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课件9: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3.特点 (1)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2)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要与 12 _首__相___共进退。
|图示解史| 英国的政治运行机制
|思维点拨| 责任制内阁有两层含义,一是集体负责,即在大政方针问题上,内阁 对外是一个整体,阁员与首相共进退;二是内阁对议会负责,其主要表现就是一旦内阁 失去议会的多数支持,就应集体辞职或解散议会,由重新选举产生的新议会决定内阁的 去留。
◆主题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和影响 (一)史料实证——英国政治权力结构的运行 [史料]
[解读] (1)国王作为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2)国家的权力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3)首相由议会下院选举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内阁成员对首相负责,并与首相 在政治上共进退。 (4)以代议制为基础,以责任制内阁为核心,首相掌握最高行政权,内阁受议会监督。
(二)时空观念——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
[史料] 英国历史上的宪法性文件
时间
文件
成果
1215 年 《大宪章》
贵族与教会权力不受国王的侵犯
1628 年 《权利请愿书》
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强行征税和借债
1641 年 《三年法案》 议会三年一届,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强行解散议会或休会
1679 年 《人身保护法》
1.《权利法案》
颁布
5 _1_6_8_9__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
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等。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 主要
超过王权,国王开始逐渐处于“ 6 _统__而__不__治___”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 内容
起来
影响 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标志着英国实现了由“人治”向“ 7 _法__治___”的转变
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时空构建】【阶段特征】总特征:从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15世纪末~18世纪60年代)是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也是资产阶级开始按照自己的要求改造世界的阶段。
政治上:英、美等国资产阶级逐渐建立起代议制民主政治,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经济上:伴随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并拓展。
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高举人文主义大旗,批判封建思想,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技文化上,牛顿力学体系的提出,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考点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材料: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
——杨和平《查理一世之死与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问题】根据材料,指出作者认为“光荣革命”是“反革命”的理由。
结合史实说明,英国资产阶级与国王之间为限制王权持续妥协的具体表现。
(1)理由:“光荣革命”保留了国王。
(2)表现: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限制了王权,扩大了议会权力;确立了责任内阁制,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议会改革完善了君主立宪政体。
“它(光荣革命)遏止了……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历史现象一内阁集体负责制内阁责任制是英国宪政的核心制度之一,而内阁集体负责制则是内阁责任制中使内阁(政府)团结一致面对国王、议会和人民的重要机制。
内阁集体负责制加强了首相的政治权利,因为它强调内阁制政府的集体本质特征而不强调内阁成员个人负责。
责任内阁制的特点(1)内阁首相:通常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
(2)组阁:首相从政见基本相同的议员中挑选阁员人选提请国家元首任命,组织内阁(3)国家元首:对内对外名义上代表国家,但并无实际行政权力,由内阁代表国家元首对议会全权负责。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本课小结
1.一条主线: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 立、发展、完善过程 2.两个趋势:君主权力逐渐削弱 议会权力不断增强 3.三个转移:立法权由国王到议会 行政权由国王到内阁 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到 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 移到公民民主
②
议会制度的形成。
• 4)1640年,议会拒绝国王征税要求,并要求限 制王权。(直接原因)
2、1640年~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 程
导火线及开始:为镇压苏格兰人民起义 ,国王与议会矛盾, 1640内战爆发
3、意义:
解决国王与议会权力之争,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 1660斯图亚特王朝复 1649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 了道路,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辟,反攻倒算
(资本主义国家)以世袭的君 主为国家元首,君主权力按宪法 规定受到一定限制的政权组织形 式。
当今除英国外,哪些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
目前世界上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一般认为有: 欧洲: 英国、挪威、瑞典、丹麦、荷兰、卢森堡、西班牙 亚洲:日本、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
英国女王伊 丹麦女王玛 荷兰女王贝 挪威国王哈 丽莎白二世 格丽特二世 娅特丽克丝 拉尔五世
西班牙国 王卡洛斯 一世
2、有人说:“英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 会的国王。”《权利法案》颁布前后英国国王和议会的 权力各有什么变化? 英国国王 前:“君权神授”,王权无限,不受制约 后:法律从各方面限制王权 议会权力 前:仅有提出财政、法律议案的权力 后:法律确立议会权力,议会权力逐渐超过国王的 权力
时间
革命的发展充满着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总 的趋势是螺旋式上升,曲折中发展
通过“光荣革命”上台的威廉和玛丽
与革命期间的查理一世相比,其权力是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法律的限制。 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
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权利法案》 影响:
①中国君主专制容易导致暴政,君激化主阶立级宪矛 比较1盾6,89阻年碍中了英中两国国社政会的治进体步制。有何本质的不同? 对各自②国英国家君的主发立展宪分制别有产利于生政了治怎的样稳的定影,响促?进
(4)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多数党领袖为 内阁首相。
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完善
1、君主立宪制的初步确立------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
2、君主立宪制的最终确立 -----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3、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发展完善
3、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发展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
⑴改革原因: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获得政治权利。
立法权
第4条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 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 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财政权
第6条 除经议会同意之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 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军事权
《权利法案》由明确规定了议会的哪些权利?
第8条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选举权
第9条 议会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
2.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新航路开辟、海外贸 易、殖民活动、圈地运动),资产阶级、新贵族 力量壮大,要求掌握政权。
3.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
英 国 资( 产
处 死 国 王
建 立 共 和 国
1649年
光荣革168年命 完成1640~1688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导读:国王必须是信奉英国国教者,天主教徒或同天主教徒结婚者不得继承王位。
专制君主为受宪法约束的立宪君主所取代。
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政体初步确立。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议会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权力,这种政治体制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得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它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这一制度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不仅对巩固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对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建立新的制度,也有着巨大影响。
光荣革命1688年政变(见光荣革命)后在英国建立起来的国家政体,也称议会君主制或立宪君主制,属资产阶级民主制政体类型。
中世纪时期从14世纪以后,议会逐渐区分为上、下两院。
以后,下院权力不断扩大,到15世纪末,已有提出财政议案权和法律议案权。
但总的说来,中世纪时期的议会是封建性质的等级代议机构,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都铎王朝后期,代表封建势力的国王同代表资产阶级、新贵族利益的议会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化。
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议会成为资产阶级同斯图亚特王朝斗争的政治中心。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议会成为资产阶级同代表封建势力的斯图亚特王朝斗争的政治中心。
《权利法案》1688年的“光荣革命”推翻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迎立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和玛丽同时登位。
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于1689年召集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1701年又通过《王位继承法》,从法律上确认“议会主权”原则,给王权以很大限制。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擅自批准法律、废除法律或中止法律之实施。
并规定,国王必须是信奉英国国教者,天主教徒或同天主教徒结婚者不得继承王位。
专制君主为受宪法约束的立宪君主所取代。
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政体初步确立。
原创2: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A.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 B.完善王位继承制度 C.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 D.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第(5)题
解析:设问中的“此举”即指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法律规定王位继承 顺序。根据材料关键词“詹姆士二世”并结合英国革命中斯图亚特王 朝复辟的有关知识可知,“光荣革命”的成果之一就是王位掌握在新 教徒手中,议会权力大增。为避免“‘光荣革命’的成果功亏一篑”,
责任内阁制的建立是在1721年,故C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故排除。
7 7 of 22
小积累 理解“光荣革命”的实质
小积累
8 8 of 22
变式思考 (3)结合荷兰执政威廉夫妇入主英国的过程,如何理解“光荣革命” 既限制了王权,又保留了国王?
答案: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5年詹姆士二世继位时, 竭力加强王权,企图复辟天主教,而这是信奉新教的资产阶级和新 贵族所不能容忍的,双方矛盾激化。但他们也不愿再看到新的流血 的革命,因此,由英国议会邀请同样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和詹 变式思考 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来继承英国王位。这样既保留了国王,同时还 防止信奉天主教的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更重要的是,英国议会做出 邀请的实质是议会创造了新国王,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这 样就以不流血的方式解决了近100年来困扰英国的主权问题。既然 议会创造了国王,主权当然在议会,君权由此得到限制。
变式训练
解析:安妮女王行使行政权并没有违反《权利法案》的规定,故《权利 法案》遭到破坏的说法不符合史实,也不符合材料,故排除D项。
22 22 of 22
小积累 英国君主立宪制整体的确立在政治、经济、对外政策、文化
方面的影响及体现
小积累
23 23 of 22
(7)20世纪初,英国首相阿斯奎斯说:“我们现在有一个牢固确立了两 百年的传统,即归根到底,王位的占有者接受其大臣的建议并据此行 事。”这一传统的确立,使一个以小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为主的国家变成 了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成为欧洲各国效仿的对象。各国效仿的理由 是( )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知识点概述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爆发革命以来到1688年光荣革命的最终胜利,其间经历了资产阶级(以克伦威尔为代表)与封建旧贵族(以复辟斯图亚特王朝查理二世为代表)的殊死较量,最后,在双方的妥协下,建立起既有封建性又具有较强的民主性的君主立宪制度。
知识点总结近代以前,中英两国相隔万水千山,交通阻隔,互不相知.近代以来,英国殖民主义者,用炮舰轰开了中国长期闭关锁国的大门.中国之所以不能与西方列强相抗衡,曾经到过英国的王韬指出,英国的"富强之本",并不在它的"火器之精良,铁甲战舰之所向无敌",而是在于它在”光荣革命”之后所确立的君主立宪制度. 君主立宪制含义:是资本主义国家用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代议制.(代议制:由选民选出代表产生代议机构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是一种间接民主。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经历了争取民主---建立民主---完善民主的过程.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条件---争取民主从13世纪开始,英国就有通过议会限制王权的传统。
17世纪初英国的资本主义获得较大发展。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日益强大,在议会中的作用日益增大。
斯图亚特王朝实行专制统治,经常侵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他们要求限制王权,同国王展开斗争。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此后,英国一度建立共和国。
但由于政局混乱,斯图亚特王朝于1660年复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出现曲折和复杂。
在政治斗争趋于尖锐的形势下,政党开始形成,出现了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辉格党和托利党(英国近代政党的起源)。
1688年,议会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和其妻玛丽继承英国王位,赶走了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二世,即“光荣革命”,革命结束。
资产阶级统治确立,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建立民主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自由”和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军权。
原创6: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作用 1.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议会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 国家的权力,保证了资产阶级控制国家政权 2.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 使得英国走上资产阶级 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4.影响了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制度树立了一种模式,即 君主立宪制度。
你知道吗? 当今世界上除英国以外,还有哪些国家实行君主立 宪制?
英国女王伊 丹麦女王玛 荷兰女王贝 挪威国王哈 丽莎白二世 格丽特二世 娅特丽克丝 拉尔五世
西班牙国 王卡洛斯
一世
目前世界上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一般认为有: 欧洲:英国、挪威、瑞典、丹麦、荷兰、比利时、卢森堡、
西班牙、安道尔、摩纳哥、列支敦士登 亚洲:日本、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尼泊尔 非洲:毛里求斯 美洲:加拿大、巴哈马、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巴多斯、
谢谢观看!
1721年沃尔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
请看下列材料: 明朝废除丞相,皇帝君临天下,直接处理国家大事, 设殿阁大学士辅政,后逐渐演变为内阁,成为与六 部并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内阁的最高长官称“首 辅”。 1721年,沃尔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 英国的内阁制形成。 请问:同样是“内阁”,两者有何根本区别?
明朝——封建君主专制 封建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产物
英国——君主立宪制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
2.责任内阁与议会的关系 首相
议会下院
对议会集体负责 监督内阁
内阁与首 相在政治 上共进退
内阁政府
女王 Queen 内阁 Cabinet
内阁首相 Prime minister 议会 Parliament 工党 Labor Party
三、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朝崇祯帝
英国查理一世
1721年,沃尔波尔实际上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 阁首相。
17
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8
女王 Queen
内阁 Cabinet
内阁首相 Prime minister
议会 Parliament
保守党
Conservative Party
政府首脑
执政党
国家元首 国家政府 国家权力中心
19
联系现实讨论: 就政治体制而言, 2010年5月就任英国首相
24
课堂延伸:
材料一: “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
将要务分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朕必躬自断 制。”
——清-康熙封帝建君主专制
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
实施之僭越 权力,为非法权力。 ——1689年《权利法案》
资君主立宪
比较1689年中英两国政治体制有何本质的不同?
1、责任内阁的形成; 2、英国的政党制度;
16
(1)内阁的原意为密室,早期是国王与顾问和助 手开会的地方。
(2)多数党实际控制政权,后逐渐成为国王直辖的 最高行政机关。
(3) 1714年即位的乔治一世出生于德国,不懂英 语,对英国的事务也不感兴趣,甚至不出席内阁会议 而让大臣们去料理国事。大臣们有事就自己先商定对 策,然后再提交国王,内阁制由此得以形成。国王也 就逐渐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内阁承担实际 行政职责。
元首,君主权力按宪法规定受到一定限制 的政权组织形式。
6
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君主立宪 制的国家?试列举几个国家。
日本天皇夫妇
7
荷兰新国王
丹麦女王 8
西班牙国王夫妇
9
摩纳哥国王
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
10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 1、“光荣革命”(革命的完成)
2、《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代议制 (2)议会改革(1832)
的戴维·卡梅伦(保守党)能够上台组阁必须 具备什么条件?
参考答案: 首先,保守党必须在下院大选中获 胜成为多数党; 其次,他本人必须是保守党领袖; 最后,要由国王任命才行。
20
英国前首相布朗如果追随美 国出兵伊拉克,你认为: ◆ 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成还是 反对?为什么?
赞同。集体负责,共同进退。
◆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布朗会不会 为此而撤兵,为什么?
25
1、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 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力 却未明确规定。结合所学,国王仍保留的权力是 A.筹集税款 B.干预立法 C.招募军队 D.任命大臣
26
2、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 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 “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 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 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 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 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 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 C.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 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
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立法权
❖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 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
方式者,皆为非法。
财政权
❖ 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 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 司法权
❖ 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
军,皆属违法。
11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
大
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1638) 抗 开始标志:新议会的召开(1640) 议 1、两次内战时期(1642-1649) 书
2、共和国时期(1649-1653)
3、护国政体(1653-1660)
4、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1660-1688)
5、结束标志:光荣革命(1688)
2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3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课程标准: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 责任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 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4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
二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完善 ——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5
含义—— (资本主义国家)以世袭的君主为国家
1
❖ 14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 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 ❖ 16世纪,西欧宗教改革; ❖ 1566-1581年,尼德兰革命; ❖ 1640-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17、18世纪,欧洲思想启蒙运动; ❖ 1775-1783,美国独立战争; ❖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英国女王的头衔 全称是“天佑大不列 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 国和她的其他领土及 领地的女王、英联邦 元首、基督教护教者 伊丽莎白二世”
❖ 英王是国家元首,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 家统一的象征
❖ 英王作为英联邦首脑,还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
作用
23
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三制合一; 2、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
12
通过“光荣革命”上台的威廉和玛丽与 革命期间的查理一世相比,其权力是变大还 是变小了?为什么?
威廉和玛丽的权力变小了。因为政权已 经转移到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控制的议会手中, 国王的权力已大大缩小了。
13
限制了国王
1689年《权利法案》的内容 哪些权力?
❖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实施
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
◆ 如果议会中大多数都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 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
下台;首相也可以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21
既然英王已经没有什么实权,且 每年王室还要消耗大量金钱,时不 时还有丑闻发生,请问它还有什么 存在的价值呢?
22
英国王室存在的作用
军事权
14
Law was to be made in parliament(议会) ; once made ,it could not be suspended(终止) by the crown(国王).
——BILL OF RIGHTs 1689年《权利法案》 15
二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完善 ——责任制内阁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