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巴洛克时期的交响音乐
交响曲的发展历程

交响曲的发展历程交响曲是一种音乐形式,以管弦乐团为主要演奏对象,由多个乐章组成。
它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和演变。
以下是交响曲的发展历程的详细描述。
1. 起源和巴洛克时期(17世纪末 - 18世纪初)交响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巴洛克时期的意大利。
在这个时期,交响曲通常是作为宗教音乐中的一部份,用于宗教仪式和庆典活动。
最早的交响曲通常由弦乐器组成,例如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大提琴。
这个时期的交响曲结构相对简单,通常由两个或者三个乐章组成。
2. 经典时期(18世纪中叶 - 19世纪初)随着音乐的发展,交响曲逐渐脱离了宗教音乐的束缚,成为一种独立的音乐形式。
在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影响下,交响曲的形式和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著名的作曲家如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在这个时期创作了许多杰出的交响曲作品。
交响曲的结构逐渐固定为四个乐章,包括快速的开场乐章、慢板、舞曲和终曲。
乐队的规模也扩大到包括木管、铜管和打击乐器。
3. 浪漫时期(19世纪中叶 - 20世纪初)在浪漫主义时期,交响曲的规模和表现力进一步增强。
作曲家们开始运用更多的乐器和更复杂的和声技巧,以表达更深刻的情感和主题。
著名的浪漫主义交响曲作曲家包括柴可夫斯基、勃拉姆斯和马勒。
他们的作品通常具有较长的演奏时间和复杂的音乐结构,以及丰富的乐器组合和音乐主题。
4. 现代时期(20世纪初至今)在20世纪初,交响曲的形式和结构开始受到挑战和改变。
一些作曲家开始尝试使用新的和声技巧和音乐元素,如序列主义和民族音乐。
同时,一些作曲家也开始探索更自由的形式和结构,以及更多元化的音乐语言。
例如,马勒的交响曲作品中融入了合唱和声乐独唱等元素,而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则采用了更多的打击乐器和不寻常的音色。
总结:交响曲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7世纪末的巴洛克时期,经历了经典时期、浪漫时期和现代时期的演变。
从最初简单的结构到后来复杂多样的形式,交响曲向来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巴洛克时期是指17世纪晚期至18世纪中叶的欧洲音乐时期。
在这个时期,音乐经历了很大的变革和发展,呈现出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巴洛克时期音乐的各个方面。
第一章:巴洛克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特点在巴洛克时期,欧洲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对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个时期的音乐以丰富的装饰和复杂的曲式为特点,他们追求艺术效果的浓重和华丽。
1.1 巴洛克时期的历史背景1.2 巴洛克音乐的特点第二章:巴洛克音乐的流派和作曲家巴洛克时期出现了许多不同的音乐流派,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代表性作曲家。
本章节将介绍几个重要的巴洛克音乐流派和作曲家。
2.1 宗教音乐2.1.1 教会合唱2.1.2 宗教清唱剧2.1.3 宗教器乐2.2 室内乐2.2.1 小号奏鸣曲2.2.2 大键琴音乐2.3 剧院音乐2.3.1 歌剧2.3.2 交响音乐2.4 芭蕾音乐2.4.1 巴洛克时期的芭蕾舞剧2.5 重要作曲家2.5.1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2.5.2 亨德尔2.5.3 泰勒曼第三章:巴洛克音乐的曲式和演奏技巧巴洛克音乐具有独特的曲式结构和演奏技巧。
本章节将详细介绍巴洛克音乐常见的曲式和特殊的演奏技巧。
3.1 巴洛克音乐的曲式结构3.1.1 奏鸣曲3.1.2 小步舞曲3.1.3 协奏曲3.2 巴洛克音乐的演奏技巧3.2.1 泛音和装饰音技巧3.2.2 颤音和滚音技巧3.2.3 巴洛克式和弦演奏第四章:巴洛克时期音乐的影响和遗产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为音乐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章节将介绍巴洛克音乐在后世的影响和遗产。
4.1 古典主义音乐的发展4.2 浪漫主义音乐的兴起4.3 巴洛克音乐在当代音乐中的影响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巴洛克时期音乐的乐谱样本、音乐家的肖像画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1.版权:根据国际法、国内法的规定,对独立作品的创作、表演和播放有权享有的情况。
古典音乐各时期音乐家及作品推荐欣赏

古典音乐各时期音乐家及作品推荐欣赏一、巴洛克时期(1)蒙台威尔第(1567~1643):由文艺复兴时期跨越到巴洛克时期的意大利作曲家。
推荐曲目:1.牧歌选辑。
2.晚祷(1610年)。
3.歌剧《奥菲欧》。
(2)柯瑞里(1653~1713):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
推荐曲目:1.十二首大协调曲OP.6。
2.小提琴奏鸣曲集OP.5(包括著名的《佛利亚》)。
(3)浦赛尔(1659~1695):英国作曲家。
推荐曲目:1.歌剧《狄多与阿尼亚斯》。
2.歌剧《仙后》。
3.歌曲选辑。
4.颂歌选辑。
(4),?史卡拉第(1685~1757):意大利作曲家。
推荐曲目:奏鸣曲集(钢琴、大键琴、风琴均有,可任选)。
(5)库普兰(1668~1733):法国作曲家、风琴家。
推荐曲目:1.《皇家音乐会》组曲。
2.大键琴作品选辑。
(6)韦瓦第(1657~1741):意大利作曲家、小提琴家。
推荐曲目:1.《四季》(春 )(夏 )(秋 )(冬 )小提琴协奏曲。
2.十二首协奏曲集《和谐的幻想》OP.3。
3.其它的各式协奏曲数量繁多,独奏乐器,包括小提琴、古中提琴、大提琴、吉他、曼陀林、鲁特琴、长笛、短笛、双簧管、低音管、小号等等,读者们可自行挑选自己喜爱的乐器来欣赏。
4.,大调光荣颂,,五八九。
5.圣母悼歌。
6.圣母赞美歌。
(7)泰雷曼(1681~1676):德国作曲家。
推荐曲目:1.餐桌音乐。
2.协奏曲选辑。
3.组曲选辑。
(8)拉摩(1683~1764):法国作曲家。
推荐曲目:大键琴作品选辑。
(9)巴哈(1685~1750):德国作曲家、风琴演奏家,人称《音乐之父》。
推荐曲目:1.《布蓝登堡协奏曲(共六首) 》。
2.小提琴协奏曲(,小调、,大调及,小调双小提琴)。
3.管弦乐组曲(共四首)。
4.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共六首BWV1001~1006)。
5.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共六首BWV1007~1012)。
6.大提琴奏鸣曲BWV1027~1029。
介绍交响曲

交响曲是一种音乐体裁,由管弦乐团演奏,具有特定的曲式和结构,通常包括慢板-快板-慢板这三个基本乐章。
它是一种表现思想感情、描绘音乐形象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它能够通过各种乐器和音乐手段来表达特定的情感和主题。
交响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合唱和罗马的仪式音乐。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交响曲作为一种室内音乐形式出现,以独唱、独奏、重唱和合唱为主要形式。
巴洛克时期是交响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巴赫和亨德尔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
进入古典主义时期,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等作曲家将交响曲推向了成熟。
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被认为是最伟大的古典主义交响曲之一。
交响曲通常分为四个乐章,但也有更多的或更少的。
每个乐章都有其特定的任务和结构。
第一乐章通常为慢板,具有沉重、悲伤或沉思的性质;第二乐章通常为快板,是整个交响曲中最为人们所熟悉的乐章;第三乐章则通常为慢板或中板,是表达作曲家思想感情的乐章;而第四乐章则是急板或终曲乐章,常常是欢乐的终曲,带有结束感。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音乐风格的变化,交响曲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
浪漫主义时期以后,交响曲仍然是最重要的一种器乐形式之一。
肖斯塔科维奇、贝多芬、柴可夫斯基等作曲家都创作了许多著名的交响曲。
现代的交响曲通常被用于表达各种情感、主题和音乐形象,如和平、战争、爱情、死亡等。
总的来说,交响曲是一种表现力强、主题深刻、音乐形象生动的音乐形式。
它不仅能够通过音乐手段表达情感和主题,还能够通过不同的乐器和音乐形式来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和风格。
因此,交响曲在音乐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音乐爱好者们不可或缺的音乐形式之一。
巴洛克时期音乐ppt课件

现代演绎巴洛克音乐时,常常对原作品进行节奏和速度上 的调整,以适应现代听众的审美需求,同时展现出新的艺 术魅力。
和声与织体的丰富
现代音乐家在和声与织体方面进行大胆尝试,运用复杂的 和声进行和丰富的织体变化,使巴洛克音乐呈现出更加立 体和多彩的效果。
巴洛克元素在现代音乐中的运用
旋律的运用
器乐风格
巴洛克时期的器乐作品发展迅速,出现了大量的独奏协奏曲、室内乐和管弦乐作品,如巴 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等。
音乐表现
巴洛克音乐注重情感的表达,通过力度和节奏的变化以及装饰音的运用来表现音乐的张力 和动感。同时,巴洛克音乐也强调对比和统一的原则,如在曲式结构中运用对比鲜明的主 题和动机等。
02
对浪漫主义音乐的影响
巴洛克音乐的情感表达和个性化 风格对浪漫主义音乐家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浪漫主义音乐家在创 作中融入了更多的个人情感和想 象。
对现代音乐的影响
巴洛克音乐的复杂性和创新性对 现代音乐产生了启示作用,现代 音乐家在创作中借鉴了巴洛克音 乐的元素和手法。
巴洛克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巴洛克音乐的传承
现代音乐家常常借鉴巴洛克音乐的旋律特点,创作出优美且具有 表现力的旋律,使现代音乐更具情感深度和内涵。
复调手法的借鉴
巴洛克音乐中的复调手法被现代音乐家广泛运用,通过多个声部的 交织和对比,营造出丰富的音响效果和空间感。
装饰音和即兴演奏的发挥
现代音乐家在演绎巴洛克音乐时,充分发挥装饰音和即兴演奏的特 点,展示出卓越的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融合与创新带来的艺术价值
01
拓展音乐表现空间
巴洛克音乐与现代音乐的融合与创新,打破了传统音乐表现形式的束缚
,为音乐创作和演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音乐巴洛克音乐时期的特点与代表作品

音乐巴洛克音乐时期的特点与代表作品音乐巴洛克时期是指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的一段音乐历史时期,它以其独特的音乐特点和独树一帜的作品而闻名于世。
在这一时期,音乐家们追求复杂的和声结构、精确的音乐表达和极富装饰性的旋律,创作了许多经典的作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巴洛克音乐时期的特点,并且列举几个代表作品。
巴洛克音乐时期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复杂的和声结构:巴洛克音乐注重多声部的和声结构,常常有多个独立的声部同时运行,各自展示独特的旋律线。
这种复杂的和声结构使得音乐具有层次感和丰富的音乐变化。
2. 装饰性的音乐特点:巴洛克音乐强调对旋律线进行装饰性装饰,音乐家们善于使用各种装饰性技巧,如颤音、连奏、装饰音符等,使得音乐更加细腻而富有艺术感。
3. 清晰的音乐结构:巴洛克音乐注重清晰的音乐结构,通常采用反复主题的形式,使得音乐结构清晰易懂,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巴洛克音乐时期有许多代表作品,以下是其中几个著名的作品:1. 巴赫的《Brandenburg协奏曲》:巴赫是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Brandenburg协奏曲》以其复杂的和声结构和优美的旋律而闻名。
这部作品由6个协奏曲组成,每个协奏曲都有独特的特点,共同展示了巴洛克音乐的风采。
2. 海顿的《交响曲第94号》《惊愕》:海顿是古典主义音乐时期的杰出作曲家,他的《交响曲第94号》《惊愕》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这部交响曲以其突然的音乐变化和令人震撼的效果而得名,是巴洛克音乐与古典音乐过渡时期的重要作品。
3. 维瓦尔第的《四季》:维瓦尔第是意大利巴洛克音乐时期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四季》是他最为人熟知的作品。
这部作品描述了四季的景象,以其生动的音乐描绘和巧妙的和声结构而受到广泛赞誉。
巴洛克音乐时期的特点与代表作品让人们深刻领略到了音乐的魅力。
那华丽的装饰、复杂的和声和清晰的结构,使得巴洛克音乐成为了音乐史上不可忽略的宝藏。
无论是巴赫、海顿还是维瓦尔第,他们的作品都是音乐史上的瑰宝,传承至今。
交响曲的发展历程

交响曲的发展历程交响曲是一种由管弦乐团演奏的大型音乐作品,通常由多个乐章组成。
它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经过多个时期的发展,逐渐成为古典音乐的重要形式之一。
以下是交响曲发展历程的详细描述。
1. 巴洛克时期(17世纪末-18世纪初)在巴洛克时期,交响曲并非一个独立的音乐形式,而是作为交响套曲的一部份浮现。
交响套曲由多个舞曲组成,如序曲、舞曲、间奏曲等。
这些作品通常由小型乐团演奏,如弦乐乐团。
2. 维也纳古典时期(18世纪中叶-19世纪初)在维也纳古典时期,交响曲开始独立成为一种音乐形式。
约瑟夫·海顿是交响曲的奠基人之一,他创作了一系列的交响曲,为后来的作曲家们奠定了基础。
海顿的交响曲通常由四个乐章组成,包括快速的开场乐章、舞曲、慢板和终曲。
3. 古典时期(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古典时期,交响曲的形式更加丰富多样。
莫扎特和贝多芬成为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交响曲作曲家。
莫扎特的交响曲充满了优雅和精致的旋律,而贝多芬的交响曲则更加富于戏剧性和表现力。
4. 浪漫时期(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在浪漫时期,交响曲成为作曲家们展示个人情感和创造力的重要手段。
浪漫主义作曲家如柴可夫斯基、勃拉姆斯和马勒创作了一系列具有浓厚情感色采的交响曲。
这些作品通常更加庞大、复杂,乐章数量也增加到五个或者更多。
5. 现代时期(20世纪初至今)在现代时期,交响曲的形式和风格变得更加多样化。
作曲家们开始尝试新的和声和结构手法,如亚历山大·斯克里亚宾的《第四交响曲》和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
一些现代作曲家也将传统的交响曲形式与电子音乐、爵士乐等风格相结合,创作出独特的音乐作品。
总结:交响曲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巴洛克时期的交响套曲,维也纳古典时期的海顿风格,古典时期的莫扎特和贝多芬,浪漫时期的柴可夫斯基和勃拉姆斯,以及现代时期的斯克里亚宾和斯特拉文斯基等。
每一个时期的作曲家都为交响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使其成为古典音乐中不可或者缺的一部份。
世界十大交响乐名曲欣赏前十首

世界十大交响乐名曲欣赏前十首1.引言1.1 概述交响乐是一种具有庄严气息和华丽演奏的音乐形式,创作和演奏过程需要大量的乐器和演奏者的配合。
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上涌现了许多优秀的交响乐作品,它们以其独特的旋律、优美的和声和丰富的音色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介绍世界上十大交响乐名曲,这些作品代表了不同时期和国家的音乐传统,每一首作品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影响力。
通过欣赏这些经典作品,我们可以领略到交响乐的无穷魅力,并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更深入的了解。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从各个角度对这些交响乐名曲进行全面分析和欣赏。
我们将探讨它们的创作背景、音乐特点和艺术价值,同时也会分享一些著名指挥家和乐团对这些作品的演绎和解读。
通过对这些交响乐名曲的介绍和欣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艺术的魅力和内涵,同时也能够领略到作曲家们的创作才华和艺术追求。
希望本文能为读者们提供一次愉快的音乐之旅,并激发对交响乐的兴趣和热爱。
请随我一同踏上这段音乐之旅,探索交响乐的辉煌世界。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整体的组织框架和各部分之间的逻辑顺序。
本文的文章结构如下:1. 引言:对文章的主题进行简要介绍,说明文章将要介绍的内容。
2. 正文:分为十个小节,分别介绍世界十大交响乐名曲。
- 第一首交响乐名曲:对该曲目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曲目的名称、作曲家、曲风等相关信息,同时对该曲目的特点、影响等进行分析和评价。
- 第二首交响乐名曲:按照与前一首类似的方式,介绍第二首交响乐名曲的相关信息、特点和影响。
- 第三首交响乐名曲:依次介绍第三首交响乐名曲的相关信息、特点和影响。
- 第四首交响乐名曲:继续按照前面的方式,介绍第四首交响乐名曲的相关信息、特点和影响。
- 第五首交响乐名曲:介绍第五首交响乐名曲的相关信息、特点和影响。
- 第六首交响乐名曲:介绍第六首交响乐名曲的相关信息、特点和影响。
- 第七首交响乐名曲:介绍第七首交响乐名曲的相关信息、特点和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授课计划
巴洛克时期的交响音乐
一、巴洛克风格
“巴洛克”是一种欧洲艺术风格,指自17世纪初直至18世纪上半叶流行于欧洲的主要艺术风格。
该词来源于葡萄牙语barroco,意思是一种不规则的珍珠。
意大利语(BAROCCO)中有奇特,古怪,变形等解释。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称谓,它是16世纪的古典主义者建立的16世纪下半叶开始出现在意大利的,背离了文艺复兴艺术精神的一种艺术形式。
巴洛克风格虽然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确立起来的错觉主义再现传统,但却抛弃了单纯、和谐、稳重的古典风范,追求一种繁复夸饰、富丽堂皇、气势宏大、富于动感的艺术境界。
巴洛克风格的在绘画方面的最大代表是法兰德斯画家鲁本斯,在建筑与雕刻方面的主要代表是意大利的贝尔尼尼。
巴洛克”成为独特的风格,是由于它在艺术精神和手法上,与盛期文艺复兴有明显的区别。
如果文艺复兴可以归为“古典主义”,“巴洛克”可以归为“浪漫主义”。
它是在封建天主教复辟后,随着贵族统治的巩固而发展起来的。
但是,不能简单地把“巴洛克”艺术和它的代表们,称谓“反”的,“倒退”的艺术。
个人固然受制于历史,但在反映传统的同时,又能给当代历史带来一些新的东西,这才形成了历史的变化多端、丰富绚丽的形象。
二、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
巴洛克音乐的特点为旋律富于表现力;在每个声部相对独立的复调音乐织体中融合了突出主旋律的主调音乐织体,普遍采用通奏低音;以和声乐器与低音乐器共奏的通奏低音与富于变化的上声部旋律相互制约、相互呼应,从而形成充满紧张度的两极化的音响空间。
巴洛克音乐构成原理形成的主要音乐体裁有歌剧、清唱剧、三声部奏鸣曲、大协奏曲、独奏协奏曲,以舞曲和歌曲旋律为主题的变奏曲、以托卡塔为代表在键盘上演奏的即兴乐曲、管风琴的众赞歌与赋格曲、从意大利的小提琴音乐发展而来的教会奏鸣曲与室内奏鸣曲、及古典组曲、管弦乐组曲等。
三、代表人物及审美特点
1、巴赫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十八世纪上半叶欧洲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
他是巴洛克音乐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
由于他一生杰出的创作活动和对音乐艺术的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在世界音乐史上,巴赫素有“音乐之父”的美称。
他的作品是历代著名作曲家崇拜和学习的榜样。
作品除歌剧外的一千多首不同体裁的作品,分戏剧性声乐作品、管风琴作品和传统世俗器乐作品三部分。
他创作面之广、数量之多和作曲技巧之高超均超出前辈,其复调水平达到了顶峰。
因此他有“西方音乐之父”的美称。
代表作有:《平均律钢琴曲集》、《勃兰登堡协奏曲》、《马太受难曲》等。
《勃兰登堡协奏曲》原名为“为几种乐器而写的协奏曲”,共六首,是他管弦乐曲的典范之作,也是欧洲管弦乐史的里程碑。
作于1721年,是巴赫呈献给勃兰登堡公爵的,所以被称为《勃兰登堡协奏曲》。
这个时期正是巴赫创作的顶峰时期,作品丰富而优秀。
在这组作品中,巴赫以鬼斧神工的熟练技巧展开动机,创作出优美的乐曲。
这组作品是他自由发挥其技能的最佳范例之一,但此音乐除了创造纯粹的欢愉之外,并无其它的任何意图。
巴赫动员了当时所有可能的乐器编制,同时更藉巧妙的乐思应用,写成令人百听不厌,充满喜悦感的六首曲子,他不仅取悦了当时的贵族,同时也让我们享受了乐曲中欢欣鼓舞的气氛。
1-1充满明快欢乐的情调。
3-1饱满而有动力。
2、亨德尔
英籍德国作曲家。
1703年迁居英国汉堡,从事作曲,成为英国权威人士,1717年定居英国。
其创作在英国后继无人。
他广博的器乐曲几乎包括了当时所有体裁,最出色的是46部歌剧、32部清唱剧和管弦乐曲。
代表作:清唱剧《弥赛亚》、管弦乐组曲《水上音乐》等。
《水上音乐》作于1717年,与《皇家焰火音乐》同属于专为广场演出而写的作品,它扩大了乐队的编制,增强了铜管乐器的作用。
欢快活泼的舞曲风格,鲜艳的色彩和乐观的气概,富于生活气息。
是他最雅俗共赏的作品。
《水上音乐》,又称《水乐》、《船乐》,是一部管弦乐组曲。
传说是在英国伦敦泰晤士河上为新即位的英皇乔治一世演奏的,故有“水上音乐”的美名。
全部组曲由二十首小曲组成,开始是一首法国式的前奏曲,其后是布莱舞曲、小步舞曲等各种形式的舞曲,同时也有缓慢乐章。
乐器使用了小提琴、低音提琴、日耳曼横笛、法兰西横笛、双簧管、圆号、小号等。
现在我们演奏和听到的《水上音乐》已经不是亨德尔的原作,而是后来英国曼彻斯特的哈莱乐队指挥哈蒂(Harty)爵士为近代乐队所改编的乐曲,共有六个乐章:快板、布莱舞曲、小步舞曲、号角舞曲(一种古代的三拍子舞曲)、行板、坚决的快板。
由于旋律优美动听,节奏轻巧而流传后世。
第一乐章为庄严的序曲,乐曲气氛活泼热烈,开始由圆号与弦乐器共同奏出轻盈的同音反复和华美的颤音,相互对答。
第六乐章坚决的快板,“号管舞曲”威武雄壮。
这部分是全曲最精彩的篇章。
3、维瓦尔第
意大利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小提琴家。
生于威尼斯音乐世家。
自幼学习小提琴与作曲,1714年起任威尼斯贫女音乐学校教师及乐长。
他早年曾经接受过一点音乐教育,但是他正式接受的教育是神学。
1703年,他成为神父。
作为一个神父,他应该投身与一些宗教工作,但是由于健康关系,他没有做过太多宗教方面的工作。
除作有大量由一把小提琴及乐队来演奏的小提琴协奏曲外,尚作有不少用两至四把小提琴或木管乐器来演奏的协奏曲和实为管弦乐重奏曲的大曲等,以富于民间色彩和生活气息著称。
此外,还作有歌剧十余部,以及康塔塔、经文歌、三重奏鸣曲、奏鸣曲等。
他的最著名的作品是小提琴协奏曲《四季》。
他的音乐天才启迪了后来的巴洛克大音乐家,尤其是他丰富的作品和新颖的、科学的歌剧创作方法,刺激了现代意大利作曲家的好奇心。
一生写了大量歌剧、合唱曲、交响曲,还有不少宗教音乐作品,几百首独奏、重奏作品,仅协奏曲就有447部之多。
然而公众熟悉的却不多,其音乐风格直率热烈、突如其来的主题和意想不到的重音也渐为听众所熟知。
《四季》小提琴协奏曲《四季》是作者1725年发表并题献给波希米亚伯爵W·冯·莫尔津的一套大型作品《和声与创意的尝试》(由12部协奏曲组成)中的前四部。
也是他所有协奏曲中最出色的一套。
《四季》套曲分别由《春》E大调、《夏》g小调、《秋》F大调、《冬》f小调四首小提琴协奏曲组成。
其中《春》最为脍炙人口,尤其它那春天的主题,充满欢乐和激情,经常在音乐会上独立演奏。
《春》分为三个乐章:1.快板回旋曲,华丽洒脱,具有欢快的春天气息;本乐章(快板)最为著名,音乐展开轻快愉悦的旋律,使人联想到春天的葱绿;2.慢板,描写静谧而悠闲的田园风光;
3.快板,描写在春光明媚的阳光下乡间欢乐景象,以一支当时流行的西西里舞曲为主题,展现出仙女们与牧羊人翩翩起舞的情景。
《夏》则出乎意料之外,表现出夏天的疲乏、恼人;《秋》描写的是收获季节中,农民们饮酒作乐、庆祝丰收的快活景象,第一乐章欢快活泼;《冬》描写人们走在冰上滑稽的姿态,以及由炉旁眺望窗外雨景等景象,其中第二乐章非常出名,曾被改编为轻音乐而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