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函数与向量综合题练习
三角函数与向量综合测试

三角函数与向量综合测试一、选择题:1、已知A={第一象限角},B={锐角},C={小于90°的角},那么A 、B 、C 关系是( )A .B=A ∩CB .B ∪C=C C .A CD .A=B=C2.向量a ,b 的坐标分别为(1,-1),(2,3),则a ﹒b = ( )A.5B.4C.-2D.-13.已知sin A =21, 那么cos(A -23π)= ( ) A.-21 B. 21 C.-23 D. 23 4.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3,-4),则sin α+cos α的值为 ( ) A.-51 B. 51 C. ±51 D. ±51或±57 5、已知sin 2cos 5,tan 3sin 5cos ααααα-=-+那么的值为 ( ) A .-2 B .2 C .2316 D .-23166、若(cos )cos2f x x =,则(sin15)f ︒等于 ( )A .2B 2C .12 D . 12-7、要得到)42sin(3π+=x y 的图象只需将y=3sin2x 的图象 ( )A .向左平移4π个单位 B 向右平移4π个单位C .向左平移8π个单位D .向右平移8π个单位8 ( )A .cos160︒B .cos160-︒C .cos160±︒D .cos160±︒9、A 为三角形ABC 的一个内角,若12sin cos 25A A +=,则这个三角形的形状为 ( ) A. 锐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等腰直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 10、函数)32sin(2π+=x y 的图象( ) A .关于原点对称 B .关于点(-6π,0)对称 C .关于y 轴对称 D .关于直线x=6π对称 11.若向量()1,1a = ,()1,1b =- ,()1,2c =- ,则c = ( ).A 1322a b -+ .B 1322a b - .C 3122a b - .D 3122a b -+ 12. 已知向量(1,2)a = ,2(2,)b m = ,若0=⋅→→b a ,则 m 的值为 ( )A. 2或-1B. -2或1C. ±2D. ±1二、填空题13.向量 a ,b 满足︱a ︱=3,︱b ︱=4,︱a +b ︱=5,则︱a -b ︱=_____14.cos 2x+cos 2(x+1200)+cos 2(x+2400)的值是________15. 已知|a |=4,|b |=5, a 与b 的夹角为60°,且(k a +b )⊥(a -2b ), 则k = ___16、已知,24,81cos sin παπαα<<=⋅且则=-ααsin cos . 三、解答题:17.求值22sin 120cos180tan 45cos (330)sin(210)︒+︒+︒--︒+-︒18.已知3tan 2απαπ=<<,求sin cos αα-的值.19.已知α是第三角限的角,化简ααααsin 1sin 1sin 1sin 1+---+。
三角函数和平面向量专题练习2

北
B
的位置 C 处 (1) 求该船的行驶速度.
西
A
45° θ
C D
东
(2) 若该船不改变航行方向,判断它是否会进入警戒 水域,并说明理由.
P E Q
20 用 a, b, c 分别表示 ∆ABC 的三个内角 A, B, C 所对的边的边长, R 表示 ∆ABC 的外接圆半径 (1)如图在 O 以为圆心,半径为 2 的 O 中, BC , BA 分别是 O 的弦,其中 BC = 2, ∠ABC = 45° ,求 弦 AB 的长 (2)在 ∆ABC 中,若 ∠C 为钝角,求证: a 2 + b 2 ≤ 4 R 2 (3)给定三个正实数 a, b, R ,其中 a ≥ b ,问 a, b, R 满足怎样的关系是时,以 a, b 为边长,以 R 为外 接圆半径的 ∆ABC 不存在,存在一个,或存在两个(全等的 三角 形 算作同 一个 ), 在 ∆ABC 存 在的 情况 下 ,用 a, b, R 表 示c
uuu r uuur
1 2
16. 在三角形 ABC 中, 用 a, b, c 分别表示 ∆ABC 的三个内角 A, B, C 所对的边的边长,已知
∠B = 45° , b = 10, cos C = 2 5 5
(1)求边长 BC 的值 (2 若 AB 的中点为 D ,求中线 CD 的值.
2/8
π π 17. 已知函数 f ( x ) = 2 sin x + − 2 cos x, x ∈ , π 6 2
2 n 为偶数时, ○
f n (θ ) = sin n θ + cos n θ ,∴ f n′ (θ ) = n sin n −1 θ ⋅ cos θ − n cos n −1 θ sin θ = n sin θ cos θ ( sin n − 2 θ − cos n − 2 θ )
向量与三角函数专题

向量与三角函数一、解三角形例5.已知ABC △1,且sin sin A B C +=. (I )求边AB 的长;(II )若ABC △的面积为1sin 6C ,求角C 的度数.解:(I )由题意及正弦定理,得1AB BC AC ++=,BC AC +=,两式相减,得1AB =.(II )由ABC △的面积11sin sin 26BC AC C C = ,得13BC AC = , 由余弦定理,得222cos 2AC BC AB C AC BC+-=22()2122AC BC AC BC AB AC BC +--== ,所以60C = .例6. 如图,在ABC ∆中,2AC =,1BC =,43cos =C .(1)求AB 的值;(2)求()C A +2sin 的值. 解答过程:(Ⅰ) 由余弦定理,得2222..cos AB AC BC AC BC C =+- 341221 2.4=+-⨯⨯⨯=那么,AB(Ⅱ)由3cos 4C =,且0,C π<<得sin C 由正弦定理,得,sin sin AB BC C A=解得sin sin BC C A AB==所以,cos A .由倍角公式sin 2sin 2cos A A A =⋅=, 且29cos 212sin 16A A =-=,故()sin 2sin 2cos cos 2sin A C A C A C +=+例7.在ABC △中,1tan 4A =,3tan 5B =. (Ⅰ)求角C 的大小;(Ⅱ)若AB,求BC 边的长.解:(Ⅰ)π()C A B =-+ ,1345tan tan()113145C A B +∴=-+=-=-- .又0πC << ,3π4C ∴=.(Ⅱ)由22sin 1tan cos 4sin cos 1A A A A A ⎧==⎪⎨⎪+=⎩,,且π02A ⎛⎫∈ ⎪⎝⎭,,得sin A =sin sin AB BC C A =,sin sin A BC AB C ∴== 二.求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或最值 典型例题例8.已知函数11()(sin cos )sin cos 22f x x x x x =+--,则()f x 的值域是( )A.[]1,1-B.⎡⎤⎢⎥⎣⎦C.⎡-⎢⎣⎦D.1,⎡-⎢⎣⎦)),,444, 1.,,,24f x x x x f x x f x A C D x f x πππππ+-∴==--=-=解法1:(当时(故选C.11解法2:当时()=知不可能.又由时(知选C.22例9. 设函数b a x f 、=)(.其中向量2)2π(R,),1,sin 1(),cos ,(=∈+==f x x b x m a 且. (Ⅰ)求实数m 的值;(Ⅱ)求函数)(x f 的最小值.解:(Ⅰ)()(1sin )cos f x m x x ==++a b ,πππ1sin cos 2222f m ⎛⎫⎛⎫=++= ⎪ ⎪⎝⎭⎝⎭,得1m =. (Ⅱ)由(Ⅰ)得π()sin cos 114f x x x x ⎛⎫=++=++ ⎪⎝⎭,∴当πsin 14x ⎛⎫+=- ⎪⎝⎭时,()f x的最小值为1例10.已知函数1)4()cos x f x xπ-=, (Ⅰ)求()f x 的定义域;(Ⅱ)设α是第四象限的角,且4tan 3α=-,求()f α的值.解答过程:(Ⅰ) 由cos 0x≠得()2x k k Z ππ≠+∈.故()f x 的定义域为,2x x k k Z ππ⎧⎫≠+∈⎨⎬⎩⎭, (Ⅱ) 因为43tan ,cos ,55αα=-=且第四象限的角, 所以43sin ,cos ,55αα=-=故()()21)4cos 122)22cos 1sin 2cos 2cos 2cos 2sin cos cos 2cos sin 14.5f π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例11设)0(cos sin )(>+=ωωωx b x a x f 的周期π=T ,最大值4)12(=πf , (1)求ω、a 、b 的值;(2)的值终边不共线,求、、的两根,为方程、、若)tan(0)(βαβαβα+=x f .解答过程:(1))x sin(b a )x (f 22ϕ+ω+=, π=∴T , 2=ω∴, 又 )x (f 的最大值4)12(f =π , 22b a 4+=∴ ① , 且 122cos b 122sin a 4π+π= ②, 由 ①、②解出 a=2 , b=3.(2) )3x 2sin(4x 2cos 32x 2sin 2)x (f π+=+=, 0)(f )(f =β=α∴,)32sin(4)32sin(4π+β=π+α∴,32k 232π+β+π=π+α∴, 或)32(k 232π+β-π+π=π+α, 即 β+π=αk (βα、 共线,故舍去) , 或 6k π+π=β+α,33)6k tan()tan(=π+π=β+α∴ )Z k (∈.例12.设函数2()sin cos f x x x x a ωωω=++(其中0,a R ω>∈),且()f x 的图象在y 轴右侧的第一个最高点的横坐标为6π.(I )求ω的值;(II )如果()f x 在区间5,36ππ⎡⎤-⎢⎥⎣⎦a 的值.解答过程:(Ⅰ)1()2sin 22f x x x a ωω=+sin(2)3x a πω=+, 依题意得 2632πππω⋅+=, 解得 12ω=.(Ⅱ)由(Ⅰ)知,()sin()3f x x a π=+,又当5,36x ππ⎡⎤∈-⎢⎥⎣⎦时,70,36x ππ⎡⎤+∈⎢⎥⎣⎦,故11sin()123x -≤+≤,从而()f x 在5[,]36ππ-上取得最小值12a -.因此,由题设知12a -故a =例13.已知函数R x x x x f ∈++=),2sin(sin )(π(Ⅰ)求)(x f 的最小正周期;(Ⅱ)求)(x f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Ⅲ)若43)(=αf ,求α2sin 的值.命题目的:本题考查利用三角函数的性质, 诱导公式、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式、两角和的公式,倍角公式等基本知识,考查运算和推理能力. 解答过程:)4sin(2cos sin )2sin(sin )(ππ+=+=++=x x x x x x f(Ⅰ))(x f 的最小正周期为ππ212==T ;(Ⅱ))(x f 的最大值为2和最小值2-;(Ⅲ)因为43)(=αf ,即37sin cos 2sin cos .416αααα+=⇒=-即 1672sin -=α. 三.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典型例题 例14.已知函数22()sin 2sin cos 3cos ,f x x x x x x R =++∈.求:(Ⅰ)求函数()f x 的最大值及取得最大值的自变量x 的集合; (Ⅱ)函数()f x 的单调增区间. 解答过程:(I )解法一: ()1cos 23(1cos 2)sin 222x f x x θ-+=++2sin 2cos 2x x =++2)4x π=+. ∴当2242x k πππ+=+,即()8x k k Z ππ=+∈时,()f x 取得最大值2因此,()f x 取得最大值的自变量x 的集合是,8x x k k Z ππ⎧⎫=+∈⎨⎬⎩⎭. 解法二:222()(sin cos )sin 22cos f x x x x x =+++ 1sin 21cos 2x x =+++2)4x π=+.∴当2242x k πππ+=+,即()8x k k Z ππ=+∈时,()f x 取得最大值2因此,()f x 取得最大值的自变量x 的集合是,8x x k k Z ππ⎧⎫=+∈⎨⎬⎩⎭.(Ⅱ)解: ()2)4f x x π=+由题意得222()242k x k k Z πππππ-≤+≤+∈,即3()88k x k k Z ππππ-≤≤+∈.因此, ()f x 的单调增区间是()3,88k k k Z ππππ⎡⎤-+∈⎢⎥⎣⎦.例15.(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2π()cos 12f x x ⎛⎫=+⎪⎝⎭,1()1sin 22g x x =+. (I )设0x x =是函数()y f x =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求0()g x 的值. (II )求函数()()()h x f x g x =+的单调递增区间. 解:(I )由题设知1π()[1cos(2)]26f x x =++. 因为0x x =是函数()y f x =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所以0π26x +πk =, 即0 π2π6x k =-(k ∈Z ). 所以0011π()1sin 21sin(π)226g x x k =+=+-.当k 为偶数时,01π13()1sin 12644g x ⎛⎫=+-=-= ⎪⎝⎭, 当k 为奇数时,01π15()1sin 12644g x =+=+=. (II )1π1()()()1cos 21sin 2262h x f x g x x x ⎡⎤⎛⎫=+=++++ ⎪⎢⎥⎝⎭⎣⎦1π3113cos 2sin 2sin 2262222x x x x ⎫⎡⎤⎛⎫=+++=++⎪ ⎪⎢⎥⎪⎝⎭⎣⎦⎝⎭1π3sin 2232x ⎛⎫=++ ⎪⎝⎭. 当πππ2π22π232k x k -++≤≤,即5ππππ1212k x k -+≤≤(k ∈Z )时, 函数1π3()sin 2232h x x ⎛⎫=++ ⎪⎝⎭是增函数, 故函数()h x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5ππππ1212k k ⎡⎤-+⎢⎥⎣⎦,(k ∈Z ) 例16.已知函数22()sin cos 2cos ,.f x x x x x x R =+∈ (I )求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和单调增区间;(II )函数()f x 的图象可以由函数sin 2()y x x R =∈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变换得到?解答过程:(I)1cos 2()2(1cos 2)22x f x x x -=+++132cos 2223sin(2).62x x x π=++=++ ()f x ∴的最小正周期2.2T ππ== 由题意得222,,262k x k k Z πππππ-≤+≤+∈即 ,.36k x k k Z ππππ-≤≤+∈()f x ∴的单调增区间为,,.36k k k Z ππππ⎡⎤-+∈⎢⎥⎣⎦(II )方法一:先把s i n 2y x =图象上所有点向左平移12π个单位长度,得到sin(2)6y x π=+的图象,再把所得图象上所有的点向上平移32个单位长度,就得到3s i n (2)62y x π=++的图象.方法二: 把sin 2y x =图象上所有的点按向量3(,)122a π=- 平移,就得到3sin(2)62y x π=++的图象.例17.已知函数2())2sin ()().612f x x x x R ππ=-+-∈(I )求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II )求使函数()f x 取得最大值的x 集合.解答过程:(Ⅰ) f(x)=3sin(2x -π6)+1-cos2(x -π12) = 2[32sin2(x -π12)-12 cos2(x -π12)]+1 =2sin[2(x -π12)-π6]+1 = 2sin(2x -π3) +1 .∴ T=2π2 =π.(Ⅱ)当f(x)取最大值时, sin(2x -π3)=1,有 2x -π3 =2k π+π2 , 即x=k π+ 5π12 (k ∈Z) ∴所求x 的集合为{x ∈R|x= k π+ 5π12 , k ∈Z}. 四.平面向量、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典型例题例18.将函数sin (0)y x ωω=>的图象按向量,06a π⎛⎫=- ⎪⎝⎭平移,平移后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平移后的图象所对应函数的解析式是( )A .sin()6y x π=+ B .sin()6y x π=-C .sin(2)3y x π=+ D .sin(2)3y x π=-解答过程:将函数sin (0)y x ωω=>的图象按向量,06a π⎛⎫=- ⎪⎝⎭平移,平移后的图象所对应的解析式为sin ()6y x πω=+,由图象知,73()1262πππω+=,所以2ω=,因此选C.例19.已知向量(sin ,1),(1,cos ),.22a b ππθθθ==-<<(Ⅰ)若a b ⊥,求θ;(Ⅱ)求a b +的最大值.解:(Ⅰ),sin cos 0a b θθ⊥若则+=,由此得 tan 1ππθθ=- (-<<),22所以 ;4πθ=-(Ⅱ) 由(sin ,1),(1,cos )(sin 1,1cos ),a b b b θθθθ== α+=++ α+= = =得当sin()1,,, 1.44a b a b ππθθ+=+=+时取得最大值即当时例20.已知,,A B C 是三角形ABC ∆三内角,向量((),cos ,sin m n A A =-=,且1m n ⋅=(Ⅰ)求角A ;(Ⅱ)若221sin 23cos sin BB B+=--,求tan B .解答过程:(Ⅰ)∵1m n ⋅=,∴(()cos ,sin 1A A -⋅= ,cos 1A A -=.12sin cos 12A A ⎛⎫⋅= ⎪ ⎪⎝⎭, 1sin 62A π⎛⎫-= ⎪⎝⎭. ∵50,666A A ππππ<<-<-<, ∴66A ππ-= . ∴3A π=.(Ⅱ)由题知2212sin cos 3cos sin B B B B+=--,整理得22sin sin cos 2cos 0B B B B --=∴cos 0B ≠ ∴2tan tan 20B B --=. ∴tan 2B =或tan 1B =-.而tan 1B =-使22cos sin 0B B -=,舍去. ∴tan 2B =.∴()tan tan C A B π=-+⎡⎤⎣⎦()tan A B =-+tan tan 1tan tan A B A B+=--=。
向量与三角函数的综合应用

2
解法4 解法4: 3 6 1 2 (sin θ + cos θ ) = sin θ + cos θ =± sin θ ⋅ cos θ = 2 2 ∴ ∴ 4 (sin θ − cos θ )2 = 1 sin θ − cos θ =± 2 sin 2 θ + cos 2 θ = 1 2 2 6+ 2 6− 2 sin θ = sin θ = 4 4 或 ∴ cos θ = 6 − 2 cos θ = 6 + 2 4 4 6+ 2 6− 2 sin θ = − sin θ = − 4 4 或 6− 2 cos θ = − cos θ = − 6 + 2 4 4
例2:已知 a = (cos 2α , sin α ), b = (1,2 sin α − 1), α ∈ ( , π ) : 2 2 π a ⋅ b = , 求 cos( α + ) 解: a ⋅ b = cos 2α + sin α ( 2 sin α − 1) 2 = 1 − sin α = 5 4 π 3 ∴ sin α = ,因为 α ∈ ( , π ) ∴ cos α = − 5 2 5 π π π ∴ cos(α + ) = cos α cos − sin α sin
∴ tan θ = 2 ± 3
小结:1.向量的坐标运算。 小结:1.向量的坐标运算。 向量的坐标运算 2.三角函数的化简 计算。 三角函数的化简、 2.三角函数的化简、计算。 三角恒等变换、齐次式问题) (三角恒等变换、齐次式问题) 转化思想方法的应用。 3. 转化思想方法的应用。
本节目标: 本节目标
• 1.向量运算与三角函数求值的综合。 向量运算与三角函数求值的综合。 向量运算与三角函数求值的综合 • 2.向量运算与三角函数化简的综合。 2.向量运算与三角函数化简的综合 向量运算与三角函数化简的综合。 • 3.转化思想方法的应用。 转化思想方法的应用。 转化思想方法的应用
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经典练习题

精品文档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一、 选择题 : 本大题共 10 个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将时钟的分针拨慢10 分钟,那么此过程中分针经过的弧度数为()A .3 B. -3C.D. -662.已知平行四边形 ABCD , O 是平行四边形 ABCD 所在平面外任意一点,OA a , OBb , OCc ,则向量 OD 等于()A . a + b + cB . a + b - cC . a - b + cD . a - b - c3. 已知: sin(3 )sin3 , (,0). 则 cos =()22A .-1B .1C .3 D .322224.若将函数 ytan( x)(0) 的图像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后, 与函数 ytan( x)的图像重合,466则 的最小值为()1B.111A .4C.D .6325.函数 y=|sinx|- 2sinx 的值域是()A.[- 3,- 1]B.[- 1, 3]C.[ 0, 3] D .[- 3, 0] → →36.已知 a = (sin θ, 1+ cos θ), b = (1, 1- cos θ),其中 θ∈ (π, 2 ),则一定有()→ → → → → → → →A . a ∥ bB . a ⊥ bC . a 与 b 夹角为 45°D . | a |= | b |7.已知向量 → → = (0, → → → ,若 C π)a = (6,- 4) ,b 2),c = a + b 点在函数 y = sin x 的图象上 ,实数 =(125 3 5 3A . 2B . 2C .- 2D .-2sin x, 当 sin x时 ,8.对于函数 f (x ) =给出下列四个命题:cos x,当 cos x sin x 时,①该函数的值域为[-1, 1];②当且仅当π1;x=2k π+ ( k ∈ Z )时,该函数取得最大值23π③该函数是以 π为最小正周期的周期函数;④当且仅当 ( k ∈ Z )时, f ( x )<0.2k π+π<x<2k π+2上述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是()A.1uuurB.2C.3D .4uuuruuuurZ ,AB9. 已知 k( k,1), AC (2, 4) ,若 AB10 ,则△ 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概率为()123 4A .B .C .D .777710. 设 sinsin1,则 sincos 2的最大值为()34B.11C.4D.2A.1293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5 分 ,共 25 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1.设函数 fx cos 3x.若 f xf / x 是奇函数,则__________ .→→1→→12.已知向量 m = (sin ,2cos ) , n = ( 3,- 2).若 m ∥ n ,则 sin2 的值为 ____________..r ruuur r r uuur r r uuur r 精品文档r13.设 a,b 是两个不共线的向量,AB 2a kb,CB a 3b,CD2a b ,若 A,B, D 三点共线,则 k 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r r r ruuur r uuur rrr14.已知 a =4, b =3, (2 a 3b)g (2 a b) =61.在 VABC 中, AB = a , CA = b , 则 VABC 的内角 A 的度数是.→→→→ → 15.设 a =(1+cos α,sin α), b=( 1- cos β,sin β), c =( 1,0), α∈( 0, π),β∈( π, 2π), a 与 c 的夹角为 θ1 → → 的夹角为 θ2 1 2 π α-β .,则 sin 的值, b 与 c ,且 θ-θ=6 4三、解答题 : 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5 分 . 解答应写出文字的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6. (本题满分 12 分 ).已知向量 m(a1) , n 1, cos ) .sin ,(22( 1)当 a2n 时,求 sin 2 的值;,且 m2( 2)当 a 0 ,且 m ∥ n 时,求 tan 的值.17. (本题满分 12 分 )在△ ABC 中, A 、 B 、C 所对边的长分别为→ →=a 、b 、c ,已知向量 m =(1, 2sinA), n→ →(sinA , 1+ cosA),满足 m ∥ n , b +c = 3a.(1) 求 A 的大小;(2) 求 sin(B + 6)的值.18. (本题满分 12→ →= (cosx -sinx , 2cosx).分 )已知 a = (cosx + sinx , sinx), b ( 1)求证:向量 → →a 与向量b 不可能平行;→ → ,且 x ∈[ - , ]时,求函数 f(x)的最大值及最小值.( 2)若 f(x)= a ·b4 419. (本题满分 12 分 ) 已知 ABC 中, A 、 B 、 C 分别是三个内角, a 、 b 、c 分别是角 A 、 B 、 C 的对边,已知 2 2 ( sin 2A-sin 2C ) =(a-b)sinB, ABC 的外接圆的半径为2 .( 1)求角 C;( 2)求 ABC 面积 S 的最大值 .r r 20.(本小题满分 13 分)已知 a 、 b 是两个不共线的向量,且 r r r r( 1)求证: a + b 与 a - b 垂直;r ra =( cos ,sin ),b =( cos ,sin ).r r 16( 2)若 ∈( ,),= ,且 | a + b | = ,求 sin .4 445urur( 3 sinx,cos)21. (本题满分 14 分 )已知向量( cos x,cos x) ,记函数x ,f (x), 已知 f ( x) 的周期为 π.( 1)求正数之值 , 并求函数 f(x)的的单调递增区间 .( 2)试用 “五点法 ”画出函数 f ( x) 在一个周期内的简图,并指出该函数的图象可由 y sin x(x R) 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平移和伸缩变换得到?( 3)当 x 表示△ ABC 的内角 B 的度数,且△ ABC 三内角 A 、 B 、C 满足 sin2B sin A sinC ,试求 f(x)的值域 ..。
专题03 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综合问题(答题指导)(解析版)

专题03 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综合问题(答题指导)【题型解读】题型特点命题趋势▶▶题型一: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注意对基本三角函数y =sin x ,y =cos x 的图象与性质的理解与记忆,有关三角函数的五点作图、图象的平移、由图象求解析式、周期、单调区间、最值和奇偶性等问题的求解,通常先将给出的函数转化为y =A sin(ωx +φ)的形式,然后利用整体代换的方法求解. 2.解决三角函数图象与性质综合问题的步骤 (1)将f (x )化为a sin x +b cos x 的形式. (2)构造f (x )=a 2+b 2⎝⎛⎭⎪⎫a a 2+b 2·sin x +b a 2+b 2·cos x . (3)和角公式逆用,得f (x )=a 2+b 2sin(x +φ)(其中φ为辅助角). (4)利用f (x )=a 2+b 2sin(x +φ)研究三角函数的性质. (5)反思回顾,查看关键点、易错点和答题规范.【例1】 (2017·山东卷)设函数f (x )=sin ⎝ ⎛⎭⎪⎫ωx -π6+sin ⎝ ⎛⎭⎪⎫ωx -π2,其中0<ω<3.已知f ⎝ ⎛⎭⎪⎫π6=0.(1)求ω;(2)将函数y =f (x )的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将得到的图象向左平移π4个单位,得到函数y =g (x )的图象,求g (x )在⎣⎢⎡⎦⎥⎤-π4,3π4上的最小值.【答案】见解析【解析】(1)因为f (x )=sin ⎝ ⎛⎭⎪⎫ωx -π6+sin ⎝⎛⎭⎪⎫ωx -π2,所以f (x )=32sin ωx -12cos ωx -cos ωx =32sinωx -32cos ωx =3⎝ ⎛⎭⎪⎫12sin ωx -32cos ωx =3sin ⎝ ⎛⎭⎪⎫ωx -π3.因为f ⎝ ⎛⎭⎪⎫π6=0,所以ωπ6-π3=k π,k ∈Z .故ω=6k +2,k ∈Z .又0<ω<3,所以ω=2.(2)由(1)得f (x )=3sin ⎝ ⎛⎭⎪⎫2x -π3,所以g (x )=3sin ⎝ ⎛⎭⎪⎫x +π4-π3=3sin ⎝ ⎛⎭⎪⎫x -π12.因为x ∈⎣⎢⎡⎦⎥⎤-π4,3π4,所以x -π12∈⎣⎢⎡⎦⎥⎤-π3,2π3,当x -π12=-π3,即x =-π4时,g (x )取得最小值-32.【素养解读】本题中图象的变换考查了数学直观的核心素养,将复杂的三角函数通过变形整理得到正弦型函数,从而便于对性质的研究,考查数学建模的核心素养.【突破训练1】 设函数f (x )=32-3sin 2ωx -sin ωx cos ωx (ω>0),且y =f (x )的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到最近的对称轴的距离为π4.(1)求ω的值;(2)求f (x )在区间⎣⎢⎡⎦⎥⎤π,3π2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答案】见解析 【解析】(1)f (x )=32-3·1-cos2ωx 2-12sin2ωx =32cos2ωx -12sin2ωx = -sin ⎝ ⎛⎭⎪⎫2ωx -π3.因为y =f (x )的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到最近的对称轴的距离为π4,故该函数的周期T =4×π4=π.又ω>0,所以2π2ω=π,因此ω=1.(2)由(1)知f (x )=-sin ⎝ ⎛⎭⎪⎫2x -π3.当π≤x ≤3π2时,5π3≤2x -π3≤8π3,所以-32=sin 5π3≤sin ⎝ ⎛⎭⎪⎫2x -π3≤sin 5π2=1,所以-1≤f (x )≤32,即f (x )在区间⎣⎢⎡⎦⎥⎤π,3π2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32,-1.▶▶题型二 解三角形1.高考对解三角形的考查,以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综合运用为主.其命题规律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看:(1)从内容上看,主要考查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以及三角函数公式,一般是以三角形或其他平面图形为背景,结合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考查学生利用三角函数公式处理问题的能力;(2)从命题角度看,主要是在三角恒等变换的基础上融合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在知识的交汇处命题. 2.用正、余弦定理求解三角形的步骤第一步:找条件,寻找三角形中已知的边和角,确定转化方向.第二步:定工具,根据已知条件和转化方向,选择使用的定理和公式,实施边角之间的转化. 第三步:求结果,根据前两步分析,代入求值得出结果.第四步:再反思,转化过程中要注意转化的方向,审视结果的合理性.【例2】 在△ABC 中,a ,b ,c 分别为角A ,B ,C 的对边,且cos(C +B)cos(C -B)=cos2A -sin Csin B . (1)求A ;(2)若a =3,求b +2c 的最大值. 【答案】见解析【解析】(1)cos(C +B)cos(C -B)=cos2A -sinCsinB =cos2(C +B)-sinCsinB ,则cos(C +B)[cos(C -B)-cos(C +B)]=-sinCsinB ,则-cosA·2sinCsinB=-sinCsinB ,可得cosA =12,因为0<A <π,所以A=60°.(2)由a sinA =b sinB =csinC =23,得b +2c =23(sinB +2sinC)=23[sinB +2sin(120°-B)]=23(2sinB+3cosB)=221sin(B +φ),其中tanφ=32,φ∈⎝ ⎛⎭⎪⎫0,π2.由B ∈⎝ ⎛⎭⎪⎫0,2π3得B +φ∈⎝⎛⎭⎪⎫0,7π6,所以sin(B +φ)的最大值为1,所以b +2c 的最大值为221.【素养解读】试题把设定的方程与三角形内含的方程(三角形的正弦定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建立联系,从而求得三角形的部分度量关系,体现了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突破训练2】 (2017·天津卷)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已知a >b ,a =5,c =6,sin B =35.(1)求b 和sin A 的值; (2)求sin ⎝ ⎛⎭⎪⎫2A +π4的值.【答案】见解析【解析】(1)在△ABC 中,因为a >b ,故由sin B =35,可得cos B =45.由已知和余弦定理,有b 2=a 2+c 2-2ac cos B=13,所以b =13.由正弦定理得sin A =a sin B b =31313. (2)由(1)及a <c ,得cos A =21313,所以sin2A =2sin A cos A =1213,cos2A =1-2sin 2A =-513.故sin ⎝⎛⎭⎪⎫2A +π4=sin2A cos π4+cos 2A ·sin π4=7226.▶▶题型三 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的综合1.三角函数、解三角形与平面向量的综合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以三角函数式作为向量的坐标,由两个向量共线、垂直、求模或求数量积获得三角函数解析式;(2)根据平面向量加法、减法的几何意义构造三角形,然后利用正、余弦定理解决问题.2.(1)向量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工具,是一个载体,通常是用向量的数量积运算或性质转化成三角函数问题.(2)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要结合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进行转化,注意角的范围对变形过程的影响. 【例3】 (2019·佛山调考)已知函数f (x )=a ·b ,其中a =(2cos x ,-3sin2x ),b =(cos x,1),x ∈R .(1)求函数y =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2)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f (A )=-1,a =7,且向量m =(3,sin B )与n =(2,sin C )共线,求边长b 和c 的值. 【答案】见解析【解析】(1)f (x )=a ·b =2cos 2x -3sin2x =1+cos2x -3sin2x =1+2cos ⎝ ⎛⎭⎪⎫2x +π3,由2k π≤2x +π3≤2k π+π(k ∈Z ),解得k π-π6≤x ≤k π+π3(k ∈Z ),所以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k π-π6,k π+π3(k ∈Z ).(2)因为f (A )=1+2cos ⎝ ⎛⎭⎪⎫2A +π3=-1,所以cos ⎝ ⎛⎭⎪⎫2A +π3=-1.因为0<A <π,所以π3<2A +π3<7π3,所以2A +π3=π,即A =π3.因为a =7,由余弦定理得a 2=b 2+c 2-2bc cos A =(b +c )2-3bc =7.①因为向量m =(3,sin B )与n =(2,sin C )共线,所以2sin B =3sinC . 由正弦定理得2b =3c ,② 由①②可得b =3,c =2.【突破训练3】(2019·湖北八校联考) 已知△ABC 的面积为S ,且32AB →·AC →=S ,|AC →-AB →|=3.(1)若f (x )=2cos(ωx +B )(ω>0)的图象与直线y =2相邻两个交点间的最短距离为2,且f ⎝ ⎛⎭⎪⎫16=1,求△ABC 的面积S ;(2)求S +3 3 cos B cos C 的最大值. 【答案】见解析【解析】设△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 因为32AB →·AC →=S ,所以32bc cos A =12bc sin A , 解得tan A =3,所以A =π3.由|AC →-AB →|=3得|BC →|=a =3.(1)因为f (x )=2cos(ωx +B )(ω>0)的图象与直线y =2相邻两个交点间的最短距离T =2,即2πω=2,解得ω=π,故f (x )=2cos(πx +B ).又f ⎝ ⎛⎭⎪⎫16=2cos ⎝⎛⎭⎪⎫π6+B =1,即cos ⎝ ⎛⎭⎪⎫π6+B =12.因为B 是△ABC 的内角,所以B =π6,从而△ABC 是直角三角形,所以b =3,所以S △ABC =12ab =332.(2)由题意知A =π3,a =3,设△ABC 的外接圆半径为R ,则2R =a sin A = 332=23,解得R =3,所以S+33cos B cos C =12bc sin A +33cos B cos C =34bc +33cos B cos C =33sin B sin C +33cos B cos C =33cos(B -C ),故S +33cos B cos C 的最大值为3 3.。
三角函数与向量综合题

题型一 三角函数平移与向量平移的综合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中都涉及到平移问题,虽然平移在两个知识系统中讲法不尽相同,但它们实质是一样的,它们都统一于同一坐标系的变化前后的两个图象中.解答平移问题主要注意两个方面的确定:(1)平移的方向;(2)平移的单位.这两个方面就是体现为在平移过程中对应的向量坐标.【例1】 把函数y =sin2x 的图象按向量→a =(-π6,-3)平移后,得到函数y =Asin(ωx +ϕ)(A >0,ω>0,|ϕ|=π2)的图象,则ϕ和B 的值依次为 ( )A .π12,-3B .π3,3C .π3,-3D .-π12,3 【分析】 根据向量的坐标确定平行公式为⎩⎨⎧ x =x '+π6y =y '+3,再代入已知解析式可得.还可以由向量的坐标得图象的两个平移过程,由此确定平移后的函数解析式,经对照即可作出选择.【解析1】 由平移向量知向量平移公式⎩⎨⎧ x '=x -π6y '=y -3,即⎩⎨⎧ x =x '+π6y =y '+3,代入y =sin2x 得y '+3=sin2(x '+π6),即到y =sin(2x +π3)-3,由此知ϕ=π3,B =-3,故选C. 【解析2】 由向量→a =(-π6,-3),知图象平移的两个过程,即将原函数的图象整体向左平移π6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由此可得函数的图象为y =sin2(x +π6)-3,即y =sin(2x +π3)-3,由此知ϕ=π3,B =-3,故选C.【点评】 此类题型将三角函数平移与向量平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主要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同时考查方程的思想及转化的思想.本题解答的关键,也是易出错的地方是确定平移的方向及平移的大小.题型二 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平行(共线)的综合此题型的解答一般是从向量平行(共线)条件入手,将向量问题转化为三角问题,然后再利用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再对三角式进行化简,或结合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民性质进行求解.此类试题综合性相对较强,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基础掌握情况,因此在高考中常有考查.【例2】 已知A 、B 、C 为三个锐角,且A +B +C =π.若向量→p =(2-2sinA ,cosA +sinA)与向量→q =(cosA -sinA ,1+sinA)是共线向量.(Ⅰ)求角A ;(Ⅱ)求函数y =2sin 2B +cos C -3B 2的最大值. 【分析】 首先利用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建立三角函数等式,由于可求得A 角的正弦值,再根据角的范围即可解决第(Ⅰ)小题;而第(Ⅱ)小题根据第(Ⅰ)小题的结果及A 、B 、C 三个角的关系,结合三角民恒等变换公式将函数转化为关于角B 的表达式,再根据B 的范围求最值.【解】 (Ⅰ)∵→p 、→q 共线,∴(2-2sinA)(1+sinA)=(cosA +sinA)(cosA -sinA),则sin 2A =34, 又A 为锐角,所以sinA =32,则A =π3. (Ⅱ)y =2sin 2B +cos C -3B 2=2sin 2B +cos (π-π3-B)-3B 2=2sin 2B +cos(π3-2B)=1-cos2B +12cos2B +32sin2B =32sin2B -12cos2B +1=sin(2B -π6)+1. ∵B ∈(0,π2),∴2B -π6∈(-π6,5π6),∴2B -π6=π2,解得B =π3,y max =2.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向量共线(平行)的充要条件、三角恒等变换公式及三角函数的有界性.本题解答有两个关键:(1)利用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将向量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问题;(2)根据条件确定B 角的范围.一般地,由于在三角函数中角是自变量,因此解决三角函数问题确定角的范围就显得至关重要了.题型三 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垂直的综合此题型在高考中是一个热点问题,解答时与题型二的解法差不多,也是首先利用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将向量问题转化为三角问题,再利用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进行求解.此类题型解答主要体现函数与方程的思想、转化的思想等.【例3】 已知向量→a =(3sinα,cosα),→b =(2sinα,5sinα-4cosα),α∈(3π2,2π),且→a ⊥→b .(Ⅰ)求tanα的值;(Ⅱ)求cos(α2+π3)的值. 【分析】 第(Ⅰ)小题从向量垂直条件入手,建立关于α的三角方程,再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可求得tanα的值;第(Ⅱ)小题根据所求得的tanα的结果,利用二倍角公式求得tan α2的值,再利用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公式求得最后的结果. 【解】 (Ⅰ)∵→a ⊥→b ,∴→a ·→b =0.而→a =(3sinα,cosα),→b =(2sinα, 5sinα-4cosα),故→a ·→b =6sin 2α+5sinαcosα-4cos 2α=0.由于cosα≠0,∴6tan 2α+5tanα-4=0.解之,得tanα=-43,或tanα=12. ∵α∈(3π2,2π),tanα<0,故t anα=12(舍去).∴tanα=-43. (Ⅱ)∵α∈(3π2,2π),∴α2∈(3π4,π).由tanα=-43,求得tan α2=-12,tan α2=2(舍去).∴sin α2=55,cos α2=-255, ∴cos(α2+π3)=cos α2cos π3-sin α2sin π3=-255×12-55×32=-25+1510【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二倍角公式及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同时本题两个小题的解答都涉及到角的范围的确定,再一次说明了在解答三角函数问题中确定角的范围的重要性.同时还可以看到第(Ⅰ)小题的解答中用到“弦化切”的思想方法,这是解决在一道试题中同时出现“切函数与弦函数”关系问题常用方法. 题型四 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的模的综合此类题型主要是利用向量模的性质|→a |2=→a 2,如果涉及到向量的坐标解答时可利用两种方法:(1)先进行向量运算,再代入向量的坐标进行求解;(2)先将向量的坐标代入向量的坐标,再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进行求解.【例3】 已知向量→a =(cosα,sinα),→b =(cosβ,sinβ),|→a -→b |=255.(Ⅰ)求cos(α-β)的值;(Ⅱ)若-π2<β<0<α<π2,且sinβ=-513,求sinα的值.【分析】 利用向量的模的计算与数量积的坐标运算可解决第(Ⅰ)小题;而第(Ⅱ)小题则可变角α=(α-β)+β,然后就须求sin(α-β)与cos β即可.【解】 (Ⅰ)∵|→a -→b |=255,∴→a 2-2→a ·→b +→b 2=45, 将向量→a =(cosα,sinα),→b =(cosβ,sinβ)代入上式得 12-2(cos αcos β+sin αsin β)+12=45,∴cos(α-β)=-35. (Ⅱ)∵-π2<β<0<α<π2,∴0<α-β<π, 由cos(α-β)=-35,得sin(α-β)=45, 又sin β=-513,∴cos β=1213, ∴sin α=sin [(α-β)+β]=sin(α-β)cos β+cos(α-β)sin β=3365.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模、数量积的坐标运算、和角公式、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本题解答中要注意两点:(1)化|→a -→b |为向量运算|→a -→b |2=(→a -→b )2;(2)注意解α-β的范围.整个解答过程体现方程的思想及转化的思想.题型五 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综合此类题型主要表现为两种综合方式:(1)三角函数与向量的积直接联系;(2)利用三角函数与向量的夹角交汇,达到与数量积的综合.解答时也主要是利用向量首先进行转化,再利用三角函数知识求解.【例5】 设函数f(x)=→a ·→b .其中向量→a =(m ,cosx),→b =(1+sinx ,1),x ∈R ,且f(π2)=2.(Ⅰ)求实数m 的值;(Ⅱ)求函数f(x)的最小值.分析:利用向量内积公式的坐标形式,将题设条件中所涉及的向量内积转化为三角函数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建立函数f(x)关系式,第(Ⅰ)小题直接利用条件f(π2)=2可以求得,而第(Ⅱ)小题利用三角函数函数的有界性就可以求解.解:(Ⅰ)f(x)=→a ·→b =m(1+sinx)+cosx ,由f(π2)=2,得m(1+sin π2)+cos π2=2,解得m =1. (Ⅱ)由(Ⅰ)得f(x)=sinx +cosx +1=2sin(x +π4)+1, 当sin(x +π4)=-1时,f(x)的最小值为1- 2. 点评: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交汇点较多,向量的平行、垂直、夹角、数量积等知识都可以与三角函数进行交汇.不论是哪类向量知识与三角函数的交汇试题,其解法都差不多,首先都是利用向量的知识将条件转化为三角函数中的“数量关系”,再利用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进行求解.六、解斜三角形与向量的综合在三角形的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在教材中是利用向量知识来推导的,说明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与向量有着密切的联系.解斜三角形与向量的综合主要体现为以三角形的角对应的三角函数值为向量的坐标,要求根据向量的关系解答相关的问题.【例6】 已知角A 、B 、C 为△ABC 的三个内角,其对边分别为a 、b 、c ,若→m =(-cos A 2,sin A 2),→n =(cos A 2,sin A 2),a =23,且→m·→n =12. (Ⅰ)若△ABC 的面积S =3,求b +c 的值.(Ⅱ)求b +c 的取值范围.【分析】 第(Ⅰ)小题利用数量积公式建立关于角A 的三角函数方程,再利用二倍角公式求得A 角,然后通过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及余弦定理建立关于b 、c 的方程组求取b +c 的值;第(Ⅱ)小题正弦定理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建立关于B 的三角函数式,进而求得b +c 的范围.【解】 (Ⅰ)∵→m =(-cos A 2,sin A 2),→n =(cos A 2,sin A 2),且→m·→n =12, ∴-cos 2A 2+sin 2A 2=12,即-cosA =12, 又A ∈(0,π),∴A =2π3. 又由S △ABC =12bcsinA =3,所以bc =4, 由余弦定理得:a 2=b 2+c 2-2bc·cos 2π3=b 2+c 2+bc ,∴16=(b +c)2,故b +c =4. (Ⅱ)由正弦定理得:b sinB =c sinC =a sinA =23sin 2π3=4,又B +C =π-A =π3, ∴b +c =4sinB +4sinC =4sinB +4sin(π3-B)=4sin(B +π3),∵0<B <π3,则π3<B +π3<2π3,则32<sin(B +π3)≤1,即b +c 的取值范围是(23,4]. [点评] 本题解答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三角恒等变换及三角形中的正弦定理、余弦定理、面积公式、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解答本题主要有两处要注意:第(Ⅰ)小题中求b +c 没有利用分别求出b 、c 的值为解,而是利用整体的思想,使问题得到简捷的解答;(2)第(Ⅱ)小题的求解中特别要注意确定角B 的范围.。
三角函数与向量题型

一、选择题1.(全国1文理)已知向量(5,6)a =- ,(6,5)b =,则a 与bA .垂直B .不垂直也不平行C .平行且同向D .平行且反向 2、(山东文5)已知向量(1)(1)n n ==-,,,a b ,若2-a b 与b 垂直,则=a ( ) A .1BC .2D .43、(广东文4理10)若向量,a b满足||||1a b ==,,a b的夹角为60°,则a a a b ⋅+⋅=______;4、(天津理10) 设两个向量22(2,cos )a λλα=+- 和(,sin ),2m b m α=+ 其中,,m λα为实数.若2,a b = 则mλ的取值范围是( )A.[6,1]-B.[4,8]C.(,1]-∞D.[1,6]-5、(山东理11)在直角ABC ∆中,CD 是斜边AB 上的高,则下列等式不成立的是(A )2AC AC AB =⋅ (B ) 2BC BA BC =⋅(C )2AB AC CD =⋅(D ) 22()()AC AB BA BC CD AB⋅⨯⋅=6、(全国2 理5)在∆ABC 中,已知D 是AB 边上一点,若=2,=λ+31,则λ=(A)32(B)31(C) -31(D) -32 7、(全国2文6)在ABC △中,已知D 是AB 边上一点,若123AD DB CD CA CB λ==+,,则λ=( )A .23B .13C .13-D .23-8(全国2文9)把函数e xy =的图像按向量(2)=,0a 平移,得到()y f x =的图像,则()f x =( )A .e 2x+B .e 2x-C .2ex -D .2ex +9、(北京理4)已知O 是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D 为BC 边中点,且2OA OB OC ++=0,那么( )A.AO OD =B.2AO OD =C.3AO OD =D.2AO OD =10、(上海理14)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i j分别是与x 轴,y 轴平行的单位向量,若直角三角形ABC 中,2AB i j =+ ,3AC i k j =+,则k 的可能值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11、(福建理4文8)对于向量,a 、b 、c 和实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综合练习
题型一三角函数平移与向量平移的综合
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中都涉及到平移问题,虽然平移在两个知识系统中讲法不尽相同,但它们实质是
一样的,它们都统一于同一坐标系的变化前后的两个图象中•解答平移问题主要注意两个方面的确定:(1)平移的方向;(2)平移的单位•这两个方面就是体现为在平移过程中对应的向量坐标
例1 把函数y = sin2x的图象按向量a = (- , —3)平移后,得到函数y = Asin( w x+ )(A > 0, w> 0 ,
6
|| = p的图象,贝U 和B的值依次为
题型二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平行(共线)的综合
此题型的解答一般是从向量平行(共线)条件入手,将向量问题转化为三角问题,然后再利用三角函数
的相关知识再对三角式进行化简,或结合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民性质进行求解•此类试题综合性相对较强,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基础掌握情况,因此在高考中常有考查
例2 已知A、B、C为三个锐角,且 A + B + C=n若向量8 = (2 —2sinA , cosA + si nA)与向量6 =
(cosA —si nA , 1 + si nA)是共线向量.
(I)求角A;
一 C —3B
(n)求函数y = 2sin 2B + cos —;—的最大值•
题型三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垂直的综合
此题型在高考中是一个热点问题,解答时与题型二的解法差不多,也是首先利用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
将向量问题转化为三角问题,再利用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进行求解.此类题型解答主要体现函数与方程的思想、转化的思想等.
已知向量 "a = (3sin a cos a ), "b = (2sin a, 5sin a — 4cos a , (I )求tan a 的值;
a
(n )求 cos ( +)的值.
2 3
题型四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的模的综合
此类题型主要是利用向量模的性质 |"|2 ="2,如果涉及到向量的坐标解答时可利用两种方法: (1) 先进行向量运算,再代入向量的坐标进行求解;
(2)先将向量的坐标代入向量的坐标,再利用向量的坐标
运算进行求解• 5
v 3< 0 v av ,且 sin 3=— ,求 sin a 的值. 2 13
题型五 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综合 此类题型主要表现为两种综合方式: (1)三角函数与向量的积直接联系; (2)利用三角函数与向量的夹
角交汇,达到与数量积的综合 •解答时也主要是利用向量首先进行转化,再利用三角函数知识求解
• 例 5 设函数 f(x)=""其中向量"=(m , cosx) , " = (1 + sinx , 1), x € R ,且 f( ) = 2. (I)求
实数m 的值;(n )求函数f (x )的最小值.
六、解斜三角形与向量的综合
在三角形的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在教材中是利用向量知识来推导的,说明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与向量
有着密切的联系•解斜三角形与向量的综合主要体现为以三角形的角对应的三角函数值为向量的坐标, 要求
根据向量的关系解答相关的问题 •
b A A b 例6 已知角A 、B 、C 为△ABC 的三个内角,其对边分别为
a 、
b 、
c ,若m = (— cos ;, sin'), n =
妖(牛,2 n ,且b
已知向量 ""=(cos a ,sin a ), " = (cos B,sin 3,
a — 3)的值;(n )若一-
l " —= .(I )求 cos(
1
A A 口―
(cos 2, si门2), a= 2yj3,且m ・n = ]•
(1)若厶ABC的面积S= 3,求b + c的值.
(H)求b + c的取值范围.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