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状态法定义

合集下载

第二章结构按极限状态法设计计算的原则

第二章结构按极限状态法设计计算的原则

第二章结构按极限状态法设计计算的原则随着建筑结构的不断发展,为了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设计计算也越发重要。

借助极限状态法进行结构设计计算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极限状态法是一种截然不同于传统弹性设计的方法,它主要关注结构在达到极限承载能力的情况下的行为。

结构按极限状态法设计计算的原则是建立在一些基本假设和设计要求的基础上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原则。

1.安全性原则:极限状态法设计的首要原则是确保结构在使用寿命内具有足够的安全性。

安全性可以通过控制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来实现。

具体来说,设计计算应确保结构在达到极限荷载时能够满足规定的安全系数,例如承载力与荷载的比值大于1.52.效率原则:设计计算应该尽可能地高效。

这意味着设计应该在达到结构的最小重量和最小材料用量的同时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设计计算应优化结构的几何形状和材料配置。

3.统一性原则:设计计算应具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计算方法和结果的一致性。

这有助于提高设计计算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在设计计算中,应使用国家或地区制定的相关设计规范和标准。

4.精确性原则:设计计算应尽可能精确地预测结构的行为。

这需要考虑到结构的非线性特性、荷载的不确定性和材料的变异性等因素。

通过使用合适的分析模型和计算方法,可以提高设计计算的精确性。

5.可靠性原则:设计计算应具有适当的可靠性,即当计算结果被用于实际工程时,能够有效地保证结构的安全性。

为了实现这一点,设计计算应基于经验数据和合理的假设,同时考虑到结构的可靠度要求。

6.经济性原则:设计计算应尽可能经济。

这意味着设计计算应在满足结构安全性和性能要求的基础上,尽量减少结构的成本。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设计计算应优化结构的构型、材料和施工方法等方面。

7.实用性原则:设计计算应具有实用性,即设计计算的方法和结果应对实际工程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设计计算应提供实际可行的解决方案,并确保设计计算的结果易于理解和使用。

容许应力法和极限状态法

容许应力法和极限状态法

、极限状态设计法limit state design method当以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则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按此状态进行设计的方法称极限状态设计法。

它是针对破坏强度设计法的缺点而改进的工程结构设计法。

分为半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和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

半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将工程结构的极限状态分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变形极限状态和裂缝极限状态三类(也可将后两者归并为一类),并以荷载系数、材料强度系数和工作条件系数代替单一的安全系数。

对荷载或荷载效应和材料强度的标准值分别以数理统计方法取值,但不考虑荷载效应和材料抗力的联合概率分布和结构的失效概率。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将工程结构的极限状态分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两大类。

按照各种结构的特点和使用要求,给出极限状态方程和具体的限值,作为结构设计的依据。

用结构的失效概率或可靠指标度量结构可靠度,在结构极限状态方程和结构可靠度之间以概率理论建立关系。

这种设计方法即为基于概率的极限状态设计法,简称为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

其设计式是用荷载或荷载效应、材料性能和几何参数的标准值附以各种分项系数,再加上结构重要性系数来表达。

对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采用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和偶然组合进行设计,对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按荷载的短期效应组合和长期效应组合进行设计。

2、许应力设计法allowable stress design method以结构构件的计算应力σ不大于有关规范所给定的材料容许应力[σ]的原则来进行设计的方法。

一般的设计表达式为σ≤[σ]结构构件的计算应力σ按荷载标准值以线性弹性理论计算;容许应力[σ]由规定的材料弹性极限(或极限强度、流限)除以大于1的单一安全系数而得。

容许应力设计法以线性弹性理论为基础,以构件危险截面的某一点或某一局部的计算应力小于或等于材料的容许应力为准则。

在应力分布不均匀的情况下,如受弯构件、受扭构件或静不定结构,用这种设计方法比较保守。

对工程结构稳定性的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

对工程结构稳定性的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

对工程结构稳定性的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加速推进,工程结构的稳定性问题日益突显。

为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工程结构的稳定性进行可靠性评估十分必要。

本文将探讨工程结构稳定性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并提出相应的研究方法。

## 一、背景介绍工程结构的稳定性是指在外力作用下,结构的抗倒塌能力、抗变形能力和抗损伤能力。

而工程结构的可靠性评估则是指对结构在整个服务寿命内履行其功能的能力进行评估。

在实际应用中,工程结构的可靠性评估对于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寿命的延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二、可靠性评估方法### 2.1 概率法概率法是一种常用的、基于统计理论的工程结构可靠性评估方法。

其核心思想是基于结构受力和结构材料强度的概率分布,通过统计数据计算结构的可靠度指标。

概率法在工程实践中具有可行性和可靠性较高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结构的可靠性评估中。

### 2.2 极限状态法极限状态法是一种基于工程结构的受力与抗力之间的比较进行可靠性评估的方法。

它通过建立结构的性能极限状态函数,将结构的抗力和受力状态用极限状态方程表示,进而计算系统的可靠性指标。

极限状态法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结构在不同外部累积载荷下是否处于崩塌或失效状态。

### 2.3 基于模型的评估方法基于模型的评估方法是一种将传统的可靠性评估方法与建筑信息模型(BIM)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BIM技术,结合结构的几何形态、材料特性和载荷情况,建立三维数字化的工程结构模型,并基于模型进行可靠性评估。

这种方法能够提供更为准确的结构参数和受力情况,增强了评估结果的可靠性。

## 三、研究方法### 3.1 数据收集在进行工程结构可靠性评估的研究中,准确的数据收集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者需要收集结构的几何参数、材料参数、载荷参数等相关数据,建立完整的结构信息数据库。

### 3.2 模型建立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研究者可以利用数学方法建立工程结构的数学模型。

容许应力法和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

容许应力法和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

容许应力法和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在钢结构设计中的应用中铁五局集团公司经营开发部肖炳忠内容提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容许应力法、破坏阶段法、极限状态法、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四个结构设计理论,并且列出了我们经常用的容许应力法和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实用表达式和参数选用,通过对上述两种方法参数的比较,总结出我们在工程施工中临时结构设计的实用办法和注意事项,以期望提高广大现场施工技术人员的设计水平的目的。

1、前言我们在钢结构设计中经常用到容许应力法和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有些没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在设计计算中经常将二者混淆,因此有必要将两种设计计算方法进行介绍和比较,供广大技术人员参考。

2、四种结构设计理论简述2.1、容许应力法容许应力法将材料视为理想弹性体,用线弹性理论方法,算出结构在标准荷载下的应力,要求任一点的应力,不超过材料的容许应力。

材料的容许应力,是由材料的屈服强度,或极限强度除以安全系数而得。

容许应力法的特点是:简洁实用,K值逐步减小;对具有塑性性质的材料,无法考虑其塑性阶段继续承载的能力,设计偏于保守;用K使构件强度有一定的安全储备,但K的取值是经验性的,且对不同材料,K值大并不一定说明安全度就高;单一K可能还包含了对其它因素(如荷载)的考虑,但其形式不便于对不同的情况分别处理(如恒载、活载)。

2.2、破坏阶段法设计原则是:结构构件达到破坏阶段时的设计承载力不低于标准荷载产生的构件内力乘以安全系数K。

破坏阶段法的特点是:以截面内力(而不是应力)为考察对象,考虑了材料的塑性性质及其极限强度;内力计算多数仍采用线弹性方法,少数采用弹性方法;仍采用单一的、经验的安全系数。

2.3、极限状态法极限状态法中将单一的安全系数转化成多个(一般为3个)系数,分别用于考虑荷载、荷载组合和材料等的不定性影响,还在设计参数的取值上引入概率和统计数学的方法(半概率方法)。

极限状态法的特点是:在可靠度问题的处理上有质的变化。

极限状态设计法简介

极限状态设计法简介

极限状态设计法简介顾迪民一, 定义①极限状态设计法以相应于结构和构件各种功能要求的极限状态,如承载能力的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的极限状态等为依据的设计方法。

结构和构件应满足这些极限状态的限制。

② 许用应力设计法在规定的使用载荷(标准值)作用下,按线性弹性理论算得的结构或构件中的应力(计算应力)应不大于规范规定的材料许用应力。

材料的许用应力由材料的平均极限抗力(屈服点、临界应力和疲劳强度)除以安全系数而得,安全系数可由经验确定。

③ 概率设计法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确定的结构或构件的失效概率)P (f 或可靠概率)1P P )(P (f s s =+来定量地度量结构或构件的可靠性。

用此法设计的各类结构或构件具有大体相同的可靠度。

④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在概率设计法基础上,进一步建立结构可靠性指标与极限状态方程之间的数学关系。

在设计表达式中采用载荷分项系数,这些分项系数也是根据各载荷变量的统计特征在概率分析的基础上经优选确定的。

载荷分项系数的确定有三种水平:其一为部分系数由概率分析确定,部分系数用经验确定,也称半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其二为所有系数均由概率分析确定,但其概率分布曲线一列用正态分布曲线代替,故称近似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其三为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是发展趋向.二, 近似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1, 极限状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静强度,动力强度和稳定等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静,动变形(刚性)和耐久性(疲劳)的计算.2, 结构可靠度包括结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其定义为:在规定时间(寿命)内,规定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 3, 极限状态方程0),,(321=⋅⋅⋅⋅⋅⋅⋅=n X X X X g Z式中Xi 是影响结构可靠度的变量。

在结构设计中可归纳为二个基本变量R (抗力)和S (载荷效应—内力)。

0),(=-==S R S R g ZR = S ,极限状态;R < S , 失效;R > S ,有效(可靠)。

容许应力法、破坏阶段法、极限状态法、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

容许应力法、破坏阶段法、极限状态法、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

容许应力法和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应用类2010-05-24 17:59:07 阅读9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在钢结构设计中的应用中铁五局集团公司经营开发部肖炳忠内容提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容许应力法、破坏阶段法、极限状态法、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四个结构设计理论,并且列出了我们经常用的容许应力法和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实用表达式和参数选用,通过对上述两种方法参数的比较,总结出我们在工程施工中临时结构设计的实用办法和注意事项,以期望提高广大现场施工技术人员的设计水平的目的。

1、前言我们在钢结构设计中经常用到容许应力法和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有些没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在设计计算中经常将二者混淆,因此有必要将两种设计计算方法进行介绍和比较,供广大技术人员参考。

2、四种结构设计理论简述2.1、容许应力法容许应力法将材料视为理想弹性体,用线弹性理论方法,算出结构在标准荷载下的应力,要求任一点的应力,不超过材料的容许应力。

材料的容许应力,是由材料的屈服强度,或极限强度除以安全系数而得。

容许应力法的特点是:简洁实用,K值逐步减小;对具有塑性性质的材料,无法考虑其塑性阶段继续承载的能力,设计偏于保守;用K使构件强度有一定的安全储备,但K的取值是经验性的,且对不同材料,K值大并不一定说明安全度就高;单一K可能还包含了对其它因素(如荷载)的考虑,但其形式不便于对不同的情况分别处理(如恒载、活载)。

2.2、破坏阶段法设计原则是:结构构件达到破坏阶段时的设计承载力不低于标准荷载产生的构件内力乘以安全系数K。

破坏阶段法的特点是:以截面内力(而不是应力)为考察对象,考虑了材料的塑性性质及其极限强度;内力计算多数仍采用线弹性方法,少数采用弹性方法;仍采用单一的、经验的安全系数。

2.3、极限状态法极限状态法中将单一的安全系数转化成多个(一般为3个)系数,分别用于考虑荷载、荷载组合和材料等的不定性影响,还在设计参数的取值上引入概率和统计数学的方法(半概率方法)。

极限状态法设计的基本概念

极限状态法设计的基本概念

二、作用效应组合
(一)作用的分类
1.永久作用:在设计使用期内,其值不随时间变 化,或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可忽略不计的作用。
2.可变作用:在设计使用期内,其值随时间变化, 且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不可忽略的作用。按其对 桥函结构的影响程度,又分为基本可变作用(活 载)和其它可变作用。
3.偶然作用:在设计使用期内,不一定出现,但 一旦出现,其值很大且持续时间很短的作用
第二节 结构设计原则(现行规范)
一、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原则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以塑性理论为基础。设计计算原则是:作用效应不利组合的设计值,不大于结
构抗力的设计值,即
Sd
( gG; qQ)
b Rd
( Rc
c
,
Rs
s
)
二、正常使用极限状计算原则
设计计算理论基础:弹性理论或弹性性理论。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计算主要进行下列三个 方面的验算:
①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如滑动、 倾覆等);
②结构构件或连接处因超过材料强度而破坏;
③结构转变成机动体系;
④结构或构件丧失稳定;
⑤由于材料的塑性或徐变变形过大,或由于截面开裂而引 起过大的几何变形等,致使结构或结构不再能继续承载和 使用。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这种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
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值。当结构 或构件出现下列状态之一时,即认为超过了正常使用极限 状态:
①影响正常使用或外观的变形;
②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如过大的裂缝 宽度)
③影响正常使用的振动;
④影响正常使用的其它特定状态。
4 结构的失效概率与可靠指标
(1)作用(Action) 作用是指结构产生内力、 变形、应力、应变的所有原因。

结构按极限状态法设计计算的原则

结构按极限状态法设计计算的原则

表2-1所列公路桥梁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是在总结以往实 践经验,考虑设计、施工和维护的难易程度,以及结构一旦 失效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基础上确定的。
公路桥梁结构的设计基准期统一取100年。
13
2.1.2 结构的极限状态
1)结构工作状态与极限状态 结构在使用期间的工作情况,称为结构的工作状态。 当结构能够满足各项功能要求而良好地工作时,称为 结构“可靠”,反之则称结构“失效”。结构工作状态是 处于可靠还是失效的标志用“极限状态”来衡量。 当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而不能 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时,则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 能的极限状态。
4
(3)极限状态法——不使结构超越某种规定的极限 状态的设计方法。
半概率设计法 近似概率设计法 全概率设计法
5
2.1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概念
2.1.1 结构的功能要求与可靠性
1)结构的功能要求 工程结构设计的基本目标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使 设计的结构在预订的使用年限内能够可靠地完成各项规定 的功能要求,做到安全可靠、适用耐久和经济合理。
图2-3 可靠指标β与平均值mZ 关系图
结构可靠度既可用失效 概率Pf来描述和度量,也可 用β来描述和度量,工程上 目前常用β表示结构的可靠 程度,并称之为结构的
1)用作公路桥梁结构设计依据的可靠指标,称为目 标可靠指标。它主要是采用“校准法”并结合工程经验 和经济优化原则加以确定的。
6
2.1.1 结构的功能要求与可靠性
(1)安全性——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情况下,结构 能够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指直接施加于结构上的荷 载及间接施加于结构的、引起结构产生外加变形或约束变 形的原因)。
在偶然事件(如地震、撞击等)发生时和发生后,结 构产生局部损坏,但不致出现整体破坏和连续倒塌,仍然 保持必须的整体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极限状态法定义
、极限状态设计法
limit state design method
当以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则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按此状态进行设计的方法称极限状态设计法。

它是针对破坏强度设计法的缺点而改进的工程结构设计法。

分为半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和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

半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将工程结构的极限状态分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变形极限状态和裂缝极限状态三类(也可将后两者归并为一类),并以荷载系数、材料强度系数和工作条件系数代替单一的安全系数。

对荷载或荷载效应和材料强度的标准值分别以数理统计方法取值,但不考虑荷载效应和材料抗力的联合概率分布和结构的失效概率。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将工程结构的极限状态分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两大类。

按照各种结构的特点和使用要求,给出极限状态方程和具体的限值,作为结构设计的依据。

用结构的失效概率或可靠指标度量结构可靠度,在结构极限状态方程和结构可靠度之间以概率理论建立关系。

这种设计方法即为基于概率的极限状态设计法,简称为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

其设计式是用荷载或荷载效应、材料性能和几何参数的标准值附以各种分项系数,再加上结构重要性系数来表达。

对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采用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和偶然组合进行设计,对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按荷载的短期效应组合和长期效应组合进行设计。

2、许应力设计法
allowable stress design method
以结构构件的计算应力不大于有关规范所给定的材料容许应力[]的原则来进行设计的方法。

一般的设计表达式为
[]
结构构件的计算应力按荷载标准值以线性弹性理论计算;容许应力[]由规定的材料弹性极限(或极限强度、流限)除以大于1的单一安全系数而得。

容许应力设计法以线性弹性理论为基础,以构件危险截面的某一点或某一局部的计算应力小于或等于材料的容许应力为准则。

在应力分布不均匀的情况下,如受弯构件、受扭构件或静不定结构,用这种设计方法比较保守。

容许应力设计应用简便,是工程结构中的一种传统设计方法,目前在公路、铁路工程设计中仍在应用。

它的主要缺点是由于单一安全系数是一个笼统的经验系数,因之给定的容许应力不能保证各种结构具有比较一致的安全水平,也未考虑荷载增大的不同比率或具有异号荷载效应情况对结构安全的影响。

我国公路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法,铁路仍使用容许应力设计法,但公路中使用的分项系数并不是完全利用概率理论计算可靠度得来的,而是在容许应力基础上,通过经验得来的,所以有披着极限外衣的容许应力之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