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营业税金及附加怎么算

合集下载

营业税怎么算

营业税怎么算

一、营业税怎么算1、营业额2营业额是指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出售或出租无形资产及销售不动产向对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价外费用包括向对方收取的手续费、基金、集资费、代收款项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

2、营业税税率营业税税率按照行业、类别不同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比例税率。

交通运输业为3%,出售、出租无形资产为5%,销售不动产为5%。

营业税的计算和核算:外贸企业提供代理业务、运输业务、出租无形资产业务发生的营业税列入“其他业务支出”账户;支付出售无形资产业务发生的营业税列入“营业外收入”账户;支付出售不动产业务发生的营业税则列入“固定资产清理”账户。

营业税的计算公式如下:应纳营业税额=计税营业额×营业税税率。

3、营业税及附加营业税金及附加帐户属于损益类帐户,用来核算企业日常主要经营活动应负担的税金及附加,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及地方教育费附加等。

计算方式如下:这些税金及附加,一般根据当月销售额或税额,按照规定的税率计算,于下月初缴纳。

其计算公式为:(1)消费税=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消费税税率;(2)城建税额=(当期的营业税+消费税+增值税的应交额)*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3)教育费附加=(当期的营业税+消费税+增值税的应交额)*教育费附加税率;(4)地方教育费附加=(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2%。

现行制度规定,市区的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为7%,教育费附加的提取比例为3%。

营业税怎么算二、营业税和增值税区别营业税是对在中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所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税;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征税范围区别:营业税征税范围包括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三种;增值税征税范围包括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等四种。

三、营业税是什么意思营业税是对在中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所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税。

会计必备的各税种的计算方法-实用!-【精心整编最新会计实务】

会计必备的各税种的计算方法-实用!-【精心整编最新会计实务】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 3.复合计征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 价格×适用税率
五、企业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月预缴额=月应纳税所得额×25% 月应纳税所得额=上年应纳税所得额×1/12 六、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商企业所得税 1.应纳税所得额
年应纳税额=课税数量×单位税额
2018年年度会计实操优秀获奖文档首发!
4.土地增值税 增值税=转让房地产取得的收入—扣除项目 应纳税额=∑(每级距的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 5.契税
契税采用比例税率。当计税依据确定以后,应纳税额的计算比较简单。应纳 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计税依据×税率
后语点评: 会计学作为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每一笔会计业务处理和会计 方法的选择都离不开基本理论的指导。为此,要求我们首先要熟悉基本会计准 则,正确理解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并在每一会计业务处理时遵循一般原则的 要求。会计学的学习,必须力求总结和应用相关技巧,使之更加便于理解和掌 握。学习时应充分利用知识的关联性,通过分析实质,找出核心要点。要深入 钻研,过细咀嚼,独立思考,切忌囫囵吞枣,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粗枝大 叶,浅尝辄止。
2018年年度会计实操优秀获奖文档首发!
制造业: 应纳税所得额=产品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商业: 应纳税所得额=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服务业: 应纳税所得额=业务收入×净额+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2.再投资退税: 再投资退税额=再投资额×(1—综合税率)×税率×退税率 七、个人所得税: 1.工资薪金所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稿酬所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1—30%) 3.其他各项所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 八、其他税收 1.城镇土地使用税 年应纳税额=计税土地面积(平方米)×使用税率 2.房地产税 年应纳税额=应税房产原值×(1—扣除比例)×1.2% 或年应纳税额=租金收入×12% 3.资源税

个体工商户:2018年第四季度个人所得税这样算

个体工商户:2018年第四季度个人所得税这样算

个体工商户:2018年第四季度个人所得税这样算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从明年的1月1日起实施,但为让纳税人尽早享受减税红利,国家从10月1日起,对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自然人投资者、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者2018年第四季度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执行,并按新的税率表计税。

是不是很惊喜?!这么好的政策,具体怎么算呢?我来举个例子。

举例:郑某为A个体工商户的业主,A个体工商户2018年3月成立,生产经营所得征收方式是查账征收,2018年全年收入总额100万元,累计发生成本50万元,费用30万元,损失10万元,其中与收入无关的支出5万元,1-3季度已累计预缴生产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0.5万元,请计算郑某第四季度生产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本期应缴税额和郑某年度生产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汇算应补退税额。

答: 1. 计算郑某第四季度生产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本期应缴税额2018年3月开始经营,10月1日前经营期3月-9月共7个月,全年经营期共10个月。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弥补以前年度亏损=100-50-30-10-0.35×7-0.5×3=6.05万元(别忘了减,优惠全在这呢!)应纳10月1日以前税额=(6.05×30%-0.975)×7÷10=0.588(万元)(注意!这个地方30%、速算扣除数0.975万都是用老的税率表!)应纳10月1日以后税额=(6.05×10%-0.15)×3÷10=0.1365(万元)(注意!这个地方10%、速算扣除数0.15万才是用新的税率表!)郑某四季度生产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应缴税额=累计应纳税额-累计已缴税额=0.588+0.1365-0.5=0.2245(万元)2.计算郑某年度生产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汇算应补(退)税额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10+5-0.35×7-0.5×3=11.05应纳前三季度税额=(11.05×35%-1.475)×7÷10=1.67475(万元)(注意!这个地方35%、速算扣除数1.475万都是用老的税率表!)应纳第四季度税额=(11.05×20%-1.05)×3÷10=0.348(万元) (注意!这个地方20%、速算扣除数1.05万才是用新的税率表!) 郑某2018年度生产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汇算应补退税额=1.67475+0.348-0.7245=1.29825(万元)我为什么不四舍五入呢?因为都是钱!附:1.2018年1月1日-9月30日人所得税税率表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适用)级数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速算 含税级距不含税级距 (%) 扣除数 1不超过15000元的 不超过14250元的 5 0 2超过15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超过14250元至27750元的部分 10 750 3超过3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超过27750元至51750元的部分 20 3750 4超过6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超过51750元至79750元的部分 30 9750 5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超过79750元的部分 35147502.2018年10月1日-12月31日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不超过30000元的 5% 0 2 超过30000元至90000元的部分 10% 15003 超过90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20% 105004 超过300000元至500000元的部分30% 405005 超过500000元的部分35% 655003.《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2018年第四季度个人所得税减除费用和税率适用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98号)相关内容:二、关于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自然人投资者、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者的生产经营所得计税方法问题(一)对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自然人投资者、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者2018年第四季度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执行,前三季度减除费用按照3500元/月执行。

2018年注册会计师备考辅导: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

2018年注册会计师备考辅导: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

2018年注册会计师备考辅导: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要参加2018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同学们,为大家提供“2018年注册会计师备考辅导: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供广大考生参考,希望可以帮到广大考生,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8年注册会计师备考辅导: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一)增值税计算方法1、直接计税法应纳增值税额:=增值额×增值税税率增值额=工资+利息+租金+利润+其他增值项目-货物销售额的全值-法定扣除项目购入货物金额2、间接计税法扣除税额=扣除项目的扣除金额×扣除税率(1)购进扣税法扣除税额=本期购入扣除项目金额×扣除税率+已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税额(2)实耗扣税法扣除税额=本期实际耗用扣除项目金额×扣除税率+已由受托方代收代交的税额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1、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2、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月全部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应税项目营业额合计/当月全部销售额、营业额合计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销售额×征收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销售额=含税收入(1+增值税征收率)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额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免税价格+关税+消费税三、消费税额1、从价定率的计算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的应纳消费税额=销售额×税率(1)、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含增值税的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2)、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3)、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率)(4)、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应纳消费税税额(5)、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2、从量定额的计算实行从量定额办法计算的应纳消费税额=销售数量×单位数额四、企业所得税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1、工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工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产品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其他销售税金及附加本期完工产品成本=期初在产品自制半成品成本余额+本期产品成本会计-期末在产品自制半成品成本余额本期产品成本会计=材料+工资+制造费用2、商品流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汇兑损失主营业务利润=商品销售利润+代购代销收入商品销售利润=商品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成本-经营费用-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商品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折扣与折让3、饮服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经营利润+附营业务收入-附营业务成本经营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成本=期初库存材料、半成品产成(商)品盘存余额+本期购进材料、商品金额金额-期末库存材料、半成品、产成(商)品盘存余额五、个人所得税额1、工资、薪金所得工资、薪金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应纳水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额=每月收入额-800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所得额-速算扣除数)/(1-税率)2、个体工商户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将当月累计应纳税所得额换算成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当月累计应纳税所得额×12/当月累计经营月份数(2)、计算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3)、计算当月累计应纳所得税额当月应纳所得税额=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当月累计经营月份数/12(4)、计算本月应纳所得税额本月应纳所得税额=当月累计应纳所得税额-累计已缴所得税额3、稿酬所得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1-30%)=应纳税所得额×20%×70%4、劳务报酬所得(1)、一次收入在20000元以下时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2)、一次收入20000~50000时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应纳税所得额×20%×50%=应纳税所得额×(20%+10%)(3)、一次收入超过50000时应纳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应纳税所得额×20%×100%=应纳税所得额×(20%+20%)5、财产转让财产转让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应纳税所得额=转让财产收入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7、境外个人所得税款扣除限额境外个人所得税税款扣除限额=境内、境外所得按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总额×来源于某外国的所得额/境内、外所得总额8、支付给扣缴义务人手续费的计算手续费金额=扣缴的个人所得税额×2%六、土地增值税额1、一般计算方法应纳税总额=∑各级距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某级距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土地增值率=土地增值额×100%/扣除项目金额土地增值额=转让房地产收入-扣除项目金额2、简便计税方法(1)、土地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金额50%的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30%(2)、土地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未超过100%的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40%-扣除项目金额×0.05(3)、土地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100%、未超过200%的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50%-扣除项目金额×0.15(4)、土地增值额超过项目金额200%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60%-扣除项目金额×0.35七、城市建设维护税应纳城市维护建设税额=(产品销售收入额+营业收入额+其他经营收入额)×地区适用税率应补交税额=实际营业收入额×地区适用税率-已纳税额应退税额=已交税额-核实后的应纳税额八、资源税额应纳税额=课税数量×单位税额九、车船税1、乘人车、二轮摩托车、三轮摩托车、畜力车、人力车、自行车等车辆的年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年应纳税额=车辆拥有量×适用的年税额2、载货车年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年应纳税额=载货汽车净吨位×适用的年税额3、客货两用的车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年应纳税额=载人部分年应纳税额+载货部分年应纳税额载人部分年应纳税额=载人车适用年税额×50%载货部分年应纳税额=载货部分的净吨位数×适用的年税额4、机动船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机动船年应纳税额=机动船的净吨位×适用的年税额5、非机动船应纳税额=非机动船的载重吨位×适用的年税额6、新购买的车辆按购期年内的余月数比例征收车船税,其计算公式为:新购买车船应纳车船税额=各种车船的吨位(或辆数)×购进起始月至征期终了的余月数/征期月数补交本期漏报漏缴税额=漏报漏缴车船税的数量(或净吨位、载重吨位)×适用税额/按规定缴库的次数补交本期少交的税款=[应缴车船税的数量(或净吨位、载重吨位)×适用税额/按规定缴库的次数]-已缴税款退还误交的税款=已缴的误交税款退还应计算错误而多交的税款=已入库的税款-重新核实后的应纳税额房产税额年应纳房产税税额=房产评估值×税率月应纳房产税税额=年应纳房产税额/12季应纳房产税税额=年应纳房产税额/4十、土地使用税额年应纳土地使用税税额=使用土地的平方米总数×每平方米土地年税额月或季应纳土地使用税税额=年应纳土地使用税额/12(或)4十一、印花税额1、购销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购销金额×3/100002、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收取的费用×5/100003、加工承揽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加工及承揽收入×5/100004、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承包金额×3/100005、财产租赁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租赁金额×1/10006、仓储保管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仓储保管费用×1/10007、借款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借款金额×0.5/100008、财产保险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保险费收入×1/10009、产权转移书据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书据所载金额×5/1000010、技术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合同所载金额×3/1000011、货物运输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运输费用×5/1000012、营业账簿应纳印花税的计算(1)记载资金账簿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固定资产原值年初数-上年已计算缴纳印花税固定资产原值)+(自有流动资金年初数-上年已计算缴纳印花税自有流动资金总额)]×5/10000(2)其他账簿应纳税额的计算。

2018年企业所得税计算方法

2018年企业所得税计算方法

2018年企业所得税计算方法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内资企业和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小编为你带来了“企业所得税”的相关知识,这其中也许就有你需要的。

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是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居民企业及非居民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其生产经营所得为课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所得税。

作为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但个人独资企业及合伙企业除外。

在我国,一般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的比例税率。

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内资企业和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纳税人范围比公司所得税大。

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即所有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内资企业或其他组织,包括以下6类: (1)国有企业; (2)集体企业;(3)私营企业; (4)联营企业;(5)股份制企业; (6)有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组织。

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纳税人取得的所得。

包括销售货物所得、提供劳务所得、转让财产所得、股息红利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接受捐赠所得和其他所得。

企业所得税计算方法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25%或20%)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一)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应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在银行开设结算账户;2.独立建立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表;3.独立计算盈亏。

(二)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内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

(三)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年收入总额-准予扣除的项目(四)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额1.收入总额(1)生产、经营收入:(2)财产转让收入:(3)利息收入:(4)租赁收入;(5)特许权使用费收入:(6)股息收入:(7)其他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收入,罚款收入,因债权人缘故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物资及现金的溢余收入,教育费附加返还款,逾期没收包装物押金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税金计算公式范文

税金计算公式范文

税金计算公式范文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1.税前收入=税后收入/(1-税率)这个公式用于计算税前收入。

根据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式,税前收入等于税后收入除以(1-税率)。

2.应纳税额=累计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这个公式用于计算个人应纳税额。

根据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表,根据不同的累计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相应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企业所得税计算公式:1.应纳所得税额=税前利润×税率-速算扣除数这个公式用于计算企业应纳所得税额。

根据企业所得税的税率表,根据不同的税前利润,使用相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2.税前利润=税后利润/(1-税率)这个公式用于计算税前利润。

根据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式,税前利润等于税后利润除以(1-税率)。

需要注意的是,税金计算公式可能会受到各种不同的税收政策、税收优惠和补充税费的影响。

税金计算公式可能会因国家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因此,在具体应用中,需要结合实际的税法规定和税务政策进行计算。

一般而言,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折算公式是基于可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来计算应纳税额。

税率通常采用分段式,根据收入水平或利润额度确定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这些公式的目的是确保纳税人按照相应的税法规定来计算和缴纳税金。

此外,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税金计算公式,如增值税、消费税和社会保险费等。

这些税种的计算公式也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的税法规定来计算。

总之,税金计算公式是用于计算个人所得税或企业所得税的数学公式。

这些公式通常是根据税法规定和税率表来确定的,以确保纳税人按照相应的税法规定来计算和缴纳税金。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税制和税法规定不同,因此税金计算公式也会有所变化。

税收计算公式汇总

税收计算公式汇总

税收计算公式汇总-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税收计算公式汇总:1、增值税(1)一般纳税人: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抵扣税)(2)小规模纳税人:应交增值税=不含税收入×3%2、消费税(1)从价计税时应纳税额=应税消费品销售额×适用税率(2)从量计税时应纳税额=应税消费品销售数量×适用税额标准3、营业税:应交营业税=营业收入×税率4、关税:应交关税=完税价格×税率5、城建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7%(外资不用交)6、教育费附加=(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3%(外资不用交)7、堤围费=营业收入׉(2010年7月起调为1‰,外资企业‰)8、企业所得税:(1)查账征收:按年计算,季度预缴,年终汇算清缴季度预缴时:应交所得税=本年累计利润总额×25%-已预缴年终汇算清缴时: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5%=(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25%(2)定率征收:每月预缴,年终汇算清缴(年收入30万元以下不用交汇算清缴报告)每月预缴时:①用收入推算利润:应交所得税=本年累计收入×应税所得率×25%-已预缴②用费用推算收入再推算利润:应交所得税=本年累计的费用÷(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25%-已预缴(3)简易征收(带征):应交所得税=营业收入×简易征收率9、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九级超额累进税率)应交个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工资收入-2000-三险一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0、房产税:(1)从价计征:应交房产税=房产原值×70%×% (房产原值×(1-扣除比例)×%)(2)从租计征:应交房产税=租金收入×12%11、土地增值税:增值额=收入-可扣除项目金额增值额占可扣除项目金额的比例=增值额÷可扣除项目金额→用来确定税率的应交土地增值税=增值额×适用税率-可扣除项目金额×速算扣除率11、印花税:(1)应交合同印花税=合同金额×适用税率(2)账簿:第一次总账按(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其他账簿按5元/本(3)权利证照:5元/本(许可证、房产证等)(4)实际工作中合同印花税按以下计算:工业企业:每月交印花税=(营业收入+采购金额)×75%׉商业企业:每月交印花税=(营业收入+采购金额)×50%׉12、土地使用税=土地面积×税率13、车辆购置税=完税价格(买价)×税率(5%、10%)14、车船使用税:定额(例如:摩托车96元/年)15、契税=房价×税率。

营业税率计算公式是什么

营业税率计算公式是什么

营业税率计算公式是什么对于我国的很多税是需要进⾏相应的计算才可以进⾏缴纳的以及对于税收的缴纳是每⼀个⼈需要进⾏履⾏的义务,任何有意逃避税收的都会进⾏相关的处则,那么接下来就由店铺⼩编对于这⽅⾯的知识进⾏具体的介绍,希望可以进⾏进⼀步了解。

营业税其税率计算⽅法是怎样的1、营业税应纳税额=计税营业额×适⽤税率;2、营业额是指纳税⼈提供应税劳务、出售或出租⽆形资产及销售不动产向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

价外费⽤包括向对⽅收取的⼿续费、基⾦、集资费、代收款项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

3、营业税税率按照⾏业、类别不同分别采⽤了不同的⽐例税率。

交通运输业为3%,出售、出租⽆形资产为5%,销售不动产为5%。

营业税率是多少营业税,是对在中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就其所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种税。

营业税属于流转税制中的⼀个主要税种。

2011年11⽉17⽇,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正式公布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案。

1、交通运输业陆路运输、⽔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装卸搬运3%;2、建筑业建筑、安装、修缮装饰及其他⼯程作业3%;3、⾦融保险业5%;4、邮电通信业3%;5、⽂化体育业3%;6、娱乐业歌厅、舞厅、ok歌舞厅、⾳乐茶座、台球⾼尔夫球、保龄球、游艺5%-20%;7、服务业代理业、旅店业、饮⾷业旅游业、仓储业、租赁业⼴告业及其他服务业5%;8、转让⽆形资产转让⼟地使⽤权、专利权⾮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商誉5%;9、销售不动产销售建筑物及其他⼟地附着物5%。

税率多样化营业税营业税与其他流转税税种不同,它不按商品或征税项⽬的种类、品种设置税⽬、税率,⽽是从应税劳务的综合性经营特点出发,按照不同经营⾏业设计不同的税⽬、税率。

纳税⼈的营业额为纳税⼈提供应税劳务(提供加⼯、修理修配劳务除外)转让⽆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向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但是,下列情形除外:(⼀)运输企业在我国境内运输旅客或者货物出境,在境外改由其他运输企业承运乘客或者货物的,以全程运费减去付给该承运企业的运费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营业税金及附加怎么算
在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那么2018年营业税金及附加怎么算你又是否知道这个怎么计算的呢?那么接下来,为您带来了关于2018年营业税金及附加怎么算的相关信息,希望找到的信息可以帮到您。

一、营业税
营业税是国家对提供各种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税种。

营业税按照营业额或交易金额的大小乘以相应的税率计算。

1、税率
营业税有九个税目,包括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适用3%税率;金融保险业、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适用5%税率,娱乐业适用5%至20%的税率;
2、计算方法:应交纳的营业税=营业收入额适用税率。

二、消费税
消费税是国家为了调节消费结构,正确引导消费方向,在普遍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选择部分消费品,再征收一道消费税。

消费税实行价内征收,企业交纳的消费税计入销售税金,抵减产品销售收入。

三、资源税
资源税是国家对在我国境内开采矿产品或者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税种。

资源税按照应税产品的课税数量和规定的单位税额计
算,
1、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课税数量单位税额
这里的课税数量为: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销售的,以销售数量为课税数量;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自用的,以自用数量为课税数量。

对外销售应税产品应交纳的资源税记入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自产自用应税产品应交纳的资源税应记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

四、教育费附加
教育费附加是国家为了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而征收的一项费用。

这项费用按照企业交纳流转税的一定比例计算,并与流转税一起交纳。

1、适用税率:3%;
2、计算方法:教育费附加=营业税金总额适用税率
五、城市维护建设税
为了加强城市的维护建设,扩大和稳定城市维护建设资金的来源,国家开征了城市维护建设税。

应当注意,上述所称"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的几个税种不包括所得税和增值税。

"所得税"将在利润表的底部出现,而增值税由于其特殊的核算方法,在企业的利润表中无法反映出来。

再有就是"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仅反映主营业务缴纳的税款,还没有包括由其
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引起的纳税额。

1、适用税率
纳税人所在地在市区的,税率为7%;纳税人所在地在县城、镇的税率为5%;纳税人所在地不在市区、县城、县属镇的,税率为1%。

2、计算方法:城市维护建设税=营业税金总额X适用税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