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承式箱梁移动模架施工指导书
移动模架箱梁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工程概况时速200Km/h新建客货混运铁路甬台温线(温州段),前溪特大桥和潘郎特大桥中心里程分别为DK178+901.555、DK175+297.09,位于浙江省温岭市境内;桥长分别为749.33m和6199.72m;均为左偏曲线梁桥。
桥址地形平坦,地貌视野开阔。
前溪特大桥和潘郎特大桥结构形式为钻孔桩基础、圆端形墩柱以及箱梁结构的有碴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双线简支箱梁。
两座桥的简支箱共计有210片。
其中潘郎特大桥简支箱32m共计有177片,24m共计有10片;前溪特大桥简支箱32m共计有21片,24m共计有2片。
梁体截面类型为单箱单室简支箱梁,梁端顶板、腹板局部向内侧加厚,底板分别向内、外侧加厚。
桥梁宽13.0m,桥梁建筑总宽13.4m。
32m的简支箱梁长为32.6m,计算跨度为31.1m,24m的简支箱梁长为24.6m,计算跨度23.1m.跨中部分梁高2.8m,支点部分梁高3.0m,横桥向支座中心距4.7m。
梁体线形控制:①扣除自重影响后预应力产生的上拱度:直线梁为14.47mm,曲线梁为15.06mm;②静活载挠度:直线梁为7.60mm,为跨度的1/4092,曲线梁为7.59mm,为跨度的1/4097;③反拱的设置:理论计算跨中反拱值为22.5mm,其他位置按二次抛物线过渡。
梁体混凝土采用强度等级为C50的混凝土。
封锚采用强度等级为C50的无收缩性混凝土,挡碴槽、遮板、电缆槽竖墙及盖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
梁体重量约800t。
梁体施工方法为移动模架现浇法。
二、简支箱梁总体施工方案根据总工期的要求,采用一套MSS32-900,两套ZQJ32移动模架造桥机进行梁片施工,以确保工期目标。
图1 箱梁施工工艺流程图三、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总体方案简支箱梁采用下承式移动模架(MSS32-900)造桥机进行逐孔现浇施工。
箱梁混凝土总体浇筑方案为混凝土由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输送泵和混凝土泵车进行浇注。
07移动模架施工作业指导书全解

移动模架施工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本施工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移动模架简支箱梁施工。
2. 作业准备2.1 内业准备施工作业前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与之相关的施工图纸。
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并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逐级技术和安全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后持证上岗。
成立施工架子队,其中包括架子队长、技术负责人、架子队书记、材料员、领工员,质检员、技术员、安全员及工班长等。
测量并记录每天的天气情况(包括气温,风力,水位标高等)。
2.2 外业准备施工现场安装施工所需的安全设施和设备,施工所需的材料及机具设备进场,并做好原材料的实验工作。
根据设计要求做好砼的配合比试验。
3. 技术要求移动模架拼装完成后,首先要进行预压。
通过预压确定移动模架在生产箱梁过程中发生的弹性变形值,并根据移动模架各部位的弹性变形值和箱梁设计预设反拱值,调整模板的设计标高,保证箱梁各标高符合设计。
4. 施工程序及工艺流程4.1 施工程序移动模架过孔→合模→调整预拱度→测量放线→支座安装→底板、腹板及横隔墙钢筋安装(包括预应力系统安装)→内模安装→顶板钢筋安装(包括预应力系统安装、预埋件安装)→砼浇筑→养护→张拉、压浆→移动模架前移进行下一孔箱梁施工。
4.2 工艺流程5. 施工要求5.1 支座安装支座安装前应认真核对支座规格、型号及支座安装方向。
在已做好的支座垫石上进行,并在墩顶底模安装前完成。
对活动支座应根据安装温度及梁体收缩徐变伸缩量设置预偏量。
将支座吊装就位,调整好标高后,并用砂浆填满捣实,锚固螺栓孔内的砂浆也同样捣固密实。
支座安装后,应确保底模与支座垫板间不会漏浆。
待梁体混凝土灌注后张拉前,及时拆除各支座的上下摆连接钢板及螺栓,确保梁体可以自由伸缩。
支座安装允许偏差要符合《验标》要求。
5.2 预拱度设置及模板调整箱梁的底模、外侧模均采用钢模板,分块与侧模架连成一体,通过可调螺杆调整底、侧模,底模合模后通过吊杆与钢主梁联系承受施工荷载。
移动模架施工安全作业指导书

移动模架施工安全作业指导书移动模架施工安全作业指导书一、施工前准备工作1、开展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论证,制定详细安全责任制度及施工计划。
2、对工程施工现场区域划分,进行施工安全区域设置,设置拦挡、标识等措施,防止非施工人员进入。
3、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程序,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
4、安排施工搭设的吊篮、脚手架等工器具,确保其安全和稳定。
5、检查移动模架的质量和稳定性,明确移动模架使用规则和限制,切勿越位使用。
6、调查气象条件,选择适宜的施工天气。
7、机具设备检查,保证设备状态良好。
所有设备已定期检查维修。
8、对工人进行岗前教育和安全知识培训,特别是对使用移动模架的工人,强化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
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1、施工现场安全区域设施。
(1)划定施工安全区域,并张贴安全警示标识;(2)设置交通管制措施,尤其是作业期间,禁止未经批准的车辆通过施工区域;(3)根据移动模架高度和跨度,设立必要的警戒带和警示牌;(4)设置生火禁止区域,并设立相应的标志和安全提示牌。
2、移动模架的稳定性及安全性管理。
(1)在施工现场搭设移动模架时,应注重其稳定性的设置,脚手架杆件间接头距离不得大于2m,避免模架发生倾斜或倒塌;(2)模架顶升、拆除时,应严格按照规定操作,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3)在保证模架稳定性的基础上,必要处设置护栏,保障工人人身安全。
3、防火管理。
(1)严禁在移动模架上焊接、气割、切割等易引起火灾、爆炸危险的作业;(2)移动模架周围应设立生火禁止措施,杜绝吸烟、扔烟蒂等违禁行为;(3)监督施工人员加强消防设备维护,及时发现隐患并及时处理。
三、施工现场安全监督1、针对移动模架的搭设、调整、使用等作业,加强现场监督,及时纠正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2、落实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监管职责,对工程施工现场日常巡查、学习、监督、检查等工作进行管理。
3、每日对安全防护设施、围挡及警示标志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移动模架施工作业指导书

移动模架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号:移动模架施工作业指导书单位:2010年10月01日公布2010年10月01日实施新建贵广铁路路基工程移动模架施工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畴移动模架是一种原位现浇桥梁施工设备,该设备利用两组钢箱梁支承模板,通过模板开合、模架纵移、横移、支腿自移等功能,实现对混凝土箱梁原位现浇、逐孔成桥,具有操作简单、占用施工场地少、节约制架设备投资等特点,专门适用于专门地势环境,如桥址两边是隧道、深山峡谷、江河或湖泊滩地、跨过交通线路等。
移动模架作业环境应符合以下要求:(1)环境温度:-20℃~50℃;(2)环境风力:移动时≤6级,浇筑时≤8级,非工作时≤12级;(3)支承移动模架的桥墩基础必须平坦,现场无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及腐蚀性气体。
2 作业预备2.1 内业技术预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在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专门工种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 外业技术预备施工作业层中涉及的各种外部数据收集。
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要紧治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 技术要求3.1 移动模架进场拼装完成后,必须组织相关单位进行验收和见证试机(含预压),确保各项操作功能正常,成套和各组件安全性能可靠以后,方可投入使用。
3.2 拼装必须由移动模架生产厂家作业或现场指导作业,严禁自行改装。
3.3 每套模架必须有产品合格证书、使用说明书等资料,详细说明跨过能力、使用荷载、抗风能力等指标和操作技术要求。
3.4 制梁施工前必须对模架进行预压,预压方案应经设计单位验算复核,并报监理单位审批;预压施工验证模架的强度、刚度和稳固性符合要求后,编制预压总结,报监理单位批准后方可正式制梁。
3.5 首孔梁施工完毕,应由建设、监理、设计、施工单位共同对施工组织、工程操纵、成品质量等进行总结,形成总结报告以指导今后移动模架制梁作业。
移动模架作业指导书

移动模架现浇箱梁施工作业指导书一、编制目的为了更好的指导施工生产,使现场作业人员能够正确操作移动模架造桥机,明确移动模架现浇箱梁施工工艺、操作要点和质量标准,规范和指导现浇箱梁施工作业。
二、编制依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041~200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04《##高速公路桥梁预应力孔道真空辅助压浆施工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施工图设计文件》三、适用范围##互通主线跨##大桥第十联至第十六联(33~60#墩)。
四、移动模架构造1、移动模架造桥机本移动模架造桥机专为东疏港高速公路主线跨##大桥设计,施工时无需在桥下设置模板支架,无需在桥墩身上开孔,而采用支撑在承台上的墩旁托架钢结构主梁支承外模板。
移动模架设计时,已充分考虑移动模架与桥梁承台、墩身间的作用力,模架牛腿承脚均落在承台(系梁)下外围群桩中心线范围内,并采用有限元法建模分块计算,各项受力检算均在规范允许范围内,无需对墩台进行局部加强。
2、主要结构件构成MSS移动模架系统是世界上桥梁施工界的先进工法,施工时无需对在桥下设置模板支架,采用两个钢结构主梁支承模板系统,两主梁通过牛腿支承在桥墩柱或承台上,可以形象地认为移动模架就是一套活动的制梁台座。
根据工程情况,移动模架设计方案采用牛腿拆装式移动模架系统,共设置四对牛腿托梁,施工时只用其中三对牛腿,另一对牛腿在造桥机纵移前预先安装在下一孔桥墩承台上,以缩短施工周期。
移动模架系统主要由牛腿、推进平车、主梁、鼻梁、横梁、外模及内模组成。
每一部分都配有相应的液压或机械系统。
3、移动模架造桥机系统的组装3.1拼装准备(1)设备存放场地准备移动模架构件多,体大、物重,拼装各构件要求的精度高,因此必须对存放场地进行处理。
拼装场地安排在右幅33-35#墩之间,片石片石砼基础厚度150mm,并要求大致平整。
存放时,重要部件垫放枕木,以防损坏,并有专人巡察,小型部件,入库保管。
上行式移动模架作业指导书

上行式移动模架作业指导书(总2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上行式移动模架作业指导书一适用范围磨盘村2#大桥1#-9#梁、磨盘山布尔哈通河大桥1#-9#梁。
二作业准备熟悉上行式移动模架施工使用说明书,了解上行式移动模架施工注意事项。
平整移动模架拼装与临时存放场地。
准备好移动模架拼装所需材料及机械。
三技术要求上行式移动模架主要特点为:承重的主梁系统位于桥面上方,外模系统吊挂在承重主梁上,主梁系统通过支腿支撑在梁端或墩顶上。
过孔时外模系统横向开启(或打开)以避开桥墩。
外模系统随主梁系统一同纵移。
支腿可自行向前倒装。
上行式移动模架占用桥下净空小,对低矮桥墩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且施工首跨和末跨或跨连续梁施工更方便(不需拆除主梁),能满足通过高压线等障碍物的净空要求。
短距离转场方便,拆除外模系统可直接通过隧道。
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施工工艺见下表移动模架法制梁施工工艺框图移动模架组拼移动模架拼装顺序:搭设支架→安装后行走机构及后支承→安装主梁→安装中主支腿→拆除支架→安装导梁及前支腿→安装挑梁及吊挂外肋→安装模板。
步骤1、拼装临时支墩,每个临时支墩承载力为50墩,安装后行走机构和后支撑机构。
步骤2、按顺序吊装1#主梁、2#主梁、3#主梁及连接系步骤3、安装中主支腿步骤4、按顺序吊装4#主梁、5#主梁、6#主梁及梁端连接系步骤5、安装挑梁、分段吊装吊挂外肋及外模系统移动模架系统拼装时要求各部件之间连接可靠,拼装完后要通过认真地全面检查,确认安全可靠并试压后方可进行上部施工使用。
移动模架预压移动模架在安装完成第一次使用前,通过预压消除非弹性变形,确定弹性变形值并据此进行预拱度设置,同时检验模架的安全性能。
试验目的(1)为确保箱梁现浇施工安全和质量,准确掌握施工过程中的移动模架工作的实际挠度和刚度,施工前,根据有关规范和要求,须对移动模架进行现场静载试验。
6-移动模架施工

3.雨天必须对砂袋等吸水性较强的堆载物进行遮雨,以防移动模架过载破坏。
模架受力稳定,各部位强度、刚度符合设计计算值。模架预压及卸载过程弹性变量及非弹性变量值,绘制变形曲线,总结底模弹性变形值。确定合理的施工预供度。
1.平台、楼梯、安全网完整,牢固可靠。
2.油阀、油泵、油管联接紧密、无泄露。
3.主千斤顶回油与主梁脱空后,其底座用调节螺栓使其底面与托架脱空,并将千斤顶及其底座与推进小车临时固定好。
4.倒运托架时将四个托架及其推进小车分别通过各自位置的三个竖向油缸与主梁相连,检查确认全部连接好后关闭油缸阀门。
5.牵引绞车应调至慢速,钢丝绳接扣、导向滑轮安装牢固,将左右电动铰车系统牵引钢丝绳分别与前托架小车上的吊耳连接并系好小车制动钢丝绳。
10.通过垂直和水平横移油缸将后吊架抱箍套入后鼻梁顶部钢管,注意后吊架要调整水平,通过后吊架垂直油缸、侧移油缸和抱箍开合摇把调整后吊架抱箍高矮和左右位置使其内的四个轮子刚好与后鼻梁顶部钢管下部接触.。
11.安装位置准确、调平和垫实后推进吊架、中吊架和前横梁,调节后推进吊架高度时应尽可能同步进行,操作过程中同一侧高差不应大于5cm且支撑点与接触面水Hale Waihona Puke 且密贴,均匀拧紧所有的精轧螺纹钢。
复合式移动模架拼装:
由于混合式移动模架兼有上行式和下行式两种移动模架特点,因此其拼装可参照两种移动模架的拼装方案执行。
4
移动模架预压
1.移动模架现场拼装完成后,第一片箱梁施工之前必须进行堆载预压。堆载应尽量箱梁施工时的受力状态,以测量移动模架主梁、横梁、墩旁托架等不同部位的变形,同时检验模架的安全性能。
移动模架施工作业指导书

移动模架施工作业指导书第 1 页共 14页修改记录1、目的明确移动模架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移动模架作业施工。
2、编制依据(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3)《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5)《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7)《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3、适用范围适用于玛丽工程移动模架施工。
SS移动模架系统(move support system)是世界桥梁施工的先进工法,施工时无需在桥下设置模板支架,采用两个支撑在牛腿上的钢结构主梁支承模板系统,两主梁通过牛腿支架支撑在桥墩柱承台上。
4、施工准备移动模架均使用推进拼装施工工艺。
在场地处理后搭设钢管支架,逐节吊装模架主梁与导梁至支架上进行拼装,每拼装一主节梁就将对应的内横梁和外横梁安装好。
边拼装边向前推进,依次将主梁与导梁拼装完成。
拼装完左侧主梁后再拼装右侧主梁。
待左右侧主梁拼装完后合模,安装螺旋千斤顶、底模板、及侧模板,最后进行预压,根据实测数据调整好预拱度,再进行箱梁施工。
拼装移动模架之前,需要做几项工作准备,包括支腿安装、管桩基础施工、托板及桩间系梁浇注、钢支架搭设、小车滑移轨道的加工与安装。
5、施工工艺5.1 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5.1-1。
图5.1-1 移动模架施工工艺流程图5.2 施工工艺及方法5.2.1 一般规定(1)移动模架MSS(The Movable Scaffolding System)分为上行式和下行式梁总类型,宜采用定型产品。
本节按下行式编写,上行式可参照执行。
(2)应熟悉施工图纸和设计资料,复核移动模架现浇梁高度、宽度、细部尺寸等技术指标,编制移动模架现浇箱梁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和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并经审核批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建立四级检查制度:班组自检、施工员复检、质检工程师复检、监理工程师检查。 自检、复检穿梭于每道工序作业中,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上承式箱梁移动模架施工
指导老师:章韵老师 组员:何潮雷 王苏毅 穆亚锐
李航 李明 李韬 蒋鑫
• 工程概况 • 编制依据 • 施工工艺 • 施工组织安排 • 质量保证措施
目录
h
2
一、工程概况
• 渭河特大桥桥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境内,跨越渭河渭河双线大桥全长290.117m,中心里 程DK293+130.5,桥梁跨度型式为2×24+7×32m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双线简支箱 梁,全桥位于曲线上.空心桥台,钻孔桩承台基础,桥墩为圆端型桥墩实心墩.
h
7
• 步骤三: 1、悬臂拼装第9墩前方第3主梁,接头螺栓上满拧紧; 2、悬臂拼装第4主梁、5第主梁,接头螺栓上满拧紧;
步骤四: 1、安装前后支腿液压系统,拆除前支腿斜拉机构、斜拉钢丝绳及锚固结构; 2、前后支腿油缸顶升30mm,拆除拼装支架1; 3、从造桥机后端向前端逐节拼装挑梁、吊臂; 4、在主梁相应位置安装贝雷梁提升装置,并与主梁锚固,逐节拼装侧模架及底模架,利用
度、强度和稳定性。 b、通过模拟施工中加载过程,分析观测结果来计算移动模架的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值,
根据箱梁设计的反拱度与弹性变形值组合计算出底模的预拱度,以此来确定施工时底 模应设置的预拱度,为后续施工模板的拱度设置提供依据。 c、实测移动模架承受施工荷载引起的弹性变形,与理论计算进行比较,验证计算模式。
支座安装
•
h
17
底腹板钢筋绑扎及波纹管安装
•
h
18
端模安装
h
19
内膜安装
21
三、混凝土浇筑
• 梁体混凝土浇筑顺序:
先浇筑腹板与地板结合处的混凝土,用两台输送泵从箱梁两端向跨中分层依次流水 布料,浇筑时左右对称,腹板混凝土浇筑时,每层厚度控制在30mm以内。
h
22
预应力张拉
h
27
• (4)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加强对原材料、半成品使用、施工工艺的控制,对材料 质量状况、机具设备状况、施工程序、关键操作、安全条件、新材料新工艺应用、常见 质量通病、包括操作者的行为等影响因素列为控制点,作为重点检查项目进行预控。
• (5)加强移动模架材料控制、移动模架安装控制、施工要点及技术要求和对移动模架安 装人员的要求:
h
13
2、预压步骤
• 本次移动模架预压共分为以下六个步骤: • 第一步:预压准备(技术交底、人员、机械、材料等)对已完成拼装的移动模架进行
检查验收,全面检查移动模架的各个受力部位,确保移动模架的每一个受力构件均处 于正确的受力状态; • 第二步:将移动模架主梁和模板调整到箱梁施工时的设计标准及平面位置; • 第三步:在移动模架主梁顶面上标记观测点,测量各点预压前的标高值,并填写测量 记录; • 第四步:分级加载,测量各点标高,并随时观察移动模架各部位有无异常变形,并填写 好测量记录;
h
5
三、施工工艺
• 移动模架组拼 → 调整检查及预压 → 支座安装 ↓
内膜安装 ← 端模安装←箱梁底腹板板筋及预应力管道安装 ↓
箱梁顶板钢筋及预埋件安装 → 检查验收 → 混凝土浇筑 ↓
终张拉 ← 模架脱模及横移 ← 初张拉 ← 梁体养护 ↓
注浆 → 养护 → 模架前移就位
h
6
移动模架拼装 移动模架拼装步骤
h
23
压浆 封锚
h
24
模架前移就位
h
25
四、施工组织安排
• 工期计划 根据工期要求,渭河双线大桥简支梁共9跨,配置上行式移动模架一套,定型钢模
板一套,移动模架安拆两个月,正常每孔梁18天,计划工期11.5个月。
h
26
五、质量保证措施
• (1)明确质量目标:符合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标准、规范及设计文件要求,检验批、分 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100%。
h
3
工程水文地质特征
• 该桥跨越渭河,河水流量大,且随季节变化.本桥线路地下水只要为第四系孔隙水、基岩 裂隙水,含水量丰富,取地下水化验:水对混凝土具酸性侵蚀,腐蚀等级为H1。7~9 月份为洪水期,12~3月份为枯水期。
h
4
二、编制依据
• (1)渭河双线大桥施工图 • (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 • (3)《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 • (4)《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 • (5)《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铁建设【2005】160号) • (6)《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 步骤一 1、按照预先设计位置搭设移动模架主梁拼装支架; 2、在墩顶安装前、后支腿并与预埋件锁定; 3、在前支腿后方安装支腿斜拉机构,前方拉设钢丝绳并可靠锚固;
步骤二 1、预先安装主梁牛腿在第2、3主梁相应位置; 2、逐节拼装第1、2、3主梁并将接头螺栓上满拧紧; 3、拼装第6主梁并将接头螺栓上紧,在第6主梁相应位置安装纵移辅助支腿 4、在墩中心线位置安装移动模架主梁锚固结构;
h
14
• 第五步:满载后,仔细检查移动模架各个受力部位,并静置至少24小时,每4小时观测一 次各点标高,累计变形值不大于2mm,即可认为稳定,此时可以卸载,并填写测量记录;
• 第六步:分级卸载,并填写好测量记录; • 第七步:整理、分析测量的数据,根据分析结果调整模板标高。
h
15
模架预压
•
h
16
(1)材料控制
贝雷梁提升装置起吊到位,并与吊臂连接;
h
8
5、安装模板系统及吊杆并调整,安装防护栏杆及走道等附属设施; 6、主梁接头螺栓全面检查复拧,预压,检查验收签证准备投入。
挑梁吊装
h
9
底模安装
h
10
安装好的侧模架
h
11
拼装成型的模架
h
12
预压实验
• 1、预压目的 a、为确保成品箱梁外观线性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过程的安全,通过预压来检验移动模架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