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中权力及授权的资源配置理论(一)
社会学视角下的组织中权力结构及其动态变化

社会学视角下的组织中权力结构及其动态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组织成为社会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组织中,权力结构是不可避免的存在。
权力可以作为组织管理的一种手段,但权力的过度使用也容易引起组织内的不良现象。
本文将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探讨组织中权力结构及其动态变化,以期为组织管理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一、权力结构的定义与特征权力结构是指组织成员在组织内部角色和地位的不同,体现为组织成员之间的相对权力和地位差异。
一般来说,权力结构是由组织的领导层次、决策过程、资源配置等方面所构成的。
与此同时,权力结构还涉及到组织成员之间的交往与沟通,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权力结构的特征。
权力结构中的权力是一种相对的、动态的概念。
在权力结构中,权力相对分散或相对稳定,决定了组织内部的管理方式和表现形式。
同时,权力结构的稳定性与组织的长期发展相关。
权力结构的变化是必然的,因此组织管理者需要认识到权力结构的动态变化。
二、权力结构的类型及特点权力结构是在组织之中存在的,它不是一成不变的,下面简单介绍权力结构的几种类型。
1、官僚式权力结构官僚式权力结构是一种常见的组织权力结构,它具有集中的权力、处于顶层的决策者、标准化的程序等特点。
官僚式权力结构的表现形式为组织内部动态较为缓慢,角色和任务分工明确,精细的层级管理和专业化程度较高,对组织内部的员工表现出一定的监控和控制。
2、弹性权力结构弹性权力结构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型权力结构。
弹性权力结构是指组织内部权力分布更加灵活,员工之间随着工作任务的变化所处的权力位置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弹性权力结构的表现形式为组织常规的组织结构被灵活化,着重解决员工的学习和成长问题,更加注重员工的参与度和自我控制能力。
3、职业式权力结构职业式权力结构将权力和职业结合起来,通过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发展来保证员工权力的最大化。
职业式权力结构的表现形式为组织常规的组织结构被固定化,特别注重员工学科的教育培训,以保证员工的专业技能和领导能力。
第一章(管理导论)习题 文档

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1、管理的载体是。
A、管理职能B、组织C、管理对象D、管理活动()2、管理活动尽管是动态的,但还是可以将其分成两大类:一是程序性活动,二是活动。
A、功利性B、科学性C、非功利性D、非程序性()3、“管理就是决策”是著名管理学家给管理所下的定义。
A、法约尔B、孔茨C、赫伯特.西蒙D、泰勒()4、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均是管理的。
A、管理的功能B、管理的职能C、管理的特性D、管理的基本段()5、是法约尔的代表作。
A、《动作研究》B、《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C、《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D、《科学管理原理》()6、按照管理的定义,可以认为管理是。
A、一项工作B、一项活动C、一种艺术D、一种资源()7、管理者在组织中必须行使一些具有礼仪性质的职责,他这时扮演的角色是。
A、人际角色B、信息角色C、决策角色D、企业家角色()8、公司经理正在与要终止合作的供应商进行谈判,经理这时所扮演的角色是。
A、企业家角色B、干扰对付者角色C、资源分配者角色D、谈判者色()9、公司老总在员工大会上宣布本公司一季度销售额突破一亿,望全体员工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此时公司老总扮演的角色是。
A、监督者B、传播者C、发言人D、联络者()10、技术技能对于管理层最为重要。
A、高层B、中层C、基层D、所有层次()11、概念技能对于管理层最为重要。
A、高层B、中层C、基层D、所有层次()12、被后人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管理学家是。
A、法约尔B、韦伯C、泰勒D、巴纳德()13、的产生是管理从经验走向理论的标志,也是管理走向现代化、科学化的标志。
A、传统管理B、科学管理C、行为科学D、管理科学()14、泰勒科学管理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
A、资源配置B、资源利用C、提高劳动效率D、追求利润最大化()15、被公认为是第一位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管理学家。
《管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二、单选题1、管理者是指-----------------------------------------------------------------------------------------------( C )A.组织的高层领导B.组织的中层领导C.从事管理活动的人D.组织的员工2、管理对象是指--------------------------------------------------------------------------------------------( D )A.组织中的人员B.组织中的财、物C.组织的技术D.组织中的人、财、物、信息、技术、时间等一切资源3、下面正确的陈述为--------------------------------------------------------------------------------------( B )A.只有企业才需要管理B.任何类型的组织都需要管理C.宗教团体不需要管理D.个体企业不需要管理4、有限责任公司-------------------------------------------------------------------------------------------( C )A.可以发行股票B.股东的数量没有限制C.股东以其出资额对公司承担责任D.公司对债务负无限清偿责任5、股份有限公司--------------------------------------------------------------------------------------------( A )A.可以发行股票B.股东的数量有限制C.股东对公司债务负无限清偿责任D.公司对债务负无限清偿责任三、填空题1、管理是由组织的管理者在一定环境下,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组织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权力的配置ppt课件

本讲内容
权力的配置
权力及其类型
集权与分权
人员的配备
人员配备及其目的
人员配备方法
一、权力配置
在一个组织 中谁拥有权
力?
• 在一个组织中,任何 一个组织成员都拥有 一定的权力:开展活 动的权力、咨询参谋 权力等。
• 但管理者拥有特权: 由支配权、强制权、 奖赏权所构成的指挥 权。
在一个组织中,存在着多少 种不同的权力类型?它们分
• 要求集团各部门、子公司按本部门要求及时 准确提供资金使用计划信息的权力。
• 监督检查各部门和子公司执行资金使用计划 的情况,对违反计划行为及时制止并提出处 理建议的权力。
• 对本部门所属员工进行调配、考核和奖惩的 权力。
以上这些权力属于什么 类型的权力,为什么?
1、上下级之间的权力授予
人的精力是有限 的,管理者不可 能亲自决定或监 控所有工作,因 授权是管理者成功的分身术 此必须要将一部 分权力授予下级
• 宣传部部长的专业课这个学期特别多,但她还是花了很多时间在 学生会的工作上,按时设计出了本次活动的宣传海报。在她认为 终于可以松口气的时候,却被冯兰叫到了办公室。在办公室里, 冯兰指着宣传部的作品大呼不满,认为海报许多细节都没达到预 期的要求。宣传部长说大家最近都忙,能按时设计出海报已经很 不容易了,这个时候再求全责备似乎不太合适。但是冯兰丝毫没 有给她面子,当着其部员的面直接表达了对她工作的不满,要求 她必须在两天内重新设计交稿。宣传部长是典型的小女生,脸皮 薄,根本经不起这种批评,离开办公室后哭得像个泪人。
–使每个人的知识和能力 得以不断发展和提高。知 识与技能的提高,不仅可 满足人们较高层次的心理 需要,而且也是组织成员 得以不断晋升发展的基础
权力的配置

二、授权及授权的方法 三、集权与分权
四、权力的分配
1
一、权力类型 在考察组织形式时,我们可以看到,无论何种类型的 组织,都有其上下等级结构,组织成员在行为上都有 一致性,隐藏在这种等级和一致性后面的本质因素就 是权力。权力是组织的本质特征,组织之所以是组织 而不是松散的人的结合体,就是因为组织中的成员拥 有权力。 所谓权力是指为了达到组织目标而拥有的开展活动或 指挥他人行动的权利。权力表现为组织成员之间的一 种组织关系,在组织结构中的上下层次关系中,包含 着相应的权力分配关系,在组织结构中的横向分工机 构中,也包含着同一权力层次的分割。任何组织结构 系统必然存在着相应的权力系统。
的股权,却忽视了家族董事会成员中具体的股权占有状况。由于 股权占有状况的不明,导致了决策过程中责、权、利含混不清, 管理决策效率及质量很难保证。许多家族企业的创业团队往往因 为产权的划分而引发诸多冲突,最终影响到了企业的持续经营。
13
家族企业都是家长个人决策。家长的经验可能不是财富,而是包
袱,一旦个人投资决策失误,整个家族企业就可能很快垮掉。家 族管理下的企业安全度过“婴儿期”,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而权 力却更加集中,缺乏约束机制,企业内部缺乏民主气氛,这使企 业决策风险增大,很难做到企业的决策科学化、理智化。决策权 与行政权在一个人手里,没有人平衡,没有人监督,就容易出现 决策失误。 老一代领导人或开创者退位会产生强烈地震。如何选择企业的继 承人,是企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企业的股权100%地归属于一 个家族的纯家族企业,最大问题就是血缘高于能力的人才选用标 准,“阿斗”辈出。据研究,家族企业接班人存在三个变数:有 没有子女?子女愿不愿从事父业的管理?子女有没有能力管理? 这三个变数的组合会有多种结果,理想结果是很少的。选接班人 很难,子女未必都适合搞企业,而子女间难免为争夺接班人位子 而互相倾轧,内讧及政变是家族管理模式下经常发生的灾难,其 间的恩恩怨怨、磕磕绊绊更是如一团乱麻难以解结。
《管理学原理》第九章知识点

第九章权力分配与人员配置第一节权力的分配●直线权力是组织中,上级指挥下级的权力,表现为命令权力关系;●参谋权力是组织成员所拥有的向他人咨询或建议的权力。
●职能权力是根据高层管理者的授权而拥有的对其他部门或人员的直接指挥权。
1)授权,就是指上级赋予下级一定的权力和责任,使下属在一定的监督之下,拥有相当的自主权而行动。
2)集权与分权:组织目标的实现,既需要在组织内部进行分工,有需要保持组织行动的一致性。
前者属于分权,后者属于集权。
任何组织都需要有一定的集权,也需要一定的分权。
影响集权和分权的因素:1.组织规模大小;2.决策问题的重要性程度;3.下级管理者的素质;4.控制水平的高低;5.环境的动荡程度。
第二节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挑战是确保自身所在公司拥有一支高质量的员工队伍。
获得和留住有能力、有才华的员工,对每一个组织的成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影响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的外在因素:经济、工会、法律环境、人口趋势●人力资源:又称劳动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体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
其应用形态包括体力、智力、知识和技能四个方面。
●人力资源包括自然性人力资源和资本性人力资源。
前者是个体未经任何开发的遗传素质。
后者,也称为人力资本,是经过教育、培训、健康与迁徙等投资而形成的人力资源。
仅将人力作为资源是不够的,还应将其变成资本,成为组织财富,为组织所用,并不断增值,给组织创造更多价值。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结合一定的物力、财力,对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和财力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适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包括基础业务,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和职位分类;核心业务,选聘、培训、考评职业发展管理;和其他工作,人事统计、考勤、档案管理、合同管理、退休人员管理、健康安全管理等。
组织职权的分配形式

集权与分权的优劣
1.组织中的集权
(1)集权的优点
命令的统一 加强控制
(2)过分集权的弊端
降低决策质量
降低组织适应能力
降低组织成员工作积极性 忽视后备力量的培养
致使高层管理者限于日常事务而忽视战略决策
2、组织中的分权
(1)分权的优点
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和时效性 提高组织的适应能力
重要提示2 1、员工素质的提高要求参与管理,适合 分权。 2、多变的外部环境要求提高企业的适应 性,决策质量的提高要求分权。 3、企业规模越来越大,进行多元化经营 ,客观上要求分权。 所以,整体来看,有分权的趋势,但根 据我国目前管理传统和经理人的素质, 要做到真正的分权并不容易。
3. 集权和分权的影响因素
四、矩阵型组织结构
Matrix Structure
一般是为完成某项特 别任务,或为开发新 产品,或为完成某项 工程而设立的
矩阵制:是由按职能划分的垂直领导系
统和按产品或项目划分的横向领导系统 两套管理系统组成的矩形形态的组织结 构。
四、矩阵型组织结构
Matrix Structure
经理
人力 资源 部门
能够公设的部门在总部设立,如,人力资源部, 采购部,公共关系,法律事务,广告部等;
不定期的财务审计; 约定各分部门经理可以进行的投资的最大额度; 定期的总部会议宣讲企业战略。
六、多维制组织结构
多维组织结构包含多个方面的管理机构,使企 业能够更好的协调发挥效率。 按产品划分的事业部,产品 利润中心; 按职能划分的专业参谋机构, 专业成本中心; 按地区划分的管理机构,地 区利润中心
工作的重要性
政策的统一性
管理学原理与实践(第七版_罗宾斯博士管理学最新力作)知识要点归纳

管理学原理与实践(第七版罗宾斯博士管理学最新力作)知识要点归纳第一章管理者与管理1、组织:就是将一些人系统的安排在一起,以达到某些特定目标。
2、管理者:指的是在一个组织中直接督导他人工作的那群人。
3、高层管理者:是那些位居组织顶层或接近于顶层的人员。
4、中层管理者:位于组织的基层管理者和高层管理者之间。
5、基层管理者:是直接负责非管理类员工日常活动的那些人6、管理:是指通过与他人共同努力,既有效率又有效果的把事情做好的过程。
7、效率:是指正确的完成一项任务,用一定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或用最小的投入获得一定的产出。
8、效果:是指做正确的事,通过完成这些工作任务从而帮助组织达到既定目标。
9、管理者的四项职能:②组织:包括决定要执行哪些任务,谁来执行,任务如何分配,谁向谁汇报,由谁制定决策等等。
③领导:指导并激励相关人员并解决冲突④控制:督导活动。
确保能够按计划实施10、管理者应具备的职技能:①技术技能:指管理者所具备的与工作相关的知识或技术来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②人际关系技能:指管理者与其他个体和群体良好合作的能力③理念技能:指分析和判断复杂形势的能力④政治技能:指建立权力基础并构建合理的社会关系的能力11、小企业:指员工在500人以下,不必非得从事全新的或者具有创新实践性的实践活动,相对来讲对其所在行业影响甚微的独立经营单位。
第二章管理环境1、地球村:是全球范围内生产和销售产品和服务的无边界世界的概念2、跨国公司:是指在多个国家经营的各种国际公司②全球化公司:其管理决策权和其他决策权都集中在母国③无边界组织:消除人为地理障碍的组织方式3、全球筹供:从全球任何地方购买最便宜的原材料或雇佣最廉价的劳动力,其目标是利用低成本以增强竞争力。
4、许可证贸易(特许经营):一个组织授予另一个组织使用其品牌名称、技术或者产品规范的权利,作为回报它可以得到一整笔费用或者通常是基于销售额的一定比例分成。
5、全球战略联盟:一个组织和外国公司建立伙伴关系,他们可以共同分享资源和知识来研发新产品或建造生产设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中权力及授权的资源配置理论(一)
摘要:文章在对组织中权力的普遍性和平等性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对权力的本质进行了探讨,论述了组织中权力及授权的资源配置理论的基本思想和观点:权力是资源垄断性配置的结果,授权是资源配置的过程,授权不仅不会削弱领导者的权力,反而会扩大他的权力,授权是实现大权在握的唯一有效途径。
关键词:组织中权力;授权;资源配置
一、引言
研究证明,授权对于下属的努力水平是具有激励作用的(Aghion&Tirole,1997;Bakeretal,1999;蒲勇健和赵国强,2005)。
但是,在管理实践中真正敢于充分授权的领导并不多见。
领导者不愿意授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认为授权会削弱自己的权力,这种对失去权力的畏惧使得许多领导者宁愿以牺牲公司的效率为代价来保住自己的权力。
人们对权力的畏惧心理源于对权力的本质缺乏认识。
传统的观点认为,权力(authority)是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愿从事某事的资格或能力。
权力源于组织赋予个人的契约性的决策权,一个有权力的管理者,通过改变他人的活动使之偏离他们的直接目标而转向实现他(或她)本人的目标时,就是在运用他(或她)的权力。
但是,这种定义只是针对于权力的表现形式、对权力的运用效果进行描述,并没有回答“权力是什么”,没有能够揭示权力的本质特征,特别是没有解决权力的普遍性和平等性问题,不能指导我们如何正确地对待权力。
在此基础上发展的理论,未能有效地解决授权、权力的运用以及关于激励的系列问题,不能充分发挥组织中权力应有的作用。
本文将在对权力的普遍性和平等性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对权力的本质进行论述。
二、组织中权力的普遍性与平等性
1.权力的普遍性。
权力是组织的一个重要的特征,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拥有适当的权力,尽管现实情况并非如此。
在组织中,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职责,而责任与权力是相对应的,责任的有效实现必须通过一定权力的运用和行使,没有明确的授权相当于没有具体的责任要求。
虽然不同的组织具有不同的权力结构,而且,由于企业文化的差异,不同的组织对于权力的观点和态度也各有差异,但是,对于任何一个组织而言,权力的有效分配和运用都是决定组织成功的关键因素。
权力不仅能够决定一个组织将如何运作,还会对个体的行为产生非常显著的影响(蒲勇健、赵国强,2005)。
任何有效的激励机制都应该是权责利的统一。
权责利实际上包含着三个方面的内容:授权、考核与激励。
其中授权无疑是最基本的,因为只有权力明确了才能界定责任,也才能使得业绩的考核具有可行性,进而才能实施激励。
所以,充分而有效的授权是确保激励机制有效的前提。
在任何时候都能够把工作分派给适当的人去负责和完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和目标所在。
可是,在实践中却常常存在着这样的问题,那就是权力似乎很少是掌握在最恰当的人手里。
要么是授权不充分,要么是权力被授予了不恰当的对象。
这一方面导致了权力被滥用,另一方面又阻碍了工作的正常进行。
最终的结果往往是领导者将几乎所有的权力都集中到自己的手中,小心翼翼,不敢放权,以至于权力得不到正常的行使。
这既违背了组织中权力的普遍性原则,也破坏了权力和责任的统一,不利于加强和保持公司的竞争优势。
2.权力的平等性。
既然组织中的权力具有普遍性的特征,可是,为什么在组织中我们常常认为很多人是没有权力的呢?或者说好像权力只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呢?
这是因为,我们还忽略了权力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权力的平等性。
权力的平等性指的是对待权力的态度。
就像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样,对于公司的发展来说,所有的权力应该是平等
的,权力无论大小都应该得到每个人的尊重。
但事实是,组织中的权力很少能够得到大家的尊重。
在一个组织中,不尊重权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小权力的歧视,另一是对大权力的巴结和臣服。
对权力的歧视是组织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最常见的一个例子就是称权力的行使者“拿着鸡毛当令箭”。
因为权力是由相应的人来行使的,对权力的任何态度最终都是以特定的人为接受者。
对小权力的歧视和不以为然会表现为对行使这些权力的人的歧视和不以为然。
而任何人都不愿意被这样对待,因此,为了避免陷入这种局面,小权力的行使者也就会对手中的这份权力表现出更加歧视和不以为然的态度来,这样的话,我们怎么还能够期望这份权力会得到有效的运用呢?
在实践中,人们习惯上把权力等价为领导关系,这就使得组织中的权力被蒙上了一种政治色彩,从而导致了对权力的巴结和臣服。
对权力的巴结和臣服与尊重权力是截然不同的。
尊重权力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的,而巴结权力则是双方心理地位的不均衡所致。
一方认为自己更优越或者一方认为自己不如人,最终会表现为专断和严重的沟通障碍。
这时,不光是拥有权力的人可能会滥用权力,所有巴结权力的人都希望这份权力会被滥用以从中牟利。
在公司中,权力是为了有效地完成工作,而不是为了政治的需要。
当权力得到尊重的时候,权力是为了工作服务的。
而当权力受到忽视,甚至歧视的时候,权力就被更多的用于政治的需要了。
当公司中存在过多的政治活动的时候,我们很难期望公司的效率得到提高,如果公司的竞争优势还能够得到不断地加强和保持,那就更是神话了。
尊重权力体现为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对合作的积极促成以及对人的重视,是一种友好的行为,体现出对事业的追求。
组织中所有的权力都是为了加强和保持公司的竞争优势,权力的区别只是体现为所针对的工作事项的差异,正如象棋中的棋子一样,各有不同的使命,但是,我们不能说一个比另一个更重要。
这就是权力的平等性特征。
三、权力的资源配置理论
1.资源界定。
任何组织都是特定资源的载体,组织通过对这些资源的有效配置来创造价值。
我们将一个组织的所有资源中以人为载体、不可转让的资源称为无形资源,而其他非以人为载体的或者可转让的资源称为有形资源。
根据我们的定义,企业的专利技术、商标、品牌等无形资产都属于有形资源,更进一步,传统会计上所定义的资产都属于我们所界定的有形资源的范畴。
而无形资源则主要包括个体的各种能力。
那么,信息是不是无形资源呢?这取决于信息的转移成本,如果信息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进行转移而不改变其质量的话,信息就是有形资源;如果信息的转移成本过高,或者转移之后其质量发生了改变的话,那么信息就是无形资源。
无形资源具有如下几种特性:其一是无形资源的“自有性”,不同于有形资源,无形资源在投入企业后虽然其剩余索取权(收益分配权)可以与其它要素资本的所有者进行交换和分享,但其终极所有权不能独立于特定的载体(人)而存在,始终只能归个体所有;其二是无形资源使用权的“自控性”,即个体的无形资源的实际投入状态和使用程度完全由个体自主控制,这种控制权具有不可让渡性;其三是无形资源的质和量具有“不可测量性”,其价值只能从企业经营成果反向推测;其四是对有形资源的“依赖性”,即无形资源不与一定的有形资源相结合就不能体现其内在价值,其潜在价值的实现程度还取决于为其所配置的有形资源的综合规模和内部结构。
进一步来说,任何资源,不论是有形资源还是无形资源,都不能单独为组织创造出价值,尤其是,有形资源不能单独创造出价值(只有资本而没有人是不行的),同样,没有有形资源,无形资源也不可能创造出价值。
因此,必须把特定的有形资源和特定的无形资源相结合,这
个过程就是资源的配置。
2.组织中权力及授权的资源配置理论。
组织中权力的作用是为了保证组织的有效运行,而组织的有效运行又体现为一个能够不断加强和保持组织的竞争优势的基于资源的正反馈系统。
权力体现为对资源(包括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占有或控制,那么权力的本质是什么呢?
我们有如下的定义:
定义1:组织中的权力是资源的垄断性配置的结果,这种垄断性配置是将若干有形资源以及某些无形资源垄断性地配置给特定的无形资源。
而授权,则是这种垄断性配置行为或过程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