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教案模板-教案模板

合集下载

模板电子教案模板格式5篇

模板电子教案模板格式5篇

模板电子教案模板格式(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高中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一节《函数的基本概念》。

详细内容包括函数的定义、函数的表示方法、函数的图像以及基本函数的性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函数的基本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 能够根据实际情境,运用函数模型解决相关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函数的定义及其表示方法,函数图像的绘制。

教学重点:函数的基本概念,函数性质的探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学具:函数图像绘制模板、直尺、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实际情境,如气温变化、人口增长等,让学生感受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讲解函数的定义,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函数的内涵。

(2)介绍函数的表示方法,如列表法、解析法、图像法等。

(3)分析基本函数的性质,如线性函数、二次函数等。

3.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板书函数的定义、表示方法、图像及性质。

2. 在黑板上展示典型例题及解题过程。

3. 在黑板上呈现随堂练习题目。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生活中遇到的函数实例,并分析其性质。

a. f(1)=2, f(2)=4, f(3)=6b. 函数图像过点(1,2), (2,4), (3,6)2. 答案:(1)生活中的函数实例:气温变化、人口增长等。

(2)a. f(x)=2xb. f(x)=2x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1)研究其他类型的函数,如分段函数、复合函数等。

(2)探讨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最大值、最小值问题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难点与重点;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3.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设置及答案;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教师制作电子教案模板

教师制作电子教案模板

教师制作电子教案模板一、课程名称:(适用大部分课程教案)二、授课对象- 描述:本教案适用于高中/初中/小学的学生,具体年级根据教学内容调整。

- 预期学生水平:学生应具备基本的XX技能(如阅读理解、数学运算等),对XX概念有初步了解。

三、授课时间- 课时:45分钟- 日期:按教学进度安排四、授课教师- 姓名:XX老师- 联系方式:学校内部分机号/邮箱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XX知识点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 学生能够运用XX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 学生能够通过XX练习,提升XX方面的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会共同探讨、分析问题。

- 学生通过案例学习,掌握XX学习方法。

-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理解XX问题解决的步骤和策略。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XX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 增强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培养集体荣誉感。

-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XX观念,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六、教学重占和难点1、教学重点- XX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

- XX技能的实践与操作。

- XX学习方法的掌握与运用。

2、教学难点- XX概念的内化与运用。

- XX技能中的高级技巧掌握。

- XX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的构建。

(后续部分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练习与评价方式、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结论和教学反思等内容,根据具体课程教案需要,由教师自行补充和完善。

)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相关内容,提出与新课有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

- 使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视频或实物,创设情境,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新课产生兴趣。

- 通过简短的故事、新闻或生活实例,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

2、新知讲授(20分钟)- 教师对新知识进行系统讲解,结合PPT或板书,明确知识点的内容、结构及应用。

- 通过示例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新知识的操作步骤或原理。

教案模板(通用13篇)

教案模板(通用13篇)

教案模板(通用13篇)模板篇1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知道蟋蟀选择住宅的时候,不肯随遇而安,慎重地选择住址。

现在让我们到蟋蟀的住宅去作客,去看看这住宅究竟是什么样的。

二、精读住宅特点,加深感悟1、自由读3~6自然段,用横线画出住宅有什么特点,想一想,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2、反馈交流,并指名在黑板上板书。

(向阳、倾斜、隐蔽、像隧道、弯曲、九寸深、一尺宽、有门、有平台、墙壁光滑、简朴、清洁、干燥、卫生)3、这小家伙真不简单,一个小洞就有这么多的名堂,怪不得这么出名呢!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4、现在,我们就来当蟋蟀的建筑师,为它画一张住宅剖面图吧!(把画好的图贴在黑板上。

)5、你怎样评价蟋蟀的住宅?带着赞赏的语气读3~6段。

三、转换角色,练习说话1、现在,你们就是蟋蟀工程师本人,要去参加昆虫建筑经验交流大会,请你们马上做好准备,介绍一下你是如何建筑住宅,你的住宅有什么特点!2、学生自由准备后发言。

3、有感情地朗读5、6两个自然段。

四、学习挖掘部分,体会蟋蟀的工作艰苦1、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吗?(因为它的挖掘工具太简单了!)课文是怎么写的呢?指名分节读7~9小节。

画出蟋蟀挖掘动作的词。

2、用前足挖巢穴容易吗?巢穴挖好了还要干什么呢?(整修)3、齐读,读出蟋蟀的工作艰苦。

五、阅读资料,深入认识蟋蟀1、看资料(课前同学们搜集的有关图片及其他资料)谈体会。

2、看了图片、资料,你又懂得了哪些不知道的知识。

六、总结全文1、齐读全文。

2、读了蟋蟀的住宅的介绍,你喜欢蟋蟀吗?为什么?能用自己的话赞美它吗?3、练写。

4、交流。

七、安排课后作业1、把你认为最喜欢读的句子抄一抄。

2、看谁先把5、6两节背出来。

教案模板篇2教材简说: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

非常适宜孩子朗读,孩子在朗读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爱护小树行为的感染,从小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电子教案空白模板

电子教案空白模板

---课程名称: [请填写课程名称]授课教师: [请填写教师姓名]授课班级: [请填写班级名称]授课时间: [请填写具体日期和时间]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请填写学生应掌握的具体知识点]- [请填写学生应了解的理论基础]2. 能力目标:- [请填写学生应培养的具体能力,如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请填写学生应提高的操作技能]3. 情感目标:- [请填写学生应培养的情感态度,如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教学重点:- [请填写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或技能点]教学难点:- [请填写学生理解或操作上可能遇到的困难点]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请填写教师需准备的教学材料,如PPT、视频、实验器材等] - [请填写教师需做的准备工作,如预习、查阅资料等]- 学生准备:- [请填写学生需预习的内容]- [请填写学生需准备的学习材料或工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 引入方式:- [请填写引入新课的方法,如提问、故事、案例等]- 教学内容:- [请填写导入环节需要讲解的内容,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二、新课讲授(20分钟)- 环节一:- 教学内容: [请填写具体的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请填写采用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等]- 教学活动: [请填写具体的教学活动,如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 - 环节二:- 教学内容: [请填写具体的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请填写采用的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 [请填写具体的教学活动]- 环节三:- 教学内容: [请填写具体的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请填写采用的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 [请填写具体的教学活动]三、课堂练习(15分钟)- 练习内容: [请填写课堂练习的具体内容]- 练习方式: [请填写练习的方式,如个人练习、小组合作等]四、课堂小结(5分钟)- 内容总结: [请填写对本节课内容的总结]- 重难点回顾: [请填写对本节课重难点的回顾]五、课后作业(5分钟)- 作业内容: [请填写课后作业的具体内容]- 作业要求: [请填写对作业的具体要求]六、教学反思- [请填写教学反思部分,包括教学过程中的亮点、不足及改进措施] ---备注:- 请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以上模板内容进行修改和补充。

电子教案模板12篇

电子教案模板12篇

电子教案模板12篇电子教案模板1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2、依托语词,经历把课文读薄、把课文读厚、把课文读活的奇妙的阅读之旅;3、读出姥姥的心灵手巧,读出姥姥的舐犊情深,读出作者的心梦之境,读出对童年的眷恋、对亲人的感恩之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课文结构。

1、上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文章写了三个部分的内容:剪纸赞人,我们看到了姥姥的心灵手巧,剪纸喻理,姥姥通过剪纸告诉我熟能生巧的道理,剪纸传情,小小的剪纸却传递着浓厚的祖孙情。

2、三个部分都在写情,作者又有所偏重,把祖孙情放在第三部分着重描写。

好,今天我们进一步来学习课文。

二、剪纸赞人。

1、先看第一部分剪纸赞人。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的第1-3段。

2、姥姥的心灵手巧具体表现在哪儿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句子一:“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

”谁愿意来读读这个句子。

指名读。

哪儿可以看出姥姥心灵手巧呢?学生体会:普普通通、普普通通、翻来折去、无所不能(这个句子写出了姥姥剪纸工具虽然简单,但作品内容广泛,也说明了姥姥的确是剪纸行家,“无所不能”。

)句子二:“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你找的句子真棒,给我们示范读读?生读句子。

真棒!同学们,你从哪儿感受到姥姥的心灵手巧呢?姥姥的剪纸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这是讲姥姥剪纸像,“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这是讲姥姥的剪纸活了,活灵活现。

请注意这番话中乡亲们仅仅是在赞叹姥姥剪什么剪得活灵活现?除了动物,姥姥还会剪什么?书上怎么说的?(人物、植物、器物等等。

)句子三: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

你从哪儿看出姥姥的心灵手巧?(体会“左邻右舍”、“都”)句子四:慈祥的姥姥广结善缘,有求必应,任谁开口都行。

《电子教案模板》

《电子教案模板》

《电子教案模板》word版一、前言1. 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个电子教案制作的模板,以便于教师根据自身教学需求进行修改和完善。

2. 适用范围:本教案适用于各学科教师制作电子教案,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二、教案结构1. 封面:包含教案名称、课题、课时、授课对象等信息。

2. 教学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

3. 教学重点与难点:列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便于学生和教师明确学习重点。

4. 教学方法:介绍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等。

5. 教学过程:详细描述本节课的教学步骤,包括导入、新课、巩固、拓展、小结等环节。

6.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7. 教学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以便于改进教学方法。

三、教学内容1. 导入:通过问题、情景、案例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2. 新课:详细讲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掌握关键知识点。

3. 巩固:通过练习、互动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拓展: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5. 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总结,便于学生梳理知识点。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进步。

4.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等方面,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列出本节课所使用的教材,及相关辅助材料。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3. 网络资源:提供与本节课相关的网络资源,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4. 教学设备:准备必要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六、教学策略1. 互动提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时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标准教案模板(共8篇)

标准教案模板(共8篇)

标准教案模板(共8篇)标准教案模板(共8篇)教案一:语文教案模板教案目标:1. 学习认识汉字“爱”的读音和写法;2. 学习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了解“爱”的意义;3. 训练学生正确书写“爱”字的笔顺和结构。

教材与资源准备:1. 课本P3-4页;2. 图片或卡片,图示“爱”的意义;3. 黑板、彩笔。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显示一幅描绘爱的图片或出示一张“爱”的汉字卡片,引发学生对“爱”的认识和了解,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步骤:1. 学习“爱”的读音和写法:a. 教师指读“爱”字,并让学生模仿跟读;b. 通过教材P3-4页的学习,进一步熟悉“爱”字的读音和写法。

2. 认识“爱”的意义:a. 出示图片或卡片,图示“爱”的意义,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片中体现的“爱”;b. 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爱”的含义,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关于“爱”的相关事物和行为。

3. 训练正确书写“爱”字:a. 教师在黑板上演示正确的写字笔顺和结构;b. 学生模仿教师的演示,用彩笔在作业本上正确书写“爱”字。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简单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对“爱”的认识和写法。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汉字“爱”的读音、写法和意义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成功掌握了“爱”字的正确书写方法。

教案二:数学教案模板教案目标:1. 学习理解和使用分数的概念;2. 掌握将分数转化为小数的方法;3. 进一步巩固对分数加减法的运算。

教材与资源准备:1. 课本P20-23页;2. 黑板、彩笔;3. 分数小数转化的实例题。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提问学生最喜欢吃午饭的哪种食物,引发学生对分数的概念和认知,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做铺垫。

教学步骤:1. 复习分数的概念:a. 复习课本P20页上关于分数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回顾分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b. 提供一些实际例子,引导学生在实际情景中理解和使用分数的概念。

2. 小数与分数的转化:a. 教师通过黑板上的示意图和示例,介绍将分数转化为小数的方法;b. 学生通过课本P22页的练习题,巩固分数转小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电子教案模板word

电子教案模板word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 [请填写课程名称]2. 授课教师: [请填写教师姓名]3. 授课班级: [请填写班级名称]4. 授课时间: [请填写具体时间]5. 授课地点: [请填写具体地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请填写具体知识点]- [请填写具体知识点]- [请填写具体知识点]2. 能力目标:- [请填写具体能力提升]- [请填写具体能力提升]- [请填写具体能力提升]3. 情感目标:- [请填写具体情感态度]- [请填写具体情感态度]- [请填写具体情感态度]---三、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 [请填写教学重点]- [请填写教学重点]- [请填写教学重点]2. 教学难点:- [请填写教学难点]- [请填写教学难点]- [请填写教学难点]3. 教学内容:- 导入:- [请填写导入内容,如案例、问题、故事等] - 主体部分:- 第一部分:- [请填写具体教学内容]- [请填写具体教学内容]- [请填写具体教学内容]- 第二部分:- [请填写具体教学内容]- [请填写具体教学内容]- [请填写具体教学内容]- 第三部分:- [请填写具体教学内容]- [请填写具体教学内容]- [请填写具体教学内容]- 总结:- [请填写总结内容,如知识点回顾、能力提升总结等]---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用于讲解重点知识和难点内容。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思维。

3.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

4. 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手段1. 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动画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2.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视野。

3. 板书:清晰板书,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

---六、教学过程1. 导入:- 时间:[请填写时间]- 内容:[请填写导入内容]- 目的:[请填写导入目的]2. 讲授:- 时间:[请填写时间]- 内容:[请填写讲授内容]- 目的:[请填写讲授目的]3. 讨论:- 时间:[请填写时间]- 内容:[请填写讨论内容]- 目的:[请填写讨论目的]4. 案例分析:- 时间:[请填写时间]- 内容:[请填写案例分析内容]- 目的:[请填写案例分析目的]5. 实践操作:- 时间:[请填写时间]- 内容:[请填写实践操作内容]- 目的:[请填写实践操作目的]6. 总结:- 时间:[请填写时间]- 内容:[请填写总结内容]- 目的:[请填写总结目的]---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互动情况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默读老人精心呵护海鸥的部分,想一想老人和海鸥之间有着怎样的感
情,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做一做简要批注。

2.根据学生汇报进行交流、点拨,重点学习以下内容:
(1)喂海鸥:抓住描写老人动作的“放、退、撮”,描写海鸥的“应声而
来、扫”,感受老人喂海鸥的动作娴熟,他们之间那种默契的配合。

(2)唤海鸥:
①学生可用自己的话简单介绍这部分内容,说说自己的感受。

②指名朗读4至9自然段。

③三个人为一小组,分角色练习朗读这部分。

(3)谈海鸥:
①学生谈感受,教师小结:说起海鸥,内向的老人滔滔不绝。

十多年了,
每逢冬天,老人都到翠湖边喂海鸥,风雨无阻。

老人和海鸥就像是(亲
人一样,板书)
②齐读第13自然段。

(五)结合板书小结课文第一部分内容。

(六)布置作业:
1.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课后小结及反思:
备注修订意见
@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1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2.指
导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教学流程:(一)齐说课题引入。

(二)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浏览课文,回忆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出示课件
(老人喂海鸥的图片、海鸥送别老人的图片配乐)引导学生说出课文两
部分的主要内容。

过渡:这样的情景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难怪作者说:()的事情发
生了。

学生填写。

(意想不到)能换个词语吗(出乎意料、出人意外、始
料未及等)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指名朗读,整体感受海鸥对待老人具有怎样的情感?
2.进行二次默读,边读边批画: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海鸥对老人的深
厚感情的一会儿将自己体会到的准备和同学们进行交流。

3.师生共同交流:选取最令你感动的一组镜头,和同学们交流自己体会
到的。

(1)镜头一:海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

教学流程:一、猜谜语,揭课题。

二、读提示,明要求
师:请打开书本118页,自读课题前的连接语,划出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什么(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三、初读感知,明大意
1、自由朗读全文,遇到不懂的字词请教旁边的同学,边读边想: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并试用小标题概括每件事的内容。

2、四人小组交流。

3、小组汇报。

(一人板书,其他讲述)
4、评价小标题。


5、借助板书,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采用自学的方式放手让学生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及自我学习的能力]
四、细读体会,悟深情
1、过渡:松鼠在我家做了这么多事,我们一家人喜爱这只松鼠吧
2、文中哪里能体现出作者一家对松鼠的喜爱呢请细细默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并圈圈、点点、写写。

完成后,四人小组共同交流感受体会。

3、谁来读读自己画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在学生的回答中,随机出示句子,并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美读)
(1)“它整天满屋乱跑……一样东西。


}
[ 这句话介绍的是松鼠的习性,它喜欢乱跑、跳来跳去,但作者对小松鼠的这些行为并没有丝毫的埋怨,读到的只有称赞。

]
读:谁能读出松鼠的调皮和作者的称赞
(2)有时,松鼠跳到我的肩上……哪儿给它找去呢”
[“跳、蹭、咬”几个动词,显然,松鼠已经成为作者的亲密伙伴。

动词写出松鼠的可爱灵活,更流露出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
读:咱们男女同学来个比赛,看看谁能读出松鼠与作者的亲密关系
谈:生活中,有你喜欢的动物与你如此亲密吗它们又是用什么方式表达它们的情感的
(3)“爸爸哈哈大笑……不甘落后!”
[话中,爸爸对松鼠因喜爱而产生的宽容溢于言表。

知道是松鼠偷吃了糖,发现自己一直错怪了自己的孩子,爸爸不仅没有责怪松鼠,反而“哈哈大笑”,认为这是松鼠的天性,还夸奖它“不甘落后”。

]

(爸爸的态度有令你意外吗从中又体会到什么)
读:不单只是我,连爸爸对松鼠都充满喜爱之情,“爸爸哈哈大笑”预备
>
2、学生自由读文,把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多读几遍。

(四)、布置作业,延伸课外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读文,划出能表现嘎羧内心情感的句子或段落,并在旁边写体会。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直奔主题。

二、回顾旧知,理清思路。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嘎羧临死前做了哪几件事(相机板书:披挂象鞍、重回战场、庄严归去)

2、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思考:这是一头怎样的战象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汇报交流
三、品悟情感,体会写法。

1、请同学们快速的默读全文,一边读一边想,哪些句子写出了嘎羧这些高尚的情怀,把这些句子画下来,也可以在一旁写自己的体会。

2、同桌相互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

(一)品读“披挂象鞍”部分
a、这一部分中最能表现嘎羧对象鞍深厚感情的句子是哪些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b、讨论交流:
(课件出示)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学生读句子,谈体会。

板书:品味细节动作神情
(二)品读“重回战场”部分
1、嘎羧披挂上象鞍,告别了村里的人们,它来到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打洛江畔。

在这一部分中,又有哪些句子表现了它高尚的情怀
2、讨论交流:
A、学生默读这一段,在段落旁边写下自己的体会。

]
B、学生谈体会。

并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抓住“凝望”、“亲了又亲”、“吼叫”等描写动作、神态的词语来表现嘎羧内心情感的。

教学流程:一、直接导入
备注修订意见上节课,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了本文的词语、主要内
容以及故事情节。

今天我们继续走入《金色的脚印》,深入探究、体会
文章情感。

二、自主阅读
1、用心默读课文,找出文中给你感受最深的部分,批下你的体会,小组
交流学习。

2、文章为什么以“金色的脚印”为题
3、带着你的体会,有感情朗读课文。

三、感悟展示
&
(一)、各组学生代表交流小组的学习情况教师顺势引导交流体会、朗

1、“它用牙齿拼命地咬,好长时间才明白过来这样做是徒劳的,就卧在
地上给小狐狸喂奶。


“拼命地咬” “卧”“喂奶”,一连串动词表明了母狐狸对小狐狸的爱,在它
发现咬不断铁链时,竟冒着被发现的危险去“卧下喂奶”,伟大的母爱全
然包含在这些简单的动作中。

2、“他费力地睁开眼睛,朦胧中看见一只大狐狸正在不停地舔着他的脸
颊。

另一只狐狸蹲在他的胸脯上,温暖着他的身体。


(教师引导学生1;延伸感悟:看见此情此景,正太郎在想什么呢)
3、“它脖子挺得直直的,为他们放哨。

过了一会儿,狐狸爸爸发出了警
惕的叫声。

狐狸妈妈只好从孩子身旁走开。

两只老狐狸又回头看了看,
就消失在黑暗的树林里。


(“脖子挺得直直的”“ 警惕的叫声”写出了狐狸爸爸放哨的专注。

“只好”
写出了老狐狸对小狐狸得恋恋不舍。

整句话体现了老狐狸对小狐狸的
爱。


4、文章为什么以“金色的脚印”为题
(教师引导学生“金色”告诉我们什么)(让学生由此体会到珍贵。


四、训练提升
同学们得广告语无形中给人们又敲响另了一次警钟。

那么文中老狐狸
对小狐狸深深的爱,让你又想到了什么(引出动物间表达伟大母爱得故
事。


请同学们搜集类似的故事,并把它写成一篇文章。

六、板书设计
24 金色的脚印

老狐狸小狐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