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组织文化研究的维度分析.doc

学校组织文化研究的维度分析.doc
学校组织文化研究的维度分析.doc

学校组织文化研究的维度分析

呼伦贝尔副教授杜国民

一、学校组织文化维度研究的意义

1.对学校组织文化进行研究,有利于促进学校文化建设。从不同维度对学校组织文化进行研究,会使人们从不同层面挖掘学校文化的意义,更加明晰学校文化现状,了解所处的文化层次结构及文化功能,提升师生对文化建设的了解度和认知度,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对学校组织文化进行维度研究,其要旨在于多视角审视学校文化现象,形成科学的学校组织文化观。

2.通过学校组织文化的维度研究,寻找学校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学校文化内部要素及其结构的梳理、组织行为的研究、组织氛围的透视等,判断学校发展的健康状况,发现学校文化建设各要素、因子间的因果关系,探明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找出文化建设的路径和方法。

3.对学校组织文化的维度研究,有利于学校文化内部要素的整合。伯顿·克拉克认为,对于一个复杂的组织而言,其内部的整合体现为两个基本维度:结构性整合和规范性整合。结构性整合主要是通过组织中人们或群体间的互动联系来实现的,规范性整合则来自组织成员共享的信念、态度和价值。一方面,我们可以运用社会心理学的“场理论”( field theory)——“行为=f(人·环境)”。即行为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函数来解释学校组织行为,通过学校成员之间的工作关系、情感关系、权力关系、利益关系等的研究会使结构性整合更加合理。另一方面,通过剖析学校文化内部要素,查明各要素在现实中的作用和状态,提炼升华学校文化的核心要素——默许假设或核心价值观,将有利于达成文化的规范性整合。

4.对学校组织文化的维度研究,有利于拓展学校文化功能开发的视角。在组织管理上,“组织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管理模式,它能协调人际关系,增强组织凝聚力,培养团队精神,引导成员走向共同目标,在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在育人育德上,学校文化作为一种潜在的教育资源,对人才素质的形成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在学生的社会发展上,学校文化会加速学生的成熟步伐,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等。

二、学校组织文化研究的几个维度

对某一种文化进行判断评价,首先应当对其进行多层次、多视角的研究,发现其文化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了解其系统及功能。本文主要从学校组织的文化类型、组织氛围、组织行为、发展层次等几个维度进行探讨。

1.学校组织文化的类型维度研究。在文化类型上,学校文化有着一般组织理论所不能刻画的个性特征。斯坦霍夫和欧文斯(Steihoff,C.R.& Owens.R.G.)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家庭文化(family culture)、机器文化(machine culture)、表演文化(cabaret culture)、恐怖场所文化(little shop of horros cuture),分别隐喻了相互关爱、友善合作的,学校作为完成任务机器的,学校是表演舞台的和受专制强力控制的,冷漠冲突的几种学校文化形态,认为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的“根”。汉迪( Charles Handy)提出学校组织文化存在四种理想模式:权力文化模式( Power culture)、角色文化模式( Role culture)、任务文化模式(Task culture)和人的文化模式( People culture)。他用四位希腊神话人物(宙斯、阿波罗、雅典娜和狄俄尼索斯)来分别作为上述四种文化模式的象征,对崇拜“英雄”的组织、工具理性特色明显的组织、注重集体合作精神的组织和彰显人的地位尊严的组织进行了文化描述,但其四种文化模式更像组织或管理模式,理想化特征较为明显。此后,舒尔·多普森和伊安·莫克内进一步提出大学的四种组织文化模式:学院模式(Collegial Model)、官僚化模式(Bureaucracy Model)、团队模式(Corporation Model)和企业模式(Enterprise Model)。学院模式代表了一种学者治校、教授治教的围绕学术权威建立起来的具有强烈权力文化色彩的、部门连接相对松散的组织运行模式,不足之处在于极易滋生学阀专制、组织战斗力不强;官僚化模式代表了高度规范、等

级森严、职责分明的组织形式,但其组织关系呆板机械、强权专制、人性化淡漠;团队模式描述了组织结构化程度高、任务明确、分工协作的组织形式,但其任务性取向和高度一致的目标追求限制了组织及个人的适应性;企业模式代表了以市场为导向、依市场变化办学的组织模式,迎合、追逐利益与效益会损害学术组织的核心价值追求。

前人对学校组织文化类型研究的价值在于:(1)把组织文化的理论引入到学校,为学校文化的诠释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2)对学校组织文化进行了明确的分类,开创了学校组织文化研究的新领域。

通过对以上学校组织文化类型的研究,我们会发现:无论哪一种组织文化类型都有其优势和不足,而在现实的文化形式中不存在某一纯粹的文化类型,大多是几种或多种文化类型的综合。那么是否有一个较为适合现代学校发展的组织文化类型呢?比较而言,扁平式的学习组织应当是一个较为适宜的文化组织形式。“学习型组织理论”创始人彼德·圣吉( Peter M.Senge)总结了学习型组织的特点:(1)全体成员有共同的愿望和理想;(2)善于不断学习;

(3)扁平式的组织结构;(4)员工的自主、自觉性管理;(5)员工家庭与事业之间的平衡;(6)领导者的新角色改变为设计师、仆人和教师。“学习型组织”的相对平等的人际关系、一致的价值理想、成员的积极主动的处事和工作态度等与现代管理的人本关怀精神相一致,表现出典型的健康学校的特征。“健康学校的特征为学生、教师和校长的行为协调一致,共同为教学的成功而努力工作。学校的制度高度完善,教师不会受到外力不合理的和敌意的困扰,校长为教师提供工作所需的各种资源,对上级能够产生影响,尽力为学校的教师提供各种支持。教师们喜欢自己的同事、工作以及自己的学生。他们被追求学术上的优异需求所驱动。教师们很自信,也信任他们的学生。”

2.学校组织文化的氛围维度研究。学校组织氛围与学校文化类型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学校组织氛围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学校。”,组织氛围是研究个人对组织环境的各个方面的认识。”文化是指行为规范、假定、组织信仰,而氛围是指组织中反映那些规范、假定和信仰的人的认识。”

雷纳托·塔吉尤利(Renato Tagiui)对组织氛围作过描述,提出生态(建筑和设施、技术、教学法安排)、环境(种族、少数民族、性别、动机、领导、技能、社会经济水平、地位)、组织(交往模式、决策模式、等级制度、正式结构、科层制度)、文化(假定、价值观、规范信仰、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人工环境)四个组织氛围的子系统,从物质的、社会的、组织的和心理的方面搭建了组织氛围的框架。赵中建参照中外学者的理论,归纳出开放一控制型、健康一病态型、发展型压力一控制型压力型、监管一人本主义型、权威一民主型五种学校氛围。同时描述了每一种组织氛围与组织成员的态度、行为都有着密切相关性。哈尔平和克罗夫特在对开放一控制型进行研究时进一步划分了开放型、自主型、控制型、放任自流型、家长型、封闭型六种。开放型表现出高信任和组织低松散;自主型高度冷淡与低度关心,整个学校组织近乎完全自由;控制型高度重视工作、高度障碍和低度亲密;放任自流型低度重视工作、低度障碍和高度亲密;家长型低冷淡与高体贴;封闭型低信任与组织松散。李克特对学校组织氛围的研究结果表明,学校氛围越宽松,该系统的参与性就越强;学校组织的效能和卓越程度与参与型系统高度相关;在参与型学校系统中,教师的出勤率和工作效能都比较高,并且对校长富有好感;学生和教师对参与型学校氛围最为满意,而对权威型学校最为不满。

由此我们看出,学校组织文化氛围研究的价值在于:(1)对学校组织文化氛围的研究,建立了一个探索研究组织环境与成员对组织环境的认知之间关系的可行性渠道;(2)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为学校管理者创建有效组织氛围提供了理论依据。

3.学校组织文化的行为维度研究。学校组织行为与学校文化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为人们在组织生活中的行为是由内在动机需求、个性(气质、智力、信仰和悟性)

以及环境的特征引起的,或者因为‘行为=f(人·环境)’。所以,组织环境是影响组织行为的关键。而且,虽然教育领导者没有能力改变个人的内在驱动力和动机因素,但他们有相当空间改变组织环境”,而组织环境的核心或首要因素是文化环境,因而也是影响和制约组织行为的最主要的因素。

从微观的角度看,组织行为是指组织内部的某一个体或群体的行为。它包括:(1)个体行为,如态度、能力、人格、动机、压力等;(2)人际行为,如沟通、领导、谈判等;(3)群体行为,如群体动力、工作团队等;(4)群际行为,如冲突、权力、政治活动等。研究显示,学校组织氛围不但能够较好地预测教师工作绩效(学校组织氛围与教师工作绩效正相关非常显著),而且能够较为清晰地描述组织氛围与校长行为、教师行为的关系(见下表)。

研究学校组织文化中的行为维度的意义在于:组织成员的行为是学校文化最直接的物化表现,是衡量组织核心文化要素的重要标尺,它通过可见的形式外化为学校组织的绩效和氛围。如何赋予学校组织成员的行为以文化意义,并通过成员的行为表征学校的核心文化,将成为学校及其领导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4.学校组织文化的发展层面维度研究。学校文化与其他文化形式一样,其发展也是有层次的。沙因(Schein)把组织文化分成人为层面、价值观、基本假设三个层面(详见图1)。这一文化模式表明:默许的基本假设处于组织文化的核心地位,是理解组织文化的基础;共享价值观和共享行为规范是组织文化中基本假设的反映;象征性活动是通过象征性系统表达组织目标。

舍恩把文化分成了看得见的、可见文化底层下的、最底层的三个层次(详见48页图2)。在舍恩文化模式中,可观察的人工行为和环境,需要赋义和解释;潜伏在公众可见的文化底层下的组织价值观,是对基本假设更贴近的解释;处于最底层的、不以为然的、无形的、出乎意识之外的假定,反映了人与环境的关系、人性的本质、人类活动的本质及其人际关系的本质。

文化的层次性理论表明:学校组织文化的各个构成要素所处的地位、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各文化要素从不同层面有差别地表达着学校组织文化的总体特征。

三、学校组织文化维度研究的思考

首先,学校组织文化的不同研究维度有其不同的作用。类型研究重在构建理想的学校文化模式,不能忽视理论研究,也不能轻视实践研究,从现实意义和总体发展趋势看,实证性的个案研究更具意义。组织氛围研究和组织行为研究探索学校环境与师生认知、心理及行为的关系,对学校的聚合力和战斗力有着直接影响。发展层次研究的目的在于考察学校组织文化结构的层次关系和学校文化系统构成要素的内在逻辑关系,实现文化系统诸要素的优化和整个系统的优化,进而达到系统功能的优化。

其次,学校组织文化是一个多维立体性现象,同时又触及了多学科、多领域的范畴,需要从不同角度加以考察,才能挖掘、发现其存在、发展、创生的意义。本文考察的几个维度只是多维视角的几个方面,对学校文化的考察还应有更广阔的视角,例如社会学视角、教育学视角、文化学视角、现象学视角、德育视角,以及管理学、人类学视角等。每个视角的研究都有其独特价值,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而是一种相生相长的关系。

再次,就国内外研究现状来说,学校组织文化维度研究的手段和层次有着较为广阔的拓展空间。从方法论角度看,需要从描述性研究、思辨性研究向个案研究、实证研究转变,从单纯的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向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向转变;从研究的层次角度看,需要从以表层的“物化”文化建设为主向注重深层的理念文化和文化的系统性建设为主过渡;从研究的程度角度看,需要从自在的学校文化向自觉的学校文化发展。

摘自《教育与职业》2008年第3期

看得见 但经常 不可理解

意识的

更高水平

不以为然的 看不见的 潜意识的

五个文化维度教学内容

五个文化维度

精品资料 什么是Hofstede的五个文化尺度 吉尔特·霍夫斯塔德(Hofstede)的五个文化尺度是用来衡量不同国家文化差异、价值取向的一个有效架构: ?权力距离。一国范围内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程度。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个人对于人际关系(他们所 属的家庭或组织)的认同与重视程度。 ?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男性气质的文化有益于权 力、控制、获取等社会行,与之相对的女性气质文 化则更有益于个人、情感以及生活质量。 ?不确定性规避。一国范围内人们对于结构性情景 (相对于非结构性情景、非常规态势)的偏爱程 度。 ?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长期:着眼于未来的价值取 向,比如储蓄习惯和坚持力。短期:着眼于短期和 眼前的价值取向,比如尊重传统、重视履行社会义 务。 权力距离是指“一个社会对组织机构中权力分配不平等的情况所能接受的程度。”在权力距离大的文化中,下属对上司有强烈的依附性,人们心目中理想的上司是开明专制君主,是仁慈的独裁者;在权力距离小的文化中,员工参与决策的程度较高,下属在其规定的职责范围内有相应的自主权。 个人主义是指一个松散的社会结构,假定其中的人们都只关心自己和最亲密的家庭成员;而集体主义则是在一个紧密的社会结构中人们分为内部群体与外部群体,人们期望自己所在的那个内部群体照顾自己,而自己则对这个内部群体绝对忠诚。 所谓“不确定性的规避”,是指“一个社会对不确定和模糊态势所感到的威胁程度,试图保障职业安全,制订更为正式的规则,拒绝越轨的观点和行为,相信绝对忠诚和专业知识来规避上述态势。” 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是指“社会中‘男性’价值观占优势的程度,即自信、追求金钱和物质、不关心别人、重视个人生活质量”;其反面则是“女性”价值占优势。 长期导向性、短期导向性表明一个民族对长远利益和近期利益的价值观。具有长期导向的文化和社会主要面向未来,较注重对未来的考虑,对待事物以动态的观点去考察;注重节约、节俭和储备;做任何事均留有余地。短期导向性的文化与社会则面向过去与现在,着重眼前的利益,注重对传统的尊重,注重负担社会的责任;在管理上最重要的是此时的利润,上级对下级的考绩周期较短,要求立见功效,急功近利,不容拖延。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文化维度比较

文化维度比较 一、PDI(权利距离指标) 权利距离指标指无权利之人对权利不公平分配的接受程度。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中国的权利距离指标是最高的,法国次之,英国最低。 中国是一个权力距离程度较高的社会。在这样的环境下,社会呈现明显的等级阶层,权威阶层拥有特权,并通过各种权力象征物来表明自己的地位,以此获得尊重。这与中国的历史文化有很大的关系。以古代开始,中国便建立起一种森严的等级制度,提倡一种上下有别、上行下效的不平等观念。典型的纲常礼数,诸如“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义”的“五伦”关系等。 法国权利距也较高,法国人对身份地位很敏感,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依赖于它的社会出身,社会阶层很重要。 而英国的权利距却很小,英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人们倾向于不接受管理特权的观念,追求自由和平等,人们也更善于学习、进步和超越自我,实现个

人价值。在罗马时代,日耳曼语系(英语、德语、荷兰语、丹麦语等)国家尚属于蛮族,不在罗马统治范围之内,部落领主各自为政,互不隶属。在一定程度上,这是造成现在权力距离低的历史渊源。 二、IDV(个人主义维度) 是衡量某一社会总体是关注个人的利益还是关注集体的利益。个人主义倾向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松散的,人们倾向于关心自己及小家庭;而具有集体主义倾向的社会则注重族群内关系,关心大家庭,牢固的族群关系可以给人们持续的保护,而个人则必须对族群绝对忠诚。 从上图可看出中国的个人主义维度很低,而英法两国却很高。这与民族价值观有很大的关系。在中国,更重视集体的光荣,推崇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而在英法这样的欧美国家更推崇个人英雄主义,主张实现个人价值。 三、MAS(男性化维度) 维度主要看某一社会代表男性的品质如竞争性、独断性更多,还是代表女性的品质如谦虚、关爱他人更多,以及对男性和女性职能的界定。男性度指数的数值越大,说明该社会的男性化倾向越明显,男性气质越突出;反之,则说明该社会的女性气质突出。 如图所示,英国和中国的男性化维度都很高,法国却很低。英国和中国更追求经济发展,社会竞争激烈,中国文化强调公平、竞争,注重工作绩效,信奉的是“人生是短暂的,应当快马加鞭,多出成果”,对生活的看法则是“活着是为了工作”;而在女性气质突出的国家中,生活质量的概念更为人们看中,人们一般乐于采取和解的、谈判的方式去解决组织中的冲突问题,其文化强调平等、团结,人们认为人生中最重要的不是物质上的占有,而是心灵的沟通,信奉的是“人生是短暂的,应当慢慢地、细细地品尝”,对生活的看法则是“工作是为了生活”。 英国是偏向于男性化的国度,而并不是一个单纯的享受生活的人。但是随着近代生活的逐渐演变,英国也变得越发的注意生活的品质和质量。在穿衣方面,西服仍称得上是英国的国服,虽然上班族西装革履,甚至在重要场合,男士着燕尾服,女士着低胸晚礼服,但是,很多老百姓日常喜欢穿休闲服,式样

学校组织文化A校学校管理论文

普通小学学校组织文化研究 【摘要】学校组织文化是能让我们把一所学校与另一所学校区别开来,并影响着学校中人们行为的背后力量。学校组织文化是学校管理的引导力量,它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学校组织文化的建设过程就是学校价值观与基本假设的认知、内化过程,是学校行为规范的形成过程。考虑到组织文化概念的抽象性,本文以个案的形式,通过事实途径来研究学校组织文化的实质,并对学校组织文化建设进行思考。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法等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对A校组织文化进行了分析,从教师和管理者两个纬度,分析组织文化在教师 群体之间、教师群体和学校管理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中所起的作用,分析影响组织文化效用的管理因素。在此基础上,针对A校的实际,从学校精神的提炼、组织结构扁平化、非正式组织等方面提出了学校组织文化建设的建议。本文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A校组织文化的现状及问题,主要呈现了A校组织文化状态,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是影响A校组织文化的主要因素,主要分析了影响A校组织文化的良性因素以及A校组织文化存在问题的原因;第三部分是改善A校组织文化的对策与建议,主要针对A校组织文化的问题提出对策及建议。更多还原 【Abstract】 The school organizational culture, which is the hidden power to distinct schools from one another, can influent the behaviors of school personnel. It is also the leading power

of school management, whose purpose is to solve problems. The procedure of forming school organizational culture is not only a procedure to recognize the school value and basic hypothesis, and also a procedure of forming a standard of school behaviors. Because of the abstract of this concept, this paper is focus on the ess... 更多还原 【关键词】学校组织文化;A校;学校管理; 【Key words】school organizational culture;A school;The school management; 【索购硕士论文全文】Q联系Q:138113721 139938848 即付即发目录 中文摘要7-8 ABSTRACT 8 绪论9-15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9-10 (一)研究背景9-10 (二)研究问题10 二、相关文献与研究方法10-15 (一)相关文献10-12 1. 国外研究现状10-11 2. 国内研究现状11-12

七个维度分析宝洁的企业文化

七个维度分析宝洁的企 业文化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七个维度分析宝洁的企业文化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日用品公司之一,宝洁公司的全球雇员近10万,在全球80多个国家设有工厂及分公司,所经营的300多个品牌的产品畅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那么,相比其他公司,宝洁公司的企业文化有何独到之处?此处试用七个维度来分析其组织文化的特点。 一.关注细节 宝洁公司的招聘有着全面而规范的流程,在面试部分,宝洁一贯以“追根究底”见长,希望得到每个问题回答的高度细节,雇员需要对问题精确分析,没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应聘者很难很好地回答这些问题。 而宝洁在调查市场需求时,宝洁并不仅采取简单的消费者座谈,而是会深入市民生活一线,观察人家生活的细节,以对产品进行针对性研发。 二.创新与风险承受力 “对宝洁来说,创新就是生命的血液。”宝洁公司坚持“360度创新”理念,公司的研发创新流程涉及方方面面,所有让消费者觉得舒服的产品、功能、包装、乃至广告、陈列方式,都源于创新。更不用说那些颠覆性的创新,比如纸尿裤、电动牙刷。宝洁斥资8000万美元在北京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创新中心,便于宝洁接近不同层次的中国消费者,也帮助宝洁从中国的大学中招募到全世界最优秀的科学家、工程师和创新人才,以及接触到优秀的合作伙伴。创新中心的员工表示,大学毕业刚进宝洁时,虽然是基础工作,但职位叫“科学家”,

从这里便能看出创新在宝洁公司的地位。同时,宝洁公司也为员工营造了自由探索的氛围,重奖重用作出贡献的开拓创新者和思想活跃者。 宝洁公司技术总监许友年说,他常常鼓励员工要勇于承担风险,不要害怕失败,因为失败来得早是个好结果,既可以让研发人员重新寻找方向,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更多投入。而每当新产品上市前,北京宝洁都有会生产一小部分产品,放到消费者中作调研,以确保这些产品在功能、质量方面能符合消费者的需求,也降低了推出新产品的风险。 三.团队导向 宝洁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和目标使得宝洁人团结在一起,而公司多元化的文化氛围使得每个人都能用独特性来实现公司的共同价值观和业务目标。 四.员工导向 宝洁公司是一个员工导向的公司,其丰富的活动及灵活的工作时间使员工时时感受到被关心的氛围,提高绩效和留住人才一举两得。150多年来,宝洁公司倡导了许多项员工福利计划,包括利润分享计划。 宝洁推行的“全员持股计划使”每一位员工都可以购买和拥有公司股票,能够有效地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五.成果导向 宝洁公司有着全面的绩效考核公式和体系。宝洁非常注重人的发 展,所以它的业绩考核也充分体现了这种思想,而且落到了实处。

学校组织文化研究的维度分析

学校组织文化研究的维度分析 呼伦贝尔副教授杜国民 一、学校组织文化维度研究的意义 1.对学校组织文化进行研究,有利于促进学校文化建设。从不同维度对学校组织文化 进行研究,会使人们从不同层面挖掘学校文化的意义,更加明晰学校文化现状,了解所处的文化层次结构及文化功能,提升师生对文化建设的了解度和认知度,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对学校组织文化进行维度研究,其要旨在于多视角审视学校文化现象,形成科学的学校组织文化观。 2.通过学校组织文化的维度研究,寻找学校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学 校文化内部要素及其结构的梳理、组织行为的研究、组织氛围的透视等,判断学校发展的健康状况,发现学校文化建设各要素、因子间的因果关系,探明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找出文 化建设的路径和方法。 3.对学校组织文化的维度研究,有利于学校文化内部要素的整合。伯顿·克拉克认为, 对于一个复杂的组织而言,其内部的整合体现为两个基本维度:结构性整合和规范性整合。 结构性整合主要是通过组织中人们或群体间的互动联系来实现的,规范性整合则来自组织成员共享的信念、态度和价值。一方面,我们可以运用社会心理学的“场理论”( field theory)——“行为=f(人·环境)”。即行为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函数来解释学校组织行为,通过学校成员之间的工作关系、情感关系、权力关系、利益关系等的研究会使结构性整合更加合理。 另一方面,通过剖析学校文化内部要素,查明各要素在现实中的作用和状态,提炼升华学校文化的核心要素——默许假设或核心价值观,将有利于达成文化的规范性整合。 4.对学校组织文化的维度研究,有利于拓展学校文化功能开发的视角。在组织管理上,“组织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管理模式,它能协调人际关系,增强组织凝聚力,培养团队精神, 引导成员走向共同目标,在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在育人育德上,学校文化作为一种潜在 的教育资源,对人才素质的形成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在学生的社会发展上,学校文化会加速学生的成熟步伐,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等。 二、学校组织文化研究的几个维度 对某一种文化进行判断评价,首先应当对其进行多层次、多视角的研究,发现其文化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了解其系统及功能。本文主要从学校组织的文化类型、组织氛围、组 织行为、发展层次等几个维度进行探讨。 1.学校组织文化的类型维度研究。在文化类型上,学校文化有着一般组织理论所不能 刻画的个性特征。斯坦霍夫和欧文斯(Steihoff,C.R.& Owens.R.G.)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家庭文化(family culture)、机器文化(machine culture)、表演文化(cabaret culture)、恐怖场所文化(little shop of horros cuture),分别隐喻了相互关爱、友善合作的,学校作为完成任务 机器的,学校是表演舞台的和受专制强力控制的,冷漠冲突的几种学校文化形态,认为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的“根”。汉迪( Charles Handy)提出学校组织文化存在四种理想模式:权力 文化模式( Power culture)、角色文化模式( Role culture)、任务文化模式(Task culture)和人的文化模式( People culture)。他用四位希腊神话人物(宙斯、阿波罗、雅典娜和狄俄尼索斯) 来分别作为上述四种文化模式的象征,对崇拜“英雄”的组织、工具理性特色明显的组织、 注重集体合作精神的组织和彰显人的地位尊严的组织进行了文化描述,但其四种文化模式更像组织或管理模式,理想化特征较为明显。此后,舒尔·多普森和伊安·莫克内进一步提出 大学的四种组织文化模式:学院模式(Collegial Model)、官僚化模式(Bureaucracy Model)、团队模式(Corporation Model)和企业模式(Enterprise Model)。学院模式代表了一种学者治校、教授治教的围绕学术权威建立起来的具有强烈权力文化色彩的、部门连接相对松散的组织运行 模式,不足之处在于极易滋生学阀专制、组织战斗力不强;官僚化模式代表了高度规范、等

色彩分析

白色 1、白色通常代表着干净.圣洁.公正.端庄.正式.超凡脱俗。不过、白色也象征着失败、愚蠢,如在战场中失败的一方总是打着“白旗”表示投降。在西方特别是欧美,白色通常是新娘在婚礼上穿的颜色,表示爱情的纯洁和坚贞。 2、在设计中,白色通常都作为中立的背景,来传达简洁的理念,极简风格的设计中,白色用的最多。 商业设计里,白色象征高级、科技的意象,通常需要和其他颜色搭配使用。 白色象征着高级.严峻的感觉,所以在使用白色时,都会掺一些其他的颜色,如象牙白、米白色、乳白色、苹果白。 3、在生活用品.服饰用色上,白色是永远流行的主要色,可以和任何颜色搭配。 黑色 1、黑色是一种很强大的色彩,可以表示力量、高雅、庄重、严谨、热情、信心,但也表示悲哀、死亡。罪恶、腐坏。邪恶。抑郁、绝望、孤独。 另外,黑色也会给你神秘位置感,让人产出焦虑的感觉。 黑色是许多西方国家的葬礼色。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黑色是北方的象征。 在肯尼亚的马赛人心目中,黑色代表阴云密布,雨季到来,

因此象征繁荣和生命。 2、在设计中,黑色和金黄色搭配,给人一种奢华、高档的感觉。 黑色与银灰色搭配,给人一种成熟稳重的感觉。 金色 1、代表灿烂、辉煌,有着太阳般的光辉,象征着照亮黑暗的智慧之光。 黄色有着金色的光芒,象征着财富和权力,它是骄傲的色彩。金黄色则比黄色更为耀眼,通常在工业用色上,黄色尝试来警告危险或提醒注意。如交通标志上的黄灯,工程用的大型机器,学生用雨衣、雨鞋等,都使用黄色。 2、金黄色在黑色和紫色的衬托下可以达到理想的无限扩大,淡淡的粉红色也可以像少女一样将金黄色的王子征服。 金黄色与绿色相配,显得很有朝气,有活力;金黄色与蓝色相配,显得美丽、清新。淡黄色与深黄色相配显得更为高雅。 银色 象征洞察力、灵感、星际力量、直觉 银色是沉稳之色,代表高尚、尊贵、纯洁、永恒、神圣庄严,比如说银灰色的庄严、清秀悦耳、富贵荣华、清脆悦耳。 银色在西方奇幻中常被最为祭祀的象征,也代表神秘的意

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维度分析

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维度分析 一、战略目标国家文化安全与公民文化权利的双重诉求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家园。 文化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国家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来源。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现代化事业中战略地位的确立,一方面源于全球化时代维护国家文化主权和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的需要;另一方面源于社会全面进步中对维护人民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响应。 在全球范围内,文化变革与文化竞争正在成为新时代最重要的历史事件。 正如希利斯?米勒所说,全球化而今已成为文化、政治以及经济生活中许多领域里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2]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的竞争,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和军事领域,而且也越来越多的指向文化领域,文化成为一国重要的软实力而成为综合国力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捍卫国家文化主权不仅事关文化的独立性,而且关系到一国的政治主权和独立地位。 文化主权是现代民族国家对本国文化拥有的最高权和独立权,其核心是民族文化的独立存在权和发展权。 国家文化主权的完整存在将为文化安全提供权力支持和政治保证。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家硬实力得到较大提升,但文化发展的相对滞后,使国家软实力未能取得同步发展,中国人正在失去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中国性,即存在自性危机。 [4]相对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领土安全,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相对隐形,但却事关重大。 这是因为文化和意识形态渗透于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是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得以建立和维护的重要思想基础,从深层上影响着国民的精神和灵魂。 一个民族或国家,如果精神支柱坍塌、文化阵地丧失、意识形态失控,社会成员的价值规范就会陷入混乱,国家安全就无法保障。 [5]而面对全球化时代文化霸权主义的挑战,面对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排挤战略的挑战,中国正面临着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的隐忧。 从全球文化竞争的格局和态势来看,中国处于被动的不利地位,表现在中国还不是文化生产大国,参与全球文化竞争的实力不济,文化输出的能力不足;表现在面对西方国家的文化行销模式,中国尚未建立一套相应的软实力制约机制,文化竞争的反制能力薄弱。 中国应当从国家利益的高度来审视文化发展,采取有效手段保护自己的文化产品、文化价值与文化身份,坚决抵制和防范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渗透,构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说今天世界上……进步再也不能以技术和生活的物质标准来衡量了。

学校组织文化名词解释

学校组织文化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大环境影响下,经过企业领导者的倡导和全体员工的认同与实践所形成的整体价值观念、信仰追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经营特色、管理风格以及传统和习惯的总和。 2:企业文化模式:是指一类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不同文化特质的构成方式及其稳定特征,它反映一类企业的整体文化面貌和一般精神状态。 3:企业价值观:是企业 __和全体员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企业人的行为是否有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4:企业精神:企业精神乃是一个企业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为谋求生存、发展而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的基础上经过精心培育而逐步形成的、并为整个员工躯体认同的正向心理定势、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 5:企业伦理道德:企业伦理道德是指用以调整企业内部各种关系以及企业与社会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6: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一个企业的物质形态、经营管理行为和精神面貌在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心目中的总体印象,或者是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对企业整体的认识和评价。 7:企业文化积累:是指企业文化特质的保存以及企业文化新特质不断增长的发展过程。 8:企业文化传播:是指企业文化特质从一个群体或个体扩散到另一个群体或个体的过程。 9:企业文化冲突:是指企业文化发展过程中不同特质的文化在相互接触、交流时所产生的撞击、对抗和竞争。 10:企业文化整合:是指企业内部具有不同特质的文化通过相互接触、交流进而相互吸收、渗透融为一体的过程。 11:企业文化变革:是指由企业文化特质改变所引起的企业文化整体结构的变化,它是企业文化运动的必然趋势。 12:企业楷模:也称企业英雄,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一批具有较高政治水平、业务技术能力和优秀业绩的劳动模范、先进骨干分子或英雄人物等。

文化维度理论 一

文化维度理论一 参加了公司的跨文化培训后,其中对郝夫斯特(Hofstede)/强皮纳斯(Trompenaars)的文化架构理论的印象非常深刻。郝夫斯特把文化抽象为5个跨文化维度:(1)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着眼于个体还是集体的利益);(2)权力距 离(人们对社会或组织中权力分配不平等的接受程度);(3)不确定性回避(对事 物不确定性的容忍程度);(4)事业成功与生活质量(追求物质还是强调人际和谐)。(5)长远导向与短期导向而强皮纳斯他把文化抽象分类为7个维度(1)普遍主义-特殊主义(2)个体主义-集体主义(3)中性-情绪化(4)关系特定-关系散漫(5)注重个人成就-注重社会等级(6)长期-短期导向(7)人与自然的关系2位在他们 的书籍中都给出了每个维度的行为特征、心理表现等观点。这几个理论不仅仅 适用于不同国家之间跨文化理解和管理,而每个维度中关于中国的特征分析对 理解我们中国自身的行为习惯一样有非常好的帮助于是到网上特意搜了一把郝 夫斯特/强皮纳斯,摘抄了一段更加详细的文章(《跨文化管理》,作者:陈晓萍):郝夫斯特的文化维度理论文化维度理论是跨文化理论中至今最具影响力的一个理论,由荷兰管理学者郝夫斯特(Hofstede,1980,1991)提出。该理论是 实际调查研究的产物,起初并无理论构架。20世纪70年代,IBM这家为数不多的全球公司之一对其分布在40个国家和地区的万名IBM员工(大部分为工程师)进行了文化价值观调查,得到了大量的数据。那时,郝夫斯特正在IBM工作, 有机会得到对数据进行分析的机会。郝夫斯特的逻辑是,在IBM工作的工程师 大都有相似的教育背景和智力水平,个性特征也会比较相似。因此,他们对同 一问题作出不同的回答很可能反映出他们成长的文化环境对他们价值取向所产 生的影响。比如,如果一个人对"我总是比我们重要"这个句子非常赞同,而另 一个人极不赞同,这种不同反映的可能就是文化的差异。再比如对以下说法的 赞同程度:"上级应该视下属为与自己一样的人,而下属也应对上司同等看待",反映的也可能更多的是文化差异而非个体差异。通过对各国IBM员工对于大量 问题的答案进行统计学上的因素分析,郝夫斯特发现有4大因素可以帮助我们 区分民族文化对雇员的工作价值观和工作态度的影响。1980年,他在《文化的 后果》一书中发表了该研究的成果。这4大因素或4个跨文化维度是:l个体 主义与集体主义(着眼于个体还是集体的利益);l权力距离(人们对社会或组织 中权力分配不平等的接受程度);l不确定性回避(对事物不确定性的容忍程度);

五个维度

Hofstede的五个文化尺度 (重定向自五个文化维度) [编辑] 什么是Hofstede的五个文化尺度 吉尔特·霍夫斯塔德(Hofstede)的五个文化尺度是用来衡量不同国家文化差异、价值取向的一个有效架构: ?权力距离。一国范围内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程度。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个人对于人际关系(他们所 属的家庭或组织)的认同与重视程度。 ?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男性气质的文化有益于权力、 控制、获取等社会行,与之相对的女性气质文化则 更有益于个人、情感以及生活质量。 ?不确定性规避。一国范围内人们对于结构性情景(相 对于非结构性情景、非常规态势)的偏爱程度。 ?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长期:着眼于未来的价值取 向,比如储蓄习惯和坚持力。短期:着眼于短期和 眼前的价值取向,比如尊重传统、重视履行社会义 务。 权力距离是指“一个社会对组织机构中权力分配不平等的情况所能接受的程度。”在权力距离大的文化中,下属对上司有强烈的依附性,人们心目中理想的上司是开明专制君主,是仁慈的独裁者;在权力距离小的文化中,员工参与决策的程度较高,下属在其规定的职责范围内有相应的自主权。 个人主义是指一个松散的社会结构,假定其中的人们都只关心自己和最亲密的家庭成员;而集体主义则是在一个紧密的社会结构中人们分为内部群体与外部群体,人们期望自己所在的那个内部群体照顾自己,而自己则对这个内部群体绝对忠诚。 所谓“不确定性的规避”,是指“一个社会对不确定和模糊态势所感到的威胁程度,试图保障职业安全,制订更为正式的规则,拒绝越轨的观点和行为,相信绝对忠诚和专业知识来规避上述态势。” 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是指“社会中…男性?价值观占优势的程度,即自信、追求金钱和物质、不关心别人、重视个人生活质量”;其反面则是“女性”价值占优势。 长期导向性、短期导向性表明一个民族对长远利益和近期利益的价值观。具有长期导向的文化和社会主要面向未来,较注重对未来的考虑,对待事物以动态的观点去考察;注重节约、节俭和储备;做任何事均留有余地。短期导向性的文化与社会则面向过去与现在,着重眼前的利益,

中日颜色词语及其文化象征意义

中日颜色词语及其文化象征意义 李庆祥 颜色只不过是人的一种主观感觉,这种感觉 有的称之为色彩感觉,如日本人的原始色彩感觉 是赤为明、黑为暗、白为显、青为晕,这与我国古代 用颜色代表“五行”“五方”如出一辙。人给每一种 色彩感觉都确定了名称,而记载这些颜色名称的 词就是颜色词。颜色的名称多源于能够提炼染料 的自然物质,如与植物有关的红色类颜色词,汉语 中有:枣红、石榴红、桃红、玫瑰红、山碴红等;日语 中有:极色、杠梅色、桃色、蔷薇色、珊瑚色、撅子 色、毒色、茜色等。与矿产物质有关的黄色类颜色 词,汉语中有:金黄、土黄、蜡黄等;日语中有:雄 黄、黄土色、象牙色、生壁色等。与动物有关的颜 色词,汉语中有:鹅黄、鸡冠红、猩红、鱼肚白、鹦鹉绿、乌黑等;日语中有:鸭色、娃色、梅鼠、猩猩耕、 海老茶、狐色、胳鸵色、雀色、莺色、氛羽色等。也 有的是人通过想象、联想而以自然物确定的。这 一类的颜色词,汉语中有:天蓝、水绿、苔青、月白、 雪白、火红、水红等;日语中有:廿夕了工口一(阳 光色)、苔色、苗色、水色、空色等。因为中日两国 丝染纺织业历史悠久兴旺发达,大部分颜色词与 丝染纺织业有密切关系。《说文解字》系部有关丝 帛的颜色词就有很多,如“红、绿、紫、绛、维、缉、绢(白色)、缥(白青色)、堤(丹黄色)、细(黑色)、素” 等;日语中除了与汉语相同的“红、绿、紫、绛、啡、给、缥”等外,还有“棘色、洗朱、瓶视、一斤染”等。在古代,绢是中国特有的丝织物,唐·颜师古注: “绢,生白增,似嫌而疏者也。”所以用它来代表白 色,反映出中国丝织文化的背景。而日语把酿酒 用的拥霉的颜色叫做“翅魔”,这是一种略带灰的 黄绿色,是日本的禁色之一,反映出日本酿造文化 的背景。类似上述许多颜色词,它不仅表示出不 同的色彩,而且还从某个侧面反映出不同民族的 文化和生活的特征。 3.颜色词的文化象征意义 中日颜色词都蕴涵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心态和 感情色彩,所以颜色词多数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一般认为,颜色词的象征意义是通过客观事物的 色彩联想而生发出来的,即人们常说的看到某种 颜色就会产生某种联想。所以,不同的颜色词具 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同一个颜色词在不同的民族 语言中其象征意义也不尽相同,某些颜色词即使

学校组织文化研究的维度分析

学校组织文化研究的维度分析 [摘要]从不同维度对学校组织文化进行研究会丰富学校文化的内涵,赋予学校文化以意义,全面理解和建构学校文化系统,将有利于探察学校文化的构成要素及相关关系,建构理想的学校文化模式,创造适宜的学校组织氛围,同时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学校组织文化维度 一、学校组织文化维度研究的意义 1.对学校组织文化进行研究,有利于促进学校文化建设。从不同维度对学校组织文化进行研究,会使人们从不同层面挖掘学校文化的意义,更加明晰学校文化现状,了解所处的文化层次结构及文化功能,提升师生对文化建设的了解度和认知度,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对学校组织文化进行维度研究,其要旨在于多视角审视学校文化现象,形成科学的学校组织文化观。 2.通过学校组织文化的维度研究,寻找学校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学校文化内部要素及其结构的梳理、组织行为的研究、组织氛围的透视等,判断学校发展的健康状况,发现学校文化建设各要素、因子间的因果关系,探明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找出文化建设的路径和方法。 3.对学校组织文化的维度研究,有利于学校文化内部要素的整合。伯顿·克拉克认为,对于一个复杂的组织而言,其内部的整合体现为两个基本维度:结构性整合和规范性整合。结构性整合主要是通过组织中人们或群体间的互动联系来实现的,规范性整合则来自组织成员共享的信念、态度和价值。一方面,我们可以运用社会心理学的“场理论”(field theory)——“行为=f(人·环境)”,即行为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函数来解释学校组织行为,通过学校成员之间的工作关系、情感关系、权力关系、利益关系等的研究会使结构性整合更加合理。另一方面,通过剖析学校文化内部要素,查明各要素在现实中的作用和状态,提炼升华学校文化的核心要素——默许假设或核心价值观,将有利于达成文化的规范性整合。 4.对学校组织文化的维度研究,有利于拓展学校文化功能开发的视角。在组织管理上,“组织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管理模式,它能协调人际关系,增强组织凝聚力,培养团队精神,引导成员走向共同目标,在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①;在育人育德上,学校文化作为一种潜在的教育资源,对人才素质的形成具有巨大

浅析我国中学学校组织文化建设

浅析我国中学学校组织文化建设 ——以XXXX第二中学为例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王玥 指导教师沈镝 摘要: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形式,自身蕴含着一定的文化要素在内,而中学则是承担着培养中国未来各领域人才的重任,由此可见中学学校组织文化建设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应只停留在抽象的文字讨论中。因此笔者运用了“目的性抽样”方法选择了个案中学,从其不同层面,诸如学校物质表现、规章制度、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来考察中学学校组织文化的实际表现及影响。通过对个案中学表现出的一些事实迹象可以看出,中学学校组织文化建设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思考笔者提出了自己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中学学校组织文化;管理者;教师 The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ltural Organization of China’s Middle School ——Take the HebeiBaodingSecondMiddle School as the Example Student majoring inPublic AdministrationWANGYue TutorSHENDi Abstract:The school as a form of social organization contains a certain cultural feature, however Junior High School undertake heavy responsibility that cultivate China’s talented person in the future various domains. Thus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middle school cultural organization is an important and it should not only pause in the abstract writing discussion. Therefore the author uses “sense of purpose sampling”

五个文化维度

什么是Hofstede的五个文化尺度 吉尔特·霍夫斯塔德(Hofstede)的五个文化尺度是用来衡量不同国家文化差异、价值取向的一个有效架构: ?权力距离。一国范围内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程度。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个人对于人际关系(他们所属 的家庭或组织)的认同与重视程度。 ?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男性气质的文化有益于权力、 控制、获取等社会行,与之相对的女性气质文化则更 有益于个人、情感以及生活质量。 ?不确定性规避。一国范围内人们对于结构性情景(相 对于非结构性情景、非常规态势)的偏爱程度。 ?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长期:着眼于未来的价值取向, 比如储蓄习惯和坚持力。短期:着眼于短期和眼前的 价值取向,比如尊重传统、重视履行社会义务。 权力距离是指“一个社会对组织机构中权力分配不平等的情况所能接受的程度。”在权力距离大的文化中,下属对上司有强烈的依附性,人们心目中理想的上司是开明专制君主,是仁慈的独裁者;在权力距离小的文化中,员工参与决策的程度较高,下属在其规定的职责范围内有相应的自主权。 个人主义是指一个松散的社会结构,假定其中的人们都只关心自己和最亲密的家庭成员;而集体主义则是在一个紧密的社会结构中人们分为内部群体与外部群体,人们期望自己所在的那个内部群体照顾自己,而自己则对这个内部群体绝对忠诚。 所谓“不确定性的规避”,是指“一个社会对不确定和模糊态势所感到的威胁程度,试图保障职业安全,制订更为正式的规则,拒绝越轨的观点和行为,相信绝对忠诚和专业知识来规避上述态势。” 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是指“社会中…男性?价值观占优势的程度,即自信、追求金钱和物质、不关心别人、重视个人生活质量”;其反面则是“女性”价值占优势。 长期导向性、短期导向性表明一个民族对长远利益和近期利益的价值观。具有长期导向的文化和社会主要面向未来,较注重对未来的考虑,对待事物以动态的观点去考察;注重节约、节俭和储备;做任何事均留有余地。短期导向性的文化与社会则面向过去与现在,着重眼前的利益,注重对传统的尊重,注重负担社会的责任;在管理上最重要的是此时的利润,上级对下级的考绩周期较短,要求立见功效,急功近利,不容拖延。 要了解一个国家的管理文化,你不仅仅要有关于这个国家的知识,还要对它的文化有一个完整概念,能够心领神会。Hofstede的独特统计调研法给出的结果告诉我们,即便在处理最基本的社会问题上,另一个国家的人们的思想、感受以及行动可能都会和我们有很大的差别。Hofstede

从色彩角度分析各文化的颜色文化差异_By S

从历史方向上分析中西方色彩的文化差异 一、颜色的象征意义和大体在国度上的寓意: Color symbolism in art and anthropology refers to the use of color as a symbol in various cultures. (Colors In Cultures) 色彩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折射出社会和时代特征。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不同的国度和民族对同一色彩在视觉上和心理上会产生不同的联想,形成自己独特的色彩观。从色彩视角出发,基于白色在中西方文化中象征意义的差异,从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历史积淀和政治功能几个方面探究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便更好地了解中西方文化内涵,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色彩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其物理属性对各民族都是一样的,但不同的

国度和民族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对同一色彩会产生褒贬不同的情感意义,形成不同的色彩观,如巴西人忌绿色,日本人忌黄色,泰国人忌红色,比利时人忌蓝色,土耳其人忌花色。因此,从色彩观可以看出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内涵。 Colors Meanings In Western Culture 二、每个国家的不同意义对比:

Red: More than half the globe loves this color. We sure agree. Red is the second-most favorite color on earth. Be it the Ferrari red or a svelte red dress, red is an intense color, and defines many emotions and moods. The most important being, the color of love, passion, seduction, and desire. It also defines enthusiasm, power, and heat. This color also represents anger, violence, and aggression. Red portrays danger and bloodshed. Lighter shades define sexuality, passion, and joy, while darker shades mean anger, willpower, aggression, leadership, rage, and courage.

试论学校文化与学校效能

试论学校文化与学校效能 张伟民 一、学校文化的内涵 原则上,文化都可以归结为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传统的概念,即把“文化”理解为与精神世界有关的一切事物,如哲学、文学、艺术、音乐、戏剧等;另一个是社会学家经常使用的概念,文化是指某一社会群体共有的信仰、规范、观念和价值以及实物、符号等。①本文所指的文化是后一种文化。不同的社会有着不同的文化,同一社会中也存在不同的文化,人们由于受不同的种族、政治、经济、职业和教育水平的影响,同一个国家的人们可分化组合成不同的阶层、不同的群体,每一个阶层和群体各自有属于这个阶层和群体的价值观、信念、规范、言语方式、生活方式等,从而形成不同的次级文化。对于学校来说,亦是如此,学校是培养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的劳动者的社会组织,这个组织由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组成。为了实现学校的目标,协调学校成员的关系,需要制定一些规范、制度。另外,教师和学生之间经常长时间的交往、互动,自然会形成特殊的价值观、态度、信仰、言语、故事(源自于学校发展中的事件和人物)等,这就构成了学校文化的主要内容。学校文化的来源有四个方面:国家主流文化、地方性文化、教师文化及学生文化。由这四部分元素构成的学校文化必然在表现其共性的同时,呈现巨大的差别。 二、学校的效能及其标准 效能和效率在组织理论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一个组织实施目标的程度,强调的是组织目标的实现;后者是指一个组织产出与投入的比率,强调的是组织对资源的利用情况。因此,一个有效率的组织并不一定是有效能的组织,有效能的组织也不完全是有效率的组织。学校效能是指学校合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实现自己的教育目标,并能不断满足学校系统内部其他各方面的要求,进而使学校本身及其成员和社会得到相应发展的特性和有效作用。 学校效能指标是指判断一所学校是否有效能的学校的标准,它不同于一般企业所用的指标——利润、生产率、销售额、员工满意度等方面那样明确。学校效能的指标主要包括学校环境规划、教师教学质量、学生纪律表现、学校行政沟通与协调情况、学生的学业成绩及社会适应性、教师工作满意度、学校履行社会责任、学校适应性、师生关系、校长领导能力等10项。这就是说,学校效能是一项综合指标,是通过多项指标进行折算后得出的,每项指标的折算结果,都反映了影响学校效能的一个侧面。这些指标也都是在这样一个变化迅速的社会里,学校成功所必需的条件。凡是有效能的学校,都是在上述10项或至少超过半数的指标上表现很好的学校。影响一所学校是否有效能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包括学校组织结构、学校文化、学校建筑环境、学校管理、教师效能等,其中任何一种因素不足以决定学校是否成功。学校文化对学校效能的影响十分显著,现实中却经常被忽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或不同类型的学校有其特有的信念、特定的规范和价值观,每一所学校常常会表现出不同的独特文化,而这种独特的文化对学校各方面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因此,探讨学校文化与学校效能之间的关系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三、学校组织文化与学校效能的关系 文化虽不能直接研究,但可以通过工作场所中普遍遇到的语言、人工环境的应用、礼仪以及象征手法等观察到的行为进行推测。②来自企业组织文化的研究已经表明,组织文化是决定企业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有人在分析了有效能企业组织所具有的各项文化因素之后

浅析中学学校组织文化建设

浅析中学学校组织文化 建设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浅析我国中学学校组织文化建设 ——以河北保定第二中学为例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王玥 指导教师沈镝 摘要: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形式,自身蕴含着一定的文化要素在内,而中学则是承担着培养中国未来各领域人才的重任,由此可见中学学校组织文化建设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应只停留在抽象的文字讨论中。因此笔者运用了“目的性抽样”方法选择了个案中学,从其不同层面,诸如学校物质表现、规章制度、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来考察中学学校组织文化的实际表现及影响。通过对个案中学表现出的一些事实迹象可以看出,中学学校组织文化建设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思考笔者提出了自己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中学学校组织文化;管理者;教师 The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ltural Organization of China’s Middle School ——Take the Hebei Baoding Second Middle School as the Example Student majoring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WANG Yue Tutor SHEN Di Abstract:The school as a form of social organization contains a certain cultural feature, however Junior High School undertake heavy responsibility that cultivate China’s talent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