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谷丙转氨酶测定设计实验

合集下载

血清谷丙转氨酶实验报告

血清谷丙转氨酶实验报告

血清谷丙转氨酶实验报告血清谷丙转氨酶实验报告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简称ALT)是一种存在于肝脏细胞中的酶类物质,它在肝脏功能评估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ALT水平,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肝脏是否受损或存在疾病。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量血清中ALT的含量,了解被检测对象的肝脏功能是否正常。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肝脏疾病,并为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二、实验方法1. 实验前准备:准备好实验所需的血清样本、试剂和仪器设备,确保实验环境清洁卫生。

2. 采集血清样本:选择合适的部位,用无菌针头采集被检测对象的静脉血液。

注意遵守无菌操作规范,避免外界污染。

3. 血清分离:将采集到的血液样本放置于离心管中,以适当的转速离心一段时间,使血液分离成血清和红细胞。

4. ALT检测:将分离得到的血清样本转移至ALT检测仪器中,按照仪器操作说明进行操作。

仪器会自动测量ALT的含量,并显示结果。

三、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测得的结果,ALT的含量可以分为正常范围和异常范围。

正常范围通常是男性10-40 U/L,女性7-35 U/L。

如果实验结果显示ALT的含量超出正常范围,可能意味着肝脏受损或存在疾病。

四、结果分析1. ALT升高的原因:ALT升高可能是由于肝脏炎症、肝细胞坏死、肝损伤等原因导致。

常见的疾病如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等都会引起ALT的升高。

2. ALT降低的原因:ALT降低可能是由于肝脏功能减退或肝细胞受损导致。

例如,肝功能衰竭、肝癌等情况下,ALT的含量通常会降低。

五、临床意义ALT作为肝脏功能的指标之一,对于肝脏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检测ALT的含量,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肝脏是否受损,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六、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要规范:在实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避免外界污染。

同时,仪器操作要按照说明书进行,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测定实验报告

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测定实验报告

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测定实验报告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是一种重要的肝脏酶,其测定可以用于评估肝功能和诊断肝脏疾病。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血清中ALT的活性,探究其在肝功能评估中的应用。

实验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实验所需材料包括ALT检测试剂盒、标准品、血清标本、比色皿、移液管等。

2. 实验方法:a. 样本处理,将采集的血清标本离心,取上清液置于4℃保存。

b. 实验操作,按照ALT检测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制备标准曲线和待测样本的反应体系。

c. 光度测定,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各标准品和待测样本的吸光度值。

d. 计算ALT活性,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待测样本中ALT的活性。

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实验测定,得到不同浓度的ALT标准曲线,吸光度与ALT浓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99以上。

待测样本的吸光度值为X,通过标准曲线计算得到其ALT活性为Y。

进一步分析发现,实验组AL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实验组受到了肝脏损伤。

实验结论。

本实验通过测定血清中ALT的活性,成功评估了肝功能并诊断了肝脏疾病。

实验结果表明,ALT活性的升高与肝脏损伤密切相关,可作为肝功能评估和肝脏疾病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操作中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操作失误导致结果误差。

2. 实验过程中需注意安全,避免接触有害化学品和受伤。

3. 实验结果需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获得准确的诊断结论。

实验展望。

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究ALT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寻找更为准确、快速的检测方法,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可靠的参考。

结语。

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测定方法和应用,为肝功能评估和肝脏疾病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希望本实验能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血清谷丙转氨酶实验报告

血清谷丙转氨酶实验报告

血清谷丙转氨酶实验报告背景介绍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简称ALT)是一种存在于肝脏中的酶类物质,主要参与蛋白质的代谢过程。

正常情况下,ALT的活性较低,而当肝脏受到损伤时,ALT会释放到血液中,血液中的ALT水平也会升高。

因此,检测血清中ALT的水平可以作为评估肝脏功能以及肝脏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检测血清中ALT的水平,了解被检测个体的肝脏功能状态,提供诊断肝脏疾病的参考依据。

实验材料1.血清样本:被检测个体的血清样本,需通过静脉采血获取。

2.ALT试剂盒:包含必要的试剂和材料,用于检测血清中ALT的水平。

实验步骤1.获取血清样本:用无菌的注射器从被检测个体的静脉中采集足够的血液样本,约5-10毫升即可。

2.处理血清样本:将采集到的血液样本放置在无菌离心管中,离心约10分钟以分离血清和血细胞。

将分离得到的血清转移至干净的试管中。

3.准备实验室试剂:取出ALT试剂盒,按照说明书中的指引,准备所需的试剂和材料。

4.进行实验操作:根据ALT试剂盒的说明,将一定量的血清样本与试剂盒中的试剂混合,进行反应。

反应时间和条件需根据试剂盒的要求进行。

5.反应结果读取:按照ALT试剂盒说明,使用光度计等设备测量反应体系的吸光度。

吸光度的数值与血清中ALT的浓度成正比。

6.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根据测定结果,比较样本中ALT的浓度与正常范围进行对比。

若ALT浓度超过正常范围,可能提示存在肝脏损伤或疾病。

结果与讨论本实验的结果即为测定得到的血清中ALT的浓度。

根据测定结果,我们可以初步判断被检测个体的肝脏功能状态。

若ALT浓度超过正常范围,可能存在肝脏疾病,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值得注意的是,ALT浓度的升高不一定说明肝脏疾病,还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药物的使用等。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通过检测血清中ALT的水平来评估被检测个体的肝脏功能状态。

ALT浓度的升高可能提示肝脏损伤或疾病,但需要结合其他临床检查和诊断方法来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血清谷丙转氨酶测定设计实验

血清谷丙转氨酶测定设计实验
分光光度法的优点是准确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便等。
03 实验材料
CHAPTER
实验动物
健康成年小鼠
用于正常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的测定 。
肝损伤小鼠模型
通过给予一定剂量的化学物质或病毒 ,建立肝损伤模型,用于测定血清谷 丙转氨酶水平。
试剂和器材
血清采集管和分离胶
用于小鼠血清的采集和分离。
谷丙转氨酶试剂盒
血清谷丙转氨酶测定设计实验
• 实验目的 • 实验原理 • 实验材料 • 实验步骤 • 结果分析 • 实验结论
目录
CONTENTS
01 实验目的
CHAPTER
了解血清谷丙转氨酶测定的意义
• 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简称ALT) 是肝细胞内的一种重要酶类,当 肝细胞受损时,ALT会释放到血 液中,导致血清ALT水平升高。 通过测定血清ALT水平,可以反 映肝细胞损伤的程度,对于肝脏 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具 有重要意义。
数据分析
根据实验目的和数据结果,进行数 据分析,得出结论。
03
02
数据整理
将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平均 值、标准差等统计指标。
结果报告
撰写实验报告,将实验结果和结论 呈现出来。
04
05 结果分析
CHAPTER
正常值范围
正常值范围
根据不同年龄和性别,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正常值范围有所差异。通常,成人男性正常值为5-40 U/L,成人女性正 常值为5-35 U/L。
临床意义
结合受试者的临床资料,我们对谷丙转氨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临床解释和评估。
对实验的评价与建议
实验优缺点
01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总结出了实验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精)

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精)

光度。由测得的吸 A 光度在曲线上查得
试样溶液中待测组
分的浓度,最后计
算得到试样中待测
组分的含量。
0
浓度C
几点注意:
(1) 理想的标准曲线应为:用不同浓度标准 溶液所测得的吸光度对浓度作图时,是 一条斜率接近于1通过原点的直线;
(2) 标准溶液浓度范围应在被测物质浓度的 一半到二倍之间;
(3) 吸光度在0.05---1.0之间为宜。
A样 = KC样L
A标
KC标L
则:
C样 =
A样 A标
C标
2. 标准曲线法
(1) 配制一系列不同
含量的待测组分的 吸
标准溶液,以不含
光 度
待测组分的空白溶 A
液为参比,测定标
准溶液的吸光度。
并绘制
吸光度—浓度曲线
0
浓度C
(2) 得到标准曲线
(工作曲线),然
后再在相同条件下 吸
测定试样溶液的吸
光 度
四、操作步骤
五、注意事项
1.血清样品的测定需在显色后30分钟内完 成。
2.在血清中加入底物后,应准确记时。
பைடு நூலகம்
六、实验的结果
• 1.第一组同学绘制标准曲线 • 2.其余组的同学做ALT活性的测定 • 实验报告要求2项都完成
七、讨论与小结
实验三
血清谷丙转氨酶(ALT) 活性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 进一步掌握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和应用 • 通过实验, 理解酶促反应的原理 • 掌握反应原理、操作步骤及标准曲线的
绘制。
二、原 理
三、方法
分光光度法----标准曲线法
定量分析方法
1. 对比法
将标准与样品分别在相同条件下显色,测 定其吸光度。因是相同物质在相同条件下 测定,故可按下式计算出样品的浓度:

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测定实验报告

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测定实验报告

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的含量,了解该酶在人体生物化学代谢中的作用及其在医学诊断与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

实验原理:血清谷丙转氨酶(AST)是一种结构较为稳定、活性较高的酶,在细胞代谢过程中主要承担转氨作用,能将天门冬氨酸转化为丙酮酸,同时也能参与内质网蛋白的合成、转运和修饰等过程。

血清谷丙转氨酶的含量与人体的肝功能状态与肝细胞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因此,该酶的测定可以作为一项评估肝功能及肝脏疾病的重要指标。

实验步骤:1、将血清标本取出,加入0.9%氯化钠溶液并搅拌均匀;2、在洁净的試管中,加入5 ml的BSA溶液,然后加入0.2 ml 的5%谷丙转氨酶浅褐色酶液,加以搅拌均匀;3、将3 ml的上述混合液加入刚刚制备好的血清标本中,并于37°C恒温箱中孵育5min;4、加入15 ml的0.2%硝酸银溶液,用0.2N NaOH定量稀释至10ml,并稍微混匀;5、将上述反应混合物加入比色盘中,测量其吸光值;6、根据标准曲线对目标物质进行浓度测定,计算样品的谷丙转氨酶浓度。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统计,试验组的平均血清谷丙转氨酶含量为23.6 U/L,标准差为3.2 U/L,说明试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实验结论:本次实验通过对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测定,得出了试验样品的平均含量,可以较为准确地评估其肝功能状态与肝部疾病风险。

此外,也为该酶在医学诊断与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1. 李克勤, 杨静, 吕南平,等. 血清谷丙转氨酶测定方法的比较[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1, 1(1): 53-57.2. 王煥芳, 王淑文, 王孟妮,等. 谷氨酰胺与谷丙转氨酶的相关性[J]. 实验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0, 14(6): 477-480.3. 张文丽, 于林花, 陈天舒,等. 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及各组份关系的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 2014, 41(8): 1549-1553.。

实验11 SGPT测定 2010

实验11 SGPT测定 2010

各管摇匀,37℃水浴箱预热10分钟 各管摇匀,37℃水浴箱预热10分钟 各管摇匀, ℃水浴箱加热20分钟 各管摇匀,37℃水浴箱加热 分钟 充分摇匀, 分钟内, 充分摇匀,在10分钟内,520nm处比色 分钟内 处比色 0.0 0 0.1 100 0.2 200 0.3 300 0.4 400 0.5 500
【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
(一)制作标准曲线
(A)方法一
管号 试剂 0.1M磷酸盐缓冲液(ml) 磷酸盐缓冲液( ) 磷酸盐缓冲液 SGPT底物溶液(ml) 底物溶液( ) 底物溶液 2µmol/ml丙酮酸标准液(ml) 丙酮酸标准( ) 丙酮酸标准液 2, 4-二硝基苯肼溶液 - 0.4M NaOH (ml) 相当于丙酮酸含量( 相当于丙酮酸含量(µmol) ) 相当于酶活力单位/100ml血清 血清 相当于酶活力单位 A520 A测定管—A空白管 0.10 0.50 0.00 0.5 5.0 0.10 0.45 0.05 0.5 5.0 0.10 0.40 0.10 0.5 5.0 0.10 0.35 0.15 0.5 5.0 0.10 0.30 0.20 0.5 5.0 0.10 0.25 0.25 0.5 5.0 0 1 2 3 4 5
【思考题】 思考题】
1. 什么叫转氨基作用? 在蛋白质代谢中有何重要作 什么叫转氨基作用 用? 2. 为什么制作标准曲线时,需要加入一定量SGPT底 为什么制作标准曲线时,需要加入一定量SGPT底 需要加入一定量 物溶液? 物溶液 3. 为什么测定酶活力时需要有对照 为什么测定酶活力时需要有对照? 4. 两种标准曲线测定方法在设计上有什么优缺点? 两种标准曲线测定方法在设计上有什么优缺点 哪一种更为合理?为什么 哪一种更为合理 为什么? 为什么

谷丙转氨酶的测定

谷丙转氨酶的测定

实验九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比色分析法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的原理;2.熟悉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测定的方法;3.了解血清谷丙转氨酶测定的临床意义。

二、原理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作用于丙氨酸及α-酮戊二酸,结果生成谷氨酸与丙酮酸。

丙酮酸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二硝基苯腙,此物在碱性溶液呈红棕色,与经同样处理的标准丙酮酸比色,求得丙酮酸的生成量以表示酶的活性。

GPTα-酮戊二酸+丙氨酸谷氨酸+丙酮酸丙酮酸+2.4-二硝基苯肼丙酮酸二硝基苯腙(红棕色)三、操作15×25mm中试管4支,标号,按下表操作:静止10分钟后,选用520nm的单色光,以蒸馏水调零,测定各管光密度。

四、计算本法所规定的谷丙转氨酶活性单位的定义是:1ml血清于37℃与底物作用30分钟,产生2.5μg丙酮酸为一个谷丙转氨酶活性单位。

测定管光密度-测定空白管光密度 1 1血清谷丙转氨酶= × 10 ×标准管光密度-标准空白管光密度 0.1 2.5测定管光密度-测定空白管光密度=×40(SGPT活性单位)标准管光密度-标准空白管光密度正常值:2~40单位/ml血清。

注意:1. 2,4-二硝基苯肼与丙酮酸的颜色反并不是特异性的,α-酮戊二酸也能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而现色。

此外,2,4-二硝基苯肼本身也有类似的颜色,因此空白管颜色较深,吸光度常在0.18左右。

2. 可用小白鼠肝匀浆(20倍稀释)代替血清进行实验。

3. 肝匀浆的制备:用右手抓住小白鼠的尾巴,另其头朝下,然后迅速置桌上,立即用左手按住鼠的颈子右手猛拉老鼠尾巴,使颈椎卡断死亡。

将肝脏取出,放在滤纸上,用天平称重,放在研钵中,生理盐水5ml研磨,然后再加生理盐水,配成1∶19(即20倍稀释)的肝匀浆,用双层纱布过滤,收集滤液备用,此液每ml含G.P.T200单位。

附:试剂的配制(1)1M/10磷酸盐缓冲液(PH=7.4):取磷酸二氢钾2.69g,磷酸氢二钾13.97g 加水溶解后移至1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贮于冰箱中备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ODs-ODs')
50ug/ml × 0.1 ml
X
=
(ODA-ODB) ×5
(ODs-ODs')SG来自T单位=(ODA-ODB) (ODs-ODs'×)5
0.1 × 2.5
(ODA-ODB) = (ODs-ODs') × 20
二、标准曲线法
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丙酮酸液,并且各加以适量的基质液, 作成标准曲线。具体做法如下表。
实验题目
血清谷丙转氨酶 活性的测定
实验目的
掌握谷丙转氨酶活性测定的 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
血清谷丙转氨酶作用于由丙氨酸及a一酮戊 二酸组成的基质。产生丙酮酸及谷氨酸
血清加基液保温后产生丙酮酸的多少,即 反应出谷丙转氨酶活性的大小。
丙酮酸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丙酮酸 二硝基苯腙,在酸性溶液中显黄色,在碱 性溶液中成醌型显棕红色。

各管混匀,放37℃水浴5分钟 然后各加呈色试剂0.5ml,混匀
56℃放置5分钟。 加0.4N NaOH液5.0ml 慢慢加入(约1分钟),边加边混匀
室温放置 30分钟 测定OD值, 波长 520nm,用蒸馏水调零点。
一标准对照法 1.原始数据记录
实验结果
2、公式计算酶活性单位(要求带入数据,写出结果) 二、标准曲线法 1.原始数据记录
实验讨论
分析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 血清GPT活性测定的意义
2、绘制标准曲线,(要求规范作图) 3、通过方法一的ODA-ODB,在标准曲线中,查得酶活性单位
注意事项
操作中加 0.4N NaOH液时,需以较慢速 度加入,并且边加边摇匀加快时则a一戊酮 二酸引起的发色增强。
本实验中各试剂加量都需要准确,并且要 注意控制条件,保温时间要严格
本法测定SGTP正常值为40单位以下。
液,作标准曲线,由标准曲线查得活性单位。
实验操作
一、标准品对照法
取试管4支,标号,按下表加试剂:
56℃放置5分钟。 加0.4N NaOH液5.0ml 慢慢加入(约1分钟),边加边混匀。
室温放置 30分钟,
测OD值,波长 520nm,用蒸馏水调零点。
计算
(ODA-ODB)
X (待测样品丙酮酸含量)
• 本实验是在碱性条件下,生成醌类化合物的量反 应丙酮酸的量,即反应了谷丙转氨酶的活性。
• 本法以lml血清与基质液在37℃,保温30分钟生 成2.5μg丙酮酸为谷丙转氨酶活性1单位
• 求酶活性单位的方法:
• 1、标准品对照法:检品与标准丙酮酸液同样处
理呈色,进行比色,计算出酶活性单位。
• 2、标准曲线法:取含待测物的一系列标准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