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兰天风谈立论文档

合集下载

天涯论坛良风有幸《我的期货经历》精编版

天涯论坛良风有幸《我的期货经历》精编版

天涯论坛良风有幸《我的期货经历》精编版最近很感谢他山版主给我们转载了天涯论坛的良风有幸写的《我的期货经历》,我爱不释手,自己下载、加标题、打印成册,细心阅读,感触颇深,认为此文很有可读性,把投资人一些不明白的根本性的问题都讲明了,也有很大的可操作性。

在此,再次感谢他山版主和良风有幸,给我们带来这篇好文章。

现在,我编辑了一个精编版,加上了小标题,归纳总结了一下,供大家探讨、交流。

《我的期货经历》精编版天涯论坛.良风有幸2012.11黑与白摘一、趋势的力量趋势一旦形成,不会简简单单的说反转就反转,并且任何突发情况(比如什么高盛被调查事件,浙江大地大户操纵,小鬼子闹地震,国家突然性的抛储,央行突然上调保证金,突然性加息,以及最近的老美被标准普尔降级等)都不能立刻改变趋势。

当市场把这个消息消化干净后,它仍旧会回到原来的道路上。

我坚信,趋势无敌,我只相信趋势,不再相信网上那些满嘴跑火车,总说些耸人听闻言论的砖家。

轮胎特保案,影响很深远,将严重阻碍中国轮胎对美出口。

与橡胶之间的联系,可想而知。

当时,几乎所有的期评,那些大师,都说橡胶会展开一次深度回调。

但你们知道橡胶的反应是什么吗?二个跌停,一个低开,然后就好像完全没轮胎特保案这回事,继续按原趋势大涨。

不要以为顺势而为是老生常谈,有几个人真正理解这句话,更可笑的很多人每天都在研究,什么背离,超买超卖之类的指标。

妄图找寻一个更加有利的买入卖出价位。

找吧,找到最后就是个死,因为这些指标本身就是逆势的,所以做期货很少有人赚钱,基本上都死在这个过程里。

二、市场的一切动作都是为了玩你、市场陷阱市场的一切动作都是在玩你,市场到处都充满陷阱。

这些陷阱,对于一些人来说,他是致命的,对于另一些人说他们喜欢这样的陷阱。

市场的一切动作就是为了玩你,这就是技术分析。

而且我敢说建立在这句话上的操作方式,是现在任何已知的分析方法所无法比拟的。

例如,但凡很牛x的行情,都是在最疯狂中结束。

南昌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最新版)

南昌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最新版)

分类号: 密级:U D C :南 昌 大 学学位 论Study on Mid-East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Cooperation in Mid-China’s Rising作者姓名培养单位(院、系):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申请学位的学科门类: 学科专业名称: 论文答辩日期:答辩委员会主席:评阅人:年 月 日书脊左右左右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南昌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手写):签字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南昌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南昌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本学位论文。

同时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手写):导师签名(手写):签字日期:年月日签字日期:年月日I摘要II迄今为止,2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使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然而,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差距拉大,地区之间竞争加剧,各地从本地利益出发,结果导致国内统一市场难以真正形成,区域间经济合作难以有效开展。

因此,国家提出要统筹区域发展,“中部崛起”正是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提出,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的。

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现实看,区域之间的联合与合作已成为一种趋势。

战略管理论文(精选五篇)

战略管理论文(精选五篇)

战略管理论文(精选五篇)第一篇:战略管理论文加强企业战略管理,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战略管理水平的高低,关系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直接决定一个企业发展的快慢、好坏和持续性。

企业必须加强自身的战略管理,才能够让企业茁壮成长,走上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战略管理对企业全局的必要性,其次,从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战略全程管理;企业战略管理中要注重给员工充分的空间;企业战略管理要重视以人为本的思想;实现企业战略管理制度的创新;以文化体育阵地为载体,以职工自我教育为核心,树立职工文化建设机制,促进企业战略管理水平等方面就如何加强企业战略管理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企业战略管理核心竞争力当前,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加强企业战略管理正在成为现代企业求生存谋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国际趋势。

企业战略管理是一个企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永恒的主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战略管理水平的高低,关系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直接决定一个企业发展的快慢、好坏和持续性。

企业必须加强自身的战略管理,才能够让企业茁壮成长,走上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1.企业战略管理对企业全局的必要性企业战略管理主要是解决关系到企业未来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

其重要性表现如下:第一,企业战略管理关系到整个企业所从事的各项业务和活动的各项功能和各个领域。

第二,企业战略管理是把企业现今各项业务的生存看作最低目标,它所追求的是如何创造附加值,实现企业可持续性发展。

第三,企业战略管理是用来指导企业的发展思想要不断跟上外界环境间的变化。

总之,如果一个企业战略管理适宜且有效,那么它将从中受益。

而如果一个企业战略管理不当,在战略上出现了严重失误时,它就很可能要承担破产的后果。

企业战略管理具有全局性——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根据企业的总体发展需要规定企业的总体行为;纲领性——规定着企业的目标、重点、措施,是企业经营发展的纲要;长远性——为谋求企业的长远发展,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开拓未来的前景;应变性——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适时加以调整,一般应随企业资源优势的变动而变动。

武大金融相关资料(doc 15页)

武大金融相关资料(doc 15页)

武大金融相关资料(doc 15页)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计划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105经济与管理学院学术型学位:68753847300 020101政治经济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语或241德语③303数学三④817经济学基本理论复试笔试科目:政治经济学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货币银行学②财政学020102经济思想史020103经济史020104西方经济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语或241德语③303数学三④817经济学基本理论复试笔试科目:发展经济学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货币银行学②财政学020105世界经济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语或241德语复试笔试科目:①世界经济理论②国际贸易③303数学三④817经济学基本理论学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政治经济学②计量经济学020106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语或241德语③303数学三④817经济学基本理论复试笔试科目: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政治经济学②发展经济学020201国民经济学01经济统计理论与方法研究02国民经济运行研究03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04宏微观经济理论与应用研究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语或241德语③303数学三④818宏微观经济学复试笔试科目:国民经济管理学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政治经济学②计量经济学020202区域经济学01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02区域营销理论和方法03区域产业经济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语复试笔试科目:区域经济学同等学析与规划04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或241德语③303数学三④818宏微观经济学力加试科目:①政治经济学②计量经济学020203财政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语或241德语③303数学三④818宏微观经济学复试笔试科目:公共部门经济学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税收学②计量经济学020204金融学01货币银行学02国际金融①101思想政治理论复试笔试科目:03国际投资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语或241德语③303数学三④818宏微观经济学金融学综合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政治经济学②计量经济学04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语或241德语③303数学三④818宏微观经济学复试笔试科目:①《Microeconomics》②《Macroeconomics》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宏观经济理论②微观经济理论020205产业经济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语或241德语③303数学三④818宏微观经济学复试笔试科目:产业经济学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政治经济学②计量经济学020206国际贸易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语或241德语③303数学三④818宏微观经复试笔试科目:①国际贸易学②国际贸易实务③国际济学经济学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政治经济学②计量经济学020207劳动经济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语或241德语③303数学三④818宏微观经济学复试笔试科目:劳动经济学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政治经济学②发展经济学020209数量经济学01计量经济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语或241德语③303数学三④818宏微观经济学复试笔试科目:计量经济学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政治经济学②统计学★020220金融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语或241德语③303数学三④818宏微观经济学复试笔试科目:金融工程综合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政治经济学②计量经济学★020221保险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语或241德语③303数学三④818宏微观经济学复试笔试科目:保险学综合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政治经济学②计量经济学★020222房地产经济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语复试笔试科目:房地产经济学同等学或241德语③303数学三④818宏微观经济学力加试科目:①政治经济学②计量经济学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01管理科学02项目管理与投融资03系统安全与优化04知识与创新管理05工业工程与物流管理06房地产与物流管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语或241德语③303数学三④819运筹学与技术经济学复试笔试科目:项目管理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管理学②统计学120201 会计学01财务会计02管理会计①101思想政治理论复试笔试科目:03审计04财务管理05电算化会计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语或241德语③303数学三④820工商管理基本理论①会计学原理②审计学③财务管理原理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企业管理概论②微观经济学120202企业管理01企业战略管理02国际企业管理03创业管理04生产与运营管理05物流管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语或241德语复试笔试科目:①战略管理②组织行为学③303数学三④820工商管理基本理论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企业管理概论②微观经济学120203旅游管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语或241德语③303数学三④820工商管理基本理论复试笔试科目:①旅游概论②旅游经济学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企业管理概论②微观经济学120204技术经济及管理01管理决策与智能信息处理02数据、模型、决策分析03投融资与项目管理04信息技术与管理变革05供应链物流管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语或241德语③303数学三④820工商管理基本理论复试笔试科目:信息系统与算法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企业管理概论②微观经济学★120220市场营销管理01营销战略02组织市场营销03消费者市场营销04新技术背景下的营销创新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语复试笔试科目:①市场营销学②消费05服务营销或241德语③303数学三④820工商管理基本理论者行为学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企业管理概论②微观经济学★120221人力资源管理01战略人力资源管理02知识员工管理03女性职业生涯管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语或241德语③303数学三④820工商管理基本理论复试笔试科目:①组织行为学②人力资源管理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企业管理概论②微观经济学★120222物流管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语或241德语③303数学三④820工商管理基本理论复试笔试科目:物流管理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企业管理概论②微观经济学全日制专业学位550 025100金融硕士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复试笔试科目:经济学③303数学三④431金融学综合综合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货币金融学②计量经济学025300税务硕士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3数学三④433税务专业基础复试笔试科目:税收理论与实务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外国税制②税务稽查025400国际商务硕士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3数学三④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复试笔试科目:①国际商务经济学基础②国际商务导论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国际商务概论与实务②中国对外贸易概论025500保险硕士①101思想政治复试笔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3数学三④435保险专业基础试科目:保险理论与实践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西方经济学②保险学025600资产评估硕士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3数学三④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复试笔试科目:会计学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宏观经济学②财务管理085239项目管理(6875512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3数学三④821工程经济学复试笔试科目:①英语听力、口语②项目管理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管理学②统计学085240物流工程(68752627)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3数学三复试笔试科目:①英语听力、口④822物流管理语②管理学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管理经济学②统计学125100工商管理硕士(68754991)②204英语二③3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复试笔试科目:①英语听力、口语②政治理论③职业能力测试125300会计硕士(6875212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④443会计学复试笔试科目:英语听力、口语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管理经济学②统计学125400旅游管理硕士②204英语二③3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复试笔试科目:旅游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旅游服务管理②旅游环境建设125600工程管理硕士②204英语二③3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复试笔试科目:工程经济与管理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工程造价管理②经济法招生]2011年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复试参考书目7914复试笔试参考书目政治经济学专业参考书目:张秀生、曾国安:《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

软考高项论文 - 论风险管理(V3.0)

软考高项论文 - 论风险管理(V3.0)

2023年上半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论文真题范文论信息系统项目的风险管理【摘要】本文以我主持的某省通信公司新业务信息管理系统(SIMS)系统集成与软件开发项目为实例,探讨了该项目的风险管理。

通过该项目的实践,我认为要成功管理好一个信息系统项目,搞清规划风险管理、识别风险、实施定性风险分析、实施定量风险分析、规划风险应对、实施风险应对、监督风险7个过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很有必要;另外,科学灵活地运用项目风险管理过程及其输入、输出、工具与技术,对达成良好的项目实际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

该项目为用户提供了面向合作伙伴的统一服务门户及面向业务人员的管理支撑工具,涉及资料查询、审批管理、信用积分、考核管理等十余项主要业务功能。

在该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本人担任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负责项目的全面管理。

该系统已于2024年底成功上线并顺利通过竣工验收,项目实施至今系统运行状态良好,得到了用户的高度评价。

本文以项目实例探讨风险管理对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重要性,通过风险管理提高项目质量降低项目成本,从而最终实现项目目标。

【正文】新业务信息管理系统(SIMS)由中国XX通信集团总公司发起,是XX通信公司数据业务合作管理领域的重要支撑系统,是面向各类合作伙伴的统一合作管理门户,是面向各级业务人员合作管理的支撑工具,是各相关平台的调度中心和信息枢纽。

2024年初本人所在公司通过公开招标方式,中标该项目系统集成与软件开发合同,本项目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合同金额495万元,工期12个月。

公司以项目型组织结构组建项目团队进驻客户现场,本人担任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负责项目的全面管理。

该系统包括前置机8台、展现服务器2台、应用服务器2台、数据库服务器2台、存储2台;采用SOA面向服务的架构,基于麒麟操作系统,通过JavaEE基于龙芯中科JDK开发,应用服务器(中间件)采用普元信息,使用国产达梦数据库软件,东方通提供页面展示,最后由宝兰德WebServer通过四层交换机完成反向代理。

《智库理论与实践》2021—2023_年优秀论文

《智库理论与实践》2021—2023_年优秀论文

166
第9卷 第2期 2024年4月
《智库理论与实践》2021—2023年优秀论文
《智库理论与实践》评选2021—2023年在本刊发表的优秀论文。

以中国知网检索到的2021年—2023年高被引和高下载论文为基础,每年分别选取十余篇论文,由编辑部汇总编委推荐意见评选出优秀论文7篇,以发表刊期为序(见表1)。

2021年发表论文已获得“《智库理论与实践》2019—2021年优秀论文”的不重复评选。

优秀论文的第一作者将获得由《智库理论与实践》编辑部颁发的优秀论文证书,并赠送2024年期刊纸质版1 套。

表1 《智库理论与实践》2021-2023 年优秀论文
序号论文标题
作者
发表刊期1高端交流平台建设需要创新学术交流模式初景利
2021年第1期2新型智库信息能力要素与建设路径
彭洲红; 陈霏; 李刚2021年第3期3
如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库报告?——《“美国第
一”?!美国抗疫真相》报告的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王文
2021年第5期
4
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典型特征、治理问题与对策建议李倩倩; 王红兵; 刘怡君; 马宁2022年第2期
5政策过程理论框架下国际知名智库参与全球治理的机制研究——以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为例
魏丽
2022年第3期
6
绿色发展理念支撑的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
王曰芬; 徐天傲; 岑咏华2023年第4期
7“一带一路”建设十周年:意义、成就与优化
金鑫
2023年第5期
《智库理论与实践》编辑部
2024年4月。

论文2_免费下载

论文2_免费下载

论文2_免费下载短期货市场的风险管理研究随着国内期货市场发展的不断深入,各种投机和套利活动也越来越普遍。

期货投资行为可能会产生极大的投资风险,因此,对短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以避免损失和获取利益变得尤为重要。

风险管理是将企业所承担风险范围内的风险降至最低的过程,它是涉及企业风险控制、应急处理、安全防范等行为的总称。

在期货市场的风险管理领域,包括投资者的风险自我审视、金融机构的资金管理、经纪券商的业务操作规范、交易结算处理等内容。

其目的是通过有效安全的风险管理,降低投资者投资风险损失,达到投资人保护和利益最大化的效果。

有效的短期货市场风险管理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要求:1、切实建立和完善市场风险控制制度。

有效地控制市场风险,不仅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而且要想办法把风险参数把控到范围之内,同时要有完整的风险监测和风险处理机制,必要时可以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投资风险和损失。

2、积极建立安全防护机制。

安全防护机制包括组织、人员、技术、技术工具等,这些机制建立以后就能起到及时发现、抑制期货市场突发性、快速性、大量行动的效果,有助于保护投资者及期货交易市场的合法权益。

3、完善市场合规机制。

完善市场合规机制,依靠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和权力与责任的分离,综合全面把握期货投资风险,使风险的管理更有清晰的框架,有助于投资人行为的规范,从而达到更好的风险管理目的。

短期货市场的风险管理是最为重要的,它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控制风险和确保利益,有效地保护投资者的归属权及权益,有助于保持市场稳定,稳定发展。

因此,期货公司和金融机构积极地开展短期货市场的风险管理,以减少投资风险,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可以起到极大的社会效益。

A_Study_on_the_Development_Path_of_Visual_Communic

A_Study_on_the_Development_Path_of_Visual_Communic

Research on Literary and Art Development2022, VOL. 3, NO. 4, 48-51DOI: 10.47297/wsprolaadWSP2634-786509.20220304A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Liberal ArtsXing Ding, Xue Yu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Bengbu, Anhui, P.R.China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new liberal arts is an inevitable trend of highereducation, and the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major has its own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majorshould also come out of a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path in thebackground of new liberal arts. In this contex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development status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majors and puts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visualcommunication design majors' characteristics, hoping to improve thequality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majors' talent training, meet theneeds of modern education and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development of the majors.KEYWORDSNew Liberal Arts;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Talent Training1 Background of New Liberal Arts ConstructionThe construction of new liberal arts refers to the comprehensive reflection on the traditional development mod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era, and attempts to find a new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path for itself in the new era.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liberal arts does not mean the negation of all the research results and knowledge system of traditional liberal arts, but the breakthrough of the traditional thinking mode of liberal arts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achievements, and the promotion of multidisciplinary intersection and deep integration by the main way of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intersection and integration, and synergy and sharing, so as to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 traditional liberal arts to cope with the new situation and new problems arising in the new era.[1]Wu Yan, director of the Depart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pointed out that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liberal arts, it is necessary to grasp the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in the new era, cultivate a new culture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hinese style and Chinese style in the new era, train philosophical and social scientists in the new era, promote the cross-fertilization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with the new round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and industrial changes, and form a Chinese school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2]Research on Literary and Art Development49 2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Liberal Arts(1) Unclear 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sThe new liberal arts is based on the existing traditional liberal arts, reorganizing and designing the content of disciplines to form an intersectional education mode, with the goal of expanding students' knowledge and thinking patterns and creating a platform for students to learn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The training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professionals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liberal arts needs to realize the cross-application and in-depth integration of professional contents of multiple discipline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market environment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encourage students to actively think and create, better adapt to the market environment, cultivate more professional and excellent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professionals,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ability of students.[3]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training of talents in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most of them have the problem of insufficient clarity of target orientation. Especially in the environment of digitalization and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the requirements for professional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are higher.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liberal arts, the teaching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majors needs to integrate with other disciplines and build a professional mode of multi-level, dynamic and interactive design.[4]In lin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 programs, clear educational content and goals are urgently need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majors.(2) Theoretical learning over practical researchThe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major has certain professionalism and practicality, and has high requirements for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and design level.[5]However,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teaching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most of them have the problem of more theoretical study than practical research. For example,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he practical link is weak, the practice path is single, and there are deviations from the needs of society.(3)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s not deep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can create more practical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which can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professionalism,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practical ability, and currently many schools have carried out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ctivities. However,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that the cooperation is not deep enough. For example, the lack of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by students in the internship process and the lack of stimulation of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reflect the inadequacy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so a more in-depth cooperation model has to be developed.3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Path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Liberal Arts(1) Clarify the training objectives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in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in the context of new liberal artsXing Ding and Xue Yu 50requires appropriate innovation based on the content of education. Teaching should be eff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based on the direction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employment needs of enterprises, expanding the integration of multiple fields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majors, and building a more scientific and efficient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The school can refine the professional settings and curriculum arrangement one by one, develop the 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s that combine teaching and innovative practice, break the barriers between majors, and the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majors.(2) Adjustment of training planThe talent cultivation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majors should lead the direction and respond to the needs and concerns of the society, while facing the future and responding to the challenges, establishing cultural confidence and focusing on the preservation and inheritance of culture at the new development node. Therefore, the new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should take moral shaping as the core, ability development as the grasp, and knowledge transfer as the carrier, and fully explore and practice in new directions, new modes, new courses, and new theories.(3)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and mutual assistanceThe new liberal arts background of industry development is faster, and as the new crown pneumonia epidemic gradually recedes, various industries are recovering rapidly, and there are more relevant development policies, which is an important opportun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In the training of talents in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the value of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can be given full play, and with the help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ode can be helped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ability of students, thus cultivating more talents who meet the needs of the times and market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also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profession.1) Base mode of knowledge platform sharingSchools and enterprises can work together to build a knowledge platform sharing base education model to achieve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learning and research. For example, "Internet +" technology can be applied to build a digital and interactive multimedia teaching resource sharing platform to expand the breadth and dimens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We can make full use of local enterprises' technical support and software advantageous resources to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project results, enrich the channels for students and enterprises to obtain resources, enable students' ideas to be put into practice, and build a service-oriented cycle model for sharing design results.2) Industry-oriented studio modelThe cultivation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talents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liberal arts can also be built in the form of a studio. The studio system model should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lexibility, openness and creativity. The special person in charge of the studio should be the teacher in charge of the class, break up and reorganize the original discipline system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majors, and employ relevant professional experts and technical talents as special tutors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students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cultivating talentsResearch on Literary and Art Development51in the new liberal arts.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interests are allowed to set up cooperative groups to encourage professional analysis, market research and practical operations. With real design practice projects in the industry, students' design ability is enhanced to realize the training of innovative and composite talents in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4 Conclusion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in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liberal arts needs to closely integrate th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of the times,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rends and the needs of industrial talents, constantly innovate the concept and method of education,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hinking and the formation of creative consciousness in learning. Teachers need to integrate the needs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the new liberal arts background into the specific teaching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ability of students,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FundingThis paper is supported by the following fund projects: 2020 New liberal arts, new medical research and reform practice projects(subject No.2020wyxm018); 2020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ojects(subject No.2020jyxm1961).About the AuthorXing Ding, PhD candidate, lecturer, research direction: visual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visual design;Xue Yu, master candidate, associate professor, research direction: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teaching.References[1] Duan Yu, Cui Yanqiang The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and practical direction of new liberal arts construction [J].Journal of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20,52 (02): 149-156.[2] Wu Yan New Engineering: The Future of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s Strategic Thinking on the Future of HigherEducation[3] Wang Yu, Li Jinze.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Major in the Era of "Internet +"[J]. Industrial Design, 2021 (1): 36-37.[4] Li Wenjing.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mode of "Integration" in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J].Daguan,2021 (3): 39-40.[5] Li Mingjia.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University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Professionals under thebackground of new media [J].Computer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2021,17 (3): 153-154,16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武大兰天风谈立论文档SPEECH DRAFT武大兰天风谈立论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演讲又叫讲演或演说,是指在公众场合,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

魅力演讲可以让演说者能够更好的抓住核心,把握本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把演讲的效果,发挥到极致,充分展现演讲魅力,释放能量,从而产生最大影响力!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1、立论出师未捷身先死,卷土重来未可知。

这是写我的辩论生涯。

泪眼问花花不语,扬天大笑出门去。

这是写我的武大生活。

晚上到教务系统去查看重修成绩,老师终于把我的分数给登上去,这就意味着毕业的尘埃终于落定,我就这样灰头土脸地离开,挥挥手作别湖七的蚊子。

显然,我没有什么遗憾的感觉,也说不上是如释重负,这四年对我来说,纯粹就是要让我荒废迷茫地度过,无知到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活着,更别说什么活着的意义在于何处。

上帝保佑,我还有些可以回忆的事情,虽然可以拿出来说说的也只有辩论而已。

我的伟大和失败,关于战绩和人品,众多是非我已经快讲成祥林嫂的境界,但是好歹自己也经历过这么多,怎么说也已经是骨灰盒的境界,不搞个回忆录还真对不起这几年的哼呵哈兮。

于是乎我决定开始讲故事,主要讲别人的,不排除讲自己的可能,如果有任何人名输入的错误,或者细节方面的偏差,敬请各位指正。

关键词:立论辩论始于概念和逻辑,以某种理论为背景,具体展开成几个方向,对本方的立场进行基本的说明,这就是一篇立论稿的构成元素。

立论在辩论中的地位并不起眼,信管院的杨帆学长甚至说过:“老子没有立论,一样能打赢比赛!”虽然这未必不是句戏言,但是回想辩论发展的历史,无论是在古希腊还是在中国的战国时期,辩论就如同马拉松战役,从哲学的本原问题再到现实社会的应用,没有哪个问题不是要讨论个天长地久的。

如今要把一个问题的讨论浓缩成一场辩论赛,道理就必须讲得简单,事例就必须选得经典。

不少人都认为,前者容易而后者难,其实想要把道理给讲得通俗易懂,是非常考验思维和语言能力的,而事例的选取是否经典受辩题本身所决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所以在这里我还是坚持这个观点,就是辩论的胜负首先还是受双方的立论水平所决定,更高层次的立论完全可以使本方立于不败之地,具体可以通过下面的战报来体现。

一方面,由于辩论赛的时间太短,能应用的理论不可能太深,在目前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基础之上,双方基本上都能把握住对方的理论层次;另一方面,在赛制不断改革的趋势中,论的部分愈来愈少,辩的部分越来越重,比赛致胜的关键也开始偏向于操作,而非理论,立论的地位也就进一步下降。

现在基本上大家拿到题目后,恨不得都是先找事例编成战场,再根据战场的需要来编写立论,论点也总是从理论现实价值或者字面逻辑价值等等套路出发,往往听起来也总是让人无心琢磨,三分钟的时间基本上就这样过去。

整个社会已经被快餐文化所笼罩,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于文化生活的节奏要求也随之加快。

看辩论赛的时候盼望双方一开始就火并,一直打到最后就是好比赛,希望新加坡赛制快点死,赶紧起用西方的奥瑞冈赛制。

同样,在立论三分钟的时候,大家往往都很关注反方一辩开始时候的反驳,越一针见血越好,最好就着这个破绽展开立论,处处能与对方相反又刚好能克制对方。

这样的立论当然很顶级,但是对辩手的素质以及赛前的准备都有很高的要求。

以下带来的这个战报,让我们共同来欣赏。

时间:xx年对阵:法院vs文院题目:网络通信可以/不可以取代传统书信这场比赛是当年金秋第二轮的焦点战役,赛制采用的是当年全辩的赛制,除去自由辩论外全部是陈词,所谓的反驳再反驳也不过只是个称谓而已。

法院的领军人物是曾诚学姐,她应该是当年金秋中最强的人物,作战和反应只能用无敌来形容,还有肖涵和赵菲这样的希望之星辅助,阵势上应该说具有很大的赢面。

文院这边的主将由队长贾子年师兄担当,自称当教练比当队员更适合的陈杰负责掩护,收尾的工作则由皇牌四辩贺捷完成。

立论环节中,法院依照常规打法出牌,将释义重点放在“可以”上,指出“可以”代表的是能力的许可,列出网络通信的种种便利优势,再由“可以”引申到“不可以”,大概的方式就是“不可以”=“不”+“可以”——法院认为,文院将会重点论述传统书信所蕴涵着独特的文化感和亲情感,而这些是不能通过网络通信的功能来实现的。

事实上,文院也确实是这样做的,但是文院的突破口却并没有放在这个上面——可以说文院是出奇制胜,也可以说法院是自乱阵局,但这也正体现出,一篇出色的立论对于战局的影响将是多么关键。

文院究竟是怎么做的呢?贾子年师兄在他的开篇陈词中掷地有声:“当我们说一个人不可以随地吐痰的时候,难道我们是说这个人没有能力随地吐痰吗?显然不是,我们是说他不应该随地涂炭,我们在道德上不希望他这样做。

今天我们说网络通信不可以取代传统书信,是说传统书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特色,不应该被现代化的大潮所淹没……”当他把话讲到这里的时候,两边立论的层次高下立判而出:法院讲的是工具,文院讲的是文化;法院讲的是行为能力,文院讲的是道德推崇。

随后的过程没有太出乎意料,法院完全没有准备过在文化层次上作战,在自己的立论层面上作战又完全被对方克死,剩下的环节中只有曾诚学姐倚靠经验和言辞在苦撑局面,剩下三个人完全就在不着边际,四辩做总结陈词的时候,连法院的观众都在嘘他。

文院这边的情况有多好,法院的情况就有多狼狈,下面这个时刻是全场的最精彩时刻:赵菲:倘若不是网络通信,《第一次亲密接触》这样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又怎么会发生呢?贾子年师兄:是啊,可是为什么轻舞飞扬在临终之前,交给痞子蔡的是一封带有她泪痕的亲笔信,而不是一封电子邮件呢?当时的掌声是要多热烈有多热烈……或许各位会觉得,这个立论思维,现在大家基本上都会用,可这就如同把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任何事情总是第一次的实现最为关键。

在当时,立论的主要思路还是从逻辑和理论上做文章,而文院则是从价值层面上展开,如今大家都很清楚,价值层面确实是很高,但也很虚,所以只能在开头结尾的时候用来忽悠,实战之中则很难运用。

文院在这场比赛中的成功,很值得借鉴和学习。

最后的结局出乎意外,法院获得比赛胜利。

当主席宣布比赛结果的时候,连法院的观众都不能置信,愣是几秒钟内都没人鼓掌。

最后鼓掌也只是几秒钟,声音也很微弱,所以回想起这场比赛时我总说:输赢的比赛常有,而能赢得对方观众之心的比赛罕有。

今日人物:贺捷xx年的夏天,人文学院忽然分家成三院一系(文学,哲学,历史及艺术学系)措手不及的文院在当年金秋的比赛中,首轮即遭淘汰。

随后文院的成绩开始稳步回升,xx年第二轮,xx年八强,去年则是半决赛,按这个规律发展下去,今年文院应该能够杀到决赛。

应该说人文系统在辩论方面,确实有些先天的优势,然而在中国这个大环境之下,人文科学的吸引力持续下降,导致人文系统能吸引到的人才日渐稀少。

目前的文院辩论队,04级只有胡顺江还在坚持留守,05级更是完全缺失,很多时候都还得靠03级的骨灰们来支撑,这一尴尬局面看似偶然,实则还是现实局面中的必然结果。

我始终是个英雄史观的拥护者,任何队伍想要从低谷中走出来,必定会有领袖级的人物出现,才能扭转整体的局势。

从这方面来看,文院的关键先生,就是贺捷,他个人绝对是个悲剧英雄,四年下来始终没能迈进人文馆的大门,实现他主场作战的愿望。

这家伙始终不太愿意去实践现行的比赛胜负因素,总是靠着他无敌的煽情能力去斩将夺关,往往就被对方的整体压上给吞没掉。

三年金秋下来,文院分别止步于法院、信管和政管,都是以整体作战闻名的队伍,贺捷往往能拿下最佳辩手,但就是离胜利都只是一步之遥。

最后这一场与政管的比赛,他更是惨到连最佳辩手都没拿到,尽管他还是赢得全场观众之心,尽管他还是唯一能被称作皇牌的四辩,然而在人声鼎沸的赛场中央,能够很清晰地看出来,他眼中的无奈和疲惫感,英雄迟暮的意境,大概也不过如此吧。

与其说他一直和运气在对抗,倒不如说他是在和现行的辩论体系在对抗。

在拿到辩题的时候,贺捷总是会去图书馆借几本相关的书,从理论的源头上慢慢研究慢慢消化,几乎没有人能像他这样有耐心,所以也几乎没有人像他这样,常常能提出新的观点和理论,这也正是他的四辩稿总能够如此动人的原因所在——这里讲的是他能够以理服人,而他之所以能够以情动人,是建立在他天马行空的思维,和对辩论深切真挚的热爱这两个基础之上的。

然而也正是他这种不受拘束的思维特性,使得他在提出某些观点的时候,很少去考虑这种观点的操作前景如何,这就需要有操作能力强悍的人物来辅助他。

很遗憾,文院始终没出现过这样类型的辩手,直接导致场上的四个人都比较游离,缺乏凝聚力和专注的攻击力,之所以会出现这个问题,与贺捷自身的性格特征也是有关系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辈分关系,所以贺捷不好指挥贾子年师兄;因为辈分相同,所以贺捷指挥不动陈杰;04级对贺捷的感情,大概是尊敬多于亲近,这样的合作就多半有些亦步亦趋的感觉,05级在这方面的感觉可能就更强些。

xx年金秋的时候,早期是胡顺江带着三个05级的辩手上阵,他自己作为理论和操作的核心,可以很自然地指挥全队进行作战——而且胡顺江的性格很容易近人,这样的合作关系是可以用“亲密无间”来形容的。

而在贺捷回归阵中的半决赛,情况又回到原先的马首是瞻,偏偏贺捷太长时间没打比赛,全场几乎都是处于热身状态,剩下三个人自然就跟着脱节。

好不容易比赛结束进入观众提问环节,贺捷的热身活动也终于准备完毕,于是开始发飚,可惜为时已晚,而这也为我们提出另外的思考:骨灰级辩手应该和后辈辩手保持怎样的关系?骨灰级辩手在关键比赛时是否应该回归阵中?在以后的文章中,我们将会就这些问题展开更深入的探讨。

我认为对贺捷最好的评价就是:贺捷是个四辩。

有些四辩在总结陈词之前,就能彻底打倒对手,比如刘宇凡,比如罗啸冬;有的四辩在前面能够一直保持隐忍,非要等到最后时刻再来个一击致命,比如贺捷,比如徐卓阳。

应该说贺捷是个出色的挑战者和探索者,不论是在四辩位上、金秋之中还是辩论本身,这个名字都是应该被铭记下来的,如果说贾子年师兄是个浪子,陈杰是个游子,胡顺江是个痞子,我想,还是用“赤子之心”来形容贺捷,才算是恰当吧。

今日盘点:文院文院的特点,有如我们对中国文人的一贯看法,就是场上的四个人都很有思维,但往往不能聚到一起去。

我们总说到“思辩”这个词,文院在“思”这个方面的能力毋庸置疑,但是往往就是考虑得太复杂太奇妙,反而不太好在“辩”上面表现出来。

从xx 年金秋开始,无论是贾子年师兄,还是贺捷和陈杰,给人的感觉都是时灵时不灵,原因就在于思维往往受题目和个人状态所限,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在这方面,胡顺江无疑是个优秀的革新家,他应该可以获得xx年进步最快辩手奖,这在校队的训练和金秋的比赛中都有所体现,但更重要的是他使文院也逐渐开始接受操作的理念,包括更加精密的起承转合流程,对语言的修饰以及自由辩论中的设计,同时也能维持原先在思维方面的特点和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