨酸和α-酮戊二酸;天冬氨酸和α-酮戊二酸为底物,催化它们进行如下反应:在SGOT催化下所生成的草酰乙酸又可在β脱羧酶和枸橼酸苯胺作用下脱羧,生成丙酮酸,而丙酮酸则可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丙酮酸2,4二硝基苯腙,后者在碱性溶液中呈棕色,在520nm比色时,α-酮戊二酸二硝基苯腙之光吸收远丙酮酸二硝基苯腙为低。

在反应后,α-酮戊二酸减少而丙酮酸增加,故520nm处光密度增加之程度与反应体系中丙酮酸与α-酮戊二酸之克分子比例成线性关系。

一般临床上用以测定SGPT及SGOT活性的方法有改良的穆氏法、金氏法及赖氏法,这些方法都是基于上述原理而设计的,操作也基本相同,只是这些实验的某些条件、活性单位的规定和计算有所差异。

改良的穆氏法(Mohun)规定血清在37(pH7.4)的条件下,与底物作用30分钟后,每生成2.5μg丙酮酸为一个转氨酶活性单位。

金氏法(King)则规定在同上条件下,与底物作用60分钟后,每生成1μM丙酮酸为一个转氨酶活性单位。

赖氏法(Reitman)本身并未对转氨酶活性单位提出规定,他是用卡门氏法(Karman)来定单位的。

卡门氏法是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中用1毫升血清,反应溶液总量为3毫升,在340nm波长下,用内径为1.0cm的比色皿,25℃ 1分钟内所产生的丙酮酸,在乳酸脱氢酶作用下,使NADH变成NAD+,而引起光密度下降0.001为1个转氨酶活性单位。

而赖氏法则是用卡门氏法所测出的单位数相当于赖氏法所产生的丙酮酸量的相关系数,套用卡门氏单位而来。

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测定PPT课件

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测定PPT课件

6
2020/10/13
移酶基质液
37℃水浴保温20min
碱性溶液
5.0
5.0
5.0
10min后测
5
A520
2020/10/13
谢谢您的指导
THANK YOU FOR YOUR GUIDANCE.
感谢阅读!为了方便学习和使用,本文档的内容可以在下载后随意修改,调整和打印。欢迎下载!
汇报人:XXXX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3
2020/10/13
[实验器材]
1.试管 1.5cm
4
2020/10/13
[实验步骤] 按下表顺序加入反应物:
加入物(ml) 空白管
标准管
测定管
样本
——
——
0.1
丙酮酸钠标准 液
丙酮酸氨基转 移酶基质液
—℃水浴保温30min
—— 0.5
丙酮酸氨基转 0.5
0.5
0.5
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测定
1
2020/10/13
[实验目的及要求]
学会谷丙转氨酶(ALT)活力测定方法
2
2020/10/13
[实验原理]
丙氨酸+α-酮戊二酸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丙酮酸+ L-谷氨酸
丙酮酸+2,4-二硝基苯胺——〉丙酮酸2,4-二硝 基苯腙
丙酮酸2,4-二硝基苯腙在碱性溶液中呈现棕色, 吸收峰为520n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急性传染性肝炎、血清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 期、肝硬变代偿期、阻塞性黄疸、心肌梗死; 急性胰腺炎、胆囊炎、风湿活动性心脏病及一 些对肝脏有毒害的药物如安眠药、麻醉药、锑 剂、砷剂等均可使转氨酶活性升高。 转氨酶升高原因 肝细胞受损伤,使细胞内 酶泄露,进入血液,从而引起酶活性升高。 (转氨酶水平在0—40之间是正常的。)
7
实验操作步骤
1、绘制标准曲线 取5支试管,如下表加入试剂,绘制标
准曲线
8
试剂,mL 对照 丙酮酸标准液 0
1 0.15
2
3
4
0.3
0.45 0.6
ALT底物液 0.6
0.45
0.30 0.10 0
0.1mol/L磷酸盐缓冲液
0.1
0.1
0.1
0.1 0.1
丙酮酸毫克 1
丙氨酸转移酶活力单位/dl=
ALT底物
0.6
0
37 ℃水浴30min (酶促反应)
2,4 -二硝基苯肼 1.0
1.0
ALT底物 0
0.6
水浴20分钟后加入再加入0.4MNaOH溶液2 mL,混匀,10
min/室温,于500nm处测量光吸收值。根据标准曲线查出样品的 ALT活力单位
10
实验操作步骤
3、结果分析计算 按照标准曲线查出样品的酶活力单位数
-------------2.5
*
---0.1
*
100
加入上述试剂后,37 ℃水浴5min ,各管在加入2,4 -二硝基苯肼
溶液0.5 mL,混匀,水浴20min,再加入0.4MNaOH溶液2 mL,混匀, 于500nm处测量光吸收值。
9
实验操作步骤
2、血清ALT测定
试剂 管
测定管
对照
血清
0.1
0.1
COOH
COOH
(New kαet-o酮a酸cid)
R2 CO
转氨酶
H
(New amino acid)
R2 C NH2 氨基酸
COOH
COOH
alpha-酮戊二酸 + 丙氨酸→谷氨酸 + 丙酮酸
3
体内最常见的转氨酶有两种,谷草转氨酶(谷氨酸- 草酰乙酸氨基移换酶(AST,GOT)、谷丙转氨酶(也 称作丙氨酸氨基移换酶,(ALT,GPT)身体内的转氨 酶不止一种。目前临床诊断中常用的有谷丙转氨酶及 谷草转氨酶等。 体内尤以骨骼肌、肝、心、脑、肾、胰、脾等转氨酶 活力最强。此外,性腺、肺、消化道、红细胞、血小 板、血清等,也含有不同活力的转氨酶。不同的组织 所含的各种转氨酶的多寡也不一致,比如谷丙转氨酶 按其含量多寡为:肝、肾、心肌、脑;而谷草转氨酶 之次序为:心肌、脑、肝、肾。当含有转氨酶的组织 细胞发生破坏或损害时,相应的转氨酶则可进入血流 引起血清内酶活力的增高,可以作为判断某一器官疾 病的指标。
2
转氨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参与蛋白质 代谢,脱氨基或者转氨基,催化的反应 如下图:
转氨基作用-氨基转移酶(aminotransferase)
或转氨酶 ( transaminase)
R1 (Donor am氨in基o a酸cid)H C NH2
R1 (Accepter keto acid)
CO
α-酮酸
5
转氨酶活力的测定 ALT作用于丙氨 酸及α-酮戊二酸基质,反应生成谷氨 酸和丙酮酸,丙酮酸可以与2,4 -二硝 基苯肼定量反应生成丙酮酸苯腙,在碱 性条件下呈红色,可以用分光光度法定 量检测(500nm)。
6
实验器材、试剂
仪器 722N 型分光光度计 试剂 磷酸盐缓冲液(PH7.4),ALT底 物液(含丙氨酸(过量), α-酮戊二 酸)、 2,4 -二硝基苯肼溶液,0.4 M NaOH溶液,丙酮酸标准液。
血清转氨酶的活性测定
1
一、实验原理
转氨基作用 指的是一种氨基酸alpha-氨基 转移到一种alpha-酮酸上的过程。转氨基作用 是氨基酸脱氨基作用的一种途径。其实可以看 成是氨基酸的氨基与alpha-酮酸的酮基进行了 交换。 结果是生成了一种非必需氨基酸和一种新的 alpha-酮酸。反应由转氨酶和其辅酶磷酸吡哆 醛催化。磷酸吡哆醛是维生素B6的衍生物。人 体内最重要的转氨酶为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 酶。它们是肝炎诊断和预后的指标之一。
4、思考题 血清ALT活力测定时,对照管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