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顿将军墓地

合集下载

巴顿将军之死

巴顿将军之死

巴顿将军之死星条旗上的光辉——美国巴顿将军之死1945 年5 月6 日是巴顿将军率领的第3 集团军战斗的最后一天。

5 月7 日,德国最高统帅部以它全部的陆、海、空军无条件地向盟军投降。

枪炮声停止了,巴顿很感失望,因为他过于习惯战争了。

但是他所受到的欢呼又使他很快振作起来。

这位在两年半之前还只被少数职业军人和曲棍球爱好音所了解的人,现在成了一位历史性人物。

这位在西西里受到指责,在英国由于无关紧要的口误而受到非难,之后又侥幸没有被撤职的坚韧不拔的老战士,现在成了仅次于艾森豪威尔的最受欢迎的伟大圣战的英雄。

难以忍受的折磨已在胜利时得到的辉煌的奖赏中忘却了。

巴顿凯旋回美,引起了不同人的不同反应,因为巴顿一直到最后都是一位令人迷惑不解的人物。

当巴顿被邀请到波士顿讲演时,他仍然以战时的那种紧张势头去发表演讲,显然是为了保持国内战线对日作战的高昂士气。

巴顿坚持用激昂的语调,继续在不适当的时间和不适当的地点,眉飞色舞地大喊大叫他讲话。

由于他的颠狂的言词和激动的感情,他多次受到牧师、知识分子、甚至“星条报”的批评。

他们不得不费尽心机地去解释,他把和平和战备联系起来的真正意思是什么,但不幸的是,从他嘴里说出来的话却又像一个好战分子在号召对另外一个敌人重新开战。

显然,他的为打仗而打仗的嗜好受到了严厉的抨击。

不久之后,这位胜利的英雄的形象又变得暗淡起来。

在他事业的顶峰存在着一点阴影——他与艾森豪威尔的关系有点不正常。

很难确切地说明他们俩人互相不满的原因。

实际上,这俩位伟大战士的关系是随着战争的进程而紧张起来的,直到战争结束时人们仍然感到莫名其妙。

巴顿那些激动而敏感的部下对最高司令部的不满已不时带有怨恨的情绪,时而发脾气,时而进行嘲弄,其中有些是针对艾森豪威尔本人的。

这类今人不快的俏皮话最初来自第3 集团军的司令部,并且由于不断他讲来讲去最后不可避免地传到了艾森豪威尔的耳朵里。

这种话说明了巴顿部下普遍的情绪,就巴顿来说,他极力想表白自己与这些公然侮辱性的比喻没有关系。

10年后重游卢森堡巴顿将军墓地

10年后重游卢森堡巴顿将军墓地

10年后重游卢森堡巴顿将军墓地10年前2003年,结束了2年的马耳他生活和工作,回国途中,与其他5位同事一起参加了当时多数华人经常选的'法荷卢比德’五国四日游,完全是典型的'到此一游’:上车睡觉、下车撒尿、景点拍照、回来什么不知道。

当年也游了卢森堡,不过记得导游只给了2-3个小时的时间,游了大峡谷和美军公墓,还在巴顿将军墓碑前拍了照。

这次去卢森堡,自然就希望能够再去故地重游一番。

经过事先的功课准备,发现除了在卢森堡城附近的美军公墓,另外的,在去维安登古堡转车的ETTLEBRUCK还有个巴顿将军的博物馆,自然的也就列入了行程。

我们从维安登古堡回来在ETTLEBRUCK转车的时候,看好半个小时后还有一班火车回卢森堡。

ETTLEBRUCK巴顿将军博物馆离火车站只有几分钟的步行,而且有路标指示。

出火车站右转20-30米,左转过马路走大约100米,再左转20米就可以看到马路对面这样的路标了。

沿着路标走大约100米,路左边就是巴顿将军博物馆了。

博物馆规模不大,但是藏品很丰富,楼上下走了一圈,算好时间,正好赶上下一班的火车。

回到卢森堡城之后,当地的朋友开车带我们去当地的二战美军将士墓地,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二战名将巴顿将军的墓也安葬在这里。

墓地大门入口,背影是我同学和他当地的朋友(以后会介绍到这位华人帅哥)上图右边是5076名为国捐躯的美军将士,左边是他们的将军-美第三集团司令巴顿。

下图是巴顿的墓碑,与士兵一般的大小和规模,只是立在最前面,面对着他的士兵们。

唯一的女性,是位随军女护士这个墓地完全由美国政府出资建立和日常管理十年前的我,首次游览这个壮观的墓地,初次感受到美国政府对阵亡士兵的尊重已经将军和士兵的平等。

当时可没有想到,我还能够有机会故地重游,而且是在朋友的陪同下轻松自在的游览。

人生如梦啊!。

爱情童话故事:巴顿将军的爱情故事

爱情童话故事:巴顿将军的爱情故事

爱情童话故事:巴顿将军的爱情故事乔治·史密斯·巴顿是一位举世闻名的美国传奇将军。

这位被誉为“血胆将军”的四星上将,1885年11月11日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圣加夫列尔。

他出身于一个军人世家,四代人在军队中效过力。

父母都是有文化、受过教育的人。

巴顿19岁那年进了美国着名的西点军校。

他高高的个子,端庄的举止,合体的军装和整洁的内务。

从外表到内涵,他都是一个标准的军人。

凭着他的家庭地位和引人注目的军人风度,很多姑娘前来求婚,不过他的择偶标准常常使姑娘们胆战心惊。

“我要找个能理解死的人!”姑娘们纷纷惧而远之。

巴顿家里对他的婚事很着急,他解嘲地说:“别着急,我的老婆可能刚生出来,还小呢。

”姻缘,有缘才有婚姻。

1902年夏天,巴顿一家来到圣卡特林纳岛度假,在这里,巴顿结识了富商之女比阿特丽丝·拜林·艾尔小姐。

她身材苗条,面庞清秀,像天上的云朵一样纯洁。

巴顿经常和比阿特丽丝一起玩耍。

一天午后,在“捉特务”的游戏中,巴顿只身跑进岛上的原始森林中,不慎跌进一口废弃的陷阱中,身上多处受伤,但他忍着伤痛,用随身带的猎刀在井壁上挖出脚蹬,爬出了陷阱,终于脱险走出了森林。

这次历险让巴顿因祸得福,他过人的意志赢得了比阿特丽丝的好感,两人从此陷入热恋。

面对心爱的姑娘,巴顿豪情万丈地宣布:“我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将军!”巴顿考上西点军校后,痴情的比阿特丽丝周末常专程从波士顿赶到西点与巴顿约会。

他们一起去攀登悬崖、郊游和野餐。

在巴顿那里,比阿特丽丝了解到很多军事知识和体育常识。

巴顿则向比阿特丽丝学习法语、文学,有时甚至把自己的诗作拿出来让她协助修改。

在交往过程中,巴顿也在试探比阿特丽丝对战争和死亡的看法。

他告诉自己的心上人:“我想最美好的死法是,让战争结束的最后一发子弹打在我的脑门上。

”比阿特丽丝则笑着回答:“那么我希望战争永不结束。

”巴顿欣喜地发现自己找到了真正的知音。

1909年,巴顿从西点军校毕业,打算与比阿特丽丝结婚,不过未来的岳丈艾尔却不同意,他不愿女儿嫁给军人,担惊受怕。

美国巴顿将军之死的原因是什么

美国巴顿将军之死的原因是什么

美国巴顿将军之死的原因是什么美国历史上最著名将军之一的乔治;巴顿在二战期间曾担任过师长、军长、司令等职。

一代将军是怎么死的呢?接下来就和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美国巴顿将军之死的原因,欢迎阅读!美国四星上将乔治;巴顿有句名言:一个士兵最好的归宿,是在最后一仗中被最后一颗子弹打死。

但他本人却不是死在战场上,而是在二战硝烟散去后的1945年12月21日,死于德国海德堡医院。

死亡的原因是在此前的12月9日,他在德国曼海姆所遭遇的一场离奇的车祸。

经过调查,虽然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他是被暗杀,但是再也不能肯定他不是被暗杀的了。

1945年12月9日,巴顿同他的参谋长霍巴特;盖伊少将坐着一辆小车,准备去莱茵法尔茨地区的施佩耶尔附近去打猎,开车的是位年轻的上等兵霍勒斯;伍德林。

在穿过曼海姆北郊和越过四通八达的铁路路轨时,一辆迎面驶来的卡车忽然往左边来了个急转弯,小车躲闪不及,两车相撞,巴顿的头部撞在汽车隔板的钢架上,伤口大量出血。

但是军人出身的巴顿身体素质非常好,神态依然清醒,他还问霍巴特;盖伊少将有没有受伤,接着巴顿又描述了自己的状况,说他好像瘫痪了,脖子以下都动弹不了。

一小时后,巴顿被送到医院,脊柱严重错位,头骨也受了重伤。

令人欣慰的是,经过医生精心救治后,情况有了很大好转。

然而在12月21日下午,巴顿突然死亡,医院的解释是突发性血栓和心肌梗死。

乔治;史密斯;巴顿是美国陆军四星上将,他作战勇猛,指挥果断,善于利用装甲兵优势快速机动和远距离奔袭,被称为“血胆老将”。

但是他没死在战场,却在车祸之后死于血栓。

这则消息震惊了世界,美国政府立即组织调查,最后官方给出的结果是,卡车司机汤普森酒后驾车所致。

官方的这个调查结果引起了诸多的猜测,因为如果是司机酒驾所致,为什么车里的三个人,只有巴顿受了伤,而其他两人却毫发无损呢?更为离奇的是,肇事司机在这次事故后就人间蒸发了。

很多人猜测,巴顿之死不是一场简单的车祸,而是谋杀。

巴顿是为战争而生的,1945年5月7日,当德军无条件地向盟军投降时,巴顿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落寞。

死于朝鲜战争的两个美国将军:一个死于车祸,一个死于心脏病

死于朝鲜战争的两个美国将军:一个死于车祸,一个死于心脏病

死于朝鲜战争的两个美国将军:⼀个死于车祸,⼀个死于⼼脏病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作战中付出了重⼤牺牲,仅团以上⼲部就有244位之多,其中包括志愿军67军军长李湘、39军副军长吴国璋、50军副军长蔡正国、23军参谋长饶惠潭,以及志愿军司令部参谋、翻译⽑岸英。

许多团以上⼲部牺牲于美军飞机的轰炸⾏动。

由于以美国为⾸的“联合国”军⼀直掌握着制空权,美军的⾼级将领们不⽤担⼼来⾃空中的威胁。

美军在朝鲜战争中仅阵亡了两名步兵团团长,他们分别是美国陆军第24步兵师第34步兵团团长罗伯特-马丁上校和美军第7步兵师第31步兵团团长(北极熊团团长)麦克莱恩。

他们是在近距离作战中分别被朝鲜⼈民军和中国志愿军所击毙的。

两位美国将军在朝鲜战争中死亡,但都与敌⽅⽕⼒⽆关。

美第⼋集团军司令沃尔顿·哈⾥斯·沃克中将死于车祸,美第九军军长布莱恩特-穆尔少将死于⼼脏病发作。

沃克在去给⼉⼦授勋途中死于车祸美第⼋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1950年12⽉23⽇,61岁的美⼋集团军司令沃尔顿·哈⾥斯·沃克中将乘坐他的专⽤吉普出⾏。

吉普车上由他的司机贝尔顿军⼠长驾驶。

这天,沃克是前去出席为表彰美军第24步兵师和英国第27旅在夏季洛东江环线作战中所起的作⽤⽽举⾏的南朝鲜总统嘉奖式,这个仪式要在司令部举⾏。

获奖者中,有⼀个是沃克的⼉⼦,步兵营长萨姆·沃克上尉(后来成为⼀名四星上将),⼩沃克因为作战勇敢⽽将获得勋章。

沃克中将的吉普车开出⼤约半个⼩时后,来到距离⽬的地3公⾥处,当时公路南向⼀侧⼀辆卡车因机械故障停在⼀边,韩国陆军第⼆军团运输部⼀名27岁的维修⼯朴庆来,在维修车辆后,进⾏试车,将⼀辆WC-51从路边斜开出来。

此时,正值沃克的座车正以惊⼈的速度从对⾯驶来,有'飞车' 嗜好的司机贝尔顿并没有减速,两车交汇时,沃克的吉普车前保险杠擦著韩国军车,巨⼤的冲⼒使吉普车顺时针⽅向翻倒,整个吉普颠倒过来,翻到路堤下⾯。

项羽之死1

项羽之死1

让 我 们 来 看 一 看 后 人 是 如 何
杜牧认为:男儿应当 能屈能伸卷土重来。从 “包羞忍耻”“卷土重来” 分析入手。
王安石认为:军民离 心,败势难回。根据“壮 士衰”“势难回”“肯与 君王卷土来”等可分析出 作者的意图。
毛泽东曾写诗提到过项羽,让我 们来看这首《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同年二月,项羽裂土分封18个诸侯王,恢复封 建割据,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封刘邦 为汉中王,定都南郑,将关中分为三部,封秦 降将分别为王,企图将刘邦困锁在边险地。 刘邦采纳萧何建议,还定三秦,东向以争天下 的方略,忍忿前往汉中,途中烧毁所过栈道, 并借此表示无东向之意,以麻痹项羽。
五月,田荣于齐地起兵反楚,刘邦以 项羽杀害楚怀王为口实,联络各地诸侯王, 率联军56万攻楚,一举袭占楚都彭城。 项羽自率精兵3万疾驰南下,乘刘邦陶 醉于胜利,以少胜多,大败汉军,收复彭 城。刘邦仅率数十骑突出重围,连老婆孩 子都不顾,逃回荥阳。
评价历史人物要有理有据;要将历史人物放 到其生活的时代背景中去评价;要在评价中 获得经验教训,以启示今人。
英雄的完美谢幕
——项羽之死
公元前202年,中国历史上上演了英雄主义的最 完美一幕——垓下之战。 美,首先就是那人性的激情澎湃。记得当初读 《赵氏孤儿》的时候,心不止一次的被撼动。像那 些义无反顾地追求自我生存理想和价值原则的人们, 是人类永恒的英雄。人性张扬中的那种痛快淋漓, 也许是埋藏在人类心中最本质的冲动与渴望。人类 在社会的发展和心智的进化中,这种快感也基本上 丧失殆尽了——试问现在有谁能真正体会得到项羽 在乌江边上大喝一声“”时的恣意情怀,想必如暴 风骤雨,摧枯拉朽,涤荡尽所有生前烦恼身后名。

巴顿的死亡原因 对巴顿将军的评价是怎样的

巴顿的死亡原因 对巴顿将军的评价是怎样的

[键入文字]
巴顿的死亡原因对巴顿将军的评价是怎样的
巴顿将军是怎么死的呢,巴顿的死亡原因是什么呢,他又是被谁给杀的呢,可能因为他的反共,大家以为是苏联杀的,但是事实证明并不是。

既然不是苏联人,那还会是谁呢?当然是美国人。

那美国人怎么会杀他自己的人呢,是不是瞎说呢?但这却最可能真正的巴顿的死亡原因!
巴顿是敌视社会主义的,虽然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水火不容,但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因为共同的敌人:纳粹,他们走到了一起来对抗共同的敌人,但是巴顿却不管这些原因,依然我行我素。

在打下柏林之后,美国,英国,苏联在易北河三军会师。

但是,巴顿却认为应该立刻去攻击苏联。

庆功宴时,一个苏联上校邀请巴顿,但是却遭到了巴顿的讥讽,好在苏联上校足够幽默,巧妙的化解了纠纷……在那个时刻,艾森豪威尔就已经记住了巴顿!
巴顿在占领德国后,担任着巴伐利亚的军政长官,但是他却任用纳粹作为他的行政官员,这是一个极为危险的政治决策,巴顿将军因此被撤职查办,后来,还是因为艾森豪威尔他才免于上军事法庭!
这件事以后,巴顿的政治生命算是死亡了,但是巴顿依然不肯罢休,依然保持着“作死狂人”的作风,不死不休,继续开始了他的“作死”征途!
他被分到了第十五集团军来完成战史的编纂,在他打猎的时候,中情局设计了一场车祸使他住了院,本来,他还有可能活下来,但他坚持要求中情局的人撤离,最后,这位伟大的将军被毒死了!综上所述就是巴顿的死亡原因,正是这诸多因素决定了他的生死,任何一条都可以说是他的死亡原因。

对巴顿将军的评价是怎样的
乔治·巴顿是美国在二战期间著名的军事统帅,也是一位军衔至四星的陆军上将,他
1。

英雄的完美谢幕

英雄的完美谢幕

英雄的完美谢幕——项羽之死公元前202年,中国历史上上演了英雄主义的最完美一幕——垓下之战。

美,首先就是那人性的激情澎湃。

记得当初读《赵氏孤儿》的时候,心不止一次的被撼动。

像那些义无反顾地追求自我生存理想和价值原则的人们,是人类永恒的英雄。

人性张扬中的那种痛快淋漓,也许是埋藏在人类心中最本质的冲动与渴望。

人类在社会的发展和心智的进化中,这种快感也基本上丧失殆尽了——试问现在有谁能真正体会得到项羽在乌江边上大喝一声“”时的恣意情怀,想必如暴风骤雨,摧枯拉朽,涤荡尽所有生前烦恼身后名。

现在的我们连追寻这种快乐的勇气也没有了。

内心被世俗所束缚,标准由舆论在引领,甚至自己“何许人也”也要在别人口中需求答案。

而像刘伶那“幕天席地、纵意所如”、像陶渊明“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更有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将船买酒白云边”,难能因而可贵,我们这些芸芸众生也只有高山仰止心向往之了。

因为他们那人性的激情澎湃,所以我们崇拜。

虽然这些人最终多半“潦倒”或者“失败”,不过,谁能不说——就是项羽的死造就了项羽这个万世英雄。

假如借着一叶扁舟和几多“江南才俊”,即便“卷土重来”,项羽也不过就是一代君主罢了(多半也是昏君),更何况结果还“未可知”!项羽是质朴的,他张扬着自己的性情,所以他也是幸运的。

其实,君主与英雄——世俗的成功,权力的拥有,对于生命的意义是需要好好思量的。

想起在卢森堡参观美军二战牺牲士兵陵园时的情景,一排排一列列的墓碑,宛如威武整齐的列队;而在墓地最高处的一个,一面美国国旗格外醒目,那就是著名的巴顿将军的葬处。

当年,巴顿将军率领第三军团所向披靡,可战争结束后,他却只能和两条爱犬打发时间。

有人说巴顿生来就是为了打仗的,没有战争,他的生命也就失去了意义,上帝就立即召回他的战神。

巴顿死于1945年12月。

巴顿遗言死后依然要站立在自己的士兵之前,现在他依然检阅着自己的部队和辉煌。

巴顿是英雄——成功了,却失去了意义;成功了,却黯黯拉下了帷幕——即便活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巴顿将军墓地
作者:杨建邺
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14年第20期
在卢森堡通往德国玻恩的高速公路旁,有一个叫哈姆的小镇,美军公墓陵园就处于一片幽静的茂林中。

公墓入口处除了几株白色樱花树以外,并没有什么特别引人注目的地方。

但是每当拜谒的人踏入陵园的通道时,就会被近6000个半米高的雪白的十字架井然的排列所震撼。

每一个十字架下面长眠着一位第三集团军的烈士,所有十字架的质地、大小和规格都完全一样,分不出军阶高低,就像当年整装待发的部队,平等地穿过坟墓去觐见上帝;也像列队的士兵,即将出征而正在举行誓师大会。

巴顿将军的墓地在前面,背靠山坡,面向他的部下。

他墓上十字架的质地、大小、规格和这片墓地所有的十字架一样,只是上面刻着:
乔治·小史密斯·巴顿/第三集团军上将/加利福尼亚/1945年12月21日
除此之外,没有任何额外的赞美和修饰。

离巴顿最近的墓是来自底特律的上等兵约翰·赫齐瓦恩。

四星上将巴顿,这位血胆将军,即使在墓地也和士兵亲密无间。

【素材点拨】真正有分量的人是不需要华丽的文字和奢华的装饰来为自己增光添彩的,他们本身就已经代表一切。

就像武则天的无字碑,不着一字,然而有什么能够遮挡一代女皇的光彩?巴顿将军也是一样,他曾说:除了做一名军人,我什么也不会。

对于这位铁血将军,生与军人同在,死与军人同葬,“死而平等”才是对他伟大一生最光荣的注脚。

【适用主题】真正的伟大;平等;荣光……
(生如夏花摘自2014年4月1日《健康文摘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