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宝典语文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宝典语文答案
【篇一:语文中考宝典】
>四调:
元调:
考试说明:
a、搏击慰藉jia 亭亭玉立鸦雀无声
2016年中考诗文复习
一、 诗句默写
1、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观
沧海》
2、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3、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两章》
4、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
5、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6、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辛弃疾《卜算子咏梅》
7、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8、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夏完淳《别云间》
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
记》10、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
《南
11、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临江
仙》
12、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1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二、 句意理解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观沧海》
骥:千里马枥:马槽 烈士:有雄心壮志的人
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他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 表
现了诗人老当益壮,奋斗不止的豪情壮志。
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描写了山居
环境的静谧,新雨过后的清新。画面清新、宁静、
淡远。 表现了诗人生活的闲适和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3、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两章》
得兼:同时得到
作者认为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正义比一切事物更可贵!
4、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
塞上长城:比喻能守边的将领。 诗人“自
许”的是:保家卫国。 这一句诗人发出了壮志难酬,时光虚度的感
慨。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长风破浪:比喻施展政治抱负。 勉励人们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都应
该有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6、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辛弃疾《卜算子咏梅》
零落:凋谢 表达了词人对梅花坚贞不渝、高洁品质的赞美。
7、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这句诗用朴素而自然的语言描绘出:一轮皎洁的明月从大海上升起
的画面,展现出一派无限广阔壮丽的动人情景。 这首诗抒发了对远
方友人的深挚的思念之情。
8、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夏完淳《别云间》
泉路:意指黄泉之路, 这一诗句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眷念之情。
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先:在??之前。 后:在??之后。 句意理解:在天下人担忧之前担
忧,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
忧国忧民的情怀。
京口北固亭有怀》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临江仙》 付:
交付兴亡:朝代的兴衰更替 表达了一种英雄面对历史洪流的无奈。
11、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三顾:
指三顾茅庐开:开创 济:辅佐
两朝开济:指的是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支撑局
面。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事业未竟的痛惜和献身精神的景仰。
1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出师:
出兵 捷:打胜仗
【篇二:中考宝典 2】

t>(一)学科指导篇
语文篇
基本建议:
1、 课文练习中规定要背诵的古文、古诗及课后古诗应准确默写。
(七年级至九年级)
2、课文(七年级至九年级)中文言文的课下注解背出并掌握,《教
学指南》中列出的虚词
背出并掌握。
3、要有整体意识、文本意识。
4、每天看报纸,关注最近的热门话题;每天看1—2篇好作文,或
经常看《《读者》《青年文摘》拓展视野,积累素材。
语文考试制胜三大秘诀
一、要有整体意识和文本意识,看懂文章到底在写什么,为什么那
么写,是怎么写的。
二.仔细审题;多想想题目到底要你答什么(内容),怎样答(形
式),一般题读一、两遍,难度题必须读三、四遍。
三、用好草稿(少数题目):用草稿的目的在于反复修改,力臻完
美。
四、认真书写:工整规范,一目了然;清晰美观。
五.回答要简洁完整,不要出现错别字和病句。
语文阅读应试锦囊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二、写作手法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
引用、对比
2、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
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对比反衬、先抑后扬、以
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借物喻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3、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作引用、下定义、
分类别、作诠释、列图表。
三、关键语句:
1、点明题旨的句子;2、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3、总结全文的
句子;4、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启下的作用的
过渡句);5、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
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 把握
关键语句,可以帮助你把握中心,体会作者情感,概括全文内容。
四、典型题实战兵法
(一)记叙文阅读
●记叙文阅读中语言的表达作用题(总的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考虑,
根据实际灵活应变) ★三种类型:加点词的表达作用,划线句的表
达作用,段落的作用
1、 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基本题型:下列句中加点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题思路和方式(应从内容上多加考虑);??的词写出了??(结合
本词特点,概括内容)。表现了??(注意联系中心,写作目的和思
想感情)
2、划线句的表达作用
基本题型:文中??句子(关于?的描写)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题思路和方式(结构上的作用明显就写,不明显不要强求):写
出了??(内容的精准概括)。表现了??(注意联系中心,写作目的
和思想感情)[内容方面];为(与)上(下)文的??作铺垫(作对
比),或承上启下(引出下文)等[结构方面]。
3、段落的作用
基本题型:文章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题思路和方式(内容和结构的作用两者必写):写出了??(内容
的精准概括),表现了??(注意联系中心,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
[内容方面],结构上的作用根据段落所在的位置来灵活确定。
●记叙文阅读中写作手法的表达作用题
?语句或段落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开头:总起全文、引起下文、埋下伏笔(作铺垫)、点题等(附加:
激发兴趣,设置悬念) 中间: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
结尾: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点明中心,深化中
心、升华中心等 ●记叙文阅读中的评议赏析题
基本题型: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
l、渲染??的气氛
2、烘托人物??的形象(或人物??的心情、感情);
3、为下文??作铺垫(埋下伏笔)
4、推动情节发展
●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
l、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2、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
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二)说明文阅读
●下定义:
构架打好运用判断:x是??的x,中间填上必要的特征。
●说明文中段落的作用
要素:内容+结构
●明方方法及其作用分析的常用答题格式:
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列图表、引
资料
本句用了??的说明方法,(准确、清晰、具体、生动形象、直观、有
理有据)地说明了????
(说明对象的特点或某个事理)。
●说明文中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
● 判别对错
要素:判断十引用材料+分析一致性
(三)古诗鉴赏题
l、鉴赏主题常考类型
■ 思乡思国、感时伤怀、建功报国、热爱自然等。
2、概括景物特点(意境或画面氛围特点)常用词语
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索凄凉等。
3、诗歌的语言特点常用词:淡而有味、清新质朴、简洁明快、含蓄
深沉、绚丽多彩、平中见奇。
4、常见题型
(1)意境型考题: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诗中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怎样”=具体描绘诗中画面+总氛围特点的高度概括 ........
(2)主题型考题: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主题,哲理等)
(3)语言鉴赏型考题:“——”词用得十分精妙,请分析其妙处。
请赏析诗中三四句的妙处。
答题思路:参照散文中的语言表达作用题答法。
(4)手法运用型考题:这首诗运用了衬托(对比等)手法,请分析其作
用。
答题思路:诗中?处中?与?进行了对比(用?来衬托?),(举出运用该
种写作手法 的例子),写出了—────—(内容的精准概括),表现了
——————(注意联系中心, 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
5、常见意象
(1)杨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折柳:是汉代借别的风
俗。表达依依惜别 的深情,后多用它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柳
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 岸、晓风残月”等。
(2)酒:离别与祝福“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月亮:思乡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流水: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5)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如唐代李
商隐《乐游原》:“夕
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6)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7)红豆:相思。如王维《相思》诗:“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8)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
(9)菊:隐逸 高洁 脱俗
(10)(孤)雁:孤独 思乡 思亲 音信 消息 鸿雁:书信——对亲人的思
念。
(11)春风:旷达欢愉希望 东风:春天美好
(12)西风:落寞 惆帐 衰败 游于恩归。 狂风:作乱 摧毁旧世界的力

(13)落花:“落花”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借春、伤时的惆
怅和对于死亡的焦虑、忧伤。诗人由花落而感叹人生的无常。
(14)丁香、芭蕉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15)竹:常寄托主人公一种清高脱俗的情怀。
(四)其他注意点
●一句话概括的新题型,注意时间、地点、人物、时间这些必要因素,
简单点讲就是用一句话讲清楚一件事,注意字数就行。
●限字题的解答:
1、根据题目要求作完全准确的表述(此时不要过多地考虑字数的多
少);
2、对照字数要求进行简缩:①去除无关紧要的修饰语,②多音节词
改为单音节词,③用简称(尤其是地名)。
3、将符合题意和字数要求的句子连起来读一遍,看是否有语病,如
有,必须修改。要做到句子简明、完整、通顺、明确。
●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