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教案

合集下载

16《太阳》第一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

16《太阳》第一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
我们先来看通过读课文能找到哪些答案吧。
二、粗读课文,了解文意。
(出示幻灯片P4)说明步骤:粗读课文,就是先从整体上了解文章的意思。我们按“划读想说”四个步骤来学习 ,看课文告诉了我们哪些知识。
划:就是划出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
读:把课文读通顺、读准确。
想:想一想各自然段主要说明了什么。
说:用概括性的词语说出各自然段要说明的意思,并按文意把文章分为几说法,也才是科学的态度。
师:即使告诉我们有一亿五千万米,我们也不能很好地感受到具体有多远。课文又加了什么样的说明?(步行 、坐飞机)
师概括:举例子具体、形象,同时也运用了列数字
第1自然段一开始就引用一个神话传说,这个传说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激发阅读兴趣,利于引出科学的解读 )用哪个词由神话转入科学的?(其实)
虽然她的学习条件很差,但是她的学习成绩却很棒。
虽然我们的经济面临许多困难,但是各行各业依旧呈现出毫不示弱的姿态。
小明同学不仅在生活上乐于助人,而且在学习上也乐于助人。
师:你也能用“虽然……但是……”或“不仅……而且……”来表达意思吗?
(2)学习第4自然段(出示幻灯片P12)
第4自然段共5句话,除第1句是承上启下外,其余4句都是说的太阳与我们的关系。第2句和第3句都是说的动植 物与太阳的关系,但它们在表达上却不相同,你看出来了吗?(分别从“有”与“没有”的角度,从正反两个方面,全面 、深刻)
师:我们要学习这种正反结合、点面结合的写法。 (2)学习第5、6自然段 师:课文的5、6自然段说明了自然现象与太阳的关系,这里涉及一些科学原理,我们借助示意图来理解。(出 示幻灯片PI3、P14)(3)学习第7自然段
太阳杀菌在生活中的应用,你能举个例子吗?(出示幻灯片P15) (4)学习第8自然段 第8自然段,是从正面说太阳的重要的,还是从反面说的?(出示幻灯片P16)演示美好场景的消失。

大学生跆拳道16式教案

大学生跆拳道16式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跆拳道16式的动作要领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协调性、灵活性和爆发力。

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能力。

4. 了解跆拳道的精神内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1. 跆拳道16式的动作要领。

2. 动作间的衔接和连贯性。

教学难点:1. 动作的协调性和爆发力。

2. 动作间的节奏感。

教学内容:1. 跆拳道基本站姿和呼吸方法。

2. 跆拳道16式动作分解及练习。

3. 跆拳道16式连贯动作练习。

4. 跆拳道16式实战应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热身活动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全身拉伸运动,包括头部、颈部、肩部、腰部、腿部等。

2. 学生进行慢跑,提高心率,增强心肺功能。

二、基本站姿和呼吸方法教学1. 教师讲解跆拳道基本站姿的要求,如双脚并拢、膝盖微曲、身体挺直等。

2. 教师示范正确的呼吸方法,学生跟随练习。

三、跆拳道16式动作分解及练习1. 教师逐个讲解跆拳道16式的动作要领,包括动作名称、手型、步法、发力部位等。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动作分解练习,教师纠正动作错误。

四、跆拳道16式连贯动作练习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跆拳道16式的连贯动作练习,注意动作间的衔接和连贯性。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跆拳道基本站姿和呼吸方法。

2. 学生复习跆拳道16式动作分解及连贯动作。

二、跆拳道16式实战应用教学1. 教师讲解跆拳道16式的实战应用技巧,如防守、进攻、反击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实战练习,教师指导。

三、跆拳道16式综合练习1. 学生进行跆拳道16式的综合练习,包括基本动作、连贯动作和实战应用。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错误。

四、总结与放松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动作要领和技巧。

2. 学生进行全身拉伸运动,放松肌肉,缓解疲劳。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参与程度。

2. 评价学生的动作掌握程度,包括动作要领、连贯性和实战应用。

16《太阳》一等奖创新教案

16《太阳》一等奖创新教案

16《太阳》一等奖创新教案16 太阳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摄、殖”等4个生字,会写“摄、氏”等9个字,会写“寸草不生、摄氏度”等9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太阳以及太阳对人类的作用。

3.能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列数字、作比较等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

教学重点1.能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太阳以及太阳对人类的作用。

2.能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列数字、作比较等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搜集有关太阳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扫二维码,下载类文,用A4纸打印类文《太阳,你好》。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太阳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摄、殖”等4个生字,会写“摄、氏”等9个字,会写“寸草不生、粮食”等9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太阳以及太阳对人类的作用的。

教学过程板块一播放动画,激趣导入1.播放动画片《后羿射日》,学生观看。

2.引导学生说一说:后羿真的能射到太阳吗?为什么?3.学生小组内交流:如果没有太阳,世界将会怎样?课件展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4.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操作指导: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充分交流搜集到的资料,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太阳离我们很远的特点。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运用资料的能力。

板块二初读课文,检测字词活动1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出示要求,自读课文。

课件展示:(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遇到不懂的字词,可以查字典,要求读准确、读通顺。

(2)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画一画,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2.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1)合作识字。

组长利用字词卡片,组织小组成员轮流读、抢读,读得不准确的及时纠正。

(2)学生汇报成果,集体检测。

课件展示:摄氏度繁殖粮食煤炭地区杀菌治疗寸草不生飘浮①学生先自己读一读,然后小组交流记忆方法。

强调字音:“殖”是翘舌音;“疗”读liáo。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6课《一分钟》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6课《一分钟》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6课《一分钟》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一分钟》。

2.能理解课文《一分钟》的大意,初步感受文章的情感。

3.能模仿卢梭老师的读书方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难点:模仿卢梭老师的读书方式。

三、教学准备1.课文《一分钟》的课本或者复印件。

2.课堂录音机或其他音频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课文(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是卢梭老师的学生,卢梭老师正在诵读《三言两拍》时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教学内容呈现(10分钟)让学生跟随课文朗读《一分钟》,注意语调和停顿的地方。

通过学生朗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听录音,模仿读书方式(10分钟)播放卢梭老师的读书录音,让学生模仿他的读书方式,体会其语速和语调。

4. 师生互动,讨论课文(15分钟)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一分钟》中的故事内容,引导学生自由发表对文章的感想,让学生在讨论中更深入地理解文章。

5. 小结与作业(5分钟)总结课文要点,布置作业:让学生以卢梭老师作为模板,录制自己朗读《一分钟》的音频。

五、教学反思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验阅读的乐趣,并通过模仿优秀读者的方式,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

希望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能够更多地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六、延伸阅读在课后可以邀请学生听卢梭老师朗读其他故事,或者自行选择课外阅读材料,提升阅读能力。

以上是本次《一分钟》教案的教学过程,希朿能为您的教学提供参考。

五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第16课《电视机的使用》

五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第16课《电视机的使用》

五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第16课《电视机的使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视机的构造和基本功能,能够熟练操作电视机。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电视机的习惯,增强学生的劳动技能。

3. 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观看电视的时间,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重点1. 电视机的构造和基本功能。

2. 正确使用电视机的方法。

3. 合理安排观看电视的时间。

三、教学难点1. 电视机的操作步骤。

2. 合理安排观看电视的时间。

四、教学准备1. 电视机一台,遥控器一个。

2. 电视机使用说明书。

3. 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台电视机,引导学生观察电视机的构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本,了解电视机的构造和基本功能。

3. 课堂讲解1. 教师讲解电视机的构造和基本功能,如:屏幕、音响、遥控器等。

2. 教师讲解如何使用遥控器操作电视机,如:开关机、调节音量、切换频道等。

3. 教师讲解如何合理安排观看电视的时间,如:每天观看电视的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影响学习和身体健康。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 学生分组尝试使用遥控器操作电视机。

2.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合理安排观看电视的时间。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1. 学生分享自己学会的操作电视机的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如何合理安排观看电视的时间。

6. 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尝试独立操作家里的电视机。

2. 学生制定一个合理的观看电视的计划,并严格遵守。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查看教学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以上就是《电视机的使用》这一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电视机的使用方法,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体育四年级上册第16课 教案

体育四年级上册第16课 教案
2、教师带领学生徒手练习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心球单手练习(难)
4、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心球双手练习(难)
1、教师讲解练习的要求
2、教师组织学生分组练习
3、教师维持比赛的秩序
4、教师总结
1、学生听讲解并观察动作
2、学生模仿动作,并进行徒手练习
3、学生在练习中相互比比谁远
组织队形:男女生面对面,一字排开
学校体育课教案第16课次
学习
目标
1、按照动作要求,全身协调用力投掷实心球
2、能够在游戏中完成上下肢力量的练习
学习
内容
1:实心球
2:选修:上下肢力量练习
重点
实心球抛球和双手投掷动作掌握
难点
体会投掷发力
课的
部分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运动负荷
次数
时间
强度




6′
一、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按照体育课队形站立)
2、宣讲本节课练习程序和学习的任务
二、站位准备活动
(5节)
活动腿、肩、臂关节为主
1、教师听体委报告
2、教师宣布课堂练习内容,并讲解本课的学习目标
1、教师巡视准备活动
2、教师进行动作的纠正
1、教师组织传球练习
2、教师讲解比赛的规则
1、体育委员整队
2、学生认真听教师进行任务安排
组织队形:
1、体委领做,学生练习




田径场
预计效果
练习密度
35%
平均心率
112—115次∕分
强度指数
1.1
组织队形:同上
比赛队形:同上
1′

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 16《麻雀》一等奖 教案教案

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 16《麻雀》一等奖 教案教案

16《麻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认“嗅、奈”等6个生字,会规范书写“嗅、呆”等13个生字。

正确理解“拯救”等词语。

3、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中的词、句、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

2.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教学过程】【教学反思】1.让学生自己感悟和体会为主。

我从找老麻雀保护小麻雀这种伟大的母爱精神的句子着手,让学生们的感悟和体会都很深,从他们的朗读中,我真正找到了语文的魅力。

2.我在这节课上从引导学生抓住主要句子,结合重点词语谈体会来理解课文入手,逐步培养学生抓重点词体会感悟句意的能力。

3.通过小练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加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但是在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1.没能巧妙地抓住课文中的意外生成,产生的情感共鸣。

在课文的最后,学生都能体会到老麻雀对小麻雀的母爱精神。

但是对于人间的母爱,人间的各种真爱,没能体会出来。

这也反映了一个问题,说明我在设计教案时,对教材内容没能够吃透,对教材外的意外生成,也没能够去好好的把握。

16《麻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表现出的不畏强暴的精神,感受母爱的伟大。

3、通过对比老麻雀和猎狗的形象,感受老麻雀的勇敢。

二、过程与方法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中的词、句、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认识数字16,17教案6篇

认识数字16,17教案6篇

认识数字16,17教案6篇熟悉数字16,17教案篇1活动目标:1、熟悉数字6、7,知道他们表示的实际意义。

2、能目测感知7以内的数量,学习按数摆放实物。

3、能仔细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展操作活动。

活动预备:1、教具:7只猫,7条鱼。

2、学具:幼儿用书19页,彩色笔若干。

3、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一、集体活动。

1、熟悉数字6。

教师出示6只猫、6条鱼,提问:图上有什么?他们各有几个?可以用数字几个表示?了解数字6的形状特征,知道其含义。

教师出示数卡6,提问:6像什么?6除了可以表示6只帽、6条鱼,6还可以表示什么呢?6条狗、6条鱼、6只鸟都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2、熟悉数字7。

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在图上添上一只猫,一条鱼,让幼儿说说:现在图上有几只猫,几条鱼?6只猫、6条鱼,是怎么变成7只猫、7条鱼的呢?启发幼儿说出6个添上1个就是7。

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熟悉数字7。

教师可以这样说:7只猫、7条鱼可以用什么数字表示?教师出示数字7,引导幼儿观看:数字7像什么。

(像一根小拐杖。

)数字7除了可以表示7只猫、7条鱼,还可以表示些什么?鼓舞幼儿大胆想象出各种数量是7的事物。

7支笔、7个小朋友、7张小椅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二、操作活动。

1、熟悉数字6和7。

演示课件,说说:图上有什么?有多少?认一认数字6和7。

引导幼儿比拟6和7 的大小,以及它们的相邻数。

2、引导幼儿观看作业画面。

说说:图上有什么?有多少?请你给数量是6的物体涂色。

3、看数字涂格子。

启发幼儿依据方框中的数字,给相应数量的方格涂上颜色。

三、活动评价。

教师依据操作状况提出问题,幼儿集体答复,鼓舞和表扬操作材料干净的幼儿。

熟悉数字16,17教案篇2活动目标:1.熟悉数字1、2、3,理解它们表示的实际意义。

2.能依据数字匹配相应数量的物体。

3.能根据教师的要求进展操作和整理材料活动预备:1.教学挂图(一)中的动物卡片:1只猫、2只兔、3只鸡;1~3数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神童”的秘诀
东华附校王晓丽【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9个生字,积累8个词语。

重点理解“秘诀”、“名列前茅”、“火冒三丈”、
“总是”、“总要”、“总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神童”的秘诀是什么。

3.尝试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并试着解决问题。

4.体会陈毅勤奋好学、多学多问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难点】
1.能说出“神童”的秘诀是什么。

2.尝试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并试着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ppt、预习单、作业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了解陈毅
1.书空课题,齐读课题。

2.知道文中“神童”指——陈毅(板书)。

学习生字“毅”,书空。

3.介绍陈毅。

(交流查阅资料)
说明:
在板书课题时,落实“秘诀”两字的生字教学,并突出课题中的引号,为之后的教学做好铺垫。

由于“毅”笔画较多,在这里带着学生书空加以落实。

同时通过预习提示,让学生课前查找了陈毅的资料,对陈毅有所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为什么称陈毅是“神童”?
1.出示第一自然段,交流。

2.理解:“总是”、“名列前茅”。

3.自读2-6自然段,思考:神童的秘诀是什么?
说明:
在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初步理解“神童”的含义,对课文有初步的感知。

同时,抓住关键词句训练朗读,加深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

三、深入学习,探寻秘诀
1.出示第二自然段,体会妈妈的心情,理解“火冒三丈”,并指导朗读。

2.出示三、四自然段,读中感受毛老师的态度。

3.出示第五自然段,了解符号的意思。

(1)学生交流,板书。

板书:—懂得的
c —不太明白
﹒—生字
(2)指名根据板书说说符号的意思。

4.再读第五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样把“神童”的秘诀写清楚的?
(1)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理解“总要”、“格外”。

板书:预习新课
留心听课
提出问题
(2)指名根据板书说说“神童”的秘诀是什么。

5.朗读第五自然段。

说明:
这一环节是整堂课的重点。

在这一环节中,引导学生深入品读第五自然段,弄清符号的意思。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边读边思,深入理解“秘诀”的三个方面,借助板书说清楚“秘诀”的内容,帮助学生真正弄清“神童”的秘诀,落实三年级段的教学。

四、合作学习,质疑解惑
1. 出示第六自然段,同桌圈划质疑。

2. 指名交流。

3. 答疑,朗读。

(1)“神童”为什么要加引号?
板书:聪明勤奋
(2)理解“学问学问,多学多问”
4. 继续质疑。

说明:
承接上一环节,在弄清了“神童”的秘诀之后,在这一环节中,鼓励学生用学到的方法去实践。

以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去质疑,去思考,去解决问题。

在这样的过程中,巩固并升华这一节课的学习成果,并且让学生真正懂得“学问学问,多学多问”这个道理。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 在抄写本上抄写本课词语2遍,并自默。

2. 完成课后练习单。

说明:
三年级的字词教学仍然是一个重点,因此布置了抄写作业来巩固课堂上的生字教学。

同时课后练习单上的题目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符,体现教与练的一致性。

附:【作业设计】
1.形近字组词。

决()矛()灶()旺()
诀()茅()社()汪()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并选一个说一句话。

总是()总算()总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回忆老师课上的板书,说说“神童”的秘诀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了这篇课文,说说你在学习上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

【板书设计】
16.“神童”的秘诀
—懂得的
聪明陈毅预习新课 c —不太明白
勤奋留心听课﹒—生字
提出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