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洛斯管理物流地产基金解析

合集下载

物流案例分析:美国普洛斯物流园区成功之道

物流案例分析:美国普洛斯物流园区成功之道

闲置率⾼、⼊驻率低,是⽬前困扰多家物流园区的“⼼病”。

昔⽇红红⽕⽕、⼤兴⼟⽊,如今门前冷落,让⼈不禁反思,问题出在哪⼉?本⽂以国外企业在中国运作的成功案例,带我们⾛近⼀个全新理念运作下的物流园区,看⼀看它的成功之道。

与⼀些物流园区建成后苦守寂寞相⽐,位于上海市区西部的普洛斯西北物流园“幸运”得多。

正在建设中的普洛斯西北物流园⼀期⼯程的三个仓库,⼀个已被上海惠尔租赁,另外两个也被某国际知名快速消费品⽣产商预定。

全球化物流络 普洛斯西北物流园由在业界有“⼯业物流地产⽼⼤”之称的美国普洛斯公司投资兴建。

普洛斯是在美国纽约证交所挂牌的上市公司,管理超过120亿美元的资产。

⽬前,普洛斯已与全球4000多家企业建⽴了良好的合作,其中世界1000强企业中近⼀半成为其客户,如宝洁、通⽤汽车、联合利华、惠普和全球四⼤物流公司等。

据了解,作为⼀家全球化的物流公司,普洛斯在北美、欧洲、亚洲70多个市场上拥有、管理和在开发的仓储设施多达1700处。

普洛斯于2003年携带着“物流地产”这个新概念登陆中国市场,开始了紧锣密⿎的布阵。

所谓“物流地产”,就是由普洛斯先选地建成相关物流设施后,再转租给客户,⽐如制造商、零售商、物流公司等,之后,将有⼀个资产管理队伍进⾏物业管理,他们的⼯作主要是提供物业相关服务。

普洛斯在中国的物流配送络建设,集中在渤海经济圈、长江三⾓洲和珠江三⾓洲等沿海地区。

正如其在海外市场的运作⼀样,普洛斯将在每个枢纽城市开发3⾄4个物流园区,这些园区靠近机场、海港和⾼速公路,从⽽形成⼀个物流配送络。

现阶段,普洛斯正在上海和苏州地区开发⼀些物流园区。

⼴州、深圳、天津、北京的园区开发则在计划之中。

如此全球化的络布局,使得普洛斯得以“⼀呼百应”,客户借助普洛斯的络,可以让货物在全球⾃由流转,⽽不担⼼⽆处“落脚”。

普洛斯运营系统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能够提供强⼤物流配送服务络涵盖物流设施的整个流程,包括策划、构建与管理。

物流地产价值链及核心能力分析

物流地产价值链及核心能力分析

投资商可 以是房地产开发商 、物流商 ,也 可 以是专业投资商。现代物 流地产 的范畴 包括物流 园区 、物流仓库、配送中心 、分 拨 中心等物流业务的不动产载体 。同传统
的物流地产相 比 , 它更强调管理的现代化 、
关键 词 :物流 地 产
价 值链
核・ 心能力
I一 住宅地产相比,物流地产有着独 _ .
可能取得竞争优 势,获得长远发展。
( )项 目策 划 及规 划设 计 二
好物流物业 ,还要经营好物业、管理好物
业 ,保持物业 的持续增值。 物流地产开发过程 有着独特 的开发模 式 以及价值活动 ,国内开发 商在住宅地产
项 目策划是物 流地产开 发商获得项 目 或土地后 ,根 据初 步可行性研究 、地块属
势 。这也就意味 着,物流地产企业特别关
注 和培 养在价值链 的战略环节上获得重要 的核心能 力,以形成和巩 固企业在行业内
4 06 0 0 7)
的竞争优势 。因此 ,要对其价值链的每个 环 节逐一分析 ,提炼 出必备的核心 能力。
▲ 本 文获重庆教 育学院基金 项 目 ( Y2 0 0 B)支持 K 0 96
过 程 中 的 一 系列 价 值 活 动 出发 ,构 建 了 价 值 链 , 通 过 对 价 值 链 上 各 环 节 价
值 活 动 的 分 析 , 归纳 提 炼 出 物 流 地 产 企 业应 具备 的核 心 能 力 。
环节都创造价值 ,实 际上只有某些特定的 价值 活动才真正 创造价值 ,这些真正创造 价值 的经营活动 ,就是价值链上的战略环 节 。企 业要保持 的竞争优势 ,实际上就是 企 业在价值链某 些特定 的战略环节上的优
物 流 地 产 价值 链 的 核 心 能 力 分 析

普洛斯物流地产研究报告

普洛斯物流地产研究报告

普洛斯物流地产研究报告物流地产作为现代物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年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普洛斯作为全球领先的物流地产企业,其成功经验和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一、普洛斯的发展历程普洛斯成立于 1991 年,总部位于美国。

经过多年的发展,普洛斯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物流地产企业之一。

在其发展过程中,普洛斯不断通过并购和扩张来扩大业务规模,并逐步形成了全球化的网络布局。

早期,普洛斯专注于美国市场,通过开发和运营高品质的物流设施,满足了客户对于现代化物流仓储的需求。

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普洛斯开始将目光投向国际市场,先后进入欧洲、亚洲等地区。

在亚洲市场,普洛斯尤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通过与当地合作伙伴的合作,普洛斯迅速适应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环境,建立了广泛的物流设施网络。

二、普洛斯的业务模式1、物业开发普洛斯通过精准的市场调研和选址,开发建设符合客户需求的物流设施。

这些设施通常具有高标准的设计和建设质量,包括合理的空间布局、高效的装卸设备以及完善的配套设施。

2、物业管理普洛斯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物业管理服务,包括设施维护、安保、清洁等,确保物流设施的正常运营和客户的满意度。

3、基金管理普洛斯通过设立物流地产基金,吸引了大量的外部资金,为业务的扩张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同时,基金管理也为投资者带来了稳定的回报。

三、普洛斯的竞争优势1、强大的品牌影响力普洛斯作为全球知名的物流地产企业,其品牌在行业内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为其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了更多的机会。

2、全球化的网络布局普洛斯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广泛的物流设施网络,能够为客户提供全球范围内的物流解决方案,满足客户的跨国业务需求。

3、丰富的客户资源普洛斯与众多知名的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这些客户的需求为普洛斯的业务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动力。

4、专业的团队和先进的技术普洛斯拥有一支经验丰富、专业素质高的团队,能够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同时,普洛斯积极应用先进的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等,提高物流设施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普洛斯———重资产业务与轻资产运营

普洛斯———重资产业务与轻资产运营

物流地产是物流市场非常重头的领域,物流地产项目属于周期长、投资回报慢的重资产运营等业务,因此愿意深入这个市场,而且把这个市场玩的风生水起的公司就屈指可数了。

在这屈指可数的公司之中,普洛斯显然更要领先于其他同类公司。

这家外资背景的物流地产集团,把中国物流地产玩的风生水起,大获成功。

虽然2018年1月22日,普洛斯宣布退市,但是其成功的成长路径依然是业内人士学习的榜样。

在北京中冶嘉恒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孔庆广看来,普洛斯的长处在于“前端开发+后端基金”模式。

他告诉《中国储运》记者,让重资产业务以轻资产运营,通过层层放大杠杆,加快开发周转率,从而让全球商家趋之若鹜。

从普洛斯年报中可以看出,普洛斯将旗下业务分为三大块,分别为:物业开发业务、物业管理运营业务、基金管理业务。

这三大核心业务形成了普洛斯的战略“闭环”。

物业开发与管理运营物业开发业务作为普洛斯其他两项业务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环节,物业开发部门在整个“闭环”当中扮演着“产品生产者”的角色,其生产的质量决定了物流园区项目的质量。

普洛斯宣称,“打造现代化物流,提供最优质的定制以及高附加值物业产品,为客户提高效率节约成本”。

保证其每个项目都满足现代化物流的最高标准:最优化选址、超大面积楼层、大间距层高等。

而最终打造完成的物业项目将会被送交物业运营部门进行管理运营,待租金收入稳定之后再行出售;或直接出售给普洛斯物流地产基金或第三方直接赚取收益。

另外,从普洛斯的业务收入比例来看,由物业管理运营业务所提供的租金收入仍占据收入的主要部分,约占到总收入的80%。

这一块业务不仅仅为公司自有及自行开发的物流产业提供管理运营服务,同时也为出售给物流产业基金后的物业资产提供运营承租服务,在整个“闭环”当中充当提供“主要利润赚取者”的角色。

从2016年的运营业务数据来看,普洛斯的总体出租率达到了92%,总出租面积达到C h i n as t o r a g e&t r a n s p o r t m a g a z i n e 2018.0450特别策划S P E C I A L S C H E M E R普洛斯———重资产业务与轻资产运营文/本刊记者徐翔S P E C I ALS C H E M E R特别策划│重资产O R轻资产. All Rights Reserved.了9800万平方米,为公司历年之最。

普洛斯(GLP)粗略介绍

普洛斯(GLP)粗略介绍

“普洛斯中国”粗略分析报告公司简介:普洛斯是全球领先的现代物流设施提供商,中国、日本、巴西市场的领导者, 公司成功于2010年10月18日在新加坡主板上市。

普洛斯中国成立于2003年,总部位于上海。

截至2013年3月,其在中国、日本、巴西的62个市场拥有并管理总计数约130亿美元的资产,其在中国33个城市拥有并管理着114个综合性园区,形成了一个覆盖主要物流枢纽、工业园区和城市配送中心等战略接点的高效物流网络。

通过标准设施开发、定制开发、收购与回租等灵活的解决方案,普洛斯致力于为全球最具活力的制造商、零售商和第三方物流公司不断提高供应链效率,达成战略拓展目标,服务于遍布各个行业的700家客户。

普洛斯在中国已完工(760万平米)和在建(740万平米)总建筑面积约为1500万平米,拟开发(包括确权和未确权)的土地面积约为1050万平米,共计约2550万平米。

公司已进入的主要城市包括北京、成都、重庆、大连、佛山、广州、杭州、嘉兴、宁波、南京、青岛、上海、沈阳、深圳、苏州、天津、无锡和珠海等。

普洛斯的收入来源主要是租金收入(99%以上,2012和2011年)。

公司在中国发展主要历程:2003-2004普洛斯创始团队在中国开始运作项目;司马景瀚被任命为普洛斯集团首席执行官,梅志明被任命为普洛斯中国负责人;在苏州建立普洛斯中国的第一个物流园,随后进入上海和广州市场2005–2006在中国,普洛斯市场拓展至北京、天津等华北地区2007-2008梅志明被任命为普洛斯中国和亚洲新兴市场的首席执行官;普洛斯在中国进入18个主要城市;首次被《欧洲货币》授予中国最佳发展商奖项;GIC Realty 与普洛斯成立中国基金,投资于第三斱开发的物流设施; 2008中国奥委会将普洛斯指定为2008奥运会的物流配送中心唯一提供商2009启用新英文商号“Global Logistic Properties”(“GLP”);在中国拥有350多个优质客户,成为中国市场最大的现代物流设施提供商2010入股中国第二大现代物流设施提供商宝湾的母公司;进入中山市场,全国网络拓展至19个城市2011与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50:50持股比例收贩日本的15处现代物流设施。

万科收购普洛斯案例研究

万科收购普洛斯案例研究

摘选自地产部《中国不动产金融研究报告2017》(编写中)万科收购普洛斯案例研究文/评审团队刘骁2017年7月,物流地产巨头普洛斯发布私有化要约,由万科领衔,厚朴资本、高瓴资本、中银国际等金融机构参与的中国财团拟以11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90亿元的价格对其完成私有化。

本文从案例入手,展望物流地产的发展、探讨物流地产得到房企与资本青睐的原因。

一、案例研究(一)普洛斯概况普洛斯(Global Logistics Properties,GLP)原为Prologis (现中文名“安博置业”)的子公司。

Prologis于1991年在北美成立、2003年进入中国市场,并通过入股的方式于2004年拿下在华的首个项目。

立足中国后,借助其海外背景和中国加入WTO的契机,Prologis开始为跨国公司提供综合物流解决方案,逐步打开中国市场。

2008年,新加坡国家政府投资公司(GIC)以13亿美元收购Prologis在中国的资产和日本的产业基金权益,Prologis在亚洲的业务由GIC控制,并取中文名普洛斯、英文名GlobalLogistics Properties(GLP),Prologis的剩余业务与安博置业(AMB Properties)合并,改中文名安博置业。

(二)普洛斯业务情况普洛斯在华业务主要分为四大平台,即物业开发、运营管理、基金管理、物流金融,本报告拟着重介绍前三个业务板块。

图1:普洛斯四大业务平台数据来源:普洛斯官网,中国民生银行地产金融事业部。

1、物业开发经过十余年的深耕发展,普洛斯在中国物流地产细分领域持有物业面积位居第一位,甚至超越了前十位中剩余九家企业之和。

截至2017年3月末,普洛斯在中国共有254个物流园区,分布在38个大中城市,物业总建面约2920万平米,其中已完工物业约1825万平米,计划开发约1090万平米,另有土地储备约1220万平米。

普洛斯建设完成的物流园区项目有两种盈利模式:一是由其物业运营部门进行管理运营、待租金收入稳定后出售;二是直接由普洛斯物流地产基金或第三方购买、直接取得销售收入。

glp普洛斯

glp普洛斯

glp普洛斯GLP普洛斯,全称为Global Logistic Properties Limited,是一家在全球范围内从事物流地产投资、发展、管理和运营的领先企业。

本文将介绍GLP普洛斯的发展历程、商业模式、核心竞争力以及与中国市场的关系等方面,总计约3000字。

一、GLP普洛斯的发展历程GLP普洛斯成立于2009年,起初是一家新兴的亚洲物流地产公司,总部位于新加坡。

随着全球物流业的快速增长,公司迅速扩张并建立了全球范围内的物流地产网络。

2010年,GLP普洛斯在日本设立合资公司,标志着公司进军日本市场。

之后相继在中国大陆、巴西等地设立子公司或合资公司,进一步拓展了公司的全球业务版图。

二、GLP普洛斯的商业模式GLP普洛斯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三个方面:物流设施投资、供应链解决方案和客户关系。

1.物流设施投资:GLP普洛斯通过收购、开发和管理物流设施来获得租金收入。

公司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大量的物流地产项目,涵盖仓储、分拨中心、物流园区等类型的物流设施。

通过不断投资和优化物流设施,GLP普洛斯为客户提供高效、可靠的物流服务。

2.供应链解决方案:GLP普洛斯不仅提供物流设施,还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公司通过与客户紧密合作,洞察市场需求,并结合自身的物流地产优势,为客户设计并实施高效的供应链策略。

这些解决方案包括仓储管理、配送网络优化、货物跟踪等,帮助客户降低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3.客户关系:GLP普洛斯注重与客户的良好合作关系。

公司与许多全球知名物流企业、电子商务巨头和制造商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

通过与客户紧密合作,GLP普洛斯不仅提供优质的物流设施和解决方案,还能从客户的需求中获取宝贵的业务经验和反馈。

三、GLP普洛斯的核心竞争力GLP普洛斯在物流地产行业具有多项核心竞争力。

1.全球网络:GLP普洛斯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庞大的物流地产网络。

公司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等多个重要市场拥有物流设施,能够为客户提供全球化的物流解决方案。

普洛斯打造物流地产神话

普洛斯打造物流地产神话
的客户需求。 近 几 年 来 , 国 物 流 业 的发 展 中
同时 , 物流地产 作为一个服 务 型设施 ,不 同于 一般 的商业地产 , 由于拥有长期 固定的使用客户 , 具 有风险 低 、 回报高 、 入稳 定等特 收 点。尤其是在近 几年的 中国市场 , 政府 对房地 产 宏观调 控 的力度 不 断加大 , 传统的房地产投 资利润空 间 日趋下降 , 而风险不 断增高。房 地产 商都在 积 极的 寻找 各种新 的
普 洛 斯 为 什 么 能 够 如 此 成 功 的 进入 中 国 市场 ,并 取 得 成 功 呢 , 这还要从 2 0 0 3年 说 起 。 20 0 3年是 中国 物 流 园 区 建 设 风 起 云 涌 的 一 年 , 流 行 业 的 飞 速 物
的服 务对 象是 那些需 要物流 运作 的制造商 、 零售 商 、 三方 物流企 第 业和货代等 , 物流地产 是一种特殊
迅速 , 尤其是入 世 以后 , 中国的物 流业已经迈过 了起步期 , 进入 了快 速发展期。 专家预 计 , 据 中国物流 需 求快速 增 长期 将持续 1 0至 1 5 年 , 此 诱 人 的前 景 , 加 上 目 如 再 前政 策环 境 与经济环 境 的不断 改
善 , 业 改 革 日益 深 化 。 为 物 流 企
第 二 ,在 具 体 运 营 过 程
中 , 不断 的建 立完 善 的客户 要
件 系统和维 护 品牌等 方 面都需 要 大量的资金投入 , 如果物流基础设
施 的 资 金 投 入 太 大 , 会 影 响其 发 就
内外各 家企业的投资热情。 不仅有
美国的 A MB、 新加坡 的丰树基金 、 腾飞基金等 国外投行 的加入 , 国内 地 产巨头也 不甘 落后 , 在各大城市 上 演了一轮又一轮的圈地热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洛斯无疑是全球范围内最成功的工业地产商,也是国内万通、合生、宇培等众多有志于工业地产的运营商所极力仿效的标杆。

它玩转物流地产基金的方式可谓眼花缭乱,就中国目前的金融背景而言尚难完全模仿,但长期趋势一定如此。

金融专家杜丽虹博士对于普洛斯的模式非常推崇,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她对这种模式的详细剖析,很长,但很值。

通过物流地产基金模式,普洛斯在传统物业自持下两倍的财务杠杆基础上,又获得了5倍的股权资金杠杆,从而使公司资本的总杠杆率达到10倍。

更重要的是,将开发部门90%以上的资产置入基金,使得普洛斯提前兑现了物业销售收入和开发利润,将投资回收期从10年以上缩短到2-3年。

同时,快速回笼的资金被用于新项目开发,项目成熟后再置入基金,从而形成物业开发、物业管理与基金管理部门间的闭合循环,这种资产和现金的加速循环推动了普洛斯以自我开发为主的内生规模扩张,并实现了轻资产、高周转运营,实际控制资产年均增幅达到22%。

尽管物流地产在中国还属新事物,但随着中国物流行业的的飞速发展,传统仓储模式也将面临突破和创新,物流地产基金作为新型的金融模式,可成为物流地产发展链条中的重要一环。

而且,物流地产基金这类核心型基金在需要轻重资产分离的地产子行业(如城市综合体)中,能够有效解决长期持有物业过程中的资金占用难题,未来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全球最大物流地产企业普洛斯(Prologis)1991年成立,目前旗下实际控制资产达350亿美元,拥有15只物流地产基金,直接持有1222处物业、通过旗下基金间接控制1369处物业,总建筑面积达到4600万平方米。

普洛斯是如何做大的?一、以基金模式实现轻资产扩张普洛斯以不足20亿美元的资本金投入撬动了200亿美元的基金资产,使实际控制资产规模达到350亿美元,同时表内资产的年均增速仅为14%,显著低于实际控制资产的增长,从而实现了轻资产的扩张。

作为全球最大的物流地产企业,普洛斯构筑了两项核心竞争力,一是遍布全球的规模化物流网络吸引了DHL(敦豪)、联邦快递等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合作,二是其定制开发和供应链整合服务吸引了许多大型企业集团,并由此开拓了新市场。

2002年普洛斯应最大客户DHL的要求,为其在日本定制开发物流园区,并由此进入了亚洲市场;2005年又为联合利华定制开发在中国的物流园区,由此拓展了中国区业务,目前公司约一半项目是定制开发的。

定制开发要求物流地产企业集投资、开发、运营于一体,而规模化的物流网络则要求公司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实现快速扩张,这两项竞争力都要求庞大的金融资源支持,因此,与中国的地产企业一样,普洛斯也多次面临资金链问题。

1999年,其启动基金管理模式。

1999年,普洛斯成立了第一只私募基金—Prologis European Fund(普洛斯欧洲基金),从19位机构投资人处募集了10亿欧元,主要用于收购普洛斯手中的成熟物业。

收购后,普洛斯不再直接控股这些物业,但通过与基金公司签定管理协议,仍负责物业的长期运营并收取适当管理费用,同时作为基金的发起人和一般合伙人,获取业绩提成。

2000年,普洛斯又发起了3只私募基金,到2008年时,旗下基金总数达17只,目前仍保有15只基金,其中美国本土基金12只(总投资规模102亿美元,普洛斯投入资本10亿美元),欧洲基金2只(总投资规模97亿美元,普洛斯投入资本8.5亿美元),亚洲基金1只(总投资规模1.5亿美元,普洛斯投入0.2亿美元)。

这15只基金的总投资规模超过200亿美元,而普洛斯自身投入资金仅为18.7亿美元,平均占有20-30%权益,其余资金来自42位机构投资人,再加上50%的负债率杠杆,普洛斯以不足20亿美元的资本金投入撬动了200亿美元的基金资产,使实际控制资产规模达到350亿美元,是其1998年奉行基金管理模式前的10倍。

在实际控制资产快速增长的同时,普洛斯表内资产的年均增速仅为14%,显著低于实际控制资产的增长,从而实现了轻资产的扩张。

根据测算,如果完全采用传统的物业自持模式,要想达到350亿美元的管理资产规模,普洛斯的负债率将从当前的50%上升到75%,周转率将下降1/3 至0.16倍水平。

在基金模式的推动下,普洛斯的规模迅速做大,1998年其管理的成熟物业及在建物业总数为1145处,而2004年时达到1994处,增长了74%,可出租面积则从1.13亿平方英尺增长到2.98亿平方英尺,增长了164%,管理资产规模从36亿美元增长到156亿美元,增长了3.35倍,年均增长率28%。

2004年,普洛斯进一步提出未来5年每年要使基金管理资产规模增加20-25亿美元的目标,到2009年底,尽管经历金融海啸的冲击,公司管理物业数量仍从1998年的1145处增长到2509处,可出租面积从1.13亿平方英尺增长到4.8亿平方英尺,实际控制资产的投资规模从36亿美元增长到320亿美元(另有约30亿美元的土地储备),年均增长22%(图1、图2、图3)。

二、围绕基金重整业务架构基金管理部门的加入,使得普洛斯的物业开发、物业管理和基金管理构成了一个物业与资金的闭合循环。

上述数字只是体现了普洛斯实施基金模式之后的扩张成果,而其能够实现轻资产扩张的秘密,在于围绕基金模式重组了业务架构。

为了配合基金模式,普洛斯对业务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核心部门除了原来的物业开发部门和物业管理部门外,新增了基金管理部门,在新模式下,物业开发、物业管理和基金管理构成了一个物业与资金的闭合循环。

其中,物业开发部门在机场、港口等交通枢纽处持有一定量的土地储备,然后以“定制开发+标准化开发”两种模式逐步完成工业园区的建设;项目封顶后,开发部门将其移交给管理部门(此时出租率通常已达60%水平),物业管理部门通过进一步的招租和服务完善使出租率达到90%以上、租金回报率达到7%以上的稳定运营状态;此后,再由基金管理部门负责将达到稳定运营状态的成熟物业置入旗下物流地产基金。

由于公司在旗下基金中的持股比例一般不到50%,所以置入过程相当于完成一次销售,使其物流地产部门提前兑现了开发收入和开发利润,并回笼了大部分资金,普洛斯又将这些资金用于开发新项目。

资产置入基金后,物业管理部门继续负责项目的日常运营管理,并收取一定服务费,而基金管理部门除负责发起基金(募集资金)外,还协同物业管理部门提供物业管理、投资管理(资产的收购和剥离),资本管理(负债率控制)以及收益分配的服务,相应获取日常的基金管理费收益和业绩提成收益—由此实现基金模式的闭合循环。

而在基金到期后(一般期限为7-14年),将通过资产的上市,或发起更大规模的新基金来吸收合并旧基金,以推动基金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三、撬动10倍资金杠杆通过基金模式撬动3-5倍的股权资金杠杆,再通过50%的负债率撬动两倍的债务杠杆,普洛斯将总的资本杠杆率放大到6-10倍。

1999年引入基金模式后,普洛斯的实际控制资产以年均22%的速度增长,但表内资产的增长幅度并不大,年均增速为14%,这就大大提高了表内资本的使用效率—1998年,普洛斯以22.6亿美元的净资产,控制投资规模35.8亿美元的物业资产,资金杠杆效率仅为1.6倍;但2009年时,普洛斯以80 亿美元的净资产,控制了投资规模达320亿美元的物业资产(另有近30亿美元的土地储备),资金杠杆效率达到4倍,而负债率却仅从48%微升到53%,杠杆的提升完全依靠基金模式的贡献(图5)。

普洛斯在每只基金中的持有份额在10-50%之间,平均持有份额在20-30%水平,即,普洛斯首先通过基金模式撬动了一个3-5倍的股权资金杠杆(图6)。

同时,普洛斯旗下基金的负债率一般维持在50%水平,即在3-5倍股权杠杆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个2倍的债务杠杆,杠杆率放大到6-10倍(图7)。

实际中,考虑物业置入时的升值溢价和投入资本的分步到位,基金模式的杠杆率维持在10倍左右—2009年,公司实际控制资产总额350亿美元,其中基金模式下管理资产199亿美元,而普洛斯在基金中的投入资本总额仅为18.8亿美元,仅相当于基金规模的9.4%,相当于实际控制资产总额的5.4%。

基金管理部门的加入,使得普洛斯的物业开发、物业管理和基金管理构成了一个物业与资金的闭合循环。

上述数字只是体现了普洛斯实施基金模式之后的扩张成果,而其能够实现轻资产扩张的秘密,在于围绕基金模式重组了业务架构。

综上,在轻资产战略下,普洛斯50%以上的实际控制资产通过基金方式持有,由于基金模式下的资金杠杆率最高可达10倍水平,所以,普洛斯在基金中的投入资本额仅相当于基金控制资产总额的10%,实际控制资产总额的5%,从而使公司整体的杠杆率从1.6倍提升到4倍水平。

四、收益来源多样化,回报率提升推行基金模式后,普洛斯5年平均的总资产回报率在5-6%水平,净资产回报率则上升到7-10%水平,较之前的4%均有大幅提升。

推行基金模式前,租金收益是普洛斯最主要的收益来源,占到总收入的80%,开发部门的销售收入和代开发服务费贡献总收入的20%;利润方面,净租金收益贡献了净经营利润(NOI)的95%,而开发部门仅贡献净经营利润的5%。

推行基金模式后,不仅开发部门的销售收益扩大,还增加了基金收益。

由于旗下基金提供日常的物业管理服务,并负责旗下基金的资产收购、转让、融资和收益分配等投融资活动,因此,普洛斯每年可提取固定比例的管理费用,并在业绩达到目标收益门槛后,又获取20%左右的超额收益提成—过去4年普洛斯每年都可获得1亿美元以上的管理费和业绩提成收益,过去5年平均管理费和业绩提成收益为1.22亿美元,平均份额收益为4200万美元,基金业务合计每年直接贡献1.6亿美元收益,占了公司净经营利润的12-13%(图8)。

目前,普洛斯开发业务的收入贡献平均已占到总收入的70%,物业管理部门的收入贡献下降到25%,基金管理收入占比为5%(图9);利润方面,开发业务平均贡献了净经营利润的35%,物业管理部门的净租金收益平均贡献了50%的利润,基金管理部门则贡献了12-13%的利润(图10)。

其中,物业管理部门的回报率相对稳定,平均投资回报率(=净经营利润/总资产)在6-7%水平,基金管理模式下的平均投资回报率在10.5%水平,开发部门的投资回报率波动较大,最高时达17%以上,低谷中仅有5%,平均来说,开发部门的利润率在15%,投资回报率在12%左右。

由于开发部门和基金管理部门的投资回报率更高,所以,基金模式下公司的总体回报率有所提升:在推行基金管理模式前,5年平均的总资产回报率(=息税前利润/平均总资产)和净资产回报率(=净利润/股东权益)均在4%左右;而推行基金模式后,金融海啸前,5年平均的总资产回报率在5-6%水平,净资产回报率则上升到7-10%水平(图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